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鸡啼四起,晨光渐染,难得的好天气。

    “哥,加油啦!”

    “仙家,加油啦,吭吭。”

    陈剑南在一人一猪期待的目光中,背起那个破旧背篓,大步向镇上走去。

    刚出善河村,就遇到了熟人。

    “剑南,早啊,我在这里等侯你多时了。”董棋书穿一身干净长衫,站在路边,满脸笑容。

    “懂前辈,近日可好?”陈剑南拱手施礼。

    “好,我知晓你今日前去科考,特地与你同行。”董棋书带着欣赏的眼光,打量陈剑南。

    “哦?董前辈的意思是……”

    “懂某不才,被举荐当了个镇试考官,走吧。”

    “恭喜前辈,请。”

    二人互相谦让,向镇上行去。

    大庆科举制度,极为复杂,镇试是所有书生参加科考的第一道关。

    每个镇人口不同,但录取的人数相同,即镇试前三甲。

    青石镇参加科考有二十八人,相比其他的镇,人数算是多的。

    镇试考场设立在林员外家院中,这一天林员外家属及所有佣人仆役都不得进入家院,院中二十八张桌子摆放整齐。

    县上派来两名监考官和一名主考官,监考官旨在监督书生考试秩序,主考官则是审阅考生文章,定夺前三甲。

    考官中除了主考官,还会由镇上出两个副考官,进行辅助。老秀才董棋书便是其中之一。

    考生在门口经过仔细盘查,信息核对,依次进入院中。

    陈剑南背着破旧背篓,免不了受人嘲笑,他却毫不在意,寻了一个座位入座。

    “陈公子,别来无恙啊。”有人向他打招呼。

    陈剑南循着声音看去,却是当日与他一起去枫叶山游玩的李公子,想到那日自己离开,小妹差点死去,他心中生出无名火。

    他没有理会李公子,从背篓中取出毛笔砚台和镇纸。

    为防止考生作弊,规定所有考试不得带纸进入考场,现场会统一发放考纸,这倒省了陈剑南麻烦。

    在考场中巡视一圈,如他所料,除了李公子,纪公子和赵公子都来了,不过他没看到罗明,想来被狐妖伤得不轻。

    “林公子”也不在场中,他并不惊讶,而就在他将要收回目光时,竟看到了坐在角落的林天福。

    恶霸也读书?陈剑南心中疑惑,却也无暇理会。

    众考生入座后,到了巳时,一声钟响,监考官开始发放试卷和考纸。

    大庆朝的镇试只有一场,时间是三个时辰,从上午巳时开始到下午未时结束,也就是现代社会的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

    考试的内容只有一项,即根据试卷题目作一篇诗词或歌赋,题目自定,字数不限。

    大庆朝不同于地球历史的任何一个朝代,在大庆朝,诗词歌赋的受欢迎程度可谓不分上下,能工者也众多。

    陈剑南打开试卷,试题是:春。

    自古以来,季节是文人写的最多的题材,其中春秋尤胜,镇试的题目是主考官出的,这位主考官姓洪名学瑞,二十五岁中了秀才,在青州城颇有名气。

    他如今三十有五,明年考会试,很有把握。

    人有才气,自然心高气傲,他来青石镇前就已得知,青石镇五十年只出了一个四十岁才考中的秀才,内心对青石镇偏见颇深。

    他冷眼扫视全场,对身边的董棋书和另一位副考官视若无物,只想着快些结束随意定个三甲,早些回去。

    由此他出题目时,特意出了个最常见的题材。

    场中众书生大都读过几年书,看到题目自是熟悉得很,稍微思考一番,便着手动笔。

    陈剑南见到题目,微微一愣,随即便明白了考官意图。

    无非是作一首与春相关的诗词歌赋,陈剑南首先想到的就是赞美春天,他脑海中稍微一搜索,赞美春天的著名诗词便想到了七八首。

    杜甫的《春夜喜雨》、《绝句》,贺知章的《咏柳》,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刘禹锡的《竹枝词》、《乌衣巷》,孟浩然的《春晓》,王维的《鸟鸣涧》等等。

    每一首都是意境或构思出众,陈剑南自信随便写一首都能夺得第一。

    “就写孟大哥的《春晓》吧”

    心里想着,陈剑南研好磨,毛笔蘸了几下就要下笔,这时他偷眼往周围瞧了瞧,发现这些人大都奋笔疾书,表情放松。

    他放下毛笔,暗骂自己愚蠢。

    想来每个考生看到题目,首先想到的就是赞美春天,他就算写了极佳的《春晓》,没准主考官看多了赞美春天的诗词,觉得乏味,或是看花了眼,他的这首《春晓》就得埋没了。

    并且《春晓》全诗仅二十字,且语言朴素,通俗易懂,若是主考官草包一个,看不出这首诗的精髓所在,这次镇试就得败北。

    陈剑南暗暗心惊,当即放弃了写《春晓》的想法。

    既然不写赞美春天的诗,那就写伤春诗,仔细一想,伤春惜春不也是很常见么?

    摇摇头,干脆把这个想法也抛弃掉。

    那么写什么呢?

    必须立意奇巧,构思极佳,并且内容不落俗套才行。

    想不到,一个小小的镇试,竟把地球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难住了。

    苦思冥想间,过去了半个时辰。

    忽然,陈剑南灵光一闪,有了!

    嘴角扬起极高的幅度,他再次拿起毛笔,毫不犹豫地在纸上书写,一首千古名诗跃然纸上。

    大庆朝之前是隋朝,隋朝盛行繁体楷书,繁体行书和草书为辅,而到了大庆朝,文人偏爱行书,所印的书籍都以行书为主。

    陈剑南写的却是标准的小楷,以他的记忆加上这世陈剑南的功力,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为生动之致。

    等到字迹干后,他收拾好工具,交了答卷,对站在远处的董棋书微微点头,在众考生有人惊讶有人不屑的目光中,大步走出院门。

    镇试的答卷当场密封,主考官也没有权力现场拆开,体现了大庆朝官府办事的严谨。

    只是这些与陈剑南无关。

    他背着背篓,哼着小曲,走出院门。

    门外围了众多百姓,有家属陪考的,也有纯粹来看热闹的。

    这些人见有人出来,一拥而上,发现不是自己等的人是,不由大感失望。

    “这不是野猪秀才陈剑南吗?开考不到一个时辰交卷,肯定是不会写,交了白卷。”

    “看他那得意样,多半是装给我们看得,你看他的破背篓,哪有书生参加科考背这种玩意的。”

    “野猪秀才若是能考中,我刘胖包子铺免费请大家吃三天包子。”

    “哈哈……”

    众人的嘲笑声,传入陈剑南耳中,反而惹得陈剑南一阵大笑。

    他打趣道:“刘老板你可要说话算数,到时我就去你家吃包子喽!”

    人群中一个大汉大声道:“得,你们聊吧,我得赶紧回家看牛。”

    有人问:“怎么了?”

    大汉道:“野猪秀才吹牛,我担心我家的牛被吹死!”

    他的话立即惹来更大的笑声。

    陈剑南在这样的笑声,消失在众人眼前。

    这些人大都是平民百姓,平日做活劳苦,拿他说事图个乐,他自不会放在心上。

    走在路上,想起刚刚写的那首诗,他心中仍是一阵得意。

    (ps:上了分类文字推,也算露了小脸,求收藏推荐票支持啊!)

章节目录

太仙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月照良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十五章 参加镇试-原神太山府怎么解锁,太仙传,笔趣阁并收藏太仙传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