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笑的很憨厚:“我原本用一船瓷器跟他换,可那家伙不肯,这把我惹火了,我大唐的物什,怎不该到了宋人手里——所以我决定:用手中的刀支付全部报酬。”
苏轼手哆嗦了一下,秦观赶忙用手托住那个唐朝风嘴瓶,生恐苏轼失手摔碎。高俅年轻,他对赵兴的话深以为然,拍着大腿说:“就是,大人,我们何必为麻逸人担心呢,还是欣赏这凤嘴瓶吧。”
亭外传来隐隐的说话声,苏遁牵着一头黑颜色的豹猫兴冲冲的跑进来,这种黑色豹猫是赵兴这趟特地从越南带回来的,它在现代被称为“黑豹”。
黑豹一身缎子似的黑色皮毛,在夜晚跑动起来,活像个黑色的幽灵,苏遁牵着它兴奋的跑个不停,进来的时候撞倒了几扇屏风,然后一头扎进赵兴怀里,赖着不肯起来,那头黑色豹猫也就势趴在赵兴脚下,懒洋洋的打着哈欠。赵兴则疼爱地抱起苏遁,唠叨:“哈哈,怎么你也是个夜猫子!”
是夜猫子的不光是苏遁,透过被撞倒的屏风还可以看到陈伊伊,正跟朝云一路说笑向这里走来,她们身后跟着一队女使,端着一盘盘宵夜,城堡墙楼处也是一片火光,哪里的人也连夜爬起来生火做饭。
坐在宋代的夜空下,吃着“日本”生鱼片,小炭炉上烤着“韩式”烧烤,用宋代保温瓶装着“天下第三泉”的泉水。坐在写着“天下第三字帖”的屏风下,脚上蹬着谢安履——也就是日本木屐,茶壶水沸,众人惬意享受“日本”茶道……这日子,要多舒服有多舒服,亭里几个人吃地满嘴流油。
因为是家宴,所以现场没有歌舞,但这种宁静还是令人每个毛孔都舒适。
“离人歇几日就上任吧,这几天可积下不少公事”,苏轼一边吃一边随口说。
杭州是个大州。它有两名通判,一名通判相当于唐代的刺史、或明代的监州,他是不干事的,只管监视州里的各级官员。现在这位“监州”就是“杨家将”的第五代传人杨祖仁。而赵兴的任命里有个“勾当公事”,意思是他是正式管理刑狱的判官。
既然苏轼想继续谈公事,赵兴也就顺势问问情况:“老师调来多少厢军?”
苏轼的回答吓了赵兴一跳:“三十个指挥,满编的。”
宋代一个满编地指挥一千人,三十个指挥合计有三万人,加上其家属。总数能达到二十万人。这比密州团练指挥的所有军队都多好几倍。
朝中有自己的粉丝,真好。
苏轼显然有做甩手掌柜的意图,他看到赵兴在那里沉思。马上补充说:“卖度牒地三十多万贯。养活这些人远远不够,茅山、盐桥二河的疏浚,整理出来的余田也不够他们耕作,可我听说里在密州也没用多少人耕田,你建了很多织布坊、皮革坊,十来万人填进去,人手还是不够。所以。我想这些人也不算多……杭州可是个大州,二十万人修路。远远不够的……嗯,你可得想个好办法,安置他们。”
赵兴的目光落在一名女使的手上,心不在焉地回答:“老师放心,二十万人还是个小数目,就是粮草恐怕有点紧张。不过,人多好办事,有这么多人手也是好事,能办成好多事。相对而言,粮食不足只是小问题。”
苏轼注意到赵兴盯着那仆妇看,他一指那仆妇,说:“这个……我是看你府上空空荡荡,给你调来了几名官奴,都是女的,老实听话。少游也住在这里,总不能都让你的人伺候。”
那名仆妇看赵兴一指盯着她地右手,极力想掩饰,她垂着头,一直不敢抬起眼睛。赵兴听苏轼介绍后,恍然大悟地点点头——面前这位官奴可是宋代的稀罕玩意,在宋代见到官奴,简直跟现代亲眼看见大熊猫,并跟它握手一样稀罕。
不,这个比喻也不恰当,因为大熊猫年年都存在,这群官奴在两宋上下几百年间,唯此一批,仅存十数年,且独一无二。
那名仆妇右手上刺着两个字:庆州。表明她的身份是庆州贱口官奴。
神宗熙宁四年(1071),庆州生的兵变被平定后,叛兵家属没官为奴婢,配江南路、两浙路、福建路为奴,“诸为奴婢,男刺左手,女右手”。这是宋代惟一可见的大规模将犯人家属,没为奴婢的记录。
赵兴知道这批庆州官奴的来历,还要从章说起。去年章来赵兴府上,看到码头上蒲易安驱赶奴隶下船,他脸上露出深思地表情,虽然章什么也没说,但赵兴却察觉了异样,他回去赶紧研究宋代关于奴婢地规定,现了天圣七年(1029)修成的令典《天圣令》。
《天圣令》宣布废除17条唐令,其中有12条是关于官奴婢地,诸如官奴婢分番制度,官奴婢作为财产赏赐制度,官奴婢死亡后的验实申报制度,官奴婢劳役制度和供给制度等。而剩下的5条是关于捕获逃亡奴婢的酬赏问题。
看着这套《天圣令》,赵兴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这不是林肯签署的“废奴令”宋代版吗?古代中国居然也有自己的“废奴令”?
这真是一个特殊的时代。
它特殊到整个朝代延续期间,官府不提倡贱口奴婢,而实行雇佣奴婢制。而古代中国上下三千年,也唯独宋代不可能出现奴隶。即使唐末五代以来许多因战败被俘而成为奴婢的人,也受到《天圣令》的干预而被释放。
难怪宋代妾婢制度如此特殊,原来宋代没有奴仆。只有一群雇佣打工。
赵兴研究现:《天圣令》简直是变态,它不鼓励人使用贱口奴隶,但它又充分尊重私有财产,对贱口奴隶也不采用一刀切地方式完全剥夺,只温柔地要求主人允许贱口奴隶随时赎身,从而成为雇佣奴婢。若主人一直没给贱口奴隶赎身机会,天圣令规定:在奴隶服役满十年后,自动获得自由身。
赵兴研究完《天圣令》,深度怀疑这部法令是穿越人士写的!它这种越时代的尊重私产,令他这个现代人都有点不适应。
可转念一想。赵兴又觉得纳闷——难道真是的宋代历史是这样的?记得以前看宋代小说、看宋代历史,都未曾提及到宋代曾划时代的不容许蓄奴,那些小说与历史研究为什么不敢向百姓说明这点呢?
当然,宋代历史上还有一个唯一个例:庆州官奴。庆州兵变后。朝廷对这些拿着朝廷供养,却不愿上前线对付“农民起义军”,转而对付没有起义的农民的乱兵恨之入骨,他们在男女手上刺字,将他们配到两浙淮南为奴,以便让他们时刻记起自己暴行下遇难的数十万冤魂。
两宋数百年历史。这是唯一被记录在案的官奴。
按照时间推测,如果《天圣令》对庆州官奴们也起作用地话,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后代也该自动成为自由身了。但眼前这名庆州官奴的出现。表明朝廷对他们的仇恨仍未消除,《天圣令》地阳光并没有涵盖到他们
将事情来龙去脉想清楚,赵兴一摇头,不悦的说:“老师,怎么能让这种人进到我家里,少游兄要人伺候,我为他拨一二十个年轻靓丽的倭女。看不把他伺候的舒服死。这群罪人……”
朝云到了赵兴家里。胆子大了很多,她现在也敢大声说话了。不等赵兴说完,她轻啐一声:“赵叔叔,怎么能这样说呢,秦叔叔的家眷可都来了。你送倭女服侍,那不是捣乱吗?”
说到秦少游家眷,赵兴不禁想起一则逸闻,据说秦少游的女婿也是个名士,可惜生性木讷,有一次在宴席上,他女婿写地诗词非常出色,别人赶紧问他是何人,那女婿回答:“我就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他女婿。”
秦少游现在四十多岁了,女儿都生孩子了,可他依然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大概他生性浪漫,这种人永远生活在青春里。
不过,他夫人家眷都来了,倒不好塞给他倭女伺候,秦少游这厮是个看到美貌女子迈不动腿的风流男,再加上他原本与倭女有一腿……嗯,确实,他需要这样老蠢地罪妇伺候,苏轼这个安排倒是恰到好处。
赵兴拍着腿大笑起来,秦少游刚开始不明白赵兴为何笑地那么开心,等他一转念,回味过来,立刻不满的瞪了赵兴一眼:“离人好不厚道,怎能随意取笑这群可怜人呢,人委身为奴已经含羞忍辱了……对了,你那群歌伎怎么不见?”
赵兴大笑:“他们可怜,那么被他们屠杀的十万庆州百姓可不可怜?谁来可怜?秦兄,你的怜悯太多了!”
秦观这番问话又引来一通大笑,因为这证明他果然贼心不死。嗯,自“碧桃”事件后,秦观在这上面恶名昭著,无论到谁家去请客吃饭,主人都不肯将自己的歌伎拿出来见他,从那时开始,秦观已经憋了很久了,也只有在赵兴这里可以随意放浪形骸。
赵兴家的歌伎为啥不见了?自从知道《天圣令》后,赵兴已经赶紧将他的那几名胡姬嫁人地嫁人,送走地送走,独留下了喀丝丽一人。这女孩是个天生的语言专家,送别人舍不得,留下自用吧。至于那群倭女,赵兴也改变了待遇,开始按雇用奴婢地待遇,正式签订雇用合同,并在官府备案……当然,他也就是登记上一个倭女的名字,然后十多倭女共用一个宋名,以糊弄官府。
倭女的待遇改变了,很多事情便不能强迫。任由她们自愿。比如现在夜深了,除了一些轮值的人员外,她们当中大多数人都被允许自主休息……
说起那群歌伎,秦观倒是想起倭女翠依,她脸上露出回忆地神情,问了赵兴:“离人,有没有翠依的消息?”
秦观这一说,苏轼倒是想起另一件事,他赶紧插嘴打断秦观的问题,急着说:“离人。你记得徐知州的歌伎胜之吗?我上次见到他,他说跟你有个约定,让我问问你,还记不记得那个约定?”
赵兴最不愿意提的就是这件事。而且不愿当着伊伊的面提,因为陈伊伊有时候的表现,简直跟陈季常家中那位河东狮一样凶悍。赵兴这里频频冲苏轼使眼色,可气的是,苏轼就是个肚里憋不住话的人,任凭赵兴怎么使眼色。他只顾把刚才的话题往下进行:“对了,她上次还让我送给你一件绣帕,绣帕上用双色线绣着篆字心。回头我翻一翻。给你……”
“烧了”,苏轼地话果然引起了陈伊伊的注意,她厉声插话:“老师,别理她,直接烧了就行,这女娘迎来送往两年了,说什么旧日约定。”
赵兴端起茶杯。凑到唇边。苦笑一下:“伊伊说的对。物是人非,还说什么旧日约定。恩师出京的时候。我接到她地消息,已给她送去五百贯,倒不知道她还送来一双绣帕……可这已经不算什么了,自我送过去钱,她到现在也没回复,看来她自己已放弃那约定了。”
那是青春稚嫩期的一时心软,赵兴现在肯回,只是不愿忘记过去,但要他履行承诺,他又觉得对不起家人。
赵兴说完这话,陈伊伊静了下来,默默靠上他的肩膀,嘟囔:“甚好,我家官人甚好!”
此际,夜凉如水,空气中飘着茉莉花香。
经过一年的时间,赵兴下大力气一通装修整治,这座茉莉园已经修缮的近乎完美,四季开花的茉莉让院中总是笼罩着淡淡地茉莉香,除此之外,还有灿烂的樱花。
九月,应该是寒樱开放的日子,它地绽放也就在这几天了。在樱花开放前地这一夜,一场风花雪夜的聚会在淡淡的温馨中结束。苏轼那赵兴旅途劳顿,吃饱后便告辞……
没几日,程阿珠如期生产,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赵兴忙前忙后,在这时代喜获麟儿的喜悦让他有点忘乎所以,他甚至说不清的自己身在何方,恍惚之间,完全忘记了公事。直到几天后,杨祖仁来访,才让他记起了自己的新身份。
杨祖仁家族虽已经是两代文官了,但从他一开口的话,显示出这家依然与将门保持着密切地联系:“大人,张用张密州曾跟我来信说,离人兄豪爽仗义,在下曾来府上拜访过多次,可离人兄总是不在,今日得见,幸甚幸甚。”
赵兴这几天正忙着给练习给孩子换尿布,还在筹备洗儿仪式,见到杨祖仁时,他地衣襟前还有一大团尿迹,可他也向王安石一样,完全不在乎身上的污迹,就这样一身衣服见客,丝毫不觉扭捏:“杨大人客气了,家妻生产,喜诞麟儿,兴这几日乐地,完全忘了拜访同僚,见笑见笑!”
寒暄完毕,杨祖仁透露一个消息:“苏公今年令杭州无饥馑,可不久前,朝廷来视察的官员回朝报告,说杭州人对苏东坡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上问:恨到什么程度,说具体点。臣僚答:他们把自己吃的肉叫做东坡肉,吃的鱼叫做东坡鱼,还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羹……可见杭州人多么恨苏东坡?”
“高明!”赵兴拍案成觉。
宋朝一般不吃猪肉,而杭州人爱吃猪肉,这是事实;他们把最喜爱的菜肴的烹调方法叫做“东坡肉”,这也是事实;他们最喜欢吃东坡肉,这也是事实!
然而,部分的事实不是事实,节选的真相不是真相。
这名官员通过有意识的节选部分事实,从而导出一个与真相截然相反的结论,这种宣传手段,简直跟现代通过理论化、系统化培养出来的官人一样,他的智慧跨越了九百年,简直令人惊叹。
所有的事实当中,唯一省略的那部分是:“东坡肉”是一种著名的烹调方法,这样做出的肉很好吃。
这段事实为什么省略了——他故意的,既然他知道“东坡肉”这个名称,肯定知道东坡肉的味道,然而为了攻击他人,他把这部分事实故意省略,由此导出一个与真相截然相反的结论。如此宣传技巧,是需要通过专业培训才能掌握,但在宋代,那厮既然无师自通,“创造性的明”了这种技巧,赵兴听到这儿,简直有跟对方烧黄纸结拜的*。
“此何人也,先居何职,姓字名谁?家里有几亩地,几头牛,牛的母亲是谁?他妈姓什么?”赵兴激动的语无伦次,连声问。
杨祖仁翻了个白眼,端起茶杯,借茶杯遮住了脸。
他来赵兴府上告诉赵兴这事,纯粹是受张用所托,对赵兴的一点额外照顾。按规定,这样的弹劾是不具名的,连他都不知道是谁说的,怎能告诉赵兴——何况赵兴这么问就已经是失礼。
杨祖仁的态度让赵兴明白了他注意力过于分散,只注意到了细节旁支,他急促的喘了口气,连忙回归主题:“上如何答?”
苏轼手哆嗦了一下,秦观赶忙用手托住那个唐朝风嘴瓶,生恐苏轼失手摔碎。高俅年轻,他对赵兴的话深以为然,拍着大腿说:“就是,大人,我们何必为麻逸人担心呢,还是欣赏这凤嘴瓶吧。”
亭外传来隐隐的说话声,苏遁牵着一头黑颜色的豹猫兴冲冲的跑进来,这种黑色豹猫是赵兴这趟特地从越南带回来的,它在现代被称为“黑豹”。
黑豹一身缎子似的黑色皮毛,在夜晚跑动起来,活像个黑色的幽灵,苏遁牵着它兴奋的跑个不停,进来的时候撞倒了几扇屏风,然后一头扎进赵兴怀里,赖着不肯起来,那头黑色豹猫也就势趴在赵兴脚下,懒洋洋的打着哈欠。赵兴则疼爱地抱起苏遁,唠叨:“哈哈,怎么你也是个夜猫子!”
是夜猫子的不光是苏遁,透过被撞倒的屏风还可以看到陈伊伊,正跟朝云一路说笑向这里走来,她们身后跟着一队女使,端着一盘盘宵夜,城堡墙楼处也是一片火光,哪里的人也连夜爬起来生火做饭。
坐在宋代的夜空下,吃着“日本”生鱼片,小炭炉上烤着“韩式”烧烤,用宋代保温瓶装着“天下第三泉”的泉水。坐在写着“天下第三字帖”的屏风下,脚上蹬着谢安履——也就是日本木屐,茶壶水沸,众人惬意享受“日本”茶道……这日子,要多舒服有多舒服,亭里几个人吃地满嘴流油。
因为是家宴,所以现场没有歌舞,但这种宁静还是令人每个毛孔都舒适。
“离人歇几日就上任吧,这几天可积下不少公事”,苏轼一边吃一边随口说。
杭州是个大州。它有两名通判,一名通判相当于唐代的刺史、或明代的监州,他是不干事的,只管监视州里的各级官员。现在这位“监州”就是“杨家将”的第五代传人杨祖仁。而赵兴的任命里有个“勾当公事”,意思是他是正式管理刑狱的判官。
既然苏轼想继续谈公事,赵兴也就顺势问问情况:“老师调来多少厢军?”
苏轼的回答吓了赵兴一跳:“三十个指挥,满编的。”
宋代一个满编地指挥一千人,三十个指挥合计有三万人,加上其家属。总数能达到二十万人。这比密州团练指挥的所有军队都多好几倍。
朝中有自己的粉丝,真好。
苏轼显然有做甩手掌柜的意图,他看到赵兴在那里沉思。马上补充说:“卖度牒地三十多万贯。养活这些人远远不够,茅山、盐桥二河的疏浚,整理出来的余田也不够他们耕作,可我听说里在密州也没用多少人耕田,你建了很多织布坊、皮革坊,十来万人填进去,人手还是不够。所以。我想这些人也不算多……杭州可是个大州,二十万人修路。远远不够的……嗯,你可得想个好办法,安置他们。”
赵兴的目光落在一名女使的手上,心不在焉地回答:“老师放心,二十万人还是个小数目,就是粮草恐怕有点紧张。不过,人多好办事,有这么多人手也是好事,能办成好多事。相对而言,粮食不足只是小问题。”
苏轼注意到赵兴盯着那仆妇看,他一指那仆妇,说:“这个……我是看你府上空空荡荡,给你调来了几名官奴,都是女的,老实听话。少游也住在这里,总不能都让你的人伺候。”
那名仆妇看赵兴一指盯着她地右手,极力想掩饰,她垂着头,一直不敢抬起眼睛。赵兴听苏轼介绍后,恍然大悟地点点头——面前这位官奴可是宋代的稀罕玩意,在宋代见到官奴,简直跟现代亲眼看见大熊猫,并跟它握手一样稀罕。
不,这个比喻也不恰当,因为大熊猫年年都存在,这群官奴在两宋上下几百年间,唯此一批,仅存十数年,且独一无二。
那名仆妇右手上刺着两个字:庆州。表明她的身份是庆州贱口官奴。
神宗熙宁四年(1071),庆州生的兵变被平定后,叛兵家属没官为奴婢,配江南路、两浙路、福建路为奴,“诸为奴婢,男刺左手,女右手”。这是宋代惟一可见的大规模将犯人家属,没为奴婢的记录。
赵兴知道这批庆州官奴的来历,还要从章说起。去年章来赵兴府上,看到码头上蒲易安驱赶奴隶下船,他脸上露出深思地表情,虽然章什么也没说,但赵兴却察觉了异样,他回去赶紧研究宋代关于奴婢地规定,现了天圣七年(1029)修成的令典《天圣令》。
《天圣令》宣布废除17条唐令,其中有12条是关于官奴婢地,诸如官奴婢分番制度,官奴婢作为财产赏赐制度,官奴婢死亡后的验实申报制度,官奴婢劳役制度和供给制度等。而剩下的5条是关于捕获逃亡奴婢的酬赏问题。
看着这套《天圣令》,赵兴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这不是林肯签署的“废奴令”宋代版吗?古代中国居然也有自己的“废奴令”?
这真是一个特殊的时代。
它特殊到整个朝代延续期间,官府不提倡贱口奴婢,而实行雇佣奴婢制。而古代中国上下三千年,也唯独宋代不可能出现奴隶。即使唐末五代以来许多因战败被俘而成为奴婢的人,也受到《天圣令》的干预而被释放。
难怪宋代妾婢制度如此特殊,原来宋代没有奴仆。只有一群雇佣打工。
赵兴研究现:《天圣令》简直是变态,它不鼓励人使用贱口奴隶,但它又充分尊重私有财产,对贱口奴隶也不采用一刀切地方式完全剥夺,只温柔地要求主人允许贱口奴隶随时赎身,从而成为雇佣奴婢。若主人一直没给贱口奴隶赎身机会,天圣令规定:在奴隶服役满十年后,自动获得自由身。
赵兴研究完《天圣令》,深度怀疑这部法令是穿越人士写的!它这种越时代的尊重私产,令他这个现代人都有点不适应。
可转念一想。赵兴又觉得纳闷——难道真是的宋代历史是这样的?记得以前看宋代小说、看宋代历史,都未曾提及到宋代曾划时代的不容许蓄奴,那些小说与历史研究为什么不敢向百姓说明这点呢?
当然,宋代历史上还有一个唯一个例:庆州官奴。庆州兵变后。朝廷对这些拿着朝廷供养,却不愿上前线对付“农民起义军”,转而对付没有起义的农民的乱兵恨之入骨,他们在男女手上刺字,将他们配到两浙淮南为奴,以便让他们时刻记起自己暴行下遇难的数十万冤魂。
两宋数百年历史。这是唯一被记录在案的官奴。
按照时间推测,如果《天圣令》对庆州官奴们也起作用地话,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后代也该自动成为自由身了。但眼前这名庆州官奴的出现。表明朝廷对他们的仇恨仍未消除,《天圣令》地阳光并没有涵盖到他们
将事情来龙去脉想清楚,赵兴一摇头,不悦的说:“老师,怎么能让这种人进到我家里,少游兄要人伺候,我为他拨一二十个年轻靓丽的倭女。看不把他伺候的舒服死。这群罪人……”
朝云到了赵兴家里。胆子大了很多,她现在也敢大声说话了。不等赵兴说完,她轻啐一声:“赵叔叔,怎么能这样说呢,秦叔叔的家眷可都来了。你送倭女服侍,那不是捣乱吗?”
说到秦少游家眷,赵兴不禁想起一则逸闻,据说秦少游的女婿也是个名士,可惜生性木讷,有一次在宴席上,他女婿写地诗词非常出色,别人赶紧问他是何人,那女婿回答:“我就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他女婿。”
秦少游现在四十多岁了,女儿都生孩子了,可他依然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大概他生性浪漫,这种人永远生活在青春里。
不过,他夫人家眷都来了,倒不好塞给他倭女伺候,秦少游这厮是个看到美貌女子迈不动腿的风流男,再加上他原本与倭女有一腿……嗯,确实,他需要这样老蠢地罪妇伺候,苏轼这个安排倒是恰到好处。
赵兴拍着腿大笑起来,秦少游刚开始不明白赵兴为何笑地那么开心,等他一转念,回味过来,立刻不满的瞪了赵兴一眼:“离人好不厚道,怎能随意取笑这群可怜人呢,人委身为奴已经含羞忍辱了……对了,你那群歌伎怎么不见?”
赵兴大笑:“他们可怜,那么被他们屠杀的十万庆州百姓可不可怜?谁来可怜?秦兄,你的怜悯太多了!”
秦观这番问话又引来一通大笑,因为这证明他果然贼心不死。嗯,自“碧桃”事件后,秦观在这上面恶名昭著,无论到谁家去请客吃饭,主人都不肯将自己的歌伎拿出来见他,从那时开始,秦观已经憋了很久了,也只有在赵兴这里可以随意放浪形骸。
赵兴家的歌伎为啥不见了?自从知道《天圣令》后,赵兴已经赶紧将他的那几名胡姬嫁人地嫁人,送走地送走,独留下了喀丝丽一人。这女孩是个天生的语言专家,送别人舍不得,留下自用吧。至于那群倭女,赵兴也改变了待遇,开始按雇用奴婢地待遇,正式签订雇用合同,并在官府备案……当然,他也就是登记上一个倭女的名字,然后十多倭女共用一个宋名,以糊弄官府。
倭女的待遇改变了,很多事情便不能强迫。任由她们自愿。比如现在夜深了,除了一些轮值的人员外,她们当中大多数人都被允许自主休息……
说起那群歌伎,秦观倒是想起倭女翠依,她脸上露出回忆地神情,问了赵兴:“离人,有没有翠依的消息?”
秦观这一说,苏轼倒是想起另一件事,他赶紧插嘴打断秦观的问题,急着说:“离人。你记得徐知州的歌伎胜之吗?我上次见到他,他说跟你有个约定,让我问问你,还记不记得那个约定?”
赵兴最不愿意提的就是这件事。而且不愿当着伊伊的面提,因为陈伊伊有时候的表现,简直跟陈季常家中那位河东狮一样凶悍。赵兴这里频频冲苏轼使眼色,可气的是,苏轼就是个肚里憋不住话的人,任凭赵兴怎么使眼色。他只顾把刚才的话题往下进行:“对了,她上次还让我送给你一件绣帕,绣帕上用双色线绣着篆字心。回头我翻一翻。给你……”
“烧了”,苏轼地话果然引起了陈伊伊的注意,她厉声插话:“老师,别理她,直接烧了就行,这女娘迎来送往两年了,说什么旧日约定。”
赵兴端起茶杯。凑到唇边。苦笑一下:“伊伊说的对。物是人非,还说什么旧日约定。恩师出京的时候。我接到她地消息,已给她送去五百贯,倒不知道她还送来一双绣帕……可这已经不算什么了,自我送过去钱,她到现在也没回复,看来她自己已放弃那约定了。”
那是青春稚嫩期的一时心软,赵兴现在肯回,只是不愿忘记过去,但要他履行承诺,他又觉得对不起家人。
赵兴说完这话,陈伊伊静了下来,默默靠上他的肩膀,嘟囔:“甚好,我家官人甚好!”
此际,夜凉如水,空气中飘着茉莉花香。
经过一年的时间,赵兴下大力气一通装修整治,这座茉莉园已经修缮的近乎完美,四季开花的茉莉让院中总是笼罩着淡淡地茉莉香,除此之外,还有灿烂的樱花。
九月,应该是寒樱开放的日子,它地绽放也就在这几天了。在樱花开放前地这一夜,一场风花雪夜的聚会在淡淡的温馨中结束。苏轼那赵兴旅途劳顿,吃饱后便告辞……
没几日,程阿珠如期生产,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赵兴忙前忙后,在这时代喜获麟儿的喜悦让他有点忘乎所以,他甚至说不清的自己身在何方,恍惚之间,完全忘记了公事。直到几天后,杨祖仁来访,才让他记起了自己的新身份。
杨祖仁家族虽已经是两代文官了,但从他一开口的话,显示出这家依然与将门保持着密切地联系:“大人,张用张密州曾跟我来信说,离人兄豪爽仗义,在下曾来府上拜访过多次,可离人兄总是不在,今日得见,幸甚幸甚。”
赵兴这几天正忙着给练习给孩子换尿布,还在筹备洗儿仪式,见到杨祖仁时,他地衣襟前还有一大团尿迹,可他也向王安石一样,完全不在乎身上的污迹,就这样一身衣服见客,丝毫不觉扭捏:“杨大人客气了,家妻生产,喜诞麟儿,兴这几日乐地,完全忘了拜访同僚,见笑见笑!”
寒暄完毕,杨祖仁透露一个消息:“苏公今年令杭州无饥馑,可不久前,朝廷来视察的官员回朝报告,说杭州人对苏东坡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上问:恨到什么程度,说具体点。臣僚答:他们把自己吃的肉叫做东坡肉,吃的鱼叫做东坡鱼,还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羹……可见杭州人多么恨苏东坡?”
“高明!”赵兴拍案成觉。
宋朝一般不吃猪肉,而杭州人爱吃猪肉,这是事实;他们把最喜爱的菜肴的烹调方法叫做“东坡肉”,这也是事实;他们最喜欢吃东坡肉,这也是事实!
然而,部分的事实不是事实,节选的真相不是真相。
这名官员通过有意识的节选部分事实,从而导出一个与真相截然相反的结论,这种宣传手段,简直跟现代通过理论化、系统化培养出来的官人一样,他的智慧跨越了九百年,简直令人惊叹。
所有的事实当中,唯一省略的那部分是:“东坡肉”是一种著名的烹调方法,这样做出的肉很好吃。
这段事实为什么省略了——他故意的,既然他知道“东坡肉”这个名称,肯定知道东坡肉的味道,然而为了攻击他人,他把这部分事实故意省略,由此导出一个与真相截然相反的结论。如此宣传技巧,是需要通过专业培训才能掌握,但在宋代,那厮既然无师自通,“创造性的明”了这种技巧,赵兴听到这儿,简直有跟对方烧黄纸结拜的*。
“此何人也,先居何职,姓字名谁?家里有几亩地,几头牛,牛的母亲是谁?他妈姓什么?”赵兴激动的语无伦次,连声问。
杨祖仁翻了个白眼,端起茶杯,借茶杯遮住了脸。
他来赵兴府上告诉赵兴这事,纯粹是受张用所托,对赵兴的一点额外照顾。按规定,这样的弹劾是不具名的,连他都不知道是谁说的,怎能告诉赵兴——何况赵兴这么问就已经是失礼。
杨祖仁的态度让赵兴明白了他注意力过于分散,只注意到了细节旁支,他急促的喘了口气,连忙回归主题:“上如何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