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令仪看着心里也难受,就想着总要让舅母开心些才好。可是,离去的是舅母的女儿,那是骨肉相连的亲人,就算自己说再多的话,难道就能让舅母心中好过吗?
还是找些别的事情,让舅母分心大概比较好些。
赵令仪略微一思索,就想到了不如去自己的庄子上住几日,说起来,这庄子自己管着已经有七年的时间,可是还从来没有去过一趟呢,不如让舅母去放松一下,自己也去庄子上实地看看情况。
听庄头说,这庄子的位置是极好的,背后便是枫山,而这个时节,枫山上的红叶虽然不是最好,大约已经能看了。庄子的周围还有好大的一片桂花林,按照时气算,这会子大概也是开的正好的季节,说不准去了还能赏桂花呢。
施氏大概也是觉得心中烦闷,想去疏散一二,所以赵令仪并没有费什么功夫她竟也就同意了,并且说是一家子女眷都去,才热闹。
如此赵令仪和施氏二人商定了第三日出发。
因次日便是大表姐一家人启程的日子,到了第三日去,日子方好,也能让大舅母宽心些,暂时忘了女儿远去的忧愁。
因要去自己的庄子上,若是只带着舅舅家中的人去,而撇下定国公府的人只怕也要被人非议,赵令仪索性在和舅母商量好了以后便回了定国公府,请石老太君等人同去。
一面,赵令仪也是要打发一些人先去收拾庄子,顺便先送一些日常用的东西过去。要不然这么多人一起去,少不得乱糟糟缺了这个少了那个的,倒是不美。
定国公府这边,石老太君说自己年纪大了,不愿意走动,就不去了。三位太太也里四太太说是自己身子不好不能,大姐儿二姐儿两个要绣嫁妆,自然不去。
赵令仪懂得。两位姐姐这是想在家多多陪着祖母几日,二表姐李晴悦的嫁期还在大姐姐前头呢,不是也一定要去?
至于赵嬿婉说是庄子上有虫子什么的,不愿意去。其实谁不明白。她才不愿意和定远伯府的人搅和在一起,只要是有定远伯府中人的地方,她一概都是回避的。
这样也好,若是赵嬿婉去了,还不知道要生出多少是非来。
最后。赵家反而只有二太太和三太太带着赵静姝和赵令仪二人去了。定远伯府去的人多一些,除了大舅母和三舅母,还有大表哥的媳妇杜氏、三表哥的媳妇王氏、李晴悦都去。
次日晚间时候,二郎回府,顺便又带来消息说,明日正好是休沐日,索性李家的几位没有成家的哥儿也都同去散散心。
这几位要去,二郎赵思齐自然也就不能落下。
最后决定,赵家这边,三郎、四郎、六郎都去。五郎和七郎因为母亲不去的缘故就不去了。
如此一来,人多了不少,主子就有十多个,骑马的骑马,坐轿的坐轿,乘车的乘车,人马簇簇、浩浩荡荡的。
李家和赵家的四位太太每人一乘四人轿,几位姑娘分别坐了两辆翠盖珠缨车,李家两位奶奶共坐一辆翠盖珠缨车,余下的各位哥儿便各自骑了马。
后面跟着的就是丫鬟婆子们的车辆。虽然各自房中的人不能尽数都带去。可是每个人也带了三四个贴身服侍的
这些人各自又带着主子的随身物品乘了马车,最后面更有数辆马车上面装着去庄子上要用到的一应物品,唯恐到了庄子上不便,让各位太太奶奶哥儿姐儿们心里不痛快。
姑娘们倒是也就罢了,只是这些丫头们。素日鲜少上街,如今出来,什么都新鲜,一路上就听见马车里面嘀嘀咕咕的声音。
这个说:“你瞧你瞧,那摊子上的纸伞倒是精致。”那个说:“你别挤着我,让我也看看。”又有别的车上的说:“你碰歪了我头上的花儿。”咭咭呱呱。说笑不绝。
更有老成的妈妈们一路上劝着姑娘们注意,别让人看了笑话的声音。
这样乌乌压压的一街的车过了城门口朝着外面行去,若是想不惊动人都难。
其中也就有一部分是有心人。
马车浩浩荡荡的出了城门,赵令仪这些年除了去过两次庙里之外,并不曾出城,因此这般时节出城还是第一次,总觉得很是新鲜。
走到城外不远处,就可见一片的田园风光。
时值秋季,虽然比起春日的百花开放有些不同,可是却也是极好看的眼色,山上田野里都是黄的、红的、橙的、绿的、褐的各种颜色。原本应该萧条的季节,却因为这层层叠叠的颜色,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赵令仪第一次知道,原来秋天的景色比起春日不遑多让。
她一路走着,还在想,要是到了庄子上该是多么美丽的景色,毕竟,早就听说庄子周围的景色比起其他地方还要略微好看些,尤其是枫山的枫叶红透的季节,更是美不胜收。
若是如此,想来舅母看着心里也能舒畅许多。
和坐在马车里的女眷比起来,外面骑着马的哥儿们就越发显得精神抖擞,这样的季节,骑马是最好不过的。他们时而操纵着缰绳跑一段,时而又停下来或者是采一把野花,或者是摘一片叶子,或者是看到路边农人摆摊卖的果子顺道买上一包。
一行人说说笑笑的也有车不多一个时辰,才算是到了庄子上。
庄子上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土地差不多都是赵令仪庄子上的,自然这周围住的也都是赵令仪庄子上的佃户,所以安全之类的也不用太考虑。
佃户们此时都在田里忙着,只觉得呜呜泱泱的过来许多的马车,并不知道是主子要来庄子上暂住,因此只是远远的瞧了几眼,说几句羡慕嫉妒的话,恨不得自己也能做了这些人中间的一个,便再也不用受这田地里劳作之苦。
不过这对他们来说都是不打紧的事,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抢收庄稼。新主子人好心好,收的租子比过去轻了两分,一家子人一年到头的吃喝是不缺。可不能耽误了收成。
这一大片的田地中,有一个村落,零零散散的住着一些人家,最中间是一座五进五出的宅子。便是赵令仪这庄子上的大宅子。
守着宅子的人是府中的下人,并不种田,又因为早早就得了消息,知道姑娘要过来,所以一早就在庄口上迎候。此时见如此多的马车过来。便知道是主子来了,忙就过来磕头请安。
佃户们远远看着,这才知道,原来是主子姑娘来了。
赵令仪等人一路走过,看到的便是秋收的繁忙,金黄的稻穗沉甸甸的,看着就不错,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呢。赵令仪这时候却没有心思盘算,这一季的庄稼能给她带来多少的收益。
因为她是第一次到庄子上来,新奇的厉害。若不是还知道舅母和母亲定然不允许,她都想着自己去田里割两把稻子了。
其实,何止是赵令仪,便是这两府上的哥儿姐儿们,平日里虽然也外出,可真的住到庄子上来这还是第一遭。
对于大户人家的孩子来说,住到庄子上的,差不多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犯了错被发送过来。
到了庄子的路口上,因里面马车太多转不过。所以众人都已经准备下了轿子马车,步行进入宅子里,走在最前面的哥儿们的马都早早有人牵着了。
“还记得当初父亲要让我和姨娘来庄子上住,早知道。庄子上看起来这样的让人心情愉悦,我不如那时候来的好。”赵思齐从车上扶了赵令仪下来凑在她耳边道。
赵令仪如何不知当初的事情,对赵思齐而言,是何等的伤害,这都已经过去多年,可是他心中始终还是耿耿于怀。其实当年伤害了的何止是一个二哥哥。便是自己不是也被伤透了心?
不过,二哥哥这些年很努力,想来明年参加科考,应该是会一鸣惊人。若是如此,二哥哥也算是熬出头了,最不济将来也能和三叔一般开府独居过自己的小日子。
“可是又在混说呢,祖母不同意,父亲怎么能送你来这里?不过是瞎闹腾罢了。”和赵思齐在一起的时候,赵令仪不会假装和父亲关系有多亲近,自是有什么话就说什么了。
旁边有小厮赶过来,手中拿着一束野花并一些各色当季的果子,大约是才从树上摘下来的,看着就很是新鲜。
二郎从小厮手中拿过来递给赵令仪道:“这是我一路上收获的,妹妹看看可还喜欢?”
“这花倒是和咱们家里养的不一样,多了些野趣呢。”赵令仪接过兄长手中碎碎小小的各色野花笑着道:“二哥哥难得会做这样的事呢。”
二郎摸摸脑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原也不是我想到的,只因看着他们都摘花买果子,我也就凑个热闹。”
赵令仪看着二郎的脸都红了,也就不多说,只让丫鬟从二郎手中接了果子过去,自己捧着一束野花笑。
这时候众人都已经下了轿子和马车,看着兄妹两个一起说话,倒觉得难得融洽。
“她们兄妹两个虽然不是一个母亲所生,可关系倒好。”杜氏看着前面走着的兄妹二人,笑着对身边的弟媳妇王氏道。
杜氏进门四年有余,只在前年的时候生了一个女儿,这次因孩子还小,也不曾带来,只放在家中由奶娘照看着。
因施氏不曾给她压力的关系,她看起来倒是也心情不错,似乎也没有着急着想要生儿子的想法。尤其是来庄子上,见着不同以往的景色,她越发觉得心里畅快。以往在家做姑娘的时候,虽然去过庙里,可是却不曾这般到庄子上散心过。
“我瞧着不光是她们两个关系好,便是大伯母好像也忘记这位赵家二郎不是我们姑姑所生的了。”许是受了婆婆平日里的影响,王氏对于赵思齐颇有些不屑一顾的感觉。
也不知道大太太是怎么了,不就是一个姨娘生的庶子,也不是正经的亲戚,这些年居然这般抬秤,难不成是忘记了他见不得人的庶出身份?
“其实,我倒觉得这孩子很好,落落大方的,又是个懂事的,你瞧瞧他的风华气度,不知道的人只怕也不会觉得这是庶出的。”
赵思齐在李家读书七年时间,和杜氏也算是认识。虽然见面的次数不多,可每次见面,赵思齐给杜氏的感觉都很好,再加上李承恭时常说起赵思齐,所以,杜氏对赵思齐的影响还算不错。
“再怎么有气度,别人也不会真当他是嫡出的。要是我说,不一定当年姑姑的事,他姨娘也有份参与呢。”
王氏杜氏二人其实都没有见过李亦柔,所以也说不上有多深的感情,两个人在这件事上的分歧,大约也都是来自各自婆婆灌输的思想不同。
“弟妹,这话可不能乱说,若是给有心的人听见,还不知道闹出什么来呢。”杜氏听了脸色也有些变,朝着周围看了一眼,忙就制止道。
好在王氏也不是太轻狂不懂规矩的,见杜氏变了脸色也就不说话了。索性的是,众人都熙熙攘攘的,又是忙着清点东西,又是忙着看庄子上的景色,并不曾注意她们妯娌二人说悄悄话儿。
窦氏在丫鬟的扶持下走着,也瞧见了二郎给赵令仪送的花儿,不觉笑道:“二郎如今越发懂得和令姐儿相处了。”
这兄妹两个,这些年的关系一直都好,尤其是二郎,对妹妹的关心是实实在在发自内心的。若是不知情的人看着,倒不会觉得这是一嫡一庶,反而要以为是亲兄妹了。
“太太说的是呢,我瞧着,二少爷这一束花是送到了姑娘的心坎儿上了。”月牙是贴身服侍窦氏好些年的丫鬟了,也深知太太对府中的几个孩子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令姐儿自然是喜欢的,女孩子,哪有不喜欢花儿朵儿的。”
众人一面说话,一面顺着充满野趣的石子小路说着话,走到了院子里。(未完待续。)
还是找些别的事情,让舅母分心大概比较好些。
赵令仪略微一思索,就想到了不如去自己的庄子上住几日,说起来,这庄子自己管着已经有七年的时间,可是还从来没有去过一趟呢,不如让舅母去放松一下,自己也去庄子上实地看看情况。
听庄头说,这庄子的位置是极好的,背后便是枫山,而这个时节,枫山上的红叶虽然不是最好,大约已经能看了。庄子的周围还有好大的一片桂花林,按照时气算,这会子大概也是开的正好的季节,说不准去了还能赏桂花呢。
施氏大概也是觉得心中烦闷,想去疏散一二,所以赵令仪并没有费什么功夫她竟也就同意了,并且说是一家子女眷都去,才热闹。
如此赵令仪和施氏二人商定了第三日出发。
因次日便是大表姐一家人启程的日子,到了第三日去,日子方好,也能让大舅母宽心些,暂时忘了女儿远去的忧愁。
因要去自己的庄子上,若是只带着舅舅家中的人去,而撇下定国公府的人只怕也要被人非议,赵令仪索性在和舅母商量好了以后便回了定国公府,请石老太君等人同去。
一面,赵令仪也是要打发一些人先去收拾庄子,顺便先送一些日常用的东西过去。要不然这么多人一起去,少不得乱糟糟缺了这个少了那个的,倒是不美。
定国公府这边,石老太君说自己年纪大了,不愿意走动,就不去了。三位太太也里四太太说是自己身子不好不能,大姐儿二姐儿两个要绣嫁妆,自然不去。
赵令仪懂得。两位姐姐这是想在家多多陪着祖母几日,二表姐李晴悦的嫁期还在大姐姐前头呢,不是也一定要去?
至于赵嬿婉说是庄子上有虫子什么的,不愿意去。其实谁不明白。她才不愿意和定远伯府的人搅和在一起,只要是有定远伯府中人的地方,她一概都是回避的。
这样也好,若是赵嬿婉去了,还不知道要生出多少是非来。
最后。赵家反而只有二太太和三太太带着赵静姝和赵令仪二人去了。定远伯府去的人多一些,除了大舅母和三舅母,还有大表哥的媳妇杜氏、三表哥的媳妇王氏、李晴悦都去。
次日晚间时候,二郎回府,顺便又带来消息说,明日正好是休沐日,索性李家的几位没有成家的哥儿也都同去散散心。
这几位要去,二郎赵思齐自然也就不能落下。
最后决定,赵家这边,三郎、四郎、六郎都去。五郎和七郎因为母亲不去的缘故就不去了。
如此一来,人多了不少,主子就有十多个,骑马的骑马,坐轿的坐轿,乘车的乘车,人马簇簇、浩浩荡荡的。
李家和赵家的四位太太每人一乘四人轿,几位姑娘分别坐了两辆翠盖珠缨车,李家两位奶奶共坐一辆翠盖珠缨车,余下的各位哥儿便各自骑了马。
后面跟着的就是丫鬟婆子们的车辆。虽然各自房中的人不能尽数都带去。可是每个人也带了三四个贴身服侍的
这些人各自又带着主子的随身物品乘了马车,最后面更有数辆马车上面装着去庄子上要用到的一应物品,唯恐到了庄子上不便,让各位太太奶奶哥儿姐儿们心里不痛快。
姑娘们倒是也就罢了,只是这些丫头们。素日鲜少上街,如今出来,什么都新鲜,一路上就听见马车里面嘀嘀咕咕的声音。
这个说:“你瞧你瞧,那摊子上的纸伞倒是精致。”那个说:“你别挤着我,让我也看看。”又有别的车上的说:“你碰歪了我头上的花儿。”咭咭呱呱。说笑不绝。
更有老成的妈妈们一路上劝着姑娘们注意,别让人看了笑话的声音。
这样乌乌压压的一街的车过了城门口朝着外面行去,若是想不惊动人都难。
其中也就有一部分是有心人。
马车浩浩荡荡的出了城门,赵令仪这些年除了去过两次庙里之外,并不曾出城,因此这般时节出城还是第一次,总觉得很是新鲜。
走到城外不远处,就可见一片的田园风光。
时值秋季,虽然比起春日的百花开放有些不同,可是却也是极好看的眼色,山上田野里都是黄的、红的、橙的、绿的、褐的各种颜色。原本应该萧条的季节,却因为这层层叠叠的颜色,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赵令仪第一次知道,原来秋天的景色比起春日不遑多让。
她一路走着,还在想,要是到了庄子上该是多么美丽的景色,毕竟,早就听说庄子周围的景色比起其他地方还要略微好看些,尤其是枫山的枫叶红透的季节,更是美不胜收。
若是如此,想来舅母看着心里也能舒畅许多。
和坐在马车里的女眷比起来,外面骑着马的哥儿们就越发显得精神抖擞,这样的季节,骑马是最好不过的。他们时而操纵着缰绳跑一段,时而又停下来或者是采一把野花,或者是摘一片叶子,或者是看到路边农人摆摊卖的果子顺道买上一包。
一行人说说笑笑的也有车不多一个时辰,才算是到了庄子上。
庄子上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土地差不多都是赵令仪庄子上的,自然这周围住的也都是赵令仪庄子上的佃户,所以安全之类的也不用太考虑。
佃户们此时都在田里忙着,只觉得呜呜泱泱的过来许多的马车,并不知道是主子要来庄子上暂住,因此只是远远的瞧了几眼,说几句羡慕嫉妒的话,恨不得自己也能做了这些人中间的一个,便再也不用受这田地里劳作之苦。
不过这对他们来说都是不打紧的事,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抢收庄稼。新主子人好心好,收的租子比过去轻了两分,一家子人一年到头的吃喝是不缺。可不能耽误了收成。
这一大片的田地中,有一个村落,零零散散的住着一些人家,最中间是一座五进五出的宅子。便是赵令仪这庄子上的大宅子。
守着宅子的人是府中的下人,并不种田,又因为早早就得了消息,知道姑娘要过来,所以一早就在庄口上迎候。此时见如此多的马车过来。便知道是主子来了,忙就过来磕头请安。
佃户们远远看着,这才知道,原来是主子姑娘来了。
赵令仪等人一路走过,看到的便是秋收的繁忙,金黄的稻穗沉甸甸的,看着就不错,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呢。赵令仪这时候却没有心思盘算,这一季的庄稼能给她带来多少的收益。
因为她是第一次到庄子上来,新奇的厉害。若不是还知道舅母和母亲定然不允许,她都想着自己去田里割两把稻子了。
其实,何止是赵令仪,便是这两府上的哥儿姐儿们,平日里虽然也外出,可真的住到庄子上来这还是第一遭。
对于大户人家的孩子来说,住到庄子上的,差不多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犯了错被发送过来。
到了庄子的路口上,因里面马车太多转不过。所以众人都已经准备下了轿子马车,步行进入宅子里,走在最前面的哥儿们的马都早早有人牵着了。
“还记得当初父亲要让我和姨娘来庄子上住,早知道。庄子上看起来这样的让人心情愉悦,我不如那时候来的好。”赵思齐从车上扶了赵令仪下来凑在她耳边道。
赵令仪如何不知当初的事情,对赵思齐而言,是何等的伤害,这都已经过去多年,可是他心中始终还是耿耿于怀。其实当年伤害了的何止是一个二哥哥。便是自己不是也被伤透了心?
不过,二哥哥这些年很努力,想来明年参加科考,应该是会一鸣惊人。若是如此,二哥哥也算是熬出头了,最不济将来也能和三叔一般开府独居过自己的小日子。
“可是又在混说呢,祖母不同意,父亲怎么能送你来这里?不过是瞎闹腾罢了。”和赵思齐在一起的时候,赵令仪不会假装和父亲关系有多亲近,自是有什么话就说什么了。
旁边有小厮赶过来,手中拿着一束野花并一些各色当季的果子,大约是才从树上摘下来的,看着就很是新鲜。
二郎从小厮手中拿过来递给赵令仪道:“这是我一路上收获的,妹妹看看可还喜欢?”
“这花倒是和咱们家里养的不一样,多了些野趣呢。”赵令仪接过兄长手中碎碎小小的各色野花笑着道:“二哥哥难得会做这样的事呢。”
二郎摸摸脑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原也不是我想到的,只因看着他们都摘花买果子,我也就凑个热闹。”
赵令仪看着二郎的脸都红了,也就不多说,只让丫鬟从二郎手中接了果子过去,自己捧着一束野花笑。
这时候众人都已经下了轿子和马车,看着兄妹两个一起说话,倒觉得难得融洽。
“她们兄妹两个虽然不是一个母亲所生,可关系倒好。”杜氏看着前面走着的兄妹二人,笑着对身边的弟媳妇王氏道。
杜氏进门四年有余,只在前年的时候生了一个女儿,这次因孩子还小,也不曾带来,只放在家中由奶娘照看着。
因施氏不曾给她压力的关系,她看起来倒是也心情不错,似乎也没有着急着想要生儿子的想法。尤其是来庄子上,见着不同以往的景色,她越发觉得心里畅快。以往在家做姑娘的时候,虽然去过庙里,可是却不曾这般到庄子上散心过。
“我瞧着不光是她们两个关系好,便是大伯母好像也忘记这位赵家二郎不是我们姑姑所生的了。”许是受了婆婆平日里的影响,王氏对于赵思齐颇有些不屑一顾的感觉。
也不知道大太太是怎么了,不就是一个姨娘生的庶子,也不是正经的亲戚,这些年居然这般抬秤,难不成是忘记了他见不得人的庶出身份?
“其实,我倒觉得这孩子很好,落落大方的,又是个懂事的,你瞧瞧他的风华气度,不知道的人只怕也不会觉得这是庶出的。”
赵思齐在李家读书七年时间,和杜氏也算是认识。虽然见面的次数不多,可每次见面,赵思齐给杜氏的感觉都很好,再加上李承恭时常说起赵思齐,所以,杜氏对赵思齐的影响还算不错。
“再怎么有气度,别人也不会真当他是嫡出的。要是我说,不一定当年姑姑的事,他姨娘也有份参与呢。”
王氏杜氏二人其实都没有见过李亦柔,所以也说不上有多深的感情,两个人在这件事上的分歧,大约也都是来自各自婆婆灌输的思想不同。
“弟妹,这话可不能乱说,若是给有心的人听见,还不知道闹出什么来呢。”杜氏听了脸色也有些变,朝着周围看了一眼,忙就制止道。
好在王氏也不是太轻狂不懂规矩的,见杜氏变了脸色也就不说话了。索性的是,众人都熙熙攘攘的,又是忙着清点东西,又是忙着看庄子上的景色,并不曾注意她们妯娌二人说悄悄话儿。
窦氏在丫鬟的扶持下走着,也瞧见了二郎给赵令仪送的花儿,不觉笑道:“二郎如今越发懂得和令姐儿相处了。”
这兄妹两个,这些年的关系一直都好,尤其是二郎,对妹妹的关心是实实在在发自内心的。若是不知情的人看着,倒不会觉得这是一嫡一庶,反而要以为是亲兄妹了。
“太太说的是呢,我瞧着,二少爷这一束花是送到了姑娘的心坎儿上了。”月牙是贴身服侍窦氏好些年的丫鬟了,也深知太太对府中的几个孩子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令姐儿自然是喜欢的,女孩子,哪有不喜欢花儿朵儿的。”
众人一面说话,一面顺着充满野趣的石子小路说着话,走到了院子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