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召见杨博,朱厚熜自有深远用意,听完杨博的奏陈,他的心里有了底,说道:“也就是说,你认为三五年内,我大明不会与周边诸国爆战争。那么,朕问你,设若我大明于近期便出兵倭国,所需兵员及军需粮秣能否支撑两线作战?海上运力能否保证军需粮秣供应?”
朱厚熜原本身处的那个时空的近代史上,曰本之于中国,可谓罪恶滔天、罄竹难书;更让人气愤的是,那些狗杂种竟然死不悔改,时常用诸如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等等可恶的行径来刺激中国人敏感的神经,使中国人时刻不忘民族仇、家国恨。因此,“干掉小曰本”几乎是那个时空每一个中国热血青年的夙愿,尽管被人骂作“粪青”,他们依然矢志不悔。朱厚熜便是其中一个。当他得以穿越回到明朝之后,面对着日渐猖獗的倭患,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要趁曰本陷入战国之乱的良机,好好教训教训那帮小鬼子、龟孙子,即便不能把他们打回石器时代,也要让他们再乱上个百八十年。在北方边境局势稍有缓和、平定了江南叛乱之后,他立即举全国之力修造战船、加强海军军备建设,派大明军事奇才戚继光组建起了东海舰队,纵横四海,剿灭盘踞在沿海诸岛上的倭寇;并不惜人财物力,组建起了遍布曰本的情报网,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出兵曰本,洗雪后世百年国耻!
曰本同样被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皇明祖训》列为“三十不征国”之一,欲要兴师远征曰本,势必会招致朝野内外那些迂阔守旧的朝臣士子们的非议和诘难。好在根据被俘的倭寇招供,在他们之中,不仅仅有在国内战争中失败、沦为海盗的武士、浪人,还有不少人是曰本九州各国大名的家臣和寺院的僧众。那些战国大名和寺院垂涎于中国的富庶,暗中支持勾结海盗商人,甚至派人假扮海盗骚扰和劫掠大明东南海疆和沿海州县。这一不经意的现,立刻被朱厚熜有意地加以渲染和放大,成为说服朝野内外支持朝廷出兵惩戒倭国,使其官民诚心归顺天朝,不敢再生桀骜之志,袭扰大明万里海疆的一大理由。
根据圣谕和朝议决策,总参谋部于嘉靖二十八年就拟定了御倭作战方略,即以海6大军兵出朝鲜合浦港,先攻占对马、壹歧两岛,再进击曰本九州,灭掉指使手下入寇大明的萨摩、肥前、肥后等国大名;遣使问罪于曰本天皇和室町幕府将军,责其遵从天朝号令,严加约束国内诸位大名领主不得冒犯大明天威、纵容部众骚扰大明海疆。
不能不说,这一近乎半途而废的作战方略远远不能满足朱厚熜“干掉小曰本”的强烈意愿。不过,即便身为大明最高统治者,他也不能为所欲为,更何况有明太祖朱元璋的煌煌祖训压在头上,他这个冒牌的后世子孙也只能含恨批准了这一作战方略。同时,他在心里安慰自己:小鬼子一向又臭又硬,当年就拒不回复元朝国书,或许这一次他们也会同样拒绝大明王朝的要求,那些势力强大的战国大名兴许还会联合起来对抗天朝王师。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为了维护天朝上国威严,朝野内外那些迂腐书生大概也会支持朝廷把仗继续打下去……
总参谋部拟定的对倭作战方略如今还是绝密,却早已得到了皇上的御批,先是赵隐,如今是俞大猷,两任朝鲜宣慰钦使一直在为此督促朝鲜加紧整修港口,做出征准备。而且,鉴于倭国虽无统一编练的水师,但萨摩、肥前、肥后等藩国均濒临沿海,各自拥有为数不少的战船,必须有强大的海军做后盾,方能确保海上运输补给线。最为妥善的方法是等到远征军班师还朝,休整年许时日之后,再进兵倭国。如今皇上突然提出要于近期出兵倭国,不免让杨博大为震惊,不知皇上为何会如此操切,想要尽快出兵倭国,难道是倭国那边情势又生了剧变?
但是,倭国的情报工作由镇抚司负责,镇抚司又隶属内廷掌管,杨博身为外臣,不能随便打听,只得试探着问道:“微臣斗胆敢问皇上一句,上谕所言‘出兵倭国’,可是依照总参谋部此前进呈之作战方略,只取彼国九州诸国,以儆效尤?”
朱厚熜没有正面回答,突然叫道:“吕芳。”
一直侍立在侧的吕芳躬身应道:“奴婢在。”
“你把老十三和汪直奏闻的倭国尾张织田氏纳贡称臣一事给杨大人仔细说说。”
吕芳旁听了朱厚熜与杨博的这一番君臣奏对,已然明白皇上为何要将自己留下,早已在心里打好了腹稿,便遵从圣谕,将倭国尾张织田氏纳贡称臣的详情始末告知了杨博,当然隐去了与军国大事并无关系的织田氏敬献王女市姬侍奉皇上一事。
听着吕芳娓娓道来,杨博心里顿起波澜:原来,皇上已然抛弃了总参谋部先前拟定的只进兵萨摩、肥前等倭国九州诸藩的战略构想,要在倭国腹心之地大动干戈了!
朱厚熜猜到了杨博心中所想,一俟吕芳讲述完毕之后,便对杨博说道:“你是朕的肱股腹心之臣,朕心中作何之想也不瞒你。朕认为,目下倭国群雄并起、割据一方,天皇及幕府将军已无力掌控国中朝局,所颁政令难行于近畿,更遑论偏远诸国。朝廷责其约束倭国上下人等不得骚扰我大明万里海疆,大概只是一句空话。欲要根绝后患,终究还是要兴师问罪,使彼知惧服威。从这一点上来看,接受织田氏的纳贡称臣之请,符合朝廷原先拟定的‘锄强扶弱、以倭治倭’的总体驭倭方略,对我大明大有裨益。但是,朕有三大顾虑:其一,倭国列名太祖高皇帝钦定《皇明祖训》三十‘不征之国’其中,尾张不过是其国中一隅。单独接受尾张朝贡之请,会否有违太祖高皇帝遗训,招致朝野内外非议?不过,这个问题不用你来操心,朕会征询内阁几位辅臣的意见。或曰事体重大,亦可交付廷议。”
略微停顿了一下,朱厚熜又继续说道:“其二,尾张此刻正被倭国骏河大名今川义元上洛大军攻逼甚急,旦夕有亡国灭种之祸。设若接受其朝贡之请,我大明便是其宗主之国,对其负有保护之义务,便要即刻进兵倭国,助其力抗强敌,保有国柞。这么做一能彰显天朝之仁,稳定诸多藩属之国;二能使倭人服威,引其他番邦小国臣服请贡。还有其三,倭国远在万里之外,情报讯息传回大明少说也需要三五个月,设若在此期间,今川义元已然吞并尾张、灭亡织田氏,并得以上洛,挟天子以令诸侯。我大明身为宗主之国,势必要帮尾张复国,或许今川义元便会假借幕府将军之名,纠结诸国兵马对抗天朝王师。我朝所需兵员、粮秣更倍于南洋之役。朝廷兵员、粮秣能否保证两线作战,朕甚是担忧。这两点顾虑,需要你好生为朕谋划了。”
杨博也知道,皇上所说的这些顾虑都在情理之中;而且,若是能有倭国诸藩俯称臣,无疑对朝廷御倭大业。不过,正所谓“金汤之固,无粟不守;韩白之勇,非粮不战”,数万乃至数十万大军跨海远征,后勤补给尤为重要。如今南洋那边战事方殷,若是再在东洋轻启战端,将会给军需粮秣的供应及转运带来很大的压力。皇上方才的问询也表明,圣心担忧的正是这个难题。可是,事关大明将士的生死存亡乃至天朝上国的尊严荣辱,未经认真的测算,他怎敢随意信口开河?
略微犹豫了一下,杨博才照实说道:“皇上,兹事体大,且容微臣周全思虑之后再明白回奏。”
朱厚熜十分赞赏他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点头说道:“好!这才是老成谋国的大臣之风!朕不要求你即时便回答,回去之后,你们总参谋部仔细商议。不过,尾张织田氏使臣已经到了南京,朝廷能否接受织田氏封贡之请,不能久拖不决。还有,设若朝廷接受织田氏封贡之请,兵部工部便要做出兵倭国的相应部署准备,还牵扯到今年朝廷的财政预算安排。环环紧扣、事体甚急,你们总参谋部也不要拖得太久了,五日之内,便要给朕一个明确的答复!”
这个时限实在太紧,但皇上把话说的明明白白,根本不给杨博讨价还价的余地,他只得应道:“微臣谨领圣谕。”说完之后,便起身欲行跪拜之礼后告退。
朱厚熜笑道:“先不要忙着走。今日天不亮就上朝,你的家眷又不在南京,兴许还没有吃早饭,议了这半天的事,肯定早就饿了吧?朕让人照朕的规格送一桌早点来,你用过之后再回衙理事也不迟。”
杨博忙起身想要推辞逊谢,朱厚熜不耐烦地说:“国事倥偬,时不我待。纠缠礼仪小节,便是浪费时间、误国误君!”说完之后,也不再看杨博,自己坐回御案之后,埋头批阅各地近期送来的奏章公文。
皇上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杨博也就不敢再推辞,退到东暖阁中给御前办公厅值守秘书设置的值房,享用皇上赐给的美食。可惜,如此重大的军国要务压在心头,再怎么精美的御膳宫点,吃到他的嘴里,也都是味同嚼蜡一般……
朱厚熜原本身处的那个时空的近代史上,曰本之于中国,可谓罪恶滔天、罄竹难书;更让人气愤的是,那些狗杂种竟然死不悔改,时常用诸如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等等可恶的行径来刺激中国人敏感的神经,使中国人时刻不忘民族仇、家国恨。因此,“干掉小曰本”几乎是那个时空每一个中国热血青年的夙愿,尽管被人骂作“粪青”,他们依然矢志不悔。朱厚熜便是其中一个。当他得以穿越回到明朝之后,面对着日渐猖獗的倭患,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要趁曰本陷入战国之乱的良机,好好教训教训那帮小鬼子、龟孙子,即便不能把他们打回石器时代,也要让他们再乱上个百八十年。在北方边境局势稍有缓和、平定了江南叛乱之后,他立即举全国之力修造战船、加强海军军备建设,派大明军事奇才戚继光组建起了东海舰队,纵横四海,剿灭盘踞在沿海诸岛上的倭寇;并不惜人财物力,组建起了遍布曰本的情报网,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出兵曰本,洗雪后世百年国耻!
曰本同样被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皇明祖训》列为“三十不征国”之一,欲要兴师远征曰本,势必会招致朝野内外那些迂阔守旧的朝臣士子们的非议和诘难。好在根据被俘的倭寇招供,在他们之中,不仅仅有在国内战争中失败、沦为海盗的武士、浪人,还有不少人是曰本九州各国大名的家臣和寺院的僧众。那些战国大名和寺院垂涎于中国的富庶,暗中支持勾结海盗商人,甚至派人假扮海盗骚扰和劫掠大明东南海疆和沿海州县。这一不经意的现,立刻被朱厚熜有意地加以渲染和放大,成为说服朝野内外支持朝廷出兵惩戒倭国,使其官民诚心归顺天朝,不敢再生桀骜之志,袭扰大明万里海疆的一大理由。
根据圣谕和朝议决策,总参谋部于嘉靖二十八年就拟定了御倭作战方略,即以海6大军兵出朝鲜合浦港,先攻占对马、壹歧两岛,再进击曰本九州,灭掉指使手下入寇大明的萨摩、肥前、肥后等国大名;遣使问罪于曰本天皇和室町幕府将军,责其遵从天朝号令,严加约束国内诸位大名领主不得冒犯大明天威、纵容部众骚扰大明海疆。
不能不说,这一近乎半途而废的作战方略远远不能满足朱厚熜“干掉小曰本”的强烈意愿。不过,即便身为大明最高统治者,他也不能为所欲为,更何况有明太祖朱元璋的煌煌祖训压在头上,他这个冒牌的后世子孙也只能含恨批准了这一作战方略。同时,他在心里安慰自己:小鬼子一向又臭又硬,当年就拒不回复元朝国书,或许这一次他们也会同样拒绝大明王朝的要求,那些势力强大的战国大名兴许还会联合起来对抗天朝王师。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为了维护天朝上国威严,朝野内外那些迂腐书生大概也会支持朝廷把仗继续打下去……
总参谋部拟定的对倭作战方略如今还是绝密,却早已得到了皇上的御批,先是赵隐,如今是俞大猷,两任朝鲜宣慰钦使一直在为此督促朝鲜加紧整修港口,做出征准备。而且,鉴于倭国虽无统一编练的水师,但萨摩、肥前、肥后等藩国均濒临沿海,各自拥有为数不少的战船,必须有强大的海军做后盾,方能确保海上运输补给线。最为妥善的方法是等到远征军班师还朝,休整年许时日之后,再进兵倭国。如今皇上突然提出要于近期出兵倭国,不免让杨博大为震惊,不知皇上为何会如此操切,想要尽快出兵倭国,难道是倭国那边情势又生了剧变?
但是,倭国的情报工作由镇抚司负责,镇抚司又隶属内廷掌管,杨博身为外臣,不能随便打听,只得试探着问道:“微臣斗胆敢问皇上一句,上谕所言‘出兵倭国’,可是依照总参谋部此前进呈之作战方略,只取彼国九州诸国,以儆效尤?”
朱厚熜没有正面回答,突然叫道:“吕芳。”
一直侍立在侧的吕芳躬身应道:“奴婢在。”
“你把老十三和汪直奏闻的倭国尾张织田氏纳贡称臣一事给杨大人仔细说说。”
吕芳旁听了朱厚熜与杨博的这一番君臣奏对,已然明白皇上为何要将自己留下,早已在心里打好了腹稿,便遵从圣谕,将倭国尾张织田氏纳贡称臣的详情始末告知了杨博,当然隐去了与军国大事并无关系的织田氏敬献王女市姬侍奉皇上一事。
听着吕芳娓娓道来,杨博心里顿起波澜:原来,皇上已然抛弃了总参谋部先前拟定的只进兵萨摩、肥前等倭国九州诸藩的战略构想,要在倭国腹心之地大动干戈了!
朱厚熜猜到了杨博心中所想,一俟吕芳讲述完毕之后,便对杨博说道:“你是朕的肱股腹心之臣,朕心中作何之想也不瞒你。朕认为,目下倭国群雄并起、割据一方,天皇及幕府将军已无力掌控国中朝局,所颁政令难行于近畿,更遑论偏远诸国。朝廷责其约束倭国上下人等不得骚扰我大明万里海疆,大概只是一句空话。欲要根绝后患,终究还是要兴师问罪,使彼知惧服威。从这一点上来看,接受织田氏的纳贡称臣之请,符合朝廷原先拟定的‘锄强扶弱、以倭治倭’的总体驭倭方略,对我大明大有裨益。但是,朕有三大顾虑:其一,倭国列名太祖高皇帝钦定《皇明祖训》三十‘不征之国’其中,尾张不过是其国中一隅。单独接受尾张朝贡之请,会否有违太祖高皇帝遗训,招致朝野内外非议?不过,这个问题不用你来操心,朕会征询内阁几位辅臣的意见。或曰事体重大,亦可交付廷议。”
略微停顿了一下,朱厚熜又继续说道:“其二,尾张此刻正被倭国骏河大名今川义元上洛大军攻逼甚急,旦夕有亡国灭种之祸。设若接受其朝贡之请,我大明便是其宗主之国,对其负有保护之义务,便要即刻进兵倭国,助其力抗强敌,保有国柞。这么做一能彰显天朝之仁,稳定诸多藩属之国;二能使倭人服威,引其他番邦小国臣服请贡。还有其三,倭国远在万里之外,情报讯息传回大明少说也需要三五个月,设若在此期间,今川义元已然吞并尾张、灭亡织田氏,并得以上洛,挟天子以令诸侯。我大明身为宗主之国,势必要帮尾张复国,或许今川义元便会假借幕府将军之名,纠结诸国兵马对抗天朝王师。我朝所需兵员、粮秣更倍于南洋之役。朝廷兵员、粮秣能否保证两线作战,朕甚是担忧。这两点顾虑,需要你好生为朕谋划了。”
杨博也知道,皇上所说的这些顾虑都在情理之中;而且,若是能有倭国诸藩俯称臣,无疑对朝廷御倭大业。不过,正所谓“金汤之固,无粟不守;韩白之勇,非粮不战”,数万乃至数十万大军跨海远征,后勤补给尤为重要。如今南洋那边战事方殷,若是再在东洋轻启战端,将会给军需粮秣的供应及转运带来很大的压力。皇上方才的问询也表明,圣心担忧的正是这个难题。可是,事关大明将士的生死存亡乃至天朝上国的尊严荣辱,未经认真的测算,他怎敢随意信口开河?
略微犹豫了一下,杨博才照实说道:“皇上,兹事体大,且容微臣周全思虑之后再明白回奏。”
朱厚熜十分赞赏他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点头说道:“好!这才是老成谋国的大臣之风!朕不要求你即时便回答,回去之后,你们总参谋部仔细商议。不过,尾张织田氏使臣已经到了南京,朝廷能否接受织田氏封贡之请,不能久拖不决。还有,设若朝廷接受织田氏封贡之请,兵部工部便要做出兵倭国的相应部署准备,还牵扯到今年朝廷的财政预算安排。环环紧扣、事体甚急,你们总参谋部也不要拖得太久了,五日之内,便要给朕一个明确的答复!”
这个时限实在太紧,但皇上把话说的明明白白,根本不给杨博讨价还价的余地,他只得应道:“微臣谨领圣谕。”说完之后,便起身欲行跪拜之礼后告退。
朱厚熜笑道:“先不要忙着走。今日天不亮就上朝,你的家眷又不在南京,兴许还没有吃早饭,议了这半天的事,肯定早就饿了吧?朕让人照朕的规格送一桌早点来,你用过之后再回衙理事也不迟。”
杨博忙起身想要推辞逊谢,朱厚熜不耐烦地说:“国事倥偬,时不我待。纠缠礼仪小节,便是浪费时间、误国误君!”说完之后,也不再看杨博,自己坐回御案之后,埋头批阅各地近期送来的奏章公文。
皇上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杨博也就不敢再推辞,退到东暖阁中给御前办公厅值守秘书设置的值房,享用皇上赐给的美食。可惜,如此重大的军国要务压在心头,再怎么精美的御膳宫点,吃到他的嘴里,也都是味同嚼蜡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