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顺水而下,李文溯水而上,领三峡风光,各有不同。一路风光如画,美人作陪,让人忘却了烦恼,真如神仙!
一路郡县热情洋溢,而李文难得清闲,不想招惹俗事,均未作停留,直到巴郡治所江州,只因李严也!
李严早率百官等候,李文避之不及,只好登岸相见,且闻李严才名千余年,见见倒也无妨。诸葛亮北伐之时,令李严镇守巴郡,随后刘禅封李严为镇东将军,可节制巴郡兵马,故从永安还,常驻江州。
“严见过将军,贺喜将军!”李严年过不惑,略显肥胖,真诚的笑容浮在脸上,给人一种亲近感。
“不敢,久闻正方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还请多多指点!”李文一身便服,见到李严不敢托大,忙作揖道。
李严笑嘻嘻挽过李文手臂,道:“严出身南阳,而鹏飞出自荆州,若非将军忘却前事,难于考究,未必不是同宗也,我等不必虚礼了吧!”
李文亦笑,应道:“正方兄蜀汉顶梁柱,文岂能相比!”
“荆州李文之名,名满天下,何须谦虚!”李严摇摇头大笑,“鹏飞远道而来,待为兄为你接风洗尘!”
李严一番介绍巴郡官员后,竟拉着李文登上江州第一楼清水楼,连巴郡太守张裔都只能摇头回府。
待周围安静时,李严肃道:“荆州烽火未息,为何调鹏飞回,鹏飞可知其中缘由?”
李文心里一紧,莫非刘禅不甘寂寞,欲于诸葛亮争权?
熟读三国便知,李严野心不小,却一直被诸葛亮压制。刘备弥留之际,诏命黄权、诸葛亮共同辅佐刘禅,李严为益州名士,文武双全,却未得重用,而后诸葛亮北伐,黄权坐镇成都,李严却镇守巴郡,地位尴尬,差距越来越大。
李严此言一出,莫非刘禅已暗通李严,再拉拢李文,欲制衡诸葛亮?
黄权位居尚书令,受丞相节制,两者相辅相成,于国有大利,然刘禅有如虚设,而李严野心勃勃,两厢情愿之下,君臣合作制衡诸葛亮,并非不可能。
李文心思急转,遂慎言,摇头道:“天威难测,陛下之令,文仅行之,不敢随意猜测!”
李严点点头,道:“丞相独掌大权,陛下心忧之,却无可奈何,欲以你我制衡丞相。我等应为陛下解忧,方不负先帝所托!”
李文闻之微惊,不想李严竟如此直白,不过以李文身份,与皇家关系,确实不需太多试探,暗忖蜀汉若内部倾轧,自损实力也,遂笑道:“丞相忠心不二,智谋非凡,若有专行之举,也是为了大汉也!”
“糊涂!”李严脸色微变,佯怒道,“大汉乃陛下之大汉,非丞相之大汉,岂能颠倒!”
李文脸色一肃,眼睛紧盯李严,坚定道:“李文在世一日,大汉即为刘氏,任谁不能改也!”
“鹏飞忠义,世人皆知!”李严微微一笑,知事可为,“可如今大权,入丞相之手也,唯亲任用,朝野上下,只知丞相,不知陛下也!”
“鹏飞,大汉之意志,应为陛下之意志!”李严眼露精光,“若鹏飞愿维护陛下之威严,严愿鼎立相助!”
李文心里一突,这算李严投诚?为了制衡诸葛亮,能让李严放下身段,李文竭力为汉,不愿见蜀汉内部倾轧,脸色一沉,问道:“此话怎讲?”
这是结党私营,李严心里清楚,然而李文势力还小吗?李严腹诽之,却直视李文,坚定道:“一切皆为了大汉!”
李文直视李严良久,突然笑了起来,问道:“如今大汉积弱已久,当内强国力,外联东吴,共拒曹魏!这本是丞相所定国策,我亦赞同,不知正方兄有何良策,可重现大汉雄风?”
李严闻言不禁眼睛眯了起来,笑道:“今大汉根基未稳即北伐,未能一举定关中,实乃徒耗国力也!非智者所为!”
李严与诸葛亮政见不同,且野心太大,难怪会被诸葛亮打压。很难评价两人孰对孰错,但若因此不能用李严,实乃浪费人才也!
李文沉吟片刻,问道:“正方兄有何良策教我?”
李严闻之心里一喜,依然是那副笑眯眯模样,“鹏飞为执金吾,又为右扶风,入都之后,手掌京畿军政大权,我欲扩建江州,上请江州牧!与丞相互相制衡,可拨乱反正也!”
诸葛亮为丞相,又为益州牧,若分出江州,又去京畿,刘禅、李严之策,果然是要制衡诸葛亮。
言毕,李严拉着李文行至窗边,不远处正在施工,工匠民夫遍野,李严竟欲引长江水入嘉陵江,人工制造半岛格局,从顶楼观之,一切井井有条,兼布局合理,于江州航运来讲,就江州商业展而言,确实有非凡意义,此举足见李严之才!
李文沉思良久,才抬眼笑道:“正方兄手笔不小,此举虽消耗甚大,然受益亦大!多则十年,少则五年,江州受惠多矣!”
李严矜持谦道:“严虽微有薄功,与鹏飞之绵竹,相差多矣!”
李文遥望天边,叹道:“我心中大汉,乃天下也,无论绵竹,还是江州,乃至整个益州,何须争也?丞相北伐,我助其成功,丞相得关中,如何处理?”
李文之言其实明了,如今益州之地,诸葛亮能掌,若得凉州、雍州,以诸葛亮之能,还能一手遮天吗?
李严深思,李文又道:“取下长安,又望故都洛阳……”
李文长叹口气,方继续道:“东吴呢?孙氏会坐视蜀汉强大吗?”李严心里一颤,目视李文,笑容慢慢收敛,眼光火热。
李文笑道:“与东吴必有一战,若正方兄眼光局限于江州,当错失良机也!正如正方兄所言,大汉积弱已久,以一州之力,欲吃下天下十三州,任重而道远矣,丞相一人,岂能完成?唯有集大汉良才,通力合作方成,欲制衡丞相,时机未到也!”
西凉有马,荆州有李文,江州有李严,按李文所言,诸葛亮手掌大权,不过是暂时而已,李严闻之,内心震撼不已,沉思良久后才问道:“鹏飞有何教我?”
李文指蘸酒水,在桌上划出天下草图,手指一点,正中交州方向笑道:“南中一战定后方,若再往前行,可定吴之后方!若与吴战,当属荆州,江州水军顺水而下,可助荆州,交州内乱,正方兄若有奇兵突起,袭吴后方,一战可定‘荆州’,乃至整个东吴也!”
李严脸色阴晴不定,若真如李文所言,一战而定东吴,江州李严当领功,然而交州之复杂,难以想象,兵锋难至也。
李文知李严为难,笑道:“有南中为例,正方兄还无良策否?”
李严恍然,南中之例,不在兵锋,而在治理。
“以蛮制蛮?”李严问道。
“然也!以商通之,财帛动人,施以教化,可定民心!”李文大笑,随即收敛,肃道:“不知正方兄能否为陛下解此‘忧’呢?”
“严必不负将军厚望!”
李文恍然,数年前初到成都,一介武夫,为益州门阀所轻,不曾想如今竟能得李严重视,真是世事无常。李严之行,可代表益州门阀吗?至少地方豪强不敢再轻视李文也,至于益州真正悠久世家门阀,不过是要利用李文罢了。
荆州乃四战之地,若联吴共拒曹魏,则无虞,若东吴弃义,再现多年前吕蒙之奇袭荆州,则危矣!若有李严与后方牵制东吴,荆州则固若金汤。
江州之行,终未白费心机,大事已定,李文遂告辞而去。
李白顺水而下,李文溯水而上,领三峡风光,各有不同。一路风光如画,美人作陪,让人忘却了烦恼,真如神仙!
一路郡县热情洋溢,而李文难得清闲,不想招惹俗事,均未作停留,直到巴郡治所江州,只因李严也!
李严早率百官等候,李文避之不及,只好登岸相见,且闻李严才名千余年,见见倒也无妨。诸葛亮北伐之时,令李严镇守巴郡,随后刘禅封李严为镇东将军,可节制巴郡兵马,故从永安还,常驻江州。
“严见过将军,贺喜将军!”李严年过不惑,略显肥胖,真诚的笑容浮在脸上,给人一种亲近感。
“不敢,久闻正方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还请多多指点!”李文一身便服,见到李严不敢托大,忙作揖道。
李严笑嘻嘻挽过李文手臂,道:“严出身南阳,而鹏飞出自荆州,若非将军忘却前事,难于考究,未必不是同宗也,我等不必虚礼了吧!”
李文亦笑,应道:“正方兄蜀汉顶梁柱,文岂能相比!”
“荆州李文之名,名满天下,何须谦虚!”李严摇摇头大笑,“鹏飞远道而来,待为兄为你接风洗尘!”
李严一番介绍巴郡官员后,竟拉着李文登上江州第一楼清水楼,连巴郡太守张裔都只能摇头回府。
待周围安静时,李严肃道:“荆州烽火未息,为何调鹏飞回,鹏飞可知其中缘由?”
李文心里一紧,莫非刘禅不甘寂寞,欲于诸葛亮争权?
熟读三国便知,李严野心不小,却一直被诸葛亮压制。刘备弥留之际,诏命黄权、诸葛亮共同辅佐刘禅,李严为益州名士,文武双全,却未得重用,而后诸葛亮北伐,黄权坐镇成都,李严却镇守巴郡,地位尴尬,差距越来越大。
李严此言一出,莫非刘禅已暗通李严,再拉拢李文,欲制衡诸葛亮?
黄权位居尚书令,受丞相节制,两者相辅相成,于国有大利,然刘禅有如虚设,而李严野心勃勃,两厢情愿之下,君臣合作制衡诸葛亮,并非不可能。
李文心思急转,遂慎言,摇头道:“天威难测,陛下之令,文仅行之,不敢随意猜测!”
李严点点头,道:“丞相独掌大权,陛下心忧之,却无可奈何,欲以你我制衡丞相。我等应为陛下解忧,方不负先帝所托!”
李文闻之微惊,不想李严竟如此直白,不过以李文身份,与皇家关系,确实不需太多试探,暗忖蜀汉若内部倾轧,自损实力也,遂笑道:“丞相忠心不二,智谋非凡,若有专行之举,也是为了大汉也!”
“糊涂!”李严脸色微变,佯怒道,“大汉乃陛下之大汉,非丞相之大汉,岂能颠倒!”
李文脸色一肃,眼睛紧盯李严,坚定道:“李文在世一日,大汉即为刘氏,任谁不能改也!”
“鹏飞忠义,世人皆知!”李严微微一笑,知事可为,“可如今大权,入丞相之手也,唯亲任用,朝野上下,只知丞相,不知陛下也!”
“鹏飞,大汉之意志,应为陛下之意志!”李严眼露精光,“若鹏飞愿维护陛下之威严,严愿鼎立相助!”
李文心里一突,这算李严投诚?为了制衡诸葛亮,能让李严放下身段,李文竭力为汉,不愿见蜀汉内部倾轧,脸色一沉,问道:“此话怎讲?”
这是结党私营,李严心里清楚,然而李文势力还小吗?李严腹诽之,却直视李文,坚定道:“一切皆为了大汉!”
李文直视李严良久,突然笑了起来,问道:“如今大汉积弱已久,当内强国力,外联东吴,共拒曹魏!这本是丞相所定国策,我亦赞同,不知正方兄有何良策,可重现大汉雄风?”
李严闻言不禁眼睛眯了起来,笑道:“今大汉根基未稳即北伐,未能一举定关中,实乃徒耗国力也!非智者所为!”
李严与诸葛亮政见不同,且野心太大,难怪会被诸葛亮打压。很难评价两人孰对孰错,但若因此不能用李严,实乃浪费人才也!
李文沉吟片刻,问道:“正方兄有何良策教我?”
李严闻之心里一喜,依然是那副笑眯眯模样,“鹏飞为执金吾,又为右扶风,入都之后,手掌京畿军政大权,我欲扩建江州,上请江州牧!与丞相互相制衡,可拨乱反正也!”
诸葛亮为丞相,又为益州牧,若分出江州,又去京畿,刘禅、李严之策,果然是要制衡诸葛亮。
言毕,李严拉着李文行至窗边,不远处正在施工,工匠民夫遍野,李严竟欲引长江水入嘉陵江,人工制造半岛格局,从顶楼观之,一切井井有条,兼布局合理,于江州航运来讲,就江州商业展而言,确实有非凡意义,此举足见李严之才!
李文沉思良久,才抬眼笑道:“正方兄手笔不小,此举虽消耗甚大,然受益亦大!多则十年,少则五年,江州受惠多矣!”
李严矜持谦道:“严虽微有薄功,与鹏飞之绵竹,相差多矣!”
李文遥望天边,叹道:“我心中大汉,乃天下也,无论绵竹,还是江州,乃至整个益州,何须争也?丞相北伐,我助其成功,丞相得关中,如何处理?”
李文之言其实明了,如今益州之地,诸葛亮能掌,若得凉州、雍州,以诸葛亮之能,还能一手遮天吗?
李严深思,李文又道:“取下长安,又望故都洛阳……”
李文长叹口气,方继续道:“东吴呢?孙氏会坐视蜀汉强大吗?”李严心里一颤,目视李文,笑容慢慢收敛,眼光火热。
李文笑道:“与东吴必有一战,若正方兄眼光局限于江州,当错失良机也!正如正方兄所言,大汉积弱已久,以一州之力,欲吃下天下十三州,任重而道远矣,丞相一人,岂能完成?唯有集大汉良才,通力合作方成,欲制衡丞相,时机未到也!”
西凉有马,荆州有李文,江州有李严,按李文所言,诸葛亮手掌大权,不过是暂时而已,李严闻之,内心震撼不已,沉思良久后才问道:“鹏飞有何教我?”
李文指蘸酒水,在桌上划出天下草图,手指一点,正中交州方向笑道:“南中一战定后方,若再往前行,可定吴之后方!若与吴战,当属荆州,江州水军顺水而下,可助荆州,交州内乱,正方兄若有奇兵突起,袭吴后方,一战可定‘荆州’,乃至整个东吴也!”
李严脸色阴晴不定,若真如李文所言,一战而定东吴,江州李严当领功,然而交州之复杂,难以想象,兵锋难至也。
李文知李严为难,笑道:“有南中为例,正方兄还无良策否?”
李严恍然,南中之例,不在兵锋,而在治理。
“以蛮制蛮?”李严问道。
“然也!以商通之,财帛动人,施以教化,可定民心!”李文大笑,随即收敛,肃道:“不知正方兄能否为陛下解此‘忧’呢?”
“严必不负将军厚望!”
李文恍然,数年前初到成都,一介武夫,为益州门阀所轻,不曾想如今竟能得李严重视,真是世事无常。李严之行,可代表益州门阀吗?至少地方豪强不敢再轻视李文也,至于益州真正悠久世家门阀,不过是要利用李文罢了。
荆州乃四战之地,若联吴共拒曹魏,则无虞,若东吴弃义,再现多年前吕蒙之奇袭荆州,则危矣!若有李严与后方牵制东吴,荆州则固若金汤。
江州之行,终未白费心机,大事已定,李文遂告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