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球风波很快便过去了,天气也开始渐渐转凉,这一天黄昏,张焕又再一次前往秋水观,每年入秋母亲的哮喘病就会作,往年在太原有师傅配的药滋养,病势还能控制,但今年已没有师傅的药,而且离开了生活十几年的太原,水土不服也会引病症加重。
虽然张焕知道家主会安排妥当,但家主近来病重,这些细节处家主不可能面面俱到,入秋转凉,张焕的心便又牵挂了几分。
太阳西斜,正是出去游人返城的时间,一路上络绎不绝的马车载满了老年人的倦意和年轻人的欢声笑语。
“去病兄,这是去哪里?”
老远便有一个长满了大胡子的年轻人向他大声打招呼,张焕认出他是陇右书院的一名士子,叫荔非直,也是名门之后,是当时随自己下马鞍岭的五人之一,后来他考中了进士,在国子监任职。
“去病兄,你不记得我了?”
荔非直来到他的身边,神情颇为紧张,这也难怪,在他身后不远处有他的未婚妻,适才话说得太满,若张焕已不认识他,那面子可丢到家了。
“我怎么会不记得,咱们可是过命的交情,荔非大胡子!”
两马交错,张焕亲热地给他肩头一拳,又见他身后跟着一辆漂亮的马车,便低声笑道:“怎么,你也要成亲了吗?”
荔非直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笑道:“是户部左侍郎杜使君之女,从小定的亲。”
“携美游曲江,令人羡慕啊!”
张焕感叹一句,他忽然想起一事,又急问道:“后来辛百龄也落了榜,不知他近况如何?”
“他也从军了,现在朔方节度下任偏将,再过几个月他也会来长安参加马球赛,届时大家又可以见面了。”
张焕呵呵一笑,“到时我作东,请大家去太白楼喝酒!”
两人又寒暄几句,荔非直便告辞而去,老远还听见他得意的笑声传来,“紫渲,我说得没错吧!张去病可是我过命的朋友。”
.......
从这里直走,极可能还有认识的人,张焕沉吟一下,便掉转马头向一条小路驰去,路两旁林木茂盛,满眼都是葱郁之色,但也随处可见围墙阻隔,这里大都是长安各权贵的私家园林,里面精致的建筑物掩映在高树矮丛之中,最多的还是一座座寺院道观,大唐武则天时代崇佛到了**,大唐寺院各自占山圈地,他们蓄养奴隶、收刮钱财,极大地影响了大唐的财政收入,李隆基登位后,为了抑制佛教展,他开始推崇道教,中国的道教也是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
紧接着的安史之乱中佛道也受到了冲击,其后大唐百姓为医治战争创伤,信佛和尊道之风又开始抬头,这在权贵大户人家表现得犹为明显。
行了十几里,越向前走越是荒凉,张焕知道自己已经走岔了路,但也没有遇见可问路的行人,这时天渐渐地黑了,张焕来到一片低矮的山峦下,这一带的风景格外秀丽,三株千年大树直冲天际,漫山遍野种满了梅树。
一条小溪从断崖处坠落,形成一处瀑布,只见一个粗壮的妇人正担两桶水蜿蜒向上,在山腰处隐隐可见一座道观。
终于有人可以问路,张焕将马栓在树上,奋力向山上攀去。
及到山顶,却正好见那妇人担水进观,道观不大,倒颇象一处大户的别院,水银般的夜色里,只见道观大门没有关死,留下了一条缝隙,张焕跑上台阶,抬头看见门上挂有一匾,上书‘梅花宫’三个大字。
张焕迟疑了一下,这里面极可能是女道士修行之地,自己唐突推入是否妥当,可等了一会儿,也不见关门的人来,张焕便轻轻推开大门,里面是一座小院,假山鱼池,布置得极为精致,哪里是一座道观,分明就是大户人家的后花园。
院子里静悄悄的,似乎没有人,张焕悄悄跨进门槛,他忽然现院子一角其实站着一个年轻的女道士,她正出神地凝视着一轮明月,从侧面看去,只见清冷的月光下,她面色晶莹如玉,五官精致得没有一丝瑕疵,她的气质高贵而出尘,就象大师笔下的仕女,不染一点人间烟火,她看得是如此出神,仿佛她就曾是月宫中的仙子。
张焕又慢慢退了回来,不忍用问路来打扰她的凝思,可就在他的脚刚刚跨出门外,一阵脚步声从小院的另一头传来。
“公主,外面夜凉,还是回屋去吧!”
“公主?”
张焕微微吃一惊,他立刻退出了大门,只听见一个清冷的声音从小院传来,“我不是说过吗?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准称我公主。”
紧接着又听见她的斥责,“说过多少遍,担水进来后要顺手关门,你怎么就记不住?”
“奴婢知错!”
大门随即‘砰!’地一声关上,张焕从一棵树后闪出,迅沿原路下山去了。
他翻身上马,又抬头看了看山腰处的道观,一片灰色的雾气落下,轻轻将它笼罩在梦幻般的夜色之中。
是公主还是宫主?若是公主,怎么会出现在荒山老岭之中,他不解地摇了摇头,遂丢下此事,撒开缰绳继续向前奔去。
.......
好容易又找到一户守山的老夫妻,张焕终于问清了路,当他赶到秋水观时,月亮已经挂上中天,张焕上前敲了敲门,半晌,门‘吱嘎!’开了一条缝,还是上次那个黑瘦的老道姑,她略略一怔,随即认出了张焕,脸上露出一丝和蔼的笑容。
“夜深了,她已经歇息了。”
张焕立刻从怀里取出一张飞票和一份药方,恭恭敬敬地递了上去,“我母亲秋季多咳,请师太尽心照顾,这是她常用的药方,还有我捐给三清的一点香火钱,万望笑纳。”
那老道姑笑着接过,只瞥了一眼,脸色刷地变得通红,她手中拿的竟是一万贯的飞票,一万贯钱,意味着她们可以建十座秋水观,意味着她们再也不用去给人家渡魂而赚取一点点辛苦钱。
“施主,这、这怎么可以!”老道姑的手颤抖得已经拿不住飞票。
张焕微微一笑,又取出半根玉簪,递给老道姑道:“凭此物取钱!”
“施主请稍候!”
老道姑转身跑了回去,片刻,秋水观的主持匆匆赶来,她是个中年道姑,相貌秀美。
她身后跟着四、五名道姑,一齐向张焕合掌施礼,“无量寿福!施主大恩,鄙观将铭刻于心。”
张焕翻身上马,哈哈一笑道:“请好好照顾我母亲,每年我都会有香火钱奉上。”
言罢,他催马飞驰而去,黑瘦老道姑望着他的背影,忧心地说道:“观主,这么一大笔钱,我们怎么能收下。”
中年道姑瞥了她一眼,淡淡道:“收下来替她赎罪,有何不可,去!把师傅的老君院收拾出来,给她换一个地方。”
.............
(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想求票)
虽然张焕知道家主会安排妥当,但家主近来病重,这些细节处家主不可能面面俱到,入秋转凉,张焕的心便又牵挂了几分。
太阳西斜,正是出去游人返城的时间,一路上络绎不绝的马车载满了老年人的倦意和年轻人的欢声笑语。
“去病兄,这是去哪里?”
老远便有一个长满了大胡子的年轻人向他大声打招呼,张焕认出他是陇右书院的一名士子,叫荔非直,也是名门之后,是当时随自己下马鞍岭的五人之一,后来他考中了进士,在国子监任职。
“去病兄,你不记得我了?”
荔非直来到他的身边,神情颇为紧张,这也难怪,在他身后不远处有他的未婚妻,适才话说得太满,若张焕已不认识他,那面子可丢到家了。
“我怎么会不记得,咱们可是过命的交情,荔非大胡子!”
两马交错,张焕亲热地给他肩头一拳,又见他身后跟着一辆漂亮的马车,便低声笑道:“怎么,你也要成亲了吗?”
荔非直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笑道:“是户部左侍郎杜使君之女,从小定的亲。”
“携美游曲江,令人羡慕啊!”
张焕感叹一句,他忽然想起一事,又急问道:“后来辛百龄也落了榜,不知他近况如何?”
“他也从军了,现在朔方节度下任偏将,再过几个月他也会来长安参加马球赛,届时大家又可以见面了。”
张焕呵呵一笑,“到时我作东,请大家去太白楼喝酒!”
两人又寒暄几句,荔非直便告辞而去,老远还听见他得意的笑声传来,“紫渲,我说得没错吧!张去病可是我过命的朋友。”
.......
从这里直走,极可能还有认识的人,张焕沉吟一下,便掉转马头向一条小路驰去,路两旁林木茂盛,满眼都是葱郁之色,但也随处可见围墙阻隔,这里大都是长安各权贵的私家园林,里面精致的建筑物掩映在高树矮丛之中,最多的还是一座座寺院道观,大唐武则天时代崇佛到了**,大唐寺院各自占山圈地,他们蓄养奴隶、收刮钱财,极大地影响了大唐的财政收入,李隆基登位后,为了抑制佛教展,他开始推崇道教,中国的道教也是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
紧接着的安史之乱中佛道也受到了冲击,其后大唐百姓为医治战争创伤,信佛和尊道之风又开始抬头,这在权贵大户人家表现得犹为明显。
行了十几里,越向前走越是荒凉,张焕知道自己已经走岔了路,但也没有遇见可问路的行人,这时天渐渐地黑了,张焕来到一片低矮的山峦下,这一带的风景格外秀丽,三株千年大树直冲天际,漫山遍野种满了梅树。
一条小溪从断崖处坠落,形成一处瀑布,只见一个粗壮的妇人正担两桶水蜿蜒向上,在山腰处隐隐可见一座道观。
终于有人可以问路,张焕将马栓在树上,奋力向山上攀去。
及到山顶,却正好见那妇人担水进观,道观不大,倒颇象一处大户的别院,水银般的夜色里,只见道观大门没有关死,留下了一条缝隙,张焕跑上台阶,抬头看见门上挂有一匾,上书‘梅花宫’三个大字。
张焕迟疑了一下,这里面极可能是女道士修行之地,自己唐突推入是否妥当,可等了一会儿,也不见关门的人来,张焕便轻轻推开大门,里面是一座小院,假山鱼池,布置得极为精致,哪里是一座道观,分明就是大户人家的后花园。
院子里静悄悄的,似乎没有人,张焕悄悄跨进门槛,他忽然现院子一角其实站着一个年轻的女道士,她正出神地凝视着一轮明月,从侧面看去,只见清冷的月光下,她面色晶莹如玉,五官精致得没有一丝瑕疵,她的气质高贵而出尘,就象大师笔下的仕女,不染一点人间烟火,她看得是如此出神,仿佛她就曾是月宫中的仙子。
张焕又慢慢退了回来,不忍用问路来打扰她的凝思,可就在他的脚刚刚跨出门外,一阵脚步声从小院的另一头传来。
“公主,外面夜凉,还是回屋去吧!”
“公主?”
张焕微微吃一惊,他立刻退出了大门,只听见一个清冷的声音从小院传来,“我不是说过吗?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准称我公主。”
紧接着又听见她的斥责,“说过多少遍,担水进来后要顺手关门,你怎么就记不住?”
“奴婢知错!”
大门随即‘砰!’地一声关上,张焕从一棵树后闪出,迅沿原路下山去了。
他翻身上马,又抬头看了看山腰处的道观,一片灰色的雾气落下,轻轻将它笼罩在梦幻般的夜色之中。
是公主还是宫主?若是公主,怎么会出现在荒山老岭之中,他不解地摇了摇头,遂丢下此事,撒开缰绳继续向前奔去。
.......
好容易又找到一户守山的老夫妻,张焕终于问清了路,当他赶到秋水观时,月亮已经挂上中天,张焕上前敲了敲门,半晌,门‘吱嘎!’开了一条缝,还是上次那个黑瘦的老道姑,她略略一怔,随即认出了张焕,脸上露出一丝和蔼的笑容。
“夜深了,她已经歇息了。”
张焕立刻从怀里取出一张飞票和一份药方,恭恭敬敬地递了上去,“我母亲秋季多咳,请师太尽心照顾,这是她常用的药方,还有我捐给三清的一点香火钱,万望笑纳。”
那老道姑笑着接过,只瞥了一眼,脸色刷地变得通红,她手中拿的竟是一万贯的飞票,一万贯钱,意味着她们可以建十座秋水观,意味着她们再也不用去给人家渡魂而赚取一点点辛苦钱。
“施主,这、这怎么可以!”老道姑的手颤抖得已经拿不住飞票。
张焕微微一笑,又取出半根玉簪,递给老道姑道:“凭此物取钱!”
“施主请稍候!”
老道姑转身跑了回去,片刻,秋水观的主持匆匆赶来,她是个中年道姑,相貌秀美。
她身后跟着四、五名道姑,一齐向张焕合掌施礼,“无量寿福!施主大恩,鄙观将铭刻于心。”
张焕翻身上马,哈哈一笑道:“请好好照顾我母亲,每年我都会有香火钱奉上。”
言罢,他催马飞驰而去,黑瘦老道姑望着他的背影,忧心地说道:“观主,这么一大笔钱,我们怎么能收下。”
中年道姑瞥了她一眼,淡淡道:“收下来替她赎罪,有何不可,去!把师傅的老君院收拾出来,给她换一个地方。”
.............
(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想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