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皇帝的指示下,兵制改革,仍旧要遵从一个缓行、慎行的原则,大动干戈地进行留裁军减兵,是刘皇帝直接严厉禁止,维护大汉的稳定,保证国防的安全,永远是要放在首位的。
因此,哪怕赵普、王著、沈义伦等大臣,是迫切地希望能够减少朝廷正兵的数量,也不得不遵从刘皇帝的意愿,采取一个更为稳妥的办法对军队完成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
至少,刘皇帝那不可动摇的态度彻底松动了,有了开始,便能期盼一个好的结果。
由赵普、曹彬等文武重臣拟策,经过刘皇帝的审定批准,大汉的兵制改革,于**十三年七月十五日,正式启动。
按照改革计划,以十年为期,对大汉内外军队进行逐步的削减,力求到十年后,将大汉包括禁军在内的在籍军队维持在四十万人的规模。
其中,禁军十五万人,边军十五万,地方军队十万,当然,这只是一个粗略的目标,具体如何,还要看最终的裁军结果。
然不论如何,按照这个目标去努力实现,以目前的军队规模来看,朝廷需要裁撤至少一半的军队,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想要让政策平安顺利地落地,需要时间,同样也需要财政支持。
根据枢密院制定出的计划,从十三年开始,将以每年5——6万人的规模,对大汉内外军队进行裁减,同时,对每年新征募士兵的数量进行控制,以达到削减军队规模的目的。
事实上,在枢密院对全国军政的正常管理中,也是维持着裁汰与招募,不过那是正常的军政运转。毕竟,士兵也是会老的,军中那些年龄大的士卒,也需要更年轻、更健壮的人来替代,那是一个健康的良性循环。
而在过去十多年中,新招募的士兵数量,基本是远大于退役士兵的,大汉军队的急速膨胀,也是在那十多年中形成的。
毕竟,国土面积大了,国防治安的压力也在上涨,到处都需要军队去驻守,去维持治安,去去弹压叛乱。再加上几次对外扩张的战事,都需要兵马的补充,而一次开宝北伐,就让大汉进行了最为疯狂的暴兵,战后虽然裁撤了一些,但大部分是保留下来,成为在籍士兵。
一直到近几年,军队的进出,才进入了一种相对缓慢的节奏,每年退役与新募的数量,都维持在万人左右的低水平,并保持着平衡。
裁军与募兵并行,仍旧是军队规模管理的主要政策,只不过在裁军的大背景下,前者比重更大罢了。并且,对新募士卒的要求也更高,出身要清白,没有犯罪记录,身体素质也要更好,最好是有产良家。
按照改革方案,在十三年剩下的半年中,便要正式启动裁军行动,规模一次性不会弄得太大,不要求全面铺开,甚至只当做一个试点,目标就选定在京畿地区的禁兵。
时至如今,围绕着大汉两京,朝廷常年所屯禁军便超过十五万人,若加上全国各重要城市、战略关隘以及轮戍诸边者,禁军的总兵力便有二十多万人。
而以大汉当下的局面,中枢的权威,京畿的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实在没有必要维持如大规模的禁军。这其中,为避免外重内虚,造成军力失衡,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当决定进行裁军,那自然是内外并举,中枢的军力下降了,那边军及地方军队自然要跟着削减。而真正走出这一步后,便没有任何反悔的余地了。
原本,赵普等臣是打算从边军开始整改的,并且选定辽东作为第一处,但被刘皇帝拒绝了,在国防安全与内外平衡的考量上,刘皇帝选择了前者。
显然,比起对内地道州军队的改革,对边军的处理,刘皇帝要更为审慎一些,要为国防安全、边疆安宁所虑,宁愿暂时延后一些,并且直接要求枢密院在后续对边军的裁军计划中,务必做得更细致些。
裁减朝廷在册官兵,固然会极大地减轻朝廷的财政负担,从长远来看,是有益的。但这个过程,却不是简简单单地削减兵额、退役士兵就行了的。
为了减轻长期的财政压力,会面临短时间内更加繁重的负担,裁兵并不是免费的,至少,每年数万军队的退役,如何安排这些官兵,朝廷就需要付出一定代价去安抚,要照顾其情绪,否则惹得军心不满,人心动荡,会出大问题。
被裁撤的,可都是职业士兵,在军中,除了接受忠君爱国主义教育,便是训练军事技能,训练打仗,几万人一波地往民间转业,处理不好,对社会治安都会造成严重威胁。
早年的时候,针对官兵的裁汰,朝廷基本都会安排妥当的,除了给钱、给地,还能尽量在地方安排一个职位,要么转为待遇差些的辅卒,要么回乡里地方。
但如今不行了,大汉的官吏队伍已经足够庞大,没有那么多的位置了,同时,裁兵的规模又大,以四十万人来算,哪怕有十年的时间做缓冲,哪怕只是最低级的职位吏事,也不可能腾出四十万个位置来。
因此,当下大汉官兵退役的待遇,也远不如当初了,而为了安抚人心,也只能从钱财上想办法了。
为此,刘皇帝又让财政司每年拨款两百万贯,由枢密院、兵部、户部遣专吏管理,专门针对官兵的退役事宜,按照军职大小,予以补偿,这算是遣散费。
为了缓解财政司的压力,刘皇帝又同意从内帑借钱了,当初的借款,通过几年的时间,都还没有全部还清,也就是刘皇帝不收利息。
不过这一回,刘皇帝主动得多,没有多少废话,一切以军队事务为要。虽然每年两百万贯对朝廷而言不算太多,但是,朝廷裁军的花费,可不只一个“遣散费”。
大汉的百姓,大部分人还是很朴实的,换作军队,也一样,久经训练、严明纪律的他们,面对裁撤,或许会有些怨言,但直接抗拒是不大可能,当然,前提是给的待遇足够,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但是,对于另外一批人,就不能单纯地去靠钱财安抚了。大汉的军队体系,如果队长以上就算军官的话,那么五万人的裁撤规模,就代表每年有上千名军官将“失业”。
对他们,自然不能苛求让他们像普通士兵一般回家种地务农,军职越高,越是如此。除了钱,还得给权,调任地方官府衙司为官为吏,是最好的处置办法了。
这除了继续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影响外,也因为能在军队中当军官的,都能称得上大汉的人才,弃用这么多具备管理能力的人才,也是朝廷的损失。
当然,这同样给朝廷吏政管理带来一个新的考验,那就是在朝廷每年得保证额外一千多个官吏职位,以满足对退役军官的安排。
这或许有些麻烦,但终究只是小麻烦,赵普几乎拍着胸脯向刘皇帝保证,此事能够解决。而赵普打算采用的解决办法就是,对地方的官员僚吏进行一次清退行动,腾出足够的位置。
用赵普的话来讲,军队的事,不只是军队的事,军队的改革,也需要全国协调支持。军队都开始做改革,做更新换代了,官僚队伍,也该紧随其后,跟着动一动,对那些年老的、腐败的、尸位素餐的,进行调整,这是朝廷吏政的一贯要求,也符合吏治原则。
当然,话说得再漂亮,根本原因还是为了配合兵制改革,方便妥当地安排退役军官。对此,刘皇帝还是十分认同的,觉得赵普顾全大局,锐意改革,不愧宰相之姿。
在这方面,刘皇帝也是有经验的,早年的时候,为了聚揽权力,培植帝党,他就曾以各种理由把朝廷内部的一些老臣勋贵给清退,腾出位置给年轻有为且便于任用、控制的后来者。
因此,哪怕赵普、王著、沈义伦等大臣,是迫切地希望能够减少朝廷正兵的数量,也不得不遵从刘皇帝的意愿,采取一个更为稳妥的办法对军队完成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
至少,刘皇帝那不可动摇的态度彻底松动了,有了开始,便能期盼一个好的结果。
由赵普、曹彬等文武重臣拟策,经过刘皇帝的审定批准,大汉的兵制改革,于**十三年七月十五日,正式启动。
按照改革计划,以十年为期,对大汉内外军队进行逐步的削减,力求到十年后,将大汉包括禁军在内的在籍军队维持在四十万人的规模。
其中,禁军十五万人,边军十五万,地方军队十万,当然,这只是一个粗略的目标,具体如何,还要看最终的裁军结果。
然不论如何,按照这个目标去努力实现,以目前的军队规模来看,朝廷需要裁撤至少一半的军队,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想要让政策平安顺利地落地,需要时间,同样也需要财政支持。
根据枢密院制定出的计划,从十三年开始,将以每年5——6万人的规模,对大汉内外军队进行裁减,同时,对每年新征募士兵的数量进行控制,以达到削减军队规模的目的。
事实上,在枢密院对全国军政的正常管理中,也是维持着裁汰与招募,不过那是正常的军政运转。毕竟,士兵也是会老的,军中那些年龄大的士卒,也需要更年轻、更健壮的人来替代,那是一个健康的良性循环。
而在过去十多年中,新招募的士兵数量,基本是远大于退役士兵的,大汉军队的急速膨胀,也是在那十多年中形成的。
毕竟,国土面积大了,国防治安的压力也在上涨,到处都需要军队去驻守,去维持治安,去去弹压叛乱。再加上几次对外扩张的战事,都需要兵马的补充,而一次开宝北伐,就让大汉进行了最为疯狂的暴兵,战后虽然裁撤了一些,但大部分是保留下来,成为在籍士兵。
一直到近几年,军队的进出,才进入了一种相对缓慢的节奏,每年退役与新募的数量,都维持在万人左右的低水平,并保持着平衡。
裁军与募兵并行,仍旧是军队规模管理的主要政策,只不过在裁军的大背景下,前者比重更大罢了。并且,对新募士卒的要求也更高,出身要清白,没有犯罪记录,身体素质也要更好,最好是有产良家。
按照改革方案,在十三年剩下的半年中,便要正式启动裁军行动,规模一次性不会弄得太大,不要求全面铺开,甚至只当做一个试点,目标就选定在京畿地区的禁兵。
时至如今,围绕着大汉两京,朝廷常年所屯禁军便超过十五万人,若加上全国各重要城市、战略关隘以及轮戍诸边者,禁军的总兵力便有二十多万人。
而以大汉当下的局面,中枢的权威,京畿的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实在没有必要维持如大规模的禁军。这其中,为避免外重内虚,造成军力失衡,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当决定进行裁军,那自然是内外并举,中枢的军力下降了,那边军及地方军队自然要跟着削减。而真正走出这一步后,便没有任何反悔的余地了。
原本,赵普等臣是打算从边军开始整改的,并且选定辽东作为第一处,但被刘皇帝拒绝了,在国防安全与内外平衡的考量上,刘皇帝选择了前者。
显然,比起对内地道州军队的改革,对边军的处理,刘皇帝要更为审慎一些,要为国防安全、边疆安宁所虑,宁愿暂时延后一些,并且直接要求枢密院在后续对边军的裁军计划中,务必做得更细致些。
裁减朝廷在册官兵,固然会极大地减轻朝廷的财政负担,从长远来看,是有益的。但这个过程,却不是简简单单地削减兵额、退役士兵就行了的。
为了减轻长期的财政压力,会面临短时间内更加繁重的负担,裁兵并不是免费的,至少,每年数万军队的退役,如何安排这些官兵,朝廷就需要付出一定代价去安抚,要照顾其情绪,否则惹得军心不满,人心动荡,会出大问题。
被裁撤的,可都是职业士兵,在军中,除了接受忠君爱国主义教育,便是训练军事技能,训练打仗,几万人一波地往民间转业,处理不好,对社会治安都会造成严重威胁。
早年的时候,针对官兵的裁汰,朝廷基本都会安排妥当的,除了给钱、给地,还能尽量在地方安排一个职位,要么转为待遇差些的辅卒,要么回乡里地方。
但如今不行了,大汉的官吏队伍已经足够庞大,没有那么多的位置了,同时,裁兵的规模又大,以四十万人来算,哪怕有十年的时间做缓冲,哪怕只是最低级的职位吏事,也不可能腾出四十万个位置来。
因此,当下大汉官兵退役的待遇,也远不如当初了,而为了安抚人心,也只能从钱财上想办法了。
为此,刘皇帝又让财政司每年拨款两百万贯,由枢密院、兵部、户部遣专吏管理,专门针对官兵的退役事宜,按照军职大小,予以补偿,这算是遣散费。
为了缓解财政司的压力,刘皇帝又同意从内帑借钱了,当初的借款,通过几年的时间,都还没有全部还清,也就是刘皇帝不收利息。
不过这一回,刘皇帝主动得多,没有多少废话,一切以军队事务为要。虽然每年两百万贯对朝廷而言不算太多,但是,朝廷裁军的花费,可不只一个“遣散费”。
大汉的百姓,大部分人还是很朴实的,换作军队,也一样,久经训练、严明纪律的他们,面对裁撤,或许会有些怨言,但直接抗拒是不大可能,当然,前提是给的待遇足够,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但是,对于另外一批人,就不能单纯地去靠钱财安抚了。大汉的军队体系,如果队长以上就算军官的话,那么五万人的裁撤规模,就代表每年有上千名军官将“失业”。
对他们,自然不能苛求让他们像普通士兵一般回家种地务农,军职越高,越是如此。除了钱,还得给权,调任地方官府衙司为官为吏,是最好的处置办法了。
这除了继续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影响外,也因为能在军队中当军官的,都能称得上大汉的人才,弃用这么多具备管理能力的人才,也是朝廷的损失。
当然,这同样给朝廷吏政管理带来一个新的考验,那就是在朝廷每年得保证额外一千多个官吏职位,以满足对退役军官的安排。
这或许有些麻烦,但终究只是小麻烦,赵普几乎拍着胸脯向刘皇帝保证,此事能够解决。而赵普打算采用的解决办法就是,对地方的官员僚吏进行一次清退行动,腾出足够的位置。
用赵普的话来讲,军队的事,不只是军队的事,军队的改革,也需要全国协调支持。军队都开始做改革,做更新换代了,官僚队伍,也该紧随其后,跟着动一动,对那些年老的、腐败的、尸位素餐的,进行调整,这是朝廷吏政的一贯要求,也符合吏治原则。
当然,话说得再漂亮,根本原因还是为了配合兵制改革,方便妥当地安排退役军官。对此,刘皇帝还是十分认同的,觉得赵普顾全大局,锐意改革,不愧宰相之姿。
在这方面,刘皇帝也是有经验的,早年的时候,为了聚揽权力,培植帝党,他就曾以各种理由把朝廷内部的一些老臣勋贵给清退,腾出位置给年轻有为且便于任用、控制的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