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到肩负着力压文臣的重任,这才亲自出马攻打抱犊寨。</p>

    兴汉军的作战方略已经出炉了,眼前的这座山就是陈到的一道坎,迈过去了诸事大吉,要是被挡住了,将会引发更多不可知的危机,甚至有可能成为武将的噩梦。</p>

    陈到永远都记得——兴汉王刘正在安排他主持攻打黑山军的时候,曾经秘密的召见过他,两人还有过一段对话。</p>

    刘正问陈到:“叔至,你觉得兴汉国目前的形势怎么样呀?”</p>

    陈到回答说:“王爷,回前兴汉军已经牢牢的掌控住了周边的局势,北方大草原上的鲜卑人,已经龟缩到了狼居胥山的后面,姜维和吕玲绮两位将军珠联璧合,已经在狼居胥山站稳了脚跟。”</p>

    在陈到看来,可以威胁到兴汉国的外部力量,只有鲜卑人,还有那大草原上的酷寒天气。</p>

    如今姜维带领的封狼居胥战役,已经在最大限度的压缩鲜卑人的生存空间了。</p>

    至于辽东方面有徐荣在,高勾丽等势力,已经无为威胁幽州的绝对安全了。</p>

    自从丹东三城的水陆防御体系构筑完成之后,兴汉军已经将整个辽东变成了梅园的后花园。</p>

    至于前线方面,南部徐州前线,张辽带着止啼军力压纪灵,形成了泰山压顶的局部优势。</p>

    西南方向的河内,聚集了老中青三代将星,赵云和典韦作为兴汉军的元老,直接压迫魏军和晋军动弹不得。</p>

    黄叙和黄舞蝶兄妹,作为二代将星,也有出色的表现。</p>

    至于以甘若男为首的南山军校毕业生,则是冉冉升起的第三代将星。</p>

    至于兴汉军的主战场,冀州西部的太行山,这里可是集中了无数优秀的将星。</p>

    陈到,马超和高顺,几乎可以是冀州的擎天白玉柱,跨海紫金梁。</p>

    庞德,华雄,李蒙,王方,张南,一直以来都是常驻冀州,成为了中坚力量。</p>

    至于邓艾,钟会,则是第三代将星中的佼佼者。</p>

    除此之外,还有新近崛起的第四代将星,郭淮,文钦,高利,成骁,曹飞,张虎,他们都是从南山军校走出来的杰出代表。</p>

    其中郭淮成就最高,高利也迎头赶上了。至于文钦,与大功失之交臂,算是在苏人亭折戟沉沙的悲情人物了。</p>

    刘正听了陈到的长篇大论以后,忍不住的摇了摇头,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陈到,在政治方面依旧是愣头青。他只看到了表象,却没有深入分析政略侯的势力正处处高速扩张期。</p>

    兴汉军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如今拥有政略侯超过两千人,排在了第三位。</p>

    军功侯排在第二位,已经超过三千人了。</p>

    至于排在第一位的献金侯,已经突破了万人。</p>

    按理说这样的比例规模,献金侯应该占据绝对优势才对。可是一盘散沙的献金侯,在含金量十足的政略侯面前,那也是底气不足的。</p>

    常常都是一名政略侯,管理着十数名献金侯,商人出身的献金侯,只不过是政治上的暴发户。底蕴不足的新贵们,在政略侯的强势打压下变成新形势下的附庸,官商代言人,俨然成了一种病态的小团体。</p>

    好在献金侯的主体力量没有发生变质,至少兴汉集团,女儿国,忠勇集团,糜氏集团,张氏集团这些构成兴汉商会核心的商人力量,还没有被以卢家,郭家,沮家,荀家等四大家为首的世家给分割包围。</p>

    在刘正看来,真正有能力掌控大局的,还得靠军功侯,毕竟军人既可以扩大商人的市场,又可以为政略侯提供足够多的升迁渠道和位置。</p>

    兴汉军刚起步的时候,只有一座南山城,政略侯的数量也只有两位数。</p>

    可是十几年过去了,兴汉军强势出击,拥有了半壁江山,政略侯的数量直接突破了四位数。</p>

    到了这个时候,政略侯开始井喷式的冒头。至于军功侯,反而呈现出了一种颓势,增长的势头变缓了,甚至是后继无力的怪象。</p>

    献金侯倒是一如既往的快速增长,只是那些新近上位的商人,给人的感觉就是烂泥扶不上墙。</p>

    能够平衡局势的,还得靠军功侯。</p>

    兴汉王刘正面对这样的局面,也有些束手无策。兴汉军占据了半壁江山,治下的文官团体已经突破了十万人。</p>

    反观武将团体,屯长以上级别,不足五万人。</p>

    随着兴汉军的控制地盘增加,这样的文武差距会进一步扩大,要是将来兴汉国中无战事,军功侯的比例会进一步的缩小。</p>

    至于以地盘为根本的政略侯,只要有百姓的存在,他们就能立功封侯,在和平年代,政略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做出政绩。</p>

    可是军功侯怎么办呢?</p>

    一旦不能保持军功侯的优势地位,很有可能走上一条军转政的悲剧道路。</p>

    被迫放弃军队立场的军功侯们,为了成功的投入政略侯的怀抱,就只能在军队上下功夫了,裁军就成了军转政的那些人,唯一的立功机会了。</p>

    在刘正看来,军功侯的优势地位不在基层,政略侯可以把触角延伸到乡亭一级,军功侯则只能到县一级,更小的地方,根本就无法满足军功侯立功封侯和养侯的硬件条件。</p>

    真正确保军功侯地位的关键,只能是高层,也只有核心位置上的军功侯,才是确保兴汉军占据优势的根本力量。</p>

    刘正说:“叔至,你的位置很关键,这将会决定未来三年之内兴汉军的战略方针,要是文臣集团占据了上风,咱们就得由攻势转为守势,久守必失的道理,你比我更清楚。”</p>

    刘正只是告诉陈到一个道理,只要维持现状,政略侯就有源源不断的立功机会,至于军功侯的未来在哪里呢?</p>

    没有人会在乎,至少文臣集团不会在意军功侯的地位下降。</p>

    打仗就会有牺牲,这与政略侯的利益是背道而驰的。</p>

    要是牺牲的数量太大,从而导致人口流失,政略侯就得地位不保了。</p>

    政略侯肯定会想方设法的维持现状,反正军功侯立不了功,政略侯不会有什么损失,至于兴汉军战斗力下降之后会有什么严重后果,政略侯立功之后就离开了,剩下的黑锅就得军功侯来背,反正军功侯的防区是固定的。</p>

    这就是为什么政略侯会强调守土之责,从来都不会把进攻摆在第一位的,就算是他们心里清楚——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会最大限度的维持现状,从而掣肘军功侯的发展。</p>

    真要是到了丢城失地的时候,政略侯可以一走了之,有血性的政略侯,一旦选择了与城池共存亡,就一定会青史留名。然而军功侯们就只能带着屈辱志死了,死了也是无名无份的,要是军功侯敢不死,那就是罪魁祸首了,是世人口诛笔伐的唯一对象。</p>

    至于那些掣肘军功侯,更有卡军队的脖子,从而导致贻误战机的政略侯们,是不会有责任的。</p>

    文武矛盾不可化解,是基于双方的根本利益决定的。军队的责任在于开疆拓土,有句老话说得好——胡无人,汉道昌。可是文臣的职责是建设地方,一旦打仗,所有的心血就化为乌有了,这是一对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p>

    为了维持现状,文人们会千方百计的削弱军队的力量,至于由此而引发的致命危机,反正有军队背黑锅,文臣们完全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p>

    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导致亡国的一定是昏君庸将,至于文臣们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从来都没有人会在意。忠于昏君的一定是奸臣,与昏君对着干的,一定是最完美的良臣,至于内斗会不会影响团结,或者是威胁到前线的战略大局,世人总是会有意识的忽略掉了。</p>

    如今的兴汉国,文武商三侯的势力初具规模,正是各方势力扩大影响力的时候,谁也不可能放弃争权夺利。</p>

    刘正为了保证兴汉军的话语权,就只能调整高层的结构,让军人的提案权得到强化。</p>

    陈到是带着刘正的期望赶赴抱犊寨前线的,他是兴汉军稳固地位的唯一希望,一旦失败了,兴汉军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就算是暂时的稳住了局势,也埋下了致命的祸根,再也无法重回巅峰。</p>

    看着忙忙碌碌的高利,陈到终于下定了决心。</p>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章节目录

兴汉使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开先洞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86章君臣对话-正义的使命小说免费下载,兴汉使命,笔趣阁并收藏兴汉使命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