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一个人疾步朝着禁门走去.夜已黑定了,他却未打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宫墙下的黑影里。
“谁?干什么?”还未近前,就听到禁门那边传来一声喝问。
“瞎嚷嚷什么,是我!”那**声回答:“干好你们的差使。”
说话间他已到了禁门处的灯影之下,领着御林军兵士把守禁门的提刑司太监脸上立刻写满了媚笑:“哦,是黄公公啊,这大晚上您老还不歇着。”
原来来人是乾清宫管事牌子黄锦,他苦笑一声说:“咱家就是这么个劳碌命,想歇也歇不了啊!开门吧。”
“这……这大晚上的您老还要出宫啊?”
“知道了还问?哪那么多废话!”
“宫门也已落锁……”
“咱家在宫里当差也二十多年了,难道还不晓得这个规矩?自是有要紧的事儿要出去!”
大内紫禁城门禁很严,一过酉时便把通向外面的各道宫门尽数关闭,所有内侍无事均不得出门,有要紧的事情要出宫,须凭司礼监发放的通行铜牌验明正身之后才能放行。值守的太监犹豫了:“黄公公,不是咱家猪油蒙了心要驳您老的面子,实是有祖宗家法在。陈公公也特地打过招呼,这段日子且要看紧了……”
黄锦把眼睛一瞪:“这宫里十万口子人,姓陈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咱家就不明白你说的是哪个陈公公?”
宫里的人都知道,黄锦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吕公公的干儿子,与吕芳的情分自然非同一般,如今陈洪接了司礼监,他跟陈洪就成了势不两立的死对头。可偏生这两个人都是宫里数得着的台面上的人物,那个值守太监一个也得罪不起,只好装糊涂老老实实回答道:“回黄公公的话,是司礼监的陈公公。”
照例只有掌印才可以被人省略称为司礼监太监,亏得那个值守太监急中生智,在“司礼监”与“陈公公”之间加了一个“的”字,当面也未必惹恼了黄锦,即便有人密报了如今在宫里炙手可热的陈洪,他也可以交代的过去——说真的,在大内禁宫这个八卦炉里修炼,没有一颗玲珑剔透心,只怕当不了几天的差事脑袋就要搬家。
“哦,咱家当是哪个陈公公,原来是陈洪啊。”黄锦果然没有生气,而是满不在乎地说:“他跟咱家一样,都认了吕公公为干爹,我们是把子。他如今代干爹暂掌司礼监,也不会跟咱家挑这个理儿。再说了,咱家要办的事儿大了,他知道了也得赶紧放行。快开门,耽搁了咱家的事儿,莫说是你,谁也担不起这个罪!”
听他口口声声说自己有事,虽未明说什么,但话里隐约流露出的意思可是非同小可,那个值守太监也不敢再追问什么,忙让兵士打开了一侧的小门,还谄媚地说:“黄公公,您老出宫怎么也不坐顶轿子?可要奴才着人送您老一程?”
黄锦嘿嘿一笑:“有劳你惦记着,不过好意咱家心领了,外面自然有人候着咱家。”
“那也让奴才给您老备个灯笼,这黑灯瞎火的……”
“说了有人伺候咱家,就不劳你费心了。”黄锦说着就出了禁门。
穿过长长的青石御街,就到了皇城大内的第一道门——端门,这里由御林军把守,带队的军官自然不敢随便查问宫里的事,恭恭敬敬地将黄锦送出了门。
黄锦疾走出了最外面无人把守的承天门,又跨过了金水桥,回头看看宫门又已关闭,身后也无人跟来,就将双手圈在嘴前,发出了一声喜鹊的叫声。
周围还是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十冬腊月里,黄锦的头上竟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一横心,双手圈在嘴前竟连续发出了三声喜鹊叫。
不远处的黑暗之中传来游丝一般的一声喜鹊叫。一个人影闪了出来:“黄公公,这里。”
黄锦激动地走了过去,拱手作揖,道了一声:“太保爷!”。
那人是镇抚司千户、锦衣卫十三太保的老大杨尚贤,论说无论品秩还是在宫里的地位,黄锦都比他只高不低,不过十三太保的名头实在太响,因此黄锦不但要先给他行礼,还要尊称他一声“太保爷”。
杨尚贤一边给黄锦还礼,一边说:“适才刚过去了一队巡逻兵士,我牵着马站在这里不合规矩,被人看见了也难得说话,就先躲在暗处避了一避,让黄公公担忧了。”
“不说这个了,不说这个了。”黄锦急切地说:“伺候主子睡下了我才出来,这些日子主子都是辰时三刻左右便会醒来,我得赶在明日辰时初回来,把马给我吧。”
“这一来一去要赶百十里地,又是大晚上的,且不能出什么岔子。就让我送你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不敢劳烦太保爷。咱家自去便是。”
杨尚贤怎能不明白黄锦说是“不敢劳烦”,其实是怕连累自己,便说道:“如今宫里乱成这个样子,皇上的面子也不好过去,真得好好想个法子才是。黄公公不用说什么了,我知道你和吕公公一样,都是真心忠于皇上的人,为你们担罪我觉得值!时候不早了,快上马!”说着,他那一双蒲扇大的手插到了黄锦的腋下。黄锦也不再客气,将脚踩在马镫上,借力翻身上马。抓着丝疆才发现,马的嘴上被勒上了一道绳子,免得嘶叫起来惊动他人,心里暗暗佩服杨尚贤心细如发。
杨尚贤也跳上马,一抖缰绳:“走吧。”
马箭一般地冲了出去,黄锦赶紧拍马跟上,两骑向德胜门方向疾弛而去。
城门也早已落锁,不过杨尚贤早就派了另一位镇抚司副千户、锦衣卫十三太保的老五张明远守在德胜门口,远远地瞅见他们过来,张明远一亮“北镇抚司”的腰牌,谁敢多问上一句半句,赶紧打开了城门,三人一起冲出了城门。
出德胜门不远就走上了驿道,因是隆冬的深夜,还刮着凛冽的西北风,宽敞的驿道上行人车马都没有。尽管三人觉得身上一阵阵地发冷,手也快冻僵了几乎拉不住缰绳,却趁着路上无人挡道,拼命地打马飞奔,直奔皇家陵园——天寿山而去。
天寿山位于离京城四五十里的昌平县,首尾八十里,是燕山山脉的一个分支,原名黄土山。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召集全国风水大师,在京畿近郊山峦岗地为自己选择一块“万年吉壤”。后经多方斟酌,亲自圈定了黄土山为皇家陵地。因嫌名字不雅,遂赐名为天寿山。
天寿山的确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东、西、北三面有群山环绕,南边却开敞无阻,象是一个大庭院。“庭院”还有一对小山把门,左边是龙山,右边是虎山,真有面南背北、虎踞龙腾的天家气象。因此,自成祖朱棣之后,七位皇帝的陵寝都在这天寿山中,正在修建中的嘉靖帝的永陵,已经是这山中的第八座皇陵了。
按照皇家规制,嘉靖帝登基后不久,钦天监便勘察确定了永陵的陵地。今年年初,皇上准了礼部尚书严嵩所奏,开始着手为自己修万年吉壤,如今这里聚集了数万军士工匠民夫,正赶着开挖吉穴修地宫。
到了天寿山,龙虎两山之间有一道大红门,这是皇陵的正门,所有官军百姓到此都得停轿下马,连九五之尊的皇上谒陵也得换上乘舆才能入内。黄锦和杨尚贤、张明远三人只得勒住了马,留张明远在山下遛马候着,黄锦和杨尚贤向永陵工地奔去。一路上看守皇陵的兵士想要阻拦问个究竟,一见他们身上的宫服和官服,已经到了嘴边的话赶紧又咽了回去。
自红门至永陵还有好长的一段距离,这对于身为大内第一高手的杨尚贤根本不算什么,身子发胖的黄锦就吃大苦头了,才跑到一半就上气不接下气,几乎迈不动腿。杨尚贤不得不停下步子,说:“要不黄公公先在这里歇息一下,喘口气儿,我去喊他们抬个抬舆来?”
“可……可不能……”黄锦一边拼命地挪动着身子,一边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说:“偷来的锣鼓敲不得,今日之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杨尚贤轻抬步子赶了上来,说:“要不,我先上去请吕公公出来说话?”
“哪……哪有儿子让爹迎候的礼?就……就要到了,咱家再加把子劲……”说着,黄锦跌跌撞撞地继续朝前冲。
终于到了永陵的工地,黄锦烂泥一样地瘫在了地上,杨尚贤顾不得扶他,抓过一个兵士说:“将你们总役叫来见我。”说完之后才将黄锦扶着坐在了永陵吉壤那长长的丹跸石道的台阶下歇息,还顺手扯下腰间须曳不离身的羊皮水袋递给了他。
黄锦接过羊皮水袋仰起脖子就往下倒,杨尚贤“唉”地叫了一声,可是为时已晚,黄锦已经被呛了一下,猛地咳嗽了起来。杨尚贤忙拍着他的背,好不容易才帮他顺过气来。
黄锦的头上腾腾冒着热气,愁眉苦脸地看着杨尚贤说:“太保爷,可不兴这么玩人的啊!”
“是我的错,没给黄公公说清楚。”杨尚贤笑着说:“关外的烧刀子,够劲儿吧!可惜,一两银子都买不到一斤的酒,竟被你洒了足足三两出来。”
“幸好咱家全吐了,这三两烧刀子下肚,咱家怕是今晚就睡在这里了。”黄锦苦笑着说:“你袋子里怎么装的是酒啊?”
“那是你黄公公一直在主子身边伺候,等闲也难得出来见见世面。这宫里宫外谁不知道,我镇抚司的十三太保从来都是只带酒不带水的!”杨尚贤说:“这山里头的风硬,你方才跑得那么急,身上都出了汗,冷热一激容易生病,你慢慢地呷上两口,身子就缓过来了。”
“谁?干什么?”还未近前,就听到禁门那边传来一声喝问。
“瞎嚷嚷什么,是我!”那**声回答:“干好你们的差使。”
说话间他已到了禁门处的灯影之下,领着御林军兵士把守禁门的提刑司太监脸上立刻写满了媚笑:“哦,是黄公公啊,这大晚上您老还不歇着。”
原来来人是乾清宫管事牌子黄锦,他苦笑一声说:“咱家就是这么个劳碌命,想歇也歇不了啊!开门吧。”
“这……这大晚上的您老还要出宫啊?”
“知道了还问?哪那么多废话!”
“宫门也已落锁……”
“咱家在宫里当差也二十多年了,难道还不晓得这个规矩?自是有要紧的事儿要出去!”
大内紫禁城门禁很严,一过酉时便把通向外面的各道宫门尽数关闭,所有内侍无事均不得出门,有要紧的事情要出宫,须凭司礼监发放的通行铜牌验明正身之后才能放行。值守的太监犹豫了:“黄公公,不是咱家猪油蒙了心要驳您老的面子,实是有祖宗家法在。陈公公也特地打过招呼,这段日子且要看紧了……”
黄锦把眼睛一瞪:“这宫里十万口子人,姓陈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咱家就不明白你说的是哪个陈公公?”
宫里的人都知道,黄锦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吕公公的干儿子,与吕芳的情分自然非同一般,如今陈洪接了司礼监,他跟陈洪就成了势不两立的死对头。可偏生这两个人都是宫里数得着的台面上的人物,那个值守太监一个也得罪不起,只好装糊涂老老实实回答道:“回黄公公的话,是司礼监的陈公公。”
照例只有掌印才可以被人省略称为司礼监太监,亏得那个值守太监急中生智,在“司礼监”与“陈公公”之间加了一个“的”字,当面也未必惹恼了黄锦,即便有人密报了如今在宫里炙手可热的陈洪,他也可以交代的过去——说真的,在大内禁宫这个八卦炉里修炼,没有一颗玲珑剔透心,只怕当不了几天的差事脑袋就要搬家。
“哦,咱家当是哪个陈公公,原来是陈洪啊。”黄锦果然没有生气,而是满不在乎地说:“他跟咱家一样,都认了吕公公为干爹,我们是把子。他如今代干爹暂掌司礼监,也不会跟咱家挑这个理儿。再说了,咱家要办的事儿大了,他知道了也得赶紧放行。快开门,耽搁了咱家的事儿,莫说是你,谁也担不起这个罪!”
听他口口声声说自己有事,虽未明说什么,但话里隐约流露出的意思可是非同小可,那个值守太监也不敢再追问什么,忙让兵士打开了一侧的小门,还谄媚地说:“黄公公,您老出宫怎么也不坐顶轿子?可要奴才着人送您老一程?”
黄锦嘿嘿一笑:“有劳你惦记着,不过好意咱家心领了,外面自然有人候着咱家。”
“那也让奴才给您老备个灯笼,这黑灯瞎火的……”
“说了有人伺候咱家,就不劳你费心了。”黄锦说着就出了禁门。
穿过长长的青石御街,就到了皇城大内的第一道门——端门,这里由御林军把守,带队的军官自然不敢随便查问宫里的事,恭恭敬敬地将黄锦送出了门。
黄锦疾走出了最外面无人把守的承天门,又跨过了金水桥,回头看看宫门又已关闭,身后也无人跟来,就将双手圈在嘴前,发出了一声喜鹊的叫声。
周围还是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十冬腊月里,黄锦的头上竟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一横心,双手圈在嘴前竟连续发出了三声喜鹊叫。
不远处的黑暗之中传来游丝一般的一声喜鹊叫。一个人影闪了出来:“黄公公,这里。”
黄锦激动地走了过去,拱手作揖,道了一声:“太保爷!”。
那人是镇抚司千户、锦衣卫十三太保的老大杨尚贤,论说无论品秩还是在宫里的地位,黄锦都比他只高不低,不过十三太保的名头实在太响,因此黄锦不但要先给他行礼,还要尊称他一声“太保爷”。
杨尚贤一边给黄锦还礼,一边说:“适才刚过去了一队巡逻兵士,我牵着马站在这里不合规矩,被人看见了也难得说话,就先躲在暗处避了一避,让黄公公担忧了。”
“不说这个了,不说这个了。”黄锦急切地说:“伺候主子睡下了我才出来,这些日子主子都是辰时三刻左右便会醒来,我得赶在明日辰时初回来,把马给我吧。”
“这一来一去要赶百十里地,又是大晚上的,且不能出什么岔子。就让我送你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不敢劳烦太保爷。咱家自去便是。”
杨尚贤怎能不明白黄锦说是“不敢劳烦”,其实是怕连累自己,便说道:“如今宫里乱成这个样子,皇上的面子也不好过去,真得好好想个法子才是。黄公公不用说什么了,我知道你和吕公公一样,都是真心忠于皇上的人,为你们担罪我觉得值!时候不早了,快上马!”说着,他那一双蒲扇大的手插到了黄锦的腋下。黄锦也不再客气,将脚踩在马镫上,借力翻身上马。抓着丝疆才发现,马的嘴上被勒上了一道绳子,免得嘶叫起来惊动他人,心里暗暗佩服杨尚贤心细如发。
杨尚贤也跳上马,一抖缰绳:“走吧。”
马箭一般地冲了出去,黄锦赶紧拍马跟上,两骑向德胜门方向疾弛而去。
城门也早已落锁,不过杨尚贤早就派了另一位镇抚司副千户、锦衣卫十三太保的老五张明远守在德胜门口,远远地瞅见他们过来,张明远一亮“北镇抚司”的腰牌,谁敢多问上一句半句,赶紧打开了城门,三人一起冲出了城门。
出德胜门不远就走上了驿道,因是隆冬的深夜,还刮着凛冽的西北风,宽敞的驿道上行人车马都没有。尽管三人觉得身上一阵阵地发冷,手也快冻僵了几乎拉不住缰绳,却趁着路上无人挡道,拼命地打马飞奔,直奔皇家陵园——天寿山而去。
天寿山位于离京城四五十里的昌平县,首尾八十里,是燕山山脉的一个分支,原名黄土山。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召集全国风水大师,在京畿近郊山峦岗地为自己选择一块“万年吉壤”。后经多方斟酌,亲自圈定了黄土山为皇家陵地。因嫌名字不雅,遂赐名为天寿山。
天寿山的确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东、西、北三面有群山环绕,南边却开敞无阻,象是一个大庭院。“庭院”还有一对小山把门,左边是龙山,右边是虎山,真有面南背北、虎踞龙腾的天家气象。因此,自成祖朱棣之后,七位皇帝的陵寝都在这天寿山中,正在修建中的嘉靖帝的永陵,已经是这山中的第八座皇陵了。
按照皇家规制,嘉靖帝登基后不久,钦天监便勘察确定了永陵的陵地。今年年初,皇上准了礼部尚书严嵩所奏,开始着手为自己修万年吉壤,如今这里聚集了数万军士工匠民夫,正赶着开挖吉穴修地宫。
到了天寿山,龙虎两山之间有一道大红门,这是皇陵的正门,所有官军百姓到此都得停轿下马,连九五之尊的皇上谒陵也得换上乘舆才能入内。黄锦和杨尚贤、张明远三人只得勒住了马,留张明远在山下遛马候着,黄锦和杨尚贤向永陵工地奔去。一路上看守皇陵的兵士想要阻拦问个究竟,一见他们身上的宫服和官服,已经到了嘴边的话赶紧又咽了回去。
自红门至永陵还有好长的一段距离,这对于身为大内第一高手的杨尚贤根本不算什么,身子发胖的黄锦就吃大苦头了,才跑到一半就上气不接下气,几乎迈不动腿。杨尚贤不得不停下步子,说:“要不黄公公先在这里歇息一下,喘口气儿,我去喊他们抬个抬舆来?”
“可……可不能……”黄锦一边拼命地挪动着身子,一边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说:“偷来的锣鼓敲不得,今日之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杨尚贤轻抬步子赶了上来,说:“要不,我先上去请吕公公出来说话?”
“哪……哪有儿子让爹迎候的礼?就……就要到了,咱家再加把子劲……”说着,黄锦跌跌撞撞地继续朝前冲。
终于到了永陵的工地,黄锦烂泥一样地瘫在了地上,杨尚贤顾不得扶他,抓过一个兵士说:“将你们总役叫来见我。”说完之后才将黄锦扶着坐在了永陵吉壤那长长的丹跸石道的台阶下歇息,还顺手扯下腰间须曳不离身的羊皮水袋递给了他。
黄锦接过羊皮水袋仰起脖子就往下倒,杨尚贤“唉”地叫了一声,可是为时已晚,黄锦已经被呛了一下,猛地咳嗽了起来。杨尚贤忙拍着他的背,好不容易才帮他顺过气来。
黄锦的头上腾腾冒着热气,愁眉苦脸地看着杨尚贤说:“太保爷,可不兴这么玩人的啊!”
“是我的错,没给黄公公说清楚。”杨尚贤笑着说:“关外的烧刀子,够劲儿吧!可惜,一两银子都买不到一斤的酒,竟被你洒了足足三两出来。”
“幸好咱家全吐了,这三两烧刀子下肚,咱家怕是今晚就睡在这里了。”黄锦苦笑着说:“你袋子里怎么装的是酒啊?”
“那是你黄公公一直在主子身边伺候,等闲也难得出来见见世面。这宫里宫外谁不知道,我镇抚司的十三太保从来都是只带酒不带水的!”杨尚贤说:“这山里头的风硬,你方才跑得那么急,身上都出了汗,冷热一激容易生病,你慢慢地呷上两口,身子就缓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