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珠这么一闹,村里上下全都知道了。
张村长赔礼道歉留了欠条,精神萎靡。在村里很是抬不起头来。
纷纷在私底下说云珠厉害,别看是个不声不响女人,这还真有几分手腕。换做别家,村长这样欺负人,怕只有认栽的理。就算有那个胆量去报官,人家官衙还不一定要受理。
云珠尽自己的能耐为家里挽回了一点损失,让张村长低了头。不过云珠明白饶是如此,平安受了这么多的苦却是怎么也讨不回来的。到底这脚以后会不会有后遗症也不清楚。毕竟医疗有限。
日子一复一日,平安不顾疼痛,主动的进行康复练习。云珠买来的那些种子,和婆婆俩已经都种下去了,就等着发芽。
只是她还想挖个水塘,等到雨季的时候能蓄些水。到时候鸭子们也有嬉耍的地方,总不能都往清河里赶。那么清亮的水,这些鸭子一下去,久了,水就变臭了。
忙完这阵以后。冯老娘和云珠商量:“昨天猛儿他娘又找我问话,商量他们俩的亲事。我答应了,说明天上他们家谈论去。你之前答应过我的,要和我一道去啊?”
云珠笑道:“我既然答应了肯定就不会食言。我一定去。”
冯老娘笑眯眯的说道:“成,你主意多,到时候帮着参谋参谋。对了,就穿年下新做的那套淡红色的衣裳吧,显得人精神。”
云珠答应着。婆婆是怕她不打扮,不重视这件事,给冯家丢了脸面。
回头云珠和平安提了此事。
平安道:“他们俩定亲这么久了,是该成亲了。不过你当嫂嫂的也不好参和,听听就行。”
云珠道:“我知道呢。你在家可要好好的,万事不能逞强,知道吗?梅子在家给你煮饭,放心吧,我吃了晌午就回来。”
平安像个三岁小孩般乖乖点头。
第二天,用过了早饭。云珠便依婆婆所说,换了那身淡红色的衣裳。找裁缝做的衣裳,拿回来后香梅说太素了,帮她在衣袖和衣摆处拿黄色和嫩绿色的丝线,绣了折枝花。同色的襕裙则用淡紫色的布滚了边。
她换好了衣裳,挽了发髻,插戴了簪子,还涂抹了淡淡的脂粉。
平安在后面看呆了,久久的才说道:“你收拾得这么好,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去相亲呢。”
云珠回眸一笑:“我这不是为了给你们家长面子嘛。别说,还是娘特意吩咐过的。”
云珠拾掇好后,冯老娘在院子里叫她。云珠上前抱了抱平安,和他再见。
云珠和冯老娘一道去了住在河对面的刘家。
这还是云珠第二次上刘家。第一次是正月里刘家请吃年酒,一家子大小全来了,其实那时就该提香梅的亲事,不过那天刘家的客人也多,不好商量。
后来冯家忙,再加上平安的事出来以后,也没心情。
刘王氏早换了身新做的衣裳在堂屋里等着了,刘石匠则在屋里来回的踱步子。
刘王氏则低头摆弄着手上的一串楠木念珠,微微的凝着眉,一副沉思的样子。
夫妻俩都没有说话,直到听见巧玉在院子里高声嚷嚷:“冯大娘和宋姐姐来了。”
刘石匠这才走了出去,刘王氏也坐不住了。刘石匠到了檐下,乐呵道:“亲家母来了。平安媳妇也来了!”
冯老娘满脸的笑容答应着:“诶,亲家公。家里有事耽搁了下,来得有些晚了。”
云珠也跟着称呼“伯伯”。
大家进了屋,刘王氏也迎了上来,热情的挽了冯老娘的胳膊,两亲家母互问了好。云珠又问候过了,这才分了主客坐下。
巧玉提了个茶壶进来,巧香捧了个茶盘,里面有两个碟子,装着茶点。
巧玉帮着上了茶。冯老娘一个劲的夸赞:“小玉儿都长成大玉儿了,乖巧听话有来事,将来还不晓得哪家有福气娶了她去。”
刘王氏跟着打了哈哈,女儿的亲事她已经操碎了心。原本儿子的这桩婚事她也是不满意的,不过冯家突然就抬头起来了,她心思也活泛起来,想到冯家的日子越过越好,那他们刘家也会跟着收益,这门亲事那就算结对了,所以她也显得格外的热情。
“哎,怕是姻缘还没到,还找挑到一家如意的。冯大姐要是知道什么合适的人家可记得和我说说啊。”
冯老娘笑道:“我哪里知道什么好人家,只怕你们家瞧不上。”
两家相互谦虚了回。巧玉在旁边暗暗的拉了下母亲的衣裳说道:“不是定哥哥的事么,怎么又扯到我身上来?”
刘王氏道:“反正你早晚都要嫁人的,也避不开。”说得屋里人都哄堂大笑。
巧玉红着脸,拉了小妹妹出去了。
这边刘石匠关心起了平安的脚伤:“平安那脚真废呢?”
云珠回答说:“袁大夫说还是有希望康复的,就看后面恢复得如何。”
刘王氏道:“我听仝家媳妇说平安的脚骨头都碎了,还能走路?”
冯老娘叹息道:“可不是,这孩子注定多灾多难的,好不容易日子好过一些,就出了这等事。走路有没有问题还不晓得……”说着又把张村长给骂了一通:“那个挨千刀的张矮子,我也不知我们冯家哪里得罪他了,还有黑狗蛋,一个挺憨厚的小子,心眼也黑。”
刘石匠大惑不解:“按理说你们家也没什么仇啊,那张矮子就那么嫉恨你家,想要废掉平安呀?”
冯老娘也想不明白。不过云珠却已经想明白了,她道:“肯定是上回找他让帮联系伏家的事有关。他本来答应我们出面的,哪知平安自己就搞定了。他可能觉得没有面子。”
刘石匠也有些愤懑:“没面子就要平安的命啊?”
冯老娘道:“只怕还没那么简单,问他也问不出什么来。估计他也不好意思说。如今媳妇逼着他按了手印,现在我们家就是他们家的债主。其实就算张敬爱痛快的拿出钱来,平安这些日子受了罪怎么也偿还不了了。他不就是欺负我们家没人,软弱嘛。我们买了那山,估计是眼红了。”
刘王氏也附和:“这张家真不是东西。”
刘石匠愠怒道:“他娘的!这姓张的不是东西!亲家母,你要是点个头,我找人将那个混账给修理一顿。”
冯老娘胆小怕事,又想给平安积德,忙摇头说:“还是算了吧,只要张家把欠的银子还上就算过去了。”
“成,亲家母,那张家要是赖账,你和我说。我手下有人专门对付老赖,我要让姓张的知道,别那么嚣张。”
刘王氏忙去拉她男人,道:“哎,你也消消火。”
又谈论了一阵,大家才丢过了张家的事。刘猛回来了。
他穿了身半新的豆灰色夹衫,上来给冯老娘行了礼,又见过了云珠。
刘猛屁股才挨着板凳,连茶还没顾上喝一口,就大骂:“这黑狗蛋怎么这么坏,做了缺德事就跑啦?我去仝家三趟了,硬是没见着人。找人打听也没下落。你们说这黑狗蛋会去哪里?”
“这哪知道啊,仝家不也满地的找。”
刘猛气得咬牙:“这臭小子,要是看见了他,我定好好的捶他一顿才解气。”
“我们才说这事,好不容易才止住,你又来。”刘王氏还是希望儿子不要惹事。毕竟和仝家以前还是有来往的。
刘猛道:“我这不是替平安打抱不平嘛。别家现在是一家人了,就是没结亲我也咽不下这口气。”
“好了,别说了。今天我们两家坐在一起是为了商量猛儿和梅子的亲事来着。”
冯老娘道:“也是。就是不知亲家、亲家母有什么打算?”
刘石匠道:“我找人算过了,说六月初二是个好日子,打算定在这一天,亲家母觉得如何?”
冯老娘有些犯难,家里出了这些事,又有外债,六月只怕不行,为难道:“平安的脚还没好呢,要不再等等。”
刘王氏觉得好笑:“他们俩成亲,和平安的脚伤也没多大的关系。”
冯老娘有些词穷,看了眼儿媳。
云珠微笑着,不慌不慢的说道:“伯娘,平安现在身子不利索,娘也没什么心情张罗。再说娘年纪大了,也劳累不得。还得等平安的脚好。再有小姑的嫁妆也还没备全,这不家里才添了地,还欠着伏家的银子嘛,只怕还得再等等。”
刘王氏瘪嘴说道:“当初我们家和你们家结亲也没嫌你们家穷啊,也知道你们拿不出多少的嫁妆来,这时候说这些好听啊?”
冯老娘觉得亲家母的话有些阴阳怪气的,脸上有些不自在,才要开口,就听得云珠又含笑道:“伯娘,我婆婆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宝贝着,要嫁自然就风风光光的出嫁。我们家也不是说要拖多久,等到下半年冬天,一定能成。”
得了,这就往后延后半年了。刘王氏心中不大乐意,她看了眼丈夫,希望丈夫能说点什么。
刘石匠还没来得及表态,刘猛就起身说:“我等得起,冬天就冬天。那时候窑上也更稳定了。”
刘石匠见儿子已经开口了,便点头道:“成,那再往后延延。”
冯老娘见刘家允肯了,点头道:“到底是亲家通达。”
刘王氏这里开口了:“你们冯家如今腰杆粗了,那我把嫁妆的事也提一提。这锅碗瓢盆不用说,都要新买的。家具也要现打的,至少也得樟木的箱子、柜子。还得要一包钱压箱底。”
冯老娘说这不是让人为难么。
云珠暗道,小姑这个未来的婆婆不好对付啊,听她提意见便道:“成啊,这些也不算特别的为难。不过嫁妆涨了,这彩礼也该相应该多给点儿。”
刘王氏没了话。刘石匠想,这该给的就给啊,要是传出去他们刘家连出个彩礼都不痛快,那么怕是要被人家给笑死,便答应道:“彩礼的事好说,你们只管开口,只要数目不是太离谱的,都成。”
刘王氏见刘石匠这话一出,她想要使眼色都来不及了。
冯老娘看了眼云珠,希望云珠能帮她说个数目。云珠这时候却低了头正喝茶。她心里明白得很,说到底,她只是当大嫂的,这要决定多少彩礼,她也插不上话。理应该婆婆完全做主。
冯老娘见儿媳不管,思量了好一会儿才道:“我们乡下人娶亲也没那么多的弯弯绕绕。我看取个吉利,就十二两吧。”
刘王氏心道,还不算太离谱。
刘石匠觉得这数也还成,便道:“好,十二两!”
云珠含笑着插了句嘴:“那么四季衣裳、首饰什么的另算。”
“这……”刘王氏傻了眼,这个女人果然精明呀,原来在这里等着他们。
刘猛见父母不痛快了忙替他们做了主:“这些不正该么。”
“哈哈,猛儿说得对。”
云珠心道,梅子啊,我又为你争取了些,回头可要感谢我啊。冯老娘扫了眼云珠,脸上端着笑,心里很满意,想着带她来还真是做对了。
两家的亲事就暂时这么定了下来,云珠又帮冯家争取到了他们选日子的权利。这刘石匠不愿意了。
“没这个规矩啊,不都是男方定日子么?”
云珠笑道:“说是这么说,可两家的事,不得两家商量着来啊。我们选了日子,不还得和你们家商量,你们要不愿意我们也没办法啊。”
刘石匠蔫了。
午饭的时候,桌上的菜倒丰盛。刘家还特意杀了一只鸡,又宰了只肥鹅。云珠觉得那鹅肉过于肥腻了,压根连筷子也没伸过。就吃着眼前的一盘素炒菜心。
刘王氏见了,心道,得了,人家现在是嫌弃他们家了。
冯老娘早就被云珠的厨艺把胃给养刁了,这一般的饭菜她觉得不好入口,只象征性的吃了点就搁了筷子。
饭后又随意聊了一阵,婆媳俩就告辞了。
刘猛去送她们。
这里刘王氏早就按捺不住了:“也还没富裕了,倒挑三拣四的。”
刘石匠往别处吸他的旱烟去了,不和婆娘分辨。(未完待续。)
张村长赔礼道歉留了欠条,精神萎靡。在村里很是抬不起头来。
纷纷在私底下说云珠厉害,别看是个不声不响女人,这还真有几分手腕。换做别家,村长这样欺负人,怕只有认栽的理。就算有那个胆量去报官,人家官衙还不一定要受理。
云珠尽自己的能耐为家里挽回了一点损失,让张村长低了头。不过云珠明白饶是如此,平安受了这么多的苦却是怎么也讨不回来的。到底这脚以后会不会有后遗症也不清楚。毕竟医疗有限。
日子一复一日,平安不顾疼痛,主动的进行康复练习。云珠买来的那些种子,和婆婆俩已经都种下去了,就等着发芽。
只是她还想挖个水塘,等到雨季的时候能蓄些水。到时候鸭子们也有嬉耍的地方,总不能都往清河里赶。那么清亮的水,这些鸭子一下去,久了,水就变臭了。
忙完这阵以后。冯老娘和云珠商量:“昨天猛儿他娘又找我问话,商量他们俩的亲事。我答应了,说明天上他们家谈论去。你之前答应过我的,要和我一道去啊?”
云珠笑道:“我既然答应了肯定就不会食言。我一定去。”
冯老娘笑眯眯的说道:“成,你主意多,到时候帮着参谋参谋。对了,就穿年下新做的那套淡红色的衣裳吧,显得人精神。”
云珠答应着。婆婆是怕她不打扮,不重视这件事,给冯家丢了脸面。
回头云珠和平安提了此事。
平安道:“他们俩定亲这么久了,是该成亲了。不过你当嫂嫂的也不好参和,听听就行。”
云珠道:“我知道呢。你在家可要好好的,万事不能逞强,知道吗?梅子在家给你煮饭,放心吧,我吃了晌午就回来。”
平安像个三岁小孩般乖乖点头。
第二天,用过了早饭。云珠便依婆婆所说,换了那身淡红色的衣裳。找裁缝做的衣裳,拿回来后香梅说太素了,帮她在衣袖和衣摆处拿黄色和嫩绿色的丝线,绣了折枝花。同色的襕裙则用淡紫色的布滚了边。
她换好了衣裳,挽了发髻,插戴了簪子,还涂抹了淡淡的脂粉。
平安在后面看呆了,久久的才说道:“你收拾得这么好,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去相亲呢。”
云珠回眸一笑:“我这不是为了给你们家长面子嘛。别说,还是娘特意吩咐过的。”
云珠拾掇好后,冯老娘在院子里叫她。云珠上前抱了抱平安,和他再见。
云珠和冯老娘一道去了住在河对面的刘家。
这还是云珠第二次上刘家。第一次是正月里刘家请吃年酒,一家子大小全来了,其实那时就该提香梅的亲事,不过那天刘家的客人也多,不好商量。
后来冯家忙,再加上平安的事出来以后,也没心情。
刘王氏早换了身新做的衣裳在堂屋里等着了,刘石匠则在屋里来回的踱步子。
刘王氏则低头摆弄着手上的一串楠木念珠,微微的凝着眉,一副沉思的样子。
夫妻俩都没有说话,直到听见巧玉在院子里高声嚷嚷:“冯大娘和宋姐姐来了。”
刘石匠这才走了出去,刘王氏也坐不住了。刘石匠到了檐下,乐呵道:“亲家母来了。平安媳妇也来了!”
冯老娘满脸的笑容答应着:“诶,亲家公。家里有事耽搁了下,来得有些晚了。”
云珠也跟着称呼“伯伯”。
大家进了屋,刘王氏也迎了上来,热情的挽了冯老娘的胳膊,两亲家母互问了好。云珠又问候过了,这才分了主客坐下。
巧玉提了个茶壶进来,巧香捧了个茶盘,里面有两个碟子,装着茶点。
巧玉帮着上了茶。冯老娘一个劲的夸赞:“小玉儿都长成大玉儿了,乖巧听话有来事,将来还不晓得哪家有福气娶了她去。”
刘王氏跟着打了哈哈,女儿的亲事她已经操碎了心。原本儿子的这桩婚事她也是不满意的,不过冯家突然就抬头起来了,她心思也活泛起来,想到冯家的日子越过越好,那他们刘家也会跟着收益,这门亲事那就算结对了,所以她也显得格外的热情。
“哎,怕是姻缘还没到,还找挑到一家如意的。冯大姐要是知道什么合适的人家可记得和我说说啊。”
冯老娘笑道:“我哪里知道什么好人家,只怕你们家瞧不上。”
两家相互谦虚了回。巧玉在旁边暗暗的拉了下母亲的衣裳说道:“不是定哥哥的事么,怎么又扯到我身上来?”
刘王氏道:“反正你早晚都要嫁人的,也避不开。”说得屋里人都哄堂大笑。
巧玉红着脸,拉了小妹妹出去了。
这边刘石匠关心起了平安的脚伤:“平安那脚真废呢?”
云珠回答说:“袁大夫说还是有希望康复的,就看后面恢复得如何。”
刘王氏道:“我听仝家媳妇说平安的脚骨头都碎了,还能走路?”
冯老娘叹息道:“可不是,这孩子注定多灾多难的,好不容易日子好过一些,就出了这等事。走路有没有问题还不晓得……”说着又把张村长给骂了一通:“那个挨千刀的张矮子,我也不知我们冯家哪里得罪他了,还有黑狗蛋,一个挺憨厚的小子,心眼也黑。”
刘石匠大惑不解:“按理说你们家也没什么仇啊,那张矮子就那么嫉恨你家,想要废掉平安呀?”
冯老娘也想不明白。不过云珠却已经想明白了,她道:“肯定是上回找他让帮联系伏家的事有关。他本来答应我们出面的,哪知平安自己就搞定了。他可能觉得没有面子。”
刘石匠也有些愤懑:“没面子就要平安的命啊?”
冯老娘道:“只怕还没那么简单,问他也问不出什么来。估计他也不好意思说。如今媳妇逼着他按了手印,现在我们家就是他们家的债主。其实就算张敬爱痛快的拿出钱来,平安这些日子受了罪怎么也偿还不了了。他不就是欺负我们家没人,软弱嘛。我们买了那山,估计是眼红了。”
刘王氏也附和:“这张家真不是东西。”
刘石匠愠怒道:“他娘的!这姓张的不是东西!亲家母,你要是点个头,我找人将那个混账给修理一顿。”
冯老娘胆小怕事,又想给平安积德,忙摇头说:“还是算了吧,只要张家把欠的银子还上就算过去了。”
“成,亲家母,那张家要是赖账,你和我说。我手下有人专门对付老赖,我要让姓张的知道,别那么嚣张。”
刘王氏忙去拉她男人,道:“哎,你也消消火。”
又谈论了一阵,大家才丢过了张家的事。刘猛回来了。
他穿了身半新的豆灰色夹衫,上来给冯老娘行了礼,又见过了云珠。
刘猛屁股才挨着板凳,连茶还没顾上喝一口,就大骂:“这黑狗蛋怎么这么坏,做了缺德事就跑啦?我去仝家三趟了,硬是没见着人。找人打听也没下落。你们说这黑狗蛋会去哪里?”
“这哪知道啊,仝家不也满地的找。”
刘猛气得咬牙:“这臭小子,要是看见了他,我定好好的捶他一顿才解气。”
“我们才说这事,好不容易才止住,你又来。”刘王氏还是希望儿子不要惹事。毕竟和仝家以前还是有来往的。
刘猛道:“我这不是替平安打抱不平嘛。别家现在是一家人了,就是没结亲我也咽不下这口气。”
“好了,别说了。今天我们两家坐在一起是为了商量猛儿和梅子的亲事来着。”
冯老娘道:“也是。就是不知亲家、亲家母有什么打算?”
刘石匠道:“我找人算过了,说六月初二是个好日子,打算定在这一天,亲家母觉得如何?”
冯老娘有些犯难,家里出了这些事,又有外债,六月只怕不行,为难道:“平安的脚还没好呢,要不再等等。”
刘王氏觉得好笑:“他们俩成亲,和平安的脚伤也没多大的关系。”
冯老娘有些词穷,看了眼儿媳。
云珠微笑着,不慌不慢的说道:“伯娘,平安现在身子不利索,娘也没什么心情张罗。再说娘年纪大了,也劳累不得。还得等平安的脚好。再有小姑的嫁妆也还没备全,这不家里才添了地,还欠着伏家的银子嘛,只怕还得再等等。”
刘王氏瘪嘴说道:“当初我们家和你们家结亲也没嫌你们家穷啊,也知道你们拿不出多少的嫁妆来,这时候说这些好听啊?”
冯老娘觉得亲家母的话有些阴阳怪气的,脸上有些不自在,才要开口,就听得云珠又含笑道:“伯娘,我婆婆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宝贝着,要嫁自然就风风光光的出嫁。我们家也不是说要拖多久,等到下半年冬天,一定能成。”
得了,这就往后延后半年了。刘王氏心中不大乐意,她看了眼丈夫,希望丈夫能说点什么。
刘石匠还没来得及表态,刘猛就起身说:“我等得起,冬天就冬天。那时候窑上也更稳定了。”
刘石匠见儿子已经开口了,便点头道:“成,那再往后延延。”
冯老娘见刘家允肯了,点头道:“到底是亲家通达。”
刘王氏这里开口了:“你们冯家如今腰杆粗了,那我把嫁妆的事也提一提。这锅碗瓢盆不用说,都要新买的。家具也要现打的,至少也得樟木的箱子、柜子。还得要一包钱压箱底。”
冯老娘说这不是让人为难么。
云珠暗道,小姑这个未来的婆婆不好对付啊,听她提意见便道:“成啊,这些也不算特别的为难。不过嫁妆涨了,这彩礼也该相应该多给点儿。”
刘王氏没了话。刘石匠想,这该给的就给啊,要是传出去他们刘家连出个彩礼都不痛快,那么怕是要被人家给笑死,便答应道:“彩礼的事好说,你们只管开口,只要数目不是太离谱的,都成。”
刘王氏见刘石匠这话一出,她想要使眼色都来不及了。
冯老娘看了眼云珠,希望云珠能帮她说个数目。云珠这时候却低了头正喝茶。她心里明白得很,说到底,她只是当大嫂的,这要决定多少彩礼,她也插不上话。理应该婆婆完全做主。
冯老娘见儿媳不管,思量了好一会儿才道:“我们乡下人娶亲也没那么多的弯弯绕绕。我看取个吉利,就十二两吧。”
刘王氏心道,还不算太离谱。
刘石匠觉得这数也还成,便道:“好,十二两!”
云珠含笑着插了句嘴:“那么四季衣裳、首饰什么的另算。”
“这……”刘王氏傻了眼,这个女人果然精明呀,原来在这里等着他们。
刘猛见父母不痛快了忙替他们做了主:“这些不正该么。”
“哈哈,猛儿说得对。”
云珠心道,梅子啊,我又为你争取了些,回头可要感谢我啊。冯老娘扫了眼云珠,脸上端着笑,心里很满意,想着带她来还真是做对了。
两家的亲事就暂时这么定了下来,云珠又帮冯家争取到了他们选日子的权利。这刘石匠不愿意了。
“没这个规矩啊,不都是男方定日子么?”
云珠笑道:“说是这么说,可两家的事,不得两家商量着来啊。我们选了日子,不还得和你们家商量,你们要不愿意我们也没办法啊。”
刘石匠蔫了。
午饭的时候,桌上的菜倒丰盛。刘家还特意杀了一只鸡,又宰了只肥鹅。云珠觉得那鹅肉过于肥腻了,压根连筷子也没伸过。就吃着眼前的一盘素炒菜心。
刘王氏见了,心道,得了,人家现在是嫌弃他们家了。
冯老娘早就被云珠的厨艺把胃给养刁了,这一般的饭菜她觉得不好入口,只象征性的吃了点就搁了筷子。
饭后又随意聊了一阵,婆媳俩就告辞了。
刘猛去送她们。
这里刘王氏早就按捺不住了:“也还没富裕了,倒挑三拣四的。”
刘石匠往别处吸他的旱烟去了,不和婆娘分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