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略微停顿了一下,顾?侧过身子,伸出右手的中指,在几案上写了一个“亲”字,接着又写了一个“贤”字,然后抬起头,对正凝神看着自己的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说:“益藩虽在藩篱宗亲之中得至近至亲之利,但他毕竟不是太子,当今皇上受命于天已历二十四年,那些勋贵重臣也断无胆量伪造正德先帝遗诏。如此说来,他所持之者,不过是一个‘亲’字,我辈可揭出一个‘贤’字来破他!”
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喃喃地说:“‘贤’字?”
“是!”顾?说:“克成靖难之大业,乃至再造中兴之宏图,重立贤君清平治世。若益藩尚称贤明,我辈士子自然该当奉之为九州万民之主,但他若是不贤不明,甚或昏庸无能,莫非还要非立他不可吗?”
说到这里,顾?有意停顿了一下,似乎想让两位青年士子仔细品味自己话里的深意,然后才缓缓地说:“你二人来南都已有一段时日了,就依你等所见所闻,监国益王的所作所为,可称得上一个‘贤’字吗?”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仅以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来南都这几个月的所见所闻,就听说了监国益王朱厚烨的诸多劣迹,关于他在藩邸之时不学无术、不孝敬父王母妃、虐待王府属官等等的传言颇多,即便都不足为信,但他被拥立为监国之后,也有很多失德乱政的所作所为,比如他绕过礼部有司,指派内监强抢民女充掖宫闱,以至于淫死童女一事已令人指;更不用说还在江南诸府加征所谓的“靖饷”,敲骨吸髓以盘剥百姓。如此荒淫无道之人,从任何角度来说,都绝对与一个有道贤君沾不上边。
但是,就以这个理由来“舍亲立疏”未免也难以服众――旁的不说,顾?所拥立的辽王朱宪是什么玩意儿,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心知肚明,此人平庸怯懦,才资平平,更贪婪好货,荒淫酒色,比之益王也不见得能好到那里去!
而且,辽王朱宪还有一个难以让人苟同的毛病:他与从前的嘉靖皇帝一样,崇信道教,迷恋方术,曾被敕封为“清微忠教真人”。以前如此,还可以为他辩解是为了逢迎君父而上行下效,但嘉靖皇帝已于前年幡然醒悟,斥退了进献方术的杂毛老道,并停止了一切修道斋祀活动,他却还是我行我素,终日跟一帮淄衣羽冠之流混迹一处,不是建醮作法,就是立鼎炼丹,将荆州一府搞得乌烟瘴气,令那些受教于孔孟、独尊儒术的官绅士子提及此事便痛心疾。
因此,若是吹毛求疵起来,辽王与益王也不过是五十步和一百步之差,又何尝是一个贤明之人?甚或可以说,将普天之下数以万计的藩王宗亲拉到一起遴选,只怕也很难找到一个既贤且明之人,可将靖难大业和大明中兴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不过,既然拥戴谁来主持南都大局,关系着靖难大业乃至大明中兴的前途命运,那么退而求其次,或者说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也不失为一个法子……
可是,虽说益王有这样那样的失德乱政之处,但毕竟占了至亲之利,而“少不越长,疏不间亲”是伦常准则,是祖宗成法,在道义上已占尽上风,区区“不贤”的理由,只怕很难得到南都那些官员士子的赞同――要知道,他们既然能因为新政违背了固有的祖制便对抗朝廷,可见都是坚守祖宗家法、墨守成规的卫道士,在立君立储这样的大事上,肯定也会要求不折不扣地按祖宗家法办事,让他们接受“立君以亲”的主张,何其之难……
再者,益王此刻已被拥立为监国,执掌南都大政,君臣名份已呼之欲出,要想改变这种既成事实,又何其之难!莫非真要凭借着顾?带来的湖广各军镇府兵和所借到的南蛮异族土司家兵,在太祖陵寝之地闹出一场全武行,将刚刚平静下来的南都再掀起一场血雨腥风吗?真要那样的话,南都的百姓要再一次惨遭兵乱是自不待言之事,而且,江南的文武官员、士子儒生势必会因立“益”和立“辽”而分裂,陷入激烈的争执之中,无论立谁,都会使另一方心怀惊惧,难以自安,别说是和衷共济,戮力同心克成靖难大业,能否守住江南半壁江山都很难说……
见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尚在犹豫,顾?又说:“老夫本一病废之人,只配待罪山林,南都无论立哪位藩王主持大局,是‘亲而庸’之益藩,抑或‘疏而贤’之辽藩,都非是我所能干预之事。但你们也知道,当今那位皇上违逆祖制悖行新政,将全天下的读书人全都得罪了。时人因其龙兴之地在湖广安6,多有楚狂人之讥。这固然是他凌辱士人、诋毁孔孟圣贤之道所该有的报应,却实乃湖广一省之大不幸。老夫虽非楚人,但曾抚楚多年,闻之也不胜愤慨之至。是故除了愿毁家襄助靖难大业之外,更惟愿我楚地能出一位膺天命、循祖制、抚士人、安黎庶的真命天子,以匡正人心,矫正视听,更为我楚地百万民众谋一份福利。子美、太岳,你二人为湖广一省青年士子中一时翘楚之人物,当为家乡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才是。”
官绅士子最重乡土观念,造福桑梓,继而家乡百姓自地为自己树起一两座功德牌坊,是每一位达官贵人都觉得颜面有光的事情;加之顾?这话并非是空头许诺,若是辽王真有即位大宝的那么一天,按照惯例,作为“龙兴之地”的荆州乃至湖广通省,无论是减免几年的赋税,还是豁免积欠的钱粮,总能或多或少得到一点“圣恩”。因此,初幼嘉轻而易举就被顾?的话打动了,当即起身表态道:“学生愿惟先生马是瞻!”一边说着,一边转过头来,瞥了瞥张居正,似乎在奇怪他为何不赶紧表态。
但是,当他看见张居正那深锁着的眉头,以及紧抿着着的嘴唇之时,他才蓦然想起自己的这位好友与辽王之间曾有过的那样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怨纠葛,忙歉意地一笑,却低声催促道:“太岳,先生所言皆是正论,我等……”
“哦,”张居正似乎刚才偶然走了神,听到他的声音才回过神来,见到顾?正用探究的目光凝视着自己,忙说:“学生与子美兄一样,惟先生之命是听!只是社稷遭此大变,亟待早定大计,以安人心,振士气,然后方能整军北上,克成靖难大业。不知先生计将安出?”
顾?一番苦心全是为了拉拢两位士子,见张居正也表态支持自己,终于放下心来,拈着胡须笑道:“呵呵,太岳是辽王藩邸旧臣之后,定不会叫老夫失望。既然如此,老夫便请你二人为辽王殿下……哦,为家国社稷做一件事……”
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忙起身应道:“恳请先生明示,学生定当遵行。”
顾?说:“若然你二人赞同老夫此说,就请在此公启上具名。”说着,他从几案上的一个盒子里取出了两张字纸,分别递给了张居正和初幼嘉。
两人拿到手的,都是一份《致南都诸先生公启》。这份公启由顾?领衔、湖广众多官员联名签署,罗列着监国益王朱厚烨的十大劣迹,包括他在藩邸之时不学无术,打跑了老益王为他重金礼聘的多位老师;不孝敬父王母妃,曾偷拿过老益王好几件宝物;虐待王府属官,随意克扣属官俸禄等等,自然也少不了他好色荒淫,强抢民女的丑事。其中还有很有份量的一条罪状,说的是他并不是老益王正室嫡出,而是侧妃所生,当年他为了能顺利承袭王爵,曾罗织罪名,构陷同胞兄弟,还曾以重金贿赂时任南京礼部尚书的严嵩――由于严嵩目前为朝廷内阁大臣,秉持国政,逢迎当今妄行凌虐士子的新政断然少不了他的一份罪过,这件事就成了益王鼠两端、阴谋勾结朝廷的铁证。
公启的最后公开宣称,有此“十不可立”之罪状,足见益藩品行顽劣、行为乖张、放荡不羁、淫酗暴虐,实在不堪寄之以家国社稷、百官万民之望,号召南都官员士子重新审议推举他监国的主张,并说“自古邦国危亡之际,惟有立一贤君,中兴方能有望。而不察时势,拘泥于亲疏伦序,殊失谋国之宏旨。盖家法之于社稷,犹如毛之于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公等乃社稷重臣、国朝根基,岂可不知之也!是故?等惟请诸公上以国事为忧,下则苍生在念。祈请倡言会议,定力主持,从决策,以定国本,并安人心!”
这份公启上的言辞是那样的犀利,几乎可以比拟为新明朝廷炮制出的宣扬起兵靖难、讨伐无道昏君的檄文,若是散布出去,不亚于在南都平地响起一记惊雷。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显然是给吓住了,情不自禁地将目光投向了顾?,却见顾?悠闲地端起茶碗,轻轻地吹动着水面上的浮叶,小口小口地呷饮着,两人立刻对自己的怯懦产生了羞愧之情,赶紧收回视线,再次埋下头去,认真地看着手中的公启。
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几十年宦海浮沉的往事正在顾?的心中逐一浮现而起,以至于表面上神情自若,悠闲品茶的他,内心之中却生出何等的一场波澜!
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喃喃地说:“‘贤’字?”
“是!”顾?说:“克成靖难之大业,乃至再造中兴之宏图,重立贤君清平治世。若益藩尚称贤明,我辈士子自然该当奉之为九州万民之主,但他若是不贤不明,甚或昏庸无能,莫非还要非立他不可吗?”
说到这里,顾?有意停顿了一下,似乎想让两位青年士子仔细品味自己话里的深意,然后才缓缓地说:“你二人来南都已有一段时日了,就依你等所见所闻,监国益王的所作所为,可称得上一个‘贤’字吗?”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仅以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来南都这几个月的所见所闻,就听说了监国益王朱厚烨的诸多劣迹,关于他在藩邸之时不学无术、不孝敬父王母妃、虐待王府属官等等的传言颇多,即便都不足为信,但他被拥立为监国之后,也有很多失德乱政的所作所为,比如他绕过礼部有司,指派内监强抢民女充掖宫闱,以至于淫死童女一事已令人指;更不用说还在江南诸府加征所谓的“靖饷”,敲骨吸髓以盘剥百姓。如此荒淫无道之人,从任何角度来说,都绝对与一个有道贤君沾不上边。
但是,就以这个理由来“舍亲立疏”未免也难以服众――旁的不说,顾?所拥立的辽王朱宪是什么玩意儿,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心知肚明,此人平庸怯懦,才资平平,更贪婪好货,荒淫酒色,比之益王也不见得能好到那里去!
而且,辽王朱宪还有一个难以让人苟同的毛病:他与从前的嘉靖皇帝一样,崇信道教,迷恋方术,曾被敕封为“清微忠教真人”。以前如此,还可以为他辩解是为了逢迎君父而上行下效,但嘉靖皇帝已于前年幡然醒悟,斥退了进献方术的杂毛老道,并停止了一切修道斋祀活动,他却还是我行我素,终日跟一帮淄衣羽冠之流混迹一处,不是建醮作法,就是立鼎炼丹,将荆州一府搞得乌烟瘴气,令那些受教于孔孟、独尊儒术的官绅士子提及此事便痛心疾。
因此,若是吹毛求疵起来,辽王与益王也不过是五十步和一百步之差,又何尝是一个贤明之人?甚或可以说,将普天之下数以万计的藩王宗亲拉到一起遴选,只怕也很难找到一个既贤且明之人,可将靖难大业和大明中兴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不过,既然拥戴谁来主持南都大局,关系着靖难大业乃至大明中兴的前途命运,那么退而求其次,或者说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也不失为一个法子……
可是,虽说益王有这样那样的失德乱政之处,但毕竟占了至亲之利,而“少不越长,疏不间亲”是伦常准则,是祖宗成法,在道义上已占尽上风,区区“不贤”的理由,只怕很难得到南都那些官员士子的赞同――要知道,他们既然能因为新政违背了固有的祖制便对抗朝廷,可见都是坚守祖宗家法、墨守成规的卫道士,在立君立储这样的大事上,肯定也会要求不折不扣地按祖宗家法办事,让他们接受“立君以亲”的主张,何其之难……
再者,益王此刻已被拥立为监国,执掌南都大政,君臣名份已呼之欲出,要想改变这种既成事实,又何其之难!莫非真要凭借着顾?带来的湖广各军镇府兵和所借到的南蛮异族土司家兵,在太祖陵寝之地闹出一场全武行,将刚刚平静下来的南都再掀起一场血雨腥风吗?真要那样的话,南都的百姓要再一次惨遭兵乱是自不待言之事,而且,江南的文武官员、士子儒生势必会因立“益”和立“辽”而分裂,陷入激烈的争执之中,无论立谁,都会使另一方心怀惊惧,难以自安,别说是和衷共济,戮力同心克成靖难大业,能否守住江南半壁江山都很难说……
见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尚在犹豫,顾?又说:“老夫本一病废之人,只配待罪山林,南都无论立哪位藩王主持大局,是‘亲而庸’之益藩,抑或‘疏而贤’之辽藩,都非是我所能干预之事。但你们也知道,当今那位皇上违逆祖制悖行新政,将全天下的读书人全都得罪了。时人因其龙兴之地在湖广安6,多有楚狂人之讥。这固然是他凌辱士人、诋毁孔孟圣贤之道所该有的报应,却实乃湖广一省之大不幸。老夫虽非楚人,但曾抚楚多年,闻之也不胜愤慨之至。是故除了愿毁家襄助靖难大业之外,更惟愿我楚地能出一位膺天命、循祖制、抚士人、安黎庶的真命天子,以匡正人心,矫正视听,更为我楚地百万民众谋一份福利。子美、太岳,你二人为湖广一省青年士子中一时翘楚之人物,当为家乡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才是。”
官绅士子最重乡土观念,造福桑梓,继而家乡百姓自地为自己树起一两座功德牌坊,是每一位达官贵人都觉得颜面有光的事情;加之顾?这话并非是空头许诺,若是辽王真有即位大宝的那么一天,按照惯例,作为“龙兴之地”的荆州乃至湖广通省,无论是减免几年的赋税,还是豁免积欠的钱粮,总能或多或少得到一点“圣恩”。因此,初幼嘉轻而易举就被顾?的话打动了,当即起身表态道:“学生愿惟先生马是瞻!”一边说着,一边转过头来,瞥了瞥张居正,似乎在奇怪他为何不赶紧表态。
但是,当他看见张居正那深锁着的眉头,以及紧抿着着的嘴唇之时,他才蓦然想起自己的这位好友与辽王之间曾有过的那样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怨纠葛,忙歉意地一笑,却低声催促道:“太岳,先生所言皆是正论,我等……”
“哦,”张居正似乎刚才偶然走了神,听到他的声音才回过神来,见到顾?正用探究的目光凝视着自己,忙说:“学生与子美兄一样,惟先生之命是听!只是社稷遭此大变,亟待早定大计,以安人心,振士气,然后方能整军北上,克成靖难大业。不知先生计将安出?”
顾?一番苦心全是为了拉拢两位士子,见张居正也表态支持自己,终于放下心来,拈着胡须笑道:“呵呵,太岳是辽王藩邸旧臣之后,定不会叫老夫失望。既然如此,老夫便请你二人为辽王殿下……哦,为家国社稷做一件事……”
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忙起身应道:“恳请先生明示,学生定当遵行。”
顾?说:“若然你二人赞同老夫此说,就请在此公启上具名。”说着,他从几案上的一个盒子里取出了两张字纸,分别递给了张居正和初幼嘉。
两人拿到手的,都是一份《致南都诸先生公启》。这份公启由顾?领衔、湖广众多官员联名签署,罗列着监国益王朱厚烨的十大劣迹,包括他在藩邸之时不学无术,打跑了老益王为他重金礼聘的多位老师;不孝敬父王母妃,曾偷拿过老益王好几件宝物;虐待王府属官,随意克扣属官俸禄等等,自然也少不了他好色荒淫,强抢民女的丑事。其中还有很有份量的一条罪状,说的是他并不是老益王正室嫡出,而是侧妃所生,当年他为了能顺利承袭王爵,曾罗织罪名,构陷同胞兄弟,还曾以重金贿赂时任南京礼部尚书的严嵩――由于严嵩目前为朝廷内阁大臣,秉持国政,逢迎当今妄行凌虐士子的新政断然少不了他的一份罪过,这件事就成了益王鼠两端、阴谋勾结朝廷的铁证。
公启的最后公开宣称,有此“十不可立”之罪状,足见益藩品行顽劣、行为乖张、放荡不羁、淫酗暴虐,实在不堪寄之以家国社稷、百官万民之望,号召南都官员士子重新审议推举他监国的主张,并说“自古邦国危亡之际,惟有立一贤君,中兴方能有望。而不察时势,拘泥于亲疏伦序,殊失谋国之宏旨。盖家法之于社稷,犹如毛之于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公等乃社稷重臣、国朝根基,岂可不知之也!是故?等惟请诸公上以国事为忧,下则苍生在念。祈请倡言会议,定力主持,从决策,以定国本,并安人心!”
这份公启上的言辞是那样的犀利,几乎可以比拟为新明朝廷炮制出的宣扬起兵靖难、讨伐无道昏君的檄文,若是散布出去,不亚于在南都平地响起一记惊雷。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显然是给吓住了,情不自禁地将目光投向了顾?,却见顾?悠闲地端起茶碗,轻轻地吹动着水面上的浮叶,小口小口地呷饮着,两人立刻对自己的怯懦产生了羞愧之情,赶紧收回视线,再次埋下头去,认真地看着手中的公启。
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几十年宦海浮沉的往事正在顾?的心中逐一浮现而起,以至于表面上神情自若,悠闲品茶的他,内心之中却生出何等的一场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