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兰发簪,林府独一无二。

    事已至此,真相水落石出。

    啪!

    清脆响亮,林员外的手掌,重重打在妖娆女子粉嫩的脸上。

    林员外的表情,可谓精彩至极。

    周围的十几名护院,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告辞!”

    陈剑南拱手施礼,带着小妹出了林府大门。

    走了十几丈远,林府内女子的哭叫声依稀可闻。

    “哥,谢谢你。”

    “傻妹妹,谢什么,跟哥哥还客气。”陈剑南微微一笑。

    陈剑心好奇问道:“哥,你怎么知道发簪就在那女的身上?”

    陈剑南如何知道?

    自然是神魂探知到的。

    他刚进入林府,见林员外身边有个女子,便觉得好奇,听说丢的是发簪,便觉得事情与女子有关系。

    他用神魂探知,察觉到女子袖中藏有一根发簪。

    平常谁会把发簪藏在袖子中?

    确定丢的是白玉兰发簪,且林府仅有一根,他便断定是女子监守自盗。

    “那女子神色慌张,我觉得奇怪,无意中看到她的袖子中藏有簪子。”对小妹,陈剑南自然不能用神魂解释刚才的事。

    “妹妹,你以前没少在林府做活,一直都相安无事,为何这次他们会诬陷你?”陈剑南好奇地问。

    “不知道。”陈剑心摇头,但脸上的表情变化,已被陈剑南看在眼中。

    陈剑南佯装生气,“妹妹长大了,有事情都不跟哥哥说了。”

    说罢,故意加快了步伐。

    陈剑心小跑追了上去,“哥,别生气,我告诉你就是。”

    陈剑南这才放慢行走。

    “哥,我说了你可别生气。我经常在林府中做活,不久前被林家大少爷看到,他时常骚扰我,有一次被员外老爷看到,把大少爷怒斥了一顿。”

    提到林家大少爷,饶是以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陈剑南,都有所耳闻,无他,实在是因为大少爷的名声太大。

    这名声倒不是什么好名声,而是臭名。

    大少爷乃实打实的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样样精通。

    其中第三样尤甚,甚至有过大街上强抢民女的前科,经小妹这么一说,陈剑南立即明白了。

    大概是林员外见儿子对下人起了色心,传出去着实辱了林家名声,这才来了一出诬陷小妹的戏。

    今日若不是被陈剑南识破,他们兄妹俩只怕要在牢狱中吃苦了。

    “妹妹,以后你不要到别人家做活了。”陈剑南双拳篡紧,心中埋下对林家的恨。

    陈剑心心中一暖,明白哥哥是担心自己受欺负,“可是,哥……”

    “不用可是,以后赚钱的事,哥来做。”陈剑南自然知道小妹要说什么。

    陈剑心认真地点头,眼角有一抹湿润。

    哥哥变了,变得越来越心疼自己了。

    兄妹俩边往回走,边讨论赚钱的办法。

    “哥,你去集市上给人写信怎么样?”小妹提议道。

    自古文人书生,读书之余,为别人书写家信对联等做个兼职,也是常有的事。

    陈剑南不是没想过,而是他觉得那样赚钱太慢,小小的青石镇,经常给家人写信的又有几人?

    如今,小妹受人欺负,他已决定不再让小妹去做活,也只好一试。

    他答应道:“好,回到家中收拾纸笔,我就去集市上试试。”

    以前那个陈剑南不但饱读诗书,字写得更是一绝,他自然不会太差。

    两人回到家中,简单收拾了笔墨纸砚,小妹从床底翻出一个破旧背篓,用湿布擦去灰尘,谅干后把布包裹住的笔墨纸砚,一股脑全放了进去。

    带上家里的旧凳子,准备工作到此结束,剩下的就是到集市上开张了。

    陈剑南背起书篓,拿起凳子出门,小妹也跟在了后面。

    他好说歹说,小妹就是不听,硬要跟他一起去集市,嘴上说是帮助他照看摊位,陈剑南知道,小妹担心他放不下脸面,特意去为他鼓劲的。

    内心掠过一丝感动,陈剑南不再拒绝,与小妹一起向镇上集市行去。

    日上三竿,集市上人来人往,一派热闹景象。

    兄妹俩在集市边上,寻一处方寸之地,放下背篓,拿出一干工具,再把背篓倒放在地上,摆上笔墨纸砚。

    陈剑南摆好凳子坐上,铺纸磨墨,代写书信正式开始。

    “哟,这不是善河村的野猪秀才吗?不在家里读书,跑来给人写书信,文人多作怪啊!”

    “我看不是作怪,八成是没钱过日子喽,靠小妹养活,终究是不是办法!”

    “我们村有个外地人,他经常念叨要给家人写信,自己却不识字,不如我告诉他集市上有个专门给人写信的秀才,看他愿不愿意过来。”

    “我们村也有人,我也去告知一声。”

    一个时辰过去,陈剑南的生意没接到一个,倒是不少看笑话的人免费帮忙打了广告。

    陈剑南静静坐着,对周围人的评论充耳不闻,他来时特意带了两本书,此刻正看得聚精会神。

    小妹坐在一旁,时而看看哥哥,时而看看来往人群,学习哥哥的性子,别人说话她也不插嘴,乐得自在。

    又过了一会。

    一个年近四旬的布衣大汉走过来,神情颇为激动,打量了下陈剑南,暗暗点头,问道:“听说你帮人写信?”

    “是的,写一页纸两文钱。”有生意上门,陈剑南放下书籍招呼道。

    布衣大汉掏出四文钱,道:“给我写两页!”

    纸是宣纸,陈剑南根据前世记忆,宣纸产于唐朝年间,他没想到大庆朝也生产宣纸。

    纸已铺好,陈剑南提笔,根据布衣大汉所说的内容,加以润色,不到一刻功夫,两页宣纸已写满。

    待墨迹风干,将纸折好,交给布衣大汉,布衣大汉憨憨一笑,接过书信满意而去。

    写字练字,本就是书生必做之事,如今既能练字,又能赚钱,可谓一举两得。

    虽说赚得不多,但也够兄妹两人解决燃眉之急。

    “哥,真棒!”陈剑南把四文钱交到小妹手中,小妹欣喜称赞。

    “妹妹,哥赚到钱了,你去买个烧饼吃吧。”从早上到现在,兄妹俩还未进食。

    小妹摇头道:“哥,我不饿,来写信的人不多,钱要留着,万一哪天没生意了……”

    陈剑南自然明白小妹的意思,他轻叹一声,重新铺好宣纸,下一笔生意。

    时间不久,又一个人前来写信。

    之前那帮人的广告没白做,日落西山之前,陈剑南做了七笔生意,有写一页的,也有写两页的。

    陈剑心把手里的铜钱数了一遍又一遍,足足十二文钱,虽然不多,但也相当于她做四天活的工钱。

    直到天色近晚,集市上少有人走动,陈剑南收好笔墨纸砚,背上背篓,与小妹买了四个馒头,一大块肉,心满意足地回家。

    “四个馒头两文钱,猪肉五文钱,哥,我们还剩下五文钱!”陈剑心开心至极,将手里的铜钱紧紧攥着。

    这一晚上,兄妹俩如同过年,吃得饱,又有肉吃。

    陈剑心吃了一个馒头,剩下的三个,全部进了陈剑南肚子。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陈剑南打个饱嗝,好不惬意。

    一夜无话。

    第二日,兄妹俩早早地起床,收拾好后便往镇上集市赶去。

    早上人多,前来写信的也会比昨日多些。

    整个集市上,只有陈剑南一个人替人写信,昨日前来写信的人,回到家里免不了帮忙宣传一番,今天来的人就更多了。

    傍晚时分,陈剑南揉了揉发酸的手腕,今天一共写了二十二页纸,对他这个瘦弱书生来说,算是不小的体力消耗。

    好在回报也是极其丰富的,一天赚二十二文钱,陈剑心之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生意一天好过一天,一连三日,赚了近百文钱。

    如此算来,兄妹俩到过年时,添几件新衣裳,过一个肥年没多大问题。

    然而,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有竞争。

章节目录

太仙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月照良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十一章 街头写信-扬州府怎么解锁,太仙传,笔趣阁并收藏太仙传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