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徐管事是工部侍郎董陌在安阳城老宅的二管事,老宅里自然还有大管事。直接向京城的老爷董大人汇报的的权力只有大管事有,一般别的管事是没有越级汇报的权力的。这大管事与二管事存在竞争,二管事虽没有权力直接面见自家老爷,但也有自己的门道,跟京城的工部侍郎府里的某些管事还是有关系比较好的。这徐管事与江老爷分别后回到老宅直接与大管事告假,说自己老家有急事,需要请假十天,大管事本来也不喜欢这个分走自己一部分权力,对自己的位置虎视眈眈的二管事,能有十天看不见他,那当然好,最好是永远见不到才好呢。也没有多问,就准了二管事的假。徐管事有武艺在身,直接骑上一匹快马,独自就往京城赶去。

    来到京城,找到自己在京城宅子里交好的管事,拜托他向老爷汇报一声,自己有重要事情汇报。这小管事正好是负责管理董老爷书房笔墨的,趁董老爷独自在书房时,汇报了老宅二管事有重要事情要直接面见老爷。这董老爷正好今天心情不错,也就让这小管事将二管事领进书房。在书房中,董老爷一看这二管事,还挺面熟,后来一问,才发现这二管事原来是跟在董老爷身边的一个侍卫,后来救过一次董老爷,自己腿却瘸了,现在不奔跑是看不太出来,跑起来就能发现腿脚有问题。董老爷也是感谢这侍卫救自己,看他腿残了,就施恩调他去老宅当了个二管事。

    徐管事将自己与江老爷见面见到的那张长弓的情况与董老爷一说,这董老爷大喜。董老爷实际是太子的人,太子近年来不是太受皇上喜欢了。太子正想趁明年皇上寿辰,献上一样能入圣眼的宝物,以博取圣心!作为太子爷的人,当然要为主子费心寻找。这刚想找些什么,这瞌睡就送来枕头了!董老爷当即派了自己的大管事带着十名侍卫跟着这汇报的徐管事紧急秘密的去了安阳城,与江老爷碰头取得长弓秘密送回京城。徐管事和江老爷当然都得偿所愿的得到好处。董老爷这边将长弓献给太子,也自然有他的好处。

    江老爷将长弓献出,搭上了工部侍郎的关系,他的许多生意,自然得到照顾。每天忙生意忙得不亦乐乎。眼看着自己大女儿的婚事近了,二女儿当时在自家湖里出事,自然也订下了姚家庶子姚文远,只等江素茵及笄再商议成亲的日子。当时姚家还看不上江家,只是自家的少爷坏了人家女儿名声,怎么也要负责。姚家主母考虑反正是个庶子,也就无所谓了。现在听说江老爷傍上工部侍郎,那态度自然不同了。一听江家大小姐也定亲了,马上要成亲了。很是积极的派媒人来选二小姐成亲的日子。当时二小姐江素茵本来是喜欢文公子的,被姚文远救了后,死活不愿意嫁给一个庶子,而且这姚文远长相上不如文公子俊逸,这江素茵更是不愿意了。直到听说这姚文远的父亲是四品官,在云镇这样的地方,一个商户女能嫁入官家已经高攀了。而且这姚文远到底年纪大一些,经历的事多,对于讨好女人,那更是手到擒来。很快就将江素茵迷得七晕八素,同意了这门婚事。二小姐的婚事也就定在了江大小姐成亲日子之后一个月,也就是十月十八日。

    婚礼前一天,按习俗男方去女方搬嫁资(嫁妆),女方置嫁资于厅堂,让人观看,称“看嫁资”。器物披挂红色彩线,衣服等薰以檀香,箱底放数枚银元,俗称“压箱钱”。嫁资搬到男方,亦陈列于厅堂供人观看,亦叫“看嫁资”。由婆婆取女方钥匙包,取钥开箱,俗称“掏箱”。江老爷最近生意做得红火,不顾柳夫人的反对,还是信守承诺,给江大小姐准备了丰盛的嫁妆。江大小姐的嫁妆搬到云家时,大伯娘的眼珠子都快突出来了,没想到这个丑媳妇娘家给准备了这么多嫁妆。这下大伯娘对娶个千金大小姐反而没什么意见了,就冲着这些嫁妆在村里也是独一份呀!其实这些嫁妆已经是删减过的,还有一半的是银票大约有五万两被江素娥收起来并没有展示。而比起江大小姐的嫁妆,江二小姐的就差了一截!明面上的物件是一样的,可惜没有陪嫁那么多银票,就给了一万两银票。其实江二小姐的嫁妆在云镇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这还是托了善文卖给江老爷那把长弓的福,让江老爷搭上工部侍郎,间接的搭上太子。否则江老爷可舍不得这么大手笔。嫁出两个女儿就花了十六万两银子。

    不过尽管比起以前已经不错了,但是柳夫人还是十分不满,几次跟江老爷闹,没办法,江老爷只好将当时善文带来的那把长弓是怎样的宝贝,又是怎样给自家带来巨大利益说给柳夫人听。

    “夫人!明白了吧!为什么我会给素娥陪嫁那么多,这也是当时许诺给云家那小子的。其实那把弓可是无价之宝呀!我们等于才十万两就买下了。其中五万两还是用的素娥嫁妆名义,让素娥掌控,不管怎么说素娥总是我的女儿。现在她的面容毁了,多拿一点银子,在婆家也有底气一点!”

    “可是!素茵也是你的女儿呀!素娥只是嫁给一个庄户人家,我们素茵可是嫁入官宦人家!那她更需要银子傍身呀!”柳夫人不服的说。

    “夫人!素茵的嫁妆在官宦人家也是很不错的嫁妆了,她也不能太过,毕竟嫁的是庶子,如果超出姚家嫡子媳妇的嫁妆,她能在姚府生活吗?你也不想一想!”

    “这。”

    “夫人!不要再说了!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素娥那次毁容生病是吃了你给的东西!里面你做了什么手脚?啊——!”

    柳夫人见自家夫君真的生气了!不敢再说什么,自己也觉得很疑惑,明明当时自己只是给的会发烧虚弱的药,怎么会毁容了!难道买错药了?不过这样更好!毁了那贱人的脸,现在陪嫁再多,也只能嫁到乡下去!自己女儿可是嫁入官宦人家!

    这个世界闺女出嫁均坐花轿。当地传说以前有个皇帝小康王逃难至此地,追兵追急,赖一女子相救得脱,后找恩女不得,诏此地女子出嫁可享半副銮驾待遇,凤冠霞披,并坐花轿。花轿,俗称“大红花轿”,有四人抬、八人抬之分。这江大小姐的就是一顶八人抬花轿,抬轿者穿一色特制的缎子马褂,炫耀一时。坐花轿尚含有明媒正娶、原配夫人之意,女子一生只能坐一次。故夫妻吵嘴,妻子带在嘴边一句话:我是大红花轿抬进门的,又不是走上门的,以此来炫耀高贵。迎亲日,花轿出门,以净茶、四色糕点供“轿神”。

    而江大小姐本来应该“开面”的,喜娘用五色棉纱线为新娘家绞去脸上汗毛,俗称“开面”。但是因为毁容了,江大小姐也不想吓到别人,就由翠玉来帮开面了。江家来的客人是吃“开面汤果”。花轿临门,江家放炮仗迎轿,旋即虚掩大门“拦轿门”,待善文塞入红包后才打开。花轿停放须轿门朝外,女家有人燃着红烛、持着镜子,向轿内照一下,谓驱逐匿藏轿内的冤鬼,称“搜轿”。江家中午为正席酒,俗称“开面酒”,亦叫“起嫁酒”。

    新娘上轿前,经男方喜娘三次催妆,佯作不愿出嫁,懒于梳妆,较异习俗有三:其一,“哭上轿”。女儿上轿,母亲哭送,哭词多为祝颂、叮嘱话,有:“囡啊囡,侬抬得去呵,烘烘响啊!侬独自去呵,领一潮来啊!”“侬敬重公婆敬重福,敬重丈夫有饭吃”等,新娘动了感情含泪惜别。其二,“抱上轿”。新娘由兄长抱上轿,进轿坐定后,臀部不可随便移动,寓平安稳当意。其三,“倒火熜灰”。新娘座下放一只焚着炭火、香料的火熜,花轿的后轿杠上搁系一条席子,俗称“轿内火熜,轿后席子”。这三样其中母亲哭送只能柳夫人来了,柳夫人不情不愿的做了做样子也就算哭送了。新娘没有哥哥,就由自己的弟弟,也就是江家大少爷抱上轿。这江素娥的两个弟弟一直有父亲带在身边,所以品行方面还是不错的,对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长姐一直很恭敬。反而因为江素茵被母亲宠坏了,脾气刁蛮,不得他们喜欢。起轿时,女家放炮仗,并用茶叶、米粒撒轿顶。新娘兄弟随轿行,谓之“送轿”。兄弟送至中途即回,且要包点火熜灰回来,并从火种中点燃香,返家置于火缸,俗称“倒火熜灰”,亦称“接火种”。

    花轿进门,男家奏乐放炮仗迎轿。停轿后卸轿门,由一名五六岁盛妆幼女(俗称“出轿小娘”)迎新娘出轿,用手微拉新娘衣袖三下,始出轿。新娘出轿门先跨过一只朱红漆的木制“马鞍子”,步红毡,由喜娘相扶站在喜堂右侧位置。新郎站到左侧。这时赞礼者喊:行庙见礼,奏乐!(乐起)主祝者诣香案前跪,皆跪!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赞礼者接着赞唱:升,平身,复位!跪!接唱:升,拜!升,拜!升,拜!又唱:跪,读祝章!由一个小丫头跪在右侧拜佛凳上读毕(当然这光荣任务就交给小雨来完成了)。赞礼者又唱:升,拜!升,拜!升,拜!整个过程总称为“三跪,九叩首,六升拜”。最后赞礼者唱:礼毕,退班,送入洞房!其间,新郎、新娘在拜堂时,有抢前头跪习俗,谓谁跪在前面,以后就可管住后者,在这点上善文既然主动跪在了新娘后面。善文是想让江素娥高兴,也是真心实意愿意让她管着自己。可惜不太懂得做娘的心。小雨看见大伯娘本来挺高兴的,看见善文这样做后,一下子脸有点垮下来了。哪个做母亲的估计都不会喜欢自己儿子以后会让媳妇管住的。小雨看的直摇头,这个大堂哥真是有些傻,你喜欢自己媳妇,愿意被他管住,不会回房时你们俩私下慢慢说呀。当着大伯娘的面就做的这么明显,这不是让大伯娘直接就不喜欢这个儿媳妇了嘛!

    这边善文和江素娥的婚事也就办完了。

章节目录

位面淘宝之古代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素手酥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十八章 善文成亲-位面淘宝之古代日常双男主,位面淘宝之古代日常,笔趣阁并收藏位面淘宝之古代日常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