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总参谋部也同意李阁老的判断了?”朱厚熜突然笑了:“朕就知道你们会这么说!至于会战结果,也不必猜测了。蓝军久攻大同不克,锐气已折,在大同城下遭遇宣府军和禁军第三军的围攻,能偃旗息鼓、全军而退只怕也难。你们方才说‘胜负当在五五之数’,大概是给张老公帅这个蓝军司令留了面子吧?”
其实,从总参谋部拟订的演习方案来看,无论是兵力编成还是战役想定,分明是让“红军”扮演明军,而“蓝军”则扮演明军的假想敌鞑靼军,李春芳和杨博当然不会假想“蓝军”就能攻破大同。但与以往校场演武所不同的是,“蓝军”不再是跑龙套的,而且还由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禁军司令张茂担任司令,如何能直说他会被杀个落花流水?那么,预测双方会战于大同城下,斗个旗鼓相当,就是唯一的选择。
但是,军国大事谁敢儿戏?加之此次动用三十六万兵马搞这场演习,所需粮秣军需不下百万两之巨,若不是近年来厉行新政,又废弛海禁,广开马市海市与四夷互市贸易,国朝财政状况大为好转,无缘无故搞这样的演习根本连想都不敢想,李春芳更不会承认只是为了给蓝军司令张茂留面子,就刻意设计出个不胜不败的结局。因此,他当即辩白道:“请皇上恕臣放肆驳皇上一句,臣等这么说可不是为了给张老公帅留面子。臣等皆以为,红军兵力固然占优,但除了禁军第三军之外,大同军和宣府军都不善野战,装备亦不如禁军,未必就能打败我大明军中战力一等的禁军第一军和第二军。是故臣等以为,大同城下会战结果,双方胜负仍在五五之数。”
朱厚熜摇摇头,笑着说:“还有一个原因,你们大概不方便说出口:蓝军司令张老公帅既是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又是禁军总司令,乃是我大明的天下兵马大元帅,红军各部都是他的麾下,谅他们也不敢明刀明枪跟张老公帅过招!”
皇上如此一针见血,李春芳尴尬地笑着,不敢再回驳。
略微停顿了一下,朱厚熜又说:“不过,你们说的这些都在情理之中,也提醒了朕——既然红军有此顾虑,这个仗还怎么打?这次演习就不未必能够达到检验各军战力的预期目的。这样吧,张老公帅就不必出任蓝军司令了,由他和你李阁老、曾部堂组成总导演部,裁定胜负。”
“臣遵旨。”
应声之后,李春芳却犯了难:张茂不能出任蓝军司令,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太师成国公朱至孝,五军都督府左副都督、禁军副司令陈世昌等人想必也因同样的原因不能出任蓝军司令,皇上的意思大概是在第一军军长俞大猷和第二军军长刘鼎望之中确定一个司令人选。刘鼎望在军中资历颇深,嘉靖十八年就晋升正三品卫指挥使,嘉靖二十四年朝廷兴师平定江南叛乱,他是张茂亲点的中军大将,战后叙功晋升为从二品都指挥同知;而俞大猷去年年底才晋升正三品指挥使,按照明军的传统,聚兵会战,若无明确旨意,则应以品秩高为长,也就是说由刘鼎望担任司令。但是,俞大猷的资历虽浅,嘉靖二十二年才是一个被罢官闲置的正五品千户,却很受皇上宠信,这几年里得蒙圣恩,飞晋升,圣眷远非常人可比,皇上到底瞩目由谁担任蓝军司令,还真是不好揣摩啊!
犹豫了一会儿,李春芳硬着头皮说:“蓝军司令改由谁出任,还请皇上明示。”
朱厚熜心中慨叹一声:看来,无论是李春芳这个内阁次辅,还是兵部尚书曾铣,没有猜透自己的心思啊!若是严嵩或是夏言,大概一开始就不会想到要让张茂担任蓝军司令。
明朝开国初年,因临阵易帅导致大将谢再兴投敌,明太祖朱元璋将前元枢密院改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其后又担心大都督府事权太重,遂于洪武十三年分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掌管军籍、军政,各领所属都指挥使司和卫所,分而治之,并将军令改由兵部掌管,五军都督府就形同摆设一般,五军都督府的正一品左右都督、从一品的都督同知和正二品的都督佥事这些职位也就成了荣誉性的勋职,一般都是由世代簪缨的勋臣和皇上的岳父、小舅子、女婿等贵戚出任,或是授予资深望重、战功卓著的军中大将,仍是虚衔,给他们解决官阶品秩而已。
这几年里,明军一直在悄然进行军制改革,不但组建了禁军,还将全国卫所撤裁归并,给大部分的军户分了田地,将之转为民籍,等于是在不动声色之中将卫所军户制改成了募兵制,掌管军政、军籍的五军都督府就更显得多余。去年年底,朱厚熜便下旨将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合而为一,为了不给旁人留下违背祖制的口实,不敢改称“大都督府”,仍叫“五军都督府”,简称也还是叫“五府”,不过已不是五个衙门,而是一个衙门。这个名义上的大明王朝“天下兵马大元帅”,自然非三朝元老、军中硕勋,又有平定江南叛乱之盖世奇功的太师英国公张茂莫属。
如此一来,太师成国公朱至孝等众多勋臣贵戚要么屈居张茂之下,要么被削去了荣誉性的职位,彻底成了无所事事的闲散勋贵,这一举措,自然遭到了这些人的强烈反对。好在这些年里,朱厚熜为了保证各项军制改革的顺利,一直让张茂担任禁军总司令一职,拉拢他这个明军第一老资格的元老硕勋以压制军中反对的声浪,这件事情跟撤裁归并各地卫所、复员大批碌碌无能的军官将佐等棘手之事一样,总算是没有闹出什么乱子。
这正是朱厚熜的高明之处:张茂身为一个戎马一生的职业军人,怎能抗拒得了手握几十万大军乃至掌管全*队的诱惑?而以他的资历人望和战功,他不出来说话,甚至不但不抵制军制改革,反倒赞同皇上,其他的人自然也就翻不起多大的浪了。
不过,这也并不表示朱厚熜就有多么的赏识张茂,他知道这个老公帅忠心倒是毋庸置疑,但治军统兵的能力却是平平,加之年事已高,只适合作为一尊菩萨供在神龛之上,在军中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真正让他率军打仗,他可不见得就能当大明朝的老黄忠!
既然如此,何必要把指挥这么难得的一次重大军事演习的机会浪费在他这个“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人身上?
朱厚熜说:“未必就一定要确定蓝军司令人选。朕看你们的演习方案,红军主守,蓝军主攻,大概是要蓝军扮演北虏,犯我边庭。北虏各部向来都是松散的部落联盟,各部会盟出兵,虽也明定统帅,但统帅对各部兵马只有协调之责,却并无绝对统御之权。所以,朕觉得可以让俞大猷和刘鼎望两人各行其是,既象北虏各部的作战特点,也能检验我明军各部之间协同作战的能力。”
曾铣颇为担忧地说:“俞大猷和刘鼎望两军十万之众协同作战,却不确定统军大帅,难免有配合不力、顾此失彼之虞,臣恐未必就能展示禁军战力……”
“哈哈哈,曾部堂是心疼你麾下的这两支强兵劲旅吃了败仗啊!”朱厚熜笑着说:“其实,朕倒是觉得,若是各军放开了打,胜负必定出乎诸位爱卿的预料之外。”
说着,他抓过一张笺纸,刷刷刷地写了两行字,然后装在封套之中,递给一直陪侍在侧的张居正:“叔大,将之缄封,拿来朕用印。”
经过在昆山任知县的历练之后,张居正越显得沉稳干练了,很干脆地应道:手接过封套,打着火石,点燃了御案上的蜡烛,烤软了火漆,缄封之后又递还给了皇上。
朱厚熜将自己手中那枚蟠龙戒指在火漆上一戳,留下了印记,然后递给了李春芳:“这是朕预测的演习结果,现在就交由李阁老保管,不许打开,待演习结束之后,总导演部要召集各参演部队团以上军官将佐进行讲评,评点各军战略战术得失。到时候,朕与你们一同打开,看看朕是否能猜中结果。”
这倒是个新鲜事儿。不过,既然举行如此声势浩大的军事演习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甚至可以说是皇上异想天开的率性之举,那么,皇上做出这样的游戏之举也就不足为奇了。若是皇上真能猜中,更可为此次演习增姿添彩,记诸史册,也是一段千古佳话。
只是,听到皇上的最后一句话,李春芳、曾铣和杨博三人相互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惊诧的表情:宣府、大同两镇兵马都要参加演习,两镇防卫之责何其之重,各级军官将佐不能长久离开驻地。那么,总参谋部组织讲评就只能在两镇进行,皇上不会不清楚这一点。难道说,皇上要借观摩演习之机巡幸边镇?
这可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曾铣正要说什么,李春芳一个阻止的眼色递了过来,他无可奈何地将已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其实,从总参谋部拟订的演习方案来看,无论是兵力编成还是战役想定,分明是让“红军”扮演明军,而“蓝军”则扮演明军的假想敌鞑靼军,李春芳和杨博当然不会假想“蓝军”就能攻破大同。但与以往校场演武所不同的是,“蓝军”不再是跑龙套的,而且还由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禁军司令张茂担任司令,如何能直说他会被杀个落花流水?那么,预测双方会战于大同城下,斗个旗鼓相当,就是唯一的选择。
但是,军国大事谁敢儿戏?加之此次动用三十六万兵马搞这场演习,所需粮秣军需不下百万两之巨,若不是近年来厉行新政,又废弛海禁,广开马市海市与四夷互市贸易,国朝财政状况大为好转,无缘无故搞这样的演习根本连想都不敢想,李春芳更不会承认只是为了给蓝军司令张茂留面子,就刻意设计出个不胜不败的结局。因此,他当即辩白道:“请皇上恕臣放肆驳皇上一句,臣等这么说可不是为了给张老公帅留面子。臣等皆以为,红军兵力固然占优,但除了禁军第三军之外,大同军和宣府军都不善野战,装备亦不如禁军,未必就能打败我大明军中战力一等的禁军第一军和第二军。是故臣等以为,大同城下会战结果,双方胜负仍在五五之数。”
朱厚熜摇摇头,笑着说:“还有一个原因,你们大概不方便说出口:蓝军司令张老公帅既是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又是禁军总司令,乃是我大明的天下兵马大元帅,红军各部都是他的麾下,谅他们也不敢明刀明枪跟张老公帅过招!”
皇上如此一针见血,李春芳尴尬地笑着,不敢再回驳。
略微停顿了一下,朱厚熜又说:“不过,你们说的这些都在情理之中,也提醒了朕——既然红军有此顾虑,这个仗还怎么打?这次演习就不未必能够达到检验各军战力的预期目的。这样吧,张老公帅就不必出任蓝军司令了,由他和你李阁老、曾部堂组成总导演部,裁定胜负。”
“臣遵旨。”
应声之后,李春芳却犯了难:张茂不能出任蓝军司令,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太师成国公朱至孝,五军都督府左副都督、禁军副司令陈世昌等人想必也因同样的原因不能出任蓝军司令,皇上的意思大概是在第一军军长俞大猷和第二军军长刘鼎望之中确定一个司令人选。刘鼎望在军中资历颇深,嘉靖十八年就晋升正三品卫指挥使,嘉靖二十四年朝廷兴师平定江南叛乱,他是张茂亲点的中军大将,战后叙功晋升为从二品都指挥同知;而俞大猷去年年底才晋升正三品指挥使,按照明军的传统,聚兵会战,若无明确旨意,则应以品秩高为长,也就是说由刘鼎望担任司令。但是,俞大猷的资历虽浅,嘉靖二十二年才是一个被罢官闲置的正五品千户,却很受皇上宠信,这几年里得蒙圣恩,飞晋升,圣眷远非常人可比,皇上到底瞩目由谁担任蓝军司令,还真是不好揣摩啊!
犹豫了一会儿,李春芳硬着头皮说:“蓝军司令改由谁出任,还请皇上明示。”
朱厚熜心中慨叹一声:看来,无论是李春芳这个内阁次辅,还是兵部尚书曾铣,没有猜透自己的心思啊!若是严嵩或是夏言,大概一开始就不会想到要让张茂担任蓝军司令。
明朝开国初年,因临阵易帅导致大将谢再兴投敌,明太祖朱元璋将前元枢密院改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其后又担心大都督府事权太重,遂于洪武十三年分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掌管军籍、军政,各领所属都指挥使司和卫所,分而治之,并将军令改由兵部掌管,五军都督府就形同摆设一般,五军都督府的正一品左右都督、从一品的都督同知和正二品的都督佥事这些职位也就成了荣誉性的勋职,一般都是由世代簪缨的勋臣和皇上的岳父、小舅子、女婿等贵戚出任,或是授予资深望重、战功卓著的军中大将,仍是虚衔,给他们解决官阶品秩而已。
这几年里,明军一直在悄然进行军制改革,不但组建了禁军,还将全国卫所撤裁归并,给大部分的军户分了田地,将之转为民籍,等于是在不动声色之中将卫所军户制改成了募兵制,掌管军政、军籍的五军都督府就更显得多余。去年年底,朱厚熜便下旨将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合而为一,为了不给旁人留下违背祖制的口实,不敢改称“大都督府”,仍叫“五军都督府”,简称也还是叫“五府”,不过已不是五个衙门,而是一个衙门。这个名义上的大明王朝“天下兵马大元帅”,自然非三朝元老、军中硕勋,又有平定江南叛乱之盖世奇功的太师英国公张茂莫属。
如此一来,太师成国公朱至孝等众多勋臣贵戚要么屈居张茂之下,要么被削去了荣誉性的职位,彻底成了无所事事的闲散勋贵,这一举措,自然遭到了这些人的强烈反对。好在这些年里,朱厚熜为了保证各项军制改革的顺利,一直让张茂担任禁军总司令一职,拉拢他这个明军第一老资格的元老硕勋以压制军中反对的声浪,这件事情跟撤裁归并各地卫所、复员大批碌碌无能的军官将佐等棘手之事一样,总算是没有闹出什么乱子。
这正是朱厚熜的高明之处:张茂身为一个戎马一生的职业军人,怎能抗拒得了手握几十万大军乃至掌管全*队的诱惑?而以他的资历人望和战功,他不出来说话,甚至不但不抵制军制改革,反倒赞同皇上,其他的人自然也就翻不起多大的浪了。
不过,这也并不表示朱厚熜就有多么的赏识张茂,他知道这个老公帅忠心倒是毋庸置疑,但治军统兵的能力却是平平,加之年事已高,只适合作为一尊菩萨供在神龛之上,在军中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真正让他率军打仗,他可不见得就能当大明朝的老黄忠!
既然如此,何必要把指挥这么难得的一次重大军事演习的机会浪费在他这个“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人身上?
朱厚熜说:“未必就一定要确定蓝军司令人选。朕看你们的演习方案,红军主守,蓝军主攻,大概是要蓝军扮演北虏,犯我边庭。北虏各部向来都是松散的部落联盟,各部会盟出兵,虽也明定统帅,但统帅对各部兵马只有协调之责,却并无绝对统御之权。所以,朕觉得可以让俞大猷和刘鼎望两人各行其是,既象北虏各部的作战特点,也能检验我明军各部之间协同作战的能力。”
曾铣颇为担忧地说:“俞大猷和刘鼎望两军十万之众协同作战,却不确定统军大帅,难免有配合不力、顾此失彼之虞,臣恐未必就能展示禁军战力……”
“哈哈哈,曾部堂是心疼你麾下的这两支强兵劲旅吃了败仗啊!”朱厚熜笑着说:“其实,朕倒是觉得,若是各军放开了打,胜负必定出乎诸位爱卿的预料之外。”
说着,他抓过一张笺纸,刷刷刷地写了两行字,然后装在封套之中,递给一直陪侍在侧的张居正:“叔大,将之缄封,拿来朕用印。”
经过在昆山任知县的历练之后,张居正越显得沉稳干练了,很干脆地应道:手接过封套,打着火石,点燃了御案上的蜡烛,烤软了火漆,缄封之后又递还给了皇上。
朱厚熜将自己手中那枚蟠龙戒指在火漆上一戳,留下了印记,然后递给了李春芳:“这是朕预测的演习结果,现在就交由李阁老保管,不许打开,待演习结束之后,总导演部要召集各参演部队团以上军官将佐进行讲评,评点各军战略战术得失。到时候,朕与你们一同打开,看看朕是否能猜中结果。”
这倒是个新鲜事儿。不过,既然举行如此声势浩大的军事演习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甚至可以说是皇上异想天开的率性之举,那么,皇上做出这样的游戏之举也就不足为奇了。若是皇上真能猜中,更可为此次演习增姿添彩,记诸史册,也是一段千古佳话。
只是,听到皇上的最后一句话,李春芳、曾铣和杨博三人相互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惊诧的表情:宣府、大同两镇兵马都要参加演习,两镇防卫之责何其之重,各级军官将佐不能长久离开驻地。那么,总参谋部组织讲评就只能在两镇进行,皇上不会不清楚这一点。难道说,皇上要借观摩演习之机巡幸边镇?
这可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曾铣正要说什么,李春芳一个阻止的眼色递了过来,他无可奈何地将已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