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谁又能洞若观火?
……
纵横华夏五千年,也没有人敢言之,如今汉王刘季返回关中,轻易不得出,因为他再也没有了一个齐地与梁地的封赏。
光凭借汉国大军,根本就不足以攻打楚国,这八年的战争,也让汉国壮丁尽失,国中只留下老弱病残之辈。
不管是巴蜀,还是渭水平原粮草都快要耗尽,这个时候的汉国也是一片残破,就算是比起楚国也相差不远。
不管是汉王刘季在宫殿之中如何咆哮,丞相萧何以及军师张良等人不得不劝住他。
……
汉国的文武都是这个时代数一数二的大才,他们自然清楚,如今汉国虽然依旧是诸国最强,却已经没有了九五之势。
当初的那种席卷天下之势,已经过去了,这个时候的汉国,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
更何况如今楚国已经不可速灭,兼齐国势大,隐隐之间成了楚汉之外,第三个大国。
这更让汉国文武心头大恨!
……
未央宫中。
这原本是始皇帝的咸阳宫,此刻刘季鸠占鹊巢,早已经改为了未央宫,以彰显自己的名正言顺。
龙椅上,汉王刘季因为劳师远征而枯瘦的面容,在近一年多的休养下,多出了一抹健康的红晕。
只是此刻他眉头紧锁,一点也没有开心的样子,人的野心是不断变大的,这其中刘季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从一介混混走到今日,他依旧不满足,亲眼看到了始皇帝巡游的气势千里,那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
特别是这个时候,刘季距离帝位仅有一步之遥,要他放弃,这根本就不可能。
“子房,楚太子南下江东,齐王韩信与项天会晤,然后撤军,你以为这是何原因?”
迎着刘季噬人的目光,张良沉吟了片刻,道:“虽然局势迫使齐王回军,但是齐王韩信没有进攻泗水郡。”
“从种种迹象来看,楚太子与齐王之间恐怕有什么秘密交易,从而让齐王放过了泗水郡。”
他们都清楚楚太子项天南下,只是一支孤军,他又有什么资格与齐王韩信交易,一时间,众人心中念头闪烁。
“秦王玉玺!”
不多久,汉王刘季终于脱口而出,同时干瘦的面容上,青筋暴起,杀气滔天而起,很显然,他对于此事很愤怒。
“嗯。”
见到张良点头,汉王刘季更显愤怒,忍不住怒吼:“韩信小儿,端的不为人子,竟然敢私匿玉玺。”
“该杀!”
咆哮了一会儿,汉王刘季望着张良,道:“军师,我们是不是应该像韩信讨要玉玺?”
看到汉王刘季如此事态,张良眼中掠过一抹异色:“敢问王上,齐王私匿玉玺,你有证据吗?”
“没有!”
摇了摇头,刘季沉默了下去,愤怒归愤怒,他的头脑可没有发热,自然清楚这种事情上,除了双方当事人之外,怎么可能留下证据。
就算是有,面对兵强马壮的齐国,又能如何。
“亦或者领军作战,王上能够击败齐王?”
“不能!”
虽然不知道张良的意思,但是刘季最起码得自知之明还是有的,他心里清楚,大半个汉国都是韩信打下来的。
这个人太能打了,要不然当初他也不会在封韩信齐王。
见到汉王刘季还有最起码得认知,张良点了点头,方才朝着刘季,道:“既然如此,我们如何讨要?”
“如果齐王说没有,王上又该如何自处?”
……
军师张良的一番问话,让刘季哑口无言,以往的能言善辩,在这一刻根本就用不上。
他心里清楚,张良说的不错,韩信太能打了,得到玉玺不禀报,这意味着韩信根本就不想给。
如果开口讨要,必将会加剧汉齐之间的裂隙,心中念头闪烁,汉王刘季已经清楚了张良话中的含义。
……
虽然知道不能讨要,但是刘季心中依旧有些不忿,毕竟玉玺动人心,对于这个时候的刘季太过于重要了。
他占据着秦地,麾下百姓多为老秦人,有了秦王玉玺,他才能真正意义上名正言顺,让秦地贵族归心。
“子房,玉玺一事先放在一旁,如今楚太子南下江东,对于这件事你以为如何?”
“王上,楚太子项天南下江东对于楚国,其实并非好事,此刻西楚霸王项羽尚在。”
“有道是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总有一天,楚霸王与楚太子间的矛盾都会展开,故而,楚太子项天南下江东,前期对楚有利,但是遗祸无穷。”
……
张良不愧是千古谋圣,绝对不是浪得虚名,对于楚国隐藏的问题洞若观火,了解的可谓是了如指掌。
说到这里,张良朝着刘季,道:“王上,此时此刻,齐王已经超越楚王,成了我国最大的对手。”
“手握秦王玉玺,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麾下大军充足,齐地富庶,这个时候的韩信,已经有了霸主的资格。”
……
未央宫中一片安静,很显然,张良不愿意多要言了。
他心里清楚,对于汉王刘季这样一个枭雄而言,点到即可,说太多只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齐王韩信是一个大敌,只是项羽未灭,孤总是担心……”
刘季的话没有说完,但是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清楚他的担心,毕竟不管是西楚霸王项羽,还是楚太子,他们的表现都太过于惊艳,让中原诸侯为之震动。
父子皆雄者,天下只有这样一个,一旦楚国不发生龌龊,只需要短短时间,楚国必将会国力恢复。
“子房,以你之见,韩信是否会直接称帝?”
最后不放心的汉王刘季,发出了这样一句,他对于韩信的人品一点都不相信,一个能够借势请命假齐王的人,自然是一个野心勃勃野心家了。
“不会,至少在王上活着的时候,齐王韩信不敢有丝毫造次!”
张良回答的斩钉截铁,因为事实就是如此,他太过于了解韩信了,自然清楚这个人对于道义的看重。
汉王刘季对于韩信有知遇之恩,他不会在刘季之前称帝。
……
纵横华夏五千年,也没有人敢言之,如今汉王刘季返回关中,轻易不得出,因为他再也没有了一个齐地与梁地的封赏。
光凭借汉国大军,根本就不足以攻打楚国,这八年的战争,也让汉国壮丁尽失,国中只留下老弱病残之辈。
不管是巴蜀,还是渭水平原粮草都快要耗尽,这个时候的汉国也是一片残破,就算是比起楚国也相差不远。
不管是汉王刘季在宫殿之中如何咆哮,丞相萧何以及军师张良等人不得不劝住他。
……
汉国的文武都是这个时代数一数二的大才,他们自然清楚,如今汉国虽然依旧是诸国最强,却已经没有了九五之势。
当初的那种席卷天下之势,已经过去了,这个时候的汉国,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
更何况如今楚国已经不可速灭,兼齐国势大,隐隐之间成了楚汉之外,第三个大国。
这更让汉国文武心头大恨!
……
未央宫中。
这原本是始皇帝的咸阳宫,此刻刘季鸠占鹊巢,早已经改为了未央宫,以彰显自己的名正言顺。
龙椅上,汉王刘季因为劳师远征而枯瘦的面容,在近一年多的休养下,多出了一抹健康的红晕。
只是此刻他眉头紧锁,一点也没有开心的样子,人的野心是不断变大的,这其中刘季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从一介混混走到今日,他依旧不满足,亲眼看到了始皇帝巡游的气势千里,那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
特别是这个时候,刘季距离帝位仅有一步之遥,要他放弃,这根本就不可能。
“子房,楚太子南下江东,齐王韩信与项天会晤,然后撤军,你以为这是何原因?”
迎着刘季噬人的目光,张良沉吟了片刻,道:“虽然局势迫使齐王回军,但是齐王韩信没有进攻泗水郡。”
“从种种迹象来看,楚太子与齐王之间恐怕有什么秘密交易,从而让齐王放过了泗水郡。”
他们都清楚楚太子项天南下,只是一支孤军,他又有什么资格与齐王韩信交易,一时间,众人心中念头闪烁。
“秦王玉玺!”
不多久,汉王刘季终于脱口而出,同时干瘦的面容上,青筋暴起,杀气滔天而起,很显然,他对于此事很愤怒。
“嗯。”
见到张良点头,汉王刘季更显愤怒,忍不住怒吼:“韩信小儿,端的不为人子,竟然敢私匿玉玺。”
“该杀!”
咆哮了一会儿,汉王刘季望着张良,道:“军师,我们是不是应该像韩信讨要玉玺?”
看到汉王刘季如此事态,张良眼中掠过一抹异色:“敢问王上,齐王私匿玉玺,你有证据吗?”
“没有!”
摇了摇头,刘季沉默了下去,愤怒归愤怒,他的头脑可没有发热,自然清楚这种事情上,除了双方当事人之外,怎么可能留下证据。
就算是有,面对兵强马壮的齐国,又能如何。
“亦或者领军作战,王上能够击败齐王?”
“不能!”
虽然不知道张良的意思,但是刘季最起码得自知之明还是有的,他心里清楚,大半个汉国都是韩信打下来的。
这个人太能打了,要不然当初他也不会在封韩信齐王。
见到汉王刘季还有最起码得认知,张良点了点头,方才朝着刘季,道:“既然如此,我们如何讨要?”
“如果齐王说没有,王上又该如何自处?”
……
军师张良的一番问话,让刘季哑口无言,以往的能言善辩,在这一刻根本就用不上。
他心里清楚,张良说的不错,韩信太能打了,得到玉玺不禀报,这意味着韩信根本就不想给。
如果开口讨要,必将会加剧汉齐之间的裂隙,心中念头闪烁,汉王刘季已经清楚了张良话中的含义。
……
虽然知道不能讨要,但是刘季心中依旧有些不忿,毕竟玉玺动人心,对于这个时候的刘季太过于重要了。
他占据着秦地,麾下百姓多为老秦人,有了秦王玉玺,他才能真正意义上名正言顺,让秦地贵族归心。
“子房,玉玺一事先放在一旁,如今楚太子南下江东,对于这件事你以为如何?”
“王上,楚太子项天南下江东对于楚国,其实并非好事,此刻西楚霸王项羽尚在。”
“有道是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总有一天,楚霸王与楚太子间的矛盾都会展开,故而,楚太子项天南下江东,前期对楚有利,但是遗祸无穷。”
……
张良不愧是千古谋圣,绝对不是浪得虚名,对于楚国隐藏的问题洞若观火,了解的可谓是了如指掌。
说到这里,张良朝着刘季,道:“王上,此时此刻,齐王已经超越楚王,成了我国最大的对手。”
“手握秦王玉玺,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麾下大军充足,齐地富庶,这个时候的韩信,已经有了霸主的资格。”
……
未央宫中一片安静,很显然,张良不愿意多要言了。
他心里清楚,对于汉王刘季这样一个枭雄而言,点到即可,说太多只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齐王韩信是一个大敌,只是项羽未灭,孤总是担心……”
刘季的话没有说完,但是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清楚他的担心,毕竟不管是西楚霸王项羽,还是楚太子,他们的表现都太过于惊艳,让中原诸侯为之震动。
父子皆雄者,天下只有这样一个,一旦楚国不发生龌龊,只需要短短时间,楚国必将会国力恢复。
“子房,以你之见,韩信是否会直接称帝?”
最后不放心的汉王刘季,发出了这样一句,他对于韩信的人品一点都不相信,一个能够借势请命假齐王的人,自然是一个野心勃勃野心家了。
“不会,至少在王上活着的时候,齐王韩信不敢有丝毫造次!”
张良回答的斩钉截铁,因为事实就是如此,他太过于了解韩信了,自然清楚这个人对于道义的看重。
汉王刘季对于韩信有知遇之恩,他不会在刘季之前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