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农业最根本的问题-小说古代农家日常全文阅读
第六百五十二章 农业最根本的问题-小说古代农家日常全文阅读-古代农家日常-笔趣阁
古代农家日常
作者:坐酌泠泠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说世家大族都是用家生子,很少在外面买下人,但有一种人却是他们需要的,那就是技术性人才,比如厨子,比如绣娘,甚至是一些懂木工活的下人。因为家里总吃一个人做的饭,是很容易厌烦的,这就需要重新买厨子;绣娘也同理。
因为对京城的派系心里有谱,所以这项工作对杜锦宁而言相对简单,她只需要提供一份名单给秦老六就行。蛇有蛇路、鼠有鼠路,秦老六自有他的办法将这些人不知不觉得送进她指定的人家里去。
杜锦宁走这一步棋,不为别的,只为收集情报,还为以后当她女扮男装暴露之后逃匿做准备。
“杜大人,皇上有请。”这日下了朝,邓易带着一个太监走了进来,对杜锦宁道。
说完这话,他情绪有些复杂。
他也是状元,当年风光一时,后来他用能力证明了他对得起这份荣誉。
不过他到翰林院之初,是坐了一段时间冷板凳的。足有一年的时间没有见到皇上,只接一些不能露脸却又辛苦的事情来做。
后来有一次机会,承旨有病,翰林院的前辈也正好有事,他接了旨写了一篇诏书,并得了老皇帝的称赞,承旨这才不敢再打压他,他后来渐渐得到重用,现如今坐到了承旨的位置上。
他以为,杜锦宁这个状元也会秉承他的路这样走。
却不想杜锦宁到翰林院才一天,皇帝就召见了他。
这让邓易心里五味杂呈。
杜锦宁不知道邓易和除齐慕远之外的其他人都有了各种想法与猜测,她知道赵晤召见她,肯定是为了前日她交上去的折子的事。
她施了一礼,跟着太监去了大殿。
“平身吧。”赵晤此时没有坐在大殿的宝座上,而是坐在偏殿的书桌后面,书桌上摆的正是杜锦宁写的那张折子。
大殿里除了赵晤、杜锦宁和一些太监宫女,并没有其他大臣。
赵晤平时跟内阁大臣们议事,大臣们并不都站着的,赵晤会让他们都坐下。
这会子,赵晤也指着下首的椅子道:“坐吧,坐下说。”
杜锦宁知道今天的谈话可能会比较久。她站着,赵晤坐着,也不舒服。她便不推辞,谢了恩后坐了下来。
赵晤这没有去动世前的折子,而是道:“我看了你写的东西,这些咱们且不说。我想问你一句,现在田地出现了大量兼并,老百姓手里的田地并没有多少。你提出的这些增加农业产量的建议,又有什么意义?”
他抬起头来,望向杜锦宁:“上次你话本里写了再生稻,便有大臣跳出来说谷贱伤农,后来还是我把农田耕种谷物的亩数改了改,世家们这才罢休。你现在写的这些增产增收的法子,你觉得他们会接受吗?接受了之后,对整个大宋又会有什么影响,你考虑过吗?”
“回皇上,微臣曾思索过这个问题。”杜锦宁道,“到了灾年,粮食欠收,于是农民就会变卖土地和房产沦为佃农,大地主们则用各种巧取豪夺兼并土地。无论哪个朝代,只要存在得久了,必会出现这种问题。”
她这回答完全出乎了赵晤的预料。
一个埋头苦读的书生,是很少去注意这种问题的,尤其杜锦宁的年纪还这么小。
他很感兴趣地问:“你既想过这个问题,那你有解决的办法吗?”
自打他登基,并且将权势稳稳地抓到自己手里之后,他就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他跟齐伯昆等心腹大臣们也讨论过多次。
土地集中在世家大族手里,那么纳的税就少了。如此一来,富的是世家大族,穷的是国家和朝庭。当土地兼并严重时,农民与地主、朝庭与地主的矛盾就会激化。
这是极为不稳定的因素。失去土地的农民一旦被逼到一定程度上,就会爆发农民起义。
赵晤是一个十分有抱负的皇帝,他不想就这么跟世家大族妥协下去。否则真不知道他们赵家的王朝,什么时候就会被农民起义所推翻。
这也是他十分关心农业产量的原因。
如果农民们能吃饱饭,他们就会安居乐业,社会就太平了。
可国家大部分的田地都在世家大族手里,这些土地上的农民并不能因为杜锦宁所提出的增产增收方法而改善生产。他们土地的产量多了,地主们收租也收得多,他们照样饥不果腹。一旦遇上荒年,他们就得卖儿卖女甚至饿死。
所以赵晤觉得,现在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是增产增收问题,而是土地兼并问题。
不过他虽然这样问了,对于杜锦宁的答案,他并不如何期待。
一群高官大臣都不能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杜锦宁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还能提出什么好主意不成?能思索过这个问题,已是很了不起了。
杜锦宁也在思索,该如何说出解决办法。
历史上出现过不少改革,就是针对土地兼并问题的。唐朝前期就曾实行过均田制,北宋还有王安石变法。在这之后,明朝张居正草拟的一条鞭法,清朝康熙年间的摊人丁入亩制度,民国孙中山提出的节制资本、扶助农工、联俄联共三大政策,中共在解放区的土改,国民党在台湾的土改等,都是针对土地兼并采取的措施。
不过有些政策,用在新王朝比较合适。新王朝、新政策、新秩序嘛。
而像这个架空宋朝,存在的时间比较长,积弊沉疴太多,那就得慎重考虑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不引起世家大族们的反弹。
想到这里,她摇了摇头,道:“这个得好好回去想一想。”
说完她又问:“皇上打算如何解决?大臣们怎么说?”
赵晤听她第一句话,越发觉得这就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孩子,有着孩子的天真。
他摇了摇头:“不是不知道如何解决,才头疼呢。”
杜锦宁想了想,决定提示一下:“田地在世家大族的手里,想让他们吐出来必是十分困难的。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世家子,采取的手段太强硬了,容易引起不稳定因素。”
赵晤点点头:“可不是。”不如世家大族的意,他们就能把他赵晤从皇位上拉下来,换一个傀儡坐上去。他五岁的儿子,倒是个好人选。
.。手机版阅读网址:
因为对京城的派系心里有谱,所以这项工作对杜锦宁而言相对简单,她只需要提供一份名单给秦老六就行。蛇有蛇路、鼠有鼠路,秦老六自有他的办法将这些人不知不觉得送进她指定的人家里去。
杜锦宁走这一步棋,不为别的,只为收集情报,还为以后当她女扮男装暴露之后逃匿做准备。
“杜大人,皇上有请。”这日下了朝,邓易带着一个太监走了进来,对杜锦宁道。
说完这话,他情绪有些复杂。
他也是状元,当年风光一时,后来他用能力证明了他对得起这份荣誉。
不过他到翰林院之初,是坐了一段时间冷板凳的。足有一年的时间没有见到皇上,只接一些不能露脸却又辛苦的事情来做。
后来有一次机会,承旨有病,翰林院的前辈也正好有事,他接了旨写了一篇诏书,并得了老皇帝的称赞,承旨这才不敢再打压他,他后来渐渐得到重用,现如今坐到了承旨的位置上。
他以为,杜锦宁这个状元也会秉承他的路这样走。
却不想杜锦宁到翰林院才一天,皇帝就召见了他。
这让邓易心里五味杂呈。
杜锦宁不知道邓易和除齐慕远之外的其他人都有了各种想法与猜测,她知道赵晤召见她,肯定是为了前日她交上去的折子的事。
她施了一礼,跟着太监去了大殿。
“平身吧。”赵晤此时没有坐在大殿的宝座上,而是坐在偏殿的书桌后面,书桌上摆的正是杜锦宁写的那张折子。
大殿里除了赵晤、杜锦宁和一些太监宫女,并没有其他大臣。
赵晤平时跟内阁大臣们议事,大臣们并不都站着的,赵晤会让他们都坐下。
这会子,赵晤也指着下首的椅子道:“坐吧,坐下说。”
杜锦宁知道今天的谈话可能会比较久。她站着,赵晤坐着,也不舒服。她便不推辞,谢了恩后坐了下来。
赵晤这没有去动世前的折子,而是道:“我看了你写的东西,这些咱们且不说。我想问你一句,现在田地出现了大量兼并,老百姓手里的田地并没有多少。你提出的这些增加农业产量的建议,又有什么意义?”
他抬起头来,望向杜锦宁:“上次你话本里写了再生稻,便有大臣跳出来说谷贱伤农,后来还是我把农田耕种谷物的亩数改了改,世家们这才罢休。你现在写的这些增产增收的法子,你觉得他们会接受吗?接受了之后,对整个大宋又会有什么影响,你考虑过吗?”
“回皇上,微臣曾思索过这个问题。”杜锦宁道,“到了灾年,粮食欠收,于是农民就会变卖土地和房产沦为佃农,大地主们则用各种巧取豪夺兼并土地。无论哪个朝代,只要存在得久了,必会出现这种问题。”
她这回答完全出乎了赵晤的预料。
一个埋头苦读的书生,是很少去注意这种问题的,尤其杜锦宁的年纪还这么小。
他很感兴趣地问:“你既想过这个问题,那你有解决的办法吗?”
自打他登基,并且将权势稳稳地抓到自己手里之后,他就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他跟齐伯昆等心腹大臣们也讨论过多次。
土地集中在世家大族手里,那么纳的税就少了。如此一来,富的是世家大族,穷的是国家和朝庭。当土地兼并严重时,农民与地主、朝庭与地主的矛盾就会激化。
这是极为不稳定的因素。失去土地的农民一旦被逼到一定程度上,就会爆发农民起义。
赵晤是一个十分有抱负的皇帝,他不想就这么跟世家大族妥协下去。否则真不知道他们赵家的王朝,什么时候就会被农民起义所推翻。
这也是他十分关心农业产量的原因。
如果农民们能吃饱饭,他们就会安居乐业,社会就太平了。
可国家大部分的田地都在世家大族手里,这些土地上的农民并不能因为杜锦宁所提出的增产增收方法而改善生产。他们土地的产量多了,地主们收租也收得多,他们照样饥不果腹。一旦遇上荒年,他们就得卖儿卖女甚至饿死。
所以赵晤觉得,现在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是增产增收问题,而是土地兼并问题。
不过他虽然这样问了,对于杜锦宁的答案,他并不如何期待。
一群高官大臣都不能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杜锦宁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还能提出什么好主意不成?能思索过这个问题,已是很了不起了。
杜锦宁也在思索,该如何说出解决办法。
历史上出现过不少改革,就是针对土地兼并问题的。唐朝前期就曾实行过均田制,北宋还有王安石变法。在这之后,明朝张居正草拟的一条鞭法,清朝康熙年间的摊人丁入亩制度,民国孙中山提出的节制资本、扶助农工、联俄联共三大政策,中共在解放区的土改,国民党在台湾的土改等,都是针对土地兼并采取的措施。
不过有些政策,用在新王朝比较合适。新王朝、新政策、新秩序嘛。
而像这个架空宋朝,存在的时间比较长,积弊沉疴太多,那就得慎重考虑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不引起世家大族们的反弹。
想到这里,她摇了摇头,道:“这个得好好回去想一想。”
说完她又问:“皇上打算如何解决?大臣们怎么说?”
赵晤听她第一句话,越发觉得这就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孩子,有着孩子的天真。
他摇了摇头:“不是不知道如何解决,才头疼呢。”
杜锦宁想了想,决定提示一下:“田地在世家大族的手里,想让他们吐出来必是十分困难的。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世家子,采取的手段太强硬了,容易引起不稳定因素。”
赵晤点点头:“可不是。”不如世家大族的意,他们就能把他赵晤从皇位上拉下来,换一个傀儡坐上去。他五岁的儿子,倒是个好人选。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