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以后武元衡等人一起商议的整顿吏治的规划提交了上来。这其中的第一条就是裁减检校官和员外官。检校官原本就是荣誉虚衔拿薪不办事的。李适在位时为了安抚外地节度使封了大量的检校官。这些节度使非但不在朝堂上出力办事还要朝廷拨下薪俸去养他们。员外官的情形和检校官有点类似大多是破格提拔起来的官员属于正常编制之外的。甚至有许多受宠的宦官被任命为了三品吏部员外郎这样的职务。和武元衡同等级别却是一点公职也不履行却享受同等的待遇。

    裁减掉检校官和员外官能大大的缩减朝廷开支精简编制。对于这一点朝堂上的所有人没有任何疑义一致通过。

    规划中的另外一个重点却是裁减朝廷三省六部和各司各属正常的编制。以吏部为例裁减之后仅留下尚书一人侍郎二人侍中二人主事二人令吏十五人。另外还有司封郎中、司勋郎中、考功郎中各一人以及这三个分部下属的部分官员。从整体上看正常编制的人数都被裁去了一办。

    这个意见一公布可就立马在朝堂上引了巨大的争议。正常的编制都被裁去了一半这也就意味着现在站在朝廷之上的人有一半要脱下袍服回家去。这些人自然就不乐意了。朝堂上的争论一时间沸沸扬扬。

    李世民冷眼相看也不急于作和拍板。看着这些闹情绪的官员他心中暗自想道:凡是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人人都会急于反驳。这些官员们尚且如此假如我下令要削王那些王公们还会善罢甘休?

    由于皇帝没有出面决断裁减朝廷正常编制的事情一时搁浅了下来。但是。检校官与员外官却是顺利的裁汰了。仅长安一个地方就裁汰了三百多名拿钱不办事的员外官。整个大唐的天下总计要裁去二千多名检校官和员外官。光是用来支付这些人地薪俸就足以武装起一支万人的军队了。裁官令下达的时候大唐各地自然有些怨气和不满的声音。但检校官和员外官毕竟只是对一些人加奖的虚职这些人或许并不是太在乎。所以。执行下来倒也没有真正遇到多大的困难。

    至于裁减朝廷正常编制的事情李世民倒是不急于下决断。一步步来稳打稳扎不能让当前地局势陷入过大的混乱之中。等员外官和检校官裁汰完毕大家适应一段时间以后。再办这件事情。

    这一天傍晚李世民刚刚从弘文殿办完公务回到武德殿里。皇城监门将军郭钢来报说京兆尹张入宫求见。李世民宣他入见。

    李世民在御书房中接见了张。多日不见。张的身体看来好了许多精神抖擞的跪拜行过了礼李世民给这位四品大员赐了座。

    张的神情。%小%说%网看来却是有些紧张。他四下看了一眼说道:“陛下乞退左右。微臣有要事启奏。”

    李世民微微惊疑让左右伺候地宦官和宫女都退了下去说道:“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张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拿出了一封奏折亲自递到了皇帝的御桌上低声道:“陛下请过目。”

    李世民狐疑的拿起折子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低声喝道:“居然有这样的事情!”

    张神情凝重:“陛下这是微臣刚刚接到地密报。微臣以为此事异常重大于是即刻进京将此事汇报给了陛下。”

    “办得不错。”李世民暗吸了一口长气对张说道“此事。一定要严守口风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回去之后。你就像什么事情也没有生如同往常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微臣明白。”张拱手一拜郑重领命。

    “报信之人你带来了么?”“回陛下带来了。就在武德殿外候召。”

    “传他进来。”

    张亲自出去将随行的一人叫了进来。那人年约四十虽然穿着一身百姓人家的寻常衣物可本身在军中混得烂熟地李世民还是一眼就看出此人定是行伍出身是个军人。

    来人叩拜行礼之后李世民问他:“姓什名谁官居何职?”

    “回陛下。末将董双乃是东都畿防兵马使路嗣恭路将军帐前的中侯将军。”来人说道“路将军密派末将化身平民进京务必将一份密报亲手呈交给京兆尹张大人。”

    李世民不动声色的说道:“密报中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董双回道:“末将是路将军的心腹对于密报中所言之事也略知一二。”

    “很好。”李世民说道“张你且先退下。回去之后将有人向你献上密报之事一定要严守口风不能泄露。他日朕会有封赏与你。”

    张拜倒:“微臣只求为陛下尽心尽力办事不求封赏。微臣告退。”

    张走后李世民让俱文珍亲自出宫将李晟请进了武德殿里。密报中的事情他暂时并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

    李晟进了御书房李世民直接将那份密报给他看了。李晟的反应也是无比惊讶:“居然会有这样地事情!”

    “朕也感到很震惊但现在看来此事的真实性很大。”李世民说道“送信之人就在这里我们不妨听听他是怎么说。董双把你知道的事情全都说出来。”

    “是陛下。”董双倒是个精细的人要不然也不会肩负起如此重大的使命了。他不慌不忙地说道:“东都畿防兵马使路嗣恭路将军与东都留守韩全义是同袍好友。五日前韩全义秘密的将路将军请进了洛阳商议大事。路将军回来之后寝食不安。原来。韩全义请路将军入东都是为了和另外几位亲王和郡王一起商议谋叛之事!”

    李晟恍然一怔:“还有亲王和郡王?!”

    李世民面色平静眼神中却是有了一丝怒意:“这里没有外人。董双究竟有哪些亲王和郡王参预了此事你给朕一一道出。”

    “是。”董双拱手一拜说道“为了安全起见。路将军也没有将参预之人地名单写在奏折中而是用刀刺在了末将的背上。所以有哪些人末将自己也不知道。敢情这位大人剥掉末将地衣物查看再报之陛下。”说罢就自己去解衣物。

    李晟上前解到了他的上衣。果然看到他背上有累累的血痕。李世民也亲自上前来和李晟一起睁大了眼睛细细辩认都各自吃了一惊:领头的亲王居然是隋王李迅和荆王李选。这两人。都是李适的亲弟弟当今皇帝的亲叔叔。另外还有他们的一些子侄大约有七八个郡王。

    李世民恨得咬牙切齿:“这些混帐东西。都反了!”

    李晟急道:“陛下这也是不幸中地万幸。幸好东都东都畿防兵马使路嗣恭路忠君爱国将此事密报给了陛下。为今之际就是趁他们还没有起事谋反趁早将这一场灾厄平息于无形之中。微臣不才愿领一支人马进入东都捉拿隋王李迅和荆王李选以及东都留守韩全义献与陛下落。”

    李世民眉头一拧心中飞快的思索了一下。摆了摆手说道:“不着急。董双从今日起你就留在朕的身边当侍卫哪里也不要去了。稍后朕会派人来给你一点伤药。你背上的伤痕自行敷药料理。明白么?”

    “末将明白。末将谢陛下隆恩!”董双跪倒下来。磕头谢恩。一个小小的中侯帐吏瞬间被提升成了皇帝身边地侍卫。可谓是平步青云了。

    李世民让董双退了下去只留了李晟在御书房中。“朕最担心的事情始终还是生了。”李世民既怒又恨的说道“关内的那些皇族们对朕不满已经由来已久。朕当初还只是汉王的时候他们就沆瀣一气一起抵制和打压朕。等朕登了基这些人惶惶不可终日始终担心朕会和他们秋后算账。现在终于忍不下去要铤而走险了。他们就没有想过事败之后地下场吗?”

    李晟小心的说道:“陛下……历来谋叛之人心中想的都是成功之后地好处。要不然他们也不会铤而走险了。关内的皇族们历来对陛下不是很拥戴。在他们看来陛下可能还是篡逆的不孝子孙……而且由于他们之前曾为难过陛下尽管陛下对他们宽容相待不记前仇可他们却未必会这样想。所以他们心中一直压抑着恐惧。时间一长忍不住以后就爆了。”

    李世民面带怒容恨恨的说道:“当年一起栽害朕的皇族贵戚们肯定是不止嘉王和韶王两个人的。朕在登基之前为了解决大军的粮荒问题曾经把嘉王和韶王整治了一回。而且逼他们答应在日后进行农田革新时主动交出手中屯集的田亩。这让其他地人心惊胆战。于是他们就趁朕还没有动手整治皇族与农田之前想要动手了。看来朕与关内皇族的这一场战争已经是无可避免了。”

    “无可避免?”李晟愕然的重复了一句。

    “是的无可避免。”李世民说道“良器也不是外人朕也不瞒你。玄卿公登仙之时当面给朕留下了唯一的一条遗嘱:若要治吏必先削

    李晟周身一震慌忙拜倒下来:“陛下微臣愿意放弃王爵降低食碌!”

    李世民上前来扶起李晟微笑说道:“良器你这是干什么?朕对你说这个可不是针对你来含沙射影。你功高社稷享受这个王爵倒是情理之中地事情。朕和玄卿公所针对的是那些出身皇室却对江山社稷没有一丝贡献、反而还要平添祸乱地废物们。现在你也看到了那些废物们守着金山银山穷奢极欲还不够还要来谋取朕的江山给天下带来灾难。这样的王爵我大唐留他何用?”

    李晟的额角流下一丝汗渍拱手道:“陛下英明……不过微臣也的确是心甘情愿愿意放弃王爵。只要能为江山造福为陛下效力哪怕是一介布衣微臣也无怨无悔。微臣身上的这个郡王头衔是太上皇所赐当时也无非是为了笼络微臣。陛下若有需要随时都可以拿回去。微臣毫无怨言心安理得。”

    “这件事情我们暂时不要提。”李世民面带微笑的说道“还是先一起想个法子解决东都那边的问题吧。隋王李迅和荆王李选联合了七八个子侄郡王计划在东都谋判这无异于是让大唐的朝廷在肘腋生患祸害无穷啊。而且我们暂时还不知道他们在长安有没有眼线和接应。朕估计这个可能性也比较大。朕如果是他们肯定会先想办法控制皇帝然后在洛阳举事。这样就容易成功多了。”

    李晟说道:“可是长安有陛下最忠实的千军万马在拱卫皇城之内更是戒备森严。他们如何可能成功?”

    李世民略微一笑:“假如他们要针对的是朕一个人而不是朕的千军万马呢?”

    李晟眉头一拧:“陛下的意思是——他们有可能要刺驾?!”

章节目录

残唐重生李世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寻香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26章 肘腋生患-残唐重生李世民小说,残唐重生李世民,笔趣阁并收藏残唐重生李世民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