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无奈出手

    拥有是件可怕的东西。他会让人不敢面对失去,让人为之疯狂,而后产生出的叫做**。当**的泉水开始泛滥后,接至的便是无尽的罪恶

    ――――――――朱熹哲理篇

    黄袍青年背后之人认出了朱熹,心想,这灰小子不是那雷家堡三少爷的随从么?怎生又出现在杭州了?四下望去没有看到雷震川。那青年心中哼笑,那天便知道这随从不是一般人,为何会做雷府下人自己不曾得知,但是要与他相争却不是黄袍青年可以做来的,今次奉父帅之命陪同‘开平王府’世子孙,徐厚森来杭州一游,若出了差子自己没法跟父帅交差,当年没有机会跟这人一斗,此次也刚好也了心愿。

    青年伏在徐厚森耳边一阵低语,徐厚森看了看朱熹,点了下头便回位置坐下。那青年走上台子笑道“我这朋友不喜太过招摇,特命在下代劳,怎么比试还请这位公子定夺。”

    司徒倩见现在已成骑虎难下之势,暗怪自己给朱熹找了如此麻烦,司徒倩虽在龙吟口中得知朱熹其实一直隐藏着武功,可见那青年全无惧意心中也没了底。抱歉的看着朱熹。若朱熹不喜就算豁出去她‘凤凰女’这张脸,也要赖下去。

    朱熹看到司徒倩询问的眼神,不想让司徒倩难做,笑着上前道“既然公子由此雅兴,在下自当奉陪。题目还是由阁下选吧”朱熹看到来者正是自己觉得眼熟之人,虽然无奈但能弄清楚心中的疑惑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青年也不做作说道“好,如此雅居我们不可不比下乐理。而司徒姑娘又是江湖八美之一,在武功上我们也要切磋一番了。”

    朱熹点头答应,那青年向司徒倩道“在下替朋友出来切磋,若侥幸取胜还请姑娘圆我朋友一聚之愿。”说罢看了看四周道“不知姑娘可否借在下古琴一用?”

    司徒倩本就生气见这青年又贫多毛病,没好气的让侍者给他拿了部古琴,青年也不生怒笑着接过,打量了下道“好琴。虽不是圣品却也可一弹。”此话一出众人觉得这青年好不自大,俱多看了他一眼。

    青年席地而坐放琴于腿上,眯眼冥思,片刻手指轻动奏出乐曲来。青年的琴音时而高山流水,时而安逸宁静,一时间琴声加巨仿佛有千军万马降临一般。让人听后热血沸腾,无不想一战沙场,为国效力。琴是好琴,曲更是好曲,可其中却多了分唳气,少了分恬静。

    朱熹听了片刻,从怀中取出‘一支萧’放于嘴边徐徐吹起,箫音由低到高,再由高至低,仿佛把人置身于山峦云海间,无尽的飘泊。更像是春风拂面般使人倍感清馨。一时间朱熹的箫声化解着青年琴音中的唳气。而青年琴中的波澜壮阔又牵引着朱熹箫声中的平静走向两人琴箫合奏有如配合多年的知己一般,楼中数百人,无不为此绝音所倾倒。

    众人听的出神,一会儿像是腾云驾雾,一会儿又像策马奔腾。一会儿又仿佛置身于那热恋之中。有如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伴侣在众人的祝福声中走向成婚的礼堂。众人均沉浸在喜悦之中,

    而片刻,琴音加剧,箫声低促,有如新婚之夜新郎被急招上战场。新娘低声轻泣。两人相护拥抱共鸣天长地久。可此刻琴声咆哮,箫声尖锐,好似战场之中凶险非常,众将士无不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在最高昂处琴音一断,箫声哀鸣。续又琴箫合奏低而迟缓,意遇新郎战死沙场,新娘接到死讯时那凄惨悲壮的感情

    一曲毕,肝肠断。众人不仅落泪。合奏两人放下乐器彼此对视,从两人的眼中看出了相见恨晚,知音难求。台下掌声雷动,比司徒倩先前表演得到的掌声更加剧烈。不少人大喊道“不枉此行,有生之年听到如此佳作和鸣,真是没白活一回。”

    青年轻扶古琴神色暗淡,手一用力竟把古琴按成两半。所有人用奇异的眼光看向青年,青年身子微颤仰天道“老天弄我,为何让我遇到能同奏之人?想我弄琴十五载,快哉。乐哉,可今日若无那箫声和鸣,我要琴有何用?”青年说完,声泪俱下。朱熹怎会不知青年的意思?看来此次一争将来做朋友也就难了,所以青年自毁古琴效古人之法。

    朱熹看向那青年道“我留着这把玉箫,等待知音人从拾琴瑟,盼再奏一曲”

    一人是断琴取之义,足有将领之风范,一人是留萧取之情,心胸无限宽阔。台下才子直觉这才是真正的大义。俱高喊“两位绝世曲艺,若今生两位再度合作,我等定当旁观做以见证。”两人的豪情得到众人的共鸣,可惜对手仍旧是对手,这是注定了的

    ################在下姓分名隔线################

    两人只是定立可这胜负却要分出来,司徒倩询问下众人,所有人异口同声说‘平手’这其实也在朱熹跟那青年意料之中。如此完美合作缺了一点默契都会略显粗糙。让不晓得之人定会以为两人是多年老友。

    “麦大哥,没有想到三爷如此博才,那箫声内含情感,却又具备洒脱的胸襟,真乃奇人也,只是不晓得下场武斗三爷会怎样,小弟见那青年好像不简单。”陆豢凝神问道

    麦杰看这青年轻视一笑反问道“你觉得方哥熊哥跟我的武功怎样?”

    “三位大哥被江湖誉为‘天赐三侠’武功当然一流。”陆豢不假思索道

    麦杰看向微笑的方熊两人又看朱熹道“不瞒你说,我们的武功都是三哥传授的。而且我们三人愚笨在三哥身上也只是学到些皮毛而已。”

    陆豢听后大震,以往自己听说的只是庄主妙手仁心。心胸宽阔。武功方面就听的少了。没想到庄主竟然是三位大哥的师父。按麦杰大哥只言庄主的武功高深莫测。可为何在庄主身上感觉不出一分像麦大哥一般的斗气呢?陆豢想不通。可麦杰又不会骗自己,还是看看这场切磋过便知晓了。

    ………………………………区区分隔线,请多多关照…………………………………………

    朱熹调整下心情向青年道“与你动手非我意愿。不如我们来个文斗怎样?”

    青年报给朱熹一个请解释的眼神,朱熹接着道“在下让阁下打自己三掌,若在下三掌不死就算在下胜了,若在下死了,便是阁下胜。”

    众人听过朱熹提议俱想,这灰小子是否傻子?想出这种找死的比试方法,与青年同来的徐厚森更是大笑出声,如此傻的提议确实世间少有。朱熹在众人心中那一丝的位置却被这句提议所完全消磨掉了。

    本是极为占便宜的事可听在那青年耳中却是不肖,青年道“阁下还想故伎从施么?你我还是公平切磋吧。”

    众人听后全以为是青年不想占朱熹的便宜,所以要求公平切磋,可他们哪里会知道那青年其实是要求朱熹公平点。朱熹脑中顿悟想起了这人到底是谁脱口道“你是云天龙?哦不。应该是龙天云才对。”

    龙天云见朱熹认出了自己脸上微笑右手一伸比划了个请的手势,运气在身准备激战。

    可朱熹一笑道“我起初便觉得龙兄眼熟,这时才想了起来,龙兄虽贵为边防少将军,对敌沙场在下定当认输,可这比武龙兄绝不是在下对手。”说完朱熹运出‘洞天六式’中的‘兵临城下’一时间罡气横溢给龙天云无比的压迫感。

    龙天云知道朱熹不是在说大话,但心中未免有气,自己虽出身在将军世家,可这少将军的头衔是自己一次次战功积累下来的,龙天云七岁拜‘天山二老’为师,学艺十年掌剑俱精,凭此功夫屡获战功。朱熹这招的压力虽大,可也比不上千军万马对斥沙场那边巨大。龙天云眼中精光一闪握掌为拳‘天山拳法’便向朱熹招呼过去。

    朱熹使出‘泥鳅身法’左闪右躲每每在龙天云拳头将将碰到身上之时才避开,朱熹整个身子有若泥鳅窜来钻去,好不灵活,龙天云见朱熹只是躲避,自己已抢得先机占了上风,更提升功力贴身追击。天山派的内功走的是阴冷的路子,龙天云每拳打来均带几丝凉气。可朱熹‘寒冰真气’在身,怎会惧怕?

    当龙天云使完一十二式‘天山拳法’后朱熹便学将着用出。配合本身‘寒冰真气’还真有几分神似。龙天云见朱熹用自己的招式攻向自己,心中大惊,就算朱熹聪明绝顶见自己使过一便的拳法便可以记住,可这十几年苦修的‘天山内功’绝对做不了假。更甚的是龙天云感觉朱熹的阴冷真气更甚过自己。在躲避朱熹拳招之时感觉奇寒无比。

    朱熹一拳赶到,可龙天云已至死角无法躲闪,见拳风呼呼,龙天云也只好闭眼等死,只恨自己学艺未精怡笑大方了。

    朱熹的拳风吹散龙天云的几缕丝,拳却停在龙天云鼻尖前,朱熹回拳站立,看着对方,龙天云此时感觉不出任何压力。而刚才因生死之间而彭湃的心也放了下来,龙天云睁开双眼看着朱熹“我只想弄清楚一件事。”

    “龙兄请问”朱熹背手道

    “你怎么会我天山派武功?”

    “刚才你教我的”

    云天龙冷汗留下,这朱熹竟真是过目不忘聪明绝顶的练武奇才,看来自己输的心服口服了。云天龙抱歉的看了眼徐厚森颓废的向台下走去。

    “我们还有机会一同合奏么?”朱熹望着龙天云背影问道。

    龙天云闻声立定,没有回头只是说了句“你好好留着那支萧吧。”说完跟着徐厚森离开了凤求凰。

    朱熹脸上露出笑容,龙天云走前的那句话包含深意,看来我们不会缘尽于此。众人见朱熹如此厉害,也收回了小看的神色,望着朱熹跟司徒倩上楼的背影,摇头自卑,才子佳人。我等还是别徒增伤心了。若无法越过那座‘巨山’今生无望了

章节目录

别逼我出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懈步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卷第十二章 无奈出手-别逼我出手,别逼我出手,笔趣阁并收藏别逼我出手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