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可否一战第五十二章亲征
洪承畴的京师三营自从湖广平乱以后,就一直在京城训练。因为原先组建三营之时,皇上曾亲口说过,这三营绝非只是拱卫京师,也会派往辽东作战。是以洪承畴这一年来不敢懈怠,都在思虑如何与满洲人作战。
我阅兵时看到三营人强马壮的,心里放了心,我还怕他们上不了台面。遵化是第一重地,如果给他们突破,则遵化后面的各城都会给满洲军击破,那时也无法合围他们。既然不叫袁崇焕回来,自然还要派兵前去增援,我能拿的出手的队伍只有好歹也打过战的三营。
看到皇上点头,全副武装的洪承畴松了口气,但接下来皇上的一句话却把他给吓得刚刚放下的心蹭的到了嗓子眼。
“洪承畴,朕命你立刻率军驻守遵化,朕带禁军作中军出。”
皇上是要亲征啊!可大明自从英宗后就再也没有皇帝(除去胡闹的正德)亲征过,而且最后一次亲征还是输得特惨的一次。洪承畴是熟知历史的,怎敢答应!洪承畴马上跪下禀奏:
“皇上乃万金之躯,怎么能以身涉险呢?遵化只需微臣前去镇守,臣以项上人头作保,定教满人不过遵化一线。请皇上收回成命。臣万死不敢奉诏。”
我低头望了他一眼,洪承畴神色甚是诚挚。我心里一暖,这是一种被人爱戴的感觉,觉得自己勤政的付出都没有白费。
“你起来吧,朕去遵化是已经筹划好的,现在京师附近,最能作战的朕看也就是你们这支队伍。要是你们凭城而守都打不过满洲人,朕也没有面目再做这皇帝。朕还召满桂率关宁铁骑回援。最安全的地方,也就是遵化。朕也要去看下朕的敌手是何等人物!”
“皇上,皇太极不过是个部落敌酋,皇上何必为此冒险?!”
“哦,想不到你也有这种的看法,这不是个好态度。轻敌是为将的大忌!你想想,努尔哈赤父子起兵三十余年,原先不过奴尔干都司的一角,如今却占据了整个辽东。虽说前朝军队腐化,朝廷官员办事不力,但能多次以少胜多,岂是虚名!朕看这皇太极也是雄略之主,满洲兵又是坚忍善战。不可小觑啊!”
洪承畴听了脸上一红,道:
“臣谨记皇上教诲,但皇上欲亲征,应与内阁大臣商议。如今内阁大臣未在,臣请皇上先行回宫。”
“呵呵,洪承畴,居然对朕也耍小心眼,你是怕孙承宗骂你吧!说你不阻挡朕亲征,是不是?!这次朕辰纲独断,不用再议了,现在京师留守的内阁都是文臣,行军打战是不能靠他们。方正华。”
“奴才在。”
“拿朕的旨意,宣布朕巡狩到遵化,命刘鸿训会同内阁总理朝廷事务,军政大事直接到遵化由朕批阅。回去对皇后说,让她好好坐镇中宫,等朕的好消息。”
“奴才遵旨。”
“好了,不用多说,立即出!”
※※※
在辽东宁远城的袁崇焕接到圣旨后,立刻让满桂率领两万关宁铁骑回援。并对山海关一线做了一番调动。
又请旨命马世龙守住山海关,参将杨春守永平,游击满库守迁安,都司刘振华守建昌,参将邵忠武守丰润,朱梅,左辅守大小凌河,赵率教守锦州,祖大寿屯宁远。
袁崇焕带着吴襄父子,祖大弼等人率三万人马准备修筑宁远一城。祖大弼跟他哥哥一样,也是个冲锋陷阵的勇将。袁崇焕命他带着一万余人前去收复广宁城,自己和吴襄父子带着两万人,护着五万当地的辽民也向广宁进。这次为了能快建城,袁崇焕从辽东屯田的十几万人里面选了五万身强力壮的壮丁。
祖大弼的前军抵达广宁城外,稍作休息便准备攻城。广宁自从在王化贞手里不战而降后,满人也驻有三千人马作为前哨。此番皇太极西征后,另派了两千蒙古兵来协防。这守城的统领便是安费扬古的侄子鳌拜。
祖大弼也不派兵攻城,只在城外高处架起大将军火炮,对着八里外的南城墙就是乱轰。按照袁督师的将令,只轰炸一边,为以后重建省事。手下的一万士兵把物资辎重都团团围住布成圆阵,火枪兵守在后面。守卫广宁城的鳌拜年轻气盛,怎会龟缩在城内不出。他看到明军围成一圈,便命蒙古两千人从南门杀出,只是来回驰骋吸引火力,不需力战。自己率三千满洲铁骑从西门杀出,绕过前沿攻敌人后方。
阵中的祖大弼见有满人攻来,立时叫火枪兵准备。但似乎这些满洲人居然没有像以往那样奋勇直前的杀过来,而是来回跑动躲避枪弹。祖大弼见对方不过两千余人的样子,居然耀武扬威的在阵前往来驰骋,也不管给明军轰炸的城墙。偏偏对方的距离刚好出火枪的火力范围,如果用火炮也是难以命中。十几轮火炮轰炸后,广宁南城墙终于轰然倒下,露出个缺口。阵前的蒙古人似乎被明军的强大火力吓得一愣。祖大弼看他们度缓了下来,一声令下,左右两翼的冲锋步兵就杀了出去。原本是用骑兵的,但是骑兵大部都回援了,只留下步兵。
这回祖大弼是失算了,满洲人(实际是蒙古人)看到对方居然步兵冲锋过来,并没有直接交战,而是占着马快,边跑边射箭。一时间明军便倒下一片,却没有追上满洲骑兵。看到如此,祖大弼怪自己轻率了,居然以为自己人多,就丝毫不惧他们骑兵,只好鸣金回兵,派火枪兵出阵接应。
躲在后方的鳌拜见明军前军已乱,阵法难以变动,便率着三千人从后军杀入。一时间明军没有反应过来,突入阵中的骑兵各个手持马刃,对着火枪兵就是一刀。幸好这些士兵在宁远之时都曾训练过如何应敌,很快手持长矛的步兵就前来接战。外围的蒙古兵见敌人后军喊杀震天,知道是鳌拜已经杀入阵中,就对明军前阵起冲锋。
明军吃亏在给人打了个措手不及,好在就是人多,一时间双方打得势均力敌。祖大弼没想到这样给人以少胜多的打,气得头都竖了起来,拿着把大刀就去杀敌。就在双方死战的时候,南边吴三桂率着辽东仅剩的五千关宁铁骑杀奔而来,四下把满人围得跟铁桶一样。
此时鳌拜正带着人杀向明军的炮阵,鳌拜恼怒这些火炮的远程攻击,想杀掉炮手,使得明军无人用火炮进攻。但他越打越心惊,明军的士兵虽然还没有满洲人英勇善战,但是所表现的韧力却是非凡的。汉人越杀越多,不住的朝他涌来。他回头才现,原来明军又来了援军,而且还是骑兵。年初,关宁铁骑在海州一战的事情他是知道的,那是一支实力不逊于满洲八旗的骑兵。如今在这居然遇到,为了避免全军覆没,他斩杀了一个向他偷袭的明兵后,高呼撤退。众人一齐奋力杀开一条血路而逃,可怜那两千蒙古人,怎知后军已有变化,仍一个劲的冲杀,结果全军被灭。
吴三桂率着骑兵在后追杀一阵,那鳌拜也不回广宁,直接向沈阳方向逃去。
袁崇焕到广宁后,祖大弼到帐下请罪。袁崇焕心里也暗悔怎么不把祖大寿调来攻城,看来这祖大弼只能是个冲锋陷阵的武将,作一方统帅还是不行,缺乏应变之道。他也知道,此次失利主要原因是敌人善于使用骑兵,而自己这一方因骑兵不在,吃了亏。这次在绝对优势下,伤亡三千,竟是和满洲人差不多,这个结果让袁崇焕心疼。看着虎头虎脑的祖大弼,袁崇焕也没有完全怪罪他,毕竟自己是主帅也有责任,只是小惩一下,罚了一年的俸禄。袁崇焕想着过了这一阵,要把这家伙送到通州的一心学院去,让他在那好好学习下怎么用兵!这种用血来做的教案,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两万七千明军开驻广宁城,城内的百姓已经逃得干净。袁崇焕立刻指挥民工开始修复炸垮的南城墙。军士们则在外围下寨,防止满洲军劫营。
鳌拜带着不足千人跑回盛京,让正整装待的安费扬古大吃一惊。原本安费扬古是打算配合大汗的计划,大约在大汗出兵攻入长城的时候,自己才率兵攻打宁远,没想到袁崇焕在这个时候居然先制人。安费扬古随努尔哈赤起兵,也是沙场的老将。他听了鳌拜的回报,立刻率兵前来夺城。
广宁距盛京有三百六十里,满洲骑兵一天可到。等安费扬古到达广宁附近时,离皇太极出兵已经过了八天。此时的皇太极还没有行军到老河集结,满桂的骑兵也还在山海关。
安费扬古知道明军是想占住广宁城,但对方的兵力远高于自己。大汗留下六十牛录,但广宁一战便损失了四千人马。盛京不管如何都是要确保的,留了五千兵士守卫,安费扬古能**来的部队只有一万人。面对防守严密的明军,安费扬古也没有把握说强攻能胜。他决定去偷袭宁远。
当时辽东军马中,皮岛两万,旅顺两万,山海关三万,宁远六万,锦州三万,大小凌河两万,一共十八万人马。除去入援京师的满桂,宁远城内最为薄弱,也有一万人守城。
令安费扬古失算的是,宁远居然也有万人守卫。他有点怀疑袁崇焕根本就没有接到大汗入侵的消息,不然怎么会辽东军马都还在辽东。在宁远守城的祖大寿事先接到袁崇焕的指示,只是坚守城墙,并不出城迎战。安费扬古攻了两次都没有进展,只好怏怏退兵。到了这个时候,安费扬古委实没有办法。攻是不讨好的,偷袭也没能成功,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明军修筑广宁城。安费扬古能作的就是把万余的骑兵在广宁不远处防守,防止明军前去偷袭盛京。他暗作打算,只要明军一动,阵法必然失效,他便好从中取利。但明军似乎没有进攻的意图,只是在修筑广宁城,气得安费扬古破口大骂!
前去回援的满桂,以骑兵快行军,在走了五天后,抵达遵化城。满桂还以为此番遵化防卫由他坐镇主持,不禁有些得意,毕竟如紧要的重镇教由他来防守,那是对他的肯定!不料他进得城来现,中军帐里坐着的居然是当今的天子,吓得他立刻叩拜行礼。
※※※
明下各地行军的时间:辽东宁远八百里加急要两日才能到京师。用信鸽的话,一天多。宁远到广宁为一天的行程,广宁到沈阳也差不多骑兵是一天多点。皇太极从沈阳到老河需要十二天(绕路了),老河到遵化是两天的样子。宁远到京师骑兵一般要十天。以上都是我根据大概的距离推断出来的,有不合理的地方勿怪!
洪承畴的京师三营自从湖广平乱以后,就一直在京城训练。因为原先组建三营之时,皇上曾亲口说过,这三营绝非只是拱卫京师,也会派往辽东作战。是以洪承畴这一年来不敢懈怠,都在思虑如何与满洲人作战。
我阅兵时看到三营人强马壮的,心里放了心,我还怕他们上不了台面。遵化是第一重地,如果给他们突破,则遵化后面的各城都会给满洲军击破,那时也无法合围他们。既然不叫袁崇焕回来,自然还要派兵前去增援,我能拿的出手的队伍只有好歹也打过战的三营。
看到皇上点头,全副武装的洪承畴松了口气,但接下来皇上的一句话却把他给吓得刚刚放下的心蹭的到了嗓子眼。
“洪承畴,朕命你立刻率军驻守遵化,朕带禁军作中军出。”
皇上是要亲征啊!可大明自从英宗后就再也没有皇帝(除去胡闹的正德)亲征过,而且最后一次亲征还是输得特惨的一次。洪承畴是熟知历史的,怎敢答应!洪承畴马上跪下禀奏:
“皇上乃万金之躯,怎么能以身涉险呢?遵化只需微臣前去镇守,臣以项上人头作保,定教满人不过遵化一线。请皇上收回成命。臣万死不敢奉诏。”
我低头望了他一眼,洪承畴神色甚是诚挚。我心里一暖,这是一种被人爱戴的感觉,觉得自己勤政的付出都没有白费。
“你起来吧,朕去遵化是已经筹划好的,现在京师附近,最能作战的朕看也就是你们这支队伍。要是你们凭城而守都打不过满洲人,朕也没有面目再做这皇帝。朕还召满桂率关宁铁骑回援。最安全的地方,也就是遵化。朕也要去看下朕的敌手是何等人物!”
“皇上,皇太极不过是个部落敌酋,皇上何必为此冒险?!”
“哦,想不到你也有这种的看法,这不是个好态度。轻敌是为将的大忌!你想想,努尔哈赤父子起兵三十余年,原先不过奴尔干都司的一角,如今却占据了整个辽东。虽说前朝军队腐化,朝廷官员办事不力,但能多次以少胜多,岂是虚名!朕看这皇太极也是雄略之主,满洲兵又是坚忍善战。不可小觑啊!”
洪承畴听了脸上一红,道:
“臣谨记皇上教诲,但皇上欲亲征,应与内阁大臣商议。如今内阁大臣未在,臣请皇上先行回宫。”
“呵呵,洪承畴,居然对朕也耍小心眼,你是怕孙承宗骂你吧!说你不阻挡朕亲征,是不是?!这次朕辰纲独断,不用再议了,现在京师留守的内阁都是文臣,行军打战是不能靠他们。方正华。”
“奴才在。”
“拿朕的旨意,宣布朕巡狩到遵化,命刘鸿训会同内阁总理朝廷事务,军政大事直接到遵化由朕批阅。回去对皇后说,让她好好坐镇中宫,等朕的好消息。”
“奴才遵旨。”
“好了,不用多说,立即出!”
※※※
在辽东宁远城的袁崇焕接到圣旨后,立刻让满桂率领两万关宁铁骑回援。并对山海关一线做了一番调动。
又请旨命马世龙守住山海关,参将杨春守永平,游击满库守迁安,都司刘振华守建昌,参将邵忠武守丰润,朱梅,左辅守大小凌河,赵率教守锦州,祖大寿屯宁远。
袁崇焕带着吴襄父子,祖大弼等人率三万人马准备修筑宁远一城。祖大弼跟他哥哥一样,也是个冲锋陷阵的勇将。袁崇焕命他带着一万余人前去收复广宁城,自己和吴襄父子带着两万人,护着五万当地的辽民也向广宁进。这次为了能快建城,袁崇焕从辽东屯田的十几万人里面选了五万身强力壮的壮丁。
祖大弼的前军抵达广宁城外,稍作休息便准备攻城。广宁自从在王化贞手里不战而降后,满人也驻有三千人马作为前哨。此番皇太极西征后,另派了两千蒙古兵来协防。这守城的统领便是安费扬古的侄子鳌拜。
祖大弼也不派兵攻城,只在城外高处架起大将军火炮,对着八里外的南城墙就是乱轰。按照袁督师的将令,只轰炸一边,为以后重建省事。手下的一万士兵把物资辎重都团团围住布成圆阵,火枪兵守在后面。守卫广宁城的鳌拜年轻气盛,怎会龟缩在城内不出。他看到明军围成一圈,便命蒙古两千人从南门杀出,只是来回驰骋吸引火力,不需力战。自己率三千满洲铁骑从西门杀出,绕过前沿攻敌人后方。
阵中的祖大弼见有满人攻来,立时叫火枪兵准备。但似乎这些满洲人居然没有像以往那样奋勇直前的杀过来,而是来回跑动躲避枪弹。祖大弼见对方不过两千余人的样子,居然耀武扬威的在阵前往来驰骋,也不管给明军轰炸的城墙。偏偏对方的距离刚好出火枪的火力范围,如果用火炮也是难以命中。十几轮火炮轰炸后,广宁南城墙终于轰然倒下,露出个缺口。阵前的蒙古人似乎被明军的强大火力吓得一愣。祖大弼看他们度缓了下来,一声令下,左右两翼的冲锋步兵就杀了出去。原本是用骑兵的,但是骑兵大部都回援了,只留下步兵。
这回祖大弼是失算了,满洲人(实际是蒙古人)看到对方居然步兵冲锋过来,并没有直接交战,而是占着马快,边跑边射箭。一时间明军便倒下一片,却没有追上满洲骑兵。看到如此,祖大弼怪自己轻率了,居然以为自己人多,就丝毫不惧他们骑兵,只好鸣金回兵,派火枪兵出阵接应。
躲在后方的鳌拜见明军前军已乱,阵法难以变动,便率着三千人从后军杀入。一时间明军没有反应过来,突入阵中的骑兵各个手持马刃,对着火枪兵就是一刀。幸好这些士兵在宁远之时都曾训练过如何应敌,很快手持长矛的步兵就前来接战。外围的蒙古兵见敌人后军喊杀震天,知道是鳌拜已经杀入阵中,就对明军前阵起冲锋。
明军吃亏在给人打了个措手不及,好在就是人多,一时间双方打得势均力敌。祖大弼没想到这样给人以少胜多的打,气得头都竖了起来,拿着把大刀就去杀敌。就在双方死战的时候,南边吴三桂率着辽东仅剩的五千关宁铁骑杀奔而来,四下把满人围得跟铁桶一样。
此时鳌拜正带着人杀向明军的炮阵,鳌拜恼怒这些火炮的远程攻击,想杀掉炮手,使得明军无人用火炮进攻。但他越打越心惊,明军的士兵虽然还没有满洲人英勇善战,但是所表现的韧力却是非凡的。汉人越杀越多,不住的朝他涌来。他回头才现,原来明军又来了援军,而且还是骑兵。年初,关宁铁骑在海州一战的事情他是知道的,那是一支实力不逊于满洲八旗的骑兵。如今在这居然遇到,为了避免全军覆没,他斩杀了一个向他偷袭的明兵后,高呼撤退。众人一齐奋力杀开一条血路而逃,可怜那两千蒙古人,怎知后军已有变化,仍一个劲的冲杀,结果全军被灭。
吴三桂率着骑兵在后追杀一阵,那鳌拜也不回广宁,直接向沈阳方向逃去。
袁崇焕到广宁后,祖大弼到帐下请罪。袁崇焕心里也暗悔怎么不把祖大寿调来攻城,看来这祖大弼只能是个冲锋陷阵的武将,作一方统帅还是不行,缺乏应变之道。他也知道,此次失利主要原因是敌人善于使用骑兵,而自己这一方因骑兵不在,吃了亏。这次在绝对优势下,伤亡三千,竟是和满洲人差不多,这个结果让袁崇焕心疼。看着虎头虎脑的祖大弼,袁崇焕也没有完全怪罪他,毕竟自己是主帅也有责任,只是小惩一下,罚了一年的俸禄。袁崇焕想着过了这一阵,要把这家伙送到通州的一心学院去,让他在那好好学习下怎么用兵!这种用血来做的教案,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两万七千明军开驻广宁城,城内的百姓已经逃得干净。袁崇焕立刻指挥民工开始修复炸垮的南城墙。军士们则在外围下寨,防止满洲军劫营。
鳌拜带着不足千人跑回盛京,让正整装待的安费扬古大吃一惊。原本安费扬古是打算配合大汗的计划,大约在大汗出兵攻入长城的时候,自己才率兵攻打宁远,没想到袁崇焕在这个时候居然先制人。安费扬古随努尔哈赤起兵,也是沙场的老将。他听了鳌拜的回报,立刻率兵前来夺城。
广宁距盛京有三百六十里,满洲骑兵一天可到。等安费扬古到达广宁附近时,离皇太极出兵已经过了八天。此时的皇太极还没有行军到老河集结,满桂的骑兵也还在山海关。
安费扬古知道明军是想占住广宁城,但对方的兵力远高于自己。大汗留下六十牛录,但广宁一战便损失了四千人马。盛京不管如何都是要确保的,留了五千兵士守卫,安费扬古能**来的部队只有一万人。面对防守严密的明军,安费扬古也没有把握说强攻能胜。他决定去偷袭宁远。
当时辽东军马中,皮岛两万,旅顺两万,山海关三万,宁远六万,锦州三万,大小凌河两万,一共十八万人马。除去入援京师的满桂,宁远城内最为薄弱,也有一万人守城。
令安费扬古失算的是,宁远居然也有万人守卫。他有点怀疑袁崇焕根本就没有接到大汗入侵的消息,不然怎么会辽东军马都还在辽东。在宁远守城的祖大寿事先接到袁崇焕的指示,只是坚守城墙,并不出城迎战。安费扬古攻了两次都没有进展,只好怏怏退兵。到了这个时候,安费扬古委实没有办法。攻是不讨好的,偷袭也没能成功,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明军修筑广宁城。安费扬古能作的就是把万余的骑兵在广宁不远处防守,防止明军前去偷袭盛京。他暗作打算,只要明军一动,阵法必然失效,他便好从中取利。但明军似乎没有进攻的意图,只是在修筑广宁城,气得安费扬古破口大骂!
前去回援的满桂,以骑兵快行军,在走了五天后,抵达遵化城。满桂还以为此番遵化防卫由他坐镇主持,不禁有些得意,毕竟如紧要的重镇教由他来防守,那是对他的肯定!不料他进得城来现,中军帐里坐着的居然是当今的天子,吓得他立刻叩拜行礼。
※※※
明下各地行军的时间:辽东宁远八百里加急要两日才能到京师。用信鸽的话,一天多。宁远到广宁为一天的行程,广宁到沈阳也差不多骑兵是一天多点。皇太极从沈阳到老河需要十二天(绕路了),老河到遵化是两天的样子。宁远到京师骑兵一般要十天。以上都是我根据大概的距离推断出来的,有不合理的地方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