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光义真不愧是做里长的,这番话说得实在有水平,话里话外都是让郑林帮着宣扬一下,杜锦宁主动给杜辰生拜年了,大概是担心别人非议她。这让杜锦宁佩服得紧。
看着杜锦宁上了车,章光义便将他和章鸿文手里的回礼放到了车上,又问道:“明日我们去拜年,你在家的吧?”
“在家的。”杜锦宁道。
明日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但在杜锦宁的印象里,陈氏的父母早已不在了,陈家只有哥嫂两人。哥哥还好,嫂子却是个泼辣不讲情面的,以前总怕陈氏带着四个儿女回娘家吃他们的,每回回去,都冷言冷语地叫人坐不住。
陈氏又是个硬气的,就在杜云诚去世的头两年回去过。后见嫂子这样,哥哥却拿不起事儿,便再也不往陈家去了。
牛氏能毫无顾忌地磋磨陈氏母女几个,也是因为陈家没人出头的缘故。否则,如果陈氏有像牛氏那样几个膀大腰圆的哥哥和弟弟,杜辰生和牛氏再对小三房几个不满,也不敢那样虐待她们。
以前陈氏不回娘家,估计今年也不会去。
这南方虽然气温不是特别低,但冷风一吹,还是挺够人受的。这一路来,坐在前面车辕上的郑林跟杜锦宁聊了两句,便受不住冷风吹,不得不闭了嘴。
到了书院,郑林的骡车也没停下,继续一直将杜锦宁送到家门口,这才告辞离开。走之前,他死活不要杜锦宁递过来的车资,杜锦宁没奈何,只得让陈氏又拿了一包糕点和几个卤蛋,偷偷塞到他后车厢里,这才放他离开。
陈氏和几个姐姐见杜锦宁毫发无损,还带回来一堆的礼物,这才放下心来,问她道:“怎的这么多回礼?”
杜锦宁一份一份地拿出来:“这是伯祖父给的,这是祖父叫大伯母收拾出来还礼的,这是章里正给的,这是郑大叔给的。”又从怀里掏出几个红封。她记性好,对哪个红封是谁给的,记得清清楚楚。
杜寅生拿杜锦宁正常的侄孙看待,所以回礼也很正常,给了个五十文铜钱的红封,回了一包糖环和蒙氏做的粑粑。
而杜家二房那边,张氏存了跟杜锦宁缓和关系的心,给的礼就重了,不仅回了许多自酿的香肠和腊肉,荷叶里还包着一只处理过的鸡——这可能是杜家二房晚上要炖的鸡,被张氏给放进来了。除此之外,杜辰生和牛氏还各封了一钱银子,难怪当时牛氏一脸肉痛的表情。
章家因承了杜锦宁的情,还的礼也挺重,跟杜家二房的差不多,章光义还给杜锦宁封了一个一钱银子的红封。至于郑林,则是回了十二个糍粑。
看着杜家二房给的礼,陈氏几人的表情都十分复杂。
以前她们在杜家当牛做马,性命就跟那草芥一般,过年能给她们吃一餐白米饭,就是杜辰生和牛氏对她们的最大施舍。可现在,杜锦宁出息了,杜辰生他们就反过来巴结她们了,送了这么重的礼。
杜方苓和杜方蕙看向杜锦宁,一脸的敬服:“都是宁哥儿能干,他们才这样对待咱们。”
陈氏和杜方菲的心情却十分复杂。两人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要是宁哥儿真是个哥儿,那该多好!
吃过晚饭,陈氏跟着杜锦宁进了她的房间,对她道:“今天谢氏过来,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想求娶你大姐。对于这个,你有什么看法?”
过年前的两天,许成源曾经来找过杜锦宁,拿来了他卖出去的话本的一半银钱——三百文钱,交给杜锦宁,并感激地说要是没有杜锦宁,他不可能写得出这么好的话本。往后他卖了话本,仍会送一半收益过来。
杜锦宁当时并没有推辞,直接收了那三百文钱,这事还惹得杜方菲说了她两句,说既是同窗,这样收钱是不是不好。
通过这件事,陈氏便觉得许成源这人还不错。只是杜锦宁说过要多看看,她这才没有再重提这桩婚事。可没想到许家竟然也对杜方菲有意,今天就上门来试探了。
陈氏自然十分高兴。
“这件事,你问过大姐了吗?她乐不乐意?”杜锦宁问道。
她虽然还是原来的意见,觉得这事不必操之过急。但现在看杜方菲的态度,她觉得还是先问过再说。要是杜方菲没这意思,这门亲事就不必考虑了,直接回绝了许家就是。
“她怎么会不乐意呢?这么好一桩亲事。”陈氏不以为意地道。
“还是问问她的好,毕竟这是关乎她一辈子的大事,总得她自己乐意。”
“那行,我这就去问问她。”陈氏说着,转身出了门。
可没过多久,她就回来了,手里还拉着杜方菲,脸色很不好看:“你大姐说,她不乐意。宁哥儿你劝劝你大姐,怎么能不乐意呢?这么好一门亲事,我们还能害她不成?”
说着又问杜方菲:“许家你都不乐意,你还想找什么样的人家?”
杜方菲低着头不说话。
“你倒是说话呀。”陈氏气道。
“娘,大姐不乐意就算了。这姻缘,得讲缘分。缘分没到,自然看不对眼。”杜锦宁劝道。
“可许家这门亲事确实不错,人口简单,你们许婶儿又是个明理的人。许成源品貌都不错,又在书院里念书,考上秀才也是迟早的事。我听你许婶说了,书院里的先生有意在今年让许成源下场。如果到时候他真考上了秀才,咱们可就攀不上他家了,不知有多少人愿意跟他家结亲呢。”陈氏道。
杜锦宁便看向杜方菲:“大姐,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反正我跟娘又不是外人,你给我们说说,我们也好心里有数不是?你看娘这着急上火的。”
她也很好奇,想知道杜方菲是不是心里有人了。以前在桃花村时,可没听她说过;搬到这庄子来不过半个月,前些日子去田里挖地种菜都跟着陈氏出出进进,后来在家里做豆干,更是门都不出。她去哪儿接触陌生男人去?
看着杜锦宁上了车,章光义便将他和章鸿文手里的回礼放到了车上,又问道:“明日我们去拜年,你在家的吧?”
“在家的。”杜锦宁道。
明日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但在杜锦宁的印象里,陈氏的父母早已不在了,陈家只有哥嫂两人。哥哥还好,嫂子却是个泼辣不讲情面的,以前总怕陈氏带着四个儿女回娘家吃他们的,每回回去,都冷言冷语地叫人坐不住。
陈氏又是个硬气的,就在杜云诚去世的头两年回去过。后见嫂子这样,哥哥却拿不起事儿,便再也不往陈家去了。
牛氏能毫无顾忌地磋磨陈氏母女几个,也是因为陈家没人出头的缘故。否则,如果陈氏有像牛氏那样几个膀大腰圆的哥哥和弟弟,杜辰生和牛氏再对小三房几个不满,也不敢那样虐待她们。
以前陈氏不回娘家,估计今年也不会去。
这南方虽然气温不是特别低,但冷风一吹,还是挺够人受的。这一路来,坐在前面车辕上的郑林跟杜锦宁聊了两句,便受不住冷风吹,不得不闭了嘴。
到了书院,郑林的骡车也没停下,继续一直将杜锦宁送到家门口,这才告辞离开。走之前,他死活不要杜锦宁递过来的车资,杜锦宁没奈何,只得让陈氏又拿了一包糕点和几个卤蛋,偷偷塞到他后车厢里,这才放他离开。
陈氏和几个姐姐见杜锦宁毫发无损,还带回来一堆的礼物,这才放下心来,问她道:“怎的这么多回礼?”
杜锦宁一份一份地拿出来:“这是伯祖父给的,这是祖父叫大伯母收拾出来还礼的,这是章里正给的,这是郑大叔给的。”又从怀里掏出几个红封。她记性好,对哪个红封是谁给的,记得清清楚楚。
杜寅生拿杜锦宁正常的侄孙看待,所以回礼也很正常,给了个五十文铜钱的红封,回了一包糖环和蒙氏做的粑粑。
而杜家二房那边,张氏存了跟杜锦宁缓和关系的心,给的礼就重了,不仅回了许多自酿的香肠和腊肉,荷叶里还包着一只处理过的鸡——这可能是杜家二房晚上要炖的鸡,被张氏给放进来了。除此之外,杜辰生和牛氏还各封了一钱银子,难怪当时牛氏一脸肉痛的表情。
章家因承了杜锦宁的情,还的礼也挺重,跟杜家二房的差不多,章光义还给杜锦宁封了一个一钱银子的红封。至于郑林,则是回了十二个糍粑。
看着杜家二房给的礼,陈氏几人的表情都十分复杂。
以前她们在杜家当牛做马,性命就跟那草芥一般,过年能给她们吃一餐白米饭,就是杜辰生和牛氏对她们的最大施舍。可现在,杜锦宁出息了,杜辰生他们就反过来巴结她们了,送了这么重的礼。
杜方苓和杜方蕙看向杜锦宁,一脸的敬服:“都是宁哥儿能干,他们才这样对待咱们。”
陈氏和杜方菲的心情却十分复杂。两人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要是宁哥儿真是个哥儿,那该多好!
吃过晚饭,陈氏跟着杜锦宁进了她的房间,对她道:“今天谢氏过来,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想求娶你大姐。对于这个,你有什么看法?”
过年前的两天,许成源曾经来找过杜锦宁,拿来了他卖出去的话本的一半银钱——三百文钱,交给杜锦宁,并感激地说要是没有杜锦宁,他不可能写得出这么好的话本。往后他卖了话本,仍会送一半收益过来。
杜锦宁当时并没有推辞,直接收了那三百文钱,这事还惹得杜方菲说了她两句,说既是同窗,这样收钱是不是不好。
通过这件事,陈氏便觉得许成源这人还不错。只是杜锦宁说过要多看看,她这才没有再重提这桩婚事。可没想到许家竟然也对杜方菲有意,今天就上门来试探了。
陈氏自然十分高兴。
“这件事,你问过大姐了吗?她乐不乐意?”杜锦宁问道。
她虽然还是原来的意见,觉得这事不必操之过急。但现在看杜方菲的态度,她觉得还是先问过再说。要是杜方菲没这意思,这门亲事就不必考虑了,直接回绝了许家就是。
“她怎么会不乐意呢?这么好一桩亲事。”陈氏不以为意地道。
“还是问问她的好,毕竟这是关乎她一辈子的大事,总得她自己乐意。”
“那行,我这就去问问她。”陈氏说着,转身出了门。
可没过多久,她就回来了,手里还拉着杜方菲,脸色很不好看:“你大姐说,她不乐意。宁哥儿你劝劝你大姐,怎么能不乐意呢?这么好一门亲事,我们还能害她不成?”
说着又问杜方菲:“许家你都不乐意,你还想找什么样的人家?”
杜方菲低着头不说话。
“你倒是说话呀。”陈氏气道。
“娘,大姐不乐意就算了。这姻缘,得讲缘分。缘分没到,自然看不对眼。”杜锦宁劝道。
“可许家这门亲事确实不错,人口简单,你们许婶儿又是个明理的人。许成源品貌都不错,又在书院里念书,考上秀才也是迟早的事。我听你许婶说了,书院里的先生有意在今年让许成源下场。如果到时候他真考上了秀才,咱们可就攀不上他家了,不知有多少人愿意跟他家结亲呢。”陈氏道。
杜锦宁便看向杜方菲:“大姐,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反正我跟娘又不是外人,你给我们说说,我们也好心里有数不是?你看娘这着急上火的。”
她也很好奇,想知道杜方菲是不是心里有人了。以前在桃花村时,可没听她说过;搬到这庄子来不过半个月,前些日子去田里挖地种菜都跟着陈氏出出进进,后来在家里做豆干,更是门都不出。她去哪儿接触陌生男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