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的葬事办得十分隆重。这大概是李世民登基之后大唐所举办的最盛大的一个葬礼比当年李勉的葬礼还要隆重。最后李晟的遗体被葬于离崇陵不远的一块风水宝地。只等将来李适驾崩后他再迁来给皇帝陪葬。

    送走了李晟李世民的心情异常的沉重。这些年来李晟一直是他最知心的朋友、肝胆相照的战友也是最重要的股肱之臣。十年来李晟为大唐出生入死历经大小数战每战皆胜成了大唐名符其实的战神。他的死无疑是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

    一连几日李世民都沉浸于悲痛之中。武元衡等人劝慰了许久好不容易才让皇帝恢复了一点往日的气色。

    风雪渐止雪融之时天气越的寒冷。

    弘文殿军机处里李世民双眉紧锁细心的研究着行军地图。这时韩愈来报说右神武卫大将军李光颜到了。李世民忙叫请了进来。

    李光颜还很年轻三十出头的年纪。生得浓眉大眼方脸长须身材高大挺拔颇有几分神庙中的天将气质。李世民第一眼看到就颇为顺心和欢喜。

    “微臣右神武卫大将军李光颜拜见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光颜声如洪钟大马金刀的拜倒下来“爱卿请起。”李世民走到他面前让他起了身仔细打量了一番满意的点头道“不错果然是天生武者、容姿英堂堂一表凛凛一躯呀!”

    “陛下过奖了……”李光颜脸一红连忙低下头来拱手而拜。

    “哈哈!”看到他这副窘样。李世民忍不住笑了起来“坐吧不必拘礼。朕虽然是第一次见到你却对你的英雄之名早已耳闻哪!据说你与你大哥李光进是出了名的河北双雄。李光进擅长谋略与统率而你则是万军丛中斩敌酋级的绝世猛将。你兄弟二人跟随马燧征战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就连一向心高气傲的万人敌李晟也夸赞你是大唐难得的勇猛之将比他年轻地时候过之而无不及。”

    “陛下和李太尉、马大帅都太过谬赞了。”李光颜谦虚的拜道。“末将只是匹夫之勇如何能与李太尉的智勇相提并论?”

    “嗯好了不必谦虚了。”李世民说道“朕命你从江南提调大军前来可曾一切办妥?”

    “回陛下。”李光颜重一抱拳应道“微臣接到圣旨后丝毫不敢怠慢。仅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在江淮、黄淮一带调集了十万大军与二十万石粮食。目前。这些兵马与粮草都已经聚集在长安城外随时听候陛下调谴。”

    “嗯辛苦你了。”李世民拍了拍李光颜结实的肩膀。满意的点头微笑道“这样的风雪天气让你十日之内征集大军与粮草并行军千里赶到长安着实让你为难了。…远来辛苦你回去好生歇息。朕稍后会派人去慰军的。”

    “多谢陛下微臣告退!”李光颜一丝不苟的行了礼。退了下去。

    武元衡看着这员虎将的背影。点头赞道:“不错地确是一员良将。当年微臣在征讨淮西与青州时曾多次听闻他的大名。河北一带。李光进、李光颜兄弟二人也是大名鼎鼎。尤其是这李光颜。是出了名的勇冠三军的大将。这样的人才陛下要多多雕琢和培养才是。”

    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朕何尝不知道他是可塑之才?李晟去世。朕顿时感觉失了一条膀臂。再加上李怀光带走了许多的兵马和将军朕突然一下感觉身边少了许多可用之人。为今之际也正好培养掘新人了。李光颜朕看好他是可塑之材。最重要的是他还只有三十岁年轻多好。能让马燧和李晟还有你武元衡都赞不绝口的人应该错不了。朕这次如若真的御驾亲征就打算让他来打先锋“怎么陛下还有犹豫?”武元衡疑惑的问道。

    “说没有任何犹豫是假话。”李世民轻吁了一口气皱着眉头说道“最明显地困难就是粮草与军饷开销。李怀光刚刚带走三十万石粮草朝廷要应付过冬和明年的春耕还要准备相当多的存粮。如果朕再亲提大军出战就会十分地吃紧。一下子出动几十万大军来征战……朕担心这几年所积累的一点存货和财福会立马消耗殆尽。朕这样穷兵窦武于社稷终是不利呀!”

    “陛下说得也是……”武元衡话锋一转说道“不过现在不是我大唐主动挑起战事。战争也是避无可避了。虽然吐蕃人还没有直接剑指中原可赤松德赞的用心已是昭然若揭。他就是想通过打压回鹘间接的对付我大唐。万一到回鹘因为内乱而被吐蕃钳制赤松德赞就有可能控制住分崩离析的回鹘人逼迫他们与我大唐为敌。到时候北方的草原与河陇一带包括剑南一带有可能会期时出现敌人来攻击。赤松德赞想玩一次大地。他这是想对我大唐来一次全面开战哪!”

    “说得好。朕也有了这样地感觉。”李世民说道“北庭和草原上闹得不可开交。河陇、剑南却安静得出奇。这种安静太不正常了。赤松德赞的确是在酝酿一个大动作想要动一场规模巨大的战役对我大唐全面开战。他憋得够久了——四年!四年来吐蕃忍气吞声地没有和大唐生任何磨擦就是在密谋玩一局大地。好那朕就陪赤松德赞玩!”

    “陛下真的已经决定了么?”武元衡问道。

    李世民眉头一皱:“为什么这样问?”

    四下没有旁人武元衡也不回避地直接问道:“陛下可有想过为什么李泌和李晟都不约而同的请陛下御驾亲征?”

    李世民微微一怔随即恢复了平静缓缓的点了点头说道:“朕。当然能理会他们的深意。”

    “既然如此微臣也就没有疑虑了。”武元衡轻吁了一口气说道“微臣马上联合兵部的人为陛下征调人马和粮草。陛下请放心微臣就算是砸锅卖铁也绝不让出征在外地将士少吃一顿饭、少领一个铜板的饷银。”

    “嗯……辛苦你了伯苍。”李世民轻叹了一声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李晟去了。左神策卫的事情。都落在了军机处的肩膀上。实际上也就是落在了你的肩膀上。朕本想让你入主阁部担任宰相可是你实在太忙、担子太重了。朕都有些不忍心了。再等等吧。等战事稍停朕给你放一段假期好好歇息一下。再这样忙下去朕担心你也会像李晟一样积劳成疾。”

    “多谢陛下挂怀。微臣虽然是一名弱质书生但好在小病不断大病不患不会有问题的。”武元衡诙谐的说道“正所谓破罐子经摔嘛!”

    “哈哈!”李世民放声一笑。说道“好你忙吧。朕去一趟将作监。让他们给朕做一套铠甲。朕可是有些年头没穿过铠甲了。以前的那副都不能穿了人胖了呀!如果不定制看来还难以选到合适的战甲。”

    “陛下好走!”武元衡拱手拜送。看着皇帝地背景武元衡担忧的摇头叹道:皇帝也不容易呀……

    出了弘文馆。李世民一直在闷头沉思。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在刚刚听说了李泌劝自己御驾亲征后。李晟也留下了这样的遗言。他们二人还真是心有灵犀。

    其实李世民自己也想过很多次了要御驾亲征解决河陇的事情。其原因无外乎几条。其一。如果李晟仍然健康的活在人世。这趟差事肯定是李晟的。一来他在西部声望极高对那边的地理民风和吐蕃的作战风格都相当的熟悉。马燧在能力上并不比李晟差。可是他或许并不能适应西边的战斗。浑在能力上稍逊一筹他还没有那个统筹全局操纵一切能力。所以在元帅地人选上一时间出现了真空。如果李世民自己不挂帅是难以找出一个合适的元帅来的。

    其二李怀光已经出征北伐。大唐再出兵征讨陇右就会与他形成一条统一战线。整个巨大地战场都演变成了一场战役。到时候李怀光的军队肯定是要与西征的神策军配合的。李怀光威望极高而且职位也高到了阵前如果没有一个能指挥得动他的人对他号施令是很难形成密切配合的。万一在战局上配合失误就有可能酿成巨大地惨祸。而能够指挥李怀光地人本来就不多。皇帝绝对是当仁不让的唯一人选。

    其三。李世民是以军事起家、以军队为根基的皇帝。登基几年来从来没有经历过任何战事。不管是平淮、讨青、征河北还是出兵北上回鹘所有地机会和军功他都让给了自己手下地将军。不得不说他在军队里的威望在一天天降低。而手下地将军的名声则在一天天升高。臣盖过君这可是大忌。如果皇帝不拿出一点军事上的本事来人员更新换代极快的军队很有可能只认得将军而不认得皇帝了。自从削去节度使以后大唐的军权都集中在了少数几个大将军手中。这些人的威望日隆的同时李世民也感觉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在不断削弱。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危险信号。因为人的忠诚既是这世上最值得信任的东西同时也是最靠不住的东西。在帝王的心术当中没有人是绝对靠得住了。唯有自己亲手掌握的一切才是真实的。所以他需要在登基之后亲自指挥一场巨大的战役以胜利来奠定自己无上的权威。要让天下人都不要忘记了他这个皇帝才是大唐第一将军。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河陇一带是现在大唐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要收复这里除了要在军事上做出严密而周详的部署、在战场上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这个中的许多政治关系。河陇历来就是大唐、吐蕃和回鹘的兵家必争之地。这些地方的民族成份也很复杂历来就是汉胡杂居。丝绸之路上的异邦外民也有许多是居住在河陇。打起仗来的时候民族问题是最为敏锐的。许多的事情都需要皇帝直接来定夺。如果阵前的将军早请示晚汇报还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的时间。与其这样还不如皇帝亲临阵前来亲自指挥。另外赤松德赞既然下了狠心要密谋一场巨大的战役也不容李世民自己不亲自接招应敌了。他与赤松德赞之间始终要有个了断。一山不容二虎他们二人之间不分个胜败死活是不会结束的。李世民也清楚赤松德赞并非等闲之辈。现今在如此巨大的战役之中能大唐能和他直接对话的人并不是太多。同时赤松德赞的野心、狂妄和无礼也激了李世民的斗志。虽然李世民深知吐蕃铁骑在河套平原上的厉害但也铁下了心来要与赤松德赞决一雌雄!

    皇帝亲自到将作监来定货可把这里的匠人们吓坏了。再听说皇帝是要定做一副上阵的铠甲更是让这些人震惊不已。众工匠详细的询问了皇帝的要求、量过了身价尺码马上动手开工制作了。

    看着将作监那些大小的兵器铠甲李世民身上的热血也在隐隐奔流。他心中暗自道:赤松德赞来年春暖花开之时你我相决于疆场生死一搏!

章节目录

残唐重生李世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寻香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91章 英雄所见略同-残唐重生李世民百度百科,残唐重生李世民,笔趣阁并收藏残唐重生李世民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