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骑兵的地形适应性要比战车稍强一点,所以既能让骑兵驰骋,却又能遏制战车挥的地形也不是没有,但终究是少得可怜,暂时先放着不管就行了,等到其他的地盘都打下来之后,那些负隅顽抗的弹丸之地还能守得住吗?
人力战车的这种大圈防御战术凝聚了群众的智慧,但其中贡献最大的,却是从未上过战场并且双目失明的赵奈。而他的团虽然是新老混编,在此次北伐中也收复了多座县城,并取得了歼敌一千余人(没办法,金军吃过几次战车的亏之后,很少有不望风而逃的。)的战果。所以此次北伐终止后,赵奈便众望所归地成为赵军第一个车步师的师长,而他的师参谋长则自然是那个性格与其几乎截然相反的蛇蝎美人了。说起来,这对搭档在赵国也算得上是佼佼者了,不过这也正常,比起他们这种互补型搭档来,相似型的搭档对整体实力并不会有飞跃性的提升,效果主要体现在应变能力的增强上。但由于赵奈目前还算不上是赵国不可缺少的重臣,就算他有了意外也不至于动摇国本,所以明显是互补型的更符合他现在的状况,赵抗对此也非常满意。不过也许更令他满意的是,白莹钰只是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而没有乱来,看来赵奈的驭人之能比自己预计的更强,赵抗总算是放心了。
面对赵军如此强大的野战能力,即使是极擅进攻的完颜亮与纥石烈志宁也只能选择坚守这一条路,这一工作自然是交给了布萨忠义。而他们这两位擅用骑兵的名将,则准备等到赵军师老懈怠时,以轻骑包抄其后方,截断他们的粮道。然而,与不得不被动等待的他们相比,赵抗的奇兵却来得更早
比起赵奈等新人的表现,郑南臣麾下的海军6战师才是决定这次战争成败的关键所在,就在江晨星部覆灭之时,6战师在数百艘小型车船的护航下从淮河入海口逆流而上,沿路更不停留,利用金军收缩防线的机会开进了黄河(因为当年杜充决开黄河大堤,致使黄河改道,与淮河合流)之中。郑南臣部总兵力过十五万,岂是金国那些地方部队所能抵挡的?可就在各地金军被吓得四处逃窜的时候,郑南臣部却越行越远,根本不与他们交战。金军地方官吏中也有人熟悉水军的缺陷,在黄河上架设了铁索,可因为时间仓促,这铁索的质量实在不可能好到哪儿去,何况也不够粗,在赵军大船的斧型撞角面前,根本没挥出半点作用。
郑南臣他们看似漫无目的的进军,却在有意无意中将黄河两岸的金军分开,使黄河以南的金军完全变成了孤军。这样一来,河南金军既无法得到后方的补给和支援,也失去了大半的回旋空间,纵有骑兵,也无法挥出机动性的优势。而赵军主力则以各车步团为骨架,将金军切成无数小块,再以重步兵集群进行逐一清剿,不过两个多月时间,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便已经全线光复。完颜亮等人虽然心急如焚,却由于实力上的差距而无可奈何,从现在的情况下来看,金国能够保住黄河以北就算不错了
这时郑南臣部的真实意图也终于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他们历尽数月时间,一路溯流而上,原来他们竟然意在关中!由于潼关天险的缘故,想要自东向西攻入关中是非常困难的,在宋代之前只有一人成功过,那便是宋武帝刘裕,他采用的正是以水军逆流而上攻取关中的方法,现在郑南臣不过是依葫芦画瓢罢了。但因为赵军的水师比起当年的北府兵更加强大,所以他们的战斗也显然轻松很多。但是,刘裕夺下关中后终因内部原因而功败垂成,而对现在的郑南臣来说,夺去关中只不过是他全盘计划中的一道开胃菜而已。
由于金军主力都被征入了南征大军,留守关中的金军不过是一些签军罢了,别说强大的赵军了,就算南宋吴璘所部的三万人都完全可以吃掉他们,只不过因为被西夏人挡住而不好兵罢了。随着关中落入赵军之中,一直坐山观虎斗的西夏君臣终于现其中莫大的危机。关中落入赵宋联盟之手后,西夏得自金国的熙秦路地区便处于两面受敌的窘境。为了以防万一,夏王李仁孝不得不对熙秦路地区增兵十万,却不知这样一来却正中了赵抗的圈套
赵军此次北伐,出动的兵力若连工兵民夫也算上的话何止百万,对付金军绝对是绰绰有余。而水军与战车的灵活运用,更是使赵军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兵力优势更加显露无遗。在这种一片大好的形势下,赵抗对于只收复被金国侵占的土地已经有些不满足了,而西夏便成为了他的下一个目标。然而,西夏有精兵四十万,虽然由于李仁孝崇儒,他即位后战斗力下降不少,但毕竟数量摆在那,绝对不可以小觑。而西夏独特的地理条件更是烦人,当年大辽极盛时出动数十万大军前去征讨最后无不铩羽而归就是明证,而北宋在他们身上吃的亏就更多了,以至于到最后不得不玩起经济战,想靠消耗战逼死他们,结果却因金国的横空出世而功败垂成。
赵抗自恃手中实力空前强大,可不愿耐心地玩经济战。那么要想在短时间内搞定西夏,就只剩一个办法,那就是引蛇出洞。西夏自从换到熙秦路以后,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然而这块地区可不像西夏本土那样易守难攻,尤其是在关中大部分地区都落入赵军之手以后。也即是说,为了保住这块新占地区,西夏必须向其增兵十万以上,才能有效喝阻关中赵军不致轻举妄动。而赵抗的打算,就是利用这一点,逼西夏在这块地方“将血流尽”
然而,西夏先遭遇到的敌人却并不是赵军,吴璘一直对当初遭到西夏人的突然袭击耿耿于怀,在接到赵抗的密信后,他先开始难。吴璘以熙秦路原本就是金国从大宋手中强占去的领土为由,要求西夏予以归还。西夏自然不愿做这个冤大头,而吴璘的解释是,如果西夏不满就找金人说理去,反正他是一定要收回这块失地,大不了一拍两散。西夏自然不愿向南宋服软,但又怕熙秦路腹背受敌,独力难支,便再次向其增兵十万,几乎连西夏全部的家底都拿出来了。在李仁孝看来,现在西夏驻扎在熙秦路的军队过了二十万,而要面对的敌人不过就是吴璘的三万精兵和赵军6战师的三万人,至于十余万的水军在熙秦路根本无法作战,可以忽略不计,怎么看都不会输的。
人力战车的这种大圈防御战术凝聚了群众的智慧,但其中贡献最大的,却是从未上过战场并且双目失明的赵奈。而他的团虽然是新老混编,在此次北伐中也收复了多座县城,并取得了歼敌一千余人(没办法,金军吃过几次战车的亏之后,很少有不望风而逃的。)的战果。所以此次北伐终止后,赵奈便众望所归地成为赵军第一个车步师的师长,而他的师参谋长则自然是那个性格与其几乎截然相反的蛇蝎美人了。说起来,这对搭档在赵国也算得上是佼佼者了,不过这也正常,比起他们这种互补型搭档来,相似型的搭档对整体实力并不会有飞跃性的提升,效果主要体现在应变能力的增强上。但由于赵奈目前还算不上是赵国不可缺少的重臣,就算他有了意外也不至于动摇国本,所以明显是互补型的更符合他现在的状况,赵抗对此也非常满意。不过也许更令他满意的是,白莹钰只是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而没有乱来,看来赵奈的驭人之能比自己预计的更强,赵抗总算是放心了。
面对赵军如此强大的野战能力,即使是极擅进攻的完颜亮与纥石烈志宁也只能选择坚守这一条路,这一工作自然是交给了布萨忠义。而他们这两位擅用骑兵的名将,则准备等到赵军师老懈怠时,以轻骑包抄其后方,截断他们的粮道。然而,与不得不被动等待的他们相比,赵抗的奇兵却来得更早
比起赵奈等新人的表现,郑南臣麾下的海军6战师才是决定这次战争成败的关键所在,就在江晨星部覆灭之时,6战师在数百艘小型车船的护航下从淮河入海口逆流而上,沿路更不停留,利用金军收缩防线的机会开进了黄河(因为当年杜充决开黄河大堤,致使黄河改道,与淮河合流)之中。郑南臣部总兵力过十五万,岂是金国那些地方部队所能抵挡的?可就在各地金军被吓得四处逃窜的时候,郑南臣部却越行越远,根本不与他们交战。金军地方官吏中也有人熟悉水军的缺陷,在黄河上架设了铁索,可因为时间仓促,这铁索的质量实在不可能好到哪儿去,何况也不够粗,在赵军大船的斧型撞角面前,根本没挥出半点作用。
郑南臣他们看似漫无目的的进军,却在有意无意中将黄河两岸的金军分开,使黄河以南的金军完全变成了孤军。这样一来,河南金军既无法得到后方的补给和支援,也失去了大半的回旋空间,纵有骑兵,也无法挥出机动性的优势。而赵军主力则以各车步团为骨架,将金军切成无数小块,再以重步兵集群进行逐一清剿,不过两个多月时间,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便已经全线光复。完颜亮等人虽然心急如焚,却由于实力上的差距而无可奈何,从现在的情况下来看,金国能够保住黄河以北就算不错了
这时郑南臣部的真实意图也终于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他们历尽数月时间,一路溯流而上,原来他们竟然意在关中!由于潼关天险的缘故,想要自东向西攻入关中是非常困难的,在宋代之前只有一人成功过,那便是宋武帝刘裕,他采用的正是以水军逆流而上攻取关中的方法,现在郑南臣不过是依葫芦画瓢罢了。但因为赵军的水师比起当年的北府兵更加强大,所以他们的战斗也显然轻松很多。但是,刘裕夺下关中后终因内部原因而功败垂成,而对现在的郑南臣来说,夺去关中只不过是他全盘计划中的一道开胃菜而已。
由于金军主力都被征入了南征大军,留守关中的金军不过是一些签军罢了,别说强大的赵军了,就算南宋吴璘所部的三万人都完全可以吃掉他们,只不过因为被西夏人挡住而不好兵罢了。随着关中落入赵军之中,一直坐山观虎斗的西夏君臣终于现其中莫大的危机。关中落入赵宋联盟之手后,西夏得自金国的熙秦路地区便处于两面受敌的窘境。为了以防万一,夏王李仁孝不得不对熙秦路地区增兵十万,却不知这样一来却正中了赵抗的圈套
赵军此次北伐,出动的兵力若连工兵民夫也算上的话何止百万,对付金军绝对是绰绰有余。而水军与战车的灵活运用,更是使赵军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兵力优势更加显露无遗。在这种一片大好的形势下,赵抗对于只收复被金国侵占的土地已经有些不满足了,而西夏便成为了他的下一个目标。然而,西夏有精兵四十万,虽然由于李仁孝崇儒,他即位后战斗力下降不少,但毕竟数量摆在那,绝对不可以小觑。而西夏独特的地理条件更是烦人,当年大辽极盛时出动数十万大军前去征讨最后无不铩羽而归就是明证,而北宋在他们身上吃的亏就更多了,以至于到最后不得不玩起经济战,想靠消耗战逼死他们,结果却因金国的横空出世而功败垂成。
赵抗自恃手中实力空前强大,可不愿耐心地玩经济战。那么要想在短时间内搞定西夏,就只剩一个办法,那就是引蛇出洞。西夏自从换到熙秦路以后,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然而这块地区可不像西夏本土那样易守难攻,尤其是在关中大部分地区都落入赵军之手以后。也即是说,为了保住这块新占地区,西夏必须向其增兵十万以上,才能有效喝阻关中赵军不致轻举妄动。而赵抗的打算,就是利用这一点,逼西夏在这块地方“将血流尽”
然而,西夏先遭遇到的敌人却并不是赵军,吴璘一直对当初遭到西夏人的突然袭击耿耿于怀,在接到赵抗的密信后,他先开始难。吴璘以熙秦路原本就是金国从大宋手中强占去的领土为由,要求西夏予以归还。西夏自然不愿做这个冤大头,而吴璘的解释是,如果西夏不满就找金人说理去,反正他是一定要收回这块失地,大不了一拍两散。西夏自然不愿向南宋服软,但又怕熙秦路腹背受敌,独力难支,便再次向其增兵十万,几乎连西夏全部的家底都拿出来了。在李仁孝看来,现在西夏驻扎在熙秦路的军队过了二十万,而要面对的敌人不过就是吴璘的三万精兵和赵军6战师的三万人,至于十余万的水军在熙秦路根本无法作战,可以忽略不计,怎么看都不会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