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饭后,大家就各忙各的去了。
从那以后,每天早上6点起床,教爷爷他们练习半个小时的太极拳,然后叫弟弟起床,习半个小时的武。不知不觉的,时间就这样悄然已逝。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儿亮的越来越晚了,早上起床的时间由原来的时间推迟半小时,再半小时。
时间稍纵即过,转眼就眼看着要过年了。
因着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杀猪,村里就那么几个杀猪匠,所以都排着队呐。过了腊八,陈家就开始着手杀过年猪的事儿了。
腊月初十,这天轮到小溪家杀猪了。早在腊月初头上,小溪家的两圈四头肥猪已经卖了三头了,留下一头最肥的待杀了留作自家吃。
头一天小溪家就把第二天要用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先把腰盆(腰盆是一种高一米,长一米五,呈椭圆形的木桶。因是汤猪的必用工具,所以家家户户都有)加满了水泡上,因为腰盆一般一年里头只用得着一次,难免会风化损坏些,这泡腰盆,一是木头经过水浸泡后会发涨,会比干木头结实,干木头是脆的,要是明天直接加水汤猪,这腰盆撑不住力直接支离破碎都是有可能的,二是检查腰盆漏不漏水,好及时修补。
找了张切割肉要用到的案板,清洗干净晾干。第二天就杀猪了,所以晚上就没给猪喂食了。
初十一大早,吃过早饭,陈妈妈就开始把中间和里头的大锅都加满水烧起了。
因着家家户户都杀猪,所以一天得排好几家子呐。今天排了小溪家的一头,赵娟家的一头,二婆和表爸子一起杀一头,大婆因家里只有一个人,所以准备在赵娟家买个几十斤就行了,赵娟家只有爷孙四人。
因着小溪家先杀猪,所以一大早,几家子都来帮忙来了,二十来个人站了一院坝,热热闹闹的。
待杀猪匠一来,水已经烧好了。招呼着表爸子、爷爷、幺爷和二爷去猪圈里把猪赶出来。知道自己要被宰了,肥猪极其凄惨地叫了一路。
几人把猪赶到院坝里头,爷爷看几个孩子还站在一旁,怕吓到他们,就把他们赶到灶房去,灶房是最边上的一间屋子,让婆婆看着几个孩子,别跑到院坝头去凑热闹了。
几人看猪正喘着粗气,就赶紧把猪压倒在地,杀猪匠掏出工具——一把尖刀插进猪脖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赶紧把准备在一旁的干净铁盆放到下面接住猪血。被捅了刀子的大肥猪,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就一个劲儿地挣扎,把猪血弄了一地。
待血放的差不多了,猪也没气儿了,婆婆就把猪血端回了新房子(以后幺爸家的房子就叫新房子)这面的灶房,把盆儿放到案板上,往里放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找了个锅盖子盖好,防止灰尘掉进去。
陈婆婆赶紧烧锅,准备把猪血弄出来,放久了不好。烧了锅水,将凝固的猪血用菜刀划拉成块,然后放入锅中将其煮老,再捞起搁入凉水盆里,这样煮老了的猪血耐放易储存。
抽了铁盆,杀猪匠在大肥猪的两个后猪蹄腕上一边割个小口,就着小口,鼓着腮帮子往里吹气,待整个猪身子都被吹鼓起来,就用麻绳把割口绑好,防止气体溢出。
陈妈妈看他们弄的差不多了,水也早就烧好了,就叫几个男人把腰盆抬到院坝里,然后开始往里舀开水。
不是说汤猪用开水就好,水太烫了,会把猪皮一块儿烫掉,水凉了,又把毛去不干净,所以水温的把控对杀猪匠来说也是个技术活。
陈妈妈也把握不好水温,对了几桶凉水进去后,就对旁边忙活的杀猪匠说:“师傅,你快来看看,这水温可以了不,不行我在加。”
师傅走过来探了探水温,说道:“再加点冷水,还有点烫。”
汤猪讲究的是,开始的水温要低点,让猪皮适应下,再往里加热水。
等师傅说水温合适了,陈妈妈又回厨房拎了两桶开水放在腰盆旁边,一会儿还要加水。
几个男人合力将那只二百多斤的大肥猪抬进腰盆里。师傅不时翻翻猪身,让其每个地方都被热水烫过,然后又往里舀了几瓢开水,烫了会儿,从工具袋里掏出块“铲子”,不是那种铲地的铲子。是铁的,形似斧头,但没开封,是钝的。铲了铲,觉得可以了,就招呼几人开始铲猪毛。
男人们一人拿了块“铲子”,撸起袖子就忙碌起来。毕竟是汤猪的水,有些烫手,陈妈妈就端了盆凉水,让他们不时的过过凉水避免烫着。
猪毛铲完后,几人就上街(gai,第一声)央开始准备起来。
街央,是小溪他们这儿的一种叫法,是这么个音儿。街央比院坝高一坎,介于房子的土墙与院坝之间,也被瓦片遮挡。家家户户都有街央,只是宽窄不同罢了,新房子的街央有三米来宽。因前檐支出太深,房梁根本支撑不了,就用柱子支撑着,几根用火砖砌成方方正正的柱子直直的伫立在街央上。跟屋里头一样,街央也用结实的木头搭了二楼的框架,然后铺上木板子,这二楼用来晾晒玉米很是实用呐。
二楼的框架都是用整根木头搭的,直接镶嵌在土墙和柱子里,很是结实。
因着厅房这边靠近排水沟,水沟是用来排雨水的,好久没下雨了,这会儿水沟是干的。而且是最外边,收拾起来方便,所以就在这里剖猪。
把两个铁钩用粗麻绳绑在二楼横着的木头上,几人合力把猪头朝下倒挂着,用铁钩钩着猪腿。
将猪头割下放到铁盆里,然后师傅就开始开膛破肚了。从猪身中间划开,在下面放了个大铁盆,防止猪内脏粘上土。摘下猪内脏,将猪肠给放一个盆儿,猪心肝肺之类的另放一个盆,还有一些不能吃的直接扔到一旁的排水沟里。闻着肉腥味儿赶来的狗狗们,一家叼一块儿到一旁开荤去了。
把内脏摘除干净后,铁钩上只剩两扇净猪肉和四只猪腿了。
师傅看陈婆婆已经将案板简单清洗了下后,就卸下一扇猪肉,和陈爷爷抬到案板上。“磨刀霍霍向猪羊”,用磨刀石把刀磨了磨,先把猪腿卸下,然后将净肉与排骨分开,全切割成一块一块的,三四斤重的大小,方便腌制、晾晒、储存。
待猪肉都切割好了,装了满满的两大淘篼,杀猪师傅就开始清洗猪肠,只是大概洗洗。用铁棍将猪肠翻过来,将里面的食物残渣大概清洗干净而已。
至此,小溪家的猪就弄好了,大家才坐下来,抽支烟休息一下,然后又赶去下一家。陈爷爷去帮忙了,两个孩子也去凑热闹去了,留下陈妈妈和婆婆收拾家里。
将腰盆、案板清洗干净,地上的猪毛、猪血也清扫干净后,两人就开始收拾猪肉了。
将淘篼里的猪肉倒进大盆里,把排骨和猪腿摘出来。大致按照一斤猪肉一两盐的标准来腌制,把盐均匀地抹在猪肉上,然后在肉皮上用剪子戳个洞,用麻绳扣系好,排骨和猪腿也依法腌制。
院坝里有两个树桩,铁线绑着,用来晾晒衣服的。麻绳扣在铁线上一绕,小木棍一别,就将系好麻绳的猪肉挂在铁线上了,就这么晾晒两天,再挂到通风的二楼上,存放一两年都不成问题。
清洗好盆和淘篼并将淘篼搁在院坝里晾晒后,时间已接近午饭时间了,陈婆婆赶紧烧锅做饭。
陈妈妈去菜园子里拔了一把蒜苗回来择了,清洗干净切段。捞起焯好的一块大概两斤肥瘦相间的新鲜肉,麻利切片,又捞了块猪血切片。
倒入菜籽油,待油热了,放入花椒、姜丝和辣椒酱炒香,再放入新鲜猪肉煸炒,把油都煸制的差不多了,将猪血倒进去翻炒一会儿倒入蒜苗,放入调料,用锅铲翻炒两下就出锅了。
因时间不早了,那边只是将猪汤好去毛挂了起来,小溪、陈玉彬和爷爷就回来吃午饭了。香喷喷的猪肉炒蒜苗加香喷喷的大米饭,再来一碗熬的浓浓的米汤,都吃撑了。待休息会儿,几人就又去帮忙(凑热闹)杀猪了,小溪留在家里等妈妈。
把锅里的碗筷清洗完后,陈妈妈手里拎了十多斤肥瘦相间的猪肉,带着小溪捧着的一碗中午特意留的肉菜去老院子头。在院子里,除了小溪他们四家,还住着一家,是位独居老人。
小溪他们称其为老祖祖,祖祖是比爷爷婆婆长一辈儿。老祖祖姓赵,是赵家的长辈,其实也是有儿有女的,只不过女儿嫁出去了,儿子也去别的地方安家了,独留下他一人,也没人照管他,也不给口粮,很是可怜。因着是一人独居,就有些孤独,所以老祖祖很是喜欢他们这些小孩子去叨扰他呐。
“老祖祖,在不?”小溪推开房门,屋子没灯,有些黑,看不清楚。
“在在在,是小溪呀,吃饭了没,我煮了面条,来吃点儿。”看见小溪来了,老祖祖很是高兴地招呼道。
“老祖祖,我已经吃过了。”小溪快走几步,将手里的菜碗放到灶台上,对老祖祖说道,“这是给你留的,还是热的呐,你快吃吧。”
这时陈妈妈也进屋了,把猪肉递给老祖祖说:“老爷爷,给,这是我妈让给你拿的,我已经腌好了,你挂在通风处就行了。”
老祖祖接过,嗓音有些沙哑地说:“哎呀,我这咋好意思嘛,你们有啥好的都想到我。”
小溪不想老人家这把年纪了还想那些伤心事,就拉着老祖祖的袖子说道:“老祖祖,你快吃饭,吃完了,我们去看他们杀猪。”
“好,我吃完跟小溪一起去。”
陈妈妈帮老祖祖洗好碗,三人就去凑热闹了。
从那以后,每天早上6点起床,教爷爷他们练习半个小时的太极拳,然后叫弟弟起床,习半个小时的武。不知不觉的,时间就这样悄然已逝。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儿亮的越来越晚了,早上起床的时间由原来的时间推迟半小时,再半小时。
时间稍纵即过,转眼就眼看着要过年了。
因着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杀猪,村里就那么几个杀猪匠,所以都排着队呐。过了腊八,陈家就开始着手杀过年猪的事儿了。
腊月初十,这天轮到小溪家杀猪了。早在腊月初头上,小溪家的两圈四头肥猪已经卖了三头了,留下一头最肥的待杀了留作自家吃。
头一天小溪家就把第二天要用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先把腰盆(腰盆是一种高一米,长一米五,呈椭圆形的木桶。因是汤猪的必用工具,所以家家户户都有)加满了水泡上,因为腰盆一般一年里头只用得着一次,难免会风化损坏些,这泡腰盆,一是木头经过水浸泡后会发涨,会比干木头结实,干木头是脆的,要是明天直接加水汤猪,这腰盆撑不住力直接支离破碎都是有可能的,二是检查腰盆漏不漏水,好及时修补。
找了张切割肉要用到的案板,清洗干净晾干。第二天就杀猪了,所以晚上就没给猪喂食了。
初十一大早,吃过早饭,陈妈妈就开始把中间和里头的大锅都加满水烧起了。
因着家家户户都杀猪,所以一天得排好几家子呐。今天排了小溪家的一头,赵娟家的一头,二婆和表爸子一起杀一头,大婆因家里只有一个人,所以准备在赵娟家买个几十斤就行了,赵娟家只有爷孙四人。
因着小溪家先杀猪,所以一大早,几家子都来帮忙来了,二十来个人站了一院坝,热热闹闹的。
待杀猪匠一来,水已经烧好了。招呼着表爸子、爷爷、幺爷和二爷去猪圈里把猪赶出来。知道自己要被宰了,肥猪极其凄惨地叫了一路。
几人把猪赶到院坝里头,爷爷看几个孩子还站在一旁,怕吓到他们,就把他们赶到灶房去,灶房是最边上的一间屋子,让婆婆看着几个孩子,别跑到院坝头去凑热闹了。
几人看猪正喘着粗气,就赶紧把猪压倒在地,杀猪匠掏出工具——一把尖刀插进猪脖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赶紧把准备在一旁的干净铁盆放到下面接住猪血。被捅了刀子的大肥猪,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就一个劲儿地挣扎,把猪血弄了一地。
待血放的差不多了,猪也没气儿了,婆婆就把猪血端回了新房子(以后幺爸家的房子就叫新房子)这面的灶房,把盆儿放到案板上,往里放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找了个锅盖子盖好,防止灰尘掉进去。
陈婆婆赶紧烧锅,准备把猪血弄出来,放久了不好。烧了锅水,将凝固的猪血用菜刀划拉成块,然后放入锅中将其煮老,再捞起搁入凉水盆里,这样煮老了的猪血耐放易储存。
抽了铁盆,杀猪匠在大肥猪的两个后猪蹄腕上一边割个小口,就着小口,鼓着腮帮子往里吹气,待整个猪身子都被吹鼓起来,就用麻绳把割口绑好,防止气体溢出。
陈妈妈看他们弄的差不多了,水也早就烧好了,就叫几个男人把腰盆抬到院坝里,然后开始往里舀开水。
不是说汤猪用开水就好,水太烫了,会把猪皮一块儿烫掉,水凉了,又把毛去不干净,所以水温的把控对杀猪匠来说也是个技术活。
陈妈妈也把握不好水温,对了几桶凉水进去后,就对旁边忙活的杀猪匠说:“师傅,你快来看看,这水温可以了不,不行我在加。”
师傅走过来探了探水温,说道:“再加点冷水,还有点烫。”
汤猪讲究的是,开始的水温要低点,让猪皮适应下,再往里加热水。
等师傅说水温合适了,陈妈妈又回厨房拎了两桶开水放在腰盆旁边,一会儿还要加水。
几个男人合力将那只二百多斤的大肥猪抬进腰盆里。师傅不时翻翻猪身,让其每个地方都被热水烫过,然后又往里舀了几瓢开水,烫了会儿,从工具袋里掏出块“铲子”,不是那种铲地的铲子。是铁的,形似斧头,但没开封,是钝的。铲了铲,觉得可以了,就招呼几人开始铲猪毛。
男人们一人拿了块“铲子”,撸起袖子就忙碌起来。毕竟是汤猪的水,有些烫手,陈妈妈就端了盆凉水,让他们不时的过过凉水避免烫着。
猪毛铲完后,几人就上街(gai,第一声)央开始准备起来。
街央,是小溪他们这儿的一种叫法,是这么个音儿。街央比院坝高一坎,介于房子的土墙与院坝之间,也被瓦片遮挡。家家户户都有街央,只是宽窄不同罢了,新房子的街央有三米来宽。因前檐支出太深,房梁根本支撑不了,就用柱子支撑着,几根用火砖砌成方方正正的柱子直直的伫立在街央上。跟屋里头一样,街央也用结实的木头搭了二楼的框架,然后铺上木板子,这二楼用来晾晒玉米很是实用呐。
二楼的框架都是用整根木头搭的,直接镶嵌在土墙和柱子里,很是结实。
因着厅房这边靠近排水沟,水沟是用来排雨水的,好久没下雨了,这会儿水沟是干的。而且是最外边,收拾起来方便,所以就在这里剖猪。
把两个铁钩用粗麻绳绑在二楼横着的木头上,几人合力把猪头朝下倒挂着,用铁钩钩着猪腿。
将猪头割下放到铁盆里,然后师傅就开始开膛破肚了。从猪身中间划开,在下面放了个大铁盆,防止猪内脏粘上土。摘下猪内脏,将猪肠给放一个盆儿,猪心肝肺之类的另放一个盆,还有一些不能吃的直接扔到一旁的排水沟里。闻着肉腥味儿赶来的狗狗们,一家叼一块儿到一旁开荤去了。
把内脏摘除干净后,铁钩上只剩两扇净猪肉和四只猪腿了。
师傅看陈婆婆已经将案板简单清洗了下后,就卸下一扇猪肉,和陈爷爷抬到案板上。“磨刀霍霍向猪羊”,用磨刀石把刀磨了磨,先把猪腿卸下,然后将净肉与排骨分开,全切割成一块一块的,三四斤重的大小,方便腌制、晾晒、储存。
待猪肉都切割好了,装了满满的两大淘篼,杀猪师傅就开始清洗猪肠,只是大概洗洗。用铁棍将猪肠翻过来,将里面的食物残渣大概清洗干净而已。
至此,小溪家的猪就弄好了,大家才坐下来,抽支烟休息一下,然后又赶去下一家。陈爷爷去帮忙了,两个孩子也去凑热闹去了,留下陈妈妈和婆婆收拾家里。
将腰盆、案板清洗干净,地上的猪毛、猪血也清扫干净后,两人就开始收拾猪肉了。
将淘篼里的猪肉倒进大盆里,把排骨和猪腿摘出来。大致按照一斤猪肉一两盐的标准来腌制,把盐均匀地抹在猪肉上,然后在肉皮上用剪子戳个洞,用麻绳扣系好,排骨和猪腿也依法腌制。
院坝里有两个树桩,铁线绑着,用来晾晒衣服的。麻绳扣在铁线上一绕,小木棍一别,就将系好麻绳的猪肉挂在铁线上了,就这么晾晒两天,再挂到通风的二楼上,存放一两年都不成问题。
清洗好盆和淘篼并将淘篼搁在院坝里晾晒后,时间已接近午饭时间了,陈婆婆赶紧烧锅做饭。
陈妈妈去菜园子里拔了一把蒜苗回来择了,清洗干净切段。捞起焯好的一块大概两斤肥瘦相间的新鲜肉,麻利切片,又捞了块猪血切片。
倒入菜籽油,待油热了,放入花椒、姜丝和辣椒酱炒香,再放入新鲜猪肉煸炒,把油都煸制的差不多了,将猪血倒进去翻炒一会儿倒入蒜苗,放入调料,用锅铲翻炒两下就出锅了。
因时间不早了,那边只是将猪汤好去毛挂了起来,小溪、陈玉彬和爷爷就回来吃午饭了。香喷喷的猪肉炒蒜苗加香喷喷的大米饭,再来一碗熬的浓浓的米汤,都吃撑了。待休息会儿,几人就又去帮忙(凑热闹)杀猪了,小溪留在家里等妈妈。
把锅里的碗筷清洗完后,陈妈妈手里拎了十多斤肥瘦相间的猪肉,带着小溪捧着的一碗中午特意留的肉菜去老院子头。在院子里,除了小溪他们四家,还住着一家,是位独居老人。
小溪他们称其为老祖祖,祖祖是比爷爷婆婆长一辈儿。老祖祖姓赵,是赵家的长辈,其实也是有儿有女的,只不过女儿嫁出去了,儿子也去别的地方安家了,独留下他一人,也没人照管他,也不给口粮,很是可怜。因着是一人独居,就有些孤独,所以老祖祖很是喜欢他们这些小孩子去叨扰他呐。
“老祖祖,在不?”小溪推开房门,屋子没灯,有些黑,看不清楚。
“在在在,是小溪呀,吃饭了没,我煮了面条,来吃点儿。”看见小溪来了,老祖祖很是高兴地招呼道。
“老祖祖,我已经吃过了。”小溪快走几步,将手里的菜碗放到灶台上,对老祖祖说道,“这是给你留的,还是热的呐,你快吃吧。”
这时陈妈妈也进屋了,把猪肉递给老祖祖说:“老爷爷,给,这是我妈让给你拿的,我已经腌好了,你挂在通风处就行了。”
老祖祖接过,嗓音有些沙哑地说:“哎呀,我这咋好意思嘛,你们有啥好的都想到我。”
小溪不想老人家这把年纪了还想那些伤心事,就拉着老祖祖的袖子说道:“老祖祖,你快吃饭,吃完了,我们去看他们杀猪。”
“好,我吃完跟小溪一起去。”
陈妈妈帮老祖祖洗好碗,三人就去凑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