茂密的原始森林里,一颗种子萌发出第一片嫩芽,旁边有无数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它会遇到无法想象的危险,但它必须长下去,直至为参天大树。

    就像我,迈出了这第一步,然后一步一步走下去。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想,这一切是必然的命运,还是自由的意志?

    -

    -

    我的前二十年朦胧得就像梦。

    后来遇见东方永白、东方天、东方启。

    来到洛阳。

    来到长安。

    遇见东方承平、东方永武、东方永德、东方永义,还有18岁的东方明月、17岁的东方袭人。

    西安县的美好记忆。

    长安县的美好回忆。

    会试。

    中举。

    入士。

    做了太监。

    入宫。

    做官。

    东方明月、朱鸿思大婚。

    见到刘兴朝、李飞羽、李永福。

    遇见赵普民、赵余央、卢子罗。

    宰相赵光信死。

    皇后赵仪姝死。

    禁军空军轰炸汉中县。

    赵正豹造反,河北乱。

    皇帝驾崩。

    -

    -

    今年的前八个月是大明照天二十年,今年的后四个月是大明鸿华元年。

    它们是一年,然而又不是一年。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年”的概念本来就是人为的。朝廷说什么是“年”,什么就是“年”。

    打记事儿起,听到的就是照天几几年什么的,我还以为“照天”就是“纪年”的意思呢,还以为“照天”二字永不变。

    后来才明白,每换一个皇帝,纪年就变一次。

    这样做的好处是:人们明白谁才是世界的意义,人们会明白自己是为谁活。

    这样做有一个坏处是:人们都不知道自己活了多少岁。比如一个人生在定福一年,死在鸿华六年,谁知道他活了多少岁!有人说,你知道具体历史不就行了?问题就在于:历史是随时会变的啊!比如某人篡位,他当上皇帝后可以把前一个皇帝甚至前一个朝代的历史全部改掉,这样历史就全是假的——于是每个人的年纪就全乱了。

    现在是同样的情况。先帝朱照天一死,天下所有的史书、新闻、皇历什么的都要改,因为皇帝一变,历史、现在和未来都要跟着变。

    新闻、史书上说宰相(前宰相)多么忠于皇帝(前皇帝),那他们肯定是受了宰相的欺骗(或者他们根本就是宰相一伙),因此所有的历史都必须改写。

    皇历更不用说,全部销毁重印。在现任皇帝的皇历上印前任皇帝的年号,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街上写书的、印书的、卖书的都骂死宰相了,害人家赔那么多钱。

    -

    -

    我看了下最新的《钦定大明历史》,上面是这样写的:

    “大明照天二十年八月十日,皇后赵仪姝和皇子朱鸿永、公主朱蒙爱薨。大明照天二十年八月二十日,照天皇帝崩。是日皇储朱鸿华即位,是为大明鸿华皇帝。”

    我数了数,六十个字整,别的什么都没。宰相之死也没,叛乱也没,皇帝一家人怎么死的也没。我还以为要写明宰相叛乱什么的,但后来想,朝廷还真是聪明啊,什么都不写,你想猜也猜不到。如果写了宰相叛乱,你会想为什么叛乱;写了皇帝一家自杀,你会想为什么自杀。这些可都是危险思想哦。什么都不写,就好像正常的退位和登基,这是最好的结果。不过我想——干脆把历史书都去掉,甚至把书都去掉,不就更加安稳了嘛?

    或许你会说我:你这个逆贼,在这说这种风凉话!

    坦白说,我可以写我如何表现出对英明皇帝的敬仰、对太平岁月的怀念、对无辜皇后娘仨之死的惋惜、对飞扬跋扈宰相的鄙视、对内廷卑鄙行为的鄙视,就像我当众表现出来的那样,但是——我真没这种感情啊——你也要明白,这又不是会试,又没人看我写的东西,我干嘛要撒谎?!——我突然想到,忠诚和诚实也是悖论……

    -

    -

    继续说朝廷的事。

    帝京长安已经戒严。其戒严程度之严厉,前几个月的会试和大婚跟它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天下二十三省的皇军统领都星夜赶来,现在是满城皆兵。

    天下二十三省的省长督军已经到齐,连一向不露面的四川和吐蕃也来人了。

    全国各大士族已经云集长安,现在满城都是他们的族徽、家徽。

    皇族也已经到齐,其中最重要的是皇弟照定王爷、长公主照婉郡主。他们都曾是以前的风云人物,不过也好久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此时也带着手下和护卫赶来帝京。

    皇家大祭祀、儒教教主孔有礼领着大批儒教徒给先帝祭祀,因为先帝是我们的大家长。

    皇家大祭师、神教教主耶安宜领着大批神教徒给先帝祈祷,因为先帝是神子在尘世的代表。

    佛教教主、武林至尊释玖墨领着大批佛教徒给先帝念经,因为先帝是大梵在人间的转世。

    道教教主、武林盟主张六顺领着大批道教徒给先帝施法,因为先帝是大道在凡世的化身。

    那些被称为“朝廷鹰犬”的江湖帮派也来了,因为伟大的朝廷才是最大的江湖,皇帝才是真正的江湖老大。

    最重要的是:圣女从圣地来,她将给新皇加冕!

    只有圣地认可,新皇才能成为君权神授的天选之人!

    虽然现在圣地、圣教、圣女没什么影响力,但无数年形成的传统还是无人敢破。皇帝可以随意废黜四大教——儒教、佛教、道教、神教的教主,皇帝可以随意屠杀任何四大教之外的“魔教”信徒,但皇帝还是对圣教毕恭毕敬。没有圣教的承认,皇帝甚至都不敢自称为皇帝。

    幸好圣教只在吐蕃圣地。据说圣地位于吐蕃高原的最高峰,那里海拔一万多米。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吐蕃省,雪山耸立,人烟稀少。皇地没人去过圣地。去往吐蕃只有经过四川,而皇地连四川也过不去,因此圣地在大明几乎没什么影响力。

    -

    -

    帝京的人本来就已经够多了,加上突然来的这么多人,更是让人烦躁。其实人多不算什么,长安县和西安县的密度比长安城还要大,但那里是熙熙攘攘的游人,有各种做买卖的、卖艺的、游玩的、当地的土著、外地的游客等等,人越多越热闹。可长安城呢?什么都没,那么多人就在街上瞎转悠,什么意义都没!

    那些外地的土包子们望着京城一模一样的楼群说:“真了不起,这么多整齐划一的高楼!”好吧,等你一辈子看一模一样的楼群,看你恶心不恶心。

    那些人还说:“你看这地面多干净!随时是湿的。你看这树木修整得连一片枯叶也没,你看这墙上没有一点灰尘。真不愧为首善之地!”你却不知道几十万打扫长安街道的贱民只能住在地底下,他们晚上出来打扫,白天被关进地下,他们一辈子没见过自己打扫的长安城街道是什么样子。

    那些人望着一千米高的皇宫,不由得惊呆了,然后跪下膜拜——天选之人的奇迹之地!

    我在一千米高的皇宫往下看着他们,那些密密麻麻下跪的人群,犹如蝼蚁。

    如果单看他们的样子,谁晓得他们是来旅游的还是来奔丧的!

    -

    -

    大明照天皇帝于大明照天二十年八月二十日薨于启明宫,皇储朱鸿华于即日即位,是为大明鸿华皇帝,因此当天也是大明鸿华元年八月二十日。

    后面几日是先皇的祭祀大典,再后几日是新帝的登基大典。还有许多别的规矩,有的一直在施行,比如大赦天下、加官进爵什么的,有的很少施行,比如天下百官重新排位,甚至是殉葬等等。任何措施都看新皇的心情,反正天下是他的了。

    大明鸿华元年八月二十二日——其实是新皇继位的第三天,继位还不到三十六小时——皇储,不,大明鸿华皇帝坐在皇宫二楼明德殿的龙椅上,那是他的第一次朝会。

    下面站列着几百名官员,比先帝的朝会多很多,不但皇官和京官在,赶来奔丧的地方官也在,省长督军也差不多到齐了。

    皇帝身边站着内廷总管兼禁军统领李永福。

    李永福旁边是皇帝以前当皇储时的近侍太监——哦,错了,现在叫御前太监。

    新皇的第一句话是:“起来吧都。”

    然后他就看着群臣,也没有表情,似乎在想着什么事。

    刑部部长上前,对皇帝说:“陛下,赵光信谋逆身死,害及皇后……”

    皇帝说:“我知道!一切都是赵光信的错!是他离间皇室,是他造反,是他害死皇后,是他气死父皇。”

    他扫视了群臣一眼,说:“反正他也死了,这事以后再说,先把父皇的葬礼办了再说。”

    皇帝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对着左边一个人说:“宰相说说这葬礼怎么办?”

    当然新皇帝指的是“新宰相”。老宰相赵光信生前的副宰相即是皇储的老丈人、皇储妃的亲爹陇西李氏家主李国忠;赵光信死的当天,他就替补成了新宰相。——哎,难道当宰相就只有成为皇帝老丈人这一条路吗?

    李国忠长得方方正正,一个“国”字写在脸上。

    他说:“礼部算了一下良辰吉日,决定于八月二十八日举行先帝大葬仪式,九月一日举行登基大典。臣不知陛下准奏不准奏?”

    皇帝朱鸿华说:“准了。父皇为国家操劳许久,最后积劳成疾。我内心非常不忍,决定把他的妃子们派下去陪他。”

    群臣哗然。

    一名大臣说:“殉葬制度不用久已,先皇一向有好生之德……”

    皇帝说:“所以我才派他的妃子去陪他啊……”

    另一大臣说:“我大明已经三百多年不用殉葬……”

    他旁边闪出一个三十岁上下的人,戴着望远镜一样厚的金丝眼镜,说:“皇帝有心,并且嫔妃也愿意,再说律法也允许,三全其美,怎么就不行?!”

    皇帝点点头:“宇光说得好,赶紧去办!”

    此人就是金宇光,皇储的皇大同学——而且是名声最臭的同学。金宇光是辽西金氏的人——不过不是嫡出。辽西金氏也是天字号十二世家。

    -

    -

    又有大臣上前:“臣以为赵光信谋反一事有些蹊跷……”

    皇帝说:“人死是大!这些事等登基大典完了再说……”

    还有人说:“先皇之死也是……”

    皇帝一挥手:“退朝!”

    此时军部部长孙浩渺上前:“陛下,还有河北赵正豹叛军的事呢!陛下——等等——”

    但皇帝根本不理他。

    于是皇帝朱鸿华的第一次朝会就这样结束了。

章节目录

天启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钨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1新皇朱鸿华-兴城博文书店电话,天启书,笔趣阁并收藏天启书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