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当兵的手下

    最近虽近炎炎夏日,可突姓感冒很厉害。尤其是夏天感冒,鼻涕飘零。非常难受。小懈我不幸也加入了感冒行列,苦哉……哀哉

    ――――――擦鼻涕的小懈

    一夜未曾睡好,朱熹仍为昨夜被耍一事闹心,好歹自己也是用脑吃饭的,如此糗的事全当交了这几日的伙食费了。一大早朱熹便被公冶萑送下了光明顶,其间诸多客气。朱熹纳闷为何自己要走这公冶萑会如此激动?还好公冶萑不算小气,送了朱熹一匹良驹跟千两纹银。

    朱熹骑着骏马走在路上。身上有了银子底气就是足。朱熹早已忘了以他‘天赐’庄主,雷家堡姑爷的身份,不论走到何处,只要一亮身份便衣食无忧。朱熹哼着小曲,懒散样子让人侧目。看他衣衫光鲜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的败家公子。

    别说还真有几名不长眼的人打朱熹的主意。“小子,我们是朝廷的人,现在要征用你的马。快给军爷们让出来。”几名做官兵打扮的汉子挡住朱熹的去路。

    朱熹打量下几人。没有理会拍马续行。这可惹毛了几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日子,这些当兵的比强盗还凶,普通老百姓如避恶狼一般的避讳着,别说让他们吃亏,就是连敢大声与他们说话的人都没有。几人起了凶脾气,倏的抽出佩刀,带头那人喊道“这小子定是反贼,哥几个给我拿下。”

    朱熹一听乐了,自己竟成了反贼。有道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朱熹本不想惹麻烦,可麻烦来了自己躲都躲不了。那只好算他们几人倒霉了。朱熹仍然笑嘻嘻的下了马,环视下围住自己的官兵,笑道“几位不去战场,却在官路上打劫,有失皇家威严。我劝你们还是离去,少生事端为好。”

    几个官兵见朱熹不怒反笑,而且全无惧意,几人心中也范了嘀咕,难道这小子家中有在朝为官的不成?可几人连日下来用自己身上这层官皮,抢了不少牲畜银两。见朱熹如此气派,那身家定不会少了。几人眼中起脸色杀意。心想就算是达官贵人只要自己等人做的干净,谁也不会知道。带头的想到这加剧喊道“反贼要逃,哥几个不要留下活口。”

    几人听后,呼喊的像朱熹砍来,要知道朱熹目前的武功在整个江湖亦是数的上号的。那些官兵也只在军营练了几日对阵刺杀。在战场上还行,面对朱熹这般的高手有如鸡蛋碰石头。一个上死一个,两个上死一双。

    朱熹面带微笑,身法飘溢,几名官兵使出全身的解数仍未碰到朱熹半边衣角。朱熹却有如戏耍穿梭在几人之中,偶尔点出几指,逐渐那带头的官兵看出不对。看来自己等人今日是碰上了硬茬。不顾被定在地上的兄弟,转身便要逃跑。朱熹岂能让他如此离去,身形一晃,正阻在那人的去路。那人吓了一跳。脚下无根碰的跌坐在地。看见朱熹笑嘻嘻的*近自己,那人磕巴的道“你你要……干什么??我们可是朝廷的人”

    朱熹玩味的用小指扣了扣耳朵道“朝廷?你不说我是反贼么?反贼看到朝廷的人,那就一定要杀了。”说完眼中突显寒光。吓的那些官兵直哆嗦。那带头的官兵,算是自己打了自己一巴掌,起先是要冤枉好人,现在却被人抓住话柄欲取自己的性命。这就叫做‘自作孽,不可活。’

    朱熹用脚挑起那官兵身旁的刀。掂量几下自言自语道“也不知这刀快不快。若太顿砍不死人就不好了。”看见朱熹如此‘邪恶’的模样,哪还像起初的‘肉脚’?几人忙喊“好汉饶命,我们有眼无珠。我们该死,请好汉高抬贵手放了我们我家中有八十老母……三岁小儿之后省略一百字好汉饶命啊。”

    见这些人如此哭叫朱熹却来了气。怒斥道“那你们抢人东西时,有没想过放别人一马?”闻朱熹之言,众人顿时语塞。朱熹又道“你们食朝廷俸禄不但不维护百姓却鱼肉乡里,是为不忠。父母生你养你,你们却要打劫丢他们的脸面,是为不孝。适逢乱世,众人颠沛流离本就清苦,你们还雪上加霜。是为不仁。脱离部队,善自为恶,是为不义。你们这些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我不杀何以敬天下?”

    被朱熹慷慨激昂的话语说的众人直觉自己畜生不如。想想自己先前那些所作所为,无一不是恶行。那带头的官兵顿然痛哭流涕道“好汉骂的对,我等真是该死,但一切都是小人指使的,还请好汉放过我一班兄弟。要杀要刮全照我一人来吧。”

    官兵们闻后俱感动不已,也跟着哭了起来,朱熹就怕看这种场面。把刀一横道“好吧我放过他们。你还有什么话要说?”那带头官兵见大势已去道“兄弟们,这次回去你们定要洗心革面,再不可为非作歹。兄弟我在地下为你们祈福”说完闭上双眼等待朱熹行刑。

    朱熹却哈哈大笑解了众人**道。几人得还自由,俱面面相觑。那带头官兵死里逃生亦是惊喜不已。几人俱望着大笑的朱熹不敢说话。朱熹问道“你们是哪部的士兵?”

    带头那人道“回好汉,小人叫孙山诚。本是兵部侍郎军中参将。被派来剿灭此地山贼。怎奈带兵前去山贼俱已山贼不在我们亦属不战而胜,怎耐那些山贼早有准备,并且及其恶毒。在山庄中安了炸药,我们中了埋伏。最后三百多个兄弟,也只剩下我们几人。念及回去也是个死,所以这一路来我打了歪主意,想抢些银两回去过些安生日子。主意是我一人出的,跟我这帮兄弟毫无关系”

    朱熹道“原来如此。那我是你们抢的第几个啊。”

    那孙山诚面露赧色吞吐的道“我们本打算抢了好汉便离开此地的……

    看来自己有够衰的。就算连被抢也是他们最后顺手的。朱熹苦笑半响道“你们是准备回京述职么?”

    孙山诚道“朝中实权早已被太监王震掌控。我等回京就算侍郎大人有心维护,亦免不了一死……我们只想接了妻小找处地方隐姓埋名。过些安生日子。”

    朱熹心中忽有所动道“我到可以给你们一地安身,你们可否愿意?”众人没想到这杀神竟成了菩萨。忙跪在地上道“我们愿意。从今往后任凭好汉调遣……”

    朱熹取出怀中纸笔,写下几字交给孙山诚道“交给你的兄弟们,让他们去扬州虎峡山。天赐山庄,把我亲笔书信交上便可。”

    孙山诚接过书信送入手下兄弟手中,想及朱熹先前之话怕是对自己另有吩咐。忙道“不知好汉要小人去做什么?”

    朱熹心笑这孙山诚还有些脑子道“你就跟着我吧。路上我还有依仗你的地方。”其实最近朝局不稳。更有甚者趁其乱世便为非作歹,欲颠覆朝纲之辈并不少见,朱熹一路赶来光明顶,其实多以在荒野行走。如今各城县看守俱严,没有文书根本不放进城。虽然对于朱熹这般高来高去的武林人来说,城墙并不是阻碍。可要进城后躲避那些无聊的排查便难了。孙山诚虽只是参将,可好歹也是京官。入城进县定没问题。有个这样的人当手下,少林一行定会省去不少麻烦。何乐而不为呢?

    孙山诚并无意义,甚至更喜欢跟着朱熹,他虽身不在武林,可朱熹那两下子孙山诚还是识货。而孙山诚更知道天赐山庄。听说那是个安身了立命的好地方。孙山诚见朱熹一纸文书便成了通关证,心想朱熹在山庄定很有身份。送走了几名兄弟,孙山诚骑着自己的马跟在朱熹身后,心中也有许多疑问。想了片刻与朱熹骏马齐头道“不知主人是否天赐山庄中的大员?”

    朱熹微笑摇头道“不,我只是在里面认识几个朋友罢了。你我并非主仆关系。我姓朱,你以后唤我三哥便成。”

    孙山诚也不是傻子。心想‘俱闻天赐的庄主也是姓朱,就算他不是正主,亦是亲戚之类的。’想到这孙山诚忙道“三哥。我在京中曾听说过,王振那太监想派兵攻打天赐山庄。”

    朱熹闻言皱眉道“这是为何?”孙山诚接着道“王振说天赐山庄,近年招兵买马非法敛财。乃造反之兆。若不近早拔去。实为后患。”

    朱熹听后心中骂道‘死太监搬弄是非。我收留难民,他们就说我是招兵买马,我生意做的好,便是非法敛财。这孙山诚确实给了我有用的信息,我定要告知无忧多加防范。看来自己收了孙山诚算是收对了。”

    见朱熹深思,孙山诚又道“王振刚愎自用,挟东场之威而令百官,皇帝老儿早已瞎了眼睛。我等为国效命的将士亦成了阉贼手中玩物。唉”

    朱熹拍了拍孙山诚的肩膀道“等我们办完事后。就去天赐山庄。官兵不来袭则罢,若是来袭我们便陪他们好好玩玩”说完朱熹脸上却露出了微笑……神秘又带兴奋……

    孙山诚也跟着一笑问道“三哥,我们下一站去哪?”

    朱熹遥指远方道“嵩山,少林寺”

    为了您更好的观看,请把此书放于书架

章节目录

别逼我出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懈步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卷第十六章 当兵的手下-别逼我出手,别逼我出手,笔趣阁并收藏别逼我出手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