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990郑裕却受父母之命,来到了父母的帐中。刚刚坐下就被母亲开门见山的打了个措手不及,“思旷,我观仓舒此人家世、才略俱都不凡,且为人厚重谨慎,实为汝妹若兮之良配!我儿不妨从中玉成此事。”
郑裕闻言一愣,抬头看了看自己的父亲,却见父亲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心中马上明白了,此事二老已经商议过,把自己叫来不过是让自己跑腿罢了,根本没有置喙的余地,不由摇头苦笑:“父亲、母亲有所不知,仓舒已有妻室,乃是雁门太守马焕之女,此举实在不妥,恕孩儿无法开口。况且即便是仓舒愿意,妹妹嫁过去也只能做妾,岂不是委屈了妹妹?”
郑王氏显然早已考虑过这些,听了儿子的话后,微微一笑说道:“我儿此言差矣!想那仓舒乃是世家之子,而我郑家虽富可敌国,却是庶族,就算那仓舒尚未娶妻,正室也轮不上你妹妹,因此此事倒不要紧。”说着将目光转向了坐在那里却一言不的丈夫。
郑谦见妻子看向自己,便给了她一个赞同的眼神,却仍不一言,郑王氏无法,嗔怪的瞪了一眼丈夫,却只好接着说道:“我观若兮对仓舒也是大有情意!此事若成也算成全了若兮的一桩心事。不知我儿以为如何?”
郑裕不想母亲如此着急,就连一向稳坐钓鱼台的父亲也赞同此事,当下只有一边思考,一边斟酌着说道:“以我之见此事还是不急,婚姻大事,仓舒自己也是做不了主的,不若到了晋阳之后再从长计议,不知母亲意下如何?”
郑王氏思索了一会,觉得儿子的话也有道理,事关女儿的终身大事,自己显然有些心急了,倒给人迫不及待的感觉,岂不让人看轻了?便说道:“如此也好。既如此你便回帐去吧。”
郑裕连忙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对父母施了一礼,便要离去,却被郑谦止住:“思旷且慢,此事虽急切不得,不过思旷也可于私下探听一下仓舒的口风,我等也好准备。”
郑王氏闻言也是连连点头,“不错,还是先探探口风再做道理。”郑裕想了一下,认为此事倒也可行,便一口答应了。
出了父母的营帐,郑裕思索良久,对于妹妹嫁给赵平虽然只能做妾室,却还是赞同的。毕竟赵平的人品、能力都摆在那里。况且自己一家若想平安到达晋阳,还要仰仗赵平,如此一来也算是报恩吧。郑裕一边想着,脚下便也不由自主的向赵平所在的营帐走去。
赵平此时正在细细的研读自己携带的兵书《三略》,看到精彩处不由低声吟诵:“将能清,能净,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难,能治军权。故曰,仁贤之智,圣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正看得入神间,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声响起,似是朝自己的营帐而来,只好将手中的帛书放下,起身来到帐外,却是郑裕已经来到帐前。
二人见面自然有一番寒暄,寒暄已毕赵平将郑裕迎到帐中,落坐之后问道:“兄长夤夜来此,不知所为何事?”
郑裕虽然一路之上已经将说辞想得差不多了,被赵平一问却仍觉有些难以启齿,虽说这是一件好事,却是突然省起,若在此时提出此事却是不妥,如此一来岂不是将赵平陷入一种趁人之危、挟恩图报的不义境地?
郑裕当下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为何不思量清楚再来呢?当下便生了离去之心,只是贸然离去的话却又着了痕迹,反而更是不妥,不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此时两人的交情已经堪称莫逆,两人之间很少有无法开口的话题,郑裕这个样子更是第一次,见郑裕一副踯躅彷徨进退两难的样子,赵平心中不由感到奇怪,想了想却未搭话,在心里慢慢思索郑裕的来意。
忽然心中一动,结合郑裕此时欲言又止的表现,赵平已经隐约的猜到了他的来意,为了不使双方尴尬,赵平连忙引开话题,“兄长,眼下已经快到冀州境内,虽然丁绍将重兵陈于河间、任丘、荥阳等地,但面对兄长的这一大笔财富却定然不会放过,虽无法抽掉过多的兵力,但至少也能抽出一万左右的兵马,况且还有黎阳袁七、太行山曹方自一旁虎视眈眈,前景不容乐观啊!”
郑裕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忍不住吃了一惊,不过片刻间便恢复如初,沉声说道:“财帛动人心,这也是无法避免之事,况且以贤弟之能定然不会让他们轻易得手,即便万一不敌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正说着,郑裕突然觉得自己这样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给赵平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呵呵”干笑了几声,却还是接着说道:“只要人员平安即可,钱财毕竟是身外之物。仓舒也知道为兄对此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彦明更是指望不上,因此只好劳烦仓舒了,能者多劳嘛,呵呵。”
话虽如此,毕竟是关系到自己一家人的平安以及数代以来积累起来的巨额财富这等大事,郑裕还是担忧的。只不过他清楚自己的才能不在这方面,而赵平却是一个军事天才,眼前的形式对自己而言是莫大的困境,但对赵平来说不过是牛刀小试罢了。
毕竟以三千骑深入敌国腹地,纵横千里,将敌方的补给线切断,致使敌军前线难以为继而不得不退兵,这样的成就就算与历代的名将相比也毫不逊色!而当时赵平却仅有十七岁!因此郑裕有充足理由相信赵平。
见郑裕说的透彻,赵平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兄长信任小弟,小弟也只有尽力而为!”言罢,二人相顾一笑,尽在不言中。
郑裕此时早没了探听赵平口风的心思,也不在多留,又天南海北的聊了几句便告辞离开,出了赵平的营帐,郑裕直奔父母的营帐而去。果然自己的父母正在等候自己的消息,郑裕对父母也没有什么隐瞒的,将自己的顾虑据实相告。
郑谦能成为天下屈一指的大商人,当然也是眉眼通透之人,听了儿子的话后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此事做的的确是有欠思量了。正所谓人心难测,人言更是可畏,知道内情的还好说,若是被不知内情之人胡乱串通一气,什么难听的话都能出来,“三人成虎,不得不防啊!”
郑王氏却是一副可惜的样子,显然是对如此中意的女婿竟然凭空的飞走大为不甘,面沉似水的坐在那里一言不,自然是心中不快,不过她毕竟不是那种不识大体之人,虽然心中不快,却也不一言。
郑裕闻言一愣,抬头看了看自己的父亲,却见父亲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心中马上明白了,此事二老已经商议过,把自己叫来不过是让自己跑腿罢了,根本没有置喙的余地,不由摇头苦笑:“父亲、母亲有所不知,仓舒已有妻室,乃是雁门太守马焕之女,此举实在不妥,恕孩儿无法开口。况且即便是仓舒愿意,妹妹嫁过去也只能做妾,岂不是委屈了妹妹?”
郑王氏显然早已考虑过这些,听了儿子的话后,微微一笑说道:“我儿此言差矣!想那仓舒乃是世家之子,而我郑家虽富可敌国,却是庶族,就算那仓舒尚未娶妻,正室也轮不上你妹妹,因此此事倒不要紧。”说着将目光转向了坐在那里却一言不的丈夫。
郑谦见妻子看向自己,便给了她一个赞同的眼神,却仍不一言,郑王氏无法,嗔怪的瞪了一眼丈夫,却只好接着说道:“我观若兮对仓舒也是大有情意!此事若成也算成全了若兮的一桩心事。不知我儿以为如何?”
郑裕不想母亲如此着急,就连一向稳坐钓鱼台的父亲也赞同此事,当下只有一边思考,一边斟酌着说道:“以我之见此事还是不急,婚姻大事,仓舒自己也是做不了主的,不若到了晋阳之后再从长计议,不知母亲意下如何?”
郑王氏思索了一会,觉得儿子的话也有道理,事关女儿的终身大事,自己显然有些心急了,倒给人迫不及待的感觉,岂不让人看轻了?便说道:“如此也好。既如此你便回帐去吧。”
郑裕连忙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对父母施了一礼,便要离去,却被郑谦止住:“思旷且慢,此事虽急切不得,不过思旷也可于私下探听一下仓舒的口风,我等也好准备。”
郑王氏闻言也是连连点头,“不错,还是先探探口风再做道理。”郑裕想了一下,认为此事倒也可行,便一口答应了。
出了父母的营帐,郑裕思索良久,对于妹妹嫁给赵平虽然只能做妾室,却还是赞同的。毕竟赵平的人品、能力都摆在那里。况且自己一家若想平安到达晋阳,还要仰仗赵平,如此一来也算是报恩吧。郑裕一边想着,脚下便也不由自主的向赵平所在的营帐走去。
赵平此时正在细细的研读自己携带的兵书《三略》,看到精彩处不由低声吟诵:“将能清,能净,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难,能治军权。故曰,仁贤之智,圣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正看得入神间,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声响起,似是朝自己的营帐而来,只好将手中的帛书放下,起身来到帐外,却是郑裕已经来到帐前。
二人见面自然有一番寒暄,寒暄已毕赵平将郑裕迎到帐中,落坐之后问道:“兄长夤夜来此,不知所为何事?”
郑裕虽然一路之上已经将说辞想得差不多了,被赵平一问却仍觉有些难以启齿,虽说这是一件好事,却是突然省起,若在此时提出此事却是不妥,如此一来岂不是将赵平陷入一种趁人之危、挟恩图报的不义境地?
郑裕当下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为何不思量清楚再来呢?当下便生了离去之心,只是贸然离去的话却又着了痕迹,反而更是不妥,不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此时两人的交情已经堪称莫逆,两人之间很少有无法开口的话题,郑裕这个样子更是第一次,见郑裕一副踯躅彷徨进退两难的样子,赵平心中不由感到奇怪,想了想却未搭话,在心里慢慢思索郑裕的来意。
忽然心中一动,结合郑裕此时欲言又止的表现,赵平已经隐约的猜到了他的来意,为了不使双方尴尬,赵平连忙引开话题,“兄长,眼下已经快到冀州境内,虽然丁绍将重兵陈于河间、任丘、荥阳等地,但面对兄长的这一大笔财富却定然不会放过,虽无法抽掉过多的兵力,但至少也能抽出一万左右的兵马,况且还有黎阳袁七、太行山曹方自一旁虎视眈眈,前景不容乐观啊!”
郑裕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忍不住吃了一惊,不过片刻间便恢复如初,沉声说道:“财帛动人心,这也是无法避免之事,况且以贤弟之能定然不会让他们轻易得手,即便万一不敌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正说着,郑裕突然觉得自己这样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给赵平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呵呵”干笑了几声,却还是接着说道:“只要人员平安即可,钱财毕竟是身外之物。仓舒也知道为兄对此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彦明更是指望不上,因此只好劳烦仓舒了,能者多劳嘛,呵呵。”
话虽如此,毕竟是关系到自己一家人的平安以及数代以来积累起来的巨额财富这等大事,郑裕还是担忧的。只不过他清楚自己的才能不在这方面,而赵平却是一个军事天才,眼前的形式对自己而言是莫大的困境,但对赵平来说不过是牛刀小试罢了。
毕竟以三千骑深入敌国腹地,纵横千里,将敌方的补给线切断,致使敌军前线难以为继而不得不退兵,这样的成就就算与历代的名将相比也毫不逊色!而当时赵平却仅有十七岁!因此郑裕有充足理由相信赵平。
见郑裕说的透彻,赵平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兄长信任小弟,小弟也只有尽力而为!”言罢,二人相顾一笑,尽在不言中。
郑裕此时早没了探听赵平口风的心思,也不在多留,又天南海北的聊了几句便告辞离开,出了赵平的营帐,郑裕直奔父母的营帐而去。果然自己的父母正在等候自己的消息,郑裕对父母也没有什么隐瞒的,将自己的顾虑据实相告。
郑谦能成为天下屈一指的大商人,当然也是眉眼通透之人,听了儿子的话后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此事做的的确是有欠思量了。正所谓人心难测,人言更是可畏,知道内情的还好说,若是被不知内情之人胡乱串通一气,什么难听的话都能出来,“三人成虎,不得不防啊!”
郑王氏却是一副可惜的样子,显然是对如此中意的女婿竟然凭空的飞走大为不甘,面沉似水的坐在那里一言不,自然是心中不快,不过她毕竟不是那种不识大体之人,虽然心中不快,却也不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