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分,尹辉不负重望,在殿试上一举夺魁,中了状元,被授于翰林院的编修。阿宇在殿试上的表现也不错,中了二甲五十二名。由于年纪还小,阿宇准备继续攻读庶吉士。
尹辉大登科后,紧接着就是小登科,六月九日,亚仪风风光光地出嫁。尹辉如愿抱得美人归。这是后话。
威武侯府内,少了一位姐妹兼玩伴,亚茹一时很不习惯。苦着小脸上爹爹书房去诉苦。
关侯爷看着小女儿那一脸失落,逗她说:“姐姐嫁了,你就自己不会玩了,爹爹怎么记得,你小时在边关时很会自娱自乐,这长大了反而自己不会玩了?”
亚茹一听,马上收起失落的样子,抖擞精神说:“对啊,我是谁啊,原来我就是最会玩的一个。”
关侯爷笑着看她。亚茹又皱起眉头:“不过爹爹,小时玩的东西,现在不能玩了。姐姐走了。我应该怎么打发日子呢?得让我好好想想。”
关侯爷温和地问女儿:“茹儿,只想着玩,明年这个时候你也应该出嫁了,你应该好好地绣嫁妆了。不能只想着玩了。”
亚茹调皮地对爹爹做个鬼脸:“嫁妆吗,不用急,时间够多,况且还有姨娘和大嫂帮忙。我多去讨好讨好大嫂就行。”
关侯爷笑着骂她:“就你鬼主意多,懒丫头。我看等你出嫁了你还去依靠谁。”
亚茹笑嘻嘻地说:“没事,车到山前必有路。”
这一段时间,上郡王府提亲的人络绎不绝。郡王府有考中进士的阿宇,还有三位待嫁的姑娘:大房的二小姐阿凝,二房的大小姐阿珂和三小姐阿珠。
虽然琳琅有孕,好在琳琅是练武之人,没有孕吐反应。更何况阿凝父女已经把她手里的事情也都接了过去。因此琳琅便专心地替阿凝操心起了婚事。
先是郡王府请了媒人到部尚书家去给阿宇提亲,礼部尚书也很看中阿宇,于是很快两家就下了小定。
然后,崔家来向阿凝提亲。
说到崔家,那真是有很多话要说。这崔家祖籍太原,是传承百年的世族大家。崔家祖上曾出现过两任太子太师,两任宰相,更有不少在朝为官的人。在历代皇权的交替中,崔家人一直遵循的原则是:中立。所以崔家历代都只做纯臣,从不卷入皇家纷争。崔家的男儿可以娶皇家女,但是崔家的女儿却不愿嫁给皇家男儿。所以即使皇后相中了崔家的小姐崔颖,也只能叹气,崔次辅不会允许自己的孙女嫁给太子。崔次辅不同意,皇上不能强迫自己的老师同意,皇后没有办法,只好另给太子择妃。
崔家在山西太原有自己的书院,历任山长都出自崔家自己人。当今皇上的老师就是崔家如今的老太爷崔勉,也就是崔次辅,如今老大人已经致仕在家。现在太原书院的山长就是老太师的大儿子崔延,别看崔延没做官,可朝中却有不少官是他的学生。老太傅的二儿子崔良是工部尚书。三儿子在国子监做祭酒。
崔家人十分注重读书,更认为修身齐家治天下是硬道理。崔家男人不许纳妾,除非到了四十无子,方许纳一房妾室。所以崔家几乎没有妻妾纷争。崔家从不歧视女子,崔家书院里就有单独为女子开设的课堂,崔家女子可以在自己家书院里教书。
京城里有许多人家想把女儿嫁给崔家。但是崔家挑选儿媳的标准很严格。首要必须是嫡女,当然这和崔家男人不纳妾有关。崔家看重容貌更看重教养。还要看女方的父母是否和谐。在崔家看来,和谐的家庭氛围更有可能养育出优秀的女儿。
崔老太师教过当今皇上,是当今皇上的老师,而凌郡王曾做过皇上的伴读,老太傅自然就也是凌郡王的老师。
老太师做为凌郡王的老师,对老郡王和老吴氏的那段往事还是很清楚的。他佩服老郡王的果断,也十分欣赏长大后的凌源志有像其父一样的毅然决然。为了孩子的教养,凌郡王把幼小的儿子带到边关,把幼小的女儿送给自己的岳母抚养。老太师觉得,凌家父子俩如出一辙的做法让他服气,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教养出出色的儿女。
所以在阿凝十二岁随着舅母参加宴会时,崔家在老太傅的提点下,崔家的主母们就已经在关注着阿凝的成长。
如今,阿凝已经快及笄,也已经出落成了一个很美丽的姑娘。父兄也已经从边关回来。
崔家的老太太就亲自出了门,去拜访当今皇上的亲姐姐宁安大长公主。请求大长公主为自己的长孙崔继做媒,求娶郡王府的二小姐阿凝。
要说宁安大长公主这媒人请的可是够分量的,郡王府就是想推拒都得先想想。更何况郡王对这门亲事还十分满意呢。
的确,郡王和琳琅都十分满意这门亲事。崔家的这位大公子是大房崔延山长的大公子崔继。崔继自小就被抱来养在老太太身边,由老太傅亲自教养。在京城有第一公子的美誉,是多少京城女子想嫁的梦中郎君。
崔继今年已经二十有二,在古代真就是大龄青年了。可是崔家就是稳得住。要说这崔继可是俊逸非凡,才情横溢,十六岁就已经考中状元。如今已经是翰林院的侍讲,有京城第一公子之美称。多少京城女子想嫁给崔继,是京城世家人心中理想的佳婿人选。可是老太爷就是不吐口,倒也不是说老太爷是在等阿凝长大,而是老太爷真没遇到比阿凝更好的,更让他特别满意的。所以才一直拖到现在。现在老太爷各方面都满意了,就赶紧上门提亲吧。
亲事定下来之后。崔家送来了聘礼。这崔家不亏为百年世家,这东西送的多还不算稀奇,关键是人家这里还有名人字画。这可就值钱了。可见崔家对这门婚事是多么满意和重视。甚至在多少年后,京城里的人还对崔家送的聘礼津津乐道。
二房里,这段时间李氏本来是应该很高兴的,二老爷凌源辉述职之后,留在了户部任户部右侍郎。大儿子阿宇考上了进士,而且还定了礼部尚书的罗大小姐,可谓是三喜临门。就是上门求娶阿珠的人家也不少。可是就因为有个阿凝,就把女儿阿珠的光彩给遮没了。瞧瞧来求娶阿凝的,再瞧瞧来求娶阿珠的。同是郡王府的女儿,可却是两个档次。所以李氏心里郁闷了。
为了阿珠的婚事,李氏这一段时间就一直在讨好自己的婆母老吴氏,也让自己的女儿阿珠时常去老太太跟前卖乖。可是慢慢李氏就发觉了,老太太已经被边缘化了。
李氏很是不平,自己的丈夫也不差,就是因为没有爵位,将来自己这一大家子都要看大房的脸色行事。看看阿凝,多少人来求亲,而自己的女儿就因为是二房的,又隔了个郡王爵位,就差去了十万八千里。现在大房的儿子凌远航小小年纪就已经是四品将军。而自己的丈夫也才是四品。自己的儿子现在还在读书习武,将来还得自己拼前程。李氏越想越不心里不平衡。
阿珠在自己的院子里摔摔打打,看到阿凝定给了京城第一公子崔继。看到崔家给阿凝的聘礼,心里嫉妒的要命。爹娘现在还没有给自己定下亲事,要告诉爹娘,自己的亲事一定不要比阿凝差。阿凝的爹爹不就是一个郡王吗,自己的爹爹也是正四品,自己也是郡王府的人,家世又哪里差了。比不过阿凝的人家,她才不要嫁。
阿珂在姨娘的屋里发了一会呆,抬头看到于姨娘又在掉眼泪。阿珂叹了口气。姨娘自从看到阿凝定了亲,就一直是这个样子,唉声叹气地,总说是自己耽误了女儿。
阿珂无奈地劝姨娘:“姨娘,别这样了,这怎么能怨您,当初您不也是不得已才做了妾室吗。您别再哭了,女儿不怨,这都是女儿的命。”
万姨娘说:“你比阿凝还大,阿凝都有了亲事,太太还不给你说亲事,就是说,太太这人也不会给你说到什么好人家的,我看郡王妃和阿凝小姐都是豁达宽厚之人,要不,姨娘去求求她们。”
阿珂沉默了一会:“姨娘再等等吧。”
阿珂的心里也苦,可她是个孝顺的姑娘,她不想让姨娘过多地为自己操心,但也不能现在去找郡王妃,她想再等等,她不相信李氏在阿珠出嫁之前不给她说亲事。要稳住,一定要稳住,不能让嫡母和阿珠更加看不上自己。
琳琅十月怀胎,在第二年一月生下了一个女儿。郡王爱如珍宝,给自己的小女儿取名为凌远珍,小名叫妞妞。
郡王每次下衙,他都要抱抱小阿珍。他要把在大女儿阿凝身上缺失的爱全都补给自己的小女儿。
阿凝的婚期定在凌远航成亲一个月后。兄妹俩在一个月之间一个娶,一个嫁。凌远航的婚期定阿茹及笄后,,阿凝的婚事定在八月初。
</div>
尹辉大登科后,紧接着就是小登科,六月九日,亚仪风风光光地出嫁。尹辉如愿抱得美人归。这是后话。
威武侯府内,少了一位姐妹兼玩伴,亚茹一时很不习惯。苦着小脸上爹爹书房去诉苦。
关侯爷看着小女儿那一脸失落,逗她说:“姐姐嫁了,你就自己不会玩了,爹爹怎么记得,你小时在边关时很会自娱自乐,这长大了反而自己不会玩了?”
亚茹一听,马上收起失落的样子,抖擞精神说:“对啊,我是谁啊,原来我就是最会玩的一个。”
关侯爷笑着看她。亚茹又皱起眉头:“不过爹爹,小时玩的东西,现在不能玩了。姐姐走了。我应该怎么打发日子呢?得让我好好想想。”
关侯爷温和地问女儿:“茹儿,只想着玩,明年这个时候你也应该出嫁了,你应该好好地绣嫁妆了。不能只想着玩了。”
亚茹调皮地对爹爹做个鬼脸:“嫁妆吗,不用急,时间够多,况且还有姨娘和大嫂帮忙。我多去讨好讨好大嫂就行。”
关侯爷笑着骂她:“就你鬼主意多,懒丫头。我看等你出嫁了你还去依靠谁。”
亚茹笑嘻嘻地说:“没事,车到山前必有路。”
这一段时间,上郡王府提亲的人络绎不绝。郡王府有考中进士的阿宇,还有三位待嫁的姑娘:大房的二小姐阿凝,二房的大小姐阿珂和三小姐阿珠。
虽然琳琅有孕,好在琳琅是练武之人,没有孕吐反应。更何况阿凝父女已经把她手里的事情也都接了过去。因此琳琅便专心地替阿凝操心起了婚事。
先是郡王府请了媒人到部尚书家去给阿宇提亲,礼部尚书也很看中阿宇,于是很快两家就下了小定。
然后,崔家来向阿凝提亲。
说到崔家,那真是有很多话要说。这崔家祖籍太原,是传承百年的世族大家。崔家祖上曾出现过两任太子太师,两任宰相,更有不少在朝为官的人。在历代皇权的交替中,崔家人一直遵循的原则是:中立。所以崔家历代都只做纯臣,从不卷入皇家纷争。崔家的男儿可以娶皇家女,但是崔家的女儿却不愿嫁给皇家男儿。所以即使皇后相中了崔家的小姐崔颖,也只能叹气,崔次辅不会允许自己的孙女嫁给太子。崔次辅不同意,皇上不能强迫自己的老师同意,皇后没有办法,只好另给太子择妃。
崔家在山西太原有自己的书院,历任山长都出自崔家自己人。当今皇上的老师就是崔家如今的老太爷崔勉,也就是崔次辅,如今老大人已经致仕在家。现在太原书院的山长就是老太师的大儿子崔延,别看崔延没做官,可朝中却有不少官是他的学生。老太傅的二儿子崔良是工部尚书。三儿子在国子监做祭酒。
崔家人十分注重读书,更认为修身齐家治天下是硬道理。崔家男人不许纳妾,除非到了四十无子,方许纳一房妾室。所以崔家几乎没有妻妾纷争。崔家从不歧视女子,崔家书院里就有单独为女子开设的课堂,崔家女子可以在自己家书院里教书。
京城里有许多人家想把女儿嫁给崔家。但是崔家挑选儿媳的标准很严格。首要必须是嫡女,当然这和崔家男人不纳妾有关。崔家看重容貌更看重教养。还要看女方的父母是否和谐。在崔家看来,和谐的家庭氛围更有可能养育出优秀的女儿。
崔老太师教过当今皇上,是当今皇上的老师,而凌郡王曾做过皇上的伴读,老太傅自然就也是凌郡王的老师。
老太师做为凌郡王的老师,对老郡王和老吴氏的那段往事还是很清楚的。他佩服老郡王的果断,也十分欣赏长大后的凌源志有像其父一样的毅然决然。为了孩子的教养,凌郡王把幼小的儿子带到边关,把幼小的女儿送给自己的岳母抚养。老太师觉得,凌家父子俩如出一辙的做法让他服气,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教养出出色的儿女。
所以在阿凝十二岁随着舅母参加宴会时,崔家在老太傅的提点下,崔家的主母们就已经在关注着阿凝的成长。
如今,阿凝已经快及笄,也已经出落成了一个很美丽的姑娘。父兄也已经从边关回来。
崔家的老太太就亲自出了门,去拜访当今皇上的亲姐姐宁安大长公主。请求大长公主为自己的长孙崔继做媒,求娶郡王府的二小姐阿凝。
要说宁安大长公主这媒人请的可是够分量的,郡王府就是想推拒都得先想想。更何况郡王对这门亲事还十分满意呢。
的确,郡王和琳琅都十分满意这门亲事。崔家的这位大公子是大房崔延山长的大公子崔继。崔继自小就被抱来养在老太太身边,由老太傅亲自教养。在京城有第一公子的美誉,是多少京城女子想嫁的梦中郎君。
崔继今年已经二十有二,在古代真就是大龄青年了。可是崔家就是稳得住。要说这崔继可是俊逸非凡,才情横溢,十六岁就已经考中状元。如今已经是翰林院的侍讲,有京城第一公子之美称。多少京城女子想嫁给崔继,是京城世家人心中理想的佳婿人选。可是老太爷就是不吐口,倒也不是说老太爷是在等阿凝长大,而是老太爷真没遇到比阿凝更好的,更让他特别满意的。所以才一直拖到现在。现在老太爷各方面都满意了,就赶紧上门提亲吧。
亲事定下来之后。崔家送来了聘礼。这崔家不亏为百年世家,这东西送的多还不算稀奇,关键是人家这里还有名人字画。这可就值钱了。可见崔家对这门婚事是多么满意和重视。甚至在多少年后,京城里的人还对崔家送的聘礼津津乐道。
二房里,这段时间李氏本来是应该很高兴的,二老爷凌源辉述职之后,留在了户部任户部右侍郎。大儿子阿宇考上了进士,而且还定了礼部尚书的罗大小姐,可谓是三喜临门。就是上门求娶阿珠的人家也不少。可是就因为有个阿凝,就把女儿阿珠的光彩给遮没了。瞧瞧来求娶阿凝的,再瞧瞧来求娶阿珠的。同是郡王府的女儿,可却是两个档次。所以李氏心里郁闷了。
为了阿珠的婚事,李氏这一段时间就一直在讨好自己的婆母老吴氏,也让自己的女儿阿珠时常去老太太跟前卖乖。可是慢慢李氏就发觉了,老太太已经被边缘化了。
李氏很是不平,自己的丈夫也不差,就是因为没有爵位,将来自己这一大家子都要看大房的脸色行事。看看阿凝,多少人来求亲,而自己的女儿就因为是二房的,又隔了个郡王爵位,就差去了十万八千里。现在大房的儿子凌远航小小年纪就已经是四品将军。而自己的丈夫也才是四品。自己的儿子现在还在读书习武,将来还得自己拼前程。李氏越想越不心里不平衡。
阿珠在自己的院子里摔摔打打,看到阿凝定给了京城第一公子崔继。看到崔家给阿凝的聘礼,心里嫉妒的要命。爹娘现在还没有给自己定下亲事,要告诉爹娘,自己的亲事一定不要比阿凝差。阿凝的爹爹不就是一个郡王吗,自己的爹爹也是正四品,自己也是郡王府的人,家世又哪里差了。比不过阿凝的人家,她才不要嫁。
阿珂在姨娘的屋里发了一会呆,抬头看到于姨娘又在掉眼泪。阿珂叹了口气。姨娘自从看到阿凝定了亲,就一直是这个样子,唉声叹气地,总说是自己耽误了女儿。
阿珂无奈地劝姨娘:“姨娘,别这样了,这怎么能怨您,当初您不也是不得已才做了妾室吗。您别再哭了,女儿不怨,这都是女儿的命。”
万姨娘说:“你比阿凝还大,阿凝都有了亲事,太太还不给你说亲事,就是说,太太这人也不会给你说到什么好人家的,我看郡王妃和阿凝小姐都是豁达宽厚之人,要不,姨娘去求求她们。”
阿珂沉默了一会:“姨娘再等等吧。”
阿珂的心里也苦,可她是个孝顺的姑娘,她不想让姨娘过多地为自己操心,但也不能现在去找郡王妃,她想再等等,她不相信李氏在阿珠出嫁之前不给她说亲事。要稳住,一定要稳住,不能让嫡母和阿珠更加看不上自己。
琳琅十月怀胎,在第二年一月生下了一个女儿。郡王爱如珍宝,给自己的小女儿取名为凌远珍,小名叫妞妞。
郡王每次下衙,他都要抱抱小阿珍。他要把在大女儿阿凝身上缺失的爱全都补给自己的小女儿。
阿凝的婚期定在凌远航成亲一个月后。兄妹俩在一个月之间一个娶,一个嫁。凌远航的婚期定阿茹及笄后,,阿凝的婚事定在八月初。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