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想殖民,又不会做生意怎么办?(求订阅)-明朝小公爷免费阅读
第1197章 想殖民,又不会做生意怎么办?(求订阅)-明朝小公爷免费阅读-抢救大明朝-笔趣阁
抢救大明朝
作者:大罗罗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马总督,”李继成听着布鲁斯.范.迪门把马特索尔科的话翻译成了汉语,突然开口打断道,“那个海外殖民地有什么用啊?那么老远的,也不好控制,辛辛苦苦打下来,最后出了逆贼,自建一国,那不就鸡飞蛋打了吗?”
布鲁斯听着他的话,心想:你自己背信弃义,于是也怀疑他人会背信弃义吗?果然是强盗之国啊!
心里这么想,但是嘴上还是老老实实的把皇太孙的话翻译成了荷兰语。
马特索尔科则非常认真的替大顺国想了想,然后说:“大明帝国似乎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了,所以才在海外广建藩属之邦,并且分封给皇帝的兄弟子侄......”
“这个办法......”李继成不大愿意,大顺的李氏皇族现在人口也不少了,李自成自己没儿子,但是有侄子李过(后来变成了李自成的儿子),弟弟李自敬。李过即位当了皇帝,李自敬则被封为楚王,养在昆明吃喝玩乐生儿子。
而李过和李自敬都有儿子,其中李过有十一个儿子,李自敬有八个儿子,这些儿子中的一部分已经成年,成年的儿子又生了许多儿子!
其中李过的儿子除了李来亨封太子,其余都是亲王。李自敬的儿子则以长子李忠为世子,其余封侯。
而太子李来亨的儿子,则是长子李继成封立太孙,其余封郡王——将来李来亨当了皇爷,这些郡王还可以升级当亲王。
而李家这些王爷们的待遇,可要比朱慈烺给朱家那群龙子龙孙的待遇好多了——朱慈烺这边路子多,可以自己努力。李过这边没什么出路,就得养着这帮王爷。所以李家的亲王职田都给“一万石”,郡王给“五千石”,侯给“三千石”。
想到这些“白白给出去”的土地,李继成就有点舍不得了。如果再让他出钱出力替这帮总是眼红自己太子位置的兄弟张罗封国,他可就不愿意了,这事儿对他有什么好处?不仅没有好处,没准还有坏处呢!万一这些兄弟忘恩负义,起兵造反怎么办?
“朱慈烺这么干有什么好处?”李继成问。
马特索尔科想了想,“可以输出一些人口,缓解本土的土地紧张。”
土地紧张......李继成一听这四个字就脑仁疼!
现在大顺朝也遇上土地紧张的难题了!土地就这点,要分一份的人却越来越多,这样下去怎么得了?而要输出人口,好像也不大容易。
“可是那些人未必愿意去那么老远啊!”李继成抱怨道,“缅甸这里还挺宽敞,又有几个人愿意来?”
马特索尔科说:“那是因为没有厚利引诱,明国那边商贸繁荣,无论是东去新洲还是南下暹罗、金瓯,都是有利可图,这些年可有不少人在南洋和新洲发了大财。有他们做榜样,当然有人不畏艰险路遥,跨海而去了。”
说穿了,现在明朝的对外殖民是以资本主义性质的殖民为主——也就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殖民。除了作奸犯科被逮着的流放犯,其他人大多是揣着个发财梦出海的。到地方后,无论是经营农场,捕猎毛皮动物,开办各种作坊商铺,还是寻找黄金,目的都是为了发洋财,而盈亏自负!
而为了发洋财出去的明朝人当中,就有不少是攥着本钱的主儿,有些是财迷心窍的商人,有些是权贵家里没有继承权(爵位)的学渣儿子。有了他们的本钱和管理,大明朝廷在殖民地的投入就小多了——不仅是投入的本钱小了,管理的压力也轻了。殖民地距离本土动辄万里,来回一趟就是一两年,管理就是个大问题了。
朱皇帝上哪儿找那么多既能干,又清廉,而且还不怕苦、不怕死的官员去殖民地管理官有经济?想想就知道不行,让人贪没了他都不知道啊!当然了,他如果想走西班牙式的殖民路线另当别论,但是落在大明手里的地盘和西班牙人早年捞到的地盘不一样,没那么大油水,必须得投资开发,然后才能有收获。
而且大明本土人口太多,眨眼就得两亿了,不是西班牙那样才几百万,所以必须向外输出,这就需要在殖民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开发。
所以大明的殖民地开发,就不得不依靠万恶的资本和封建领主了,其中封建主的本钱也得自筹。在这种模式之下,大明朝廷本身对殖民地的投入就非常有限了,对大明朝廷而言,殖民的成本是很低的。
成本很低,才能做大啊!
要是殖民的成本太高,殖民事业就会亏本,亏本扩张是不可持续的。
当然了,这种低成本殖民也不是没有缺点,它的缺点就是很难控制无利可图的地盘,而且大明和这些藩国之间是用经济利益捆绑起来的。经济利益一致的时候很好,很团结。可是经济利益一旦发生冲突,那么早晚得闹翻。
“不成不成,”李继成已经在摇头了,“额不是当奸商的料,额这个实在,不会那些坑蒙拐骗的伎俩。”
大顺抑商,自然要突出商人的奸诈了。李继成打小就被灌输商人奸诈,工匠油滑,农民本分,士人(府兵)忠勇的概念,所以张嘴就是这样的话,完全忘记了今天的座上宾马特索尔科和布鲁斯.迪门都是他口中的奸商。
被皇太孙指着鼻子骂奸商,马特索尔科和布鲁斯.迪门当然是很不爽的,他们俩再奸也没李继成奸啊!
两个洋鬼子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都决定要坑李继成一把了。
“如果皇太孙殿下不会做生意,又想从海上获利,”布鲁斯.范.迪门现在接过了话题,对李继成说,“那不如去抢吧!”
“抢......”李继成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这倒是祖传的手艺,但他家的这门手艺是在陆地上用的,不是在海上用的,隔行如隔山啊!出海抢东西那是郑芝龙拿手的绝活。
“可额们不会水战啊!”李继成倒也实事求是,“出海就晕,还怎么抢啊?”
布鲁斯.范.迪门听了这话心想:你们这群旱鸭子还想当海盗?可别出了海就翻船,都省得朱皇帝派兵灭你们的门了。
“不会水战没有关系,”布鲁斯.范.迪门说,“其实最佳的劫掠对象就在你们的身边,有阿拉干国的水军就足够了......如果您还觉得不放心,我们荷兰还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为您打造一支足以在孟加拉湾近海活动的海军。”
“额们的身边?”李继成想了想,“你是说大古剌国?”
大古剌国就是在后世的丹那沙林一带,现在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而是一堆孟族人的小邦国。大顺和大明都对他们没什么兴趣,所以就留着当缓冲了。
“当然不是,”布鲁斯.范.迪门说,“您向西看看啊!”
“向西?”李继成明白了,“你说的是天竺国啊!可是天竺莫卧儿朝兵强马壮,还有个很能打的奥朗则布,很不好对付啊!额们现在还在和大明交战,没有太多的力量可用于西征啊!”
李继成在妙乌的这些日子,也不是没有窥视过天竺。但是他搜集到的信息都告诉他,隔壁的莫卧儿王朝很不好惹!兵强马壮,明君在朝啊!
布鲁斯.范.迪门笑道:“你们中国人不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莫卧儿朝好不好惹,奥朗则布能不能打,还得您派出可靠之人去眼见......而在我们荷兰人看来,奥朗则布皇帝的实力虽然强大,但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因为他的力量都在陆地上,而且他的野心太大,四面出击,没有太多的余力防守印度漫长而又富庶的海岸线。如果你们想要长期占领印度的土地,实力也许不足,但是抢了就走呢?”
布鲁斯听着他的话,心想:你自己背信弃义,于是也怀疑他人会背信弃义吗?果然是强盗之国啊!
心里这么想,但是嘴上还是老老实实的把皇太孙的话翻译成了荷兰语。
马特索尔科则非常认真的替大顺国想了想,然后说:“大明帝国似乎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了,所以才在海外广建藩属之邦,并且分封给皇帝的兄弟子侄......”
“这个办法......”李继成不大愿意,大顺的李氏皇族现在人口也不少了,李自成自己没儿子,但是有侄子李过(后来变成了李自成的儿子),弟弟李自敬。李过即位当了皇帝,李自敬则被封为楚王,养在昆明吃喝玩乐生儿子。
而李过和李自敬都有儿子,其中李过有十一个儿子,李自敬有八个儿子,这些儿子中的一部分已经成年,成年的儿子又生了许多儿子!
其中李过的儿子除了李来亨封太子,其余都是亲王。李自敬的儿子则以长子李忠为世子,其余封侯。
而太子李来亨的儿子,则是长子李继成封立太孙,其余封郡王——将来李来亨当了皇爷,这些郡王还可以升级当亲王。
而李家这些王爷们的待遇,可要比朱慈烺给朱家那群龙子龙孙的待遇好多了——朱慈烺这边路子多,可以自己努力。李过这边没什么出路,就得养着这帮王爷。所以李家的亲王职田都给“一万石”,郡王给“五千石”,侯给“三千石”。
想到这些“白白给出去”的土地,李继成就有点舍不得了。如果再让他出钱出力替这帮总是眼红自己太子位置的兄弟张罗封国,他可就不愿意了,这事儿对他有什么好处?不仅没有好处,没准还有坏处呢!万一这些兄弟忘恩负义,起兵造反怎么办?
“朱慈烺这么干有什么好处?”李继成问。
马特索尔科想了想,“可以输出一些人口,缓解本土的土地紧张。”
土地紧张......李继成一听这四个字就脑仁疼!
现在大顺朝也遇上土地紧张的难题了!土地就这点,要分一份的人却越来越多,这样下去怎么得了?而要输出人口,好像也不大容易。
“可是那些人未必愿意去那么老远啊!”李继成抱怨道,“缅甸这里还挺宽敞,又有几个人愿意来?”
马特索尔科说:“那是因为没有厚利引诱,明国那边商贸繁荣,无论是东去新洲还是南下暹罗、金瓯,都是有利可图,这些年可有不少人在南洋和新洲发了大财。有他们做榜样,当然有人不畏艰险路遥,跨海而去了。”
说穿了,现在明朝的对外殖民是以资本主义性质的殖民为主——也就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殖民。除了作奸犯科被逮着的流放犯,其他人大多是揣着个发财梦出海的。到地方后,无论是经营农场,捕猎毛皮动物,开办各种作坊商铺,还是寻找黄金,目的都是为了发洋财,而盈亏自负!
而为了发洋财出去的明朝人当中,就有不少是攥着本钱的主儿,有些是财迷心窍的商人,有些是权贵家里没有继承权(爵位)的学渣儿子。有了他们的本钱和管理,大明朝廷在殖民地的投入就小多了——不仅是投入的本钱小了,管理的压力也轻了。殖民地距离本土动辄万里,来回一趟就是一两年,管理就是个大问题了。
朱皇帝上哪儿找那么多既能干,又清廉,而且还不怕苦、不怕死的官员去殖民地管理官有经济?想想就知道不行,让人贪没了他都不知道啊!当然了,他如果想走西班牙式的殖民路线另当别论,但是落在大明手里的地盘和西班牙人早年捞到的地盘不一样,没那么大油水,必须得投资开发,然后才能有收获。
而且大明本土人口太多,眨眼就得两亿了,不是西班牙那样才几百万,所以必须向外输出,这就需要在殖民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开发。
所以大明的殖民地开发,就不得不依靠万恶的资本和封建领主了,其中封建主的本钱也得自筹。在这种模式之下,大明朝廷本身对殖民地的投入就非常有限了,对大明朝廷而言,殖民的成本是很低的。
成本很低,才能做大啊!
要是殖民的成本太高,殖民事业就会亏本,亏本扩张是不可持续的。
当然了,这种低成本殖民也不是没有缺点,它的缺点就是很难控制无利可图的地盘,而且大明和这些藩国之间是用经济利益捆绑起来的。经济利益一致的时候很好,很团结。可是经济利益一旦发生冲突,那么早晚得闹翻。
“不成不成,”李继成已经在摇头了,“额不是当奸商的料,额这个实在,不会那些坑蒙拐骗的伎俩。”
大顺抑商,自然要突出商人的奸诈了。李继成打小就被灌输商人奸诈,工匠油滑,农民本分,士人(府兵)忠勇的概念,所以张嘴就是这样的话,完全忘记了今天的座上宾马特索尔科和布鲁斯.迪门都是他口中的奸商。
被皇太孙指着鼻子骂奸商,马特索尔科和布鲁斯.迪门当然是很不爽的,他们俩再奸也没李继成奸啊!
两个洋鬼子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都决定要坑李继成一把了。
“如果皇太孙殿下不会做生意,又想从海上获利,”布鲁斯.范.迪门现在接过了话题,对李继成说,“那不如去抢吧!”
“抢......”李继成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这倒是祖传的手艺,但他家的这门手艺是在陆地上用的,不是在海上用的,隔行如隔山啊!出海抢东西那是郑芝龙拿手的绝活。
“可额们不会水战啊!”李继成倒也实事求是,“出海就晕,还怎么抢啊?”
布鲁斯.范.迪门听了这话心想:你们这群旱鸭子还想当海盗?可别出了海就翻船,都省得朱皇帝派兵灭你们的门了。
“不会水战没有关系,”布鲁斯.范.迪门说,“其实最佳的劫掠对象就在你们的身边,有阿拉干国的水军就足够了......如果您还觉得不放心,我们荷兰还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为您打造一支足以在孟加拉湾近海活动的海军。”
“额们的身边?”李继成想了想,“你是说大古剌国?”
大古剌国就是在后世的丹那沙林一带,现在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而是一堆孟族人的小邦国。大顺和大明都对他们没什么兴趣,所以就留着当缓冲了。
“当然不是,”布鲁斯.范.迪门说,“您向西看看啊!”
“向西?”李继成明白了,“你说的是天竺国啊!可是天竺莫卧儿朝兵强马壮,还有个很能打的奥朗则布,很不好对付啊!额们现在还在和大明交战,没有太多的力量可用于西征啊!”
李继成在妙乌的这些日子,也不是没有窥视过天竺。但是他搜集到的信息都告诉他,隔壁的莫卧儿王朝很不好惹!兵强马壮,明君在朝啊!
布鲁斯.范.迪门笑道:“你们中国人不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莫卧儿朝好不好惹,奥朗则布能不能打,还得您派出可靠之人去眼见......而在我们荷兰人看来,奥朗则布皇帝的实力虽然强大,但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因为他的力量都在陆地上,而且他的野心太大,四面出击,没有太多的余力防守印度漫长而又富庶的海岸线。如果你们想要长期占领印度的土地,实力也许不足,但是抢了就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