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娄下》。
下可运之掌上。”2孟子认为战国时期实现“先王之道”有很好的条件他说:“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3孟子不懂得政治是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展而变化;他也不懂得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的领尧舜与阶级社会的君主有本质的不同。他企望“先王之道”在战国时期重现而提出历史循环论。社会历史本来是以螺旋的形式不断的向前展而孟子“五百年必有王兴者”的说法是把“螺旋”曲解为“循环”。这种治乱更替循环的观点实际上是认为历史是变而不变“先王之道”是永恒的真理。这反映出他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孟子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从他“仁政”的内容及其理论基础“性善论”和历史根据“先王之道”来看他的出点是唯心主义的保守的调和的;但有古代民主的一面。那种痛恨暴政重视人民经济生活及其在政治上重要性的思想是有进步意义的。这种思想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起过不同程度的作用影响是很大的。
2《公孙丑上》。
3《公孙丑上》。
第三节邹衍阴阳五行学说的起源阴阳与五行之说原来是两派都是从观察自然现象而来。这种思想的萌芽都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因素。但展起来以后就变为唯心主义的思想。阴是云覆日阳是日出引申了就是暗和明寒和暖日阳是日出引申了就是暗和明寒和暖北和南表和里是一切对立和相反的事物。所以在自然天为阳地为阴。在人类男为阳女为阴。在性情刚为阳柔为阴。后来抽象化了把阴阳看作是推动宇宙生成变化的两种基本元气因而便支配着一切的事物也就神秘化了。阴阳之说起源甚早。《周易》是以阴阳解说社会现象的专书不是一时一人之作最后成书或在战国中期以后尚难断定。
五行说的起源没有确切的文献可征。在春秋前可能已有一种极朴素的五元素说就是以水火金木土为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春秋时有人把水火金木土谷六种人民日常生活所必不可缺少的财用称为“六府”。如晋郤缺说:“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1后来又有五行的名称。《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蔡墨的话说:“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尚书·洪范》2托名箕子对武王的话解说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荀子·非十二子》说子思、孟子是五行的创始者。阴阳五行的合流大约在邹衍稍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邹衍“深观阴阳消息”。《史记·封禅书》说“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邹衍已是个阴阳五行学派的代表了。
邹衍的生平与著述邹衍亦作驺衍齐国人活动年代比孟子稍晚。由于文献缺略邹衍的生平行事只能从《史记》的《孟子荀卿列传》、《平原君列传》、《封禅书》《吕氏春秋》刘向《别录》等书的引述中去探寻。邹衍在齐国稷下住过到过魏、赵、燕等国受到各国诸侯的礼遇。特别在燕国燕王为他筑碣石宫以师礼待之。他曾在赵国批驳过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使公孙龙被绌。因阴阳五行学说具有神秘因素而关于邹衍的记载也涂上了一些神话色彩使人难于置信。如《后汉书·刘瑜传》“邹衍匹夫有霜陨之异”。李贤注说:“《淮南子》曰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衍)仰天而哭五月为之下霜。”《列子·汤问》载“邹子吹律。”张湛注说:“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吹律暖之而禾黍滋也。”
邹衍的著作很多皆已散佚。《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邹衍著有“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阴阳家著录《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1《左传》文公七年。
2《洪范》大约是战国时期的作品。
五十六篇也都亡佚。
邹衍的学说邹衍跟儒家的关系密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始也滥耳。”这些是符合儒家宗旨的。《盐铁论·论儒》引御史的话说:“邹子以儒术干世主不用即以变化始终之论率以显名。”这是说他先是儒家以后成为阴阳五行家的。他的五德终始说也可能是由儒家思孟学派的五行说进一步演化而来。
邹衍的学说体系“闳大不经”包括天论、地理学说和历史观。
邹衍的天论是“称引天地剖判以来”的自然、历史的变化展一直往上推到天地没有产生以前的不可考究的混沌状态。他的天论在当时很著名被称颂为“谈天衍”1。
邹衍的地理学说认为儒者所说的“中国”不过是天下的八十分之一。中国他名为“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就是《禹贡》中所说的九州。相当于赤县神州大小的州还有八个就是大九州。每一大州的四周有裨海环绕。大九州的四周有瀛海环绕。再往外就是天地的边际。
邹衍大九州说的产生可能跟齐国商业交通的达尤其是便于海上交通的条件有关系。这一学说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人们对世界地理的推测认为中国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这一学说扩大了人们的眼界在人类地理认识史上也是一个进步。当然他只是猜测、想象而不是科学的。
在历史观方面邹衍有《主运》一书。“主运”的意义和“五行”相当。《史记·封禅书》说:“邹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史记集解》引如淳的话说:“今其书有主运五行相次转用事随方面为服”。邹衍的基本思想是五德终始论。这是他“深观阴阳消息”有得的理论也是他显名于当时的主张。五行说有相生和相胜的两种说法。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吕氏春秋》、《礼记·月令》用五行来配四时: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因为土没有地方安置便把它放在季夏。这种五行相生说是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的到了邹衍把相生说改为相胜说把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的五行附会到社会现象上叫作“五德”(德是属性的意思)用来解释历史上的政权兴衰“递兴废胜者用事。1就是五德终始说。所谓五行相胜就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在《吕氏春秋·应同》中还保存有比较完整的一段: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蚯蚓)大蝼(蝼蛄)。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邹衍的五德终始即五行相胜说是依照土、木、金、火、水顺序“终始”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1《吕氏春秋·荡兵》。
循环“转移”。他从五行相克出说明历史是依五行运转而有王者代兴。为了适应五行的运转和天的祥就必须定出相应的制度所谓“载其祥制度”。他说的制度是指其色尚黄(或青、白、赤、黑)其事则土(或木、金、火、水)等等。《史记·封禅书》载“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这是依五行的配列规定政令、服色、符法、冠舆等制度这是五行学说影响政治的具体表现。这也是《中庸》所说“国之将兴必有祯祥”的具体表述。
邹衍的学说从方法上考察正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所指出的“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乃仅凭臆测推想立说他的理论依据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天命论。依五德终始说历史是变化的不是停止不动的但变化过程不是展而是循环。把历史变化的原因说成是由于五行相胜是唯心主义的。五德终始说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时历史趋向大统一的客观形势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建立新的统一封建政权的需要。按五德互相代替的学说认为历代王朝不是万世一系而是必然的改换这对打破世袭制度有着一定作用他的学说到两汉演变为谶纬之学专讲五行灾异图谶符瑞成为统治者争权夺利欺骗人民的工具并为中国两千多年来迷信的渊薮。
第十一章屈原、淳于髠、鲁仲连战国时期人才辈出且多有志于用世。其中有的人目睹时局的混乱却看不出历史的出路并且自己还遭到毁谤因而感到愤懑、失望。于是乃有淳于髠的退隐鲁仲连的高蹈甚至有屈原的自沉。他们的行径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一个侧面。他们的才华和成就也并不因其有某种形式的消沉而有所掩盖。
第一节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最突出的文学家也是政治家。他与一般游士行径不同。他的姓名不见于诸子百家之书司马迁著《史记》仍为之立传。
家世、生平和政治遭遇屈原名平楚之同姓。1他自称是高阳氏的后裔父名伯庸1。他的故里传说在丹阳之秭归2。屈原出生大约在楚威王五年(公元前335)这时正是列国纷争、楚国尚能同秦国抗衡的时代。在这以前的一百余年间楚国曾是日益强大的大国楚国的政治、文化都曾有很大的展培养了不少的人才。而且由于列国之间文化交流楚国曾经吸收大量的中原文化。到了屈原出生的时代楚国已经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史记》屈原传说他“为楚怀王左徒”时已“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这样的文化教养是春秋以来的传统教养。当时“博闻强志”“娴于辞令”的人物各国都有。象郑国的子产就是既“娴于辞令”又被称为“博物君子”的人。这类人物的产生正是时代的需要。屈原具有这样的教养在楚国也是急需的人才。《史记》本传又说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由此可知屈原一入仕途曾很受最高统治者的器重。这时屈原大约只有二十岁。他的文化教养虽然很高但还缺乏政治经验。他在政治风云变幻之中尽管怀着远大的抱负并有能干的才具却不免横遭谗谤而被排挤以致离开朝廷。《史记》本传说:“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属平属草藁。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乃离郢都而北走。大约就在这时他忧愁苦闷而写出了《离骚》。《史记》本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朋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在这同时或稍后又作了《天问》。
屈原既疏或被黜之后楚国的政治方针、军国大计生了重大的变化。
本来在这之前六国“纵亲”楚怀王曾为纵约之长。在列国之间的合纵连横两派政治势力的斗争中楚国曾是合纵势力的主要力量。当时的情况是:“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为了楚国的利益坚持合纵本是楚1《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离骚》。
2《水经注》引《宜都山川记》。
人理当坚持的政策。屈原正是这一国策的坚持者。而上官大夫等人则是合纵的反对派。屈原既被疏黜合纵的力量亦即削弱。这时秦国派遣张仪到楚先破坏齐楚之间的纵约而后大举进攻楚国。于是楚国遭到了连续的失败。《史记》本传曾有一段详细的记载: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纵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浙。斩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此后楚失掉齐国的援助再兵击秦又遭魏国的袭击遇到了更大的困难。
大概就在这时怀王认识到合纵的重要于是又派屈原前往齐国。这时屈原的职位可能是三闾大夫。
当屈原离楚赴齐的期间张仪又一次来楚。楚怀王本来是“愿得张仪而甘心”的但由于张仪“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因而“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这时屈原从齐国回来谏怀王但已无济于事。《史记》本传说:“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此事又见《楚世家》时当怀王十八年。
在这以后楚国一度听齐湣王之计而与齐韩合纵但不久又“倍齐而合秦”。再后怀王竟与秦昭王为婚订了盟约。政策如此摇摆终于孤立无援1。最后怀王竟至不听昭雎等人的忠告而入秦境以致被秦拘留而死。大约在此期间屈原曾由被绌而又被放逐。可以看出屈原的政治遭遇是同楚国的政策动向分不开的。他被放逐的时间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可能是当秦楚订盟前后。《史记》本传说:“虽放流睠怀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顾、俗之一改也。”
楚怀王困死于秦顷襄王继位子兰为令尹屈原的政治遭遇变得更坏。《史记》本传说:“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在这以后屈原便流落江南。《九章》等部分作品大概作于此时。《史记》本传说他“至于江陵被行吟译畔”终于“自投汨罗以死”。这时约当顷襄王十五年(公元前286)左右。
为人志节和文学成就屈原一生政治上虽不得意其为人志节却不同流俗其文学成就独放异采。屈原的作品根据汉人的编定和注解共计二十五篇。其中最主要的是《离骚》、《天问》和《九章》等篇。
屈原生活于“朝秦暮楚”的时代却表现了卓立不群的人格具有高洁的品质和独特的识见。一篇《离骚》最集中地表现了屈原为人的这一特征。《史记》本传引淮南王刘安叙《离骚传》云:1《史记·楚世家》。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誉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山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这一评价可以说对于屈原为人和《离骚》一文的总的概括。“志絜”而“行廉”“举类迩”而“见义远”最集中地概括了《离骚》的思想特色和艺术特色。
《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重要的一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带有自叙传性质的第一篇大型作品。作品一开始即说: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
屈原是以“内美”和“脩能”自负的。这一点大不同于当代的一些游谈之士。屈原以“内美”和“脩能”自负也不同于后世某些雅人的孤芳自赏而有着他自己的政治抱负。《离骚》又说:日月忽其不掩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采吾道夫先路。
“恐美人之迟暮”、“乘骐骥以驰骋”这样的抱负是相当远大的。愿为“先导”以此自负是忠心耿耿的。
当这种政治抱负不得实现时屈原便坚持自己的操守而不同流合污。
《离骚》又曾写道: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同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这里自叙更加明白:正当众人“竞进”、”驰骛”之时而自己则师法“前修”。“不周于今之人”却“依彭咸之遗则。”
这是十分明确的为人信念和准则。在这以下又说到“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伏请勿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象这样一些言语都充分表达了屈原为人不同流俗的思想特点。
屈原这样的思想特点同楚国先贤的传统有继承关系也同中原的文化传统不可分割。
楚国先贤的优良传统之一是忠爱宗国。《战国策·楚策一》记载莫敖子华同楚威王曾有这样的问答:威王问于莫敖子华曰:自从先君文王以至不谷之身亦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乎?
莫敖子华对曰:如章不足知之矣。
王曰:不于大夫无所闻之。
“莫敖子华对曰:君王将何问者也?彼有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有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有断胫决腹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有劳其身、愁其志以忧社稷者;亦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
这就是说自从楚文王以来直至威王之世曾经有过各种类型的忠于社稷的人物史实具在历历可数。屈原博闻强志不能不深受这一历史传统的影响。
与此同时屈原也曾接受中原的传统文化他对于华夏的古圣先贤也是衷心向往而且熟悉历史的经验教训。《离骚》有云: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团失乎家弄。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汤禹俨而只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由此看来夏商周的传统文化对屈原的思想中有很深的影响。他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是非标准和齐鲁之儒的观点也颇有一致之处。可以说他的为人志节既有楚国先贤的影响也有历代圣贤的影响。《离骚》之作从其思想内容来看正如战国后期的诸子之文已有兼容并包各种文化传统的趋势。因此《离骚》的思想倾向既有楚国文化的传统特征又有中原文化的传统特征。
关于《离骚》这一突出的特征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曾说过这样的话:实则《离骚》之异于《诗》者特在形式藻采之间耳。时与俗异故声调不同。地异故山川神灵动植皆不同。惟欲婚简狄、留二姚或为北方人民所不敢道;若其怨愤责数之言则三百篇中之甚于此者多矣。楚虽蛮夷久为大国春秋之世已能赋《诗》风雅之教宁所未习?幸其固有文化尚未沦亡交错为文遂生壮采。刘勰取其言辞校之经典谓有异有同。固雅颂之博徒实战国之风雅。“虽取熔经义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文心雕龙·辩骚》)可谓知言者已。
鲁迅这一评论相当全面探本溯源指出了《离骚》的主要艺术特征。屈原的《天问》也是一篇自抒愤闷的作品。《天问》的内容不仅象《离骚》那样称述夏商之代、古圣先贤也不仅“怼世俗之混浊颂己身之修能”而且是“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1其中有云: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这就是“怀疑自遂古之初”者。
《天问》的内容既多载神话传说也有历史故事。对于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屈原有不得其解者便呵而问之。也有知而故问者乃是借以抒愤。
屈原晚期的重要作品还有《九章》中的《涉江》、《哀郢》、《抽思》和《怀沙》等。《涉江》说:“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哀郢》说:“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怀沙》说:“世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愿勿爱兮。朋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凡此都和《离骚》的情调基本一致都是自肺腑深沉之至。
1鲁迅:《坟·摩罗诗力说》。
又有《九歌》一组民间乐曲多半是屈原采自民间、为之加工的作品。
其内容和形式都和楚地巫风大有关系。这类作品王逸以为写于流放期间大概不错。鲁迅指出这些作品“绮靡杳渺与原他文颇不同虽曰‘为作’固当有本。”可以说中国的文人学者比较系统地整理加工民间作品屈原是最早的。
《史记》屈原本传还载有《卜居》、《渔父》。其中设为问答表白屈原不肯同流合污、宁死不屈之志。这大概是屈原既死之后楚人哀伤而为之辞不似屈原自著。但先秦的文人学者著书立说本来不一定皆出本人手著。战国晚期虽然有了个人专门著述的风气但门人后学续有所作也仍然属于一家之言。屈原的作品自然也不例外。
对后世的影响屈原对后世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影响一是文学的影响。
屈原的人格千百年来对于文人学者已经成为一种典范。历代的诗人词人、尤其是迁客骚人大抵都以屈原的精神为依傍。也可以说屈原的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形成一个修身洁行的传统。汉代的贾谊唐代的杜甫其精神境界都直接继承了屈原的传统。从这一点看屈原影响于传统的民族性格是很值得重视的一个方面。
屈原在文学方面的影响也有两个方面。先是在屈原的《离骚》以后产生了一系列的骚体作品。从汉代开始贾谊的《吊屈原文》、《鵩鸟赋》固是骚体严忌的《哀时命》、董仲舒的《士不遇赋》也都是骚体。到唐代柳宗元的《瓶赋》、《惩咎赋》等也都是骚体的传统。其次是在屈原的《卜居》、《渔父》之后也产生了一些“对问”体的作品。宋玉的《对楚王问》固是开端而在汉代东方朔的《答客难》、杨雄的《解嘲》都是此类作品的继续。到了唐代韩愈的《进学解》也是这类作品的传统。
当然屈原的文学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不仅上述两端。刘勰《辩骚》说:“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苑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词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其影响之深远遍及历朝历代而且深入到各类文人学子。这不是任何作家诗人所能企及的。
第二节淳于髠淳于髠齐国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齐宣王和梁惠王在位时期的齐魏两国。他约与孟子同时而年代较后。
淳于髠博闻强记以多智为齐人所称。数为齐使诸侯未尝屈辱1。他慕齐政治家晏婴之为人多所陈说并“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他与邹衍、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之徒先后游学于齐国都之稷下称稷下先生齐王命曰列大夫备受尊礼2。《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篇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述焉。”《汉书·艺文志》法家著录慎子十篇道家接子十二篇。田子二十五篇阴阳家驺奭十二篇。合二书所记可见稷下先生中实有不同学派而慎到、驺奭既“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又分别属于法家、阴阳家。淳于髠在稷下先生中不名一家《史记》称其“学无所至”。
齐威王喜隐语又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政治荒乱左右莫敢谏。淳于髠以隐语进谏说:“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道这是什么鸟吗?”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威王整理朝政恢复了他在国内外的威信。司马迁很重视淳于髠的这次进谏的效果说这使齐威王威行诸侯三十六年。
威王八年(前349)楚大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髠到赵国请救兵随带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髠仰天大笑冠缨因之而断。王说:先生嫌这个任务小吗?淳于髠说:何敢!王说:那么是为什么呢?淳于髠说:我刚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穰田的人以一个猪蹄子、一盂酒祈福说‘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我看他拿的东西很微薄而想得到的东西却很多所以笑他”。于是齐王把赠送赵国的礼品改为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淳于髠到了赵国交涉得很顺利。赵王答应给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听说了乘夜把兵撤回去了。
威王对于淳于髠出使的成果大为高兴置酒后宫召淳于髠来喝酒。王说:先生能喝多少酒就醉了?淳于髠说:臣饮酒一斗也醉一石也醉。王说:先生饮一斗已经醉了怎么还能饮一石呢?淳于髠就说因饮酒场面的不同饮酒人心情的不同酒量也就不同。他说: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髠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
这是一种情况。
若亲有严客髠帣■鞠■侍酒于前时赐余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
这是一种情况。
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这又是一种情况。
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1《史记·滑稽列传》。
2《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髠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这也是一种情况。
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舃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髠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髠心最欢能饮一石。
这是第五种情况。淳于髠说这话的意思是在说享乐的追求是无穷尽的一味地追求享乐就会走到邪路上去。齐王听了淳于髠的话罢了长夜之饮1。在齐宣王时期淳于髠曾于一日之内见七士于王。王说“千里而一士和百世而一圣都不容易。你一朝而见七士士不是太多了吗?”淳于髠说:“鸟要翅膀相同者聚居兽要蹄子相同的并走。在沮泽之地寻求柴葫桔梗累世不能得其一。如到睾黍、梁父的山阴去找可以成车地拉。物是各有其类的。髠是贤者之类的。王求士于髠譬如予河中取水于燧中取火。髠还要见士于王岂只七士而已哉。”2后来淳于髠是否又见士于世史无记载。有一年齐欲伐魏。淳于髠说:“韩子卢是天下的疾犬。东郭逡是海内的狡兔。韩子卢追赶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结果是犬和兔都累死了。田父见到了它们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把它们弄到手了。现在齐魏长期相持以致士卒疲劳恐怕秦楚会收田父之功的。”齐王听了害怕起来便把作战计划取消了3。
淳于髠在齐国的事迹表明他善于用譬喻的方法委婉陈词打动人主从而在政治上起了作用有时还是相当大的作用。
大约是在齐宣王时期淳于髠离开齐国而到魏国。不知是在齐或在魏他跟孟子有一次对话。他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说:礼也。他说:嫂溺则援之以手乎?孟子说:嫂溺不援是鸟兽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淳于髠紧接着就问:“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1淳于髠对“天下溺”的提法表明他对于当时局势的关心也表明他有参与政治实践的紧迫感。但他到魏以后受到梁惠王的款待却坚决要归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客有见髠于梁惠王。惠王屏左右独坐而再见之。终无言也。惠王怪之以让客曰:‘子之称淳于先生管晏不及。及见寡人寡人未有得也。岂寡人不足为言耶?何故哉?”客以谓髠。髠曰:‘固也。吾前见王王志在驱逐后复见王王志在音声吾是以默然。’客具以报王。王大骇曰:‘嗟乎淳于先生诚圣人也!前淳于先生之来人有献善马者寡人未及视会先生至后先生之来人有献讴者未及试亦会先生来。寡人虽屏人然私心在彼有之。”显然淳于髠在惠王接见时已现他并没有求教的诚意。后来惠王又延见淳于髠连续谈了三天。惠王想待以卿相之位淳于髠辞谢了。惠王送以安车驾驷束帛加璧黄金百镒。从此淳于髠告别了政治舞台终身不仕。以淳于髠那样热心于政治的人后来这样消沉除了是因对现实的失望恐怕不会是别的了。
1以上见《史记·滑稽列传》。
2《战国策·齐三》。
3《战国策·齐三》。
1《孟子·离娄上》。
第三节鲁仲连鲁仲连齐国人与赵孝成王、平原君同时。史称其“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2义不帝秦赵孝成王时秦将白起破赵长平之军前后四十余万东围邯郸。魏安釐王使将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间入邯郸想通过平原君对赵王说:“秦所为急围赵者前与齐湣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今齐已益弱。
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复求为帝。赵诚使尊秦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豫不决。
这时鲁仲连恰好游赵碰上秦兵围邯郸听说魏将军新垣衍要叫赵尊秦为帝就去见平原君说:“这件事将怎么办?”平原君说:“胜也何敢言事!四十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仲连说:“起先我以为您是天下的贤公子现在才知道您不是天下的贤公子。魏国的客人新垣衍在哪里?我替您责备他叫他回去。”
鲁仲连见到新垣衍后没有说话。新垣衍说:“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视先生之玉皃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易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鲁仲连说:“彼秦者弃礼义而上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新垣衍说:“先生助之将奈何?”鲁仲连说:“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固助之矣。”新垣衍说:“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者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鲁仲连说:“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耳。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新垣衍说:“先生独不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而智不若邪?畏之也。”鲁仲连说“呜呼!梁之比于秦若仆邪?”新垣衍说:“然”。鲁仲连说:“吾将使秦烹醢梁王。”新垣衍很不高兴地说:“忆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鲁仲连说:从前九侯、鄂侯、文王是商纣的三个诸侯。九侯有个女儿生得很美丽进献给纣王纣王以为不好就把九侯剁成肉酱。鄂侯为这事极力谏争而被做成肉干。文王为这事叹息被纣拘留在羑里一百天想要把他置之死地。现在秦是万乘之国魏也是万乘之国又都称王。为什么看到秦打了一次胜仗就要尊他为帝而使自己落得个成为肉酱肉干的地步呢?况且秦如果真称帝就要以天子的地位号施令要变换诸侯的大臣夺去他所憎恶的人的官爵而给予他喜欢的人。他还将使他的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住在魏王的宫殿内魏王怎能过上安定的日子将军又怎能得到旧时的宠幸?”新垣衍听了起而再拜说:“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出不敢复言帝秦。”秦将听到退却五十里。正值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军秦军便撤去1。
1以上见《战国策·赵三》。
书报聊城二十余年2后燕将攻下聊城(约当于今山东聊城县)。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仲连写了一书绑在箭杆上射入城中。书中开头说: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却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智也。故智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今死生荣辱尊卑贵贱此其一时也。愿公之详计而无与俗同也。
这是指出燕将面临历史性决择的关键时刻不可错过。接着就说明当时的局势是“以敝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接着就说:为公计者不如罢兵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燕王必喜。士民见公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矣。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
最后书中说:“且吾闻佼力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恭名。”并引用管子和曹沫的故事以证其说。管子不死于公子纠之难而“据齐国之政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为伍伯名高天下光照邻国”。曹沫为鲁将不顾三战三败之耻卒胁迫齐侯收回失地使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信吴、越。
燕将见到鲁仲连书表示同意说:“敬闻命矣。”因罢兵去。但史称赞鲁仲连说:“解齐国之围救百姓之死仲连之说也。”1不为商贾之事邯郸解围后平原君欲封鲁仲连。仲连坚辞。使者三次来终不肯受。
平原君置酒以千金为仲连寿。仲连笑了。他说:“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1。
聊城破后田单归齐想推荐鲁仲连纶他以爵位。仲连说:“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践而轻世肆志焉。”遂逃隐于海上不知所终2。
2《史记集解》引徐广说为十余年。
1《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2《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第十二章蔺相如、廉颇、李牧廉颇、李牧都是赵国的良将。蔺相如是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在战国晚期赵国在内忧外患的不断困扰中有所自立这三个人都作出了贡献。
第一节蔺相如完璧归赵蔺相如赵国人。生年不详。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o年)秦赵长平之战时他已病笃大约就死在这一两年内。
赵惠文王得到楚国著名的“和氏璧”。秦国昭襄王听说了派人送信给赵王表示愿意用十五城来换取这块宝璧。赵王跟大臣们商量如答应秦国恐怕秦国的城得不到手白白上当;如不答应又担心秦国派兵来攻。既没有商议出好的办法来要想派个使者到秦国去回复这件事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这时候宦者令缪贤对赵王说:“我的舍人蔺相如可以出使秦国。”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合适?”缪贤回答说:“我曾得罪大王打算偷偷地逃往燕国。蔺相如劝阻我说:‘您怎么认识燕王?’我告诉他:‘我曾经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会见燕王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和我交朋友。我就这样认识他了所以想去投奔他。’蔺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赵王对您又宠幸燕王才想跟您交朋友。您现在赵国得罪而逃往燕国燕王畏惧赵国不仅不敢收留您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解衣露体俯伏在刑具上到大王跟前去请求处罚还有侥幸免罪的希望。’我听从了他的建议后来果然得到大王的赦免。”我觉得这个人是勇士又有智谋是个合适的使者。”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说要用十五座城来换我的宝璧你看能不能答应?”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我们不可不答应。”赵王接着又问:“秦国拿了我的宝璧但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国用城来换宝璧要是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宝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那是秦国理曲。衡量这两种办法我们宁可答应而叫秦国来承担不讲道理的责任。”赵王问:“谁可出使秦国?”蔺相如说:“大王如果确实找不到人那我就去一趟。假如秦国把城划归赵国我就把璧留在秦国。要不然我一定完璧归赵。”赵惠文王于是便派遣蔺相如做使者带着和氏璧西行去秦。
秦昭襄王听说赵国的使者送和氏璧来了很得意地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恭恭敬敬地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高兴极了把璧递给美人及左右待臣们传着看左右的人都欢呼万岁。蔺相如见秦王根本没有偿付给赵国城池的意思就上前对秦王说:“璧上有斑点让我指给大王瞧一瞧。”秦王把璧递给蔺相如。蔺相如持璧退后几步站住靠着柱子怒冲冠地对秦王说:“赵王接到大王情愿用十五座城来换这块和氏璧的书信时集群臣商议。大臣们都说:‘秦国贪得无厌欲以谎言得璧千万不能答应。’我却以为:‘老百姓之间互相交往尚且不至于欺骗大国的君王哪能不讲信义?’赵王听了我的话斋戒了五天然后派我来向大王送书献璧。赵王这样作是表示对大国的尊重和恭敬。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1以下关于蔺相如的记述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书不一一作注。礼节十分简率、傲慢。拿到宝璧竞随便给美人们传看分明是戏弄我。我看到大王没有偿付赵王城池的意思才把宝璧拿了回来。如果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颅今天就跟这块宝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蔺相如说着持璧斜着眼打量柱子想要撞击。秦王恐怕宝璧被他碰碎就婉言道歉坚决请他不要这样做并且找来有关官员查看地图指点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蔺相如猜想这是秦王的骗术城是得不到的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由于害怕秦国的强大不敢不献给大王。赵王送璧时曾经斋戒五天。现在大王也应当斋戒五天在朝廷上设置九宾1的隆重仪式我才能献璧。”秦王揣度难以强抢硬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住下。蔺相如猜想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但一定会背约不肯偿付城池就叫他的随员穿起老百姓的粗布短衫怀里揣着璧从小路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在朝廷上设置了九宾的隆重仪式传命带赵国使臣蔺相如来献璧。蔺相如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二十多位国君没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怕受大王的欺骗对不住赵国已叫人把璧送回赵国了。谁都知道秦强而赵弱只要秦国先把十五座城划给赵国赵国怎敢留璧而得罪大王?我自知有欺骗大王的罪该死就让我受烹刑吧!”秦王和大臣们面面相觑左右侍从有的想拉相如去处治。秦王说:“杀了相如终究不能得到璧反而损害了秦赵两国的友谊。还不如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想来赵王决不会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终于按照隆重的外交礼节在正殿上接见了蔺相如然后打他回国。
蔺相如回到赵国后赵王认为他是一位称职的大夫出使能够不侮国命任命他为上大夫。以后秦国没有把城给赵国赵国也终究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
渑池之会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第二年赵惠文王十七年(公元前282年)秦借口赵不跟它联合攻齐派兵攻下赵的两座城池1。赵惠文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秦兵侵赵攻下石城2(约当今河南林县西南)。赵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o年)秦将白起率军攻赵取光狼城3(约当今山西高平县西)斩杀赵国三万人4。秦在对赵进行军事威胁的同时又在外交方面迫使赵国屈服。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秦王派使者通知赵王在西河外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地方作友好会见。赵王畏惧秦国想要辞谢不去。廉颇、蔺相如两人商量之后对赵王说:“大王不去赴会显得我们赵国软弱、胆怯。”于是赵王决定去和秦王相会带蔺相如同行。廉颇送到国境上与赵王诀别时约定说:“大王出之后估计来回路程及会见的礼节完毕前后不过三十天。要是过了三十天还没有回来就请让我们立太子为王用以断绝秦国1宾同傧。“九宾”:由九个典礼的傧相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这是古代最隆重的礼节仪式。1《史记·赵世家》又《六国年表》。
2《史记·赵世家》又《六国年表》。
3《史记秦本纪》。
4《史记·六国年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杀二万人。”
扣留您作为要挟的念头。”赵王答应了。
赵王到了渑池与秦王相会。席上秦王酒喝得很畅快的时候对赵王说:“我听说您喜欢弹瑟请弹一曲给我听听。”赵王就在筵席上弹了一曲。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饮命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对秦王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现在我奉献盆缶请秦王敲敲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肯答应。蔺相如捧着盆缶上前跪着献给秦王。秦王还是不肯敲。蔺相如说:“我跟大王的距离不满五步大王要是不答应我的请求我可要把颈上的血溅到大王身上了!”秦王的侍卫们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瞪起眼睛大声呵斥他们吓得那些人直向后退。秦王很不高兴只得勉强在缶上敲了一下。蔺相如回头叫赵国的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群臣说:“请赵王送十五座城给秦王作为献礼。”蔺相如也说:“请秦王把国都咸阳送给赵王作为献礼。”直到酒筵完毕秦始终不能占赵的上风。赵国调集了大军提防秦国进犯秦国也不敢有什么举动。
蔺、廉相与欢渑池之会结束赵王回国后因为蔺相如的功劳大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以上。廉颇对人说:“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蔺相如本来是个卑贱的人就凭着一张嘴地位反而在我之上我觉得羞耻不甘心在他以下!”他又扬言说:“我碰到了蔺相如一定要当面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了这些话不肯再同廉颇会面。每逢上朝的时候他常常托病请假不愿意跟廉颇争位次的先后。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望见了廉颇赶忙吩咐赶车的转过车子回避。蔺相如门下的人们都规劝他说:“我们远离家乡投奔到您的门下是因为敬仰您为人富于正义勇敢不屈。如今您和廉颇的职位相同廉颇公开说出那些令人难堪的话您害怕得躲闪回避实在太胆怯了。这样的事平常人也感到羞愧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我们的气量小只好跟您告辞了。”蔺相如挽留他们说:“诸位看廉将军跟秦王哪一个厉害?”大家都说秦王厉害。蔺相如说:“请想一想秦王的威势那么大我蔺相如却在朝廷上当众呵斥他使秦国的满朝文武都蒙受耻辱。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暴的秦国所以不敢出兵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的缘故。现在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我对廉将军的忍辱退让是出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廉颇听到这些话后很受感动。他解衣露膊背着荆条请门客作引导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说:“我是个见识短浅的人不知道将军竟宽恕我到这种地步!”终于两人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所谓“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廉颇、蔺相如的“相与欢”增强了赵国的力量不断攻取齐魏两国的土地。而且能抗拒强秦的侵犯。
第二节廉颇(附赵奢)
廉颇生年不详。大约是在公元前241年后的几年间死于楚国的都城寿春2(今安徽寿县西南)。
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廉颇率赵军大败齐军攻取阳晋(今山东郓城县西)3威名扬于诸侯赵王封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的相与欢增加了赵的国力不断攻取齐魏两国的土地而且能抗拒强秦的侵犯。就在廉颇相与欢的这一年廉颇又攻克了齐国的几邑。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76年)廉颇领兵攻占魏国的几邑旋又退出。接着在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公元前275年)廉颇领兵攻占了魏国的房子(约在今河南省安阳县南)、安阳(约在今河南省安阳县)并在房子修筑了城。赵惠文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1年)蔺相如领兵攻伐齐国至平邑(约在今河南南乐县东北)。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o年)秦国的中更胡伤率兵进攻赵国的阏与(今山西和顺县)魏国令公子咎率锐师牵制秦军。赵国的形势很紧张赵王询问廉颇阏与是否可救?廉颇回答说:“道远险狭难救。”又问乐乘乐乘和廉颇的看法相同。唯有赵奢指出:阏与道远险狭将勇者胜。赵王即令赵奢率兵解阏与之围。赵奢率兵在距邯郸三十里处驻扎二十八日。秦军就在不远的武安西鼓噪勒兵声振屋瓦赵奢壁垒不出以麻痹秦军斗志。然后用二日一夜的急行军突然出现在阏与前线迅占领山头高地。结果大破秦军解阏与之围。赵奢因这次战役的胜利赵王赐与“马服君”的称号。秦军败于阏与转而攻魏国的几邑。廉颇率军救几邑又大败秦师1。
赵国的惠文王是继承赵武灵王军事改革以后的一个有为的国君。赵惠文王年间将相团结对内整顿税收“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对外能挫败强秦又不断对齐魏取得胜利。当时就有人说:“尝抑强齐四十余年而秦不能得所欲”。赵惠文王死孝成王继位后国势逐步在走下坡路。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兼并策略后不断吞食韩魏的土地。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o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取了韩国的上党(今山西东南部长治市附近)。上党民奔向赵国。四月王龁因而攻赵。廉颇率领的赵军驻扎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与秦军战。赵军士卒犯秦国的侦察兵裨将嘉被杀。六月赵军又被秦军攻陷失掉两个堡城、四个尉官。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西垒壁被秦军夺去失掉两个尉官。廉颇坚壁固守。秦军屡次挑战赵兵不出。秦军长途远征最忌持久战。秦派人到赵国用千金为反间之计散布流言说:“秦国所畏惧的是马服君的儿子赵括为将廉颇容易对付就要投降了。”赵王既怒廉颇几次失败又反对坚壁不敢战听到秦国反间的话便起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去代替有经验的老将廉颇作主将。这时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听到更换主将的事劝阻赵孝成王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括的母亲也提出不能派遣赵括为将的意见赵王都没有听从。
1以下关于廉颇赵奢的记述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者不一一作注。2《史记·楚世家》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3《史记·六国表》作“十五年(公元前284年)攻齐昔阳取之。”《史记·赵世家》作“十六年廉颇将攻齐昔阳取之。”
1《战国策·赵三》。
赵括既代替了廉颇为主将便改守为攻。秦国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尉裨将。白起用诱敌深入分割包围、切断赵军后路等办法使赵军腹背受敌无法冲出重围。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1最后赵括被射死赵国损失了军队四十多万。
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栗腹前往赵国修好以五百金为赵王寿。回来向燕王报告说:“赵国的壮年人都死于长平之战孤儿还未成壮年可以攻伐。”燕王征询昌国君乐间的意见。乐间回答说:“赵是四面抗拒强敌的国家民人都熟习打仗不可与战。”燕王说:“我用多于赵军五倍的兵力攻打怎样?”乐间回答说:“也不可。”燕王大怒。群臣皆以为赵国可伐乃二千乘分兵两路。栗腹率军攻鄗(今河北柏乡县北);卿秦2攻代(今河北蔚县)。唯独大夫将渠劝阻燕王说:“与人往来修好又以五百金饮人之王因使者的报告变友好为进攻。这样作不吉祥出兵不会成功。”燕王不听亲自率领一支军队跟在大军之后。将渠拉着燕王的带子来拦阻燕王说:“王一定不要亲自前往是不会成功的。”燕王用脚踢将渠。将渠流着眼泪说:“我不是为自己是为王打算呀!”燕王率领的军队到达宋子(约在今河北晋县、赵县、束鹿县中间一带)的时候赵国使廉颇为主将在鄗大破燕军杀栗腹;乐乘在代破燕军虏卿秦。乐间离燕去赵。廉颇率军追逐燕兵五百多里包围了燕国的都城。燕国只得依照赵国提出的条件以将渠为相主持和议割五城给赵国赵军才解燕围。廉颇因功得到封邑尉文号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在秦赵长平之战时被免职失势期间门客们都散去等到廉颇又被任用为将门客都回来了。廉颇对门客们说:“你们都离开我吧!”门客说:“哎呀!您怎么这么晚才看到呢?天下的人都按照市场的道理进行交易。您有权势我就随从您。您失掉权势我就离开您。这是定而不移的道理又有什么可埋怨的呢?”
赵孝成王十八年(公元前248年)延陵钧率师从相国信平君助魏攻燕。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廉颇攻取了魏国的繁阳(约在今河南内黄县)。赵孝成王死他的儿子悼襄王继位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因而投奔到魏国的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廉颇久居大梁魏国不能信用他。秦兵屡次使赵国陷入困境赵王想要再得廉颇廉颇也想复用于赵。赵王派使者去观察廉颇还可否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多给使者金钱令他说廉颇的坏话。赵王的使者见到廉颇后“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国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认为廉颇已衰老就不叫他到赵国来了。
楚王听说廉颇在魏国秘密派人把廉颇迎接到楚国。廉颇一为楚将没有功绩说:“我思用赵人。”最后死在楚国的都城寿春。
1《战国策·燕三》作“庆秦”。《史记·赵世家》。又《燕世家》均作“卿秦”。第三节李牧李牧又名繓1战国末年赵国的良将。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七年)。
李牧曾经久居赵国北边代(在今河北蔚县)、雁门(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南)防备匈奴。他有自行置吏的方便军市的税收都归幕府为士卒的费用。每天杀几头牛飨战士练习骑马射箭谨慎烽火多使间谍;对战士的待遇优厚。他制订约束说:“匈奴入边来劫掠赶快将畜产收入堡垒有敢于捕虏匈奴的人斩!”匈奴每次入侵皆防守严密而不敢战。这样连续几年不受损失匈奴却以为李牧怯懦就是赵国的边兵也以为怯弱。赵王责备李牧他还是照旧。赵王恼怒使别将来代替他领兵。在李牧离开一年多的期间屡次出战皆不利失亡很多边地不得耕种、畜牧。赵王复请李牧出任边将。李牧称说有病闭门不出。一再恳求才勉强答应说:“大王一定要任命我必须仍用我的老办法”。赵王只得答应了。
李牧至边地重申旧约。匈奴几年入边无所得但终究以李牧为怯懦。边地士兵屡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从全军中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射手十万人皆勒令演习战斗。大放畜牧人民满野。当匈奴小股入边时佯败不胜丢弃数千人恣其杀掠。单于听到这一情况统率大军侵入赵国边境。李牧多布令人莫测的阵势开展左右翼的攻击大破匈奴军杀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
公元前243年(赵悼襄王二年)廉颇已经离赵去魏赵王以李牧为将而攻燕取武遂(在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方城。
公元前234年(赵王迁二年)秦派桓领兵进攻赵的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武城(今磁县西南)、大败赵军杀赵将扈辄。次年秦军攻赵的赤丽、宜安(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南)。赵以李牧为大将军率兵反攻大破秦军于肥(今河北晋县西)秦将桓逃跑。李牧因功被封为武安君。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赵王迁四年)秦又派两支军队攻赵一军到了邺一军到了太原向赵的番吾(今河北灵寿县西南)进攻。李牧击破秦军南拒韩魏。
李牧虽然一再战胜秦军兵力的损失也是严重的“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公元前231年(赵王迁五年)代地大动。次年赵国又生大旱灾。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七年)秦又乘机大举攻赵王翦率领上党郡兵卒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西)杨端和率领河内兵卒进围赵都邯郸。赵派李牧、司马尚带领大军抵御。赵王宠臣郭开受了秦国贿赂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因此改用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司马尚。李牧不受命赵王使人隐微捕得并杀了李牧1废司马尚。李牧死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281见《战国策·秦五》。
1李牧之死有另一说法。《战国策·秦五》载赵王迁的宠臣韩仓“疾贤妒功臣”在赵王前说李牧的坏话因此赵王使人代李牧将兵并把他叫到王宫。赵王使韩仓责备李牧说:“将军战胜得王赐宴将军向王敬酒却带匕当死!”李牧辨白说我“病钩身大臂短不能及地起居不敬恐惧死罪于前故使工人为木以接(续)手。”说着从衣袖里取出缠布的木制假胳膊给韩仓看并请求韩仓向赵王说明情况。韩仓不肯说:“受命于王赐将军死不赦!”李牧出宫门取剑将自杀”臂短不能及衔年(秦王政十九年赵王迁八年)王翦大破赵军杀赵葱颜聚逃走俘虏了赵王迁1。赵公子嘉率其宗族几百人逃到赵的代郡自立为代王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代王嘉六年)秦将王贲带兵灭燕后虏代王嘉赵灭亡。
司马迁对李牧的冤死表示很愤慨他在《赵世家》的最后说:赵王“迁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岂不谬哉!”李牧对后来也是有影响的人物。秦子婴就把“赵王迁杀其良臣而用颜聚”的后果是“失其国而殃及其身2”作为历史教训企图劝阻秦二世不要杀害蒙恬、蒙毅。汉文帝感叹得不到廉颇、李牧那样的大将以解除他对匈奴的忧患3。
剑征之于柱以自刺”而死。
1《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策·赵四》都说:李牧死“后三月”王翦“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而《战国策·秦五》说“武安君死五月赵亡”。
2《史记·蒙恬列传》。
3《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第十三章范睢、白起、王翦战国晚年秦的军事优势更为显著。范睢强化君权远交近攻的献策加了秦灭六国的过程。白起、王翦都是在这一过程中立下大功的名将。
第一节范睢范睢一作范睢、范且。魏国人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255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范睢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由以进先事魏大夫须贾。曾随从须贾为魏昭王出使齐国。齐襄王听说范睢有口才使人送给他金十斤及牛、酒范睢不敢要。须贾知道了这件事认为范睢将魏国的机密告诉了齐国才得到馈赠叫范睢收下牛酒送回金。回国后须贾报告给魏相魏齐。魏齐命令家人狠狠鞭打范睢打断了肋骨打掉了牙齿。范睢假装死去。家人用席子卷起来放在厕所里喝醉酒的宾客向范睢撒尿。范睢从席中对看守的人说:你能放出我一定厚谢你。看守的人向酒醉的魏齐请示把卷在席里死人扔了出去。郑安平把他藏了起来改名张禄。秦昭襄王的使者王稽出使魏国郑安平把范睢推荐给王稽王稽带范睢入秦。在路上遇到穰侯魏冉魏冉很反对山东的说客入秦。范睢躲过穰侯的搜查和王稽到了咸阳。
范睢在秦国住了一年多没有机会向秦王进说。后来穰侯将带兵越过韩魏去攻打齐国的刚(今山东宁阳县东北)、寿(今山东东平县东南)进说的机会来了范睢趁机上书秦王。
秦王在离宫召见范睢。秦王叫左右的人都回避。秦王请求说:先生怎么指教我?范睢只说是、是。秦王一再请求。范睢说:“我听说吕尚遇见文王的故事文王待吕尚厚吕尚对文王谈得深吕尚辅佐文王取得天下。我是秦国的一个过客跟王没有交情而我所要说的牵涉王的骨肉之亲。我愿以一片忠心进说但不知王的心是怎样的。这就是王一再问我而不敢答的原因。我不是因为害怕不敢讲。我知道今天讲了明天就会被害然而我无所畏惧。人都免不了要死如果能够对秦国有些好处这是我最大愿望。我所害怕的是我死了以后天下的人知我是尽忠而死因而不敢讲不肯到秦国来了。”秦王说:“我有幸今天得见先生事无大小上至太后下至大臣希望先生都说不要怀疑我”。范睢说:“秦国地势险要军队众多军民勇敢可以成就霸王的事业。但闭关十五年不敢进兵山东这是因为穰侯为秦谋不忠大王的计有所失”。秦王说:希望听听我的失计是什么?范睢害怕有人偷听先说有关各国的外事。他说:“穰侯越过韩魏去攻打齐国的刚、寿这是失计。出兵少了不能对齐国怎样。出兵多了对秦国有害。今天秦跟邻国的关系不亲却越邻国去攻打别国有什么好?过去齐王南攻楚国破军杀将辟地千里。但是最后一寸土地也没有得到难道不想得地吗?形势不允许呀!各国看到齐国很疲惫君臣不和就兴兵伐齐大破齐国。齐国所以大败是因为伐楚而肥了韩魏这就是所谓借给敌人武器送给敌人粮食”。范睢便向秦王提出兼并策略其要点先是“远交而近攻”因为这样才能巩固所攻取的土地“得一寸土地就是王的一寸土地得一尺土地就是王的一尺土地”。其次是“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因为这样才能歼敌1以下关于范睢的记述取材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和《战国策·秦策三》者不另注出。国兵力。范睢说“放弃近攻的策略而去远攻不是荒谬吗?从前中山国地方五百里赵国独吞了别的国不能对他怎样。韩国魏国处在各国之中是天下的枢纽。王如能亲韩魏则掌握天下之枢纽可以威慑楚、赵。如果楚、赵都依附秦国齐国也必定依附秦国。”他所谓亲韩魏是先礼而后兵实际上是“举兵而代之”。秦王很赞赏范睢的主张封他为客卿常和他商议国家大事。
范睢日益得到秦王的信任。又过了几年他对秦王说:“我在山东时只听说齐国有孟尝君没有听说齐王。只听说秦有太后穰侯华阳、高陵、泾阳君没听说有秦王。王是一国的脑国家大事由王决定有生杀予夺的权威。今太后能够擅自行事穰侯能够把持对外大权华阳、高陵、泾阳君可以自行决断这是秦国的“四贵”。四贵的权势盛国家就危险大王的权力怎么能不倾覆令怎么能从王出?有四贵也就没有王了。崔杼、淖齿是齐国的臣齐君被他们害死。李兑是赵国的臣主父被困于沙丘百日饿死。今秦国太后、穰侯专权高陵、华阳、泾阳君为羽翼这跟崔杼、淖齿、李兑的事类似。今天秦国从有等级的官吏到诸大臣以及王左右的人没有不是属于相国穰侯的王在朝廷是孤家寡人。我实在为王惶恐不安。万世以后拥有秦国的不会是王的子孙了。”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四十一年)秦王下决心废掉太后把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逐出关中免掉穰侯相位改用范睢为相封为应侯(应在今河南宝丰县西南)。
范睢既为秦相仍自称张禄魏国人不知道以为范睢早就死了。须贾出使秦国范睢化装成普通人见须贾。须贾惊异问范睢做什么事。范睢说:我为人家作佣人。须贾很可怜范睢留他吃饭并给范睢一件丝绸袍子。须贾终于知道要见的秦相张禄原来就是范睢害怕极了。他赤着上身跪行向范睢请罪。范睢没有问他的罪说须贾所以得免于死是因为赠他一件丝绸袍子“有故人之意”。他释放了须贾但要须贾回去告诉魏王快送魏齐的头来否则将屠大梁。
魏齐吓得逃到赵国匿于平原君家。秦昭襄王为给范睢报仇诱骗平原君至秦。秦王对平原君说:“从前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范君也是我的仲父。范君的仇人在你家希望你派人把他的头取来否则我不放你出关。”平原君说:魏齐是我的朋友在我家也不应当交出来何况又不在我家。秦王写信给赵王说:“范睢的仇人魏齐在平原君家王赶快使人把他的头送来。不然的话我将兵伐赵且不放平原君出关”。赵孝成王兵围平原君家。魏齐夜间跟赵相虞卿逃走至大梁被迫自杀。赵王终于将魏齐的头送到秦国。
秦实行范睢“远交近攻”的策略先从韩、魏开始逐步兼并各国。公元前288年秦派五大夫绾率兵伐魏拔怀(今河南武陟县西南)。公元前266年又攻取魏的邢丘(今河南温县东)。公元前265年秦兵攻韩的少曲(今河南孟县)、高平(今河南济源县西南)拔之。公元前264年秦派大将白起攻韩的陉城(今山西新绛县东北)拔五城1斩五万级。公元前263年白起率兵攻太行山以南地区。(云梦秦简《编年纪》秦昭襄王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阳太行道绝之。”“■四年攻大(太)行”)韩国就这样一块一块地被蚕食掉。随着对韩蚕食的进一步扩大必然与赵国生1此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本纪》作“九城”。
冲突秦赵间的长平大战即爆于此时。
公元前26o年秦左庶长王龁率兵向上党进攻。赵国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秦军不断挑战而廉颇令赵军坚守不出。秦用反间计诱使赵王任用赵括取代廉颇后立即派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尉裨将。白起用诱敌深入、分割包围、切断赵军后路等办法使赵军腹背受敌无法冲出重围。结果赵括被射死赵国损失了军队四十多万。
白起在长平一战取得很大胜利引起了范睢的嫉妒。他唯恐白起功高使他不能专权。本来白起准备乘得胜的有利时机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灭掉赵国。但是秦王听从了范睢的话;让士卒休息允许韩、赵割地讲和。白起只好班师回国灭赵的计划遂成泡影。
长平战后的第二年秦王令白起攻赵。白起认为这时不可攻赵。秦王不听派五大夫王陵率兵伐赵。公元前258年(秦昭襄王四十九年)正月王陵统率的秦军进攻邯郸受挫死伤很多。秦王想令白起代替王陵攻赵白起托病不肯出征。秦王亲见白起强迫他带病指挥军队白起仍不肯行。秦王改用王龁代替王陵范睢又起用郑安平为将军郑安平成了进攻邯郸的主帅。公元前257年魏、楚两国的军队前来救赵。邯郸城下的秦军在赵军和魏军、楚军的夹击下大败。郑安平在赵军围困下以二万人降赵赵封他为武阳君1公元前255年死于赵。被范睢引用为河东太守的王稽也因与诸侯通而坐法诛。秦王大怒欲兼诛范睢。燕国人蔡泽听到这个消息游说范睢退位让贤。范睢因而自称病重推荐蔡泽为相。云梦秦简《编年记》说公元前255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王稽、张禄死。”这是在王稽被处死的那年范睢也死了。
1《史记·赵世家》。
第二节白起白起一称公孙起郿(今陕西眉县)人。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258年2。
公元前294年(秦昭襄王十三年)白起在秦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3(今河南密县东南)。公元前293年(秦昭襄王十四年)白起为左更大败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斩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拔五城4。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公元前292年(秦昭襄王十五年)白起为大良造攻魏取城大小六十一。明年取垣(约当今山西垣曲县)。公元前28o年(秦昭襄王二十七年)白起攻赵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县西)。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白起率秦军向楚进攻拔鄢(今湖北宜城县西南)邓(今河南邓县)西陵(今湖北宜昌县)。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又乘胜攻楚取安6(今湖北云梦县、安6县一带)并攻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县)更进兵至洞庭湖边。楚国仓皇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县)。从此秦以郢为南郡封白起为武安君。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四十五年)秦军攻下韩国的要地野王城切断了韩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市)与黄河以南、韩国中心地带的联系。韩国的上党郡守冯亭在当地居民支持下把上党郡属的十七城献给赵王请求归附希望借此援引赵**力与韩联合共同保卫上党免遭强秦吞并。赵接受了冯亭上党归赵的请求封冯亭为华阳君。公元前26o年(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左庶长王龁率兵向上党进攻。赵国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廉颇的作战方针是坚壁自守不轻出战把秦军拖疲之后再相机反攻。这期间生过几次小战斗赵军失利秦军也无大进展。赵王不耐烦了他不能理解廉颇的意图和打法屡次谴责廉颇怯战。他中了范睢的反间计使赵括代廉颇。赵括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骄横自大的人。秦听说赵括已代廉颇为主帅立即派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尉裨将展开了著名的秦赵长平大战。赵括一接任就改变了廉颇的计策撤换军吏立即向秦军动大规模进攻。秦充分利用了赵括在部署指挥方面的一系列错误胜利地完成了这次史无前例的大歼灭战。《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对这一大战役是这样记载的:“赵括至(东)则出击秦军。秦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琦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将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计曰:‘前2《史记·白起列传》记白起(武安君)被逼自杀是在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一月一般认为是公元前257年。因秦历以十月为岁昭襄王五十年十一月是这年的第二个月大致相当于公元前258年的阴历十二月。一般是认为在前257年有误。
3《史记·秦本纪》。
4《史记·秦本纪》又《白起王翦列传》。以下取材于《白起王翦列传》者不一一注出。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复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白起在长平之战中立下了彪炳的战功。他断绝赵粮道及分割赵军内部的联系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突破。但在政治上白起犯了很大的错误。他杀赵降卒四十多万堵塞了招纳降人的渠道不利于对敌人的瓦解。
赵国当时岌岌可危急于求得喘息时间重新稳定内部。于是向秦求和愿割六城。秦虽大胜伤亡也很重白起后来也说过:“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但他从纯军事观点看赵国这时非常弱国内动荡不安秦如抓住这一良机可以较省力灭赵。所以他主张继续进兵攻赵。但秦王和范睢对秦的经济困难、军事服役过重、人民疲敝所引起的问题想得更多些。范睢对白起的高功、感到对自己政治地位的威胁也不顾白起取得灭赵的大功。范睢与白起的关系如苏代对范睢所说如果赵被秦灭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在他下面吗?不想在他下面也办不到。不如答应韩、魏割地讲和的请求。范睢向秦王建议:秦兵劳请许韩、魏割地以和的要求且休士卒。秦王同意。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四十八年赵孝成王七年)正月秦与赵、韩停战言和各自撤兵。
公元前259年九月秦国在与赵停战八个月之后又进军攻赵。这次秦王下定决心要灭赵国。但白起却反对。《战国策·中山策》记:“(秦)昭襄王既息民缮兵复欲伐赵。武安君曰:‘不可’。王曰:‘前年国虚民饥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军粮以灭赵。今寡人息民以养士蓄积粮食三军之俸有倍于前而曰不可其说何也?’武安君曰:‘长平之事秦军大克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秦人之死者厚葬伤者厚养劳者相飨饮食铺总以靡其财。赵人之死者不得收伤者不得疗涕泣相哀戳力同忧耕田疾作以生其财。今王军虽信其前臣料赵国守备亦以十倍矣。赵自长平以来君臣忧惧早朝晏退;卑辞重币四面出嫁结亲燕魏连好齐楚积虑并心备秦为务。其国内实其交外戎。当今之时赵未可伐也。”
秦王听不进白起的忠告仍然派遣王陵率兵攻赵进围邯郸。在稍稍得手之后次年(公元前258年)正月秦王又增兵入赵猛攻邯郸城。赵人坚守使秦军受到不少挫折。
秦王要白起出任统帅。白起称病不去。秦王派范睢去责问白起指出他曾带万人攻进楚国占领楚都和楚国西境大片土地迫使楚王举国东迁;指出他同韩、魏两军的“伊阙之战”(在今河南洛阳市南龙门附近)也是以少胜多斩二十四万。为什么这次秦国以强大兵力进攻弱赵要他去指挥作战倒反而认为难胜?白起说当时他能破楚国是由于楚国内部腐化涣散群臣相妒以功良臣斥疏百姓离心城池不修守备无力而当时的秦军则将士一心亲如家人士气高昂又能就地因粮于敌所以终成大功。伊阙之战的能够大胜他说主要是因为韩、魏两军互相推诿各图保存实力秦军遂得各个击破。而当前的赵国就完全不是这样。他进一步分析说:“今秦破赵于长平不遂以时乘其震惧而灭之畏而释之使得耕稼从益蓄积养孤长幼以益其众缮治甲兵以益其强增城浚池以益其固。主折节以下其臣臣推体以下死士。至于平原之属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臣民一心上下同力犹勾践困于会稽时也。以合伐之赵必固守。挑其军战必不肯出。围其国都必不可克。攻其列城必不可拔。掠其郊野必无所得。兵出无功诸侯生心外救必至。臣见其害未见其利。”1秦王不甘心按白起的建议撤兵另待时机。王陵再失利白起又托病不出。于是秦王改派长平之战的副帅王龁接替王陵继续猛攻邯郸。由于赵人死守秦军围邯郸**个月死伤众而仍不能攻下。赵王出轻锐以寇其后秦数不利。
赵国虽然顶住了秦军进攻但究竟在长平大败后人力不足兵源缺乏。赵人保卫邯郸打得很英勇也很艰苦。一直到信陵君率魏军前来支援楚军配合作战战局才有了显著的变化。
秦军已开始陷于被动“多失亡”。秦王又要白起带病去邯郸前线指挥秦军。白起仍然拒绝。他爱惜自己百战百胜的声誉表示宁死不作“辱军之将”。秦王大怒于是撤了白起的职要他到西部去戍边。白起生病未走拖了三个月。这期间“诸侯攻秦益急秦军数却使者日至”形势对秦不利。因而秦王也就更恨白起不替自己卖命终于逼白起自杀。白起临死前说:“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然后他不无忏悔地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1《战国策·中山策》。
第三节王翦1(附蒙骜)
王翦秦王政时的名将频阳(今陕西富平县)东乡人。生年不详约死于公元前212年。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王翦攻破赵国的阏与夺取九城。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赵王迁七年)王翦率领上党郡兵直下赵井陉(今河北井陉县西)杨端和将河内兵进围赵邯郸。赵派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赵王宠臣郭开受了秦国贿赂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因此改用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司马尚。李牧不受命赵王使人以隐蔽手段捕杀了李牧废司马尚。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赵王迁八年)王翦大破赵军杀赵葱虏赵王迁颜聚逃走。赵公子嘉逃至代郡自立为代王。在这年的前二年(公元前23o年)秦已灭掉韩虏韩王安。
公元前227年(秦王政二十年燕王喜二十八年)燕太子以秦的势力日益逼燕甚为恐惧派荆轲以献地图为名图谋刺杀秦王秦王展图图穷而匕见。荆轲以匕刺秦王不中被杀。于是秦王大怒命王翦、辛胜攻燕。燕、代兵抵御在易水以西被秦军击破。公元前226年(秦王政二十一年燕王喜二十九年)王翦取燕蓟燕王喜迁都辽东。王翦之子王贲击楚取十余城。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王贲围魏都大梁引黄河大沟的水灌大梁大梁城坏魏王假投降魏亡。
秦既灭韩、魏俘赵王走燕王下一步就是对楚的问题。秦王问李信:多少人伐楚可以取胜。李信说二十万人足够了。秦王问王翦王翦说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说王将军老了李将军壮勇。就派李信、蒙武1领兵二十万伐楚。王翦不得用称病回老家频阳。李信开始取得了胜利后被楚军打败逃回秦国秦王大怒亲自至频阳请王翦出山王翦称老称病但秦王一再恳求王翦便说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答应了。于是王翦率兵六十万伐楚。秦王送到灞上。
王翦行向秦王请求赏赐许多美田宅园池。秦王说将军还愁贫穷吗?
王翦说为大王将有功得不到封侯所以趁大王用我的时候及时请园池为子孙业。秦王大笑。王翦已至关使人回来请求善田五次。有人对王翦说:将军的乞求也太过份了。王翦说:“秦王骄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全都交给我我多请田宅为子孙业正是让秦王以为我只图小利而不起疑。王翦领六十万大军伐楚大破楚师杀楚将项燕。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楚王负刍五年)攻占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秦设置楚郡。第二年王翦更平定了楚江南地降服了越君设置会稽郡。楚亡。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燕王喜三十三年)王贲攻燕的辽东虏燕王喜燕亡。又攻取代虏代王嘉赵亡。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齐王建四十四年)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在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进入齐国虏齐王建于是齐国最后也灭亡了。秦统一了六国。
司马迁说:“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王氏自王翦、王贲以至王离三世为秦将。秦二世时陈胜反秦。王离奉1以下论述王翦事迹取材于《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者不另一一作注。1《史记·王翦列传》作“蒙恬”误今据《史记·蒙恬列传》改。
命击赵国之陈余、张耳于巨鹿。项羽救赵击秦军虏王离秦军降。蒙氏自蒙骜始事秦有功。蒙骜先为齐人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置三川郡。第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公元前244年(秦王政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公元前242年(秦王政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城置东郡。公元前24o年(秦王政七年)蒙骜卒。公元前224年(秦王政二十三年)蒙骜之子蒙武为秦稗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第二年蒙武攻楚虏楚王。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蒙武之子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擢为内史。秦并天下后蒙恬将三十万众守北边筑长城。后为赵高陷害秦二世赐死1。
1《史记·蒙恬列传》。
第十四章荀子、韩非、吕不韦战国末年大一统局势的形成已日趋显著。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荀子、韩非和吕不韦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这一时代要求。
第一节荀子生平和著作荀子名况赵国人。时人相尊称为荀卿。汉宣帝讳询汉人避嫌称为孙卿1。生卒年不详重要活动大约在公元前298年至前238年2。荀子是战国晚期的一位儒家大师。他的一生跟孔子、孟子都有些相象。他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曾到赵、齐、楚、秦等国进行政治活动。他从事著述也是在政治主张不得实现的晚年。他游历各国的具体时间难于确考只能根据《荀子》、《史记》等书的记载说明大体上的时间和情况。
荀子初到齐国1的时间应在齐湣王末年大约是公元前285年间。据说当时是五十岁。荀子是到齐国稷下来游学。齐国都城临淄设置的稷下学宫齐威王时已具规模有淳于髡、邹忌等名士。齐宣王喜好、尊宠“文学游说之士”2前来稷下学宫游学的人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七十六人被授予相当于大夫的爵位3。
荀子初到齐国正当齐湣王兵强势盛的时候。他曾经打算说服齐相治国不能只凭权力地位而要施行“胜人之道”争取统一天下。荀子说:“处胜人之势行胜人之道、天下莫忿汤、武是也。处胜人之势不似胜人之道厚于有天下之势索为匹夫不可得也桀纣是也。”他接着说:“然则胡不敺(运用)此胜人之势赴胜人之道求仁厚明通之君子而托王焉与之参国政、正是非?如是则国孰敢不为义矣?君臣上下贵贱长少至于庶人莫不为义则天下孰不欲合义矣?贤士愿相国之朝能士愿相国之官好利之民莫不愿以齐为归是一天下也。”4他又向齐国君臣告诫说:“今巨楚县(悬)吾前大燕曃岷缶10汗澄嵊摇逼牍如果不奋行“胜人之道”将有被瓜分的危险。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告诫也没有生作用。后来齐国果然被燕将乐毅率领燕、赵、秦、魏、韩五国联军打得大败几乎亡国齐湣王也被楚国的淖齿杀死。荀子总结这一历史教训时指出齐湣王“不由礼义而由权谋”是使齐国由强转弱而至失败的根本原因。他说:“及以燕赵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戮后世言恶则必稽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索隐》。
2据汪中《荀卿子年表》。
1《韩非子·难三》记:“燕子哙贤子之而非孙卿故身死为僇。”据此荀子似在到齐国前曾到过燕国但确否难定。
2《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3《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4《荀子·强国》篇。以下凡引用《荀子》只出篇名。
焉。”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齐襄王复国后学士们返回稷下。这时候田骈一辈人都已死去惟“荀卿最为老师。齐尚脩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据《史记·春申君列传》记:楚相春申君于公元前255年“以荀卿为兰陵(治所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令。”2荀子大约在公元前255年以前即为楚兰陵令以前到过秦国3会见了秦昭王和秦相应侯范睢陈述自己的政见。《强国》篇记述荀子曾经将统一的希望寄托秦国。他称赞秦国“威强乎汤、武广大乎舜、禹”。范睢问他到了秦国看到什么?他回答说:秦国边塞险固地理形势有利山川秀美资源丰富。民俗朴素百吏严肃认真大官奉公守法朝廷清明处理政事的效率高。他认为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王四代之胜不是侥幸而有必然的道理。但如用王者之功名来衡量却又相差很远。他所谓王者之功名即同胜人者之道。《儒效》篇记秦昭王曾向荀子提出“儒无益于人之国”的疑问。荀子回答说:“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慎地做臣子并使他的国君尊贵。又说:儒者在朝廷上当官就会使朝政完美在下当百姓就形成美好风俗。并说儒家的政治能使“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人迹所到)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何谓其无益于人之国也!”荀子的答复得到秦昭王的称赞但却不采纳他的政治主张。正如刘向《叙录》所说:荀子“见秦昭王昭王方喜战伐而孙卿以三王之法说之及秦相应侯皆不能用也。”
荀子在楚国也因遭受谗言得不到重用。刘向《叙录》说:“人或谓春申君曰:‘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孙卿贤者也今与之百里地楚其危乎!’春申君谢之孙卿去之赵。”荀子离开楚国到赵国当在为兰陵令以后的三四年间1。荀子至赵赵孝成王待为上客2。《议兵》篇记载荀子曾和赵国的临武君在赵孝成王面前议论兵法。临武君认为用兵“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荀子认为临武君的见解不对。用兵最根本的一条不是“诈”而是使民心一致争取民心的归向。“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他又说:“仁人之兵”是天下的民心所向能使“百将一心三军同力”从而无敌于天下。
荀子对赵国的君臣说“招延募选隆势诈尚功利是渐(诈欺)之也;礼义教化是齐之(民齐心)也。故以诈遇诈犹有巧拙焉;以诈遇齐辟(譬)之犹以锥刀堕太山”。从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1《王霸》篇。
2春申君以荀子为兰陵令的记载又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刘向《叙录》、应劭《风俗通义·穷通·孙况》。
3《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编年记》载: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王稽·张禄死。”张禄即范睢。范睢为秦相封应侯在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荀子入秦与范睢问答当在公前266年至前255年间。较大可能是在前255年以前的几年内。
1赵孝成王于公元前265年至前245年在位。荀子游赵可能性最大是在前253年左右。2《韩诗外传》卷四说:“孙子去而之赵赵以为上卿。”《战国策·楚策四》亦云“赵以为上卿。”姚宏《战国策·楚策四》注云:“荀子未尝为上卿《后语》作上客当是。”今从之。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临武军又向荀子提出“为将”、“军制”等问题。荀子议兵的基本见解可从他跟他弟子陈嚣的问答中看出来。陈嚣问曰:“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他说:“非汝所知也。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悦)喜。”荀子强调军事手段与道德政治相结合有它合理的因素。但他过分夸大了政治影响的作用对军事特点与作用估计不足。这或许就是赵国君臣不能接受他的意见的一个重要原因。
荀子在赵国议兵的期间春申君的门客中有人对春申君说:“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鲁入齐鲁弱而齐强。故贤者所在君尊国安。今孙卿天下贤人所去之国其不安乎?”春申君使人聘孙卿。孙卿遗春申君书刺楚国因为歌赋以遗春申君1。春申君恨复固谢孙卿孙卿乃行“复为兰陵令”2。
荀子的学生李斯在去秦之前曾向荀子辞行说秦要统一天下他去秦国游说秦王3。荀子不满意李斯只重法术和权谋的主张。《议兵》篇记他们师徒在讨论兵法时对重仁义还是重权谋生严重分歧。李斯问荀子说:“秦四世有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而已。”荀子生气地说:你懂什么?“女(汝)所谓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谓仁义者大便之便也。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故曰:凡在于军(君)将率末事也;秦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汤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鸣条之时也;武王之诛纣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胜之也;皆前行素修也。此所谓仁义之兵也。今汝不求之于本而索之于末此世之所以乱也。”李斯所说的“以便从事”是说怎么有利就怎么去干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荀子认为就是不便利的便利;施行仁义才是真正大便利的便利。荀子对李斯重权谋而轻仁义的思想认为是本末倒置是致乱的根源。荀子对于秦**事力量的强盛是肯定的。但他认为政治的作用比军事力量更为根本。
《史记·楚世家》载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杀荀子也被免官但定居兰陵死后葬在兰陵。
荀子有著作传世。《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荀子这部著作是批判地吸收当时一些学派的优点而特别展了儒家思想体系。
荀子的著作在汉代皇家收藏中有三百多篇其中大多是重复的。经刘向校定为三十二篇大致相当于现今流传的《荀子》。刘向《叙录》说:“所校仇中孙卿书凡三百二十二篇以相交除重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刘向所说的“所校仇中孙卿书”当即皇家图书馆所藏的荀子著作。
1书、赋见《战国策·楚策四》又见《韩诗外传》卷四;“赋”又见《荀子·赋》;大意略同。2刘向《叙录》。又见《风俗通义·穷通》;《战国策·楚策四》、《韩诗外传》卷四所记亦略同但皆不言“复为兰陵令”。
3《史记·李斯列传》说:李斯“至秦会庄襄王卒”约在公元前247年。现存《荀子》三十二篇除书末六篇系荀子弟子所附加外大都可以认为出于荀子之手。据杨倞考证:《大略》是荀子的学生摘录和整理荀子的言论汇集而成“皆略举其要不可以一事名篇故总谓之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五篇都是荀子和他的学生“所引记传杂事”所以放在全书的最后。
荀子的著作从汉以后一直不受重视。唐代杨倞是第一个为《荀子》作注的人清代才又有人继续为《荀子》注释。清末王先谦所作《荀子集解》对《荀子》的训诂考订和注释比较完备。近代梁启雄所撰《荀子简释》可作为初学读本。
论天人关系荀子的思想展了春秋战国以来朴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观点这在他论天人关系时说得很显著。《无论》是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1。
荀子认为只有最高明的人才懂得把“天”和“人”区别开来。他说:“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所说的“天”不是有意志的人格神而指的是自然界。他在《礼论》篇说自然界的生成、变化是“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种生成变化没有意志、目的“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天职是指自然界自身的职能。荀子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常道”、“常数”正表明自然界的运动有其客观必然性。他还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荀子所说的天、神既是自然从而他反对“营于巫祝信祥”否认有鬼神的存在。他在《解蔽》篇举例说楚国夏地方有个名叫涓蜀梁的人既愚蠢胆子又特别小。他在月光明亮的夜晚走路竟将自己的影子和头疑为鬼魅跑到家中便吓死了。荀子接着分析人见鬼完全是由于错觉引起的假象。当人在神志不清或是精神恍惚的时候把无当作有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荀子认为祭祀也只是一种仪式并不是因为真有鬼神。有人问:“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荀子认为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的治乱与“天”没有关系人事才是决定的力量。他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又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是有固定秩序的不会因为尧或桀而改变。政治措施好就得吉祥政治措施坏就会有灾难。荀子又用问答的方式来说明社会的治乱与自然界无关决定治乱的是人事。“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蓄)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1以下凡论述天人关系不注明出处的引文均见《天论》。
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
他更就自然界不常见的怪异现象来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他说:“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傥)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因此荀子认为可怕的并不是自然的怪现象可怕的倒是“人妖”是人为的灾祸。他说:“楛(粗劣)耕伤稼楛耘失岁政险失民田薉(同“秽”荒芜)稼恶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妖。政令不明举措不时本事不理夫是之谓人妖。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妖。妖是生于乱。三者错无安国。”农业生产的破坏政治的昏暗伦常次序的混乱都是“人妖”。这三妖如果生就会危及国家的安全。
在荀子的思想中不只是社会的治乱与“天”没有关系人的贫饥与富裕、疾病与健康、祸凶与吉祥都是人事决定的。他说:“强本(指农业生产)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供养)备(充足)而动时(活动适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2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指自然灾害、变异等情况)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迫近)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荀子承认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同时指出“人”对自然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主观努力去改变自然给人类造福。他提出了光辉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这是“人定胜天”的思想。他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意思是说推崇天而思慕它那如把天当作物来畜养而控制它?顺从天而歌颂它那如掌握自然规律而利用它?荀子又说人能充分运用自然所赋予的“天君”、“天官”诸器官的职能正确对待自然规律“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这就能够使天地为人类服务而万物供人类役使。
荀子否认有人格神的“天”把决定社会变化的力量认为是人事而不是“天”这种观点在当时说无疑是进步的。但荀子也有他的时代局限性。在天人关系中他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合理的。他却又主张“唯圣人为不求知天”这就限制了对自然客观规律不断深入地认识也给“制天命而用之”的范围和效果带来了局限。荀子不迷信鬼神却把祭祀、卜筮作为一种仪式或文饰又为宗教迷信保留了地盘。
论性恶荀子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性恶论跟孟子的性善论相牴牾。
荀子在自然观方面强调“天人之分”在人性论方面也强调“性伪之分”。《礼论》篇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本始材朴”指人性的素质是天然生成的。“文理隆盛”指礼义道德是人为制作的。荀子所谓伪是人为的意思。他认为只有人对天然东西加工才能美好完善。但天然的东西毕竟是人为加工的基础没有这一客观的基础作为对象就无从加工。
荀子批评孟子的性善论不懂得性伪之分混淆了人的本性与“圣人”制作的礼义的区分《性恶》1篇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人性天然如同目明耳聪是不学即能的。而礼义道德等社会规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受了教育学习以后才有的。荀子的这种思想批判了孟子先天道德论的性善说指明人的道德属性是社会环境教有的结果。
荀子反对孟子先验的道德观点。他的性恶论强调人性都是天然生成的。不论是圣、愚、贤、不肖的人本性都是一样的。他说:“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他提出“涂(塗)之人可以为禹”。一个普通人只要肯学习“积善而不息”就可以成为象禹那样的圣人。这是因为“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社会道德)法正(政治规范)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
荀子的“涂之人可以为禹”跟孟子所说的“人皆可以为尧舜”2结论一致。对“礼不下庶人”的贵族观点来说也都具有进步意义。但他们的出点却不相同。孟子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先天的因此启人的“良知”、“良能”就可以使人为善以至成为“圣人”。荀子却根本否定天生圣人的说法。他认为人的道德习性系形成于社会环境教育。《劝学》篇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又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这种社会环境决定人道德品质好坏的思想包含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他也观察到人与动物的不同点在于“人能群(有社会组织)”。但他的认识不能从此再提高一步把人看作是社会的、有阶级性的人。他不能清楚区分自然的人与社会的人不能明确辨别人的生理要求与人的道德品质的关系。他还是把人看作是个体的、生物性的人他所主张的仍是阶级的、抽象的人性论。
荀子批评孟子讲性善是“去圣王息礼义”。其实这是他对孟子的曲解。孟子的性善论并不如此他跟荀子同样是“与圣王、贵礼义”只是立论的基础不同。孟子的性善论是先验的。他认为人恶的品质是后天的变易。人本来都具有善性只是“庶民去之君子存之”1在存有善性的“君子”中虽则“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2而有所不同但与丢失本性的“庶民”是根本不同的。孟子很强调“圣人”用礼义教化人民所谓“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3。他还把“大人”、“劳心”者与“小人”“劳力”者把“治人”与“治于人”“食于人”和“食人”4者严格地区分开来。荀子从人的生理机能、物质**来说明人本来是性恶的善的品质是后1以下关于论性而不注明出处的引文均见《性恶》篇。
2《孟子·告子下》。
1《孟子·离类下》。
2《孟子·尽心下》。
3《孟子·万章下》。
4《孟子·滕文公上》。
下可运之掌上。”2孟子认为战国时期实现“先王之道”有很好的条件他说:“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3孟子不懂得政治是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展而变化;他也不懂得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的领尧舜与阶级社会的君主有本质的不同。他企望“先王之道”在战国时期重现而提出历史循环论。社会历史本来是以螺旋的形式不断的向前展而孟子“五百年必有王兴者”的说法是把“螺旋”曲解为“循环”。这种治乱更替循环的观点实际上是认为历史是变而不变“先王之道”是永恒的真理。这反映出他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孟子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从他“仁政”的内容及其理论基础“性善论”和历史根据“先王之道”来看他的出点是唯心主义的保守的调和的;但有古代民主的一面。那种痛恨暴政重视人民经济生活及其在政治上重要性的思想是有进步意义的。这种思想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起过不同程度的作用影响是很大的。
2《公孙丑上》。
3《公孙丑上》。
第三节邹衍阴阳五行学说的起源阴阳与五行之说原来是两派都是从观察自然现象而来。这种思想的萌芽都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因素。但展起来以后就变为唯心主义的思想。阴是云覆日阳是日出引申了就是暗和明寒和暖日阳是日出引申了就是暗和明寒和暖北和南表和里是一切对立和相反的事物。所以在自然天为阳地为阴。在人类男为阳女为阴。在性情刚为阳柔为阴。后来抽象化了把阴阳看作是推动宇宙生成变化的两种基本元气因而便支配着一切的事物也就神秘化了。阴阳之说起源甚早。《周易》是以阴阳解说社会现象的专书不是一时一人之作最后成书或在战国中期以后尚难断定。
五行说的起源没有确切的文献可征。在春秋前可能已有一种极朴素的五元素说就是以水火金木土为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春秋时有人把水火金木土谷六种人民日常生活所必不可缺少的财用称为“六府”。如晋郤缺说:“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1后来又有五行的名称。《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蔡墨的话说:“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尚书·洪范》2托名箕子对武王的话解说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荀子·非十二子》说子思、孟子是五行的创始者。阴阳五行的合流大约在邹衍稍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邹衍“深观阴阳消息”。《史记·封禅书》说“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邹衍已是个阴阳五行学派的代表了。
邹衍的生平与著述邹衍亦作驺衍齐国人活动年代比孟子稍晚。由于文献缺略邹衍的生平行事只能从《史记》的《孟子荀卿列传》、《平原君列传》、《封禅书》《吕氏春秋》刘向《别录》等书的引述中去探寻。邹衍在齐国稷下住过到过魏、赵、燕等国受到各国诸侯的礼遇。特别在燕国燕王为他筑碣石宫以师礼待之。他曾在赵国批驳过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使公孙龙被绌。因阴阳五行学说具有神秘因素而关于邹衍的记载也涂上了一些神话色彩使人难于置信。如《后汉书·刘瑜传》“邹衍匹夫有霜陨之异”。李贤注说:“《淮南子》曰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衍)仰天而哭五月为之下霜。”《列子·汤问》载“邹子吹律。”张湛注说:“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吹律暖之而禾黍滋也。”
邹衍的著作很多皆已散佚。《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邹衍著有“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阴阳家著录《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1《左传》文公七年。
2《洪范》大约是战国时期的作品。
五十六篇也都亡佚。
邹衍的学说邹衍跟儒家的关系密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始也滥耳。”这些是符合儒家宗旨的。《盐铁论·论儒》引御史的话说:“邹子以儒术干世主不用即以变化始终之论率以显名。”这是说他先是儒家以后成为阴阳五行家的。他的五德终始说也可能是由儒家思孟学派的五行说进一步演化而来。
邹衍的学说体系“闳大不经”包括天论、地理学说和历史观。
邹衍的天论是“称引天地剖判以来”的自然、历史的变化展一直往上推到天地没有产生以前的不可考究的混沌状态。他的天论在当时很著名被称颂为“谈天衍”1。
邹衍的地理学说认为儒者所说的“中国”不过是天下的八十分之一。中国他名为“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就是《禹贡》中所说的九州。相当于赤县神州大小的州还有八个就是大九州。每一大州的四周有裨海环绕。大九州的四周有瀛海环绕。再往外就是天地的边际。
邹衍大九州说的产生可能跟齐国商业交通的达尤其是便于海上交通的条件有关系。这一学说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人们对世界地理的推测认为中国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这一学说扩大了人们的眼界在人类地理认识史上也是一个进步。当然他只是猜测、想象而不是科学的。
在历史观方面邹衍有《主运》一书。“主运”的意义和“五行”相当。《史记·封禅书》说:“邹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史记集解》引如淳的话说:“今其书有主运五行相次转用事随方面为服”。邹衍的基本思想是五德终始论。这是他“深观阴阳消息”有得的理论也是他显名于当时的主张。五行说有相生和相胜的两种说法。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吕氏春秋》、《礼记·月令》用五行来配四时: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因为土没有地方安置便把它放在季夏。这种五行相生说是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的到了邹衍把相生说改为相胜说把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的五行附会到社会现象上叫作“五德”(德是属性的意思)用来解释历史上的政权兴衰“递兴废胜者用事。1就是五德终始说。所谓五行相胜就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在《吕氏春秋·应同》中还保存有比较完整的一段: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蚯蚓)大蝼(蝼蛄)。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邹衍的五德终始即五行相胜说是依照土、木、金、火、水顺序“终始”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1《吕氏春秋·荡兵》。
循环“转移”。他从五行相克出说明历史是依五行运转而有王者代兴。为了适应五行的运转和天的祥就必须定出相应的制度所谓“载其祥制度”。他说的制度是指其色尚黄(或青、白、赤、黑)其事则土(或木、金、火、水)等等。《史记·封禅书》载“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这是依五行的配列规定政令、服色、符法、冠舆等制度这是五行学说影响政治的具体表现。这也是《中庸》所说“国之将兴必有祯祥”的具体表述。
邹衍的学说从方法上考察正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所指出的“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乃仅凭臆测推想立说他的理论依据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天命论。依五德终始说历史是变化的不是停止不动的但变化过程不是展而是循环。把历史变化的原因说成是由于五行相胜是唯心主义的。五德终始说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时历史趋向大统一的客观形势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建立新的统一封建政权的需要。按五德互相代替的学说认为历代王朝不是万世一系而是必然的改换这对打破世袭制度有着一定作用他的学说到两汉演变为谶纬之学专讲五行灾异图谶符瑞成为统治者争权夺利欺骗人民的工具并为中国两千多年来迷信的渊薮。
第十一章屈原、淳于髠、鲁仲连战国时期人才辈出且多有志于用世。其中有的人目睹时局的混乱却看不出历史的出路并且自己还遭到毁谤因而感到愤懑、失望。于是乃有淳于髠的退隐鲁仲连的高蹈甚至有屈原的自沉。他们的行径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一个侧面。他们的才华和成就也并不因其有某种形式的消沉而有所掩盖。
第一节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最突出的文学家也是政治家。他与一般游士行径不同。他的姓名不见于诸子百家之书司马迁著《史记》仍为之立传。
家世、生平和政治遭遇屈原名平楚之同姓。1他自称是高阳氏的后裔父名伯庸1。他的故里传说在丹阳之秭归2。屈原出生大约在楚威王五年(公元前335)这时正是列国纷争、楚国尚能同秦国抗衡的时代。在这以前的一百余年间楚国曾是日益强大的大国楚国的政治、文化都曾有很大的展培养了不少的人才。而且由于列国之间文化交流楚国曾经吸收大量的中原文化。到了屈原出生的时代楚国已经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史记》屈原传说他“为楚怀王左徒”时已“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这样的文化教养是春秋以来的传统教养。当时“博闻强志”“娴于辞令”的人物各国都有。象郑国的子产就是既“娴于辞令”又被称为“博物君子”的人。这类人物的产生正是时代的需要。屈原具有这样的教养在楚国也是急需的人才。《史记》本传又说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由此可知屈原一入仕途曾很受最高统治者的器重。这时屈原大约只有二十岁。他的文化教养虽然很高但还缺乏政治经验。他在政治风云变幻之中尽管怀着远大的抱负并有能干的才具却不免横遭谗谤而被排挤以致离开朝廷。《史记》本传说:“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属平属草藁。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乃离郢都而北走。大约就在这时他忧愁苦闷而写出了《离骚》。《史记》本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朋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在这同时或稍后又作了《天问》。
屈原既疏或被黜之后楚国的政治方针、军国大计生了重大的变化。
本来在这之前六国“纵亲”楚怀王曾为纵约之长。在列国之间的合纵连横两派政治势力的斗争中楚国曾是合纵势力的主要力量。当时的情况是:“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为了楚国的利益坚持合纵本是楚1《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离骚》。
2《水经注》引《宜都山川记》。
人理当坚持的政策。屈原正是这一国策的坚持者。而上官大夫等人则是合纵的反对派。屈原既被疏黜合纵的力量亦即削弱。这时秦国派遣张仪到楚先破坏齐楚之间的纵约而后大举进攻楚国。于是楚国遭到了连续的失败。《史记》本传曾有一段详细的记载: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纵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浙。斩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此后楚失掉齐国的援助再兵击秦又遭魏国的袭击遇到了更大的困难。
大概就在这时怀王认识到合纵的重要于是又派屈原前往齐国。这时屈原的职位可能是三闾大夫。
当屈原离楚赴齐的期间张仪又一次来楚。楚怀王本来是“愿得张仪而甘心”的但由于张仪“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因而“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这时屈原从齐国回来谏怀王但已无济于事。《史记》本传说:“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此事又见《楚世家》时当怀王十八年。
在这以后楚国一度听齐湣王之计而与齐韩合纵但不久又“倍齐而合秦”。再后怀王竟与秦昭王为婚订了盟约。政策如此摇摆终于孤立无援1。最后怀王竟至不听昭雎等人的忠告而入秦境以致被秦拘留而死。大约在此期间屈原曾由被绌而又被放逐。可以看出屈原的政治遭遇是同楚国的政策动向分不开的。他被放逐的时间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可能是当秦楚订盟前后。《史记》本传说:“虽放流睠怀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顾、俗之一改也。”
楚怀王困死于秦顷襄王继位子兰为令尹屈原的政治遭遇变得更坏。《史记》本传说:“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在这以后屈原便流落江南。《九章》等部分作品大概作于此时。《史记》本传说他“至于江陵被行吟译畔”终于“自投汨罗以死”。这时约当顷襄王十五年(公元前286)左右。
为人志节和文学成就屈原一生政治上虽不得意其为人志节却不同流俗其文学成就独放异采。屈原的作品根据汉人的编定和注解共计二十五篇。其中最主要的是《离骚》、《天问》和《九章》等篇。
屈原生活于“朝秦暮楚”的时代却表现了卓立不群的人格具有高洁的品质和独特的识见。一篇《离骚》最集中地表现了屈原为人的这一特征。《史记》本传引淮南王刘安叙《离骚传》云:1《史记·楚世家》。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誉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山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这一评价可以说对于屈原为人和《离骚》一文的总的概括。“志絜”而“行廉”“举类迩”而“见义远”最集中地概括了《离骚》的思想特色和艺术特色。
《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重要的一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带有自叙传性质的第一篇大型作品。作品一开始即说: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
屈原是以“内美”和“脩能”自负的。这一点大不同于当代的一些游谈之士。屈原以“内美”和“脩能”自负也不同于后世某些雅人的孤芳自赏而有着他自己的政治抱负。《离骚》又说:日月忽其不掩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采吾道夫先路。
“恐美人之迟暮”、“乘骐骥以驰骋”这样的抱负是相当远大的。愿为“先导”以此自负是忠心耿耿的。
当这种政治抱负不得实现时屈原便坚持自己的操守而不同流合污。
《离骚》又曾写道: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同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这里自叙更加明白:正当众人“竞进”、”驰骛”之时而自己则师法“前修”。“不周于今之人”却“依彭咸之遗则。”
这是十分明确的为人信念和准则。在这以下又说到“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伏请勿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象这样一些言语都充分表达了屈原为人不同流俗的思想特点。
屈原这样的思想特点同楚国先贤的传统有继承关系也同中原的文化传统不可分割。
楚国先贤的优良传统之一是忠爱宗国。《战国策·楚策一》记载莫敖子华同楚威王曾有这样的问答:威王问于莫敖子华曰:自从先君文王以至不谷之身亦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乎?
莫敖子华对曰:如章不足知之矣。
王曰:不于大夫无所闻之。
“莫敖子华对曰:君王将何问者也?彼有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有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有断胫决腹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有劳其身、愁其志以忧社稷者;亦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
这就是说自从楚文王以来直至威王之世曾经有过各种类型的忠于社稷的人物史实具在历历可数。屈原博闻强志不能不深受这一历史传统的影响。
与此同时屈原也曾接受中原的传统文化他对于华夏的古圣先贤也是衷心向往而且熟悉历史的经验教训。《离骚》有云: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团失乎家弄。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汤禹俨而只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由此看来夏商周的传统文化对屈原的思想中有很深的影响。他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是非标准和齐鲁之儒的观点也颇有一致之处。可以说他的为人志节既有楚国先贤的影响也有历代圣贤的影响。《离骚》之作从其思想内容来看正如战国后期的诸子之文已有兼容并包各种文化传统的趋势。因此《离骚》的思想倾向既有楚国文化的传统特征又有中原文化的传统特征。
关于《离骚》这一突出的特征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曾说过这样的话:实则《离骚》之异于《诗》者特在形式藻采之间耳。时与俗异故声调不同。地异故山川神灵动植皆不同。惟欲婚简狄、留二姚或为北方人民所不敢道;若其怨愤责数之言则三百篇中之甚于此者多矣。楚虽蛮夷久为大国春秋之世已能赋《诗》风雅之教宁所未习?幸其固有文化尚未沦亡交错为文遂生壮采。刘勰取其言辞校之经典谓有异有同。固雅颂之博徒实战国之风雅。“虽取熔经义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文心雕龙·辩骚》)可谓知言者已。
鲁迅这一评论相当全面探本溯源指出了《离骚》的主要艺术特征。屈原的《天问》也是一篇自抒愤闷的作品。《天问》的内容不仅象《离骚》那样称述夏商之代、古圣先贤也不仅“怼世俗之混浊颂己身之修能”而且是“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1其中有云: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这就是“怀疑自遂古之初”者。
《天问》的内容既多载神话传说也有历史故事。对于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屈原有不得其解者便呵而问之。也有知而故问者乃是借以抒愤。
屈原晚期的重要作品还有《九章》中的《涉江》、《哀郢》、《抽思》和《怀沙》等。《涉江》说:“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哀郢》说:“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怀沙》说:“世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愿勿爱兮。朋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凡此都和《离骚》的情调基本一致都是自肺腑深沉之至。
1鲁迅:《坟·摩罗诗力说》。
又有《九歌》一组民间乐曲多半是屈原采自民间、为之加工的作品。
其内容和形式都和楚地巫风大有关系。这类作品王逸以为写于流放期间大概不错。鲁迅指出这些作品“绮靡杳渺与原他文颇不同虽曰‘为作’固当有本。”可以说中国的文人学者比较系统地整理加工民间作品屈原是最早的。
《史记》屈原本传还载有《卜居》、《渔父》。其中设为问答表白屈原不肯同流合污、宁死不屈之志。这大概是屈原既死之后楚人哀伤而为之辞不似屈原自著。但先秦的文人学者著书立说本来不一定皆出本人手著。战国晚期虽然有了个人专门著述的风气但门人后学续有所作也仍然属于一家之言。屈原的作品自然也不例外。
对后世的影响屈原对后世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影响一是文学的影响。
屈原的人格千百年来对于文人学者已经成为一种典范。历代的诗人词人、尤其是迁客骚人大抵都以屈原的精神为依傍。也可以说屈原的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形成一个修身洁行的传统。汉代的贾谊唐代的杜甫其精神境界都直接继承了屈原的传统。从这一点看屈原影响于传统的民族性格是很值得重视的一个方面。
屈原在文学方面的影响也有两个方面。先是在屈原的《离骚》以后产生了一系列的骚体作品。从汉代开始贾谊的《吊屈原文》、《鵩鸟赋》固是骚体严忌的《哀时命》、董仲舒的《士不遇赋》也都是骚体。到唐代柳宗元的《瓶赋》、《惩咎赋》等也都是骚体的传统。其次是在屈原的《卜居》、《渔父》之后也产生了一些“对问”体的作品。宋玉的《对楚王问》固是开端而在汉代东方朔的《答客难》、杨雄的《解嘲》都是此类作品的继续。到了唐代韩愈的《进学解》也是这类作品的传统。
当然屈原的文学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不仅上述两端。刘勰《辩骚》说:“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苑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词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其影响之深远遍及历朝历代而且深入到各类文人学子。这不是任何作家诗人所能企及的。
第二节淳于髠淳于髠齐国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齐宣王和梁惠王在位时期的齐魏两国。他约与孟子同时而年代较后。
淳于髠博闻强记以多智为齐人所称。数为齐使诸侯未尝屈辱1。他慕齐政治家晏婴之为人多所陈说并“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他与邹衍、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之徒先后游学于齐国都之稷下称稷下先生齐王命曰列大夫备受尊礼2。《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篇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述焉。”《汉书·艺文志》法家著录慎子十篇道家接子十二篇。田子二十五篇阴阳家驺奭十二篇。合二书所记可见稷下先生中实有不同学派而慎到、驺奭既“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又分别属于法家、阴阳家。淳于髠在稷下先生中不名一家《史记》称其“学无所至”。
齐威王喜隐语又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政治荒乱左右莫敢谏。淳于髠以隐语进谏说:“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道这是什么鸟吗?”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威王整理朝政恢复了他在国内外的威信。司马迁很重视淳于髠的这次进谏的效果说这使齐威王威行诸侯三十六年。
威王八年(前349)楚大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髠到赵国请救兵随带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髠仰天大笑冠缨因之而断。王说:先生嫌这个任务小吗?淳于髠说:何敢!王说:那么是为什么呢?淳于髠说:我刚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穰田的人以一个猪蹄子、一盂酒祈福说‘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我看他拿的东西很微薄而想得到的东西却很多所以笑他”。于是齐王把赠送赵国的礼品改为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淳于髠到了赵国交涉得很顺利。赵王答应给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听说了乘夜把兵撤回去了。
威王对于淳于髠出使的成果大为高兴置酒后宫召淳于髠来喝酒。王说:先生能喝多少酒就醉了?淳于髠说:臣饮酒一斗也醉一石也醉。王说:先生饮一斗已经醉了怎么还能饮一石呢?淳于髠就说因饮酒场面的不同饮酒人心情的不同酒量也就不同。他说: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髠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
这是一种情况。
若亲有严客髠帣■鞠■侍酒于前时赐余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
这是一种情况。
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这又是一种情况。
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1《史记·滑稽列传》。
2《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髠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这也是一种情况。
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舃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髠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髠心最欢能饮一石。
这是第五种情况。淳于髠说这话的意思是在说享乐的追求是无穷尽的一味地追求享乐就会走到邪路上去。齐王听了淳于髠的话罢了长夜之饮1。在齐宣王时期淳于髠曾于一日之内见七士于王。王说“千里而一士和百世而一圣都不容易。你一朝而见七士士不是太多了吗?”淳于髠说:“鸟要翅膀相同者聚居兽要蹄子相同的并走。在沮泽之地寻求柴葫桔梗累世不能得其一。如到睾黍、梁父的山阴去找可以成车地拉。物是各有其类的。髠是贤者之类的。王求士于髠譬如予河中取水于燧中取火。髠还要见士于王岂只七士而已哉。”2后来淳于髠是否又见士于世史无记载。有一年齐欲伐魏。淳于髠说:“韩子卢是天下的疾犬。东郭逡是海内的狡兔。韩子卢追赶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结果是犬和兔都累死了。田父见到了它们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把它们弄到手了。现在齐魏长期相持以致士卒疲劳恐怕秦楚会收田父之功的。”齐王听了害怕起来便把作战计划取消了3。
淳于髠在齐国的事迹表明他善于用譬喻的方法委婉陈词打动人主从而在政治上起了作用有时还是相当大的作用。
大约是在齐宣王时期淳于髠离开齐国而到魏国。不知是在齐或在魏他跟孟子有一次对话。他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说:礼也。他说:嫂溺则援之以手乎?孟子说:嫂溺不援是鸟兽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淳于髠紧接着就问:“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1淳于髠对“天下溺”的提法表明他对于当时局势的关心也表明他有参与政治实践的紧迫感。但他到魏以后受到梁惠王的款待却坚决要归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客有见髠于梁惠王。惠王屏左右独坐而再见之。终无言也。惠王怪之以让客曰:‘子之称淳于先生管晏不及。及见寡人寡人未有得也。岂寡人不足为言耶?何故哉?”客以谓髠。髠曰:‘固也。吾前见王王志在驱逐后复见王王志在音声吾是以默然。’客具以报王。王大骇曰:‘嗟乎淳于先生诚圣人也!前淳于先生之来人有献善马者寡人未及视会先生至后先生之来人有献讴者未及试亦会先生来。寡人虽屏人然私心在彼有之。”显然淳于髠在惠王接见时已现他并没有求教的诚意。后来惠王又延见淳于髠连续谈了三天。惠王想待以卿相之位淳于髠辞谢了。惠王送以安车驾驷束帛加璧黄金百镒。从此淳于髠告别了政治舞台终身不仕。以淳于髠那样热心于政治的人后来这样消沉除了是因对现实的失望恐怕不会是别的了。
1以上见《史记·滑稽列传》。
2《战国策·齐三》。
3《战国策·齐三》。
1《孟子·离娄上》。
第三节鲁仲连鲁仲连齐国人与赵孝成王、平原君同时。史称其“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2义不帝秦赵孝成王时秦将白起破赵长平之军前后四十余万东围邯郸。魏安釐王使将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间入邯郸想通过平原君对赵王说:“秦所为急围赵者前与齐湣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今齐已益弱。
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复求为帝。赵诚使尊秦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豫不决。
这时鲁仲连恰好游赵碰上秦兵围邯郸听说魏将军新垣衍要叫赵尊秦为帝就去见平原君说:“这件事将怎么办?”平原君说:“胜也何敢言事!四十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仲连说:“起先我以为您是天下的贤公子现在才知道您不是天下的贤公子。魏国的客人新垣衍在哪里?我替您责备他叫他回去。”
鲁仲连见到新垣衍后没有说话。新垣衍说:“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视先生之玉皃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易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鲁仲连说:“彼秦者弃礼义而上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新垣衍说:“先生助之将奈何?”鲁仲连说:“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固助之矣。”新垣衍说:“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者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鲁仲连说:“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耳。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新垣衍说:“先生独不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而智不若邪?畏之也。”鲁仲连说“呜呼!梁之比于秦若仆邪?”新垣衍说:“然”。鲁仲连说:“吾将使秦烹醢梁王。”新垣衍很不高兴地说:“忆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鲁仲连说:从前九侯、鄂侯、文王是商纣的三个诸侯。九侯有个女儿生得很美丽进献给纣王纣王以为不好就把九侯剁成肉酱。鄂侯为这事极力谏争而被做成肉干。文王为这事叹息被纣拘留在羑里一百天想要把他置之死地。现在秦是万乘之国魏也是万乘之国又都称王。为什么看到秦打了一次胜仗就要尊他为帝而使自己落得个成为肉酱肉干的地步呢?况且秦如果真称帝就要以天子的地位号施令要变换诸侯的大臣夺去他所憎恶的人的官爵而给予他喜欢的人。他还将使他的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住在魏王的宫殿内魏王怎能过上安定的日子将军又怎能得到旧时的宠幸?”新垣衍听了起而再拜说:“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出不敢复言帝秦。”秦将听到退却五十里。正值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军秦军便撤去1。
1以上见《战国策·赵三》。
书报聊城二十余年2后燕将攻下聊城(约当于今山东聊城县)。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仲连写了一书绑在箭杆上射入城中。书中开头说: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却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智也。故智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今死生荣辱尊卑贵贱此其一时也。愿公之详计而无与俗同也。
这是指出燕将面临历史性决择的关键时刻不可错过。接着就说明当时的局势是“以敝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接着就说:为公计者不如罢兵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燕王必喜。士民见公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矣。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
最后书中说:“且吾闻佼力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恭名。”并引用管子和曹沫的故事以证其说。管子不死于公子纠之难而“据齐国之政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为伍伯名高天下光照邻国”。曹沫为鲁将不顾三战三败之耻卒胁迫齐侯收回失地使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信吴、越。
燕将见到鲁仲连书表示同意说:“敬闻命矣。”因罢兵去。但史称赞鲁仲连说:“解齐国之围救百姓之死仲连之说也。”1不为商贾之事邯郸解围后平原君欲封鲁仲连。仲连坚辞。使者三次来终不肯受。
平原君置酒以千金为仲连寿。仲连笑了。他说:“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1。
聊城破后田单归齐想推荐鲁仲连纶他以爵位。仲连说:“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践而轻世肆志焉。”遂逃隐于海上不知所终2。
2《史记集解》引徐广说为十余年。
1《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2《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第十二章蔺相如、廉颇、李牧廉颇、李牧都是赵国的良将。蔺相如是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在战国晚期赵国在内忧外患的不断困扰中有所自立这三个人都作出了贡献。
第一节蔺相如完璧归赵蔺相如赵国人。生年不详。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o年)秦赵长平之战时他已病笃大约就死在这一两年内。
赵惠文王得到楚国著名的“和氏璧”。秦国昭襄王听说了派人送信给赵王表示愿意用十五城来换取这块宝璧。赵王跟大臣们商量如答应秦国恐怕秦国的城得不到手白白上当;如不答应又担心秦国派兵来攻。既没有商议出好的办法来要想派个使者到秦国去回复这件事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这时候宦者令缪贤对赵王说:“我的舍人蔺相如可以出使秦国。”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合适?”缪贤回答说:“我曾得罪大王打算偷偷地逃往燕国。蔺相如劝阻我说:‘您怎么认识燕王?’我告诉他:‘我曾经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会见燕王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和我交朋友。我就这样认识他了所以想去投奔他。’蔺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赵王对您又宠幸燕王才想跟您交朋友。您现在赵国得罪而逃往燕国燕王畏惧赵国不仅不敢收留您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解衣露体俯伏在刑具上到大王跟前去请求处罚还有侥幸免罪的希望。’我听从了他的建议后来果然得到大王的赦免。”我觉得这个人是勇士又有智谋是个合适的使者。”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说要用十五座城来换我的宝璧你看能不能答应?”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我们不可不答应。”赵王接着又问:“秦国拿了我的宝璧但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国用城来换宝璧要是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宝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那是秦国理曲。衡量这两种办法我们宁可答应而叫秦国来承担不讲道理的责任。”赵王问:“谁可出使秦国?”蔺相如说:“大王如果确实找不到人那我就去一趟。假如秦国把城划归赵国我就把璧留在秦国。要不然我一定完璧归赵。”赵惠文王于是便派遣蔺相如做使者带着和氏璧西行去秦。
秦昭襄王听说赵国的使者送和氏璧来了很得意地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恭恭敬敬地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高兴极了把璧递给美人及左右待臣们传着看左右的人都欢呼万岁。蔺相如见秦王根本没有偿付给赵国城池的意思就上前对秦王说:“璧上有斑点让我指给大王瞧一瞧。”秦王把璧递给蔺相如。蔺相如持璧退后几步站住靠着柱子怒冲冠地对秦王说:“赵王接到大王情愿用十五座城来换这块和氏璧的书信时集群臣商议。大臣们都说:‘秦国贪得无厌欲以谎言得璧千万不能答应。’我却以为:‘老百姓之间互相交往尚且不至于欺骗大国的君王哪能不讲信义?’赵王听了我的话斋戒了五天然后派我来向大王送书献璧。赵王这样作是表示对大国的尊重和恭敬。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1以下关于蔺相如的记述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书不一一作注。礼节十分简率、傲慢。拿到宝璧竞随便给美人们传看分明是戏弄我。我看到大王没有偿付赵王城池的意思才把宝璧拿了回来。如果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颅今天就跟这块宝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蔺相如说着持璧斜着眼打量柱子想要撞击。秦王恐怕宝璧被他碰碎就婉言道歉坚决请他不要这样做并且找来有关官员查看地图指点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蔺相如猜想这是秦王的骗术城是得不到的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由于害怕秦国的强大不敢不献给大王。赵王送璧时曾经斋戒五天。现在大王也应当斋戒五天在朝廷上设置九宾1的隆重仪式我才能献璧。”秦王揣度难以强抢硬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住下。蔺相如猜想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但一定会背约不肯偿付城池就叫他的随员穿起老百姓的粗布短衫怀里揣着璧从小路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在朝廷上设置了九宾的隆重仪式传命带赵国使臣蔺相如来献璧。蔺相如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二十多位国君没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怕受大王的欺骗对不住赵国已叫人把璧送回赵国了。谁都知道秦强而赵弱只要秦国先把十五座城划给赵国赵国怎敢留璧而得罪大王?我自知有欺骗大王的罪该死就让我受烹刑吧!”秦王和大臣们面面相觑左右侍从有的想拉相如去处治。秦王说:“杀了相如终究不能得到璧反而损害了秦赵两国的友谊。还不如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想来赵王决不会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终于按照隆重的外交礼节在正殿上接见了蔺相如然后打他回国。
蔺相如回到赵国后赵王认为他是一位称职的大夫出使能够不侮国命任命他为上大夫。以后秦国没有把城给赵国赵国也终究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
渑池之会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第二年赵惠文王十七年(公元前282年)秦借口赵不跟它联合攻齐派兵攻下赵的两座城池1。赵惠文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秦兵侵赵攻下石城2(约当今河南林县西南)。赵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o年)秦将白起率军攻赵取光狼城3(约当今山西高平县西)斩杀赵国三万人4。秦在对赵进行军事威胁的同时又在外交方面迫使赵国屈服。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秦王派使者通知赵王在西河外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地方作友好会见。赵王畏惧秦国想要辞谢不去。廉颇、蔺相如两人商量之后对赵王说:“大王不去赴会显得我们赵国软弱、胆怯。”于是赵王决定去和秦王相会带蔺相如同行。廉颇送到国境上与赵王诀别时约定说:“大王出之后估计来回路程及会见的礼节完毕前后不过三十天。要是过了三十天还没有回来就请让我们立太子为王用以断绝秦国1宾同傧。“九宾”:由九个典礼的傧相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这是古代最隆重的礼节仪式。1《史记·赵世家》又《六国年表》。
2《史记·赵世家》又《六国年表》。
3《史记秦本纪》。
4《史记·六国年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杀二万人。”
扣留您作为要挟的念头。”赵王答应了。
赵王到了渑池与秦王相会。席上秦王酒喝得很畅快的时候对赵王说:“我听说您喜欢弹瑟请弹一曲给我听听。”赵王就在筵席上弹了一曲。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饮命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对秦王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现在我奉献盆缶请秦王敲敲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肯答应。蔺相如捧着盆缶上前跪着献给秦王。秦王还是不肯敲。蔺相如说:“我跟大王的距离不满五步大王要是不答应我的请求我可要把颈上的血溅到大王身上了!”秦王的侍卫们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瞪起眼睛大声呵斥他们吓得那些人直向后退。秦王很不高兴只得勉强在缶上敲了一下。蔺相如回头叫赵国的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群臣说:“请赵王送十五座城给秦王作为献礼。”蔺相如也说:“请秦王把国都咸阳送给赵王作为献礼。”直到酒筵完毕秦始终不能占赵的上风。赵国调集了大军提防秦国进犯秦国也不敢有什么举动。
蔺、廉相与欢渑池之会结束赵王回国后因为蔺相如的功劳大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以上。廉颇对人说:“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蔺相如本来是个卑贱的人就凭着一张嘴地位反而在我之上我觉得羞耻不甘心在他以下!”他又扬言说:“我碰到了蔺相如一定要当面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了这些话不肯再同廉颇会面。每逢上朝的时候他常常托病请假不愿意跟廉颇争位次的先后。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望见了廉颇赶忙吩咐赶车的转过车子回避。蔺相如门下的人们都规劝他说:“我们远离家乡投奔到您的门下是因为敬仰您为人富于正义勇敢不屈。如今您和廉颇的职位相同廉颇公开说出那些令人难堪的话您害怕得躲闪回避实在太胆怯了。这样的事平常人也感到羞愧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我们的气量小只好跟您告辞了。”蔺相如挽留他们说:“诸位看廉将军跟秦王哪一个厉害?”大家都说秦王厉害。蔺相如说:“请想一想秦王的威势那么大我蔺相如却在朝廷上当众呵斥他使秦国的满朝文武都蒙受耻辱。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暴的秦国所以不敢出兵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的缘故。现在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我对廉将军的忍辱退让是出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廉颇听到这些话后很受感动。他解衣露膊背着荆条请门客作引导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说:“我是个见识短浅的人不知道将军竟宽恕我到这种地步!”终于两人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所谓“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廉颇、蔺相如的“相与欢”增强了赵国的力量不断攻取齐魏两国的土地。而且能抗拒强秦的侵犯。
第二节廉颇(附赵奢)
廉颇生年不详。大约是在公元前241年后的几年间死于楚国的都城寿春2(今安徽寿县西南)。
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廉颇率赵军大败齐军攻取阳晋(今山东郓城县西)3威名扬于诸侯赵王封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的相与欢增加了赵的国力不断攻取齐魏两国的土地而且能抗拒强秦的侵犯。就在廉颇相与欢的这一年廉颇又攻克了齐国的几邑。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76年)廉颇领兵攻占魏国的几邑旋又退出。接着在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公元前275年)廉颇领兵攻占了魏国的房子(约在今河南省安阳县南)、安阳(约在今河南省安阳县)并在房子修筑了城。赵惠文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1年)蔺相如领兵攻伐齐国至平邑(约在今河南南乐县东北)。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o年)秦国的中更胡伤率兵进攻赵国的阏与(今山西和顺县)魏国令公子咎率锐师牵制秦军。赵国的形势很紧张赵王询问廉颇阏与是否可救?廉颇回答说:“道远险狭难救。”又问乐乘乐乘和廉颇的看法相同。唯有赵奢指出:阏与道远险狭将勇者胜。赵王即令赵奢率兵解阏与之围。赵奢率兵在距邯郸三十里处驻扎二十八日。秦军就在不远的武安西鼓噪勒兵声振屋瓦赵奢壁垒不出以麻痹秦军斗志。然后用二日一夜的急行军突然出现在阏与前线迅占领山头高地。结果大破秦军解阏与之围。赵奢因这次战役的胜利赵王赐与“马服君”的称号。秦军败于阏与转而攻魏国的几邑。廉颇率军救几邑又大败秦师1。
赵国的惠文王是继承赵武灵王军事改革以后的一个有为的国君。赵惠文王年间将相团结对内整顿税收“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对外能挫败强秦又不断对齐魏取得胜利。当时就有人说:“尝抑强齐四十余年而秦不能得所欲”。赵惠文王死孝成王继位后国势逐步在走下坡路。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兼并策略后不断吞食韩魏的土地。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o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取了韩国的上党(今山西东南部长治市附近)。上党民奔向赵国。四月王龁因而攻赵。廉颇率领的赵军驻扎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与秦军战。赵军士卒犯秦国的侦察兵裨将嘉被杀。六月赵军又被秦军攻陷失掉两个堡城、四个尉官。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西垒壁被秦军夺去失掉两个尉官。廉颇坚壁固守。秦军屡次挑战赵兵不出。秦军长途远征最忌持久战。秦派人到赵国用千金为反间之计散布流言说:“秦国所畏惧的是马服君的儿子赵括为将廉颇容易对付就要投降了。”赵王既怒廉颇几次失败又反对坚壁不敢战听到秦国反间的话便起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去代替有经验的老将廉颇作主将。这时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听到更换主将的事劝阻赵孝成王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括的母亲也提出不能派遣赵括为将的意见赵王都没有听从。
1以下关于廉颇赵奢的记述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者不一一作注。2《史记·楚世家》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3《史记·六国表》作“十五年(公元前284年)攻齐昔阳取之。”《史记·赵世家》作“十六年廉颇将攻齐昔阳取之。”
1《战国策·赵三》。
赵括既代替了廉颇为主将便改守为攻。秦国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尉裨将。白起用诱敌深入分割包围、切断赵军后路等办法使赵军腹背受敌无法冲出重围。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1最后赵括被射死赵国损失了军队四十多万。
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栗腹前往赵国修好以五百金为赵王寿。回来向燕王报告说:“赵国的壮年人都死于长平之战孤儿还未成壮年可以攻伐。”燕王征询昌国君乐间的意见。乐间回答说:“赵是四面抗拒强敌的国家民人都熟习打仗不可与战。”燕王说:“我用多于赵军五倍的兵力攻打怎样?”乐间回答说:“也不可。”燕王大怒。群臣皆以为赵国可伐乃二千乘分兵两路。栗腹率军攻鄗(今河北柏乡县北);卿秦2攻代(今河北蔚县)。唯独大夫将渠劝阻燕王说:“与人往来修好又以五百金饮人之王因使者的报告变友好为进攻。这样作不吉祥出兵不会成功。”燕王不听亲自率领一支军队跟在大军之后。将渠拉着燕王的带子来拦阻燕王说:“王一定不要亲自前往是不会成功的。”燕王用脚踢将渠。将渠流着眼泪说:“我不是为自己是为王打算呀!”燕王率领的军队到达宋子(约在今河北晋县、赵县、束鹿县中间一带)的时候赵国使廉颇为主将在鄗大破燕军杀栗腹;乐乘在代破燕军虏卿秦。乐间离燕去赵。廉颇率军追逐燕兵五百多里包围了燕国的都城。燕国只得依照赵国提出的条件以将渠为相主持和议割五城给赵国赵军才解燕围。廉颇因功得到封邑尉文号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在秦赵长平之战时被免职失势期间门客们都散去等到廉颇又被任用为将门客都回来了。廉颇对门客们说:“你们都离开我吧!”门客说:“哎呀!您怎么这么晚才看到呢?天下的人都按照市场的道理进行交易。您有权势我就随从您。您失掉权势我就离开您。这是定而不移的道理又有什么可埋怨的呢?”
赵孝成王十八年(公元前248年)延陵钧率师从相国信平君助魏攻燕。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廉颇攻取了魏国的繁阳(约在今河南内黄县)。赵孝成王死他的儿子悼襄王继位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因而投奔到魏国的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廉颇久居大梁魏国不能信用他。秦兵屡次使赵国陷入困境赵王想要再得廉颇廉颇也想复用于赵。赵王派使者去观察廉颇还可否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多给使者金钱令他说廉颇的坏话。赵王的使者见到廉颇后“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国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认为廉颇已衰老就不叫他到赵国来了。
楚王听说廉颇在魏国秘密派人把廉颇迎接到楚国。廉颇一为楚将没有功绩说:“我思用赵人。”最后死在楚国的都城寿春。
1《战国策·燕三》作“庆秦”。《史记·赵世家》。又《燕世家》均作“卿秦”。第三节李牧李牧又名繓1战国末年赵国的良将。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七年)。
李牧曾经久居赵国北边代(在今河北蔚县)、雁门(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南)防备匈奴。他有自行置吏的方便军市的税收都归幕府为士卒的费用。每天杀几头牛飨战士练习骑马射箭谨慎烽火多使间谍;对战士的待遇优厚。他制订约束说:“匈奴入边来劫掠赶快将畜产收入堡垒有敢于捕虏匈奴的人斩!”匈奴每次入侵皆防守严密而不敢战。这样连续几年不受损失匈奴却以为李牧怯懦就是赵国的边兵也以为怯弱。赵王责备李牧他还是照旧。赵王恼怒使别将来代替他领兵。在李牧离开一年多的期间屡次出战皆不利失亡很多边地不得耕种、畜牧。赵王复请李牧出任边将。李牧称说有病闭门不出。一再恳求才勉强答应说:“大王一定要任命我必须仍用我的老办法”。赵王只得答应了。
李牧至边地重申旧约。匈奴几年入边无所得但终究以李牧为怯懦。边地士兵屡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从全军中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射手十万人皆勒令演习战斗。大放畜牧人民满野。当匈奴小股入边时佯败不胜丢弃数千人恣其杀掠。单于听到这一情况统率大军侵入赵国边境。李牧多布令人莫测的阵势开展左右翼的攻击大破匈奴军杀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
公元前243年(赵悼襄王二年)廉颇已经离赵去魏赵王以李牧为将而攻燕取武遂(在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方城。
公元前234年(赵王迁二年)秦派桓领兵进攻赵的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武城(今磁县西南)、大败赵军杀赵将扈辄。次年秦军攻赵的赤丽、宜安(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南)。赵以李牧为大将军率兵反攻大破秦军于肥(今河北晋县西)秦将桓逃跑。李牧因功被封为武安君。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赵王迁四年)秦又派两支军队攻赵一军到了邺一军到了太原向赵的番吾(今河北灵寿县西南)进攻。李牧击破秦军南拒韩魏。
李牧虽然一再战胜秦军兵力的损失也是严重的“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公元前231年(赵王迁五年)代地大动。次年赵国又生大旱灾。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七年)秦又乘机大举攻赵王翦率领上党郡兵卒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西)杨端和率领河内兵卒进围赵都邯郸。赵派李牧、司马尚带领大军抵御。赵王宠臣郭开受了秦国贿赂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因此改用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司马尚。李牧不受命赵王使人隐微捕得并杀了李牧1废司马尚。李牧死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281见《战国策·秦五》。
1李牧之死有另一说法。《战国策·秦五》载赵王迁的宠臣韩仓“疾贤妒功臣”在赵王前说李牧的坏话因此赵王使人代李牧将兵并把他叫到王宫。赵王使韩仓责备李牧说:“将军战胜得王赐宴将军向王敬酒却带匕当死!”李牧辨白说我“病钩身大臂短不能及地起居不敬恐惧死罪于前故使工人为木以接(续)手。”说着从衣袖里取出缠布的木制假胳膊给韩仓看并请求韩仓向赵王说明情况。韩仓不肯说:“受命于王赐将军死不赦!”李牧出宫门取剑将自杀”臂短不能及衔年(秦王政十九年赵王迁八年)王翦大破赵军杀赵葱颜聚逃走俘虏了赵王迁1。赵公子嘉率其宗族几百人逃到赵的代郡自立为代王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代王嘉六年)秦将王贲带兵灭燕后虏代王嘉赵灭亡。
司马迁对李牧的冤死表示很愤慨他在《赵世家》的最后说:赵王“迁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岂不谬哉!”李牧对后来也是有影响的人物。秦子婴就把“赵王迁杀其良臣而用颜聚”的后果是“失其国而殃及其身2”作为历史教训企图劝阻秦二世不要杀害蒙恬、蒙毅。汉文帝感叹得不到廉颇、李牧那样的大将以解除他对匈奴的忧患3。
剑征之于柱以自刺”而死。
1《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策·赵四》都说:李牧死“后三月”王翦“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而《战国策·秦五》说“武安君死五月赵亡”。
2《史记·蒙恬列传》。
3《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第十三章范睢、白起、王翦战国晚年秦的军事优势更为显著。范睢强化君权远交近攻的献策加了秦灭六国的过程。白起、王翦都是在这一过程中立下大功的名将。
第一节范睢范睢一作范睢、范且。魏国人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255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范睢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由以进先事魏大夫须贾。曾随从须贾为魏昭王出使齐国。齐襄王听说范睢有口才使人送给他金十斤及牛、酒范睢不敢要。须贾知道了这件事认为范睢将魏国的机密告诉了齐国才得到馈赠叫范睢收下牛酒送回金。回国后须贾报告给魏相魏齐。魏齐命令家人狠狠鞭打范睢打断了肋骨打掉了牙齿。范睢假装死去。家人用席子卷起来放在厕所里喝醉酒的宾客向范睢撒尿。范睢从席中对看守的人说:你能放出我一定厚谢你。看守的人向酒醉的魏齐请示把卷在席里死人扔了出去。郑安平把他藏了起来改名张禄。秦昭襄王的使者王稽出使魏国郑安平把范睢推荐给王稽王稽带范睢入秦。在路上遇到穰侯魏冉魏冉很反对山东的说客入秦。范睢躲过穰侯的搜查和王稽到了咸阳。
范睢在秦国住了一年多没有机会向秦王进说。后来穰侯将带兵越过韩魏去攻打齐国的刚(今山东宁阳县东北)、寿(今山东东平县东南)进说的机会来了范睢趁机上书秦王。
秦王在离宫召见范睢。秦王叫左右的人都回避。秦王请求说:先生怎么指教我?范睢只说是、是。秦王一再请求。范睢说:“我听说吕尚遇见文王的故事文王待吕尚厚吕尚对文王谈得深吕尚辅佐文王取得天下。我是秦国的一个过客跟王没有交情而我所要说的牵涉王的骨肉之亲。我愿以一片忠心进说但不知王的心是怎样的。这就是王一再问我而不敢答的原因。我不是因为害怕不敢讲。我知道今天讲了明天就会被害然而我无所畏惧。人都免不了要死如果能够对秦国有些好处这是我最大愿望。我所害怕的是我死了以后天下的人知我是尽忠而死因而不敢讲不肯到秦国来了。”秦王说:“我有幸今天得见先生事无大小上至太后下至大臣希望先生都说不要怀疑我”。范睢说:“秦国地势险要军队众多军民勇敢可以成就霸王的事业。但闭关十五年不敢进兵山东这是因为穰侯为秦谋不忠大王的计有所失”。秦王说:希望听听我的失计是什么?范睢害怕有人偷听先说有关各国的外事。他说:“穰侯越过韩魏去攻打齐国的刚、寿这是失计。出兵少了不能对齐国怎样。出兵多了对秦国有害。今天秦跟邻国的关系不亲却越邻国去攻打别国有什么好?过去齐王南攻楚国破军杀将辟地千里。但是最后一寸土地也没有得到难道不想得地吗?形势不允许呀!各国看到齐国很疲惫君臣不和就兴兵伐齐大破齐国。齐国所以大败是因为伐楚而肥了韩魏这就是所谓借给敌人武器送给敌人粮食”。范睢便向秦王提出兼并策略其要点先是“远交而近攻”因为这样才能巩固所攻取的土地“得一寸土地就是王的一寸土地得一尺土地就是王的一尺土地”。其次是“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因为这样才能歼敌1以下关于范睢的记述取材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和《战国策·秦策三》者不另注出。国兵力。范睢说“放弃近攻的策略而去远攻不是荒谬吗?从前中山国地方五百里赵国独吞了别的国不能对他怎样。韩国魏国处在各国之中是天下的枢纽。王如能亲韩魏则掌握天下之枢纽可以威慑楚、赵。如果楚、赵都依附秦国齐国也必定依附秦国。”他所谓亲韩魏是先礼而后兵实际上是“举兵而代之”。秦王很赞赏范睢的主张封他为客卿常和他商议国家大事。
范睢日益得到秦王的信任。又过了几年他对秦王说:“我在山东时只听说齐国有孟尝君没有听说齐王。只听说秦有太后穰侯华阳、高陵、泾阳君没听说有秦王。王是一国的脑国家大事由王决定有生杀予夺的权威。今太后能够擅自行事穰侯能够把持对外大权华阳、高陵、泾阳君可以自行决断这是秦国的“四贵”。四贵的权势盛国家就危险大王的权力怎么能不倾覆令怎么能从王出?有四贵也就没有王了。崔杼、淖齿是齐国的臣齐君被他们害死。李兑是赵国的臣主父被困于沙丘百日饿死。今秦国太后、穰侯专权高陵、华阳、泾阳君为羽翼这跟崔杼、淖齿、李兑的事类似。今天秦国从有等级的官吏到诸大臣以及王左右的人没有不是属于相国穰侯的王在朝廷是孤家寡人。我实在为王惶恐不安。万世以后拥有秦国的不会是王的子孙了。”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四十一年)秦王下决心废掉太后把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逐出关中免掉穰侯相位改用范睢为相封为应侯(应在今河南宝丰县西南)。
范睢既为秦相仍自称张禄魏国人不知道以为范睢早就死了。须贾出使秦国范睢化装成普通人见须贾。须贾惊异问范睢做什么事。范睢说:我为人家作佣人。须贾很可怜范睢留他吃饭并给范睢一件丝绸袍子。须贾终于知道要见的秦相张禄原来就是范睢害怕极了。他赤着上身跪行向范睢请罪。范睢没有问他的罪说须贾所以得免于死是因为赠他一件丝绸袍子“有故人之意”。他释放了须贾但要须贾回去告诉魏王快送魏齐的头来否则将屠大梁。
魏齐吓得逃到赵国匿于平原君家。秦昭襄王为给范睢报仇诱骗平原君至秦。秦王对平原君说:“从前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范君也是我的仲父。范君的仇人在你家希望你派人把他的头取来否则我不放你出关。”平原君说:魏齐是我的朋友在我家也不应当交出来何况又不在我家。秦王写信给赵王说:“范睢的仇人魏齐在平原君家王赶快使人把他的头送来。不然的话我将兵伐赵且不放平原君出关”。赵孝成王兵围平原君家。魏齐夜间跟赵相虞卿逃走至大梁被迫自杀。赵王终于将魏齐的头送到秦国。
秦实行范睢“远交近攻”的策略先从韩、魏开始逐步兼并各国。公元前288年秦派五大夫绾率兵伐魏拔怀(今河南武陟县西南)。公元前266年又攻取魏的邢丘(今河南温县东)。公元前265年秦兵攻韩的少曲(今河南孟县)、高平(今河南济源县西南)拔之。公元前264年秦派大将白起攻韩的陉城(今山西新绛县东北)拔五城1斩五万级。公元前263年白起率兵攻太行山以南地区。(云梦秦简《编年纪》秦昭襄王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阳太行道绝之。”“■四年攻大(太)行”)韩国就这样一块一块地被蚕食掉。随着对韩蚕食的进一步扩大必然与赵国生1此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本纪》作“九城”。
冲突秦赵间的长平大战即爆于此时。
公元前26o年秦左庶长王龁率兵向上党进攻。赵国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秦军不断挑战而廉颇令赵军坚守不出。秦用反间计诱使赵王任用赵括取代廉颇后立即派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尉裨将。白起用诱敌深入、分割包围、切断赵军后路等办法使赵军腹背受敌无法冲出重围。结果赵括被射死赵国损失了军队四十多万。
白起在长平一战取得很大胜利引起了范睢的嫉妒。他唯恐白起功高使他不能专权。本来白起准备乘得胜的有利时机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灭掉赵国。但是秦王听从了范睢的话;让士卒休息允许韩、赵割地讲和。白起只好班师回国灭赵的计划遂成泡影。
长平战后的第二年秦王令白起攻赵。白起认为这时不可攻赵。秦王不听派五大夫王陵率兵伐赵。公元前258年(秦昭襄王四十九年)正月王陵统率的秦军进攻邯郸受挫死伤很多。秦王想令白起代替王陵攻赵白起托病不肯出征。秦王亲见白起强迫他带病指挥军队白起仍不肯行。秦王改用王龁代替王陵范睢又起用郑安平为将军郑安平成了进攻邯郸的主帅。公元前257年魏、楚两国的军队前来救赵。邯郸城下的秦军在赵军和魏军、楚军的夹击下大败。郑安平在赵军围困下以二万人降赵赵封他为武阳君1公元前255年死于赵。被范睢引用为河东太守的王稽也因与诸侯通而坐法诛。秦王大怒欲兼诛范睢。燕国人蔡泽听到这个消息游说范睢退位让贤。范睢因而自称病重推荐蔡泽为相。云梦秦简《编年记》说公元前255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王稽、张禄死。”这是在王稽被处死的那年范睢也死了。
1《史记·赵世家》。
第二节白起白起一称公孙起郿(今陕西眉县)人。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258年2。
公元前294年(秦昭襄王十三年)白起在秦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3(今河南密县东南)。公元前293年(秦昭襄王十四年)白起为左更大败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斩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拔五城4。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公元前292年(秦昭襄王十五年)白起为大良造攻魏取城大小六十一。明年取垣(约当今山西垣曲县)。公元前28o年(秦昭襄王二十七年)白起攻赵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县西)。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白起率秦军向楚进攻拔鄢(今湖北宜城县西南)邓(今河南邓县)西陵(今湖北宜昌县)。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又乘胜攻楚取安6(今湖北云梦县、安6县一带)并攻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县)更进兵至洞庭湖边。楚国仓皇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县)。从此秦以郢为南郡封白起为武安君。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四十五年)秦军攻下韩国的要地野王城切断了韩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市)与黄河以南、韩国中心地带的联系。韩国的上党郡守冯亭在当地居民支持下把上党郡属的十七城献给赵王请求归附希望借此援引赵**力与韩联合共同保卫上党免遭强秦吞并。赵接受了冯亭上党归赵的请求封冯亭为华阳君。公元前26o年(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左庶长王龁率兵向上党进攻。赵国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廉颇的作战方针是坚壁自守不轻出战把秦军拖疲之后再相机反攻。这期间生过几次小战斗赵军失利秦军也无大进展。赵王不耐烦了他不能理解廉颇的意图和打法屡次谴责廉颇怯战。他中了范睢的反间计使赵括代廉颇。赵括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骄横自大的人。秦听说赵括已代廉颇为主帅立即派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尉裨将展开了著名的秦赵长平大战。赵括一接任就改变了廉颇的计策撤换军吏立即向秦军动大规模进攻。秦充分利用了赵括在部署指挥方面的一系列错误胜利地完成了这次史无前例的大歼灭战。《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对这一大战役是这样记载的:“赵括至(东)则出击秦军。秦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琦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将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计曰:‘前2《史记·白起列传》记白起(武安君)被逼自杀是在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一月一般认为是公元前257年。因秦历以十月为岁昭襄王五十年十一月是这年的第二个月大致相当于公元前258年的阴历十二月。一般是认为在前257年有误。
3《史记·秦本纪》。
4《史记·秦本纪》又《白起王翦列传》。以下取材于《白起王翦列传》者不一一注出。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复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白起在长平之战中立下了彪炳的战功。他断绝赵粮道及分割赵军内部的联系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突破。但在政治上白起犯了很大的错误。他杀赵降卒四十多万堵塞了招纳降人的渠道不利于对敌人的瓦解。
赵国当时岌岌可危急于求得喘息时间重新稳定内部。于是向秦求和愿割六城。秦虽大胜伤亡也很重白起后来也说过:“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但他从纯军事观点看赵国这时非常弱国内动荡不安秦如抓住这一良机可以较省力灭赵。所以他主张继续进兵攻赵。但秦王和范睢对秦的经济困难、军事服役过重、人民疲敝所引起的问题想得更多些。范睢对白起的高功、感到对自己政治地位的威胁也不顾白起取得灭赵的大功。范睢与白起的关系如苏代对范睢所说如果赵被秦灭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在他下面吗?不想在他下面也办不到。不如答应韩、魏割地讲和的请求。范睢向秦王建议:秦兵劳请许韩、魏割地以和的要求且休士卒。秦王同意。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四十八年赵孝成王七年)正月秦与赵、韩停战言和各自撤兵。
公元前259年九月秦国在与赵停战八个月之后又进军攻赵。这次秦王下定决心要灭赵国。但白起却反对。《战国策·中山策》记:“(秦)昭襄王既息民缮兵复欲伐赵。武安君曰:‘不可’。王曰:‘前年国虚民饥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军粮以灭赵。今寡人息民以养士蓄积粮食三军之俸有倍于前而曰不可其说何也?’武安君曰:‘长平之事秦军大克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秦人之死者厚葬伤者厚养劳者相飨饮食铺总以靡其财。赵人之死者不得收伤者不得疗涕泣相哀戳力同忧耕田疾作以生其财。今王军虽信其前臣料赵国守备亦以十倍矣。赵自长平以来君臣忧惧早朝晏退;卑辞重币四面出嫁结亲燕魏连好齐楚积虑并心备秦为务。其国内实其交外戎。当今之时赵未可伐也。”
秦王听不进白起的忠告仍然派遣王陵率兵攻赵进围邯郸。在稍稍得手之后次年(公元前258年)正月秦王又增兵入赵猛攻邯郸城。赵人坚守使秦军受到不少挫折。
秦王要白起出任统帅。白起称病不去。秦王派范睢去责问白起指出他曾带万人攻进楚国占领楚都和楚国西境大片土地迫使楚王举国东迁;指出他同韩、魏两军的“伊阙之战”(在今河南洛阳市南龙门附近)也是以少胜多斩二十四万。为什么这次秦国以强大兵力进攻弱赵要他去指挥作战倒反而认为难胜?白起说当时他能破楚国是由于楚国内部腐化涣散群臣相妒以功良臣斥疏百姓离心城池不修守备无力而当时的秦军则将士一心亲如家人士气高昂又能就地因粮于敌所以终成大功。伊阙之战的能够大胜他说主要是因为韩、魏两军互相推诿各图保存实力秦军遂得各个击破。而当前的赵国就完全不是这样。他进一步分析说:“今秦破赵于长平不遂以时乘其震惧而灭之畏而释之使得耕稼从益蓄积养孤长幼以益其众缮治甲兵以益其强增城浚池以益其固。主折节以下其臣臣推体以下死士。至于平原之属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臣民一心上下同力犹勾践困于会稽时也。以合伐之赵必固守。挑其军战必不肯出。围其国都必不可克。攻其列城必不可拔。掠其郊野必无所得。兵出无功诸侯生心外救必至。臣见其害未见其利。”1秦王不甘心按白起的建议撤兵另待时机。王陵再失利白起又托病不出。于是秦王改派长平之战的副帅王龁接替王陵继续猛攻邯郸。由于赵人死守秦军围邯郸**个月死伤众而仍不能攻下。赵王出轻锐以寇其后秦数不利。
赵国虽然顶住了秦军进攻但究竟在长平大败后人力不足兵源缺乏。赵人保卫邯郸打得很英勇也很艰苦。一直到信陵君率魏军前来支援楚军配合作战战局才有了显著的变化。
秦军已开始陷于被动“多失亡”。秦王又要白起带病去邯郸前线指挥秦军。白起仍然拒绝。他爱惜自己百战百胜的声誉表示宁死不作“辱军之将”。秦王大怒于是撤了白起的职要他到西部去戍边。白起生病未走拖了三个月。这期间“诸侯攻秦益急秦军数却使者日至”形势对秦不利。因而秦王也就更恨白起不替自己卖命终于逼白起自杀。白起临死前说:“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然后他不无忏悔地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1《战国策·中山策》。
第三节王翦1(附蒙骜)
王翦秦王政时的名将频阳(今陕西富平县)东乡人。生年不详约死于公元前212年。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王翦攻破赵国的阏与夺取九城。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赵王迁七年)王翦率领上党郡兵直下赵井陉(今河北井陉县西)杨端和将河内兵进围赵邯郸。赵派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赵王宠臣郭开受了秦国贿赂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因此改用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司马尚。李牧不受命赵王使人以隐蔽手段捕杀了李牧废司马尚。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赵王迁八年)王翦大破赵军杀赵葱虏赵王迁颜聚逃走。赵公子嘉逃至代郡自立为代王。在这年的前二年(公元前23o年)秦已灭掉韩虏韩王安。
公元前227年(秦王政二十年燕王喜二十八年)燕太子以秦的势力日益逼燕甚为恐惧派荆轲以献地图为名图谋刺杀秦王秦王展图图穷而匕见。荆轲以匕刺秦王不中被杀。于是秦王大怒命王翦、辛胜攻燕。燕、代兵抵御在易水以西被秦军击破。公元前226年(秦王政二十一年燕王喜二十九年)王翦取燕蓟燕王喜迁都辽东。王翦之子王贲击楚取十余城。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王贲围魏都大梁引黄河大沟的水灌大梁大梁城坏魏王假投降魏亡。
秦既灭韩、魏俘赵王走燕王下一步就是对楚的问题。秦王问李信:多少人伐楚可以取胜。李信说二十万人足够了。秦王问王翦王翦说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说王将军老了李将军壮勇。就派李信、蒙武1领兵二十万伐楚。王翦不得用称病回老家频阳。李信开始取得了胜利后被楚军打败逃回秦国秦王大怒亲自至频阳请王翦出山王翦称老称病但秦王一再恳求王翦便说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答应了。于是王翦率兵六十万伐楚。秦王送到灞上。
王翦行向秦王请求赏赐许多美田宅园池。秦王说将军还愁贫穷吗?
王翦说为大王将有功得不到封侯所以趁大王用我的时候及时请园池为子孙业。秦王大笑。王翦已至关使人回来请求善田五次。有人对王翦说:将军的乞求也太过份了。王翦说:“秦王骄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全都交给我我多请田宅为子孙业正是让秦王以为我只图小利而不起疑。王翦领六十万大军伐楚大破楚师杀楚将项燕。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楚王负刍五年)攻占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秦设置楚郡。第二年王翦更平定了楚江南地降服了越君设置会稽郡。楚亡。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燕王喜三十三年)王贲攻燕的辽东虏燕王喜燕亡。又攻取代虏代王嘉赵亡。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齐王建四十四年)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在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进入齐国虏齐王建于是齐国最后也灭亡了。秦统一了六国。
司马迁说:“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王氏自王翦、王贲以至王离三世为秦将。秦二世时陈胜反秦。王离奉1以下论述王翦事迹取材于《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者不另一一作注。1《史记·王翦列传》作“蒙恬”误今据《史记·蒙恬列传》改。
命击赵国之陈余、张耳于巨鹿。项羽救赵击秦军虏王离秦军降。蒙氏自蒙骜始事秦有功。蒙骜先为齐人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置三川郡。第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公元前244年(秦王政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公元前242年(秦王政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城置东郡。公元前24o年(秦王政七年)蒙骜卒。公元前224年(秦王政二十三年)蒙骜之子蒙武为秦稗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第二年蒙武攻楚虏楚王。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蒙武之子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擢为内史。秦并天下后蒙恬将三十万众守北边筑长城。后为赵高陷害秦二世赐死1。
1《史记·蒙恬列传》。
第十四章荀子、韩非、吕不韦战国末年大一统局势的形成已日趋显著。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荀子、韩非和吕不韦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这一时代要求。
第一节荀子生平和著作荀子名况赵国人。时人相尊称为荀卿。汉宣帝讳询汉人避嫌称为孙卿1。生卒年不详重要活动大约在公元前298年至前238年2。荀子是战国晚期的一位儒家大师。他的一生跟孔子、孟子都有些相象。他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曾到赵、齐、楚、秦等国进行政治活动。他从事著述也是在政治主张不得实现的晚年。他游历各国的具体时间难于确考只能根据《荀子》、《史记》等书的记载说明大体上的时间和情况。
荀子初到齐国1的时间应在齐湣王末年大约是公元前285年间。据说当时是五十岁。荀子是到齐国稷下来游学。齐国都城临淄设置的稷下学宫齐威王时已具规模有淳于髡、邹忌等名士。齐宣王喜好、尊宠“文学游说之士”2前来稷下学宫游学的人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七十六人被授予相当于大夫的爵位3。
荀子初到齐国正当齐湣王兵强势盛的时候。他曾经打算说服齐相治国不能只凭权力地位而要施行“胜人之道”争取统一天下。荀子说:“处胜人之势行胜人之道、天下莫忿汤、武是也。处胜人之势不似胜人之道厚于有天下之势索为匹夫不可得也桀纣是也。”他接着说:“然则胡不敺(运用)此胜人之势赴胜人之道求仁厚明通之君子而托王焉与之参国政、正是非?如是则国孰敢不为义矣?君臣上下贵贱长少至于庶人莫不为义则天下孰不欲合义矣?贤士愿相国之朝能士愿相国之官好利之民莫不愿以齐为归是一天下也。”4他又向齐国君臣告诫说:“今巨楚县(悬)吾前大燕曃岷缶10汗澄嵊摇逼牍如果不奋行“胜人之道”将有被瓜分的危险。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告诫也没有生作用。后来齐国果然被燕将乐毅率领燕、赵、秦、魏、韩五国联军打得大败几乎亡国齐湣王也被楚国的淖齿杀死。荀子总结这一历史教训时指出齐湣王“不由礼义而由权谋”是使齐国由强转弱而至失败的根本原因。他说:“及以燕赵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戮后世言恶则必稽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索隐》。
2据汪中《荀卿子年表》。
1《韩非子·难三》记:“燕子哙贤子之而非孙卿故身死为僇。”据此荀子似在到齐国前曾到过燕国但确否难定。
2《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3《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4《荀子·强国》篇。以下凡引用《荀子》只出篇名。
焉。”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齐襄王复国后学士们返回稷下。这时候田骈一辈人都已死去惟“荀卿最为老师。齐尚脩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据《史记·春申君列传》记:楚相春申君于公元前255年“以荀卿为兰陵(治所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令。”2荀子大约在公元前255年以前即为楚兰陵令以前到过秦国3会见了秦昭王和秦相应侯范睢陈述自己的政见。《强国》篇记述荀子曾经将统一的希望寄托秦国。他称赞秦国“威强乎汤、武广大乎舜、禹”。范睢问他到了秦国看到什么?他回答说:秦国边塞险固地理形势有利山川秀美资源丰富。民俗朴素百吏严肃认真大官奉公守法朝廷清明处理政事的效率高。他认为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王四代之胜不是侥幸而有必然的道理。但如用王者之功名来衡量却又相差很远。他所谓王者之功名即同胜人者之道。《儒效》篇记秦昭王曾向荀子提出“儒无益于人之国”的疑问。荀子回答说:“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慎地做臣子并使他的国君尊贵。又说:儒者在朝廷上当官就会使朝政完美在下当百姓就形成美好风俗。并说儒家的政治能使“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人迹所到)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何谓其无益于人之国也!”荀子的答复得到秦昭王的称赞但却不采纳他的政治主张。正如刘向《叙录》所说:荀子“见秦昭王昭王方喜战伐而孙卿以三王之法说之及秦相应侯皆不能用也。”
荀子在楚国也因遭受谗言得不到重用。刘向《叙录》说:“人或谓春申君曰:‘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孙卿贤者也今与之百里地楚其危乎!’春申君谢之孙卿去之赵。”荀子离开楚国到赵国当在为兰陵令以后的三四年间1。荀子至赵赵孝成王待为上客2。《议兵》篇记载荀子曾和赵国的临武君在赵孝成王面前议论兵法。临武君认为用兵“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荀子认为临武君的见解不对。用兵最根本的一条不是“诈”而是使民心一致争取民心的归向。“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他又说:“仁人之兵”是天下的民心所向能使“百将一心三军同力”从而无敌于天下。
荀子对赵国的君臣说“招延募选隆势诈尚功利是渐(诈欺)之也;礼义教化是齐之(民齐心)也。故以诈遇诈犹有巧拙焉;以诈遇齐辟(譬)之犹以锥刀堕太山”。从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1《王霸》篇。
2春申君以荀子为兰陵令的记载又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刘向《叙录》、应劭《风俗通义·穷通·孙况》。
3《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编年记》载: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王稽·张禄死。”张禄即范睢。范睢为秦相封应侯在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荀子入秦与范睢问答当在公前266年至前255年间。较大可能是在前255年以前的几年内。
1赵孝成王于公元前265年至前245年在位。荀子游赵可能性最大是在前253年左右。2《韩诗外传》卷四说:“孙子去而之赵赵以为上卿。”《战国策·楚策四》亦云“赵以为上卿。”姚宏《战国策·楚策四》注云:“荀子未尝为上卿《后语》作上客当是。”今从之。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临武军又向荀子提出“为将”、“军制”等问题。荀子议兵的基本见解可从他跟他弟子陈嚣的问答中看出来。陈嚣问曰:“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他说:“非汝所知也。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悦)喜。”荀子强调军事手段与道德政治相结合有它合理的因素。但他过分夸大了政治影响的作用对军事特点与作用估计不足。这或许就是赵国君臣不能接受他的意见的一个重要原因。
荀子在赵国议兵的期间春申君的门客中有人对春申君说:“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鲁入齐鲁弱而齐强。故贤者所在君尊国安。今孙卿天下贤人所去之国其不安乎?”春申君使人聘孙卿。孙卿遗春申君书刺楚国因为歌赋以遗春申君1。春申君恨复固谢孙卿孙卿乃行“复为兰陵令”2。
荀子的学生李斯在去秦之前曾向荀子辞行说秦要统一天下他去秦国游说秦王3。荀子不满意李斯只重法术和权谋的主张。《议兵》篇记他们师徒在讨论兵法时对重仁义还是重权谋生严重分歧。李斯问荀子说:“秦四世有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而已。”荀子生气地说:你懂什么?“女(汝)所谓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谓仁义者大便之便也。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故曰:凡在于军(君)将率末事也;秦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汤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鸣条之时也;武王之诛纣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胜之也;皆前行素修也。此所谓仁义之兵也。今汝不求之于本而索之于末此世之所以乱也。”李斯所说的“以便从事”是说怎么有利就怎么去干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荀子认为就是不便利的便利;施行仁义才是真正大便利的便利。荀子对李斯重权谋而轻仁义的思想认为是本末倒置是致乱的根源。荀子对于秦**事力量的强盛是肯定的。但他认为政治的作用比军事力量更为根本。
《史记·楚世家》载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杀荀子也被免官但定居兰陵死后葬在兰陵。
荀子有著作传世。《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荀子这部著作是批判地吸收当时一些学派的优点而特别展了儒家思想体系。
荀子的著作在汉代皇家收藏中有三百多篇其中大多是重复的。经刘向校定为三十二篇大致相当于现今流传的《荀子》。刘向《叙录》说:“所校仇中孙卿书凡三百二十二篇以相交除重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刘向所说的“所校仇中孙卿书”当即皇家图书馆所藏的荀子著作。
1书、赋见《战国策·楚策四》又见《韩诗外传》卷四;“赋”又见《荀子·赋》;大意略同。2刘向《叙录》。又见《风俗通义·穷通》;《战国策·楚策四》、《韩诗外传》卷四所记亦略同但皆不言“复为兰陵令”。
3《史记·李斯列传》说:李斯“至秦会庄襄王卒”约在公元前247年。现存《荀子》三十二篇除书末六篇系荀子弟子所附加外大都可以认为出于荀子之手。据杨倞考证:《大略》是荀子的学生摘录和整理荀子的言论汇集而成“皆略举其要不可以一事名篇故总谓之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五篇都是荀子和他的学生“所引记传杂事”所以放在全书的最后。
荀子的著作从汉以后一直不受重视。唐代杨倞是第一个为《荀子》作注的人清代才又有人继续为《荀子》注释。清末王先谦所作《荀子集解》对《荀子》的训诂考订和注释比较完备。近代梁启雄所撰《荀子简释》可作为初学读本。
论天人关系荀子的思想展了春秋战国以来朴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观点这在他论天人关系时说得很显著。《无论》是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1。
荀子认为只有最高明的人才懂得把“天”和“人”区别开来。他说:“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所说的“天”不是有意志的人格神而指的是自然界。他在《礼论》篇说自然界的生成、变化是“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种生成变化没有意志、目的“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天职是指自然界自身的职能。荀子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常道”、“常数”正表明自然界的运动有其客观必然性。他还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荀子所说的天、神既是自然从而他反对“营于巫祝信祥”否认有鬼神的存在。他在《解蔽》篇举例说楚国夏地方有个名叫涓蜀梁的人既愚蠢胆子又特别小。他在月光明亮的夜晚走路竟将自己的影子和头疑为鬼魅跑到家中便吓死了。荀子接着分析人见鬼完全是由于错觉引起的假象。当人在神志不清或是精神恍惚的时候把无当作有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荀子认为祭祀也只是一种仪式并不是因为真有鬼神。有人问:“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荀子认为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的治乱与“天”没有关系人事才是决定的力量。他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又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是有固定秩序的不会因为尧或桀而改变。政治措施好就得吉祥政治措施坏就会有灾难。荀子又用问答的方式来说明社会的治乱与自然界无关决定治乱的是人事。“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蓄)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1以下凡论述天人关系不注明出处的引文均见《天论》。
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
他更就自然界不常见的怪异现象来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他说:“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傥)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因此荀子认为可怕的并不是自然的怪现象可怕的倒是“人妖”是人为的灾祸。他说:“楛(粗劣)耕伤稼楛耘失岁政险失民田薉(同“秽”荒芜)稼恶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妖。政令不明举措不时本事不理夫是之谓人妖。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妖。妖是生于乱。三者错无安国。”农业生产的破坏政治的昏暗伦常次序的混乱都是“人妖”。这三妖如果生就会危及国家的安全。
在荀子的思想中不只是社会的治乱与“天”没有关系人的贫饥与富裕、疾病与健康、祸凶与吉祥都是人事决定的。他说:“强本(指农业生产)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供养)备(充足)而动时(活动适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2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指自然灾害、变异等情况)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迫近)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荀子承认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同时指出“人”对自然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主观努力去改变自然给人类造福。他提出了光辉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这是“人定胜天”的思想。他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意思是说推崇天而思慕它那如把天当作物来畜养而控制它?顺从天而歌颂它那如掌握自然规律而利用它?荀子又说人能充分运用自然所赋予的“天君”、“天官”诸器官的职能正确对待自然规律“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这就能够使天地为人类服务而万物供人类役使。
荀子否认有人格神的“天”把决定社会变化的力量认为是人事而不是“天”这种观点在当时说无疑是进步的。但荀子也有他的时代局限性。在天人关系中他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合理的。他却又主张“唯圣人为不求知天”这就限制了对自然客观规律不断深入地认识也给“制天命而用之”的范围和效果带来了局限。荀子不迷信鬼神却把祭祀、卜筮作为一种仪式或文饰又为宗教迷信保留了地盘。
论性恶荀子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性恶论跟孟子的性善论相牴牾。
荀子在自然观方面强调“天人之分”在人性论方面也强调“性伪之分”。《礼论》篇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本始材朴”指人性的素质是天然生成的。“文理隆盛”指礼义道德是人为制作的。荀子所谓伪是人为的意思。他认为只有人对天然东西加工才能美好完善。但天然的东西毕竟是人为加工的基础没有这一客观的基础作为对象就无从加工。
荀子批评孟子的性善论不懂得性伪之分混淆了人的本性与“圣人”制作的礼义的区分《性恶》1篇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人性天然如同目明耳聪是不学即能的。而礼义道德等社会规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受了教育学习以后才有的。荀子的这种思想批判了孟子先天道德论的性善说指明人的道德属性是社会环境教有的结果。
荀子反对孟子先验的道德观点。他的性恶论强调人性都是天然生成的。不论是圣、愚、贤、不肖的人本性都是一样的。他说:“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他提出“涂(塗)之人可以为禹”。一个普通人只要肯学习“积善而不息”就可以成为象禹那样的圣人。这是因为“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社会道德)法正(政治规范)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
荀子的“涂之人可以为禹”跟孟子所说的“人皆可以为尧舜”2结论一致。对“礼不下庶人”的贵族观点来说也都具有进步意义。但他们的出点却不相同。孟子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先天的因此启人的“良知”、“良能”就可以使人为善以至成为“圣人”。荀子却根本否定天生圣人的说法。他认为人的道德习性系形成于社会环境教育。《劝学》篇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又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这种社会环境决定人道德品质好坏的思想包含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他也观察到人与动物的不同点在于“人能群(有社会组织)”。但他的认识不能从此再提高一步把人看作是社会的、有阶级性的人。他不能清楚区分自然的人与社会的人不能明确辨别人的生理要求与人的道德品质的关系。他还是把人看作是个体的、生物性的人他所主张的仍是阶级的、抽象的人性论。
荀子批评孟子讲性善是“去圣王息礼义”。其实这是他对孟子的曲解。孟子的性善论并不如此他跟荀子同样是“与圣王、贵礼义”只是立论的基础不同。孟子的性善论是先验的。他认为人恶的品质是后天的变易。人本来都具有善性只是“庶民去之君子存之”1在存有善性的“君子”中虽则“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2而有所不同但与丢失本性的“庶民”是根本不同的。孟子很强调“圣人”用礼义教化人民所谓“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3。他还把“大人”、“劳心”者与“小人”“劳力”者把“治人”与“治于人”“食于人”和“食人”4者严格地区分开来。荀子从人的生理机能、物质**来说明人本来是性恶的善的品质是后1以下关于论性而不注明出处的引文均见《性恶》篇。
2《孟子·告子下》。
1《孟子·离类下》。
2《孟子·尽心下》。
3《孟子·万章下》。
4《孟子·滕文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