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老爷子一死,永泰帝对天下诸侯王就有了交代。
天下诸侯王起兵叛乱,美名其曰:清君侧!
呵呵!
清君侧好啊!
天下诸侯王清的无非就是陶家。
都过来瞧瞧,蛊惑帝王,被天下人厌恶的陶家家主,陶老爷子死了!
头颅都被割下,死得不能再死。
从今以后,陶家会逐步败落。
天下诸侯王,你们清君侧的目的达到了,终于逼得陶老爷子身首异处。
所以,清君侧的任务已经完成,你们还有什么脸继续叛乱,就不怕天下人唾骂吗?
陶老爷子死亡的消息,传遍天下。
京城,朝堂,皇帝,都在等着天下诸侯王的反应。
诸侯王们尚未作出回应,倒是东平王府那支率先攻入京畿一带的偏师,大张旗鼓退兵,一退千里。
这支偏师一退兵,其他攻入京畿地带的军队,面面相觑。
要不大家都退吧!
陶家家主都死了,以后再也没有人蛊惑帝王。
想来帝王也不会再做出倒行逆施,诛杀天下诸侯王的举动。
军队蠢蠢欲动,天下诸侯王坐不住了。
退兵,还是,不退兵?
好不容易攻入京畿地带,就这样退却,着实可惜。
然而,陶家老爷子已死,清君侧要清的人已经伏诛,若是不退兵,继续朝京城进攻,恐造天下人非议。
大魏江山南边的民众,被战事裹挟。
他们都知道要诛杀皇帝身边的奸臣,而今陶老爷子伏诛的消息传遍天下,为了人心,为了民望,恐怕只能暂且退兵。
虽然很不爽!
也只能暂且退去,再徐徐图之。
这仗,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大家都心知肚明,清君侧不过是遮羞布。
这场仗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推翻永泰帝,是要造反。
清君侧这个理由已经没了,接下来摆在天下诸侯王面前的难题,就是找出继续出兵和朝廷打仗的理由,而且还是要冠冕堂皇的理由,叫天下人都挑不出错来。
名正则言顺!
皇帝倒行逆施,得位不正,或许是个理由。
……
萧过在接到萧逸的消息后,第一时间率兵退去,并且一退千里。
刚刚在军营安顿下来,传令兵传令,说是王爷召见。
萧过道一声:“知道了”,定了定神,换了一身常服,这才去见东平王。
东平王最近意气风发。
他的嫡长子,率兵,率先攻入京畿地带,并攻陷两座县城,在天下诸侯王面前传为美谈。
他也因此得到了许多地奉承和拉拢。
可是没高兴太久,萧过又率先选择了退兵。
让东平王成为众矢之的,天下诸侯王指责他扰乱军心。
这口气,将他气得……
所以,萧过刚回来,他便命人传召。
父子二人见面,没有父子温情,只有公事公办。
东平王大马金刀一坐,直接问道:“没有本王的命令,你为何要退兵?”
萧过低头,恭敬回答:“陶老爷子伏诛,清君侧对象死亡,儿子继续留在京畿,毫无益处,恐坏了父王的名誉。故此,儿子擅作主张,选择退兵。”
啪!
东平王拍着桌子,厉声呵斥,“就算你要退兵,也该奉本王的命令行事。本王同意你退兵,你才能退兵。你不和友军打招呼,擅自退兵,你可知此举害得本王多么被动?最近问罪之人络绎不绝,这都是因为你的缘故。”
“儿子有错!可是,父王并非任何人附庸,如何行事,也无需他人同意。他们凭什么问罪父王?”
“少说这些有的没的。天下诸侯王,得一条心,得拧成一股绳,事情才能办成。”
萧过微蹙眉头,“可是,父王相信天下诸侯王是一条心吗?若是有一天,真的攻入京城,当以谁为首?又该以谁为主?父王现在处处退让,等将来攻入京城,可就没了机会啊!”
“你……”东平王有片刻的茫然,这还是老实本分的嫡长子吗?莫非是萧逸俯身?
东平王连连甩头,他怎么突然想起萧逸那个逆子。
真是岂有此理!
他很不耐烦地说道:“本王要做什么,怎么做,轮不到你在一旁指手画脚。你退下吧!以后没有本王的军令,不得擅自出兵。”
“儿子遵命!”
萧过果断退出营帐,却遇到迎面走来的二弟,现任东平王妃的长子。
“大哥,你可算回来了!”
萧逊一脸热情洋溢地迎上萧过,“听闻大哥亲自带兵攻入京畿一带,吓得皇帝只能诛杀陶家老爷子,弟弟我深感佩服。晚上,我准备一桌酒菜,就我们兄弟,不醉不归,可好?”
萧过含笑说道:“多谢二弟好意!我刚回来,诸事还没安排妥当,不如改天吧!改天我做东,请几位弟弟赏脸,大家一起亲近亲近。”
萧逊一脸高兴的样子,“那就说定了!我等着大哥的酒,大哥切莫食言。”
萧过说道:“自不会食言!”
……
京城!
因为诸侯王退兵,京畿一带的危机获得解决,下至市井小民,上至朝廷诸公,齐齐松了一口气。
朝议的时候,就有臣子站出来,公然拍皇帝马屁。
说皇帝深谋远虑,当机立断,京畿危机才得以解决。
还有朝臣站出来,请旨诛杀陶家满门。
反正陶老爷子已经死了,陶家的主心骨没了,正所谓趁其病要其命,是时候彻底解决陶家。
如此一来,陶皇后也就失去了娘家人的支持。
三皇子的地位……
呵呵!
到时候恐怕也得变一变。
然而皇帝没有同意诛杀陶家。
“国丈以自身的死,成全了朝廷诸公,堪为忠臣良将。诸位爱卿,你们岂能将陶家赶尽杀绝,逼着朕做那不仁不义之人!事关陶家一事,以后休要再提!”
永泰帝话音一落,这事算是定下了调子。
暂时,陶家的危机过去了,目前安全。
至于将来如何,那可就说不好。
说不定哪天局势再次变动,又要将陶家推出来杀一杀!
反正,陶家已经成了最大的背锅侠。
所有的黑锅,都往陶家身上安放,肯定没有错。
卑鄙吗?
无耻吗?
残忍吗?
的确很卑鄙,很无耻,很残忍。
朝堂斗争就是向来如此。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陶家已经风光了十几年,是时候将朝堂上下清洗一番。
尤其是陶家的走狗,得找机会,将他们统统赶出朝堂。
……
陶皇后没有闲着,借着皇帝发话保陶家的机会,她频频派人接触朝中大臣,稳定人心。
同时,陶皇后在后宫也掀起了一场风波。
她借着由头,处置了好几个嫔妃。
本以为陶家倒下了,陶皇后即将失宠,嫔妃们想着法子到永泰帝跟前告状。
永泰帝却用一句“后宫之事自有皇后做主”,将人打发了。
有了皇帝发话,陶皇后更是肆无忌惮。
有昭仪娘娘邀宠,魅惑皇帝。
陶皇后直接下令,将人棒杀!
昭仪娘娘死了!
众人以为,这一次皇帝不会再容忍陶皇后。
可是,事实再一次让她们失望。
皇帝没有过问昭仪娘娘的死。
昭仪娘娘白死了!
陶皇后顿觉气顺,心情舒畅。
她以强硬的手段,彰显自己的权威,警告某些人,休要当陶家无人就可以欺负。
她活着一天,陶家就跨不了。
任何嫔妃皇子,都休想越过他们母子。
胆敢挑战她的地位,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
强硬手段,的确有聚拢人心的效果。
那些本来还在观望,亦或是准备另投明主,重新寻找出路的官员,再一起坚定地聚拢在陶家身边。
明面上,他们是在支持陶家,实际上他们是在支持陶皇后,支持三皇子萧成义。
三皇子理应成为储君,这也是他们的奋斗目标。
……
三皇子萧成义也没闲着,突然请旨,想去北军历练。
永泰帝眼神复杂地看着他,“你尚未大婚,就想去北军历练?”
“请父皇成全!”萧成义跪在地上,恳求。
永泰帝随口问道:“是你自己的主意,还是你母后的主意?”
萧成义掷地有声地说道:“此事和母后无关,是儿子自己的想法。天下诸侯王早有不臣之心,清君侧不过是他们起兵造反的理由而已。眼睁睁看着天下诸侯王祸乱江山社稷,儿臣却什么都做不了,儿臣十分自责。故,恳请父皇让儿臣前往北军历练,诛杀天下诸侯王。”
永泰帝暗暗点头,这番话令他很满意。
他赞许道:“很好!你有此志气,没有辜负朕对你的一番教导。朕同意你去北军历练,就在大将军旗下听令。谨记,不可仗着皇子身份乱来。若是让朕知道你祸害北军,带坏北军风气,朕定不饶你。”
萧成义朗声说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到了大将军旗下,就是大将军的兵。儿臣一定严格要求自己,绝不给父皇丢脸!”
永泰帝哈哈一笑,有子如此,朕心甚慰。
三皇子萧成义前往北军历练的消息,转眼传遍朝堂。
有人赞,有人贬,有人冷眼旁观,也有人着急上火。
大皇子萧成业嘴角起了水泡,饭吃不香,觉睡不好。
他上火了!
天下诸侯王起兵叛乱,美名其曰:清君侧!
呵呵!
清君侧好啊!
天下诸侯王清的无非就是陶家。
都过来瞧瞧,蛊惑帝王,被天下人厌恶的陶家家主,陶老爷子死了!
头颅都被割下,死得不能再死。
从今以后,陶家会逐步败落。
天下诸侯王,你们清君侧的目的达到了,终于逼得陶老爷子身首异处。
所以,清君侧的任务已经完成,你们还有什么脸继续叛乱,就不怕天下人唾骂吗?
陶老爷子死亡的消息,传遍天下。
京城,朝堂,皇帝,都在等着天下诸侯王的反应。
诸侯王们尚未作出回应,倒是东平王府那支率先攻入京畿一带的偏师,大张旗鼓退兵,一退千里。
这支偏师一退兵,其他攻入京畿地带的军队,面面相觑。
要不大家都退吧!
陶家家主都死了,以后再也没有人蛊惑帝王。
想来帝王也不会再做出倒行逆施,诛杀天下诸侯王的举动。
军队蠢蠢欲动,天下诸侯王坐不住了。
退兵,还是,不退兵?
好不容易攻入京畿地带,就这样退却,着实可惜。
然而,陶家老爷子已死,清君侧要清的人已经伏诛,若是不退兵,继续朝京城进攻,恐造天下人非议。
大魏江山南边的民众,被战事裹挟。
他们都知道要诛杀皇帝身边的奸臣,而今陶老爷子伏诛的消息传遍天下,为了人心,为了民望,恐怕只能暂且退兵。
虽然很不爽!
也只能暂且退去,再徐徐图之。
这仗,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大家都心知肚明,清君侧不过是遮羞布。
这场仗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推翻永泰帝,是要造反。
清君侧这个理由已经没了,接下来摆在天下诸侯王面前的难题,就是找出继续出兵和朝廷打仗的理由,而且还是要冠冕堂皇的理由,叫天下人都挑不出错来。
名正则言顺!
皇帝倒行逆施,得位不正,或许是个理由。
……
萧过在接到萧逸的消息后,第一时间率兵退去,并且一退千里。
刚刚在军营安顿下来,传令兵传令,说是王爷召见。
萧过道一声:“知道了”,定了定神,换了一身常服,这才去见东平王。
东平王最近意气风发。
他的嫡长子,率兵,率先攻入京畿地带,并攻陷两座县城,在天下诸侯王面前传为美谈。
他也因此得到了许多地奉承和拉拢。
可是没高兴太久,萧过又率先选择了退兵。
让东平王成为众矢之的,天下诸侯王指责他扰乱军心。
这口气,将他气得……
所以,萧过刚回来,他便命人传召。
父子二人见面,没有父子温情,只有公事公办。
东平王大马金刀一坐,直接问道:“没有本王的命令,你为何要退兵?”
萧过低头,恭敬回答:“陶老爷子伏诛,清君侧对象死亡,儿子继续留在京畿,毫无益处,恐坏了父王的名誉。故此,儿子擅作主张,选择退兵。”
啪!
东平王拍着桌子,厉声呵斥,“就算你要退兵,也该奉本王的命令行事。本王同意你退兵,你才能退兵。你不和友军打招呼,擅自退兵,你可知此举害得本王多么被动?最近问罪之人络绎不绝,这都是因为你的缘故。”
“儿子有错!可是,父王并非任何人附庸,如何行事,也无需他人同意。他们凭什么问罪父王?”
“少说这些有的没的。天下诸侯王,得一条心,得拧成一股绳,事情才能办成。”
萧过微蹙眉头,“可是,父王相信天下诸侯王是一条心吗?若是有一天,真的攻入京城,当以谁为首?又该以谁为主?父王现在处处退让,等将来攻入京城,可就没了机会啊!”
“你……”东平王有片刻的茫然,这还是老实本分的嫡长子吗?莫非是萧逸俯身?
东平王连连甩头,他怎么突然想起萧逸那个逆子。
真是岂有此理!
他很不耐烦地说道:“本王要做什么,怎么做,轮不到你在一旁指手画脚。你退下吧!以后没有本王的军令,不得擅自出兵。”
“儿子遵命!”
萧过果断退出营帐,却遇到迎面走来的二弟,现任东平王妃的长子。
“大哥,你可算回来了!”
萧逊一脸热情洋溢地迎上萧过,“听闻大哥亲自带兵攻入京畿一带,吓得皇帝只能诛杀陶家老爷子,弟弟我深感佩服。晚上,我准备一桌酒菜,就我们兄弟,不醉不归,可好?”
萧过含笑说道:“多谢二弟好意!我刚回来,诸事还没安排妥当,不如改天吧!改天我做东,请几位弟弟赏脸,大家一起亲近亲近。”
萧逊一脸高兴的样子,“那就说定了!我等着大哥的酒,大哥切莫食言。”
萧过说道:“自不会食言!”
……
京城!
因为诸侯王退兵,京畿一带的危机获得解决,下至市井小民,上至朝廷诸公,齐齐松了一口气。
朝议的时候,就有臣子站出来,公然拍皇帝马屁。
说皇帝深谋远虑,当机立断,京畿危机才得以解决。
还有朝臣站出来,请旨诛杀陶家满门。
反正陶老爷子已经死了,陶家的主心骨没了,正所谓趁其病要其命,是时候彻底解决陶家。
如此一来,陶皇后也就失去了娘家人的支持。
三皇子的地位……
呵呵!
到时候恐怕也得变一变。
然而皇帝没有同意诛杀陶家。
“国丈以自身的死,成全了朝廷诸公,堪为忠臣良将。诸位爱卿,你们岂能将陶家赶尽杀绝,逼着朕做那不仁不义之人!事关陶家一事,以后休要再提!”
永泰帝话音一落,这事算是定下了调子。
暂时,陶家的危机过去了,目前安全。
至于将来如何,那可就说不好。
说不定哪天局势再次变动,又要将陶家推出来杀一杀!
反正,陶家已经成了最大的背锅侠。
所有的黑锅,都往陶家身上安放,肯定没有错。
卑鄙吗?
无耻吗?
残忍吗?
的确很卑鄙,很无耻,很残忍。
朝堂斗争就是向来如此。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陶家已经风光了十几年,是时候将朝堂上下清洗一番。
尤其是陶家的走狗,得找机会,将他们统统赶出朝堂。
……
陶皇后没有闲着,借着皇帝发话保陶家的机会,她频频派人接触朝中大臣,稳定人心。
同时,陶皇后在后宫也掀起了一场风波。
她借着由头,处置了好几个嫔妃。
本以为陶家倒下了,陶皇后即将失宠,嫔妃们想着法子到永泰帝跟前告状。
永泰帝却用一句“后宫之事自有皇后做主”,将人打发了。
有了皇帝发话,陶皇后更是肆无忌惮。
有昭仪娘娘邀宠,魅惑皇帝。
陶皇后直接下令,将人棒杀!
昭仪娘娘死了!
众人以为,这一次皇帝不会再容忍陶皇后。
可是,事实再一次让她们失望。
皇帝没有过问昭仪娘娘的死。
昭仪娘娘白死了!
陶皇后顿觉气顺,心情舒畅。
她以强硬的手段,彰显自己的权威,警告某些人,休要当陶家无人就可以欺负。
她活着一天,陶家就跨不了。
任何嫔妃皇子,都休想越过他们母子。
胆敢挑战她的地位,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
强硬手段,的确有聚拢人心的效果。
那些本来还在观望,亦或是准备另投明主,重新寻找出路的官员,再一起坚定地聚拢在陶家身边。
明面上,他们是在支持陶家,实际上他们是在支持陶皇后,支持三皇子萧成义。
三皇子理应成为储君,这也是他们的奋斗目标。
……
三皇子萧成义也没闲着,突然请旨,想去北军历练。
永泰帝眼神复杂地看着他,“你尚未大婚,就想去北军历练?”
“请父皇成全!”萧成义跪在地上,恳求。
永泰帝随口问道:“是你自己的主意,还是你母后的主意?”
萧成义掷地有声地说道:“此事和母后无关,是儿子自己的想法。天下诸侯王早有不臣之心,清君侧不过是他们起兵造反的理由而已。眼睁睁看着天下诸侯王祸乱江山社稷,儿臣却什么都做不了,儿臣十分自责。故,恳请父皇让儿臣前往北军历练,诛杀天下诸侯王。”
永泰帝暗暗点头,这番话令他很满意。
他赞许道:“很好!你有此志气,没有辜负朕对你的一番教导。朕同意你去北军历练,就在大将军旗下听令。谨记,不可仗着皇子身份乱来。若是让朕知道你祸害北军,带坏北军风气,朕定不饶你。”
萧成义朗声说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到了大将军旗下,就是大将军的兵。儿臣一定严格要求自己,绝不给父皇丢脸!”
永泰帝哈哈一笑,有子如此,朕心甚慰。
三皇子萧成义前往北军历练的消息,转眼传遍朝堂。
有人赞,有人贬,有人冷眼旁观,也有人着急上火。
大皇子萧成业嘴角起了水泡,饭吃不香,觉睡不好。
他上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