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虫在神使王军团中的定位和作用,主角的设想是,把甲虫当做古代战车或现代的坦克,作为突击的主力和小股部队的核心。
关于一些步坦协同之类的战术思想,主角也向一些高层指挥官们透露过,不过绝大部分雄蚁并不能理解这种构想。毕竟在没有实际见识过的情况下,让这些蚂蚁去凭空想象,的确是有点强蚁所难。
主角也只能不那么着急,毕竟现在连甲虫都没有呢。
在他的计划中,拟把最新组建的第六军团改组成为甲虫军团,这支军团新建立,新兵较多,还没有被旧的战术思维束缚。而指挥官兰博瑟虽然并不突出,但也是当初随主角一起破蛹的“老兄弟”,忠诚可靠。
其实关于甲虫军团,主角也还有很多具体事情没有弄明白,需要不断摸索。当初大头蚁遗族并没有把甲虫部队的相应编制和战术告知主角,也许在他们看来这是本族军事上最大的优势,不便透露吧,这种心思完全可以理解,没有谁愿意把保命的底牌告诉别人,哪怕是暂时的盟友。
这些事情很具体,比如:各种甲虫体型大小不一,能够背负的战士数量也不同,如何将大小甲虫进行分组?又如何配备其配属的蚂蚁战士的数量呢?两者如何协调?如何确保步兵能够及时接收并服从甲虫上指挥官的指挥?
根据之前大头蚁遗族女王发来的短暂的信息包场景来看,大头蚁遗族在故地拥有大量甲虫,部队中是将大小甲虫混编在一起使用的。
其中甲虫背上都是指挥官、少数护卫和驭手,而伴随甲虫的步兵,根据甲虫体型有所不同,大甲虫的伴随步兵较多,有的接近百只;而中小甲虫的伴随步兵数量递减,甚至一些小甲虫不配备伴随步兵。
由于没有看到战斗场景,主角也不清楚这些混编的甲虫是如何作战的,只能根据自己对古代战车和近现代坦克的理解去不断摸索。
仅就编制这块,主角觉得也可以参照大头蚁遗族的方式,混编不同的甲虫。但是配备附属步兵这块,却是个麻烦事。
比如大头蚁遗族可以为他们最大的锹甲和独角仙配备**十只蚂蚁步兵,但主角麾下的这些雄蚁,按照传统最多指挥五十名手下,再多就会超出他们的计算和指挥能力,显得手忙脚乱。
主角不知道大头蚁遗族是怎么克服这种天生的种族劣势的,据主角观察,绝大部分雄蚁都无法心算五十以上的四则运算,少数能够做到的几乎都是天才类别的,比如兰博飞和浮叶大王,还有那只特殊的小秘。
主角的设想是,给大中型甲虫都配备一个小队五十名步兵战士,但是这些步兵由单独的雄蚁指挥官负责指挥。而甲虫上也有甲虫指挥官,包括驭手和战士在内,根据甲虫体型大小,其编制为几名到五十名不等。
配属步兵指挥官要伴随甲虫行动,甲虫指挥官则是这个双队编制的核心,决定具体的战术。甲虫背上的蚂蚁战士,并不仅仅是护卫指挥官和驭手,在主角的设想中,他们还可以参与远程攻击,使用的自然是神使王军团特有的投石索武器。这也是大头蚁遗族所没有的武器,所以大头蚁遗族的甲虫背上的战士,只能单纯起到护卫作用。
而小型甲虫,主角则不准备给其配备步兵,而是发挥其快速灵敏的特点,用作猎镰猛蚁斥候的载具,当做侦查车或快速支援部队使用。
现在具体的战术雏形已经想好,主角需要等待的,就是甲虫的孵化和驯养了。届时,强壮的甲虫将加入军队,被刷下来的作为驮兽参与生产,最体弱多病的将被杀死,以确保后续甲虫种群的遗传健康。
万事俱备,只欠甲虫!
我是分割线
这也许是近段时间以来,主角在东杨城呆的最久的日子。
之前忙于四处征战,主角只能不断在大河北岸、临水城、南部丘陵或别的什么地方往返,在临水城与南方城都住过不短的时间。
但与这些临时居住地相比,经过主角长时间改造的东杨城,无疑是最舒适的居住地。
在开展军事改革和等待甲虫孵化的日子里,主角终于可以继续他的改善生活的计划。这也是自穿越为蚂蚁以来,主角一直在坚持的“活的像个人”的理念的实施。
在东杨城主通道往下,地下很深的位置,是主角的寝宫。
这个寝宫正是当初主角临时找的休息地点,后来扩建成了两室一厅,现在又被扩建成了一个寝宫。
这里孤零零的,与其他雄蚁或蚁后的寝宫都不挨着,也正好符合主角有时想一个人静静的需求。
从主通道转进一个宽敞的路口,就能看到几只兵蚁在入口处巡逻,这就是主角寝宫的大门。
进入里头,首先看到的是一处宽阔的地下大厅,这里的空间足够容纳数十只蚂蚁,是主角寝宫的庭院。
庭院和寝宫其他房间顶部都种植着大量的荧光菌,但墙壁上都没有,就像是垂下来的吊灯一般。一些生长较久的菌丝,还会为了适应新的重力方向,而重新试图向上生长,整个菌丝呈弯钩状,菌盖散发着幽幽冷光,更像一个吊灯了。
之前,在发觉荧光菌是种植在蚂蚁排泄物上的之后,主角就无法忍受寝宫的屋顶和墙壁上到处是这个东西。
尤其是,种植在雄蚁和蚁后粪便上的荧光菌,生长发育更好,光线更充足,一直被认为是上品,优先种植在王和后的居室。
这是因为雄蚁和蚁后的食物中富含脂肪和蛋白质,但蚂蚁那短短的消化道并不能完全消化这些营养成分,因此排泄物中还还有大量能量与营养,正好便宜了荧光菌。
但是,雄蚁和蚁后的排泄物的味道,也更加浓烈,比素食比例更高的工蚁的排泄物的味道大了很多……
关于一些步坦协同之类的战术思想,主角也向一些高层指挥官们透露过,不过绝大部分雄蚁并不能理解这种构想。毕竟在没有实际见识过的情况下,让这些蚂蚁去凭空想象,的确是有点强蚁所难。
主角也只能不那么着急,毕竟现在连甲虫都没有呢。
在他的计划中,拟把最新组建的第六军团改组成为甲虫军团,这支军团新建立,新兵较多,还没有被旧的战术思维束缚。而指挥官兰博瑟虽然并不突出,但也是当初随主角一起破蛹的“老兄弟”,忠诚可靠。
其实关于甲虫军团,主角也还有很多具体事情没有弄明白,需要不断摸索。当初大头蚁遗族并没有把甲虫部队的相应编制和战术告知主角,也许在他们看来这是本族军事上最大的优势,不便透露吧,这种心思完全可以理解,没有谁愿意把保命的底牌告诉别人,哪怕是暂时的盟友。
这些事情很具体,比如:各种甲虫体型大小不一,能够背负的战士数量也不同,如何将大小甲虫进行分组?又如何配备其配属的蚂蚁战士的数量呢?两者如何协调?如何确保步兵能够及时接收并服从甲虫上指挥官的指挥?
根据之前大头蚁遗族女王发来的短暂的信息包场景来看,大头蚁遗族在故地拥有大量甲虫,部队中是将大小甲虫混编在一起使用的。
其中甲虫背上都是指挥官、少数护卫和驭手,而伴随甲虫的步兵,根据甲虫体型有所不同,大甲虫的伴随步兵较多,有的接近百只;而中小甲虫的伴随步兵数量递减,甚至一些小甲虫不配备伴随步兵。
由于没有看到战斗场景,主角也不清楚这些混编的甲虫是如何作战的,只能根据自己对古代战车和近现代坦克的理解去不断摸索。
仅就编制这块,主角觉得也可以参照大头蚁遗族的方式,混编不同的甲虫。但是配备附属步兵这块,却是个麻烦事。
比如大头蚁遗族可以为他们最大的锹甲和独角仙配备**十只蚂蚁步兵,但主角麾下的这些雄蚁,按照传统最多指挥五十名手下,再多就会超出他们的计算和指挥能力,显得手忙脚乱。
主角不知道大头蚁遗族是怎么克服这种天生的种族劣势的,据主角观察,绝大部分雄蚁都无法心算五十以上的四则运算,少数能够做到的几乎都是天才类别的,比如兰博飞和浮叶大王,还有那只特殊的小秘。
主角的设想是,给大中型甲虫都配备一个小队五十名步兵战士,但是这些步兵由单独的雄蚁指挥官负责指挥。而甲虫上也有甲虫指挥官,包括驭手和战士在内,根据甲虫体型大小,其编制为几名到五十名不等。
配属步兵指挥官要伴随甲虫行动,甲虫指挥官则是这个双队编制的核心,决定具体的战术。甲虫背上的蚂蚁战士,并不仅仅是护卫指挥官和驭手,在主角的设想中,他们还可以参与远程攻击,使用的自然是神使王军团特有的投石索武器。这也是大头蚁遗族所没有的武器,所以大头蚁遗族的甲虫背上的战士,只能单纯起到护卫作用。
而小型甲虫,主角则不准备给其配备步兵,而是发挥其快速灵敏的特点,用作猎镰猛蚁斥候的载具,当做侦查车或快速支援部队使用。
现在具体的战术雏形已经想好,主角需要等待的,就是甲虫的孵化和驯养了。届时,强壮的甲虫将加入军队,被刷下来的作为驮兽参与生产,最体弱多病的将被杀死,以确保后续甲虫种群的遗传健康。
万事俱备,只欠甲虫!
我是分割线
这也许是近段时间以来,主角在东杨城呆的最久的日子。
之前忙于四处征战,主角只能不断在大河北岸、临水城、南部丘陵或别的什么地方往返,在临水城与南方城都住过不短的时间。
但与这些临时居住地相比,经过主角长时间改造的东杨城,无疑是最舒适的居住地。
在开展军事改革和等待甲虫孵化的日子里,主角终于可以继续他的改善生活的计划。这也是自穿越为蚂蚁以来,主角一直在坚持的“活的像个人”的理念的实施。
在东杨城主通道往下,地下很深的位置,是主角的寝宫。
这个寝宫正是当初主角临时找的休息地点,后来扩建成了两室一厅,现在又被扩建成了一个寝宫。
这里孤零零的,与其他雄蚁或蚁后的寝宫都不挨着,也正好符合主角有时想一个人静静的需求。
从主通道转进一个宽敞的路口,就能看到几只兵蚁在入口处巡逻,这就是主角寝宫的大门。
进入里头,首先看到的是一处宽阔的地下大厅,这里的空间足够容纳数十只蚂蚁,是主角寝宫的庭院。
庭院和寝宫其他房间顶部都种植着大量的荧光菌,但墙壁上都没有,就像是垂下来的吊灯一般。一些生长较久的菌丝,还会为了适应新的重力方向,而重新试图向上生长,整个菌丝呈弯钩状,菌盖散发着幽幽冷光,更像一个吊灯了。
之前,在发觉荧光菌是种植在蚂蚁排泄物上的之后,主角就无法忍受寝宫的屋顶和墙壁上到处是这个东西。
尤其是,种植在雄蚁和蚁后粪便上的荧光菌,生长发育更好,光线更充足,一直被认为是上品,优先种植在王和后的居室。
这是因为雄蚁和蚁后的食物中富含脂肪和蛋白质,但蚂蚁那短短的消化道并不能完全消化这些营养成分,因此排泄物中还还有大量能量与营养,正好便宜了荧光菌。
但是,雄蚁和蚁后的排泄物的味道,也更加浓烈,比素食比例更高的工蚁的排泄物的味道大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