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沧和陈月娘成了亲之后,生活和往日并无太改变。
夫妻两个都住在梧桐居里。白日徐沧照例在他的药房里忙碌,配制新药,撰写医书。陈月娘则像往日一样,守在顾莞宁身边。
到了晚上,顾莞宁歇下了,陈月娘才会回屋。
顾莞宁主动提起过几回:“夫子如今成了亲,不像往日孤身一人。以后早些回去吧!”
陈月娘却笑道:“他每日晚上都要看医书看到半夜。我早早回去,也是一个人。”
成了亲之后,陈月娘的面色愈发红润,穿的衣服也鲜亮了些,看着比往日年轻。徐沧更如老树开花一般,常年不变的木板脸,也鲜活了起来。
陈月娘坚持每日要来当差,顾莞宁也只得随了她。
……
到了腊月二十三之后,朝廷各衙门便开始放假,大朝会也停了。除了六部尚书和几位阁老们还要辛苦操劳之外,其余大小官员都松了口气。
不过,年底也是同僚走动给上官送礼的最佳时节,同样不得清闲。
府中大小琐事,都由太子妃打理。
顾莞宁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两个孩子身上。到了八个月,阿娇已经会往前爬,动作十分利索。阿奕稍懒一些,只会蹬着小腿往后退。
在经历过几回两个孩子差点摔到床榻下的惊吓之后,顾莞宁命人收拾了一间空屋出来。
屋子里既无床榻也无桌椅,宽敞的屋子里铺上一张厚厚的毛毯,既柔软又暖和。两个孩子穿着丝缎小袄,在地毯上四处爬,不时咯咯笑出声,十分开心。
顾莞宁特意穿得利索些,陪着孩子一起在地毯上戏耍。
太子妃忙的脚不沾地,无暇照顾麒哥儿和麟哥儿,便让乳母宫女将两个孩子都带到了梧桐居。
于是,在地毯上嬉闹打滚的孩子,就变成了四个……
两个叔叔辈的,正好两周岁,比两个侄儿侄女只大了一岁多。在一起玩耍,倒是正合适。
麟哥儿天生淘气,总趁着大人没留意的时候,偷偷捏阿娇肉乎乎的小手,还有阿奕清秀的小脸蛋。
麒哥儿脑中遗留的病根,如今渐渐显现。不但说话不及麟哥儿利落,就连举动也稍稍有些迟缓。不过,他也格外乖巧听话些。
顾莞宁让他坐着别动,他便乖乖地坐在那儿。
一屋子淘气包,麒哥儿的安静格外醒目,也分外惹人怜惜。
顾莞宁看在眼里,心里也有些唏嘘。
徐沧说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麒哥儿智力的发育,和麟哥儿相差得会越来越明显。现在孩子都还小,不知道这差距意味着什么。
等麒哥儿长大之后,意识到自己和常人不同,看到自己和麟哥儿之间的差距,心里会是怎生难过?
麒哥儿抬头,咧嘴一笑:“大嫂。”
顾莞宁目光柔和,冲麒哥儿招招手:“麒哥儿,到大嫂这儿来。”
麒哥儿欢欢喜喜地过来了。
孩子最是敏感。谁对他好,便肯亲近谁。这几个月来,顾莞宁对麒哥儿多几分怜惜,麒哥儿便愈发喜欢往顾莞宁的身边凑。
麒哥儿依偎在顾莞宁的身边,顾莞宁拿起一旁的点心,细心地掰成小块,往麒哥儿的嘴里送。
麒哥儿张口嘴,一口吃了下去,小嘴鼓鼓地,一脸幸福。
麟哥儿看着眼热,立刻凑了过去:“大嫂,我也想吃。”
顾莞宁抿唇笑了起来:“好,你也过来。”
麟哥儿也高高兴兴地过来了,和麒哥儿一左一右依偎在顾莞宁身侧。
……
阿娇原本在地毯上爬来爬去,此时转过头来,噢噢地哼了几声。然后麻溜地爬了过来。一双灵活的眼睛,盯着顾莞宁不放。又来回地看麒哥儿麟哥儿。显然是不满自己的亲娘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
简直就是个小人精。
阿奕往日只会往后退,今儿个不知怎么开了窍,竟也随着阿娇一起爬过来了。和阿娇并排趴着,也哦哦地哼了几声。
顾莞宁眼中盛满笑意,柔声道:“阿娇乖,阿奕也乖。娘刚才在喂你们三叔四叔吃糕点。你们两个还小,现在还不能吃。等以后能吃了,娘再喂你们。”
阿娇阿奕不知有没有听懂,反正不肯挪动身子,依旧哼个不停。阿娇甚至伸出了一双胳膊来。
顾莞宁只得先将阿娇抱到了怀中,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阿娇的额头:“你这个淘气包,总是这般霸道。等日后大了,可不能这样。”
一旁的乳母忙抱起阿奕,一边凑趣地笑道:“这是太孙妃疼惜小小姐,所以才先紧着小小姐呢!”
换了那些个重子嗣轻贱女儿的,自是要紧着儿子了。
顾莞宁轻笑一声,调整姿势,让阿娇在自己的怀中躺着更舒适些。
儿子女儿都是她的心头肉,一样疼爱。只是,女子活在世上,总比男子更多拘束。自是要多娇惯着一些。
琳琅站在门边,笑吟吟地禀报:“启禀太孙妃,宫中又有赏赐。都是赏给小小姐和小公子的。”
因着元佑帝的器重偏爱,宫中的王皇后时常赏些东西给阿娇阿奕姐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
齐王府魏王府韩王府也时有赏赐。
顾莞宁随口笑道:“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宫中有赏赐,她总得亲自出面。
前来送东西的依旧是席公公。
“奴才见过太孙妃。”席公公满脸陪笑着行礼:“皇后娘娘打发奴才,送些衣物过来。”
顾莞宁淡淡笑道:“多谢皇祖母赏赐。席公公回宫后,代我谢过皇祖母。”
席公公忙笑道:“这是奴才分内之事。皇后娘娘还让奴才带几句话来。如今各府都添丁进口,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请太孙妃将孩子带进宫里,给皇上和娘娘瞧一瞧。”
阿娇阿奕都八个月了,还从未出过府半步,更别说进宫了。齐王府的玥姐儿,魏王府的瑜姐儿,还有韩王府的朗哥儿,也都未进过宫。
元佑帝好赖还见过阿娇和阿奕一回,其他几个孩子还未见过。
王皇后此举,显然是要讨元佑帝欢心。
夫妻两个都住在梧桐居里。白日徐沧照例在他的药房里忙碌,配制新药,撰写医书。陈月娘则像往日一样,守在顾莞宁身边。
到了晚上,顾莞宁歇下了,陈月娘才会回屋。
顾莞宁主动提起过几回:“夫子如今成了亲,不像往日孤身一人。以后早些回去吧!”
陈月娘却笑道:“他每日晚上都要看医书看到半夜。我早早回去,也是一个人。”
成了亲之后,陈月娘的面色愈发红润,穿的衣服也鲜亮了些,看着比往日年轻。徐沧更如老树开花一般,常年不变的木板脸,也鲜活了起来。
陈月娘坚持每日要来当差,顾莞宁也只得随了她。
……
到了腊月二十三之后,朝廷各衙门便开始放假,大朝会也停了。除了六部尚书和几位阁老们还要辛苦操劳之外,其余大小官员都松了口气。
不过,年底也是同僚走动给上官送礼的最佳时节,同样不得清闲。
府中大小琐事,都由太子妃打理。
顾莞宁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两个孩子身上。到了八个月,阿娇已经会往前爬,动作十分利索。阿奕稍懒一些,只会蹬着小腿往后退。
在经历过几回两个孩子差点摔到床榻下的惊吓之后,顾莞宁命人收拾了一间空屋出来。
屋子里既无床榻也无桌椅,宽敞的屋子里铺上一张厚厚的毛毯,既柔软又暖和。两个孩子穿着丝缎小袄,在地毯上四处爬,不时咯咯笑出声,十分开心。
顾莞宁特意穿得利索些,陪着孩子一起在地毯上戏耍。
太子妃忙的脚不沾地,无暇照顾麒哥儿和麟哥儿,便让乳母宫女将两个孩子都带到了梧桐居。
于是,在地毯上嬉闹打滚的孩子,就变成了四个……
两个叔叔辈的,正好两周岁,比两个侄儿侄女只大了一岁多。在一起玩耍,倒是正合适。
麟哥儿天生淘气,总趁着大人没留意的时候,偷偷捏阿娇肉乎乎的小手,还有阿奕清秀的小脸蛋。
麒哥儿脑中遗留的病根,如今渐渐显现。不但说话不及麟哥儿利落,就连举动也稍稍有些迟缓。不过,他也格外乖巧听话些。
顾莞宁让他坐着别动,他便乖乖地坐在那儿。
一屋子淘气包,麒哥儿的安静格外醒目,也分外惹人怜惜。
顾莞宁看在眼里,心里也有些唏嘘。
徐沧说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麒哥儿智力的发育,和麟哥儿相差得会越来越明显。现在孩子都还小,不知道这差距意味着什么。
等麒哥儿长大之后,意识到自己和常人不同,看到自己和麟哥儿之间的差距,心里会是怎生难过?
麒哥儿抬头,咧嘴一笑:“大嫂。”
顾莞宁目光柔和,冲麒哥儿招招手:“麒哥儿,到大嫂这儿来。”
麒哥儿欢欢喜喜地过来了。
孩子最是敏感。谁对他好,便肯亲近谁。这几个月来,顾莞宁对麒哥儿多几分怜惜,麒哥儿便愈发喜欢往顾莞宁的身边凑。
麒哥儿依偎在顾莞宁的身边,顾莞宁拿起一旁的点心,细心地掰成小块,往麒哥儿的嘴里送。
麒哥儿张口嘴,一口吃了下去,小嘴鼓鼓地,一脸幸福。
麟哥儿看着眼热,立刻凑了过去:“大嫂,我也想吃。”
顾莞宁抿唇笑了起来:“好,你也过来。”
麟哥儿也高高兴兴地过来了,和麒哥儿一左一右依偎在顾莞宁身侧。
……
阿娇原本在地毯上爬来爬去,此时转过头来,噢噢地哼了几声。然后麻溜地爬了过来。一双灵活的眼睛,盯着顾莞宁不放。又来回地看麒哥儿麟哥儿。显然是不满自己的亲娘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
简直就是个小人精。
阿奕往日只会往后退,今儿个不知怎么开了窍,竟也随着阿娇一起爬过来了。和阿娇并排趴着,也哦哦地哼了几声。
顾莞宁眼中盛满笑意,柔声道:“阿娇乖,阿奕也乖。娘刚才在喂你们三叔四叔吃糕点。你们两个还小,现在还不能吃。等以后能吃了,娘再喂你们。”
阿娇阿奕不知有没有听懂,反正不肯挪动身子,依旧哼个不停。阿娇甚至伸出了一双胳膊来。
顾莞宁只得先将阿娇抱到了怀中,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阿娇的额头:“你这个淘气包,总是这般霸道。等日后大了,可不能这样。”
一旁的乳母忙抱起阿奕,一边凑趣地笑道:“这是太孙妃疼惜小小姐,所以才先紧着小小姐呢!”
换了那些个重子嗣轻贱女儿的,自是要紧着儿子了。
顾莞宁轻笑一声,调整姿势,让阿娇在自己的怀中躺着更舒适些。
儿子女儿都是她的心头肉,一样疼爱。只是,女子活在世上,总比男子更多拘束。自是要多娇惯着一些。
琳琅站在门边,笑吟吟地禀报:“启禀太孙妃,宫中又有赏赐。都是赏给小小姐和小公子的。”
因着元佑帝的器重偏爱,宫中的王皇后时常赏些东西给阿娇阿奕姐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
齐王府魏王府韩王府也时有赏赐。
顾莞宁随口笑道:“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宫中有赏赐,她总得亲自出面。
前来送东西的依旧是席公公。
“奴才见过太孙妃。”席公公满脸陪笑着行礼:“皇后娘娘打发奴才,送些衣物过来。”
顾莞宁淡淡笑道:“多谢皇祖母赏赐。席公公回宫后,代我谢过皇祖母。”
席公公忙笑道:“这是奴才分内之事。皇后娘娘还让奴才带几句话来。如今各府都添丁进口,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请太孙妃将孩子带进宫里,给皇上和娘娘瞧一瞧。”
阿娇阿奕都八个月了,还从未出过府半步,更别说进宫了。齐王府的玥姐儿,魏王府的瑜姐儿,还有韩王府的朗哥儿,也都未进过宫。
元佑帝好赖还见过阿娇和阿奕一回,其他几个孩子还未见过。
王皇后此举,显然是要讨元佑帝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