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更新:没有官方推荐时每天一更,时间为晚上七点;有官方推荐时每天两更,时间为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六点,收藏每过百当天必答谢读者朋友加更一章,时间为凌晨零点。(看小说到网)作者现在正在失业,本书上架挣钱之日遥遥无期,所以正在努力找工作,望见谅。)
当张应元率着残兵乘着几十艘破渔船逃离东岸后,李定国遇到一个难题。巴雾河水深流急,而沿河数里的所有渡船、渔船都被官军强征过去,现在这些船只也被张应元带到了西岸,那义军该如何强渡。李定国很快便发现河边山坡长了大片竹林,便命士卒临时绑扎竹筏抢渡。
李定国立马河岸,督催一部分士兵射箭掩护,一部分士兵将竹筏运到水边。逃到对岸的张应元见状,忙命麾下官兵射箭阻击,同时用几架投石机投出的石头砸坏那些竹筏。
刘文秀则指挥骑兵在岸边一字儿摆开,准备当竹筏被打沉时就率领骑兵跃马入水,泅渡过河。张应元看见义军的士气极旺人马越聚越多,而且相当一部分都是骑兵,而守河官军人心惶惶,其中有些士兵还隐隐恼恨他张应元为了自己的性命枉杀跟随的士卒,士气和兵力都是此消彼长,张应元越发担西岸渡口守不住。
正在这时,张应元从溃逃前来的汪之凤亲兵处听到了汪之凤吐血身亡的噩耗,顿时斗志全消,灰心丧气地命全军撤退,快速撤往大昌县城,妄图依托城防阻敌。除此之外张应元另有考虑,他麾下士卒多是步兵,要是再晚撤退一些,等义军的骑兵泅渡过来,他们定难逃脱。
巴雾河一带奇峰突起,怪石鳞峋,碧流静淌,似人、似物、似兽的钟乳石造型生动,栩栩如生。李定国无暇饱览这等山河风光,留白文选整顿步兵、打扫战场,而他自己聚合鸳鸯卫和白文选卫所有骑兵,跟刘文秀的骑兵会和一处,乘马泅渡过河,追击张应元,掩尾绞杀。
当李定国率领骑兵泅渡过了这段河后,回首看看湍急清澈的河水,忽地想起一事:在原来那段历史上,明崇祯十三年秋,张献忠捣毁了明军据点土地岭后,分兵三路,从此渡河,连夜攻下大昌县城,于是人们便叫它“马渡河”。莫非自己刚才命人泅渡过的这段河便会被人命名为马渡河,见证历史的感觉真不错。
泅渡过河后,李定国和刘文秀唯恐张应元逃到大昌城跟川军回合,那大昌城势必更难攻陷,便对张应元紧追不舍。张应元所部除了他和亲兵骑乘的是马匹外,其他的都是步兵,而且久战疲惫,很快就被义军追上。除了张应元带着几个亲兵逃窜,其余的官军尽被歼灭。
因张献忠这次进川是流动作战甩开杨嗣昌的围剿,带着官军俘虏移动只会拖累义军的速度,放了这些俘虏他们又会马上被官军抓住重新逼着投入战场,战斗结束后再坑杀俘虏太不人道,所以张献忠暗示全军将领务必在战场解决所有问题,也正是如此,义军对可以全歼的官军是无视对方的缴械投降,尽数歼灭。李定国对此深感无奈,看来只有日后有稳定的根据地才能真正解决好这个俘虏问题。
西营义军横渡巴雾河歼灭张应元所部后,利用邵捷春分散兵力防守许多隘口的弱点,马不停蹄地连破几个都是只有几百兵力防守的隘口,逼近大宁河。
观音岩守将邵仲光惊慌失措,将土地岭失陷的消息飞报窝在夔州的邵捷春,邵捷春则飞檄张令和秦良玉火速驰援。张令虽新遭败绩,但他本身就是川人,利用同乡关系,很快就把溃兵补满,再加上邵捷春补给他的五千人,足够一万人马。而秦良玉更不用多提,那是特别的威风八面所向匹敌。如今不仅邵捷春把扭转川东战局的希望指靠这一对男女老将和他们率领的主力军,几乎整个四川的豪强士绅们都抱着同样希望。张令的人马在秦良玉的前边,相隔二天的路程。他一面从夔州催军前进,一面飞檄邵仲光,说他正在驰援,要邵仲光务必固守三日,等他赶到,将流贼消灭在大昌城下,共建大功。
大宁河的三个渡口,即上马渡、中马渡和下马渡,都是进攻大昌的必经之路。邵仲光借口此三个渡口水浅难守,便放弃了对这三个渡口的防守,将观音岩为第一道关隘,后面夜叉岩、三黄岭、磨子岩、鱼河洞、下涌等处各布置数百人。
邵仲光分兵把守观音岩等几个关隘,每个关隘都用石头修筑了堡垒,挖了陷坑,布置了鹿砦和铁蒺藜,并在堡垒中安放了火器和劲弩。虽然他很害怕张献忠,但希望凭仗大宁河水流湍急,河岸陡峭,岸边关隘又有这些防御布置,可以固守到张令的援军赶到。邵仲光心想,只等张令一来,张献忠就休想夺取观音岩,进攻大昌;即使往最坏的方面说,到那时纵然大昌失守,责任在张令身上,与他邵仲光无干。
出乎这个邵捷春侄子的意料,当李定国追击到大宁河东岸望着滔滔南流的湍急河水兴叹时,官军内部却出现了问题。这些川军士卒不愿听从长官指挥,更不愿替朝廷卖命打仗,就其根本原因,就是欠饷太久,从邵仲光起,一层一层的长官们克扣下级军官和士兵的粮饷养肥自己。这些川军士卒虽然不会胆大妄为到贸然兵变,但他们却可以搞“非暴力不合作”那一套,有些士兵还聚集在一起商议抢了邵仲光的家私然后分了逃跑。邵仲光见麾下士卒人心惶惶,自己也无力弹压,也动摇了固守待援的心思。
李定国很快就探察到大宁河防线的漏洞,他和刘文秀领着七千骑兵休整一阵子后,就从上马渡、中马渡和下马渡泅渡过大宁河,然后将观音岩等关隘围住。
李定国并不知道观音岩等关隘官军守兵的具体情况,看了那地势甚是易守难攻,便派人回去催促白文选火速来此,准备打造攻城器械,强攻这些关隘。
李定国的命令刚发出,就看到观音岩等关隘一片大乱,俘虏了一个慌不择路溃逃出来的官兵,一问才知道原来那个大昌的守将,亦是邵捷春的侄子邵仲光见义军势大,又见官兵军心异变,就一边差人往夔州向他叔叔邵捷春谎报他正在督率将士们拼死抵御,杀得流贼伤亡数百,一边带着少数亲兵丢掉堡垒逃跑。这邵仲光想到观音岩丢失后大昌亦是难保,便跑回大昌城收拾家私逃往夔州他叔叔那里。而跟随邵仲光防守大宁河的川军将士们一听主将先逃,不战自溃,大部分散成小股各自逃命。
李定国见到如此妙境,喜不自胜,忙命大部分骑兵都下马,四下攀援而上,几乎没有经过什么像样的战斗,就迅速打开各处关隘的大门,从观音岩、三黄岭等各处突破大宁河防线。
李定国见进展如此顺利,就只留下一千人马留守这些关隘等待后军,他和刘文秀继续带领骑兵进击大昌城。等他和刘文秀到达大昌城时,那里俨然已成了一座空城,邵仲光携带家私仓皇逃窜到夔州,其他大小官军将领有样学样,都纷纷撤退到夔州。
李定国几乎兵不血刃,轻取大昌,并以此为据点,等待张献忠和罗汝才大军回合。
当张应元率着残兵乘着几十艘破渔船逃离东岸后,李定国遇到一个难题。巴雾河水深流急,而沿河数里的所有渡船、渔船都被官军强征过去,现在这些船只也被张应元带到了西岸,那义军该如何强渡。李定国很快便发现河边山坡长了大片竹林,便命士卒临时绑扎竹筏抢渡。
李定国立马河岸,督催一部分士兵射箭掩护,一部分士兵将竹筏运到水边。逃到对岸的张应元见状,忙命麾下官兵射箭阻击,同时用几架投石机投出的石头砸坏那些竹筏。
刘文秀则指挥骑兵在岸边一字儿摆开,准备当竹筏被打沉时就率领骑兵跃马入水,泅渡过河。张应元看见义军的士气极旺人马越聚越多,而且相当一部分都是骑兵,而守河官军人心惶惶,其中有些士兵还隐隐恼恨他张应元为了自己的性命枉杀跟随的士卒,士气和兵力都是此消彼长,张应元越发担西岸渡口守不住。
正在这时,张应元从溃逃前来的汪之凤亲兵处听到了汪之凤吐血身亡的噩耗,顿时斗志全消,灰心丧气地命全军撤退,快速撤往大昌县城,妄图依托城防阻敌。除此之外张应元另有考虑,他麾下士卒多是步兵,要是再晚撤退一些,等义军的骑兵泅渡过来,他们定难逃脱。
巴雾河一带奇峰突起,怪石鳞峋,碧流静淌,似人、似物、似兽的钟乳石造型生动,栩栩如生。李定国无暇饱览这等山河风光,留白文选整顿步兵、打扫战场,而他自己聚合鸳鸯卫和白文选卫所有骑兵,跟刘文秀的骑兵会和一处,乘马泅渡过河,追击张应元,掩尾绞杀。
当李定国率领骑兵泅渡过了这段河后,回首看看湍急清澈的河水,忽地想起一事:在原来那段历史上,明崇祯十三年秋,张献忠捣毁了明军据点土地岭后,分兵三路,从此渡河,连夜攻下大昌县城,于是人们便叫它“马渡河”。莫非自己刚才命人泅渡过的这段河便会被人命名为马渡河,见证历史的感觉真不错。
泅渡过河后,李定国和刘文秀唯恐张应元逃到大昌城跟川军回合,那大昌城势必更难攻陷,便对张应元紧追不舍。张应元所部除了他和亲兵骑乘的是马匹外,其他的都是步兵,而且久战疲惫,很快就被义军追上。除了张应元带着几个亲兵逃窜,其余的官军尽被歼灭。
因张献忠这次进川是流动作战甩开杨嗣昌的围剿,带着官军俘虏移动只会拖累义军的速度,放了这些俘虏他们又会马上被官军抓住重新逼着投入战场,战斗结束后再坑杀俘虏太不人道,所以张献忠暗示全军将领务必在战场解决所有问题,也正是如此,义军对可以全歼的官军是无视对方的缴械投降,尽数歼灭。李定国对此深感无奈,看来只有日后有稳定的根据地才能真正解决好这个俘虏问题。
西营义军横渡巴雾河歼灭张应元所部后,利用邵捷春分散兵力防守许多隘口的弱点,马不停蹄地连破几个都是只有几百兵力防守的隘口,逼近大宁河。
观音岩守将邵仲光惊慌失措,将土地岭失陷的消息飞报窝在夔州的邵捷春,邵捷春则飞檄张令和秦良玉火速驰援。张令虽新遭败绩,但他本身就是川人,利用同乡关系,很快就把溃兵补满,再加上邵捷春补给他的五千人,足够一万人马。而秦良玉更不用多提,那是特别的威风八面所向匹敌。如今不仅邵捷春把扭转川东战局的希望指靠这一对男女老将和他们率领的主力军,几乎整个四川的豪强士绅们都抱着同样希望。张令的人马在秦良玉的前边,相隔二天的路程。他一面从夔州催军前进,一面飞檄邵仲光,说他正在驰援,要邵仲光务必固守三日,等他赶到,将流贼消灭在大昌城下,共建大功。
大宁河的三个渡口,即上马渡、中马渡和下马渡,都是进攻大昌的必经之路。邵仲光借口此三个渡口水浅难守,便放弃了对这三个渡口的防守,将观音岩为第一道关隘,后面夜叉岩、三黄岭、磨子岩、鱼河洞、下涌等处各布置数百人。
邵仲光分兵把守观音岩等几个关隘,每个关隘都用石头修筑了堡垒,挖了陷坑,布置了鹿砦和铁蒺藜,并在堡垒中安放了火器和劲弩。虽然他很害怕张献忠,但希望凭仗大宁河水流湍急,河岸陡峭,岸边关隘又有这些防御布置,可以固守到张令的援军赶到。邵仲光心想,只等张令一来,张献忠就休想夺取观音岩,进攻大昌;即使往最坏的方面说,到那时纵然大昌失守,责任在张令身上,与他邵仲光无干。
出乎这个邵捷春侄子的意料,当李定国追击到大宁河东岸望着滔滔南流的湍急河水兴叹时,官军内部却出现了问题。这些川军士卒不愿听从长官指挥,更不愿替朝廷卖命打仗,就其根本原因,就是欠饷太久,从邵仲光起,一层一层的长官们克扣下级军官和士兵的粮饷养肥自己。这些川军士卒虽然不会胆大妄为到贸然兵变,但他们却可以搞“非暴力不合作”那一套,有些士兵还聚集在一起商议抢了邵仲光的家私然后分了逃跑。邵仲光见麾下士卒人心惶惶,自己也无力弹压,也动摇了固守待援的心思。
李定国很快就探察到大宁河防线的漏洞,他和刘文秀领着七千骑兵休整一阵子后,就从上马渡、中马渡和下马渡泅渡过大宁河,然后将观音岩等关隘围住。
李定国并不知道观音岩等关隘官军守兵的具体情况,看了那地势甚是易守难攻,便派人回去催促白文选火速来此,准备打造攻城器械,强攻这些关隘。
李定国的命令刚发出,就看到观音岩等关隘一片大乱,俘虏了一个慌不择路溃逃出来的官兵,一问才知道原来那个大昌的守将,亦是邵捷春的侄子邵仲光见义军势大,又见官兵军心异变,就一边差人往夔州向他叔叔邵捷春谎报他正在督率将士们拼死抵御,杀得流贼伤亡数百,一边带着少数亲兵丢掉堡垒逃跑。这邵仲光想到观音岩丢失后大昌亦是难保,便跑回大昌城收拾家私逃往夔州他叔叔那里。而跟随邵仲光防守大宁河的川军将士们一听主将先逃,不战自溃,大部分散成小股各自逃命。
李定国见到如此妙境,喜不自胜,忙命大部分骑兵都下马,四下攀援而上,几乎没有经过什么像样的战斗,就迅速打开各处关隘的大门,从观音岩、三黄岭等各处突破大宁河防线。
李定国见进展如此顺利,就只留下一千人马留守这些关隘等待后军,他和刘文秀继续带领骑兵进击大昌城。等他和刘文秀到达大昌城时,那里俨然已成了一座空城,邵仲光携带家私仓皇逃窜到夔州,其他大小官军将领有样学样,都纷纷撤退到夔州。
李定国几乎兵不血刃,轻取大昌,并以此为据点,等待张献忠和罗汝才大军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