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
这就对了,张涧说的天花乱坠,戏志才却觉得有问题,那不像是他平时说话的模样。张涧不知戏志才正在观察他,继续说了下去:
“然而,这需要一个先决条件,我并不赞同暴露目标。
青州安置流民的公开数字,约在十万七千户,六十七万人,但是,众所周知,这个数字是含有水份的。比较公认的看法是,青州安置流民百万,十三四万户。
在现在这个敏感的时刻,朝中大人们一想到百万流民,怎么看,担心也是不可避免的。我想,就是陛下自己,也难免会有所顾虑。
这不是一件好事!”
张涧环顾一周,没有人反对他的意见。
“假如,我是说假如……
假如,朝中大人们忽然听说,嗯,就算是谣言吧!
主公指挥着流民平定了黄巾的叛乱……
陛下和朝中大人们一定会忧心忡忡,惶恐的晚上睡不着觉吧?!
我看,我们还是不要给陛下添麻烦了!”
张涧说的很诙谐,屋子里不由响起了一片笑声。张涵轻轻拍手,不错,这才是他想听到的意见,正面的,反面的,全都摆开,然后,再做一抉择。
“有没有不同意见?”
“我们能不能控制住消息?不让……”
这么有‘建设性’地意见。张涵不用看就知道,肯定是项奉提出来的,真是无法想象,他居然是项让的孙子,真是不肖子孙。
流民屯不是与世隔绝的所在,就是个流民聚集在一起,组成的村落,常有行商往来。流民们也经常要去赶集,交换日常所需要的东西。流民们平定了黄巾,得到封赏——赏罚分明才是号令之道,肯定会大吹特吹的,而青州也不是铁板一块,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是朝廷派来地。封锁消息与大张旗鼓的宣布“张涵要造反”,是一样的效果。
项让在众人的眼光里,讪讪的,闭了嘴。
“咳,元溪说的是。可是,即使我们什么都不做,也不能保证陛下就不会担心了……”
岑涛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性。按照他地意思,灵帝的想法不能确定,适当的冒险也是可行的。反正,只要严格控制。封锁住确切的消息,还是能够做到的。
“元波。”张涧一直等他说完,才开口反驳。“我的意思,不是说确切消息与否,而是说,在如今这个敏感的时候,青州的消息越少越好,朝中大人们还没有想起我们来,那就尽量不要让他们想起来。而且,就算是有人提议。要求把主公调离青州,有张让等人的劝说。陛下也不一定会下定决心。
陛下地身体不好,有消息说,十有**就在明年了,我们拖得一刻是一刻……”
张涧的意思就是一个字——“拖!”只要灵帝一死,就不会有人顾得上青州如何了。
当然,朝廷非要想提拔张涵地话,自然也有很多办法应对,比如说,动流民“请愿”什么的,朝廷绝对不敢轻举妄动。但是,那就是说,张涵地不臣之心,要路人皆知了。那绝对是得不偿失。青州又有钱又有人,到时候,不管是谁上位,都会先对付青州。
接下来,几人又讨论了一下,生各种情况的应对方法。说起来也简单,张在阳不要吝啬钱财,务必确保十常侍等人不能在灵帝面前说青州的坏话,只要灵帝不动心,张涵在青州就稳如泰山。当然了,若实在不行,那就只有硬来了。在如今这个时候,想来阳也不会有人愿意,逼得青州打出“清君侧”的旗帜来。
具体安排不必细表,张身在阳,与宦官打交道不是一天两天了,自然知道如何处置。顺便说一句,张朝已经通过了太学的考试,就任郎官了,在阳成了亲。这回送去的密文里,除了此事,还告诉他,趁早把家眷送回鲁国,最晚不能晚于灵帝驾崩。另外,如果形势不妙的话,他也可以安排好阳的事务,然后自行撤离。
既然不能暴露流民中地力量,那就唯有先制人,趁着黄巾未准备就绪,消灭其骨干力量,以瓦解黄巾的起事了。张音提供名单,刘文标制订方案,张涧稳定流民屯,张涵调动部署军队……这些事情驾轻就熟。
不过,也有个问题,张音为了斩草除根,宁杀错不放过,七千多骨干,张音竟提出了一万二千余人地名册,连同家属,可是个庞大的数字,如何处置,就成了难题。都杀了吧!显然不行!这是四五万条人命,就算徐州黄巾起事了,朝中没有人揪住这事不放,张涵也下不去手……
最后,想来想去,名册上的就不用说了,一个不留也不冤枉,就算不是骨干,也必是黄巾无疑,杀;家属中的垃弱妇孺,全部卖作奴隶;其余的丁男都去筑路好了。
在座的几人一听,都笑了——张涵最愿意筑路了。流民是不能让他们闲着的,人一闲着,事就多了。但是,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之类的活,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干的。一到空闲没有活的时候,张涵就会组织流民去修路,从临到各郡国的路,都叫他给修遍了,反复一层黄土、一层沙石的夯实了,坚硬如铁,修的比驰道还宽阔平整。流民屯农闲的时候,屯长也会组织起来修水利、修道路、修厕所,甚至给老弱修补房子……
张涵也不在乎,说完了正事,笑笑也就算了。他摸摸鼻子,颇为不甘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该死的宗教,什么时候是个头呀?要不,他也组织个宗教得了……
张涵并不准备推广无神论,那是不现实的,人在软弱的时候需要有个依靠,宗教就是应需而生,因此,宗教是无法彻底根除的,任何时代都如此。
ps:这章过两千字了.加上中午的.算是把昨天的资料补完了.
这就对了,张涧说的天花乱坠,戏志才却觉得有问题,那不像是他平时说话的模样。张涧不知戏志才正在观察他,继续说了下去:
“然而,这需要一个先决条件,我并不赞同暴露目标。
青州安置流民的公开数字,约在十万七千户,六十七万人,但是,众所周知,这个数字是含有水份的。比较公认的看法是,青州安置流民百万,十三四万户。
在现在这个敏感的时刻,朝中大人们一想到百万流民,怎么看,担心也是不可避免的。我想,就是陛下自己,也难免会有所顾虑。
这不是一件好事!”
张涧环顾一周,没有人反对他的意见。
“假如,我是说假如……
假如,朝中大人们忽然听说,嗯,就算是谣言吧!
主公指挥着流民平定了黄巾的叛乱……
陛下和朝中大人们一定会忧心忡忡,惶恐的晚上睡不着觉吧?!
我看,我们还是不要给陛下添麻烦了!”
张涧说的很诙谐,屋子里不由响起了一片笑声。张涵轻轻拍手,不错,这才是他想听到的意见,正面的,反面的,全都摆开,然后,再做一抉择。
“有没有不同意见?”
“我们能不能控制住消息?不让……”
这么有‘建设性’地意见。张涵不用看就知道,肯定是项奉提出来的,真是无法想象,他居然是项让的孙子,真是不肖子孙。
流民屯不是与世隔绝的所在,就是个流民聚集在一起,组成的村落,常有行商往来。流民们也经常要去赶集,交换日常所需要的东西。流民们平定了黄巾,得到封赏——赏罚分明才是号令之道,肯定会大吹特吹的,而青州也不是铁板一块,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是朝廷派来地。封锁消息与大张旗鼓的宣布“张涵要造反”,是一样的效果。
项让在众人的眼光里,讪讪的,闭了嘴。
“咳,元溪说的是。可是,即使我们什么都不做,也不能保证陛下就不会担心了……”
岑涛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性。按照他地意思,灵帝的想法不能确定,适当的冒险也是可行的。反正,只要严格控制。封锁住确切的消息,还是能够做到的。
“元波。”张涧一直等他说完,才开口反驳。“我的意思,不是说确切消息与否,而是说,在如今这个敏感的时候,青州的消息越少越好,朝中大人们还没有想起我们来,那就尽量不要让他们想起来。而且,就算是有人提议。要求把主公调离青州,有张让等人的劝说。陛下也不一定会下定决心。
陛下地身体不好,有消息说,十有**就在明年了,我们拖得一刻是一刻……”
张涧的意思就是一个字——“拖!”只要灵帝一死,就不会有人顾得上青州如何了。
当然,朝廷非要想提拔张涵地话,自然也有很多办法应对,比如说,动流民“请愿”什么的,朝廷绝对不敢轻举妄动。但是,那就是说,张涵地不臣之心,要路人皆知了。那绝对是得不偿失。青州又有钱又有人,到时候,不管是谁上位,都会先对付青州。
接下来,几人又讨论了一下,生各种情况的应对方法。说起来也简单,张在阳不要吝啬钱财,务必确保十常侍等人不能在灵帝面前说青州的坏话,只要灵帝不动心,张涵在青州就稳如泰山。当然了,若实在不行,那就只有硬来了。在如今这个时候,想来阳也不会有人愿意,逼得青州打出“清君侧”的旗帜来。
具体安排不必细表,张身在阳,与宦官打交道不是一天两天了,自然知道如何处置。顺便说一句,张朝已经通过了太学的考试,就任郎官了,在阳成了亲。这回送去的密文里,除了此事,还告诉他,趁早把家眷送回鲁国,最晚不能晚于灵帝驾崩。另外,如果形势不妙的话,他也可以安排好阳的事务,然后自行撤离。
既然不能暴露流民中地力量,那就唯有先制人,趁着黄巾未准备就绪,消灭其骨干力量,以瓦解黄巾的起事了。张音提供名单,刘文标制订方案,张涧稳定流民屯,张涵调动部署军队……这些事情驾轻就熟。
不过,也有个问题,张音为了斩草除根,宁杀错不放过,七千多骨干,张音竟提出了一万二千余人地名册,连同家属,可是个庞大的数字,如何处置,就成了难题。都杀了吧!显然不行!这是四五万条人命,就算徐州黄巾起事了,朝中没有人揪住这事不放,张涵也下不去手……
最后,想来想去,名册上的就不用说了,一个不留也不冤枉,就算不是骨干,也必是黄巾无疑,杀;家属中的垃弱妇孺,全部卖作奴隶;其余的丁男都去筑路好了。
在座的几人一听,都笑了——张涵最愿意筑路了。流民是不能让他们闲着的,人一闲着,事就多了。但是,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之类的活,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干的。一到空闲没有活的时候,张涵就会组织流民去修路,从临到各郡国的路,都叫他给修遍了,反复一层黄土、一层沙石的夯实了,坚硬如铁,修的比驰道还宽阔平整。流民屯农闲的时候,屯长也会组织起来修水利、修道路、修厕所,甚至给老弱修补房子……
张涵也不在乎,说完了正事,笑笑也就算了。他摸摸鼻子,颇为不甘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该死的宗教,什么时候是个头呀?要不,他也组织个宗教得了……
张涵并不准备推广无神论,那是不现实的,人在软弱的时候需要有个依靠,宗教就是应需而生,因此,宗教是无法彻底根除的,任何时代都如此。
ps:这章过两千字了.加上中午的.算是把昨天的资料补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