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张梁想不出如何找到自己侄儿的办法而发火,慕容轩政、张木子噤若寒蝉,马元义却开口顶撞了怒火中烧的张梁。
张梁并没有如慕容轩政和张木子想象般地暴怒,只是急切地说:“当然是帮我想想怎么在县城里找到梁旭了,快一起想想办法!”
原来只是想寻人,慕容轩政和张木子各自定了定神,收拾了一下自己紧张的心情。
张木子对张梁说:“启禀大医……”
听到张木子叫自己,张梁以为张木子想到办法了,不等张木子说完,就一把抓住张木子的肩膀,急切地问到:“你想到办法了?快说!”
张木子又被张梁的热切吓了一跳,喏喏地不敢往下继续说。
张梁看到张木子紧张的样子,意识到自己太粗暴了,连忙松开了手,还给张木子捋顺了被他抓皱了的袖子。
张木子刚受完惊,还没缓过来,又被张梁的体贴弄蒙圈了。
慕容轩政见张木子愣愣的不说话,就用手肘推了推他。
张木子发现自己被慕容轩政顶了一下,就扭头看向慕容轩政要干嘛。
慕容轩政用眼睛撇向张梁那边,示意张木子快点告诉张梁想到了什么办法。
张木子顺着慕容轩政的目光,转头看见张梁正热切地看着自己,连忙说:“启禀大医,梁军师和我家少爷是结拜兄弟,你想要找梁军师可以直接问我家少爷。弟子可以为你引见。”
张梁想了想,他是不太希望和太多的人接触的,虽然通缉令上面的画像完全认不出是自己,可是毕竟被通缉,行事还是要小心谨慎微妙。可是现在也没有其它的选择,也只能是先和张家庄的少庄主接触一下了。
见张梁最终首肯,慕容轩政和张木子也才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位大医性子听风就是雨的,也太难伺候了。
张木子见天色以晚,就挽留了张梁一行人在庄子上住一晚。见张梁他们没什么异议,张木子就去张罗了。
是夜,张梁给自己编织了一套假的身份,姓梁,名剑,字还是叔栋,也依旧是梁旭的三叔。马元义改名梁武,字元义,是梁剑的随从兼族人。
慕容轩政不想改名,他说他就喜欢自己的名字。但在张梁的淫威下,他只能屈从。因为他已经当着花婶的面认作了张木子的小容叔,所以不能使用带有明显鲜卑族姓氏的名字,而且只能叫张容。这算是他占了张木子便宜的现世报了。
张容除了是张木子的小容叔,还是梁武的小舅子。梁剑听说了自己侄子在人民自卫军任职的事情,所以才托了张容的关系,过来找张木子了解的。然后明天又通过张木子去找张飞。如此这般地兜了一大圈,才最终把各自的新身份给确定了下来。
翌日,张木子一早就带着张梁他们去操练场找张飞。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现在虽然朝廷的抚恤还没有下来,但是刘焉的任命已经下来了,刘备得到正式的任命——牙门将,而张飞的职位不变,关羽和梁晟分别被任命为百人将。
张父对张飞没有得到升迁很是不满,但是刘焉给出的牙门将一职只有一人,不是刘备就是张飞。张飞当着刘焉的面,坚决把这份荣誉让给自己大哥。张父对此除了满腹怨言,怪自己生了一个傻儿子,却无法更改,因为任命已经确定了。
另一方面,梁晟坚决不接受朝廷的任命。这种拒绝朝廷征辟的现象,在汉朝的时代背景下,并不少见,而且拒征辟的人还能搏得好名声。例如现在身处洛阳的袁绍,他在为父母服丧以后,就拒绝了朝廷的征辟。大家都认可他不愿与十常侍同朝为官的高洁情操。袁绍因此结实了不少党人和侠义之士。所以刘焉对梁晟这么不给面子的行为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是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个忤逆自己的家伙。
虽然刘焉记恨梁晟,但是剩下那个百人将的职位,刘焉还是授予了梁晟的弟弟梁旭。因为眼看梁旭是一个才四岁的小娃娃,所以刘焉完全没有意识到梁旭在人民自卫军里面的重要性,他还以为梁旭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屁孩儿,就把对他来说是无足轻重的百人将一职,随手扔给了梁旭。
吸取了第一次惨败的教训,刘备为了赢得接下来的战事,他决心要训练出一支百战强军。所以虽然人民自卫军暂时不用出战,但是刘备也仍是给自己的部队安排了繁重的训练任务。第一场战事幸存下来的兵丁,都已经完全脱产,专注于训练。所以张木子才一大早就直奔操练场寻张飞。
张木子在操练场上找到了张飞,给张梁一行人和张飞双方做了简单的介绍。
张飞听说是对方是梁旭的亲人,很自来熟地对张梁说:“你是俺四弟的三叔,也就是俺老张的三叔。三叔,俺先给你介绍一下俺二哥,待会儿俺陪你去城里找俺四弟,三叔以为如何?”
张梁没想到如此容易就取得了对方的信任,当即就很欣喜地答应了张飞。
因为刘备正忙着拉赞助、组建部队,所以不在张飞的庄子上。张飞把关羽介绍给张梁以后,跟关羽说了一声,就带着张梁他们进城了。
一路上,张梁都在旁敲侧击地从张飞嘴里套话。张飞本就性子直爽,所以有什么就说什么,更何况张梁还是自己人,张飞把该说不该说的都全说了。例如梁晟和赵月儿好上了,还有梁晟他们最初又是怎样英雄救美地救下赵月儿和赵风的,经过一番添油加醋,说的好像张飞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样。
也幸好张飞大嘴巴,所以张梁才了解到了梁旭那边具体的情况。
因为有张飞带路,所以张梁很顺利地混进了刘备府里,直接见到了季楚儿。
季楚儿见到张梁,一脸不可置信地张着嘴愣在了原地。
张梁见到季楚儿,恭敬地行了一礼,叫了一声:“嫂嫂。”
(本章完)
张梁并没有如慕容轩政和张木子想象般地暴怒,只是急切地说:“当然是帮我想想怎么在县城里找到梁旭了,快一起想想办法!”
原来只是想寻人,慕容轩政和张木子各自定了定神,收拾了一下自己紧张的心情。
张木子对张梁说:“启禀大医……”
听到张木子叫自己,张梁以为张木子想到办法了,不等张木子说完,就一把抓住张木子的肩膀,急切地问到:“你想到办法了?快说!”
张木子又被张梁的热切吓了一跳,喏喏地不敢往下继续说。
张梁看到张木子紧张的样子,意识到自己太粗暴了,连忙松开了手,还给张木子捋顺了被他抓皱了的袖子。
张木子刚受完惊,还没缓过来,又被张梁的体贴弄蒙圈了。
慕容轩政见张木子愣愣的不说话,就用手肘推了推他。
张木子发现自己被慕容轩政顶了一下,就扭头看向慕容轩政要干嘛。
慕容轩政用眼睛撇向张梁那边,示意张木子快点告诉张梁想到了什么办法。
张木子顺着慕容轩政的目光,转头看见张梁正热切地看着自己,连忙说:“启禀大医,梁军师和我家少爷是结拜兄弟,你想要找梁军师可以直接问我家少爷。弟子可以为你引见。”
张梁想了想,他是不太希望和太多的人接触的,虽然通缉令上面的画像完全认不出是自己,可是毕竟被通缉,行事还是要小心谨慎微妙。可是现在也没有其它的选择,也只能是先和张家庄的少庄主接触一下了。
见张梁最终首肯,慕容轩政和张木子也才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位大医性子听风就是雨的,也太难伺候了。
张木子见天色以晚,就挽留了张梁一行人在庄子上住一晚。见张梁他们没什么异议,张木子就去张罗了。
是夜,张梁给自己编织了一套假的身份,姓梁,名剑,字还是叔栋,也依旧是梁旭的三叔。马元义改名梁武,字元义,是梁剑的随从兼族人。
慕容轩政不想改名,他说他就喜欢自己的名字。但在张梁的淫威下,他只能屈从。因为他已经当着花婶的面认作了张木子的小容叔,所以不能使用带有明显鲜卑族姓氏的名字,而且只能叫张容。这算是他占了张木子便宜的现世报了。
张容除了是张木子的小容叔,还是梁武的小舅子。梁剑听说了自己侄子在人民自卫军任职的事情,所以才托了张容的关系,过来找张木子了解的。然后明天又通过张木子去找张飞。如此这般地兜了一大圈,才最终把各自的新身份给确定了下来。
翌日,张木子一早就带着张梁他们去操练场找张飞。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现在虽然朝廷的抚恤还没有下来,但是刘焉的任命已经下来了,刘备得到正式的任命——牙门将,而张飞的职位不变,关羽和梁晟分别被任命为百人将。
张父对张飞没有得到升迁很是不满,但是刘焉给出的牙门将一职只有一人,不是刘备就是张飞。张飞当着刘焉的面,坚决把这份荣誉让给自己大哥。张父对此除了满腹怨言,怪自己生了一个傻儿子,却无法更改,因为任命已经确定了。
另一方面,梁晟坚决不接受朝廷的任命。这种拒绝朝廷征辟的现象,在汉朝的时代背景下,并不少见,而且拒征辟的人还能搏得好名声。例如现在身处洛阳的袁绍,他在为父母服丧以后,就拒绝了朝廷的征辟。大家都认可他不愿与十常侍同朝为官的高洁情操。袁绍因此结实了不少党人和侠义之士。所以刘焉对梁晟这么不给面子的行为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是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个忤逆自己的家伙。
虽然刘焉记恨梁晟,但是剩下那个百人将的职位,刘焉还是授予了梁晟的弟弟梁旭。因为眼看梁旭是一个才四岁的小娃娃,所以刘焉完全没有意识到梁旭在人民自卫军里面的重要性,他还以为梁旭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屁孩儿,就把对他来说是无足轻重的百人将一职,随手扔给了梁旭。
吸取了第一次惨败的教训,刘备为了赢得接下来的战事,他决心要训练出一支百战强军。所以虽然人民自卫军暂时不用出战,但是刘备也仍是给自己的部队安排了繁重的训练任务。第一场战事幸存下来的兵丁,都已经完全脱产,专注于训练。所以张木子才一大早就直奔操练场寻张飞。
张木子在操练场上找到了张飞,给张梁一行人和张飞双方做了简单的介绍。
张飞听说是对方是梁旭的亲人,很自来熟地对张梁说:“你是俺四弟的三叔,也就是俺老张的三叔。三叔,俺先给你介绍一下俺二哥,待会儿俺陪你去城里找俺四弟,三叔以为如何?”
张梁没想到如此容易就取得了对方的信任,当即就很欣喜地答应了张飞。
因为刘备正忙着拉赞助、组建部队,所以不在张飞的庄子上。张飞把关羽介绍给张梁以后,跟关羽说了一声,就带着张梁他们进城了。
一路上,张梁都在旁敲侧击地从张飞嘴里套话。张飞本就性子直爽,所以有什么就说什么,更何况张梁还是自己人,张飞把该说不该说的都全说了。例如梁晟和赵月儿好上了,还有梁晟他们最初又是怎样英雄救美地救下赵月儿和赵风的,经过一番添油加醋,说的好像张飞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样。
也幸好张飞大嘴巴,所以张梁才了解到了梁旭那边具体的情况。
因为有张飞带路,所以张梁很顺利地混进了刘备府里,直接见到了季楚儿。
季楚儿见到张梁,一脸不可置信地张着嘴愣在了原地。
张梁见到季楚儿,恭敬地行了一礼,叫了一声:“嫂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