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常理来说,各州府县及以上地方衙门都会集中在某一城池的中间位置,取的就是个不偏不倚的意思。但这大同府却明显是个例外,因为身处北方边境地区,随时可能遇到蒙古鞑子的袭击,为确保安全,这些衙门就一律紧靠城南方向。
不过除此之外,这巡抚衙门也就与杨震以往所见过的武昌城和杭州城里的巡抚衙门没什么两样了,一样的规制,一样的气派,唯一稍显不同的就是这里衙门的外墙极高极厚,看着与外城墙也差不了多少。
杨震心里明白,这是大同城最后固守的据点。一旦外城、瓮城什么的通通陷落,就连巷战都遭遇败绩时,这巡抚衙门就将成为明军最后的一道堡垒。当然,若真有那一天,只靠这里的壁垒和里面远远少于城中守军的兵力,也只是作最后的挣扎罢了。
不过今日的大同巡抚衙门可没有杨震心里所想的那般悲壮,反而显得格外歌舞升平。接风的酒席宴早已在二堂那足可操练上千人马的大庭院间摆上了一溜,当然,作为此番接风宴的主宾,他们的座位却是在真正的二堂大厅之中。
待他们进入庭院后,便有下人赶紧去一旁张罗起来,顿时前面那高高矗立的戏台上就响起了阵阵欢快的锣鼓声,几个身手矫捷的戏子便在那儿高蹿低蹦,卖力地演了起来。同时地,那些早已准备好的冷盘和垫肚用的果子糕点也流水般地被人端出来,摆放到每张桌子之上。
“钦差大人请!我大同毕竟是小地方,且又身处边地,物品远比不了京城,若有招待不周的还请大人多多包涵。”刘应箕一面说着场面话,一面挥手引着钟裕他们往里面的厅堂走去,显得格外恭敬。
钟裕口里连道不敢,脚下倒是没有停滞的意思,虽然他已决定公事公办,但别人的一片好意他还是要领受的。官场之上总讲究个面子,若自己连他们的这一顿接风宴也不接受,那就太得罪人了。
随着钟裕、杨震和刘应箕这三位身份最是高贵的宾主各自落座后,其他大同城里的文武官员以及被请进来的京营军官也纷纷坐下,随后酒菜也迅速被下人们呈送上来,在刘巡抚拿着酒碗说了一大套迎接钦差的套话后,众人便纷纷举起了酒杯来。
但这时候,所有人突然就是一愣,因为他们发现本次接风宴的主角,钦差钟裕虽然也拿起了酒碗,却有些尴尬地没有将碗凑到嘴边要喝的意思,而是皱起了眉头。
杨震端着酒碗,便闻到了扑鼻而来的辛辣酒味。虽然这时候的制酒工艺还达不到后世那般程度,酒精度数也没那么骇人,但闻着那冲鼻的气味,杨震还是能大概判断出这酒有四十多度的样子。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已算是天下间最烈的烈酒了。
钟裕作为京官,虽然也难免会有些应酬,但他与人相交饮宴喝的多是滋味寡淡,酒精度很低的淡酒,现在一旦对上这等烈酒,自然就难以入口了。
但这时的刘应箕包括同桌的郭荣等人对钟裕可就没有刚才那般尊敬了,一见他有所犹豫,郭荣就呵呵笑道:“怎么,钟钦差可是嫌俺们这儿的酒不够好吗?但咱们大同军中向来有个规矩,这头一碗酒是无论如何都要喝的,那是对诸多兄弟的尊敬之意。”
“是啊是啊,还请大人莫要嫌弃咱们这儿的劣酒滋味不好,满饮此碗!”一旁的其他官员也赶紧劝说道。就是刘应箕,这回也端着酒碗示意让钟裕喝下这一大碗足有半斤的烈酒。
杨震见状,眉头就微微皱了起来:“这是大同酒桌上的规矩?我怎么就从未听说过山西人有这种酒文化了?若是换了是蒙古或其他少数民族,我还能相信,你们嘛,这分明就是在刁难人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因为刚才在城门口被钟裕或者说是他身后的朝廷给摆了一道,吃了个下马威,这些大同官员心里自然不服,想要找回些场面来。于是就想到了这一招,认定钟裕一介文官酒量不大,便借这个机会来反给个下马威。不然,若他们真只是为了什么习俗的话,大可以给人换上个小些的酒杯嘛。
见钟裕依然端着酒碗没有就范的意思,郭荣便给身旁的一名下属打了个眼色。那人会意,赶紧高举酒杯,自己一饮而尽后道:“还请大人满饮此碗!”
“还请大人满饮此碗!”
“还请大人满饮此碗!”……随着他这一声劝酒,其他在厅内的官员也都举碗相邀,随后就是外间的那些陪同者,也说着相似的话,顿时众人耳边只剩下这一声犹如炸雷般的“还请大人满饮此碗!”了。
杨震本还打算自己出面帮钟裕顶酒呢,可一看对方这架势就知道这个想法是行不通的。他们劝酒只是手段,让钟裕和自己明白他们内部有多么团结才是真正的目的,同时这么做也是为了打压住新来钦差的气焰。
事情到了这一步,除非钟裕铁了心要与这许多大同官员都撕破了脸皮,否则这酒就必须得喝了。他也清楚这一点,故而脸上便露出了一丝苦笑来:“各位,本官自琼林宴后,就没有用过如此硕大的器物饮酒。但既然这是大同城的规矩,那我这初来乍到之人也就只能依从了。不过本官有言在先,非是我不善饮,奈何因为待会儿还得去华严寺,为了不对佛门圣地不敬,本官今日只能吃下五碗酒。”说完这话,他把手一抬,脖子一仰,便咕嘟咕嘟,一口气就将酒给喝了个干干净净。
“好!”周围有人见他终于依言喝酒,而且是一口喝干,顿时就喝起彩来。随后,其他人才也端起酒碗,把那满满的一碗烈酒给灌进了自己的嘴巴里。
杨震一面慢悠悠地喝着酒,一面打眼看着身旁的钟裕,心里还有些担心这位大人会一下适应不了烈酒的酒劲而倒下呢。但在看了他的面色,发现对方连一点上头的意思都没有后,他就知道自己之前的判断和担心都错了。
能把一大碗烈酒一口干掉而脸不变色的人,绝对是酒场上的高手。而这个钟裕,别看他刚才有所迟疑与推脱,但那显然是在示弱,这点酒根本就不可能让他有任何醉意。
这时,其他人也觉察到了这一点,在惊讶之余,也有人有些不服气起来。在给刘应箕打了个颜色后,郭荣便再次端起酒碗来,冲钟裕示意道:“钟大人,末将是个粗人,刚才说话有些冲还望您不要见怪。现在我借这碗酒跟您赔个不是,还望你大人有大量。”说着便又把酒一饮而尽。
这算是道歉的酒了,你若不喝便是不肯接受人家的道歉,显然郭荣是有意为之,断了钟裕推脱的可能。可不料这一回钟裕却根本没有皱下眉头,随手就端起了早被人倒满的酒碗,一口就干了碗中酒,随后笑道:“郭总兵这话实在太见外了。本官也不是那等心胸狭窄之辈,既然那是大同城里的规矩,入乡随俗,本官自当遵从。”
短时间里两大碗烈酒入腹,就算是郭荣这等身体出众的武将也觉着有些不舒服,可钟裕却依然头脑清醒,这让郭总兵明显有些诧异,一时竟有些接不上话来。
其他人一见这位钦差大人竟变得如此豪爽也是一怔,但随后又起了竞争之心,难道我们这么多人在酒桌上还斗不过你一个文官吗?想到这儿,便又有人端起了酒碗,朝钟裕敬来。
面对这种敬酒,钟裕连犹豫都没有半点,无论敬酒者身份高低,他都不推辞,当即酒到杯干,转眼间就又有三大碗烈酒入了他的喉咙。
刘应箕这才知道原来这位钦差大人是真正的海量,便有意结束这场只会给钟裕带来名气的刁难,也端起了酒碗道:“钟大人,就请再满饮这一碗,各位也不必再频频上来敬酒了。”后面的话是对底下那些跃跃欲试的人说的。
在说话的同时,刘巡抚也很豪爽地干了自己这一碗,还有些不适地咳嗽了几声。可待他放下酒碗看向钟裕时,却发现他连酒碗都没有端起来。这让他有些不解:“钟大人,你这是?”
“还请刘大人见谅,本官刚才就已有言在先,今日酒席宴上我只能喝五碗酒。现在酒已喝足,再喝就可能对华严寺不敬了。故而这一碗酒嘛……”说着他端起酒碗,将酒泼洒在了地上。
他这一举动,让整个局面顿时又冷了下来。但面对席上众人的目光,钟裕却无半点畏惧之色,只见他一振袍襟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各位,时间不早了,今日这场接风宴本官也算是喝过了,这就告辞。路上舟车劳顿,实在想好好休息几日,还望刘大人和郭总兵能够理解。”说着,也不待他们作出反应,便跟杨震打了个眼色,拔腿就走。
他这一行为实在太过出人意料,但他刚才又的确有说过只喝五碗的话,只是大家之前没有留心故而这时便被他杀了个措手不及。最终,厅里厅外几百号人,只能目送钟裕和杨震他们施施然地走出宴厅。
“大人,这……”有人犹豫着看了刘应箕一眼。
而刘应箕此时口里不禁喃喃道:“这个钟裕,还真是深不可测哪……”却不知他说的是钟裕的酒量还是为人!
不知觉间,本书已满百万字,借机求下支持撒。。。。。。。
不过除此之外,这巡抚衙门也就与杨震以往所见过的武昌城和杭州城里的巡抚衙门没什么两样了,一样的规制,一样的气派,唯一稍显不同的就是这里衙门的外墙极高极厚,看着与外城墙也差不了多少。
杨震心里明白,这是大同城最后固守的据点。一旦外城、瓮城什么的通通陷落,就连巷战都遭遇败绩时,这巡抚衙门就将成为明军最后的一道堡垒。当然,若真有那一天,只靠这里的壁垒和里面远远少于城中守军的兵力,也只是作最后的挣扎罢了。
不过今日的大同巡抚衙门可没有杨震心里所想的那般悲壮,反而显得格外歌舞升平。接风的酒席宴早已在二堂那足可操练上千人马的大庭院间摆上了一溜,当然,作为此番接风宴的主宾,他们的座位却是在真正的二堂大厅之中。
待他们进入庭院后,便有下人赶紧去一旁张罗起来,顿时前面那高高矗立的戏台上就响起了阵阵欢快的锣鼓声,几个身手矫捷的戏子便在那儿高蹿低蹦,卖力地演了起来。同时地,那些早已准备好的冷盘和垫肚用的果子糕点也流水般地被人端出来,摆放到每张桌子之上。
“钦差大人请!我大同毕竟是小地方,且又身处边地,物品远比不了京城,若有招待不周的还请大人多多包涵。”刘应箕一面说着场面话,一面挥手引着钟裕他们往里面的厅堂走去,显得格外恭敬。
钟裕口里连道不敢,脚下倒是没有停滞的意思,虽然他已决定公事公办,但别人的一片好意他还是要领受的。官场之上总讲究个面子,若自己连他们的这一顿接风宴也不接受,那就太得罪人了。
随着钟裕、杨震和刘应箕这三位身份最是高贵的宾主各自落座后,其他大同城里的文武官员以及被请进来的京营军官也纷纷坐下,随后酒菜也迅速被下人们呈送上来,在刘巡抚拿着酒碗说了一大套迎接钦差的套话后,众人便纷纷举起了酒杯来。
但这时候,所有人突然就是一愣,因为他们发现本次接风宴的主角,钦差钟裕虽然也拿起了酒碗,却有些尴尬地没有将碗凑到嘴边要喝的意思,而是皱起了眉头。
杨震端着酒碗,便闻到了扑鼻而来的辛辣酒味。虽然这时候的制酒工艺还达不到后世那般程度,酒精度数也没那么骇人,但闻着那冲鼻的气味,杨震还是能大概判断出这酒有四十多度的样子。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已算是天下间最烈的烈酒了。
钟裕作为京官,虽然也难免会有些应酬,但他与人相交饮宴喝的多是滋味寡淡,酒精度很低的淡酒,现在一旦对上这等烈酒,自然就难以入口了。
但这时的刘应箕包括同桌的郭荣等人对钟裕可就没有刚才那般尊敬了,一见他有所犹豫,郭荣就呵呵笑道:“怎么,钟钦差可是嫌俺们这儿的酒不够好吗?但咱们大同军中向来有个规矩,这头一碗酒是无论如何都要喝的,那是对诸多兄弟的尊敬之意。”
“是啊是啊,还请大人莫要嫌弃咱们这儿的劣酒滋味不好,满饮此碗!”一旁的其他官员也赶紧劝说道。就是刘应箕,这回也端着酒碗示意让钟裕喝下这一大碗足有半斤的烈酒。
杨震见状,眉头就微微皱了起来:“这是大同酒桌上的规矩?我怎么就从未听说过山西人有这种酒文化了?若是换了是蒙古或其他少数民族,我还能相信,你们嘛,这分明就是在刁难人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因为刚才在城门口被钟裕或者说是他身后的朝廷给摆了一道,吃了个下马威,这些大同官员心里自然不服,想要找回些场面来。于是就想到了这一招,认定钟裕一介文官酒量不大,便借这个机会来反给个下马威。不然,若他们真只是为了什么习俗的话,大可以给人换上个小些的酒杯嘛。
见钟裕依然端着酒碗没有就范的意思,郭荣便给身旁的一名下属打了个眼色。那人会意,赶紧高举酒杯,自己一饮而尽后道:“还请大人满饮此碗!”
“还请大人满饮此碗!”
“还请大人满饮此碗!”……随着他这一声劝酒,其他在厅内的官员也都举碗相邀,随后就是外间的那些陪同者,也说着相似的话,顿时众人耳边只剩下这一声犹如炸雷般的“还请大人满饮此碗!”了。
杨震本还打算自己出面帮钟裕顶酒呢,可一看对方这架势就知道这个想法是行不通的。他们劝酒只是手段,让钟裕和自己明白他们内部有多么团结才是真正的目的,同时这么做也是为了打压住新来钦差的气焰。
事情到了这一步,除非钟裕铁了心要与这许多大同官员都撕破了脸皮,否则这酒就必须得喝了。他也清楚这一点,故而脸上便露出了一丝苦笑来:“各位,本官自琼林宴后,就没有用过如此硕大的器物饮酒。但既然这是大同城的规矩,那我这初来乍到之人也就只能依从了。不过本官有言在先,非是我不善饮,奈何因为待会儿还得去华严寺,为了不对佛门圣地不敬,本官今日只能吃下五碗酒。”说完这话,他把手一抬,脖子一仰,便咕嘟咕嘟,一口气就将酒给喝了个干干净净。
“好!”周围有人见他终于依言喝酒,而且是一口喝干,顿时就喝起彩来。随后,其他人才也端起酒碗,把那满满的一碗烈酒给灌进了自己的嘴巴里。
杨震一面慢悠悠地喝着酒,一面打眼看着身旁的钟裕,心里还有些担心这位大人会一下适应不了烈酒的酒劲而倒下呢。但在看了他的面色,发现对方连一点上头的意思都没有后,他就知道自己之前的判断和担心都错了。
能把一大碗烈酒一口干掉而脸不变色的人,绝对是酒场上的高手。而这个钟裕,别看他刚才有所迟疑与推脱,但那显然是在示弱,这点酒根本就不可能让他有任何醉意。
这时,其他人也觉察到了这一点,在惊讶之余,也有人有些不服气起来。在给刘应箕打了个颜色后,郭荣便再次端起酒碗来,冲钟裕示意道:“钟大人,末将是个粗人,刚才说话有些冲还望您不要见怪。现在我借这碗酒跟您赔个不是,还望你大人有大量。”说着便又把酒一饮而尽。
这算是道歉的酒了,你若不喝便是不肯接受人家的道歉,显然郭荣是有意为之,断了钟裕推脱的可能。可不料这一回钟裕却根本没有皱下眉头,随手就端起了早被人倒满的酒碗,一口就干了碗中酒,随后笑道:“郭总兵这话实在太见外了。本官也不是那等心胸狭窄之辈,既然那是大同城里的规矩,入乡随俗,本官自当遵从。”
短时间里两大碗烈酒入腹,就算是郭荣这等身体出众的武将也觉着有些不舒服,可钟裕却依然头脑清醒,这让郭总兵明显有些诧异,一时竟有些接不上话来。
其他人一见这位钦差大人竟变得如此豪爽也是一怔,但随后又起了竞争之心,难道我们这么多人在酒桌上还斗不过你一个文官吗?想到这儿,便又有人端起了酒碗,朝钟裕敬来。
面对这种敬酒,钟裕连犹豫都没有半点,无论敬酒者身份高低,他都不推辞,当即酒到杯干,转眼间就又有三大碗烈酒入了他的喉咙。
刘应箕这才知道原来这位钦差大人是真正的海量,便有意结束这场只会给钟裕带来名气的刁难,也端起了酒碗道:“钟大人,就请再满饮这一碗,各位也不必再频频上来敬酒了。”后面的话是对底下那些跃跃欲试的人说的。
在说话的同时,刘巡抚也很豪爽地干了自己这一碗,还有些不适地咳嗽了几声。可待他放下酒碗看向钟裕时,却发现他连酒碗都没有端起来。这让他有些不解:“钟大人,你这是?”
“还请刘大人见谅,本官刚才就已有言在先,今日酒席宴上我只能喝五碗酒。现在酒已喝足,再喝就可能对华严寺不敬了。故而这一碗酒嘛……”说着他端起酒碗,将酒泼洒在了地上。
他这一举动,让整个局面顿时又冷了下来。但面对席上众人的目光,钟裕却无半点畏惧之色,只见他一振袍襟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各位,时间不早了,今日这场接风宴本官也算是喝过了,这就告辞。路上舟车劳顿,实在想好好休息几日,还望刘大人和郭总兵能够理解。”说着,也不待他们作出反应,便跟杨震打了个眼色,拔腿就走。
他这一行为实在太过出人意料,但他刚才又的确有说过只喝五碗的话,只是大家之前没有留心故而这时便被他杀了个措手不及。最终,厅里厅外几百号人,只能目送钟裕和杨震他们施施然地走出宴厅。
“大人,这……”有人犹豫着看了刘应箕一眼。
而刘应箕此时口里不禁喃喃道:“这个钟裕,还真是深不可测哪……”却不知他说的是钟裕的酒量还是为人!
不知觉间,本书已满百万字,借机求下支持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