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终于见识到了北府那庞大的战争机器证实了传说中的事实。东路徐当率领五万北府军一路攻陷淮阴临淮射阳和高邮范六叛军又重施惯技领着残军逃回了盐渎谁知北府的第二近海舰队却在盐渎东边的海面等着他们无路可逃的范六立即投降但是北府军却没有因此而放过他。范六和他的两千亲信党羽被押解回了淮阴在这座他曾经称帝的城池里北府官员当着数万百姓的面历数范六及其党羽的累累罪行然后将这两千余人尽数押到淮河边以谋逆大罪全部斩。为害徐州数年的范六叛逆终于被肃清了。
徐当大军继续南下临泽的袁瑾和朱辅率领数千朝歌军负隅顽抗最后在两万北府军的雷击之下先后身死余部五千余人尽降。
江左朝廷驻扎在临淮盱眙的是东海太守刘波他在数万北府大军团团包围下还没有等到朝廷的诏书便出城投降交出了官印和手里的兵马。驻守广陵的桓石虔却没有那么好说话他在北府大军的包围下守住广陵城死活不吭气既不开打也不投降。但是到了第五日朝廷却送来了一道措词严厉的诏书要求桓石虔在内的各路人马必须听从北府的调度和指挥。
桓石虔泪流满面地面向建康跪拜施礼然后交出了军队和广陵城黯然地带着家人赶往许昌待罪。
徐当随即攻入海陵(今江苏泰州)接着在北府海军第四近海舰队的配合下遣军渡江取了京口。京口现在已经群龙无而且兵力空虚就这样落入了北府之手。而徐当在广陵停了下来开始稳定起徐州的局势十一月北府从冀、并州抽调了三万府兵增援东路作战。徐当遣王开、朱武章领三万大军南下。归于中路柳畋统辖接受统一指挥平剿三吴叛乱。而也在这一月曾华上表任命的徐州刺史章琨在彭城上任。
中路柳畋领两万大军渡江之后一举击破桓秘、桓济、桓熙的叛军收复建康城。桓秘叔侄拥会稽王司马道子汇合城外的袁恩军仓惶东逃准备逃回老巢京口。谁知在路上袁恩突然难布下伏兵将桓秘、桓熙、桓济连同司马道子数百人尽数杀死。算是会为其义父袁真报仇。在逃回临淮的路上灌秀突然反正斩杀袁恩及其亲信三百余人夺回桓秘叔侄以及司马道子的级领军向建康投诚。
柳畋坐镇建康先接收了桓冲地两万官兵缴械整编。而桓冲上表朝廷辞去所有官职并传令扬、豫、广、徐、交诸州兵马原地待命不得异动而自己带着家人赴许昌待罪。十月中柳畋汇集了五万后续从司、豫、兖州调集的府兵。遣阎叔俭为前锋领军与王开、朱武章部汇合直下三吴。十一月北府军在阳羡大败孙、卢叛军斩四千余余部分串吴兴郡和会稽郡。而就在十月接到命令的北府近海第三舰队汇集了一万水兵和五千水手辅兵一举收复了上虞、句章、余姚和山阴。直接端了孙泰的老巢。接着又继续攻陷了永兴与早就接过防务的钱塘连成一片。
孙泰见去路已断。只得转向逃往吴郡王开、朱武章领军紧追不舍。孙泰残军从三万一路逃散最后所剩无几但都是他最忠诚的信徒。逃到海盐孙泰无路可逃。只得跳海自尽。三千余信徒也跟着他一起跳海一起成为水仙登入仙堂。
而卢悚见吴郡和吴兴郡都去不了。只得调头南逃。十二月卢悚残军三千余逃入吴郡桐庐被宽阔的浙江所挡。看到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大弟子许龙突然难准备用师傅卢悚的人头去将功赎罪谁知却被卢悚知道了立即先动手反击。两票人马在浙江边上打得死去活来等阎叔俭领军赶到时卢悚残军没剩几个人了只得束手就擒而那位可怜的废帝海西公却死在乱军之中只留得一具干瘦地遗骸。卢悚等七百人被押解到建康与孙泰残余生还的家人亲信五百余人尽数被斩于东吴门前至此波及三吴的孙泰、卢悚五斗米叛乱终于告终。
但是北府并没有就此罢手柳畋奉天子诏书宣布孙泰、卢悚等三百九十一为妖人其中原本在建康和三吴诸地呼风唤雨的妙音于法开等僧侣也名列其中。所有还生还的“妖人”被遣兵从各地搜捕出来押至建康尽数斩杀家人尽数配西州、昭州。当然了许迈、许谧、杨羲、杜子恭等真正潜心修道的天师道名流被网开一面只是被训斥一番勒令不得再擅自传教全部送至北府长安和洛阳国学中。
十二月曾华上表任命的扬州刺史皇甫真带着一干郡守、县令到建康上任连经战乱徐、扬两州地方官吏死伤惨重空缺甚多现在皇甫真和章琨带着数百名抽调出来地北府官吏正好填补了这些空缺很快就让徐、扬两州政务走上正规。
柳畋等人却没有停下来他们开始指挥北府兵马收编地方官兵靖肃地方。至此大乱那些最忠诚信仰五斗米道的信徒都随着孙、卢二人死伤殆尽剩下的多是有事求神的信徒看到朝廷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是个个吓得不敢再说自己是五斗米信徒。而这个时侯圣教更是加快传教步伐一边帮助地方安抚恢复一边大修教堂扩张影响力。
更惨的是原本在三吴势力强大地世家他们中过半被孙、卢叛军所杀家中钱财被掠一空部曲佃户尽数逃走;还有一部分世家或者迫于无奈或者出于野心加入到孙、卢叛军之中北府平叛大军一来他们依旧逃不出灭顶之灾的结局要族人被杀家产被没收族人尽数配边州。只有少数世家躲入山中。及时逃得性命。如此算下来三吴整个世家体系真的是损失惨重就是王、谢、郗等顶尖的世家名门在三吴也损失了众多的子弟和族人而其余各家几乎是菁英尽失再加上被杀的各地郡县官吏使得富庶的三吴之地一下子形成了一个权力真空。当皇甫真等人看到如此情景后对曾华在自己临来江左时所说的那句话深有体会-这些举事叛军地破坏力是惊人的。
在西路张渠率领益、雍、梁、秦四州府兵厢军兵分四路一路以邓羌为主将。统领三万兵马从鲁阳出一路攻陷了南阳宛城做为北面进攻主力;一路以杨安为主将统领两万兵马从汝南出先攻陷钟武(今河南信阳)。再取江夏安6最后直至夏口(今湖北武汉)切断荆州与江、豫、扬州地联系;第四路以吕光为主帅统领一万五千兵马从上庸杀出先攻陷了房陵。再取了编县和那口城将襄阳和江陵隔开把整个荆州分成两截;张渠以毛当为前锋自领五万大军从巴陵顺水而下先取了巫县再取秭归、信陵直接威胁荆州的州治-江陵。
在襄阳的桓豁的确如谢安等人预料的一样。处于进退两难地地步。他地兄弟子侄在江东造反一举攻陷了建康。不但赶跑了天子和太后还大肆杀戮朝臣和名士最可恶居然还立了伪帝自己给自己上封号历史那些乱臣贼子该做地事情桓秘他们几乎都干绝了。
举兵讨伐自己地兄弟和子侄。朝廷信吗?天下人信吗?坐在荆襄不动。静观其变这和与桓秘合谋有什么区别?桓豁在襄阳左右为难。手下一帮将领却闹翻了天。以征西将军司马谢玄、征虏将军朱序、奋勇校尉刘牢之为的一帮将领或是谢安一系或是桓家多年好友不管怎么说还是比较相信桓豁不会同流合污因此他们希望桓豁“勇敢地”站起来举起大旗坚决与桓秘一伙人做斗争;以梁王、南郡太守司马续之和江夏相、西中郎将谢蕴为的一派却不怎么相信桓豁是清白他们想的更多的是要防止桓豁不要和桓秘同流合污否则局势将更加危急。所以他们要求桓豁先行自己解职再公推另一位非桓氏将领为荆州刺史领军东征讨逆;
第三派是以桓石民、桓石生、桓蕴及桓伊等桓氏族人和亲近之人原本就对桓冲放弃桓氏家族利益就颇有不满现在桓秘等人造反虽然做得有些过了但这也是在为桓氏争取利益呀自家人怎么能打自家人呢?所以他们给桓豁的建议是按兵不动等朝廷来求桓氏了再看形势行事到时主动权还在桓家手里桓家依然可以保持权势不败。他们得到了驻守寻阳地江州刺史桓石秀的支持加上又掌握大部分兵力一时与前两派相持不下。
谁知北府大军突然雷霆一击四路兵马迅将荆州分成几块而一直纠缠于内争的荆襄在失了先手的情况下还各自为战。梁王、南郡太守司马续之和江夏相、西中郎将谢蕴一派人马见张渠是奉诏接管荆襄几经挣扎之下还是率先出来从诏交出了地盘和军队。在他们看来如果连朝廷诏书都成了一张废纸那依靠朝廷威势才占得一席之地的他们就什么都不是了。
谢玄、朱序、刘牢之等一派就变得左右为难了不奉诏吧跟乱臣贼子有什么吗区别?奉诏吧明眼人都知道这诏书的猫腻。于是他们就和桓豁一起闭城自守静观其变。
桓石民、桓石生、桓蕴等人却变成最坚定地反对者接管荆襄?这不是拿桓氏家族当叛逆来处理吗?荆襄没有了桓氏的根基也没了那桓氏岂不是可以任人宰割了。桓石民、桓石生、桓蕴收拾兵甲各守要冲与北府军干了几场。北府军也手软邓羌等人原本是北周的降将在苻周时期就没少跟荆襄的桓家死掐过现在遇上了更加不会手软了而且他们现在统领的北府军比苻周军厉害多了所以一路杀过来没少让桓石民、桓石生、桓蕴等人吃亏。
到了十一月份待罪的桓冲给桓豁和桓石民、桓石生、桓蕴等人去了一封信。信中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但是没有多久桓豁便下令荆襄军全部接受北府的接管正式表明了态度而桓石民、桓石生、桓蕴等人也逐一地向北府投降交出自己的军队至十二月荆州大部分地区和大部分军队被北府军掌握。而谢玄、朱序等人接到谢安地去信后也加入到桓豁行列中交出了自己军队地指挥权。毕竟他们亲友族人现在都在北府手里已经无计可施了。
桓石秀在寻阳一直犹豫到宁康二年二月份当北府水6大军开到寻阳城下后桓石秀终于知道自己孤掌难鸣只得黯然地出城请降走上了桓冲、桓豁的路子。三月曾华上表的荆州刺史封弈。江州刺史徐磋湘州刺史江灌一一上任。
宁康二年二月当桓石秀请降的消息传到全椒时驻节在这里的曾华松了一口气而滞留在这里地谢安、王彪之等人却叹了一口气荆、江、扬、徐四州现在已经全部落入北府地手里。江左朝廷真的名存实亡了。接下来大家都在猜想曾华还会让江左朝廷存在多久?这个朝廷先是被专横地桓温打击得威信全无接着被一系列的叛乱杀得元气大伤。剩下的人也多已胆丧只想着在今后如何保住性命。
“见过大将军。”谢安、王彪之、桓冲、郗连诀来见曾华当然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他们还跟着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一脸的紧张。
“见过南亩世兄!”曾华与谢王等人回过礼后他便向四人身后的这位男子拱手招呼道。他正是刘地长子刘略。
“见过大将军。”刘略赶紧施礼道他敦诚忠厚。才学也不高所以继承了刘的爵位后过得很平淡不像弟弟刘顾那样名扬四海。这次叛乱刘略一家和其它被曾华点名照顾的各家一样被一群神秘人在战乱时护送出了城外。一直送到石头渡口。
“不知南亩兄此次来有什么事情?”曾华很客气地说道。
“奉家父遗命。有书信呈与大将军。而在家父遗命中必须请来朝中重臣和桓家人等当面呈交。”刘略恭敬地答道。
和曾华一样。谢安等人也这才明白刘略的用意。这段时间曾华将朝中事务全部接手过去谢安、王彪之等人空闲无用整日无所事事多次求见曾华要求他“还政”都被他拒绝了一干人等只得与天子、太后等人守在不大的全椒城被两万护卫得密不透风。而桓冲、桓豁、桓石虔等人将家人送到许昌后本人也被召到全椒等候落。今日刘略执意请谢安、王彪之、郗这三位朝中幸存中官职最高的人外加桓家名义上地主事人桓冲说是社稷大事硬拉着他们来见曾华。
刘略掏出一个小木盒先递给谢安:“请姑父查看一二是否有泄露之迹?”
谢安接过来一看只见木盒周围合缝并没有撬开的痕迹而正上的木盖上有一个火漆上面有一个印章都完好无损。而谢安也终于明白了刘当年为什么会遣人给在会稽的自己送来一方印石说请自己保管原来是这般用处。
谢安和王彪之等人查验无恙后便呈给了曾华。
曾华轻轻一拉便打开木盒盖只见里面放着一个锦缎书帛。他展开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正是刘的笔迹。
“此信重见天日是我不想见到的。”刘在这封信没有用他非常优美的文笔而是用了几近口语白话的语句写述就如同一个长者在对一个晚辈娓娓而言“此信见天日之时应该是曾叙平挟天子以令诸侯地时候了。”
曾华看到这里不由大吃一惊想不到刘老师居然如此神通明识居然已经看到了二十年后的事情。惊诧之下曾华继续看了下去。
“当年我在襄阳得见叙平你惊叹你地国士之才一时起了爱才之心便暗地里收你做我的学生却又叮嘱你不得泄露出去现在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曾华想起自己在襄阳时刘十日里与自己促膝长谈。坦诚相交然后收自己做了弟子接着全力举荐自己这才使得自己青云直上。而自己当时也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不愿公开这个师生关系原来他已经预计到自己将来的所作所为而这一切应该不是这位对大晋江山忠心耿耿的名士所愿意看到地所以他不愿意让世人知道曾华是自己地弟子。
“我能看清楚桓元符的野心却看不清楚你地所作所为我一直担忧你将来会做什么。以你的大才上可做匡扶社稷的肱股下可做窃国夺鼎的奸雄还是让时势造英雄吧。”当初我举荐朝廷重用你也有一些私心想用你去制衡桓元子但是没几年你勇夺西征功。再以梁州偏远之地轻取关陇之地扬威西羌我就明白了你的前途已经出我能掌握的你的成就将远在元子之上也许你能实现你地梦想。”
“当年你曾对我言道。希望让这天下百姓人人免于匮乏人人免于恐惧而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我对这些话想了许久或许你做得对但是我也明白如果你这样做的话对于晋室将会是怎样的结果。我想了很久最后决定还是只留下这封信。”
“当年我曾经对桓元子说道以后曾叙平将是你元子最大的威胁。也是晋室最大的威胁但是有你元子在一天。却能安保晋室一天。当时元子对我的话不屑一顾或许元子他最后还是会明白我话里的意思。”
“我知道依叙平你地性格一旦到了挟持天子的地步定然已经平复了江右。实力远胜江左。从永嘉年间。晋室南渡弃亿万百姓于江北。或许那时江右的百姓也已经离弃了晋室。而叙平你一向用人不问出处待人极是诚挚所以属下眼中只有你而无其它。一旦叙平你对江左难江右将士将无不奋勇向前顺势南下攻无不克。江左积弱已久一旦桓元子离世朝中骤失擎柱而安石、叔武不擅兵事难挡江右铁骑正是叙平难之时。”
“我嘱咐南亩如果叙平在桓元子离世后再难就让他拿出这封书信给你因为你还能忍得住功利权势也能知道轻重缓急自然还能听得我的劝告。”看到这里曾华的眼眶已经满是眼泪。
曾华一直觉得自己穿越这个时空负有某种使命所以一直在努力为之奋斗。在初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自己与刘促膝长谈当时自己一时冲动说出这些“惊世骇俗”地话却意外得到了刘的共鸣和赞同这位出身寒微的名士或许也一直在思考该如何让天下永远不要再生惨烈的黄巾之乱不要再生八王之乱不要再有无比黑暗的永嘉之乱。自己的话让这位真正心怀天下的名士看到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新路途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他义无反顾地极力支持自己所以才让自己平步青云最后能凭借西征功占得梁州这第一个根基开始北府辉煌地一页。
自己的这位老师或许已经看清楚了自己将要开创地未来就如同看透了当初接任荆州的桓温一样。但是他照样义无反顾地支持自己就像当年义无反顾地支持桓温。当年他看到桓温将会擅权专横但是他也知道桓温将是江左防御江右的一大柱石会是江左这个时期稳定的基础至少桓温熟习兵事在北伐事务上要比殷浩之流要强多了所以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桓温。当年真长老师或许是看到自己能给实现一个新的梦想才那么义无反顾地支持自己全然不顾将来自己会给江左带来多大地危险。
(地确刘没有想到桓温会遇上风华绝代的慕容恪然后被打得一败涂地再也没有了北伐地决心和气魄了但是不可否认在刘裕之前桓温的北伐收获了比较大的成果收复益州和洛阳一直打到长安和黄河以北。)
“我只是希望你能胸怀仁德留司马宗室一线生机。我知道你会建立一份不世功勋而成大事者必有大胸怀既然你能容下整个天下自然也能容忍一个没落的司马宗室这也是我做为晋室臣子最后能做的。”
“桓元子死后。应该是安石当政那时也只有他能撑住江左这片天。我知道叙平你的性格一旦你出手了就不会顾忌什么了无论谁挡住你的去路你都会毫不犹豫地将其除去。一旦元子离世江左将没有几个永和之众能让你顾忌的也没有几个人了。所以请转告安石身为晋室臣子在大势已去时。不要再做逆天之举了不但于事无补还会生灵涂炭并搭上司马宗室的性命。毕竟曾叙平将不是一个人他身后还有一大群臣子和将领叙平能容忍司马宗室继续称帝而他地属下却不会容忍这样。为有人毫不犹豫为了拥立之功除去司马宗室。只有司马宗室自动逊位这样才能保住司马家的血脉。”
看到这里曾华明白了刘的苦心一旦自己对江左难按照自己以前的作战惯例那绝对是狮子搏兔。全力一击无论是谢安还是晋帝或者是桓冲都阻挡不了数十万北府大军的滚滚洪流到那时死的人就多了。而自己一旦拿下江左自己可以容忍晋帝王猛、谢艾、笮朴等人就容忍不了晋帝他属下众多将领和百万将士可容忍不了晋帝。就算是曾华能保住了晋帝一时等曾华的儿子上位以后呢?说不定给你来个斩草除根。毕竟北府比江左强势得太多了。
“还请转告桓氏家人一句。请好生为之。我想元子应该明白许多事情了也定会留下什么话来。请桓氏家人好生琢磨不要浪费元子一片苦心绝了桓家的生机。”
曾华看完这封信后许久也无语。他将信递给谢安后自己站立在那里一直默然垂泪。黯然伤神。而谢安、王彪之看完之后。在惊骇之余只能感叹一句:“真长先生大才我等不及万一。”
谢安接着把信递给了桓冲。桓冲看完之后默然许久才缓缓开口道:“当日兄长离世前曾拉着我和穆子的手言道如果大将军挥师南下只要能拿到天子诏书我桓家上下便不要再做抵抗了就凭他与大将军地交情桓家自然能保得一族的富贵。而且兄长还说了……”
说到这里桓冲犹豫了一下但是他看到刘都能在信中把话讲得这么明白而自己兄长讲这话的时候应该也不怕被曾华听到于是便咬了咬牙继续说了下去。
“兄长说除了九锡他把魏武帝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剩下来的就看大将军自己的了不过他要你在史书上把他写好些。”
桓冲的话让曾华哭笑不得他想不到桓温居然跟自己开了这么一个玩笑。而谢安、王彪之和郗不由一阵气苦尤其是郗呕心沥血为了就是想扶桓温上位行大事而谢、王两人千防万防就是不想让桓温篡位。想不到这位主压根儿就没想过篡位而只是按部就班得做完篡位前奏把晋室地威严打击得狗屁不如然后一甩手把接力棒交给了曾华。
不过三人转念一想也明白桓温的苦衷北边有一个北府和曾华在虎视眈眈南边有一帮朝臣名士对着干就是篡了位又能坐几天?还不如当魏武帝来得实际到时曾华学了魏文帝于情于理还不好好崇敬一下自己这位老前辈?毕竟他也从桓温府中出来的。
“我总是自诩以天下为棋盘擅于布局置棋其实我错了我的路都是真长先生和桓公为我踏平了。”曾华流着泪长叹道。
谢安和王彪之对视一眼许久才长叹了一口气怎么也说不出话来。
而慢慢平和下来的曾华看着谢安、王彪之、郗和桓冲缓缓说道:“我宁愿十次西征也不愿南下一次。但是北府强势到今日总得有个出路就如同高坝蓄水总得有宣泄奔流的时候。我苦心谋划了十几年才有今日之事所以有很多不尽人意地事情但是总比我动员江右十六州所有兵力倾巢南下与江左拼个你死我活来得强。”
曾华这话不是在吓唬谢安等人江右现在的实力远胜异世前秦数倍而且内部矛盾被曾华化解得七七八八远比前秦要团结一旦数十万大军南下江左那些兵马能抵抗住几天?
“现在事已至此有如箭已离弦不得不了请诸位不要辜负了真长先生和桓公的一番苦心。有些事情我能控制但是过了火我也无法掌控了。”
谢安等人对视一下却没有说话眼中充满了无奈和落廖。
“接下来我会上表朝廷请迁回故都。只是洛阳已经城废只能暂居长安了。还请安石先生和叔武先生好生劝言天子和太后也要好生安抚一下朝中臣僚。”曾华最后淡淡地说道。
宁康二年三月天子传诏迁回故都但是由于洛阳城废暂都长安。此诏书一行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将来的结局将是什么了。
徐当大军继续南下临泽的袁瑾和朱辅率领数千朝歌军负隅顽抗最后在两万北府军的雷击之下先后身死余部五千余人尽降。
江左朝廷驻扎在临淮盱眙的是东海太守刘波他在数万北府大军团团包围下还没有等到朝廷的诏书便出城投降交出了官印和手里的兵马。驻守广陵的桓石虔却没有那么好说话他在北府大军的包围下守住广陵城死活不吭气既不开打也不投降。但是到了第五日朝廷却送来了一道措词严厉的诏书要求桓石虔在内的各路人马必须听从北府的调度和指挥。
桓石虔泪流满面地面向建康跪拜施礼然后交出了军队和广陵城黯然地带着家人赶往许昌待罪。
徐当随即攻入海陵(今江苏泰州)接着在北府海军第四近海舰队的配合下遣军渡江取了京口。京口现在已经群龙无而且兵力空虚就这样落入了北府之手。而徐当在广陵停了下来开始稳定起徐州的局势十一月北府从冀、并州抽调了三万府兵增援东路作战。徐当遣王开、朱武章领三万大军南下。归于中路柳畋统辖接受统一指挥平剿三吴叛乱。而也在这一月曾华上表任命的徐州刺史章琨在彭城上任。
中路柳畋领两万大军渡江之后一举击破桓秘、桓济、桓熙的叛军收复建康城。桓秘叔侄拥会稽王司马道子汇合城外的袁恩军仓惶东逃准备逃回老巢京口。谁知在路上袁恩突然难布下伏兵将桓秘、桓熙、桓济连同司马道子数百人尽数杀死。算是会为其义父袁真报仇。在逃回临淮的路上灌秀突然反正斩杀袁恩及其亲信三百余人夺回桓秘叔侄以及司马道子的级领军向建康投诚。
柳畋坐镇建康先接收了桓冲地两万官兵缴械整编。而桓冲上表朝廷辞去所有官职并传令扬、豫、广、徐、交诸州兵马原地待命不得异动而自己带着家人赴许昌待罪。十月中柳畋汇集了五万后续从司、豫、兖州调集的府兵。遣阎叔俭为前锋领军与王开、朱武章部汇合直下三吴。十一月北府军在阳羡大败孙、卢叛军斩四千余余部分串吴兴郡和会稽郡。而就在十月接到命令的北府近海第三舰队汇集了一万水兵和五千水手辅兵一举收复了上虞、句章、余姚和山阴。直接端了孙泰的老巢。接着又继续攻陷了永兴与早就接过防务的钱塘连成一片。
孙泰见去路已断。只得转向逃往吴郡王开、朱武章领军紧追不舍。孙泰残军从三万一路逃散最后所剩无几但都是他最忠诚的信徒。逃到海盐孙泰无路可逃。只得跳海自尽。三千余信徒也跟着他一起跳海一起成为水仙登入仙堂。
而卢悚见吴郡和吴兴郡都去不了。只得调头南逃。十二月卢悚残军三千余逃入吴郡桐庐被宽阔的浙江所挡。看到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大弟子许龙突然难准备用师傅卢悚的人头去将功赎罪谁知却被卢悚知道了立即先动手反击。两票人马在浙江边上打得死去活来等阎叔俭领军赶到时卢悚残军没剩几个人了只得束手就擒而那位可怜的废帝海西公却死在乱军之中只留得一具干瘦地遗骸。卢悚等七百人被押解到建康与孙泰残余生还的家人亲信五百余人尽数被斩于东吴门前至此波及三吴的孙泰、卢悚五斗米叛乱终于告终。
但是北府并没有就此罢手柳畋奉天子诏书宣布孙泰、卢悚等三百九十一为妖人其中原本在建康和三吴诸地呼风唤雨的妙音于法开等僧侣也名列其中。所有还生还的“妖人”被遣兵从各地搜捕出来押至建康尽数斩杀家人尽数配西州、昭州。当然了许迈、许谧、杨羲、杜子恭等真正潜心修道的天师道名流被网开一面只是被训斥一番勒令不得再擅自传教全部送至北府长安和洛阳国学中。
十二月曾华上表任命的扬州刺史皇甫真带着一干郡守、县令到建康上任连经战乱徐、扬两州地方官吏死伤惨重空缺甚多现在皇甫真和章琨带着数百名抽调出来地北府官吏正好填补了这些空缺很快就让徐、扬两州政务走上正规。
柳畋等人却没有停下来他们开始指挥北府兵马收编地方官兵靖肃地方。至此大乱那些最忠诚信仰五斗米道的信徒都随着孙、卢二人死伤殆尽剩下的多是有事求神的信徒看到朝廷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是个个吓得不敢再说自己是五斗米信徒。而这个时侯圣教更是加快传教步伐一边帮助地方安抚恢复一边大修教堂扩张影响力。
更惨的是原本在三吴势力强大地世家他们中过半被孙、卢叛军所杀家中钱财被掠一空部曲佃户尽数逃走;还有一部分世家或者迫于无奈或者出于野心加入到孙、卢叛军之中北府平叛大军一来他们依旧逃不出灭顶之灾的结局要族人被杀家产被没收族人尽数配边州。只有少数世家躲入山中。及时逃得性命。如此算下来三吴整个世家体系真的是损失惨重就是王、谢、郗等顶尖的世家名门在三吴也损失了众多的子弟和族人而其余各家几乎是菁英尽失再加上被杀的各地郡县官吏使得富庶的三吴之地一下子形成了一个权力真空。当皇甫真等人看到如此情景后对曾华在自己临来江左时所说的那句话深有体会-这些举事叛军地破坏力是惊人的。
在西路张渠率领益、雍、梁、秦四州府兵厢军兵分四路一路以邓羌为主将。统领三万兵马从鲁阳出一路攻陷了南阳宛城做为北面进攻主力;一路以杨安为主将统领两万兵马从汝南出先攻陷钟武(今河南信阳)。再取江夏安6最后直至夏口(今湖北武汉)切断荆州与江、豫、扬州地联系;第四路以吕光为主帅统领一万五千兵马从上庸杀出先攻陷了房陵。再取了编县和那口城将襄阳和江陵隔开把整个荆州分成两截;张渠以毛当为前锋自领五万大军从巴陵顺水而下先取了巫县再取秭归、信陵直接威胁荆州的州治-江陵。
在襄阳的桓豁的确如谢安等人预料的一样。处于进退两难地地步。他地兄弟子侄在江东造反一举攻陷了建康。不但赶跑了天子和太后还大肆杀戮朝臣和名士最可恶居然还立了伪帝自己给自己上封号历史那些乱臣贼子该做地事情桓秘他们几乎都干绝了。
举兵讨伐自己地兄弟和子侄。朝廷信吗?天下人信吗?坐在荆襄不动。静观其变这和与桓秘合谋有什么区别?桓豁在襄阳左右为难。手下一帮将领却闹翻了天。以征西将军司马谢玄、征虏将军朱序、奋勇校尉刘牢之为的一帮将领或是谢安一系或是桓家多年好友不管怎么说还是比较相信桓豁不会同流合污因此他们希望桓豁“勇敢地”站起来举起大旗坚决与桓秘一伙人做斗争;以梁王、南郡太守司马续之和江夏相、西中郎将谢蕴为的一派却不怎么相信桓豁是清白他们想的更多的是要防止桓豁不要和桓秘同流合污否则局势将更加危急。所以他们要求桓豁先行自己解职再公推另一位非桓氏将领为荆州刺史领军东征讨逆;
第三派是以桓石民、桓石生、桓蕴及桓伊等桓氏族人和亲近之人原本就对桓冲放弃桓氏家族利益就颇有不满现在桓秘等人造反虽然做得有些过了但这也是在为桓氏争取利益呀自家人怎么能打自家人呢?所以他们给桓豁的建议是按兵不动等朝廷来求桓氏了再看形势行事到时主动权还在桓家手里桓家依然可以保持权势不败。他们得到了驻守寻阳地江州刺史桓石秀的支持加上又掌握大部分兵力一时与前两派相持不下。
谁知北府大军突然雷霆一击四路兵马迅将荆州分成几块而一直纠缠于内争的荆襄在失了先手的情况下还各自为战。梁王、南郡太守司马续之和江夏相、西中郎将谢蕴一派人马见张渠是奉诏接管荆襄几经挣扎之下还是率先出来从诏交出了地盘和军队。在他们看来如果连朝廷诏书都成了一张废纸那依靠朝廷威势才占得一席之地的他们就什么都不是了。
谢玄、朱序、刘牢之等一派就变得左右为难了不奉诏吧跟乱臣贼子有什么吗区别?奉诏吧明眼人都知道这诏书的猫腻。于是他们就和桓豁一起闭城自守静观其变。
桓石民、桓石生、桓蕴等人却变成最坚定地反对者接管荆襄?这不是拿桓氏家族当叛逆来处理吗?荆襄没有了桓氏的根基也没了那桓氏岂不是可以任人宰割了。桓石民、桓石生、桓蕴收拾兵甲各守要冲与北府军干了几场。北府军也手软邓羌等人原本是北周的降将在苻周时期就没少跟荆襄的桓家死掐过现在遇上了更加不会手软了而且他们现在统领的北府军比苻周军厉害多了所以一路杀过来没少让桓石民、桓石生、桓蕴等人吃亏。
到了十一月份待罪的桓冲给桓豁和桓石民、桓石生、桓蕴等人去了一封信。信中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但是没有多久桓豁便下令荆襄军全部接受北府的接管正式表明了态度而桓石民、桓石生、桓蕴等人也逐一地向北府投降交出自己的军队至十二月荆州大部分地区和大部分军队被北府军掌握。而谢玄、朱序等人接到谢安地去信后也加入到桓豁行列中交出了自己军队地指挥权。毕竟他们亲友族人现在都在北府手里已经无计可施了。
桓石秀在寻阳一直犹豫到宁康二年二月份当北府水6大军开到寻阳城下后桓石秀终于知道自己孤掌难鸣只得黯然地出城请降走上了桓冲、桓豁的路子。三月曾华上表的荆州刺史封弈。江州刺史徐磋湘州刺史江灌一一上任。
宁康二年二月当桓石秀请降的消息传到全椒时驻节在这里的曾华松了一口气而滞留在这里地谢安、王彪之等人却叹了一口气荆、江、扬、徐四州现在已经全部落入北府地手里。江左朝廷真的名存实亡了。接下来大家都在猜想曾华还会让江左朝廷存在多久?这个朝廷先是被专横地桓温打击得威信全无接着被一系列的叛乱杀得元气大伤。剩下的人也多已胆丧只想着在今后如何保住性命。
“见过大将军。”谢安、王彪之、桓冲、郗连诀来见曾华当然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他们还跟着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一脸的紧张。
“见过南亩世兄!”曾华与谢王等人回过礼后他便向四人身后的这位男子拱手招呼道。他正是刘地长子刘略。
“见过大将军。”刘略赶紧施礼道他敦诚忠厚。才学也不高所以继承了刘的爵位后过得很平淡不像弟弟刘顾那样名扬四海。这次叛乱刘略一家和其它被曾华点名照顾的各家一样被一群神秘人在战乱时护送出了城外。一直送到石头渡口。
“不知南亩兄此次来有什么事情?”曾华很客气地说道。
“奉家父遗命。有书信呈与大将军。而在家父遗命中必须请来朝中重臣和桓家人等当面呈交。”刘略恭敬地答道。
和曾华一样。谢安等人也这才明白刘略的用意。这段时间曾华将朝中事务全部接手过去谢安、王彪之等人空闲无用整日无所事事多次求见曾华要求他“还政”都被他拒绝了一干人等只得与天子、太后等人守在不大的全椒城被两万护卫得密不透风。而桓冲、桓豁、桓石虔等人将家人送到许昌后本人也被召到全椒等候落。今日刘略执意请谢安、王彪之、郗这三位朝中幸存中官职最高的人外加桓家名义上地主事人桓冲说是社稷大事硬拉着他们来见曾华。
刘略掏出一个小木盒先递给谢安:“请姑父查看一二是否有泄露之迹?”
谢安接过来一看只见木盒周围合缝并没有撬开的痕迹而正上的木盖上有一个火漆上面有一个印章都完好无损。而谢安也终于明白了刘当年为什么会遣人给在会稽的自己送来一方印石说请自己保管原来是这般用处。
谢安和王彪之等人查验无恙后便呈给了曾华。
曾华轻轻一拉便打开木盒盖只见里面放着一个锦缎书帛。他展开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正是刘的笔迹。
“此信重见天日是我不想见到的。”刘在这封信没有用他非常优美的文笔而是用了几近口语白话的语句写述就如同一个长者在对一个晚辈娓娓而言“此信见天日之时应该是曾叙平挟天子以令诸侯地时候了。”
曾华看到这里不由大吃一惊想不到刘老师居然如此神通明识居然已经看到了二十年后的事情。惊诧之下曾华继续看了下去。
“当年我在襄阳得见叙平你惊叹你地国士之才一时起了爱才之心便暗地里收你做我的学生却又叮嘱你不得泄露出去现在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曾华想起自己在襄阳时刘十日里与自己促膝长谈。坦诚相交然后收自己做了弟子接着全力举荐自己这才使得自己青云直上。而自己当时也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不愿公开这个师生关系原来他已经预计到自己将来的所作所为而这一切应该不是这位对大晋江山忠心耿耿的名士所愿意看到地所以他不愿意让世人知道曾华是自己地弟子。
“我能看清楚桓元符的野心却看不清楚你地所作所为我一直担忧你将来会做什么。以你的大才上可做匡扶社稷的肱股下可做窃国夺鼎的奸雄还是让时势造英雄吧。”当初我举荐朝廷重用你也有一些私心想用你去制衡桓元子但是没几年你勇夺西征功。再以梁州偏远之地轻取关陇之地扬威西羌我就明白了你的前途已经出我能掌握的你的成就将远在元子之上也许你能实现你地梦想。”
“当年你曾对我言道。希望让这天下百姓人人免于匮乏人人免于恐惧而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我对这些话想了许久或许你做得对但是我也明白如果你这样做的话对于晋室将会是怎样的结果。我想了很久最后决定还是只留下这封信。”
“当年我曾经对桓元子说道以后曾叙平将是你元子最大的威胁。也是晋室最大的威胁但是有你元子在一天。却能安保晋室一天。当时元子对我的话不屑一顾或许元子他最后还是会明白我话里的意思。”
“我知道依叙平你地性格一旦到了挟持天子的地步定然已经平复了江右。实力远胜江左。从永嘉年间。晋室南渡弃亿万百姓于江北。或许那时江右的百姓也已经离弃了晋室。而叙平你一向用人不问出处待人极是诚挚所以属下眼中只有你而无其它。一旦叙平你对江左难江右将士将无不奋勇向前顺势南下攻无不克。江左积弱已久一旦桓元子离世朝中骤失擎柱而安石、叔武不擅兵事难挡江右铁骑正是叙平难之时。”
“我嘱咐南亩如果叙平在桓元子离世后再难就让他拿出这封书信给你因为你还能忍得住功利权势也能知道轻重缓急自然还能听得我的劝告。”看到这里曾华的眼眶已经满是眼泪。
曾华一直觉得自己穿越这个时空负有某种使命所以一直在努力为之奋斗。在初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自己与刘促膝长谈当时自己一时冲动说出这些“惊世骇俗”地话却意外得到了刘的共鸣和赞同这位出身寒微的名士或许也一直在思考该如何让天下永远不要再生惨烈的黄巾之乱不要再生八王之乱不要再有无比黑暗的永嘉之乱。自己的话让这位真正心怀天下的名士看到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新路途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他义无反顾地极力支持自己所以才让自己平步青云最后能凭借西征功占得梁州这第一个根基开始北府辉煌地一页。
自己的这位老师或许已经看清楚了自己将要开创地未来就如同看透了当初接任荆州的桓温一样。但是他照样义无反顾地支持自己就像当年义无反顾地支持桓温。当年他看到桓温将会擅权专横但是他也知道桓温将是江左防御江右的一大柱石会是江左这个时期稳定的基础至少桓温熟习兵事在北伐事务上要比殷浩之流要强多了所以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桓温。当年真长老师或许是看到自己能给实现一个新的梦想才那么义无反顾地支持自己全然不顾将来自己会给江左带来多大地危险。
(地确刘没有想到桓温会遇上风华绝代的慕容恪然后被打得一败涂地再也没有了北伐地决心和气魄了但是不可否认在刘裕之前桓温的北伐收获了比较大的成果收复益州和洛阳一直打到长安和黄河以北。)
“我只是希望你能胸怀仁德留司马宗室一线生机。我知道你会建立一份不世功勋而成大事者必有大胸怀既然你能容下整个天下自然也能容忍一个没落的司马宗室这也是我做为晋室臣子最后能做的。”
“桓元子死后。应该是安石当政那时也只有他能撑住江左这片天。我知道叙平你的性格一旦你出手了就不会顾忌什么了无论谁挡住你的去路你都会毫不犹豫地将其除去。一旦元子离世江左将没有几个永和之众能让你顾忌的也没有几个人了。所以请转告安石身为晋室臣子在大势已去时。不要再做逆天之举了不但于事无补还会生灵涂炭并搭上司马宗室的性命。毕竟曾叙平将不是一个人他身后还有一大群臣子和将领叙平能容忍司马宗室继续称帝而他地属下却不会容忍这样。为有人毫不犹豫为了拥立之功除去司马宗室。只有司马宗室自动逊位这样才能保住司马家的血脉。”
看到这里曾华明白了刘的苦心一旦自己对江左难按照自己以前的作战惯例那绝对是狮子搏兔。全力一击无论是谢安还是晋帝或者是桓冲都阻挡不了数十万北府大军的滚滚洪流到那时死的人就多了。而自己一旦拿下江左自己可以容忍晋帝王猛、谢艾、笮朴等人就容忍不了晋帝他属下众多将领和百万将士可容忍不了晋帝。就算是曾华能保住了晋帝一时等曾华的儿子上位以后呢?说不定给你来个斩草除根。毕竟北府比江左强势得太多了。
“还请转告桓氏家人一句。请好生为之。我想元子应该明白许多事情了也定会留下什么话来。请桓氏家人好生琢磨不要浪费元子一片苦心绝了桓家的生机。”
曾华看完这封信后许久也无语。他将信递给谢安后自己站立在那里一直默然垂泪。黯然伤神。而谢安、王彪之看完之后。在惊骇之余只能感叹一句:“真长先生大才我等不及万一。”
谢安接着把信递给了桓冲。桓冲看完之后默然许久才缓缓开口道:“当日兄长离世前曾拉着我和穆子的手言道如果大将军挥师南下只要能拿到天子诏书我桓家上下便不要再做抵抗了就凭他与大将军地交情桓家自然能保得一族的富贵。而且兄长还说了……”
说到这里桓冲犹豫了一下但是他看到刘都能在信中把话讲得这么明白而自己兄长讲这话的时候应该也不怕被曾华听到于是便咬了咬牙继续说了下去。
“兄长说除了九锡他把魏武帝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剩下来的就看大将军自己的了不过他要你在史书上把他写好些。”
桓冲的话让曾华哭笑不得他想不到桓温居然跟自己开了这么一个玩笑。而谢安、王彪之和郗不由一阵气苦尤其是郗呕心沥血为了就是想扶桓温上位行大事而谢、王两人千防万防就是不想让桓温篡位。想不到这位主压根儿就没想过篡位而只是按部就班得做完篡位前奏把晋室地威严打击得狗屁不如然后一甩手把接力棒交给了曾华。
不过三人转念一想也明白桓温的苦衷北边有一个北府和曾华在虎视眈眈南边有一帮朝臣名士对着干就是篡了位又能坐几天?还不如当魏武帝来得实际到时曾华学了魏文帝于情于理还不好好崇敬一下自己这位老前辈?毕竟他也从桓温府中出来的。
“我总是自诩以天下为棋盘擅于布局置棋其实我错了我的路都是真长先生和桓公为我踏平了。”曾华流着泪长叹道。
谢安和王彪之对视一眼许久才长叹了一口气怎么也说不出话来。
而慢慢平和下来的曾华看着谢安、王彪之、郗和桓冲缓缓说道:“我宁愿十次西征也不愿南下一次。但是北府强势到今日总得有个出路就如同高坝蓄水总得有宣泄奔流的时候。我苦心谋划了十几年才有今日之事所以有很多不尽人意地事情但是总比我动员江右十六州所有兵力倾巢南下与江左拼个你死我活来得强。”
曾华这话不是在吓唬谢安等人江右现在的实力远胜异世前秦数倍而且内部矛盾被曾华化解得七七八八远比前秦要团结一旦数十万大军南下江左那些兵马能抵抗住几天?
“现在事已至此有如箭已离弦不得不了请诸位不要辜负了真长先生和桓公的一番苦心。有些事情我能控制但是过了火我也无法掌控了。”
谢安等人对视一下却没有说话眼中充满了无奈和落廖。
“接下来我会上表朝廷请迁回故都。只是洛阳已经城废只能暂居长安了。还请安石先生和叔武先生好生劝言天子和太后也要好生安抚一下朝中臣僚。”曾华最后淡淡地说道。
宁康二年三月天子传诏迁回故都但是由于洛阳城废暂都长安。此诏书一行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将来的结局将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