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城外的同年,再次路过城门的时候,却看见那个老兵依旧孤零零的站在城门洞里,腰背更佝偻了,身子更消瘦了。
毛玉龙就站住了身子,笑着问:“老人家,过年好啊。”
这个老兵拄着枪杆,摇摇晃晃的抬起脑袋,睁着昏花的眼睛,仔细的端详了眼前的毛玉龙之后,才想起他,冲着他笑了一下。
结果这一笑,却比哭还难看,长叹了一声,轻轻的摇头:“好什么好啊,能爬过这个年,已经是万幸了,唉——这个世道啊,还让我们这些军户怎么活?”
毛玉龙就一皱眉,看着他有气无力的样子,想要安慰一下,却又突然听到了一阵咕咕的叫声,却是从老兵的肚子里发出,看来老兵似乎是没有吃饭。
好在自己正月访友回来,同年是回了礼的,不还是些糕饼什么的,于是就送到了老兵的面前:“小子刚刚访友回来,讨扰了同年一顿酒肉,临了的时候,还给拿了一份果子回礼,我提着他回去也没有什么用处,就送给你吧。”
这个老兵就疑惑的抬起头,再看看毛玉龙手中提着的两包儿点心:“小秀才是要将这点心施舍给我吗?”
毛玉龙看到了老兵温怒的眼神,心中真的是佩服这个老人的骨气。真的是纳闷了,为什么最有骨气的多是这穷苦人,贪婪软骨头的,却又多是嘴上念着圣人不食嗟来之食呢?
看着这个困顿到了这个地步的老兵倔强的眼神,连忙解释:“我娘是个倔强刚强的人,娘不会看到我拿了同年的回礼而高兴,反倒还会埋怨我随便收人的礼物,少不了又是一顿笤帚疙瘩侍候。您老也知道,笤帚疙瘩打在身上的滋味的确不好受的,所以不如这样,就麻烦您老给我消灭了它吧。”
一个送与,竟然被自己这么牵强的解释,这真的很累的。但对于一个刚强倔强的老人来说,还是值得的。其实,家中有一个倔强刚强的老人,是挺好的一件事情,最起码,当你颓废的时候,你会得到一顿笤帚疙瘩不是。
听了这么蹩脚的理由,这个老人的眼光变得柔和起来,也知道这个孩子是真心的送自己吃的,之所以用这么蹩脚的说辞,还不是照顾自己的感受?
既然是真心的,那就坦然的收下吧,要不不能解了自己困窘,也辜负了孩子一片心啊。
接过来,撕开包装的纸张,拿出一块来,先放在嘴里软化。
大家都知道,这个年代,大家过年送的只有果子点心,但还是那句话,你手送他手,最终喂了狗,这些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道手的果子点心,早就硬的咬不动了。
扶着老兵坐到城门边上的懒凳上,轻轻拍打他的后背。这个老兵艰难的咽下了这个梆硬的果子,将剩下的小心的藏在了身后。
毛玉龙赶紧劝说:“多吃一块吧。”
这个老兵就尴尬的道:“不瞒小秀才说,家里还有一个老伴,一个寡妇媳妇,一个孙子呢,这过年啊,当了一个夹袄,才换了一顿年夜饭。现在都饿了三天了,感情您的好,这带回去就能再将就几天了。”
毛玉龙就黯然,这天下有比自己富裕的,但更多的还是这些比自己更困苦的人啊。怎么能让他们都丰衣足食,哪怕不是丰衣足食,最起码的也有个上顿下顿呢。
但看看自己的现状,也只能痛苦的放弃了这种妄想。
然后小心的询问:“老人家,上面还没有发钱粮吗?”
老兵就唉声叹气的摇头:“本来,我们这些军户,在洪武爷编练我们的时候,每家是给了土地的,当时日子也行。但是,洪武爷却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也要生子生孙的,那点固定的土地,怎么能养活不断开枝散叶的加小呢?然而这个政策却不能改变,当初还规定,军户生出的男儿,世世代代都是军户,不能经商,不能科考,反正什么都不许干,只能当兵”
然后痛苦的摊开双手:“就比如说我们家,当年有100亩土地,但是到了我这辈儿上,连一分都没有,只能靠着四处去打野食,养活这一家子。”
毛玉龙也只能是坐在这里,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明朝的军制,开初是寓兵于农。明太祖朱元璋实行军民分籍制度,编为军户的农民世代为兵。政府把他们按照卫所的编制组织起来,进行屯田。沿边卫所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名军士给田五十亩和耕牛农具。收获所得以十二石归军士自己食用,余下的作为本卫所军官的俸粮和储积。在这种制度下,政府只对屯田情况进行督察,不用给饷。所以朱元璋曾不无得意地说:吾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粒粟。可是,后来法久弊生,军队的屯田多被军官、豪右和内监占夺。即如卢象升所言:“塞上民田少而军地多。因循日久,俱为豪右所占。是以屯日益窘,军日益贫。甚至当军者无地,种地者非军,豪强侵霸以肥家,公私因是而交困。”
遇到这样的状况,其实朝廷也不是没有什么改变,军屯既败坏得有名无实,朝廷只有从国家财政中拨给饷银。
但万历以后,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拖欠军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加上官吏的克扣,士卒能领到的饷银就很少了。在明末灾荒连年,粮价陡涨的情况下,士兵的生活更陷于绝境。
弄得不得不卖儿卖女,或者让妻子当那半掩门才能活命。
“军饷没有也就罢了,但不管怎么说呢,每年皇上皇后的三节六寿的,皇上还恩赏些钱粮的。”
皇上的这些恩赏,都是从皇上的内帑出,现在,这几笔钱已经成为边军,或者是这些卫所士兵们的唯一收入了。
“但是呢,今年的大年恩赏却没下来。”
“为什么?难道皇上不寻惯例了吗?”
老兵就先恭敬的冲北拱手:“皇恩浩荡,怎么能忘记了这些苦人?魏公公也是大方的拨发了下来了。”
从这个老兵看,再加上毛玉龙平时的观察,下层的百姓对阉党,对魏忠贤并没有什么厌恶反倒是多了一些好感,百姓这种底层的人,对所谓的奸臣有好感,这真的是怪异了。
想想也是,其实阉党对付的富人,仇富心态大家都有。
“但是呢,浙江的都御史却以为母亲过大寿为名,要求我们这些将士孝敬,直接截留了,一文钱都没有发下来。”然后恨恨的跺脚:“那帮该死的东林混蛋,嘴上说一套,背地做一套,他们怎么就不死绝呢。”
毛玉龙就非常尴尬,东林是士子的代表,原则上,直接已经是士子了,自己也该算是东林了。但被老兵这么骂,做为东林一员毛玉龙却只能尴尬的接受。
但更是悲哀,现在,连自命清高的东林,监察全国贪官酷吏的都御史,都已经开始巧立名目的贪赃枉法了,这个国家已经到了什么地步,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似乎是想起了什么,这个老兵突然神秘的将嘴巴凑到了毛文龙的耳边:“我老不死的感念小秀才的恩德,也不白吃了你的果子,我告诉你个事,最近,你不要再四处走动了,好好的闭起门,杭州要出大事啦。”
毛玉龙就一愣,杭州要出大事,出什么大事?但结合刚刚老兵说的话,毛文龙的脑海里轰然一声想起了历史上,在今年,天启四年发生的两场大事之一——卫所兵变。
</div>
毛玉龙就站住了身子,笑着问:“老人家,过年好啊。”
这个老兵拄着枪杆,摇摇晃晃的抬起脑袋,睁着昏花的眼睛,仔细的端详了眼前的毛玉龙之后,才想起他,冲着他笑了一下。
结果这一笑,却比哭还难看,长叹了一声,轻轻的摇头:“好什么好啊,能爬过这个年,已经是万幸了,唉——这个世道啊,还让我们这些军户怎么活?”
毛玉龙就一皱眉,看着他有气无力的样子,想要安慰一下,却又突然听到了一阵咕咕的叫声,却是从老兵的肚子里发出,看来老兵似乎是没有吃饭。
好在自己正月访友回来,同年是回了礼的,不还是些糕饼什么的,于是就送到了老兵的面前:“小子刚刚访友回来,讨扰了同年一顿酒肉,临了的时候,还给拿了一份果子回礼,我提着他回去也没有什么用处,就送给你吧。”
这个老兵就疑惑的抬起头,再看看毛玉龙手中提着的两包儿点心:“小秀才是要将这点心施舍给我吗?”
毛玉龙看到了老兵温怒的眼神,心中真的是佩服这个老人的骨气。真的是纳闷了,为什么最有骨气的多是这穷苦人,贪婪软骨头的,却又多是嘴上念着圣人不食嗟来之食呢?
看着这个困顿到了这个地步的老兵倔强的眼神,连忙解释:“我娘是个倔强刚强的人,娘不会看到我拿了同年的回礼而高兴,反倒还会埋怨我随便收人的礼物,少不了又是一顿笤帚疙瘩侍候。您老也知道,笤帚疙瘩打在身上的滋味的确不好受的,所以不如这样,就麻烦您老给我消灭了它吧。”
一个送与,竟然被自己这么牵强的解释,这真的很累的。但对于一个刚强倔强的老人来说,还是值得的。其实,家中有一个倔强刚强的老人,是挺好的一件事情,最起码,当你颓废的时候,你会得到一顿笤帚疙瘩不是。
听了这么蹩脚的理由,这个老人的眼光变得柔和起来,也知道这个孩子是真心的送自己吃的,之所以用这么蹩脚的说辞,还不是照顾自己的感受?
既然是真心的,那就坦然的收下吧,要不不能解了自己困窘,也辜负了孩子一片心啊。
接过来,撕开包装的纸张,拿出一块来,先放在嘴里软化。
大家都知道,这个年代,大家过年送的只有果子点心,但还是那句话,你手送他手,最终喂了狗,这些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道手的果子点心,早就硬的咬不动了。
扶着老兵坐到城门边上的懒凳上,轻轻拍打他的后背。这个老兵艰难的咽下了这个梆硬的果子,将剩下的小心的藏在了身后。
毛玉龙赶紧劝说:“多吃一块吧。”
这个老兵就尴尬的道:“不瞒小秀才说,家里还有一个老伴,一个寡妇媳妇,一个孙子呢,这过年啊,当了一个夹袄,才换了一顿年夜饭。现在都饿了三天了,感情您的好,这带回去就能再将就几天了。”
毛玉龙就黯然,这天下有比自己富裕的,但更多的还是这些比自己更困苦的人啊。怎么能让他们都丰衣足食,哪怕不是丰衣足食,最起码的也有个上顿下顿呢。
但看看自己的现状,也只能痛苦的放弃了这种妄想。
然后小心的询问:“老人家,上面还没有发钱粮吗?”
老兵就唉声叹气的摇头:“本来,我们这些军户,在洪武爷编练我们的时候,每家是给了土地的,当时日子也行。但是,洪武爷却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也要生子生孙的,那点固定的土地,怎么能养活不断开枝散叶的加小呢?然而这个政策却不能改变,当初还规定,军户生出的男儿,世世代代都是军户,不能经商,不能科考,反正什么都不许干,只能当兵”
然后痛苦的摊开双手:“就比如说我们家,当年有100亩土地,但是到了我这辈儿上,连一分都没有,只能靠着四处去打野食,养活这一家子。”
毛玉龙也只能是坐在这里,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明朝的军制,开初是寓兵于农。明太祖朱元璋实行军民分籍制度,编为军户的农民世代为兵。政府把他们按照卫所的编制组织起来,进行屯田。沿边卫所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名军士给田五十亩和耕牛农具。收获所得以十二石归军士自己食用,余下的作为本卫所军官的俸粮和储积。在这种制度下,政府只对屯田情况进行督察,不用给饷。所以朱元璋曾不无得意地说:吾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粒粟。可是,后来法久弊生,军队的屯田多被军官、豪右和内监占夺。即如卢象升所言:“塞上民田少而军地多。因循日久,俱为豪右所占。是以屯日益窘,军日益贫。甚至当军者无地,种地者非军,豪强侵霸以肥家,公私因是而交困。”
遇到这样的状况,其实朝廷也不是没有什么改变,军屯既败坏得有名无实,朝廷只有从国家财政中拨给饷银。
但万历以后,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拖欠军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加上官吏的克扣,士卒能领到的饷银就很少了。在明末灾荒连年,粮价陡涨的情况下,士兵的生活更陷于绝境。
弄得不得不卖儿卖女,或者让妻子当那半掩门才能活命。
“军饷没有也就罢了,但不管怎么说呢,每年皇上皇后的三节六寿的,皇上还恩赏些钱粮的。”
皇上的这些恩赏,都是从皇上的内帑出,现在,这几笔钱已经成为边军,或者是这些卫所士兵们的唯一收入了。
“但是呢,今年的大年恩赏却没下来。”
“为什么?难道皇上不寻惯例了吗?”
老兵就先恭敬的冲北拱手:“皇恩浩荡,怎么能忘记了这些苦人?魏公公也是大方的拨发了下来了。”
从这个老兵看,再加上毛玉龙平时的观察,下层的百姓对阉党,对魏忠贤并没有什么厌恶反倒是多了一些好感,百姓这种底层的人,对所谓的奸臣有好感,这真的是怪异了。
想想也是,其实阉党对付的富人,仇富心态大家都有。
“但是呢,浙江的都御史却以为母亲过大寿为名,要求我们这些将士孝敬,直接截留了,一文钱都没有发下来。”然后恨恨的跺脚:“那帮该死的东林混蛋,嘴上说一套,背地做一套,他们怎么就不死绝呢。”
毛玉龙就非常尴尬,东林是士子的代表,原则上,直接已经是士子了,自己也该算是东林了。但被老兵这么骂,做为东林一员毛玉龙却只能尴尬的接受。
但更是悲哀,现在,连自命清高的东林,监察全国贪官酷吏的都御史,都已经开始巧立名目的贪赃枉法了,这个国家已经到了什么地步,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似乎是想起了什么,这个老兵突然神秘的将嘴巴凑到了毛文龙的耳边:“我老不死的感念小秀才的恩德,也不白吃了你的果子,我告诉你个事,最近,你不要再四处走动了,好好的闭起门,杭州要出大事啦。”
毛玉龙就一愣,杭州要出大事,出什么大事?但结合刚刚老兵说的话,毛文龙的脑海里轰然一声想起了历史上,在今年,天启四年发生的两场大事之一——卫所兵变。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