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瑶听了许书游的话,惊愕道:“你是说……让我去寻找花娘从前的师父?”
只见他点了点头:“花娘如今这样,痴如稚儿,全是由于之前的事情,而且因此体况愈下,主子收留他时早已找人看过,最长活不过五年,倘若你能寻得他师父,也算是全了他一个心愿。”
宋瑶有点疑惑:“既然让我去寻,这次你主子的条件是?”
“什么条件?”
“我与花娘非亲非故,没有条件,为什么要帮他?”
许书游开口:“没有条件,主子说这次全凭木兄自己,若你愿意帮他,那么花娘或许能恢复从前的神智。如果不愿,我们也不强求。毕竟这也不是一件易事,再说,不是每个人都有侠肝义胆。”
宋瑶犹豫了一会,看了看里间花娘忙碌的背影,干瘦的身躯,叹了一口气道:“我本不愿帮你,但实在……心有不忍,只能说尽力。只是我不知道,为何天下那么大,你们偏认为我就能做成此事?”
许书游笑道:“因为——你姓宋,我说的对不对?宋氏阿瑶。”
宋瑶突然抬起头,眼里露出十分的诧异来:“你……原来,你早就知道。”
他真诚的回答:“一开始时并未发觉。只是你生的太过清秀可人,让人不禁去怀疑你的身份。不满你说,我曾经还怀疑你是哪个贵人的小倌。”
说罢,他的面色渐渐严肃起来:“原本这只是花娘的事,所以并不强求。但你方才真心答应了,就证明你非贪图小利之人。主子说了,若你能办成此事,就能保证五年内,你宋氏一族无忧。”
这……宋瑶愣的有点说不出话来,这个条件真是好啊!
不过她凝了眉目:“我能否见见你主子?我想能说出此话的人,阿瑶是不是也认识呢?”
许书游应道:“时候到了,自会安排你们相见。只是,现在怕是还不能。”
宋瑶蹙眉:“花娘如今已年过花甲,不知他的师父又有多大年纪?”
他抬头直视宋瑶的眼睛:“花娘的师父现在的名字叫苏斛,如今的太医校尉。”
“太医校尉,岂不是在军中?”
许书游点点头:“或许他的另一个名字你更为熟悉——当年的太医院提点苏臻。”
宋瑶惊道:“赫赫有名的太医院提点,传说他已经故去。为何又出现在军中?”
原因?怕只有当年经历了七王之乱的宫中老人们才知道。
十三年前,显帝还是宁国的六王时,当时的曜帝迟迟不肯册立太子,又因六王高宏长期侍奉左右,深得帝心。这些皇子们都怕高宏捷足先登,于是蠢蠢欲动,暗地里招兵买马。
最为突出的是当时的四王高勘和七王高章。高勘勾结越国,私借外兵,以“清君侧”的名义要杀了当时曜帝身边的几个文臣,举兵由东而来。而正在出征匈奴的七王更是斩了作为监军的刘闯,退回洛城。
曜帝的皇位和性命岌岌可危。
只有六王高宏让御林军和金吾卫在城内镇守,同虎贲将军言光分守东边的落霞关与北边的崤屿关,大破叛军。后参与的六个王侯皆伏法被诛。
唯有九王高普和如今的显帝因为未参与其中而活了下来。
不料高普亦心怀鬼胎,骗得曜帝喝下毒药,欲谋朝篡位。而六王高宏不知哪里得来的消息,早已将宫门围住,杀了九王。
由此,七王之乱算是到此结束。
是以显帝特别关注如今的各位皇子,并且早已立下太子。
至于这个许书游所提到的太医院提点苏臻是如何降至太医校尉,又如何更名改姓为苏斛。无人知晓。
看来,他主子不光是想为花娘找到师父,也是想弄明白其中缘由。
不过……光是保住宋氏一族还不够。
宋瑶沉吟道:“既然许兄知道我的身份,那么我想问一句,我爹娘的事情是否与其也有关系?”
许书游笑着:“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的确有关系。不过是什么关系我并不清楚,需要你自己在其中打探。”
“那好,这笔买卖实在划算,而且你我之事都在这一件事中,我必会尽力而为。”
“此事不急,一年之内办到即可。而你最近要做的是盯住长公主。”
她开口问:“要我结交她?”
许书游诚然道:“你是宋氏阿瑶,最为合适。”
宋瑶忖了一下,也罢,反正过几日便是太子府花朝赏游。长公主也一定会去,有了太子妃嫡妹这个名头,也不怕结交不上。
*
花朝节前一晚,状元府邸。
长公主高平曦正在翻阅一本杂史。
裴豫走过来,看见自己的新婚妻子端坐于书桌旁,以手抵额,状若认真。
便开口问道:“公主,你还在怄气吗?”
她淡淡回答:“裴郎,我说过,在府里只有你我二人之时,叫我平曦。”
裴豫也没有反对,认真的打量她的表情:“那你告诉我,你还在怄母亲的气吗?”
“没有。因为她是你的母亲,也是我的母亲。有些事情,是她身为母亲觉得儿媳应该做的,或许她之前也这样经历过。但我却不会去做。”
“那……平曦是在生我的气?”
她垂下眼眸道:“相公觉得呢?”
“好了,是我不对。不该在母亲面前说你。以后都向着平曦,怎么样?”
平曦看了看裴豫,忽然展颜:“那本公主就勉为其难原谅你。”
裴豫看到她笑的样子,终于放下心来:“你在看什么?”
高平曦放下书册,抬头认真道:“先帝在时,七王之乱。”
“看这些做什么?”
“裴郎,我的皇父,是七王之乱中唯一能保住性命的人。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沉思道:“因为陛下立了大功,平定了叛乱,也安定了宁国。智勇果敢,令我佩服。”
高平曦摇了摇头:“不。这意味着……他将会害怕成为下一个先帝。”
裴豫用赶紧手捂住了她的嘴。
“裴郎,你……唔……”
“嘘!不可胡说。”
只见他点了点头:“花娘如今这样,痴如稚儿,全是由于之前的事情,而且因此体况愈下,主子收留他时早已找人看过,最长活不过五年,倘若你能寻得他师父,也算是全了他一个心愿。”
宋瑶有点疑惑:“既然让我去寻,这次你主子的条件是?”
“什么条件?”
“我与花娘非亲非故,没有条件,为什么要帮他?”
许书游开口:“没有条件,主子说这次全凭木兄自己,若你愿意帮他,那么花娘或许能恢复从前的神智。如果不愿,我们也不强求。毕竟这也不是一件易事,再说,不是每个人都有侠肝义胆。”
宋瑶犹豫了一会,看了看里间花娘忙碌的背影,干瘦的身躯,叹了一口气道:“我本不愿帮你,但实在……心有不忍,只能说尽力。只是我不知道,为何天下那么大,你们偏认为我就能做成此事?”
许书游笑道:“因为——你姓宋,我说的对不对?宋氏阿瑶。”
宋瑶突然抬起头,眼里露出十分的诧异来:“你……原来,你早就知道。”
他真诚的回答:“一开始时并未发觉。只是你生的太过清秀可人,让人不禁去怀疑你的身份。不满你说,我曾经还怀疑你是哪个贵人的小倌。”
说罢,他的面色渐渐严肃起来:“原本这只是花娘的事,所以并不强求。但你方才真心答应了,就证明你非贪图小利之人。主子说了,若你能办成此事,就能保证五年内,你宋氏一族无忧。”
这……宋瑶愣的有点说不出话来,这个条件真是好啊!
不过她凝了眉目:“我能否见见你主子?我想能说出此话的人,阿瑶是不是也认识呢?”
许书游应道:“时候到了,自会安排你们相见。只是,现在怕是还不能。”
宋瑶蹙眉:“花娘如今已年过花甲,不知他的师父又有多大年纪?”
他抬头直视宋瑶的眼睛:“花娘的师父现在的名字叫苏斛,如今的太医校尉。”
“太医校尉,岂不是在军中?”
许书游点点头:“或许他的另一个名字你更为熟悉——当年的太医院提点苏臻。”
宋瑶惊道:“赫赫有名的太医院提点,传说他已经故去。为何又出现在军中?”
原因?怕只有当年经历了七王之乱的宫中老人们才知道。
十三年前,显帝还是宁国的六王时,当时的曜帝迟迟不肯册立太子,又因六王高宏长期侍奉左右,深得帝心。这些皇子们都怕高宏捷足先登,于是蠢蠢欲动,暗地里招兵买马。
最为突出的是当时的四王高勘和七王高章。高勘勾结越国,私借外兵,以“清君侧”的名义要杀了当时曜帝身边的几个文臣,举兵由东而来。而正在出征匈奴的七王更是斩了作为监军的刘闯,退回洛城。
曜帝的皇位和性命岌岌可危。
只有六王高宏让御林军和金吾卫在城内镇守,同虎贲将军言光分守东边的落霞关与北边的崤屿关,大破叛军。后参与的六个王侯皆伏法被诛。
唯有九王高普和如今的显帝因为未参与其中而活了下来。
不料高普亦心怀鬼胎,骗得曜帝喝下毒药,欲谋朝篡位。而六王高宏不知哪里得来的消息,早已将宫门围住,杀了九王。
由此,七王之乱算是到此结束。
是以显帝特别关注如今的各位皇子,并且早已立下太子。
至于这个许书游所提到的太医院提点苏臻是如何降至太医校尉,又如何更名改姓为苏斛。无人知晓。
看来,他主子不光是想为花娘找到师父,也是想弄明白其中缘由。
不过……光是保住宋氏一族还不够。
宋瑶沉吟道:“既然许兄知道我的身份,那么我想问一句,我爹娘的事情是否与其也有关系?”
许书游笑着:“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的确有关系。不过是什么关系我并不清楚,需要你自己在其中打探。”
“那好,这笔买卖实在划算,而且你我之事都在这一件事中,我必会尽力而为。”
“此事不急,一年之内办到即可。而你最近要做的是盯住长公主。”
她开口问:“要我结交她?”
许书游诚然道:“你是宋氏阿瑶,最为合适。”
宋瑶忖了一下,也罢,反正过几日便是太子府花朝赏游。长公主也一定会去,有了太子妃嫡妹这个名头,也不怕结交不上。
*
花朝节前一晚,状元府邸。
长公主高平曦正在翻阅一本杂史。
裴豫走过来,看见自己的新婚妻子端坐于书桌旁,以手抵额,状若认真。
便开口问道:“公主,你还在怄气吗?”
她淡淡回答:“裴郎,我说过,在府里只有你我二人之时,叫我平曦。”
裴豫也没有反对,认真的打量她的表情:“那你告诉我,你还在怄母亲的气吗?”
“没有。因为她是你的母亲,也是我的母亲。有些事情,是她身为母亲觉得儿媳应该做的,或许她之前也这样经历过。但我却不会去做。”
“那……平曦是在生我的气?”
她垂下眼眸道:“相公觉得呢?”
“好了,是我不对。不该在母亲面前说你。以后都向着平曦,怎么样?”
平曦看了看裴豫,忽然展颜:“那本公主就勉为其难原谅你。”
裴豫看到她笑的样子,终于放下心来:“你在看什么?”
高平曦放下书册,抬头认真道:“先帝在时,七王之乱。”
“看这些做什么?”
“裴郎,我的皇父,是七王之乱中唯一能保住性命的人。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沉思道:“因为陛下立了大功,平定了叛乱,也安定了宁国。智勇果敢,令我佩服。”
高平曦摇了摇头:“不。这意味着……他将会害怕成为下一个先帝。”
裴豫用赶紧手捂住了她的嘴。
“裴郎,你……唔……”
“嘘!不可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