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获听闻三路军马皆破,雍闿等人已亡,果然撤去永昌之围,收拢溃逃蛮兵,退入南蛮之境。
永昌被围月余,全民皆兵,困苦不堪,今得以解围,复见国家旌旗,全城欢声雷动。太守王伉饱含热泪,出城迎接诸葛亮,相见唏嘘不已。
诸葛亮入城已毕,问道:“谁与公守此城,以保无虞?”王伉两眼满布血丝,声音沙哑答道:“我今日得此郡无危者,皆赖二人,一为永昌不韦人,姓吕,名凯,字季平,二为陈留人,姓吴,名瑞,字子祥,将军吴懿之长子,现为蜀中永昌校尉。皆此二人之力。”
诸葛亮遂请吕凯、吴瑞至,但见吕凯脸庞白净,双目炯炯有神,吴瑞脸庞棱角分明,肤色黝黑,膀阔臂长,有英武之气,诸葛亮甫一相见,颇喜二人,礼毕。
诸葛亮问道:“久闻公等乃永昌高士,多亏公等保守此城。今欲平蛮方,公等有何高见?”吕凯不慌不忙,从怀里取出一图,呈与诸葛亮说道:“我自历仕以来,知南人欲反久矣,故密遣人入其境,察看可屯兵交战之处,画成一图,名曰《平蛮指掌图》。今献与军师,可为征蛮之一助也。”
吴瑞则粗着嗓音,大声道:“蛮子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打得蛮子越狠,越能长久和平。”孔明闻之哈哈大笑,“季平用意深远,子祥勇武豪爽,皆俊才也。”
就用吕凯为越儁太守,令鄂焕为牙将辅之,暂摄越儁、建宁、牂柯三郡。吴瑞随平南大军侯用。
诸葛亮回再问王伉:“我欲永平南方,公可有良言教我?”
王伉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即便军师不问,我也有一言,望军师察之。南夷之叛,虽有南蛮见利忘义,反复无常之因,然汉夷不和,夷人自觉累世被汉人所欺实为根本,故而欲永镇南中,必须攻心。”
诸葛亮微微点头,尚未开口,李文内心微微一怔,咦!此话不是马谡来说的吗?怎地出自王伉之口,莫非自己的一些动作已经扇动了历史的车轮逐渐偏离原有轨迹,亦或是老罗本身生搬硬凑,忽悠了后人?
想想不管这么多,老毛说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方能最快取得优势乃至战而胜之。这等青史留名之大事,自己来了一遭,怎可不留下痕迹?遂建言道:“军师,末将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诸葛亮见李文有话要说,有了兴趣,“鹏飞当说无妨。“
“王太守之言甚是!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军师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必反复。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军师但服其心足矣。”李文老实不客气将演义中马谡的话照搬过来。
诸葛亮果然羽扇轻拍案桌,叹道:“二位知我肺腑也,此番我亲提大军来此,正是为攻心而来。”
李文意犹未尽又接过话头,“军师,然服其心须一分为二,一乃孟获,其人深为当地蛮人所信服,服南中之心当先服孟获心。”
诸葛亮深以为然,期许的眼光鼓励着李文继续说下去。
“二乃蛮人,南蛮与匈奴不同,史上未曾作恶于我汉人,只因向被鄙视,如娼优乞丐穷人同类,更常被豪族欺榨,故不得已而反叛,倘能善待,则蛮人之心服,甘为驱使。其民风彪悍善战,物产丰富,足可为北伐之臂助。倘若使之为敌,非但我不能用,反被吴以利诱之用之,则国之南方永不得宁矣。”李文滔滔不绝,一口气讲了许多。
众人从未深思此处,都被震撼了,默默沉思,帐内一片沉寂。李文早有预料此话会有这种反应,目光只注视着诸葛亮,诸葛亮本有意抚夷,只未得其法,没有李文这个时代的人皆平等的观念,也是默默思考,许久方轻轻言道:“愿闻其详。”
话已至此,李文索性就把话讲透,“末将以为,蛮人靠山吃山,居山洞,生活贫苦,但刚毅、斗狠,与大族、富豪关系很差;若能劝蛮族捐出金帛,从大族手中购买土地,国家资助农具、种子,任免蛮人头领自行管治,而作为补偿,大族可聘请蛮人作部曲,聘请越多,便可世袭官位。允许汉蛮通婚,假以时日,汉蛮再无分别,即为一家矣。”
李文顿了顿,接着道:“现今即有良机,营中蛮兵降卒甚多,愿归家者归家,愿留者可自行开荒耕种,广为宣传,蛮人叛心自息,辅以兵威,永镇南中不难矣。”
帐内或有人问道:“允蛮兵归家岂非增孟获之众?”
李文哈哈一笑,“若俘孟获,欲得其心,亦须放其归家,对孟获尚能如此,何如族人不可?”
诸葛亮听到此处,拍案而起,脸色坚定道:“,鹏飞之策深合我意,我意已决,再勿多言。”
众人见诸葛亮如此,皆称诺。
王伉拍额相庆,叹道:“如此真乃国家之幸,百姓之福,国家兴盛有望矣。”
消息传出,近万蛮兵欢呼雀跃,鄂焕激动不已,怮哭不已,泣道:“夷王(指高定)可曾看见,你之梦想今日实现了,军师仁义,早有今日,如何会起不义之师,反叛国家?”除少数蛮兵提出归家之外,余众皆随鄂焕往越儁郡开荒去了,不少蛮人纷纷托口信与南中,呼唤家人来投。
大军在永昌歇息数日,诸葛亮再次提兵大进,深入南蛮之境。正行军之次,忽报杨锋、祝融夫人率众来投。那杨锋乃洞后迤西银冶洞二十一洞主,祝融夫人乃祝融部领旺扎之女,长得婀娜健美,尚未婚配,族人尊称祝融夫人,共引三万兵来助战。
诸葛亮大喜接入帐内,设宴相待。酒至三巡,诸葛亮举盏问道:“未知两位领缘何相助?”
两人均恭谨相答:“军师兴天朝大军,于我等秋毫无犯,凡依附者均衣有所穿、饭有所食、耕有所田、居有所屋,我等族人无不仰望,盼军师大军早定南中,雨露恩泽数十万蛮人,故而来投,祈能助军师一臂之力。”
诸葛亮感慨,时天下大乱,人无论种族,皆望头顶有片瓦遮盖,食能果腹,倘能用之,天下无往而不利,遂更坚定抚夷之策。宴毕,诸葛亮令马忠陪两人遍观军营,所到之处,军容严整、士气高昂、营寨精巧、兵器精良、粮草丰足,两人感触良多,南人井底之蛙,远不能想象汉人之强盛,贸然反叛,无异飞蛾扑火,暗自庆幸选择正确。
马忠其人七尺大汉,形雄貌伟,宽济有度,处事能断,果敢勇烈,一路陪着两人,话虽不多,然每讲皆精要,两人惊奇不已,特别是祝融夫人,久在南疆,今日一见中土大将之风范,忍不住多看几眼。
忍了几忍,祝融夫人终于忍不住启齿问道:“马将军,我二人欲助军师,将军有何高见?”
马忠想了想,回道:“擒贼先擒王,我蜀军兵力已足,多二位领之众仅是锦上添花,不若诈助孟获,伺机拿之,则大事谐矣。”
寥寥数语让祝融夫人闻之深为拜服,见马忠线条分明的脸庞,其伟岸英气与睿智在自己细腻的心里逐渐放大,其实祝融夫人已到婚嫁之龄,然才貌双全的她遍观南疆,均无合意之人,今日一见马忠,越看心里越喜,南疆女子向崇拜英雄,且敢爱敢做,倒是把马忠看得有些拘谨了,领得两人看完军营便匆匆交令告辞去了。
杨锋见祝融夫人如此,早知其心意,便悄悄地对祝融夫人说:“侄女呀,此次擒得孟获献于军师,我便替你向军师说明,求军师与你做主,如何?”祝融夫人终究是女子,被杨锋一番话闹得有些脸红,跺了一下脚,“叔叔如何拿我来打趣,不理你了。”杨锋哈哈大笑,携祝融夫人率众往南中方向去了。
永昌被围月余,全民皆兵,困苦不堪,今得以解围,复见国家旌旗,全城欢声雷动。太守王伉饱含热泪,出城迎接诸葛亮,相见唏嘘不已。
诸葛亮入城已毕,问道:“谁与公守此城,以保无虞?”王伉两眼满布血丝,声音沙哑答道:“我今日得此郡无危者,皆赖二人,一为永昌不韦人,姓吕,名凯,字季平,二为陈留人,姓吴,名瑞,字子祥,将军吴懿之长子,现为蜀中永昌校尉。皆此二人之力。”
诸葛亮遂请吕凯、吴瑞至,但见吕凯脸庞白净,双目炯炯有神,吴瑞脸庞棱角分明,肤色黝黑,膀阔臂长,有英武之气,诸葛亮甫一相见,颇喜二人,礼毕。
诸葛亮问道:“久闻公等乃永昌高士,多亏公等保守此城。今欲平蛮方,公等有何高见?”吕凯不慌不忙,从怀里取出一图,呈与诸葛亮说道:“我自历仕以来,知南人欲反久矣,故密遣人入其境,察看可屯兵交战之处,画成一图,名曰《平蛮指掌图》。今献与军师,可为征蛮之一助也。”
吴瑞则粗着嗓音,大声道:“蛮子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打得蛮子越狠,越能长久和平。”孔明闻之哈哈大笑,“季平用意深远,子祥勇武豪爽,皆俊才也。”
就用吕凯为越儁太守,令鄂焕为牙将辅之,暂摄越儁、建宁、牂柯三郡。吴瑞随平南大军侯用。
诸葛亮回再问王伉:“我欲永平南方,公可有良言教我?”
王伉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即便军师不问,我也有一言,望军师察之。南夷之叛,虽有南蛮见利忘义,反复无常之因,然汉夷不和,夷人自觉累世被汉人所欺实为根本,故而欲永镇南中,必须攻心。”
诸葛亮微微点头,尚未开口,李文内心微微一怔,咦!此话不是马谡来说的吗?怎地出自王伉之口,莫非自己的一些动作已经扇动了历史的车轮逐渐偏离原有轨迹,亦或是老罗本身生搬硬凑,忽悠了后人?
想想不管这么多,老毛说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方能最快取得优势乃至战而胜之。这等青史留名之大事,自己来了一遭,怎可不留下痕迹?遂建言道:“军师,末将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诸葛亮见李文有话要说,有了兴趣,“鹏飞当说无妨。“
“王太守之言甚是!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军师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必反复。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军师但服其心足矣。”李文老实不客气将演义中马谡的话照搬过来。
诸葛亮果然羽扇轻拍案桌,叹道:“二位知我肺腑也,此番我亲提大军来此,正是为攻心而来。”
李文意犹未尽又接过话头,“军师,然服其心须一分为二,一乃孟获,其人深为当地蛮人所信服,服南中之心当先服孟获心。”
诸葛亮深以为然,期许的眼光鼓励着李文继续说下去。
“二乃蛮人,南蛮与匈奴不同,史上未曾作恶于我汉人,只因向被鄙视,如娼优乞丐穷人同类,更常被豪族欺榨,故不得已而反叛,倘能善待,则蛮人之心服,甘为驱使。其民风彪悍善战,物产丰富,足可为北伐之臂助。倘若使之为敌,非但我不能用,反被吴以利诱之用之,则国之南方永不得宁矣。”李文滔滔不绝,一口气讲了许多。
众人从未深思此处,都被震撼了,默默沉思,帐内一片沉寂。李文早有预料此话会有这种反应,目光只注视着诸葛亮,诸葛亮本有意抚夷,只未得其法,没有李文这个时代的人皆平等的观念,也是默默思考,许久方轻轻言道:“愿闻其详。”
话已至此,李文索性就把话讲透,“末将以为,蛮人靠山吃山,居山洞,生活贫苦,但刚毅、斗狠,与大族、富豪关系很差;若能劝蛮族捐出金帛,从大族手中购买土地,国家资助农具、种子,任免蛮人头领自行管治,而作为补偿,大族可聘请蛮人作部曲,聘请越多,便可世袭官位。允许汉蛮通婚,假以时日,汉蛮再无分别,即为一家矣。”
李文顿了顿,接着道:“现今即有良机,营中蛮兵降卒甚多,愿归家者归家,愿留者可自行开荒耕种,广为宣传,蛮人叛心自息,辅以兵威,永镇南中不难矣。”
帐内或有人问道:“允蛮兵归家岂非增孟获之众?”
李文哈哈一笑,“若俘孟获,欲得其心,亦须放其归家,对孟获尚能如此,何如族人不可?”
诸葛亮听到此处,拍案而起,脸色坚定道:“,鹏飞之策深合我意,我意已决,再勿多言。”
众人见诸葛亮如此,皆称诺。
王伉拍额相庆,叹道:“如此真乃国家之幸,百姓之福,国家兴盛有望矣。”
消息传出,近万蛮兵欢呼雀跃,鄂焕激动不已,怮哭不已,泣道:“夷王(指高定)可曾看见,你之梦想今日实现了,军师仁义,早有今日,如何会起不义之师,反叛国家?”除少数蛮兵提出归家之外,余众皆随鄂焕往越儁郡开荒去了,不少蛮人纷纷托口信与南中,呼唤家人来投。
大军在永昌歇息数日,诸葛亮再次提兵大进,深入南蛮之境。正行军之次,忽报杨锋、祝融夫人率众来投。那杨锋乃洞后迤西银冶洞二十一洞主,祝融夫人乃祝融部领旺扎之女,长得婀娜健美,尚未婚配,族人尊称祝融夫人,共引三万兵来助战。
诸葛亮大喜接入帐内,设宴相待。酒至三巡,诸葛亮举盏问道:“未知两位领缘何相助?”
两人均恭谨相答:“军师兴天朝大军,于我等秋毫无犯,凡依附者均衣有所穿、饭有所食、耕有所田、居有所屋,我等族人无不仰望,盼军师大军早定南中,雨露恩泽数十万蛮人,故而来投,祈能助军师一臂之力。”
诸葛亮感慨,时天下大乱,人无论种族,皆望头顶有片瓦遮盖,食能果腹,倘能用之,天下无往而不利,遂更坚定抚夷之策。宴毕,诸葛亮令马忠陪两人遍观军营,所到之处,军容严整、士气高昂、营寨精巧、兵器精良、粮草丰足,两人感触良多,南人井底之蛙,远不能想象汉人之强盛,贸然反叛,无异飞蛾扑火,暗自庆幸选择正确。
马忠其人七尺大汉,形雄貌伟,宽济有度,处事能断,果敢勇烈,一路陪着两人,话虽不多,然每讲皆精要,两人惊奇不已,特别是祝融夫人,久在南疆,今日一见中土大将之风范,忍不住多看几眼。
忍了几忍,祝融夫人终于忍不住启齿问道:“马将军,我二人欲助军师,将军有何高见?”
马忠想了想,回道:“擒贼先擒王,我蜀军兵力已足,多二位领之众仅是锦上添花,不若诈助孟获,伺机拿之,则大事谐矣。”
寥寥数语让祝融夫人闻之深为拜服,见马忠线条分明的脸庞,其伟岸英气与睿智在自己细腻的心里逐渐放大,其实祝融夫人已到婚嫁之龄,然才貌双全的她遍观南疆,均无合意之人,今日一见马忠,越看心里越喜,南疆女子向崇拜英雄,且敢爱敢做,倒是把马忠看得有些拘谨了,领得两人看完军营便匆匆交令告辞去了。
杨锋见祝融夫人如此,早知其心意,便悄悄地对祝融夫人说:“侄女呀,此次擒得孟获献于军师,我便替你向军师说明,求军师与你做主,如何?”祝融夫人终究是女子,被杨锋一番话闹得有些脸红,跺了一下脚,“叔叔如何拿我来打趣,不理你了。”杨锋哈哈大笑,携祝融夫人率众往南中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