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棣正式离京的第三天,一封奏章就出现在了朱元璋的书案上。
看到这里,各位读者老爷们,是不是觉得这个套路很眼熟?作为熟读二十四史的你,作为精通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三国演义、西游记、插图版金瓶梅、玉蒲团的你,是不是已经猜到什么了?
不愧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无所不能的你,都说我的读者是玉树临风赛潘安一朵梨花压海棠、色艺双绝的大才子,果真是不错的。是的,你们没猜错,确实有人向朱棣发难了。
这封奏章就是弹劾朱棣的,而且弹劾的理由也是十分充分的,因为朱棣曾对锦衣卫的衙门进行过大规模的技术性破坏,直接导致了锦衣卫在相当长的一段无法正常办公,也就是说,朱棣不仅妨碍了有关部门执法,而且还殴打了辱骂执法人员,不仅直接造成了有关部门的瘫痪,而且还严重损害了朝廷的形象。
总之,朱棣的所作所为,就是在藐视朝廷法度,与谋反无异,性质是严重的,影响是恶劣的,处罚是必须从严的。至于如何处置,套用后世那位伟大领袖的话:“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受胁迫无罪,反戈一击有功”。反正朱棣必须要受到严惩。严惩,首先要严,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是不可能的,要是庶民这么干了,早就被拉出去向天再砍五百次了,显然朱棣是不能被砍五百次头的。不过虽然不能跟庶民一样的严,但奏章的作者也在奏章的最后给出了相当严格的标准:贬为庶民,流放岭南,永不召回。
如果朱元璋采纳了这位上疏者的建议,朱棣立刻就会一无所有,而且从此会彻底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朱元璋看了这封奏章后,眉毛紧皱,按照他以往的脾气,这种奏折,直接写一个字“阅”就扔到一边了,但这封奏折不行,因为这位上奏的人实在特殊,他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朱元璋这次不得不认真的对待了,如果处理不当或是批复有明显的漏洞,真的会有问题。
写奏章的这个人叫宋慎,他不是很有名,但要提他的爷爷,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这个大名鼎鼎的人叫宋濂。
这位宋濂,可以说是饱读诗书,其文章在大明可以说是冠绝一时,堪称是大明的文坛领袖。不要以为看书很容易,在明代以前,书其实是比巴伯瑞、酷骑、挨骂石、哎呦喂还奢侈的奢侈品,能看的起书的家庭要么是官宦人家,要么是有钱的财主,普通的百姓是绝对买不起书的,比如这位明初的著名学者宋廉,他小时候就因为家里穷,买不起书,所以只能跟别人借书读,所以那时候的读书人是很值钱的,寒门子弟能成为文坛领袖,那更是神一样的存在。
这位宋老先生已经在一年前辞官回家养老了,但人虽走了,名头却在,门生故吏更是遍布朝野,很多京官外官,都是宋老先生的学生,宋老先生的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视,而这宋慎,虽然官位不高,只是个给事中,但由于他是宋老先生的长子长孙,便顺理成章的继承了宋老先生的人脉关系,所以宋慎在朝野中威望很高。加之他弹劾朱棣的理由,实在是无可辩驳的,而且由于前一阵胡惟庸案牵连太广,朱元璋甚至自己其实已经招致朝臣们的集体反感,而这奏章一递上来,朝臣们都会在私底下看你怎么处理呢,对待大臣这么从严处置,那你对待儿子到底是从严还是从宽?
所以看完奏章的朱元璋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有些棘手了,宋慎的弹劾一旦真的处理不好,难保不会出现朝臣的集体反弹。无奈之下,朱元璋选择了沉默。
朱元璋的沉默,虽然没有激起朝臣的大规模反弹,但随后却发生了另一件他没想到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也随着锦衣卫的报告,很快传入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这种情况就是民间舆论,没过几天,京城大大小小的街巷就开始盛传朱棣的案子,而传的最广的,是一首民谣“功臣犯案,从重治罪,儿子有错,一笑而过,王法王家定,王子无王法”,当新任锦衣卫指挥使蒋桓将这段民谣念给朱元璋听的时候,朱元璋勃然大怒,但怒过之后,他立即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这表面是在讽刺自己执法标准不一:功臣有罪,不管证据确凿与否,一律从重治罪,儿子犯罪,竟然连基本的处罚都没有。但深知世道人心的朱元璋从童谣中实际上读出了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是王子目无王法居然逍遥法外,第二层是皇帝执公器却怀私心,法度不一,如此一来必然导致天下人心不服。第一层含义目标指向朱棣,第二层目标指向自己,但归根到底,这童谣在说自己。
会不会是有人在暗中操纵民意民言?朱元璋立即秘密下令蒋桓全力暗中调查,但调查了好几天,什么都没调查出来,童谣还在传,百姓还在窃窃私语,街头巷尾还是充满了对自己的质疑。
而就当朱元璋还在为此事烦恼的时候,宋慎的第二封奏章递上来了,宋慎这封奏章很有意思,什么也没说,只是把街头流传最广的那首民谣录了下来,其余不着一字,这短短十几个字的奏章,力度堪比万言书,朱元璋看了之后,气的差点将奏章撕的粉碎,他狠狠的将奏章扔在地上,这还不解气,又狠狠的踩了两脚,但生气归生气,生气过后,他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有所回应了。不仅是给朝臣们一个答复,也是给天下百姓一个答复。
所以,在反复权衡之后,朱元璋下令,召朱棣回京。
朱棣接到回京的圣旨的时候,已经是与姚光启分手的五天之后,此时他的藩王队伍已经出了山东,进入了北平都指挥使的管辖范畴,来到自己的地盘,朱棣没有欢喜,或者说是还没来得及欢喜,朱棣便被这道圣旨打乱了阵脚。
看到这里,各位读者老爷们,是不是觉得这个套路很眼熟?作为熟读二十四史的你,作为精通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三国演义、西游记、插图版金瓶梅、玉蒲团的你,是不是已经猜到什么了?
不愧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无所不能的你,都说我的读者是玉树临风赛潘安一朵梨花压海棠、色艺双绝的大才子,果真是不错的。是的,你们没猜错,确实有人向朱棣发难了。
这封奏章就是弹劾朱棣的,而且弹劾的理由也是十分充分的,因为朱棣曾对锦衣卫的衙门进行过大规模的技术性破坏,直接导致了锦衣卫在相当长的一段无法正常办公,也就是说,朱棣不仅妨碍了有关部门执法,而且还殴打了辱骂执法人员,不仅直接造成了有关部门的瘫痪,而且还严重损害了朝廷的形象。
总之,朱棣的所作所为,就是在藐视朝廷法度,与谋反无异,性质是严重的,影响是恶劣的,处罚是必须从严的。至于如何处置,套用后世那位伟大领袖的话:“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受胁迫无罪,反戈一击有功”。反正朱棣必须要受到严惩。严惩,首先要严,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是不可能的,要是庶民这么干了,早就被拉出去向天再砍五百次了,显然朱棣是不能被砍五百次头的。不过虽然不能跟庶民一样的严,但奏章的作者也在奏章的最后给出了相当严格的标准:贬为庶民,流放岭南,永不召回。
如果朱元璋采纳了这位上疏者的建议,朱棣立刻就会一无所有,而且从此会彻底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朱元璋看了这封奏章后,眉毛紧皱,按照他以往的脾气,这种奏折,直接写一个字“阅”就扔到一边了,但这封奏折不行,因为这位上奏的人实在特殊,他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朱元璋这次不得不认真的对待了,如果处理不当或是批复有明显的漏洞,真的会有问题。
写奏章的这个人叫宋慎,他不是很有名,但要提他的爷爷,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这个大名鼎鼎的人叫宋濂。
这位宋濂,可以说是饱读诗书,其文章在大明可以说是冠绝一时,堪称是大明的文坛领袖。不要以为看书很容易,在明代以前,书其实是比巴伯瑞、酷骑、挨骂石、哎呦喂还奢侈的奢侈品,能看的起书的家庭要么是官宦人家,要么是有钱的财主,普通的百姓是绝对买不起书的,比如这位明初的著名学者宋廉,他小时候就因为家里穷,买不起书,所以只能跟别人借书读,所以那时候的读书人是很值钱的,寒门子弟能成为文坛领袖,那更是神一样的存在。
这位宋老先生已经在一年前辞官回家养老了,但人虽走了,名头却在,门生故吏更是遍布朝野,很多京官外官,都是宋老先生的学生,宋老先生的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视,而这宋慎,虽然官位不高,只是个给事中,但由于他是宋老先生的长子长孙,便顺理成章的继承了宋老先生的人脉关系,所以宋慎在朝野中威望很高。加之他弹劾朱棣的理由,实在是无可辩驳的,而且由于前一阵胡惟庸案牵连太广,朱元璋甚至自己其实已经招致朝臣们的集体反感,而这奏章一递上来,朝臣们都会在私底下看你怎么处理呢,对待大臣这么从严处置,那你对待儿子到底是从严还是从宽?
所以看完奏章的朱元璋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有些棘手了,宋慎的弹劾一旦真的处理不好,难保不会出现朝臣的集体反弹。无奈之下,朱元璋选择了沉默。
朱元璋的沉默,虽然没有激起朝臣的大规模反弹,但随后却发生了另一件他没想到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也随着锦衣卫的报告,很快传入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这种情况就是民间舆论,没过几天,京城大大小小的街巷就开始盛传朱棣的案子,而传的最广的,是一首民谣“功臣犯案,从重治罪,儿子有错,一笑而过,王法王家定,王子无王法”,当新任锦衣卫指挥使蒋桓将这段民谣念给朱元璋听的时候,朱元璋勃然大怒,但怒过之后,他立即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这表面是在讽刺自己执法标准不一:功臣有罪,不管证据确凿与否,一律从重治罪,儿子犯罪,竟然连基本的处罚都没有。但深知世道人心的朱元璋从童谣中实际上读出了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是王子目无王法居然逍遥法外,第二层是皇帝执公器却怀私心,法度不一,如此一来必然导致天下人心不服。第一层含义目标指向朱棣,第二层目标指向自己,但归根到底,这童谣在说自己。
会不会是有人在暗中操纵民意民言?朱元璋立即秘密下令蒋桓全力暗中调查,但调查了好几天,什么都没调查出来,童谣还在传,百姓还在窃窃私语,街头巷尾还是充满了对自己的质疑。
而就当朱元璋还在为此事烦恼的时候,宋慎的第二封奏章递上来了,宋慎这封奏章很有意思,什么也没说,只是把街头流传最广的那首民谣录了下来,其余不着一字,这短短十几个字的奏章,力度堪比万言书,朱元璋看了之后,气的差点将奏章撕的粉碎,他狠狠的将奏章扔在地上,这还不解气,又狠狠的踩了两脚,但生气归生气,生气过后,他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有所回应了。不仅是给朝臣们一个答复,也是给天下百姓一个答复。
所以,在反复权衡之后,朱元璋下令,召朱棣回京。
朱棣接到回京的圣旨的时候,已经是与姚光启分手的五天之后,此时他的藩王队伍已经出了山东,进入了北平都指挥使的管辖范畴,来到自己的地盘,朱棣没有欢喜,或者说是还没来得及欢喜,朱棣便被这道圣旨打乱了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