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崇礼急急的说:“不可能,我母亲只是一介女流,怎么能做这种事情?”
忠义公冷冷一笑说:“是啊,一介女流,我们都看不起一介女流。我一向认为妇人只能在内宅里搞些阴谋诡计算了,不过是祸害一下后院的姨娘而已,不算什么。天下大事还是男儿说的算,攻城略地,改朝换代都是男人的事情。可是,正是我们看不起的女流之辈,能成为皇后,能改变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陈家本来是四个世家中垫底的家族,因为出了个陈皇后,现在已经是四个世家之首了。文蕙郡主一个小丫头,正在南洋建立一个个城市,都能成为一个王国了。也有些女流之辈,因为不知名的原因,或者是因为妒忌,可以处心积虑的谋算崇义,破坏崇义的婚事,却不知道,这样会导致我们赵家死去一个王国?”
赵崇礼有些动摇了,这倒是有些可能。母亲一向都不喜欢崇义,甚至几次对崇义下手。父亲和自己都不喜欢母亲这样做。可是,这都是不伤大雅的事情,不过是因为崇义不是嫡出,是姨娘所出的原因。母亲就是下了几次手,也只是不给崇义好的东西,比如说好吃的,先给自己兄妹几个,好衣料也是先给自己兄妹几个,崇义不听话,就拿他身边的人出气,比如说,把崇义的奶妈放在庄子上。把崇义以前的贴身大丫鬟给卖掉,可是这都没有什么。不过是一些仆人而已,崇义又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现在母亲怎么能破坏崇义的婚事呢?不过,破坏崇义的婚事也有可能。自己是嫡长子,是母亲的骄傲,母亲当年费尽心机,才为自己求娶了韩氏。韩氏出身名门,贤德有才能,一直都是母亲的骄傲。父亲也对韩氏很好,经常说,这个家将来交到自己和韩氏手上。他很放心。
可是。若是母亲一向看不顺眼的庶子崇义娶了文蕙郡主。文蕙郡主出身比韩氏高。韩氏虽然出身名门,但是怎么能跟世家嫡女的文蕙郡主比?韩家的人虽然做官的很多,但是哪一个能和皇后娘娘比?哪一个能和太子妃比?文蕙郡主可是皇后娘娘的亲侄女,太子妃的亲堂妹。
除了出身。文蕙郡主还是郡主的身份。仅次于公主。还是南洋总管。庆春城城主,一品大员,比自己的官职还高。
这是韩氏能比的吗?
还有。文蕙家的小陈家可是天下有名的富裕家庭,将来文蕙的嫁妆就算不加上那个庆春城,也一定不少于一百二十抬,当年韩氏嫁给自己的时候,才多少的嫁妆?韩家虽然是名门望族,但是并不是豪富之家,只是给韩氏准备了两万两银子的嫁妆,六十六抬而已。当然,这个在京城的媳妇圈子里,已经是很好的了,母亲经常为了这个而骄傲。可是,要是将来文蕙郡主的嫁妆比韩氏多一倍,不,多上好几倍,这让母亲怎么接受?
现在,赵崇礼已经相信这个事情,十有八九就是母亲干的。母亲真是无知啊,只是为了那些小事,就要破坏这次能让赵氏家族腾飞的机会啊,真是不可理喻啊。
赵崇礼结结巴巴的说:“母亲并不明白娶了文蕙郡主能给赵家带来什么好处,所以,才会这样的,还请父亲原谅她。”
忠义公冷冷的说:“原谅她?我原谅的她的多了,当年崇义的娘是怎么回事?好好的怎么就不见了?你母亲跟我说她死了,可是人死了,尸身应该在,但是,这尸体呢?只是一团骨灰。我常年在外,怎么能知道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怎么好好的就突然得急病死了,还给化成了一团灰?”…
赵崇礼心中一动,难道这里面还有玄虚?
忠义公说:“除了崇义的娘,还有很多我的姨娘,不是小产,就是生下的孩子夭折,到现在,我们府里除了崇义之外没有一个庶出的孩子,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巧合?怎么这小产,夭折的事情都出在我们府里?”
赵崇礼的冷汗都冒了出来。
忠义公深吸一口气,平复心中的怒火,说:“你也不用为她辩白,也不用为她担心,还好,我们发现的早,还能挽回。而且,我们很快就要回到京城了。回去之后,你就准备好,准备接替我的国公位置,我要赶紧带着你母亲去隐居了。她已经神志不清了,被妒忌冲昏了头脑,要是再让她当这个国公夫人,还不知道将来会给我们赵家惹上什么祸事的。虽然知道她犯了什么错误,就是休了她一百次都够的,但是我不会休了她的。因为还有你,还有我的孙子,还有宫里你二妹妹,家里你的三妹妹,还有你三弟。为了你们几个,我也不能休了她,让你们变成庶出,变成休妻的后代。”
赵崇礼嘴角喃喃几下,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忠义公说:“你知道就好了,你去找个借口把那个弄雪给我杀了,不要在这里碍眼了。之前留着她的小命是为了调查她身后的人,现在这个必要也没有了。还有,崇义那里,我会告诉他的,他有权利知道。只有知道后才能有所防备,要不下一次,说不定我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还有,他的行踪之所以被人掌握是因为他身边的一个侍卫是我们家的家生子,被你母亲所收买,出卖了崇义。这个人,我会告诉崇义,由他处置的。”
赵崇礼能说什么呢?只能点头答应,垂头丧气的出了父亲的大帐。
走到外面,迎面一阵冷风吹过来,虽然还是初秋,但是,铁壁关已经开始冷了,草都开始枯萎了。这一阵冷风,把赵崇礼吹的一个机灵,醒了过来。不管母亲做了什么,都是他的母亲,这个是不能改变的。而且,父亲也没有打算对母亲做什么,只是让母亲随着他一起退隐而已。当然,以母亲的性格,一定会很不高兴,她已经习惯作为一个京城顶尖的贵妇生活着了,习惯了众星捧月的生活,要她去乡下地方过着无聊的日子,她一定会不高兴的。但是,父亲都已经要归隐了,就算是母亲没有犯错,难道要父亲一个人住在乡下,母亲继续在京城过着每天赏花,茶会的贵妇生活吗?母亲是一定要去照顾父亲的,哪怕是父亲不让母亲去,母亲也得去,要是京城的贵妇们知道,父亲一个人在庄子上,母亲却在城里,那母亲的地位也就保不住了。既然这样,那犯错误也没有什么,反正母亲是要去乡下定了的,忠义公府以后就要靠着自己和韩氏好生经营了。
想到这里,赵崇礼倍加觉得赵崇义的这门婚事很重要,不但是为了将来,为了将来那个王国,也是为了现在,在西北,赵家是第一的,没有人能越过他们家,可是在京城呢?多的是王公贵族,多的是世家豪门,赵家会危机四伏的,这个时候,太需要小陈家这样强有力的援手了。
赵崇礼的心开始冷硬起来,大踏步的往军营外走去,出了营门,一个侍卫牵来了他的马,他翻身上马,往弄雪所在的那个青楼去了。…
这边,忠义公收拾一下心情,去了赵崇义的营帐。赵崇义正百无聊赖的躺着,没有堤防大帐里突然进来人,正要对侍卫发脾气,不是说了不许人进来吗?还没有开口,他已经看清楚来人居然是他的父亲,西北军统帅忠义公。
赵崇义忙翻身下床,给父亲行礼。
忠义公伸手扶起来赵崇义,拉着赵崇义的手坐了下来,认真的看着这个英俊的儿子。
赵崇义从小就被忠义公宠爱,和忠义公的关系,比赵崇礼和父亲的关系要好。但是忠义公对待赵崇义也很少有这种温柔的时候,赵崇义有些发蒙,有些不知所措。
忠义公温文的说:“阿义啊,你今年也不小了,其实早就该成婚了,可是你一直都不愿意成婚。这几年,不论是军中的大将的女儿,妹子,还是京城的名媛,你都一概拒绝。那一年我们大破蛮族的王庭,俘虏了许多蛮族的贵族少女,甚至有一个是蛮族的公主,长得多么美丽啊,军中的大将们都红了眼,都想要那个公主。可是,论功行赏,大家都说,应该给你,因为你第一个冲锋在前,还有,你身边没有个女人伺候着,那个美丽的公主正要可以配给你,真是美人配上少年英雄啊。可是,你还是拒绝了。最后把那个公主让给了另外一个大将。我也没有觉得什么,虽然是蛮族的公主,毕竟是个亡国之人,不详,不留着身边也是对的。可是,那个时候,我才发现,你身边一直都是小厮伺候着,连个贴身丫鬟都没有。我很担心,怕是因为你小时候,你嫡母把你的贴身大丫鬟给弄走之后,你伤了心,再也不近女色了。后来,你从京城回来,告诉我,其实你心里有人了,是文蕙郡主。我这颗心才放下来。”
赵崇义啼笑皆非。(未完待续……)
忠义公冷冷一笑说:“是啊,一介女流,我们都看不起一介女流。我一向认为妇人只能在内宅里搞些阴谋诡计算了,不过是祸害一下后院的姨娘而已,不算什么。天下大事还是男儿说的算,攻城略地,改朝换代都是男人的事情。可是,正是我们看不起的女流之辈,能成为皇后,能改变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陈家本来是四个世家中垫底的家族,因为出了个陈皇后,现在已经是四个世家之首了。文蕙郡主一个小丫头,正在南洋建立一个个城市,都能成为一个王国了。也有些女流之辈,因为不知名的原因,或者是因为妒忌,可以处心积虑的谋算崇义,破坏崇义的婚事,却不知道,这样会导致我们赵家死去一个王国?”
赵崇礼有些动摇了,这倒是有些可能。母亲一向都不喜欢崇义,甚至几次对崇义下手。父亲和自己都不喜欢母亲这样做。可是,这都是不伤大雅的事情,不过是因为崇义不是嫡出,是姨娘所出的原因。母亲就是下了几次手,也只是不给崇义好的东西,比如说好吃的,先给自己兄妹几个,好衣料也是先给自己兄妹几个,崇义不听话,就拿他身边的人出气,比如说,把崇义的奶妈放在庄子上。把崇义以前的贴身大丫鬟给卖掉,可是这都没有什么。不过是一些仆人而已,崇义又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现在母亲怎么能破坏崇义的婚事呢?不过,破坏崇义的婚事也有可能。自己是嫡长子,是母亲的骄傲,母亲当年费尽心机,才为自己求娶了韩氏。韩氏出身名门,贤德有才能,一直都是母亲的骄傲。父亲也对韩氏很好,经常说,这个家将来交到自己和韩氏手上。他很放心。
可是。若是母亲一向看不顺眼的庶子崇义娶了文蕙郡主。文蕙郡主出身比韩氏高。韩氏虽然出身名门,但是怎么能跟世家嫡女的文蕙郡主比?韩家的人虽然做官的很多,但是哪一个能和皇后娘娘比?哪一个能和太子妃比?文蕙郡主可是皇后娘娘的亲侄女,太子妃的亲堂妹。
除了出身。文蕙郡主还是郡主的身份。仅次于公主。还是南洋总管。庆春城城主,一品大员,比自己的官职还高。
这是韩氏能比的吗?
还有。文蕙家的小陈家可是天下有名的富裕家庭,将来文蕙的嫁妆就算不加上那个庆春城,也一定不少于一百二十抬,当年韩氏嫁给自己的时候,才多少的嫁妆?韩家虽然是名门望族,但是并不是豪富之家,只是给韩氏准备了两万两银子的嫁妆,六十六抬而已。当然,这个在京城的媳妇圈子里,已经是很好的了,母亲经常为了这个而骄傲。可是,要是将来文蕙郡主的嫁妆比韩氏多一倍,不,多上好几倍,这让母亲怎么接受?
现在,赵崇礼已经相信这个事情,十有八九就是母亲干的。母亲真是无知啊,只是为了那些小事,就要破坏这次能让赵氏家族腾飞的机会啊,真是不可理喻啊。
赵崇礼结结巴巴的说:“母亲并不明白娶了文蕙郡主能给赵家带来什么好处,所以,才会这样的,还请父亲原谅她。”
忠义公冷冷的说:“原谅她?我原谅的她的多了,当年崇义的娘是怎么回事?好好的怎么就不见了?你母亲跟我说她死了,可是人死了,尸身应该在,但是,这尸体呢?只是一团骨灰。我常年在外,怎么能知道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怎么好好的就突然得急病死了,还给化成了一团灰?”…
赵崇礼心中一动,难道这里面还有玄虚?
忠义公说:“除了崇义的娘,还有很多我的姨娘,不是小产,就是生下的孩子夭折,到现在,我们府里除了崇义之外没有一个庶出的孩子,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巧合?怎么这小产,夭折的事情都出在我们府里?”
赵崇礼的冷汗都冒了出来。
忠义公深吸一口气,平复心中的怒火,说:“你也不用为她辩白,也不用为她担心,还好,我们发现的早,还能挽回。而且,我们很快就要回到京城了。回去之后,你就准备好,准备接替我的国公位置,我要赶紧带着你母亲去隐居了。她已经神志不清了,被妒忌冲昏了头脑,要是再让她当这个国公夫人,还不知道将来会给我们赵家惹上什么祸事的。虽然知道她犯了什么错误,就是休了她一百次都够的,但是我不会休了她的。因为还有你,还有我的孙子,还有宫里你二妹妹,家里你的三妹妹,还有你三弟。为了你们几个,我也不能休了她,让你们变成庶出,变成休妻的后代。”
赵崇礼嘴角喃喃几下,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忠义公说:“你知道就好了,你去找个借口把那个弄雪给我杀了,不要在这里碍眼了。之前留着她的小命是为了调查她身后的人,现在这个必要也没有了。还有,崇义那里,我会告诉他的,他有权利知道。只有知道后才能有所防备,要不下一次,说不定我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还有,他的行踪之所以被人掌握是因为他身边的一个侍卫是我们家的家生子,被你母亲所收买,出卖了崇义。这个人,我会告诉崇义,由他处置的。”
赵崇礼能说什么呢?只能点头答应,垂头丧气的出了父亲的大帐。
走到外面,迎面一阵冷风吹过来,虽然还是初秋,但是,铁壁关已经开始冷了,草都开始枯萎了。这一阵冷风,把赵崇礼吹的一个机灵,醒了过来。不管母亲做了什么,都是他的母亲,这个是不能改变的。而且,父亲也没有打算对母亲做什么,只是让母亲随着他一起退隐而已。当然,以母亲的性格,一定会很不高兴,她已经习惯作为一个京城顶尖的贵妇生活着了,习惯了众星捧月的生活,要她去乡下地方过着无聊的日子,她一定会不高兴的。但是,父亲都已经要归隐了,就算是母亲没有犯错,难道要父亲一个人住在乡下,母亲继续在京城过着每天赏花,茶会的贵妇生活吗?母亲是一定要去照顾父亲的,哪怕是父亲不让母亲去,母亲也得去,要是京城的贵妇们知道,父亲一个人在庄子上,母亲却在城里,那母亲的地位也就保不住了。既然这样,那犯错误也没有什么,反正母亲是要去乡下定了的,忠义公府以后就要靠着自己和韩氏好生经营了。
想到这里,赵崇礼倍加觉得赵崇义的这门婚事很重要,不但是为了将来,为了将来那个王国,也是为了现在,在西北,赵家是第一的,没有人能越过他们家,可是在京城呢?多的是王公贵族,多的是世家豪门,赵家会危机四伏的,这个时候,太需要小陈家这样强有力的援手了。
赵崇礼的心开始冷硬起来,大踏步的往军营外走去,出了营门,一个侍卫牵来了他的马,他翻身上马,往弄雪所在的那个青楼去了。…
这边,忠义公收拾一下心情,去了赵崇义的营帐。赵崇义正百无聊赖的躺着,没有堤防大帐里突然进来人,正要对侍卫发脾气,不是说了不许人进来吗?还没有开口,他已经看清楚来人居然是他的父亲,西北军统帅忠义公。
赵崇义忙翻身下床,给父亲行礼。
忠义公伸手扶起来赵崇义,拉着赵崇义的手坐了下来,认真的看着这个英俊的儿子。
赵崇义从小就被忠义公宠爱,和忠义公的关系,比赵崇礼和父亲的关系要好。但是忠义公对待赵崇义也很少有这种温柔的时候,赵崇义有些发蒙,有些不知所措。
忠义公温文的说:“阿义啊,你今年也不小了,其实早就该成婚了,可是你一直都不愿意成婚。这几年,不论是军中的大将的女儿,妹子,还是京城的名媛,你都一概拒绝。那一年我们大破蛮族的王庭,俘虏了许多蛮族的贵族少女,甚至有一个是蛮族的公主,长得多么美丽啊,军中的大将们都红了眼,都想要那个公主。可是,论功行赏,大家都说,应该给你,因为你第一个冲锋在前,还有,你身边没有个女人伺候着,那个美丽的公主正要可以配给你,真是美人配上少年英雄啊。可是,你还是拒绝了。最后把那个公主让给了另外一个大将。我也没有觉得什么,虽然是蛮族的公主,毕竟是个亡国之人,不详,不留着身边也是对的。可是,那个时候,我才发现,你身边一直都是小厮伺候着,连个贴身丫鬟都没有。我很担心,怕是因为你小时候,你嫡母把你的贴身大丫鬟给弄走之后,你伤了心,再也不近女色了。后来,你从京城回来,告诉我,其实你心里有人了,是文蕙郡主。我这颗心才放下来。”
赵崇义啼笑皆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