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白华伟想到了各种可能,还做好了最坏的思想准备,但是接着发生的事情,依然超出了他的想象。
快到中午,刘尊岭准备去吃午饭,好早点回去休息,以便在傍晚跟白华伟换班,通信参谋送来了最新消息。还是来自海军司令部,仍然是转发,不过并非其他部队的战报,是一份军情局提供的情报。
在靠近北孤大陆的东东望洋海域,雷维亚希赫多群岛西南大约2000千米之外,出现了类似纽兰战舰产生的无线电信号。还不止1艘,有10多艘,而且这些战舰集中在一片相对较为狭小的海域内。
纽兰海军的航母战斗群?
只是,这份情报的可靠性存在很大的疑问。
关键就是,截获无线电信号的并不是潜艇,不然也不会由军情局提供,而是一颗在几天前发射的电子侦察卫星。
这种侦察卫星是以被动方式工作,通过截获的无线电信号来判断敌情。
大部分情况下,电子侦察卫星部署在较高的轨道上,更适合执行战略侦察任务,比如监视广袤的海洋。通常只能对敌情进行定性分析,无法做到准确的定量分析,更谈不上充当战术决策的依据。
正是如此,电子侦查卫星都是由军情局管理与控制。
在具体使用上,比如跟海军协同,电子侦查卫星的主要价值就是进行前期侦察,以确定敌舰队的大致方位。
虽然帝国海军拥有全球规模最庞大的舰队,所向披靡数十年,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更加是横行天下,但是帝国海军从来没放松警惕,特别是最近10多年,在纽兰海军重新扬帆远航的大背景之下,如何打赢下一场海战,以及打赢海战需要的战术,一直是帝国海军最关心的事情。
在广袤的东望洋上作战,最为严峻的挑战,也就是前期侦察。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如何才能及时发现敌舰队。
如果连发现敌舰队都做不到,又凭什么消灭敌舰队?
相对,在发现了敌舰队之后,打击反到变得很简单。
跟其他的侦察平台相比,电子侦察卫星有很多缺点,比如定位精度不够高,还无法对信号源进行定量分析,存在短则数小时、长则数十小时的回归周期,不过有一个其他任何一种侦查平台都没有的优势。
全球覆盖!
在理论上,只需要部署几颗电子侦察卫星,就能够做到全球覆盖,至少是除冰洋之外的绝大部分海域。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一直都在为军情局主导的电子侦察卫星拨款。
按照相关协议,在战时,电子侦察卫星主要为海军服务,军情局只是替海军管理与控制这些卫星。
当然,对海军来说,肯定无法忽视电子侦察卫星存在的缺陷。
为此,帝国海军多做了一手准备。
以“星座”的方式,用雷达侦察卫星、光学侦察卫星跟电子侦察卫星协同工作,执行定量的战术侦查任务。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由几颗不同的侦察卫星组成一个子星座,而所有子星座构成了整套天基侦察卫星系统。
搞得这么复杂,主要还是技术不过关,特别是电子技术。
如果技术不是问题,海军更加愿意把这些侦察手段集中到一颗卫星上,哪怕存在更大的风险。
其实,所谓的“不要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不过是开脱用的说辞。如果能够用一颗卫星实现所有功能,完全可以通过部署更多的卫星,或者用其他技术手段,比如安装变轨发动机来提高生存力。
严格说来,这种复杂的部署方式,本身就不够安全。
关键就是,雷达侦察卫星与光学侦察卫星都需要部署在低轨道上,很容易被反卫星武器摧毁。
在开战后不久,部署在低轨道的侦察卫星几乎都被西陆集团打了下来。
当然,帝国空军也以牙还牙,而且做得更彻底,把很多部署在中高轨道上的卫星都打了下来。
可问题是,这并没有解决最为关键的问题。
虽然在纽兰共和国参战之前,帝国空军就按照战略预案进行补网发射,用储存的或者紧急采购的小型卫星代替那些被敌人摧毁的侦察卫星,但是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根本不可能补上所有漏洞。
此外,紧急采购的小型卫星的性能肯定不太好。
其实,在4日下午,帝国空军进行了一轮紧急补网发射,在几个小时之内,用7枚运载火箭把18颗小型卫星送入近地轨道,其中几颗就是主要面向东望洋,即专门为海军服务的雷达侦查卫星。
关键还有,其中1颗是库存卫星,能进行变轨机动,有很强的战术灵活性。
在某种意义上,变轨机动是军事卫星最有效的,也是唯一的防御手段。
常规军事卫星与战时生产的小型卫星,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有没有变轨机动能力,或者说有没有安装变轨发动机。
千万别小看这台发动机。
重要的不止发动机,还有必不可少的燃料。
拿当今最为先进的光学侦察卫星,帝国的“鹰眼”系列来说。
在两年前才开始发射与部署的第7代“鹰眼”卫星,总质量约20吨,其中只是变轨机动使用的燃料就超过10吨。问题是,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第7代“鹰眼”的在轨工作时间也只有8年。如果在战时,特别是为了获得高分辨率照片,频繁机动到200千米以下的极低轨道上,在轨工作时间还要大幅度缩短。第一颗“鹰眼”7代,就因为需要进行各种性能测试,比如在极低轨道上能获得的最高分辨率,其在轨工作时间还没2年,在大战爆发前就已坠入大气层。
如果不用进行变轨机动,而且部署在相对较高的轨道上,能把侦察卫星的总质量控制在7吨以内。
也就是说,发射1颗“鹰眼”7代的重型运载火箭能够发射3颗稍微小一点的卫星。
不说别的,只是高昂的发射费用就让帝国空军难以承受。
在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之后,变轨机动赋予侦察卫星的生存能力,并没在实战当中体现出来。
大战爆发之前,在轨运行的“鹰眼”卫星总共有12颗,其中6颗是“鹰眼”7代。
结果在开战的时候,仅有2颗“鹰眼”7代及时完成了变轨机动,运动到相对较高的轨道上,没有被西陆集团摧毁。另外10颗“鹰眼”卫星全都在开战当天被摧毁,其中4颗7代卫星都处在敌人反卫星武器的攻击范围之内,没能在遭到攻击之前完成变轨机动,在近地轨道上被摧毁。
因为“鹰眼”7代的生产周期超过了1年,所以剩下2颗成了空军的宝贝疙瘩。
其实,仍然是技术原因。
因为变轨发动机的推力太小,所以变轨机动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往往需要绕轨道运行几圈才能完成。
和平时期,问题还不大。
到了战争时期,这就相当要命了。
别说西陆集团,就算是帝国空军,也不会给敌人的侦查卫星多少时间,肯定会在开战后立即动手。
至于那颗库存卫星,其实是用来做测试的,之前就没想过要拿来部署。
此外,那只是一颗雷达侦察卫星。
在5日的上午,也就是从乌木空军基地起飞的那架电子侦察机被击落之后,空军就让这颗侦察卫星进行了变轨机动,预计在2个周期之后就能回归,到达可疑无线电信号所在海域上方。
准确的时间是下午4点左右。
至于更可靠的情报,比如光学侦察卫星拍摄的照片,到6日上午才能获得,前提是补网发射的那几颗卫星还在正常工作。
此外,光学照片也未必完全可靠。
之前已经提到,因为补网发射的卫星大多部署在中高轨道上,而且性能比较差,所以照片的分辨率并不高。
不管怎样,如果能够拿到雷达侦察卫星的情报,也能充当战术决策的依据。
总比什么都没有好!
当然,关键还不是这份情报,而是一份同样由军情局提供的资料,准确说是一份纯技术评估报告。
关键,跟海军有关。
不一定只有配备了大功率蒸汽弹射器的大型航母才能够搭载与运作像f-14与e-2c这样的重型舰载机。
这份报告有几十页,而白华伟只扫了一眼,并没有细看。
也不需要细看,因为他是这份技术报告的起草人员之一,参加了在10多年前由海军主持进行的对比测试。
其实,差不多在20年之前,当时的白华伟还是一名20多岁的年轻军官。
这里,涉及到了海军的整体战略。
前面提到,在波伊战争结束之后,帝国进入到战略收缩阶段,在帝国海军内部出现了“航母无用论”。虽然在最后,航母的价值得到承认,但是在是否需要坚持原来的道路,也就是继续建造超级航母的问题上,海军内部的分歧非常严重。以少数高级将领为首,部分军官认为不应该继续发展超级航母。
理由也很简单: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海军就“超级航母”、“中型航母”与“小型航母”的具体效费比进行了一次全面对比评估。
在周涌涛的安排下,白华伟参与了相关的评估工作。
最关键的一项要求,就是在吨位与尺寸小一点,没有配备弹射器的航母上,能否有效运作重型舰载机。
取代弹射器的就是贺敬腾发明的“跃飞甲板”。
按照帝国海军做的秘密测试,在7度的跃飞甲板上,“战-9b”以正常起飞重量,只需要滑行110米就能够达到每小时280千米的起飞速度,即便是最大重量,起飞滑行距离也能够控制在190米以内。如果把仰角提高到12度,“战-9b”只需滑行165米,就能以最大重量起飞。
此外,像“指-6c”这类舰载预警机,同样能通过跃飞甲板升空。
帝国海军最后依然选择了弹射器,并不说跃飞甲板无法让重型舰载机升空,而是在甲板运作上存在很多的限制。
不说别的,采用跃飞甲板的航母,在首部起飞区不能停放舰载机。这就意味着,在以全甲板状态出动舰载机完成了攻击之后,也就是回收阶段,一次能够接受的返航舰载机比甲板面积相同,采用弹射器的航母少了大约10架。反过来,也就得限制全甲板状态下出动的舰载机。
其实,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不便。
比如,执行低强度作战任务,需要持续不断的出动舰载机的时候,使用弹射器的航母可以把一部分待命的战斗机部署在起飞区的右侧,或者是左舷升降机的后面,或者是舰岛左前方的区域,即便在回收返航舰载机的时候,也能使用位于起飞区左侧的弹射器,确保随时能够让待命的战斗机升空。
关键还有,这些战斗机都能满载起飞,而且以最快速度飞行到几百千米之外拦截来袭的敌机。
与之相比,采用跃飞甲板的航母,就没这种能力了。
就算能够使用跃飞甲板右侧的起飞点,也只能让待命的战斗机以轻载方式起飞,作战半径非常的有限。
此外还有,因为无法在起飞区右侧停放舰载机,又要腾出降落的斜角甲板,所以处于待命状态的战斗机并不多。
至于海军最为关心的全甲板攻击状态,两者的差距更加明显。
“薛远征”级在全甲板攻击状态之下,理论上最多能够出动三分之二的舰载机,即便考虑回收返航舰载机,也能出动差不多一半。因为能够让留下的舰载机,特别是攻击机去执行伙伴加油任务,所以在不考虑第二次攻击的情况下,依然能在一个波次中出动三分之二的舰载机。
这等于说,能在大约半个小时内,派出近60架舰载机!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无与伦比的能力。
换成跃飞甲板航母,哪怕是吨位、飞行甲板面积这些都完全一样,因为要让攻击机挂上重型反舰导弹执行攻击任务,必须从左侧,也就是滑行距离最远的3号点起飞,所以能出动的舰载机,肯定无法超过40架。在实际操作当中,还要考虑其他的因素,能够达到30架就很不错了。
在几年前,帝国海军还做了一次很有趣的测试,让一架空军的战术运输机降落到“薛远征”号航母上,然后再从航母上起飞。只是这次测试的目的,不是在航母上部署运输机,而是验证在紧急情况之下,能够用空军的战术运输机往航母上,或者说向舰队空运无法空投的贵重物资或者重要人员。
当然,这些都无法否认一点。
一艘足够巨大,而且经过了改进,拥有跃飞甲板的货轮,能够搭载与运作f-14与e-2c这样的舰载机。
在北东望洋上活动的一艘这样的货轮!?
()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快到中午,刘尊岭准备去吃午饭,好早点回去休息,以便在傍晚跟白华伟换班,通信参谋送来了最新消息。还是来自海军司令部,仍然是转发,不过并非其他部队的战报,是一份军情局提供的情报。
在靠近北孤大陆的东东望洋海域,雷维亚希赫多群岛西南大约2000千米之外,出现了类似纽兰战舰产生的无线电信号。还不止1艘,有10多艘,而且这些战舰集中在一片相对较为狭小的海域内。
纽兰海军的航母战斗群?
只是,这份情报的可靠性存在很大的疑问。
关键就是,截获无线电信号的并不是潜艇,不然也不会由军情局提供,而是一颗在几天前发射的电子侦察卫星。
这种侦察卫星是以被动方式工作,通过截获的无线电信号来判断敌情。
大部分情况下,电子侦察卫星部署在较高的轨道上,更适合执行战略侦察任务,比如监视广袤的海洋。通常只能对敌情进行定性分析,无法做到准确的定量分析,更谈不上充当战术决策的依据。
正是如此,电子侦查卫星都是由军情局管理与控制。
在具体使用上,比如跟海军协同,电子侦查卫星的主要价值就是进行前期侦察,以确定敌舰队的大致方位。
虽然帝国海军拥有全球规模最庞大的舰队,所向披靡数十年,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更加是横行天下,但是帝国海军从来没放松警惕,特别是最近10多年,在纽兰海军重新扬帆远航的大背景之下,如何打赢下一场海战,以及打赢海战需要的战术,一直是帝国海军最关心的事情。
在广袤的东望洋上作战,最为严峻的挑战,也就是前期侦察。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如何才能及时发现敌舰队。
如果连发现敌舰队都做不到,又凭什么消灭敌舰队?
相对,在发现了敌舰队之后,打击反到变得很简单。
跟其他的侦察平台相比,电子侦察卫星有很多缺点,比如定位精度不够高,还无法对信号源进行定量分析,存在短则数小时、长则数十小时的回归周期,不过有一个其他任何一种侦查平台都没有的优势。
全球覆盖!
在理论上,只需要部署几颗电子侦察卫星,就能够做到全球覆盖,至少是除冰洋之外的绝大部分海域。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一直都在为军情局主导的电子侦察卫星拨款。
按照相关协议,在战时,电子侦察卫星主要为海军服务,军情局只是替海军管理与控制这些卫星。
当然,对海军来说,肯定无法忽视电子侦察卫星存在的缺陷。
为此,帝国海军多做了一手准备。
以“星座”的方式,用雷达侦察卫星、光学侦察卫星跟电子侦察卫星协同工作,执行定量的战术侦查任务。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由几颗不同的侦察卫星组成一个子星座,而所有子星座构成了整套天基侦察卫星系统。
搞得这么复杂,主要还是技术不过关,特别是电子技术。
如果技术不是问题,海军更加愿意把这些侦察手段集中到一颗卫星上,哪怕存在更大的风险。
其实,所谓的“不要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不过是开脱用的说辞。如果能够用一颗卫星实现所有功能,完全可以通过部署更多的卫星,或者用其他技术手段,比如安装变轨发动机来提高生存力。
严格说来,这种复杂的部署方式,本身就不够安全。
关键就是,雷达侦察卫星与光学侦察卫星都需要部署在低轨道上,很容易被反卫星武器摧毁。
在开战后不久,部署在低轨道的侦察卫星几乎都被西陆集团打了下来。
当然,帝国空军也以牙还牙,而且做得更彻底,把很多部署在中高轨道上的卫星都打了下来。
可问题是,这并没有解决最为关键的问题。
虽然在纽兰共和国参战之前,帝国空军就按照战略预案进行补网发射,用储存的或者紧急采购的小型卫星代替那些被敌人摧毁的侦察卫星,但是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根本不可能补上所有漏洞。
此外,紧急采购的小型卫星的性能肯定不太好。
其实,在4日下午,帝国空军进行了一轮紧急补网发射,在几个小时之内,用7枚运载火箭把18颗小型卫星送入近地轨道,其中几颗就是主要面向东望洋,即专门为海军服务的雷达侦查卫星。
关键还有,其中1颗是库存卫星,能进行变轨机动,有很强的战术灵活性。
在某种意义上,变轨机动是军事卫星最有效的,也是唯一的防御手段。
常规军事卫星与战时生产的小型卫星,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有没有变轨机动能力,或者说有没有安装变轨发动机。
千万别小看这台发动机。
重要的不止发动机,还有必不可少的燃料。
拿当今最为先进的光学侦察卫星,帝国的“鹰眼”系列来说。
在两年前才开始发射与部署的第7代“鹰眼”卫星,总质量约20吨,其中只是变轨机动使用的燃料就超过10吨。问题是,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第7代“鹰眼”的在轨工作时间也只有8年。如果在战时,特别是为了获得高分辨率照片,频繁机动到200千米以下的极低轨道上,在轨工作时间还要大幅度缩短。第一颗“鹰眼”7代,就因为需要进行各种性能测试,比如在极低轨道上能获得的最高分辨率,其在轨工作时间还没2年,在大战爆发前就已坠入大气层。
如果不用进行变轨机动,而且部署在相对较高的轨道上,能把侦察卫星的总质量控制在7吨以内。
也就是说,发射1颗“鹰眼”7代的重型运载火箭能够发射3颗稍微小一点的卫星。
不说别的,只是高昂的发射费用就让帝国空军难以承受。
在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之后,变轨机动赋予侦察卫星的生存能力,并没在实战当中体现出来。
大战爆发之前,在轨运行的“鹰眼”卫星总共有12颗,其中6颗是“鹰眼”7代。
结果在开战的时候,仅有2颗“鹰眼”7代及时完成了变轨机动,运动到相对较高的轨道上,没有被西陆集团摧毁。另外10颗“鹰眼”卫星全都在开战当天被摧毁,其中4颗7代卫星都处在敌人反卫星武器的攻击范围之内,没能在遭到攻击之前完成变轨机动,在近地轨道上被摧毁。
因为“鹰眼”7代的生产周期超过了1年,所以剩下2颗成了空军的宝贝疙瘩。
其实,仍然是技术原因。
因为变轨发动机的推力太小,所以变轨机动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往往需要绕轨道运行几圈才能完成。
和平时期,问题还不大。
到了战争时期,这就相当要命了。
别说西陆集团,就算是帝国空军,也不会给敌人的侦查卫星多少时间,肯定会在开战后立即动手。
至于那颗库存卫星,其实是用来做测试的,之前就没想过要拿来部署。
此外,那只是一颗雷达侦察卫星。
在5日的上午,也就是从乌木空军基地起飞的那架电子侦察机被击落之后,空军就让这颗侦察卫星进行了变轨机动,预计在2个周期之后就能回归,到达可疑无线电信号所在海域上方。
准确的时间是下午4点左右。
至于更可靠的情报,比如光学侦察卫星拍摄的照片,到6日上午才能获得,前提是补网发射的那几颗卫星还在正常工作。
此外,光学照片也未必完全可靠。
之前已经提到,因为补网发射的卫星大多部署在中高轨道上,而且性能比较差,所以照片的分辨率并不高。
不管怎样,如果能够拿到雷达侦察卫星的情报,也能充当战术决策的依据。
总比什么都没有好!
当然,关键还不是这份情报,而是一份同样由军情局提供的资料,准确说是一份纯技术评估报告。
关键,跟海军有关。
不一定只有配备了大功率蒸汽弹射器的大型航母才能够搭载与运作像f-14与e-2c这样的重型舰载机。
这份报告有几十页,而白华伟只扫了一眼,并没有细看。
也不需要细看,因为他是这份技术报告的起草人员之一,参加了在10多年前由海军主持进行的对比测试。
其实,差不多在20年之前,当时的白华伟还是一名20多岁的年轻军官。
这里,涉及到了海军的整体战略。
前面提到,在波伊战争结束之后,帝国进入到战略收缩阶段,在帝国海军内部出现了“航母无用论”。虽然在最后,航母的价值得到承认,但是在是否需要坚持原来的道路,也就是继续建造超级航母的问题上,海军内部的分歧非常严重。以少数高级将领为首,部分军官认为不应该继续发展超级航母。
理由也很简单: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海军就“超级航母”、“中型航母”与“小型航母”的具体效费比进行了一次全面对比评估。
在周涌涛的安排下,白华伟参与了相关的评估工作。
最关键的一项要求,就是在吨位与尺寸小一点,没有配备弹射器的航母上,能否有效运作重型舰载机。
取代弹射器的就是贺敬腾发明的“跃飞甲板”。
按照帝国海军做的秘密测试,在7度的跃飞甲板上,“战-9b”以正常起飞重量,只需要滑行110米就能够达到每小时280千米的起飞速度,即便是最大重量,起飞滑行距离也能够控制在190米以内。如果把仰角提高到12度,“战-9b”只需滑行165米,就能以最大重量起飞。
此外,像“指-6c”这类舰载预警机,同样能通过跃飞甲板升空。
帝国海军最后依然选择了弹射器,并不说跃飞甲板无法让重型舰载机升空,而是在甲板运作上存在很多的限制。
不说别的,采用跃飞甲板的航母,在首部起飞区不能停放舰载机。这就意味着,在以全甲板状态出动舰载机完成了攻击之后,也就是回收阶段,一次能够接受的返航舰载机比甲板面积相同,采用弹射器的航母少了大约10架。反过来,也就得限制全甲板状态下出动的舰载机。
其实,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不便。
比如,执行低强度作战任务,需要持续不断的出动舰载机的时候,使用弹射器的航母可以把一部分待命的战斗机部署在起飞区的右侧,或者是左舷升降机的后面,或者是舰岛左前方的区域,即便在回收返航舰载机的时候,也能使用位于起飞区左侧的弹射器,确保随时能够让待命的战斗机升空。
关键还有,这些战斗机都能满载起飞,而且以最快速度飞行到几百千米之外拦截来袭的敌机。
与之相比,采用跃飞甲板的航母,就没这种能力了。
就算能够使用跃飞甲板右侧的起飞点,也只能让待命的战斗机以轻载方式起飞,作战半径非常的有限。
此外还有,因为无法在起飞区右侧停放舰载机,又要腾出降落的斜角甲板,所以处于待命状态的战斗机并不多。
至于海军最为关心的全甲板攻击状态,两者的差距更加明显。
“薛远征”级在全甲板攻击状态之下,理论上最多能够出动三分之二的舰载机,即便考虑回收返航舰载机,也能出动差不多一半。因为能够让留下的舰载机,特别是攻击机去执行伙伴加油任务,所以在不考虑第二次攻击的情况下,依然能在一个波次中出动三分之二的舰载机。
这等于说,能在大约半个小时内,派出近60架舰载机!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无与伦比的能力。
换成跃飞甲板航母,哪怕是吨位、飞行甲板面积这些都完全一样,因为要让攻击机挂上重型反舰导弹执行攻击任务,必须从左侧,也就是滑行距离最远的3号点起飞,所以能出动的舰载机,肯定无法超过40架。在实际操作当中,还要考虑其他的因素,能够达到30架就很不错了。
在几年前,帝国海军还做了一次很有趣的测试,让一架空军的战术运输机降落到“薛远征”号航母上,然后再从航母上起飞。只是这次测试的目的,不是在航母上部署运输机,而是验证在紧急情况之下,能够用空军的战术运输机往航母上,或者说向舰队空运无法空投的贵重物资或者重要人员。
当然,这些都无法否认一点。
一艘足够巨大,而且经过了改进,拥有跃飞甲板的货轮,能够搭载与运作f-14与e-2c这样的舰载机。
在北东望洋上活动的一艘这样的货轮!?
()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