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姑娘,你们在辽西的战事如何?”
徐州治所的府衙之中,司马懿与赵雨分席而坐,在各自的客套了一下之后,司马懿就问出了这句话。顺便说一下,陶谦时期徐州的治所是在郯城,而老曹在搞定了徐州之后,就把徐州的治所西迁到了彭城,以便于对徐州的掌控。
再说陆仁这头,在得到正式的夷州牧一职之后,徐州就成了陆仁与大汉朝庭之间交流的主要通道,有点什么事要和朝庭沟通,都是从徐州登陆再去许昌,主要也都是由赵雨负责。这一来二去的,赵雨和司马懿自然就成了老熟人。
辽西的战事终结时,已经是临近建安二十年的新年。再到拓跋玉那头把那些大小部族给打理了一下,与陆仁之间相互传电的时候,就已经快进入新年。陆仁考虑到赵雨也很辛苦,所以是让赵雨在菊花港先好好的过个年,过完了年再赶去徐州。所以到赵雨抵达徐州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建安二十年的正月中旬。
不过这样也好,因为新年开春,陆仁正好要给大汉朝庭例行贡献,往年这个事也都是赵雨去办的,正好让赵雨一并办了。而对于老曹方面来说,虽然知道陆仁在辽西那边打起了仗,但是因为辽西较远,当时的陆上交通条件本来就不便,更兼在入冬之后大雪封阻道路,所以老曹方面也不知道陆仁在辽西那边的战况如何。所以这会儿司马懿见赵雨按往年的惯例来到了徐州,就自然而然的会向赵雨问出这句话。
赵雨则是淡淡的笑了笑再作出了回答:“激战两月,原本是不分上下,后来被我们寻得战机大破步度根,所以我方大获全胜,得鲜卑降众十数万。而我这次奉命给天子进奉,也要向天子上表报捷。”
司马懿闻言忍不住轻轻的“嘶”了一下,吸了口凉气。这时的司马懿三十多岁四十不到,虽然还没怎么上过战场,但作为一个有着极高的军事天赋的人,加之见多识广,当然知道那些北方的游牧民族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现在听赵雨说“激战两月”并且“得鲜卑降众十余万”,知道心里面对陆仁军团的战斗力的评价又得提升一下才行了。
反观赵雨,她在赶到徐州拿到陆仁的表文的同时,当然也会拿到陆仁和荀彧写给她的密信,该做些什么、该说些什么心中自然有数。而此时此刻,赵雨就是按陆仁的要求,得在老曹方面的人的面前夸大一下战果。
再看司马懿顿了顿之后,问道:“却不知现在的辽西情况如何?”
赵雨故意的把一双秀眉皱了起来:“仲达你是聪明人,我也就不在你的面前说那些虚话了。步度根来袭时人多势众,而我们虽然取胜,但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们的损失也很大。现在那些鲜卑部族因为群龙无首而降,我们也是由拓跋玉出面勉强的安抚住了他们,但是因为大雪封阻道路,那些鲜卑部族一时半会儿的回不去,我们也得拔出大笔的钱粮暂时的给他们就食,免得他们因为饥馑而生出事端。实不相瞒,这次我奉命进奉于天子,除了要上表表捷之外,还希望天子在开春雪消之后能增调人马去辽西,以我大汉天威再镇慑一下那些鲜卑部族,好让他们可以乖乖的在雪消之后退还北方草原。”
这番话半真半假,司马懿虽然没有全信,但多少也信了几分……得说明一下,司马懿虽然不是什么寻常人物,但一则是这时的司马懿相对来说还比较年轻,还没有达到那种老谋深算,一眼就可以看穿他人的地步,二则赵雨当了好些年的外交官,虚虚实实的各类交道打了不知道多少,相应的本事那也叫一个炉火纯青,所以司马懿也看不出赵雨的虚实。而荀彧为什么会建议陆仁得把赵雨调来办这个事?看中的就是赵雨这方面的经验与能力。这个事要是调吕玲绮来办……呵呵,没几个回合不被司马懿给摸了个底儿掉那才是怪事。
至于为什么会在徐州和司马懿抽这些淡,那是因为陆仁知道司马懿肯定会把这些事上报到老曹那里。赵雨要去的地方是许昌,可老曹呆的地方是在邺城,按任务路线赵雨是不可能再去一趟邺城的,所以得由司马懿把这些话传到老曹那里去。
而这会儿把一些辽西那头该说的话都说了出来,司马懿又追问道:“雨姑娘,在下尚有一事不明,就是陆夷州难道真的还打算对辽东公孙用兵吗?”
赵雨回应道:“肯定要打的。其实辽西这一战,就基本等同于我家先生和辽东公孙氏开了战,因为步度根在辽西与辽东公孙多有勾结,这次兵发菊花港,便是步度根在公孙氏那里拿着了不少的好处,所以才出兵菊花港,意图分散一下先生的兵势。另外菊花港离辽东不远,可以算是先生对辽东用兵时的一个重要中转港口,如果菊花港被破,先生想打辽东就会多出不少的麻烦。仲达先生,我知道你也是深通兵法之人,不会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吧?”
司马懿表示恍然的点了点头。别以为司马懿对辽西和辽东那边的地理环境不了解,事实上司马懿可是最早向陆仁购买舰船的一批人之一,除了与夷州保持商贸联系之外,也偶尔的会去北方的几个港口买点北方的特产,相关的地理环境情报自然也会收集一下。
菊花港的位置临近柳城,也就是后来的锦州,
————————————————————
(不好意思,中间的一段瓶子在保存的时候没注意给冲掉了,给瓶子一点时间重写一下。)
………………
且说邓艾在正午时分占据了西塞山城寨之后,自然是命令麾下的四千士卒抓紧时间加固城寨,同时派人去通知副将把守好后方山道的出口,以免辽东守军有漏网之鱼回襄平那边报信,再就是还要把后继的粮草、器械什么的赶紧送过来。急行军带不了多少粮草与器械,而现在的目标是要用这不足五千人的兵力挡住公孙渊至少十天,没有足够的粮草器械那根本就是在扯淡!
当然了,这个城寨里有一定的存粮,从数量上来算足够原有的千余守军食用半年左右。一般的人或许不会对此在意什么,但邓艾是多精明的人?细看了一下粮米的新鲜程度之后,马上就命人在城寨主帐中找出了粮草周转方面的记录。果不其然,城寨中的粮米是上个月才从襄平那里送来的。按照辽东这边的军方习惯,对这座西塞山的例行补给是每三个月一次,但由于现在的时节已是初春,入冬除下的大雪未消,道路行走不便,所以一次性就运送了半年左右的粮草,下一次的补给得到开春,道路上的冰雪消融之后。简单来说,就是说在这半年的时间之内,襄平方面不会有什么军队或人员派到这里来。
“天助我也!”
邓艾一想通此节,立时就大呼走运。之前他为什么会让副将带五百人对襄平那头进行封锁与警戒?还不就是因为西塞山要道的位置正好在辽西与襄平之间?城寨这里的漏网之鱼固然不能让其走脱,襄平那边要是正好在这个时候有什么人过来,难道还能指望着副将率领的那五百人完全的封锁住?所以确切的说,副将带着的五百人对城寨这头是封锁,对襄平那边是警戒。一但襄平那边查觉到西塞山城寨这里的情况不对劲并有点什么举动,邓艾就要作好两面受敌的准备。
可是现在呢?城寨这里不久前才得到补给,按辽东军方的习惯,只怕这半年之内都不会有什么人过来看看……鸟不拉屎的偏僻之处,辽西那里的前线又貌似情况一片大好,再加上北境初春天气就很冷,鬼才愿意往这里跑!再说得简单点,就是邓艾不用担心襄平方面可能会带来的威胁,因此邓艾才会如此的大呼一声“天助我也”。
当然,为了预防万一,邓艾并没打算把副将的那五百人也调到城寨这里来,毕竟除去封锁与警戒之外,副将的五百人还要保证与舰队的联系。万一事有不济,邓艾有这招后手,多少也是有着一条退路。
后方既然不用忧心什么,邓艾的脑汁就全挤到了前方。城寨在紧张的进行着加固,斥候也一早就派了出去。到临近黄昏之时斥候赶了回来,向邓艾禀报说公孙渊的四万多大军在距离西塞山尚有五十余里的地方下了寨。
对此邓艾并不觉得意外。昨夜得到消息时,公逊渊距离西塞山是一百六、七十里,现在还有五十里,也就是说他们一个白天下来已经赶了一百二十多汉里的路。一百二十汉里,换算成现代单位的话是五十公里左右,听上去好像是不怎么多,但各位可以试试一口气走五十公里,累都能把人给累死!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以公交车一小时二十五公里的时速,两个小时的车程坐下来,也一样能把人给坐晕掉!
简单点说,公孙渊现在所率领的兵马,其中大半是步兵,加上这些天下来一直在不停的快速行军以避免被陆仁辽西大军追杀,全军上下的体力都损耗得很凶,现在一个白天下来能赶一百二十汉里的路,其实都已经是到了极限。用邓艾的话来形容,就是跑得已经相当之快了。
得到这个消息时,邓艾很明显的松了口气。之前按邓艾的推算,公孙渊的大军会在次日的凌晨左右抵达西塞山——逃命嘛,哪里会管白天还是黑夜?按现在的距离,公孙渊如果连夜行军,的确会在凌晨左右抵达西塞山城寨。而现在公孙渊驻营暂歇,大致可以想像出其大军都累到了什么程度,血肉之躯毕竟是要休息的。只是如此一来,邓艾所率领的人马也得到了一夜的休息时间,再对比起已经赶了那么多路,早已劳累不堪的辽东兵马,邓艾的这四千多乘船过来的士卒可真的是劲头十足了。
而有了这些时间,已经足够邓艾玩些花招的说……
————————————————————
转眼便已是次日的近午时分。
蹄声隆隆之中,约有数百骑出现在城寨之下,当先骑尉远远的便向城寨喝喊,要城寨打开寨门,准备迎接公孙渊的大军。只是喝喊许久,城寨之上并无一人应答,骑尉怒气上涌,立刻就拍马上前准备开骂。
说起来也可能是这些天不停的赶路,这骑尉累得有些昏了头,也不想想这城寨之上的气氛有那么些的不对头。他这里靠近之后几句话才刚刚喝喊出口,城头之上便有一支羽箭激射而出。骑尉于啐不及防之下,这支羽箭不偏不倚的正中其心口,接着自然就是坠落于马下。
骑尉身后的众骑立时愕然,还不及反应过来,山道两旁人旗影闪动,漫天的箭雨亦随之而来。不过片刻之间,这数百骑就全都成了刺猬……不过最后面的几骑总算是反应快些,而且前面有人挡着,一见势头不对立时就掉头开溜。百忙之中回头一望,发觉墙头的旗织正在换成夷州军旗。再听呐喊之声响彻山间,一时间根本就不知道对方有多少军兵,只能是落慌而逃。
邓艾在墙头见少量有意放走的辽东战骑已然逃远,立刻命令打开关门,让之前埋伏在山道两侧的两千士卒退回城寨之中。至于留在那里的军旗什么的,邓艾也懒得理会。本来就是放在那里吓人用的,撤掉干嘛?
到两千人撤回城寨之中,道路上的布置也于时完成,邓艾又下了一个命令:
“把关门给我彻底堵死!”
早就准备好的木料、石块、泥土在不停的送入关门廊洞之中,用不了多久关门便已被完全堵死。邓艾是要挡住公孙渊,这关门对他来说根本就没有用处,万一被攻破反而麻烦,不如干脆堵死。而关门堵死之后,要做的就是等待公孙渊大军的攻击。
————————————————————
另一头,公孙渊没用多久就接到了逃回来的战骑的回报。至于这回报,则听得公孙渊心惊水已……其实说白了不外乎什么“我军退还之路已被夷州军兵截断”、“夷州军兵极多”之类的。邓艾先来这么一下,目的就是要让辽东军兵搞不清楚城寨中的实际兵力,进而扰乱辽东兵马的军心。
很不幸的,公孙渊还就真的上了这个当。说实话,公孙渊会上这个当也不意外。陆仁的夷州海运能力之强,公孙渊作为夷州曾经的贸易伙伴之一,还是比较清楚的。其实早在公孙渊出兵之初,公孙渊就有考虑过陆仁可会随之而来的报复。按照公孙渊的设想,这一仗只要打赢,陆仁的北方军团肯定会被打残,哪怕是落到鲜卑的手里,自己也同样能赚到足够的好处,也不怕已经伤了元气的陆仁从海上进行什么报复……
当然让陆仁落入自己的掌中那更好不过。有足够的内陆地盘,还能怕了陆仁的沿海攻击不成?了不起把沿海地带的百姓什么的全都迁回内陆。再者陆仁落败之后元气大伤,江东肯定会有什么举动,陆仁介时自顾不暇,哪还有力气来北境搞东搞西?等到陆仁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搞定的时候,他公孙渊早就坐稳了,更加不怕陆仁才对。
很可惜,之前的战败之后,公孙渊就知道事情不好,要不然也不会跑得这么快。这些天以来,辽东步兵每天都要赶一百里以上的路,就是担心陆仁那里的动作会更快。但是担心什么就来什么,现在退路让人断了不是?
基于这种思想,公孙渊再联想起夷州的海运能力,对西塞山会有大量夷州兵的事,还真就没什么怀疑。只是公孙渊还不知道,之前的一役,陆仁的夷州北方军团的损失真的很大,不经过休整又哪里会有足够的兵力直接调动上船,再来断他的退路?
闲话少说,公孙渊不是不懂军事的二百五,很清楚陆仁的追兵可能随时就会压过来,自己一但有所犹豫,那就是等着陆仁来把自己给包了饺子。当下急忙下令,全军全速前进,务必要以最快的速度把西塞山山道给打通。
公孙渊离开辽东前往辽西时带了三马人马,其中步兵两万,骑兵一万。接战一役,骑兵损失了六千有余,但主力的步兵却没什么损失。现在全力攻击西塞山山道城寨,骑兵是派不上什么用场的,全得靠步兵去堆。
没来由的,公孙渊忽然很想哭。这三万多步兵,原本是打算攻打城池时用的,可是现在却是用来攻打本属于自己的一处要道关隘,这种事,可能放谁的身上都会很不好受……
(文件丢失,真他喵的难受!)(未完待续。)
徐州治所的府衙之中,司马懿与赵雨分席而坐,在各自的客套了一下之后,司马懿就问出了这句话。顺便说一下,陶谦时期徐州的治所是在郯城,而老曹在搞定了徐州之后,就把徐州的治所西迁到了彭城,以便于对徐州的掌控。
再说陆仁这头,在得到正式的夷州牧一职之后,徐州就成了陆仁与大汉朝庭之间交流的主要通道,有点什么事要和朝庭沟通,都是从徐州登陆再去许昌,主要也都是由赵雨负责。这一来二去的,赵雨和司马懿自然就成了老熟人。
辽西的战事终结时,已经是临近建安二十年的新年。再到拓跋玉那头把那些大小部族给打理了一下,与陆仁之间相互传电的时候,就已经快进入新年。陆仁考虑到赵雨也很辛苦,所以是让赵雨在菊花港先好好的过个年,过完了年再赶去徐州。所以到赵雨抵达徐州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建安二十年的正月中旬。
不过这样也好,因为新年开春,陆仁正好要给大汉朝庭例行贡献,往年这个事也都是赵雨去办的,正好让赵雨一并办了。而对于老曹方面来说,虽然知道陆仁在辽西那边打起了仗,但是因为辽西较远,当时的陆上交通条件本来就不便,更兼在入冬之后大雪封阻道路,所以老曹方面也不知道陆仁在辽西那边的战况如何。所以这会儿司马懿见赵雨按往年的惯例来到了徐州,就自然而然的会向赵雨问出这句话。
赵雨则是淡淡的笑了笑再作出了回答:“激战两月,原本是不分上下,后来被我们寻得战机大破步度根,所以我方大获全胜,得鲜卑降众十数万。而我这次奉命给天子进奉,也要向天子上表报捷。”
司马懿闻言忍不住轻轻的“嘶”了一下,吸了口凉气。这时的司马懿三十多岁四十不到,虽然还没怎么上过战场,但作为一个有着极高的军事天赋的人,加之见多识广,当然知道那些北方的游牧民族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现在听赵雨说“激战两月”并且“得鲜卑降众十余万”,知道心里面对陆仁军团的战斗力的评价又得提升一下才行了。
反观赵雨,她在赶到徐州拿到陆仁的表文的同时,当然也会拿到陆仁和荀彧写给她的密信,该做些什么、该说些什么心中自然有数。而此时此刻,赵雨就是按陆仁的要求,得在老曹方面的人的面前夸大一下战果。
再看司马懿顿了顿之后,问道:“却不知现在的辽西情况如何?”
赵雨故意的把一双秀眉皱了起来:“仲达你是聪明人,我也就不在你的面前说那些虚话了。步度根来袭时人多势众,而我们虽然取胜,但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们的损失也很大。现在那些鲜卑部族因为群龙无首而降,我们也是由拓跋玉出面勉强的安抚住了他们,但是因为大雪封阻道路,那些鲜卑部族一时半会儿的回不去,我们也得拔出大笔的钱粮暂时的给他们就食,免得他们因为饥馑而生出事端。实不相瞒,这次我奉命进奉于天子,除了要上表表捷之外,还希望天子在开春雪消之后能增调人马去辽西,以我大汉天威再镇慑一下那些鲜卑部族,好让他们可以乖乖的在雪消之后退还北方草原。”
这番话半真半假,司马懿虽然没有全信,但多少也信了几分……得说明一下,司马懿虽然不是什么寻常人物,但一则是这时的司马懿相对来说还比较年轻,还没有达到那种老谋深算,一眼就可以看穿他人的地步,二则赵雨当了好些年的外交官,虚虚实实的各类交道打了不知道多少,相应的本事那也叫一个炉火纯青,所以司马懿也看不出赵雨的虚实。而荀彧为什么会建议陆仁得把赵雨调来办这个事?看中的就是赵雨这方面的经验与能力。这个事要是调吕玲绮来办……呵呵,没几个回合不被司马懿给摸了个底儿掉那才是怪事。
至于为什么会在徐州和司马懿抽这些淡,那是因为陆仁知道司马懿肯定会把这些事上报到老曹那里。赵雨要去的地方是许昌,可老曹呆的地方是在邺城,按任务路线赵雨是不可能再去一趟邺城的,所以得由司马懿把这些话传到老曹那里去。
而这会儿把一些辽西那头该说的话都说了出来,司马懿又追问道:“雨姑娘,在下尚有一事不明,就是陆夷州难道真的还打算对辽东公孙用兵吗?”
赵雨回应道:“肯定要打的。其实辽西这一战,就基本等同于我家先生和辽东公孙氏开了战,因为步度根在辽西与辽东公孙多有勾结,这次兵发菊花港,便是步度根在公孙氏那里拿着了不少的好处,所以才出兵菊花港,意图分散一下先生的兵势。另外菊花港离辽东不远,可以算是先生对辽东用兵时的一个重要中转港口,如果菊花港被破,先生想打辽东就会多出不少的麻烦。仲达先生,我知道你也是深通兵法之人,不会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吧?”
司马懿表示恍然的点了点头。别以为司马懿对辽西和辽东那边的地理环境不了解,事实上司马懿可是最早向陆仁购买舰船的一批人之一,除了与夷州保持商贸联系之外,也偶尔的会去北方的几个港口买点北方的特产,相关的地理环境情报自然也会收集一下。
菊花港的位置临近柳城,也就是后来的锦州,
————————————————————
(不好意思,中间的一段瓶子在保存的时候没注意给冲掉了,给瓶子一点时间重写一下。)
………………
且说邓艾在正午时分占据了西塞山城寨之后,自然是命令麾下的四千士卒抓紧时间加固城寨,同时派人去通知副将把守好后方山道的出口,以免辽东守军有漏网之鱼回襄平那边报信,再就是还要把后继的粮草、器械什么的赶紧送过来。急行军带不了多少粮草与器械,而现在的目标是要用这不足五千人的兵力挡住公孙渊至少十天,没有足够的粮草器械那根本就是在扯淡!
当然了,这个城寨里有一定的存粮,从数量上来算足够原有的千余守军食用半年左右。一般的人或许不会对此在意什么,但邓艾是多精明的人?细看了一下粮米的新鲜程度之后,马上就命人在城寨主帐中找出了粮草周转方面的记录。果不其然,城寨中的粮米是上个月才从襄平那里送来的。按照辽东这边的军方习惯,对这座西塞山的例行补给是每三个月一次,但由于现在的时节已是初春,入冬除下的大雪未消,道路行走不便,所以一次性就运送了半年左右的粮草,下一次的补给得到开春,道路上的冰雪消融之后。简单来说,就是说在这半年的时间之内,襄平方面不会有什么军队或人员派到这里来。
“天助我也!”
邓艾一想通此节,立时就大呼走运。之前他为什么会让副将带五百人对襄平那头进行封锁与警戒?还不就是因为西塞山要道的位置正好在辽西与襄平之间?城寨这里的漏网之鱼固然不能让其走脱,襄平那边要是正好在这个时候有什么人过来,难道还能指望着副将率领的那五百人完全的封锁住?所以确切的说,副将带着的五百人对城寨这头是封锁,对襄平那边是警戒。一但襄平那边查觉到西塞山城寨这里的情况不对劲并有点什么举动,邓艾就要作好两面受敌的准备。
可是现在呢?城寨这里不久前才得到补给,按辽东军方的习惯,只怕这半年之内都不会有什么人过来看看……鸟不拉屎的偏僻之处,辽西那里的前线又貌似情况一片大好,再加上北境初春天气就很冷,鬼才愿意往这里跑!再说得简单点,就是邓艾不用担心襄平方面可能会带来的威胁,因此邓艾才会如此的大呼一声“天助我也”。
当然,为了预防万一,邓艾并没打算把副将的那五百人也调到城寨这里来,毕竟除去封锁与警戒之外,副将的五百人还要保证与舰队的联系。万一事有不济,邓艾有这招后手,多少也是有着一条退路。
后方既然不用忧心什么,邓艾的脑汁就全挤到了前方。城寨在紧张的进行着加固,斥候也一早就派了出去。到临近黄昏之时斥候赶了回来,向邓艾禀报说公孙渊的四万多大军在距离西塞山尚有五十余里的地方下了寨。
对此邓艾并不觉得意外。昨夜得到消息时,公逊渊距离西塞山是一百六、七十里,现在还有五十里,也就是说他们一个白天下来已经赶了一百二十多汉里的路。一百二十汉里,换算成现代单位的话是五十公里左右,听上去好像是不怎么多,但各位可以试试一口气走五十公里,累都能把人给累死!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以公交车一小时二十五公里的时速,两个小时的车程坐下来,也一样能把人给坐晕掉!
简单点说,公孙渊现在所率领的兵马,其中大半是步兵,加上这些天下来一直在不停的快速行军以避免被陆仁辽西大军追杀,全军上下的体力都损耗得很凶,现在一个白天下来能赶一百二十汉里的路,其实都已经是到了极限。用邓艾的话来形容,就是跑得已经相当之快了。
得到这个消息时,邓艾很明显的松了口气。之前按邓艾的推算,公孙渊的大军会在次日的凌晨左右抵达西塞山——逃命嘛,哪里会管白天还是黑夜?按现在的距离,公孙渊如果连夜行军,的确会在凌晨左右抵达西塞山城寨。而现在公孙渊驻营暂歇,大致可以想像出其大军都累到了什么程度,血肉之躯毕竟是要休息的。只是如此一来,邓艾所率领的人马也得到了一夜的休息时间,再对比起已经赶了那么多路,早已劳累不堪的辽东兵马,邓艾的这四千多乘船过来的士卒可真的是劲头十足了。
而有了这些时间,已经足够邓艾玩些花招的说……
————————————————————
转眼便已是次日的近午时分。
蹄声隆隆之中,约有数百骑出现在城寨之下,当先骑尉远远的便向城寨喝喊,要城寨打开寨门,准备迎接公孙渊的大军。只是喝喊许久,城寨之上并无一人应答,骑尉怒气上涌,立刻就拍马上前准备开骂。
说起来也可能是这些天不停的赶路,这骑尉累得有些昏了头,也不想想这城寨之上的气氛有那么些的不对头。他这里靠近之后几句话才刚刚喝喊出口,城头之上便有一支羽箭激射而出。骑尉于啐不及防之下,这支羽箭不偏不倚的正中其心口,接着自然就是坠落于马下。
骑尉身后的众骑立时愕然,还不及反应过来,山道两旁人旗影闪动,漫天的箭雨亦随之而来。不过片刻之间,这数百骑就全都成了刺猬……不过最后面的几骑总算是反应快些,而且前面有人挡着,一见势头不对立时就掉头开溜。百忙之中回头一望,发觉墙头的旗织正在换成夷州军旗。再听呐喊之声响彻山间,一时间根本就不知道对方有多少军兵,只能是落慌而逃。
邓艾在墙头见少量有意放走的辽东战骑已然逃远,立刻命令打开关门,让之前埋伏在山道两侧的两千士卒退回城寨之中。至于留在那里的军旗什么的,邓艾也懒得理会。本来就是放在那里吓人用的,撤掉干嘛?
到两千人撤回城寨之中,道路上的布置也于时完成,邓艾又下了一个命令:
“把关门给我彻底堵死!”
早就准备好的木料、石块、泥土在不停的送入关门廊洞之中,用不了多久关门便已被完全堵死。邓艾是要挡住公孙渊,这关门对他来说根本就没有用处,万一被攻破反而麻烦,不如干脆堵死。而关门堵死之后,要做的就是等待公孙渊大军的攻击。
————————————————————
另一头,公孙渊没用多久就接到了逃回来的战骑的回报。至于这回报,则听得公孙渊心惊水已……其实说白了不外乎什么“我军退还之路已被夷州军兵截断”、“夷州军兵极多”之类的。邓艾先来这么一下,目的就是要让辽东军兵搞不清楚城寨中的实际兵力,进而扰乱辽东兵马的军心。
很不幸的,公孙渊还就真的上了这个当。说实话,公孙渊会上这个当也不意外。陆仁的夷州海运能力之强,公孙渊作为夷州曾经的贸易伙伴之一,还是比较清楚的。其实早在公孙渊出兵之初,公孙渊就有考虑过陆仁可会随之而来的报复。按照公孙渊的设想,这一仗只要打赢,陆仁的北方军团肯定会被打残,哪怕是落到鲜卑的手里,自己也同样能赚到足够的好处,也不怕已经伤了元气的陆仁从海上进行什么报复……
当然让陆仁落入自己的掌中那更好不过。有足够的内陆地盘,还能怕了陆仁的沿海攻击不成?了不起把沿海地带的百姓什么的全都迁回内陆。再者陆仁落败之后元气大伤,江东肯定会有什么举动,陆仁介时自顾不暇,哪还有力气来北境搞东搞西?等到陆仁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搞定的时候,他公孙渊早就坐稳了,更加不怕陆仁才对。
很可惜,之前的战败之后,公孙渊就知道事情不好,要不然也不会跑得这么快。这些天以来,辽东步兵每天都要赶一百里以上的路,就是担心陆仁那里的动作会更快。但是担心什么就来什么,现在退路让人断了不是?
基于这种思想,公孙渊再联想起夷州的海运能力,对西塞山会有大量夷州兵的事,还真就没什么怀疑。只是公孙渊还不知道,之前的一役,陆仁的夷州北方军团的损失真的很大,不经过休整又哪里会有足够的兵力直接调动上船,再来断他的退路?
闲话少说,公孙渊不是不懂军事的二百五,很清楚陆仁的追兵可能随时就会压过来,自己一但有所犹豫,那就是等着陆仁来把自己给包了饺子。当下急忙下令,全军全速前进,务必要以最快的速度把西塞山山道给打通。
公孙渊离开辽东前往辽西时带了三马人马,其中步兵两万,骑兵一万。接战一役,骑兵损失了六千有余,但主力的步兵却没什么损失。现在全力攻击西塞山山道城寨,骑兵是派不上什么用场的,全得靠步兵去堆。
没来由的,公孙渊忽然很想哭。这三万多步兵,原本是打算攻打城池时用的,可是现在却是用来攻打本属于自己的一处要道关隘,这种事,可能放谁的身上都会很不好受……
(文件丢失,真他喵的难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