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杨志九人,李成匆匆赶回汴梁,安排杨志在自己新买的房子里住下。李成就立刻返回王府。刚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就看到鸢儿惊喜地迎出来,旁边的锦儿也是一脸的喜气。
李成看着这两个小丫头,忍不住笑了笑,一边向房内走去,一边向跟在身后的孙园笑道:“你先下去换洗,我换过衣服就去见王爷。”
孙园闻言,忙小心地退了出去。鸢儿上前替李成脱下外面的锦袍,锦儿端着热水进来道:“官人先洗把脸,奴婢去端酸梅汤。昨天王爷问起官人,说让官人回来立刻去见他。”
李成一边洗脸,一边惊讶地道:“王爷难道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朝中生什么事情了?”
鸢儿在旁边替他重新挽好髻,轻声道:“听说是枢密使童大人昨天送来了一匣明珠,一座碧玉石山子,还有一贴王羲之的真迹。王爷觉得有些突兀,所有想同官人商议。”
李成微微一怔,枢密使童大人,应该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童贯了。这个太监也算是历史罕见的一位。掌握兵权长达二十余年,这是所有历史上的太监都没有企及的高峰。他还是爵位最高的宦官,不但位列三公,官至太师,还被宋徽宗封为“广阳郡王”真是空前绝后了。
虽然这时的童贯还没有得到“广阳郡王”爵位,却也官至枢密使,已经位列三公,位极人臣。这时忽然前来送礼,也难怪赵构会深感不安了。
李成不觉也感到有些意外,匆匆梳洗完毕,换了衣服,立刻来到了赵构的书房外。看到李成,在书房外服侍的内侍,立刻迎上来,笑道:“舍人快些进去,王爷正念叨着呢。”
李成还没有答话,便听赵构在屋内扬声道:“师父快进来,赵构正有要事商议!”
他急忙大步来到屋内,却看到西面的隔断内,赵构正站在一张大书案前皱眉看着桌上一大堆的东西。
看到李成进来,赵构向跟在李成身后的内侍摆手道:“没有孤王的吩咐任何人不得走进院子。有犯者,一律乱棍打死!”
那小内侍猛地一窒,急忙快步退出房间,前去传达赵构的命令,书房所在的院子登时安静了许多。
平静了一下情绪,赵构指着桌上的东西,长吁了一口气地低声道:“幸好师父回来的及时,不然赵构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说到这些,摇头道:“童贯忽然派人送来这些东西,虽然他也时常送些东西,却从未如此贵重,孤王一时不好决断是留是拒。”
李成仔细想了想,点头道:“最近朝中可有什么事情?”
赵构皱眉道:“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南方忽然出来一股反贼,诸地方官员竟然无力弹压。此事,虽然不大,但是父皇还是非常震怒,正准备出动禁军进行剿灭。”
李成闻言,点头道:“童贯此人究竟如何?还请王爷仔细相告。”
赵构闻言,面露不屑,轻蔑地摇头道:“此人自先帝神宗皇帝初年时进宫,已经五十余年,自从父皇登基以来就备受信任,早年曾在边关监军多年。长得身材高大魁伟,皮骨强劲如铁,双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颐下生着胡须,一眼望去,阳刚之气十足。看起来倒并不像是奴才,这可能和他年近二十岁才净身有关。”
李成想了想,点头道:“既然这人曾经在边关监军,那就是曾经混迹于军旅之中,这次忽然送来这样贵重的东西,那就一定是有所求了。”
赵构也点头道:“这个孤王自然明白,只是不知道他究竟想要做什么。此人一向十分慷慨,宫里的人大多拿过他的好处。只是,我这样的皇子他固然也时常送进一些东西,却并没有如此罕见的东西。而且,孤王同他并不十分熟悉,这样忽然送来东西……”
李成心中一动,点头道:“王爷先收下东西,明日若是童大人真的前来请安,那王爷答应他的请求就可以了。”
赵构惊讶地望着李成,疑惑地道:“若他的要求孤王无法办到,那该如何是好?而且,同内宦往来,难保不会惹人非议。”
李成看着堆放在书案上的一大堆东西,淡淡地笑道:“童大人既然有心军政,若是联络外官,恐怕有能力在皇上面前说话的大人,都不会愿意理睬。找太子那边,和找皇上相差不多,况且太子一定不会把一名宦官放在眼里的。其他皇子,恐怕就是想答应,也没有合适的时机。至于王爷,刚刚在皇上面前立了大功,皇上正是有心赏赐却不好正式封赏,若是王爷这时前去找皇上提个要求,举荐一位官员,皇上必定碍于情面不会轻易拒绝。所以才来试探。而且,王爷同童大人那算是家里的自己人,并不存在联络外官的忌讳。”
赵构双目一亮,欣然道:“这样说来,果然不错!只是,孤王向父皇提出的修建地道的事实属机密,他就这样轻易知道,实在令人……而且,他终究是个奴才,若让人知道孤王竟然同一名奴才……”
李成微微摇头道:“王爷同童大人本来都属内廷,原无忌讳,加上童大人进宫将近五十多年,在宫里耳目众多,在皇上面前深得信任,若是他能在皇上那里替王爷说上一些符合时宜的话,王爷今后想办什么事情都会容易一些。而且,这次王爷卖了他天大的一个人情,将来他总要还的。”
对于这个童贯,李成其实并没有太多轻视,能够以宦官的身份做到枢密使,执掌中枢,实在不是简单的讨好和阿谀能够做到的,总有一定的实力。这种人,本来就值得重视。他又没有看轻宦官的想法,而且内心深处,对这些人还是有一点同情的。毕竟,这些人的悲剧都是封建制度造成的,只是皇帝的牺牲品。即便说朝政荒废,最大的责任都应该是在宋徽宗身上。
听李成这样分析一番,赵构终于安心了。在书案那大堆的礼物中,随便捡了一个锦盒,塞给李成,笑道:“拿去,这个是弟子的一点心意。今天幸亏有师傅提醒,不然赵构一定错失机会了。”
李成笑了笑,接过锦盒,忽然想到:若是自己不来,站在现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会是谁呢?历史上,赵构终究都做了皇帝,这个谋士必定也不是普通人吧?
思忖之间,赵构随手打开那幅据说是王羲之真迹的字帖,笑道:“果然是书圣的真迹,孤还以为早已都被父皇弄走了,想不到童贯手中竟然藏有如此至宝。”
李成看着赵构那明朗的笑容,忽然想起自己这次前来的目的,忍不住暗自自责起来。
看赵构心情不错,李成拱手道:“李成今天前来,还有一件事想请王爷答应。”
赵构双目一转,不动声色地笑道:“师父有什么事尽管说来,赵构一定竭尽全力!”
李成知道,这件事不能太直接,太直接了,就会使自己反而显得目的不纯,忙笑道:“王爷可知天下能够坐天下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王爷可知是什么?”
赵构思忖良久,皱眉道:“三皇五帝,始皇汉祖、再到唐王和太祖皇帝以及天下豪杰,大多都是马上得天下,难道师父是说……”
李成看着这两个小丫头,忍不住笑了笑,一边向房内走去,一边向跟在身后的孙园笑道:“你先下去换洗,我换过衣服就去见王爷。”
孙园闻言,忙小心地退了出去。鸢儿上前替李成脱下外面的锦袍,锦儿端着热水进来道:“官人先洗把脸,奴婢去端酸梅汤。昨天王爷问起官人,说让官人回来立刻去见他。”
李成一边洗脸,一边惊讶地道:“王爷难道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朝中生什么事情了?”
鸢儿在旁边替他重新挽好髻,轻声道:“听说是枢密使童大人昨天送来了一匣明珠,一座碧玉石山子,还有一贴王羲之的真迹。王爷觉得有些突兀,所有想同官人商议。”
李成微微一怔,枢密使童大人,应该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童贯了。这个太监也算是历史罕见的一位。掌握兵权长达二十余年,这是所有历史上的太监都没有企及的高峰。他还是爵位最高的宦官,不但位列三公,官至太师,还被宋徽宗封为“广阳郡王”真是空前绝后了。
虽然这时的童贯还没有得到“广阳郡王”爵位,却也官至枢密使,已经位列三公,位极人臣。这时忽然前来送礼,也难怪赵构会深感不安了。
李成不觉也感到有些意外,匆匆梳洗完毕,换了衣服,立刻来到了赵构的书房外。看到李成,在书房外服侍的内侍,立刻迎上来,笑道:“舍人快些进去,王爷正念叨着呢。”
李成还没有答话,便听赵构在屋内扬声道:“师父快进来,赵构正有要事商议!”
他急忙大步来到屋内,却看到西面的隔断内,赵构正站在一张大书案前皱眉看着桌上一大堆的东西。
看到李成进来,赵构向跟在李成身后的内侍摆手道:“没有孤王的吩咐任何人不得走进院子。有犯者,一律乱棍打死!”
那小内侍猛地一窒,急忙快步退出房间,前去传达赵构的命令,书房所在的院子登时安静了许多。
平静了一下情绪,赵构指着桌上的东西,长吁了一口气地低声道:“幸好师父回来的及时,不然赵构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说到这些,摇头道:“童贯忽然派人送来这些东西,虽然他也时常送些东西,却从未如此贵重,孤王一时不好决断是留是拒。”
李成仔细想了想,点头道:“最近朝中可有什么事情?”
赵构皱眉道:“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南方忽然出来一股反贼,诸地方官员竟然无力弹压。此事,虽然不大,但是父皇还是非常震怒,正准备出动禁军进行剿灭。”
李成闻言,点头道:“童贯此人究竟如何?还请王爷仔细相告。”
赵构闻言,面露不屑,轻蔑地摇头道:“此人自先帝神宗皇帝初年时进宫,已经五十余年,自从父皇登基以来就备受信任,早年曾在边关监军多年。长得身材高大魁伟,皮骨强劲如铁,双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颐下生着胡须,一眼望去,阳刚之气十足。看起来倒并不像是奴才,这可能和他年近二十岁才净身有关。”
李成想了想,点头道:“既然这人曾经在边关监军,那就是曾经混迹于军旅之中,这次忽然送来这样贵重的东西,那就一定是有所求了。”
赵构也点头道:“这个孤王自然明白,只是不知道他究竟想要做什么。此人一向十分慷慨,宫里的人大多拿过他的好处。只是,我这样的皇子他固然也时常送进一些东西,却并没有如此罕见的东西。而且,孤王同他并不十分熟悉,这样忽然送来东西……”
李成心中一动,点头道:“王爷先收下东西,明日若是童大人真的前来请安,那王爷答应他的请求就可以了。”
赵构惊讶地望着李成,疑惑地道:“若他的要求孤王无法办到,那该如何是好?而且,同内宦往来,难保不会惹人非议。”
李成看着堆放在书案上的一大堆东西,淡淡地笑道:“童大人既然有心军政,若是联络外官,恐怕有能力在皇上面前说话的大人,都不会愿意理睬。找太子那边,和找皇上相差不多,况且太子一定不会把一名宦官放在眼里的。其他皇子,恐怕就是想答应,也没有合适的时机。至于王爷,刚刚在皇上面前立了大功,皇上正是有心赏赐却不好正式封赏,若是王爷这时前去找皇上提个要求,举荐一位官员,皇上必定碍于情面不会轻易拒绝。所以才来试探。而且,王爷同童大人那算是家里的自己人,并不存在联络外官的忌讳。”
赵构双目一亮,欣然道:“这样说来,果然不错!只是,孤王向父皇提出的修建地道的事实属机密,他就这样轻易知道,实在令人……而且,他终究是个奴才,若让人知道孤王竟然同一名奴才……”
李成微微摇头道:“王爷同童大人本来都属内廷,原无忌讳,加上童大人进宫将近五十多年,在宫里耳目众多,在皇上面前深得信任,若是他能在皇上那里替王爷说上一些符合时宜的话,王爷今后想办什么事情都会容易一些。而且,这次王爷卖了他天大的一个人情,将来他总要还的。”
对于这个童贯,李成其实并没有太多轻视,能够以宦官的身份做到枢密使,执掌中枢,实在不是简单的讨好和阿谀能够做到的,总有一定的实力。这种人,本来就值得重视。他又没有看轻宦官的想法,而且内心深处,对这些人还是有一点同情的。毕竟,这些人的悲剧都是封建制度造成的,只是皇帝的牺牲品。即便说朝政荒废,最大的责任都应该是在宋徽宗身上。
听李成这样分析一番,赵构终于安心了。在书案那大堆的礼物中,随便捡了一个锦盒,塞给李成,笑道:“拿去,这个是弟子的一点心意。今天幸亏有师傅提醒,不然赵构一定错失机会了。”
李成笑了笑,接过锦盒,忽然想到:若是自己不来,站在现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会是谁呢?历史上,赵构终究都做了皇帝,这个谋士必定也不是普通人吧?
思忖之间,赵构随手打开那幅据说是王羲之真迹的字帖,笑道:“果然是书圣的真迹,孤还以为早已都被父皇弄走了,想不到童贯手中竟然藏有如此至宝。”
李成看着赵构那明朗的笑容,忽然想起自己这次前来的目的,忍不住暗自自责起来。
看赵构心情不错,李成拱手道:“李成今天前来,还有一件事想请王爷答应。”
赵构双目一转,不动声色地笑道:“师父有什么事尽管说来,赵构一定竭尽全力!”
李成知道,这件事不能太直接,太直接了,就会使自己反而显得目的不纯,忙笑道:“王爷可知天下能够坐天下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王爷可知是什么?”
赵构思忖良久,皱眉道:“三皇五帝,始皇汉祖、再到唐王和太祖皇帝以及天下豪杰,大多都是马上得天下,难道师父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