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押解“菩萨”回东都的一路之上,并未像杨素说的那样,有“菩萨”的同伙埋伏在半道打劫囚车,才使得杨素得以从容不迫地向李渊讲述了他擒获“菩萨”的详细经过。
早在李渊率军北上离开东都之后,奉杨俊之命,前往龙门一带捉拿匪徒的官军前前后后费了两天的功夫,把龙门附近搜了个遍,也没能找到半个匪徒的人影来。无奈之下,只得返回东都向杨俊报告:劫匪已不知去向。
由于此前因关内、关东迭有匪徒生事,杨坚曾颁下诏旨,关内以新任度支尚书杨尚希为首,关东以杨素为首,从速肃清各地匪患,以免民心摇荡,不利于南北的战事。经两位杨门俊才合力整饬,关内、关东一带的形势刚刚趋于平静,与东都近在咫尺的龙门却突然冒出了一伙不知死活的匪徒来,居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打劫小股的官军,这件事要是传到长安父皇耳中,那还了得!
杨俊得到军士们的回报,念及至此,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同为出镇一方的藩王,二哥杨广已率军出关收复了失地白道州,而自己却连一小股拦路打劫的匪徒都捉拿不到,只怕从此以后自己就要在父皇眼中背负上无能的恶名,再无翻身之日了。
左思右想,杨俊又想起了称病在家的杨素。在自己这些僚属当中,恐怕只有杨素出马,才能将这伙匪徒捉拿归案了。于是,杨俊便以过府探病为名,前来邀请杨素出山,查破龙门匪案。
据杨素自己向李渊讲述,他是感念皇上之前曾下旨命他牵头平息关东一带的匪患,才答应杨俊,抱病出山查案的。
杨素在亲自率人前往龙门勘察了一番李渊遇劫的现场后,即返回了东都城内,随即下达了一道命令:将李渊遇劫现场方圆十里范围内的所有民户一个不落,尽行拘拿至东都城内那座杀人磨坊前。
“杀人磨坊?是东都定鼎大街正对着的那座十几丈高的风车吗?”李渊与杨素并辔而行,听到此处,不禁开口问道。
“这原是西疆战事初起时,我精心设计制造的一套行刑机械,为的是令细民百姓心中产生畏惧感,不敢逃避朝廷的兵役。想不到,这座杀人磨坊在查破唐公龙门遇匪一案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杨素面带得意地答道。
因杨俊也急于查破此案,给了杨素便宜行事的权力和充足的破案人手,所以仅仅一天之内,军士们便将上千户居住在龙门附近的百姓尽皆拘押至了东都城内。
杀人磨坊前黑压压站满了一脸惊恐的龙门百姓。
杨素登上高台,对这些被强行带进城中的百姓说道:“自古就有善地不出匪类的说法,前些时龙门出现了一伙胆敢公然抢掠官军的土匪,尔等居住在龙门这块地界,自难脱干系。凡有知道土匪来历、去向的,趁早自己站出来据实向朝廷禀明,否则别怪我刀下无情了。”
他说罢良久,台下百姓人群中却无一人响应,杨素当即命手下军士带龙门附近的几位里正上台来,手指他们对台下的百姓宣布道:“身为里正,其管辖的地界出了匪类,且又不肯助朝廷查案,要他们何用!来人,将他们押至铡刀下,一个不留,铡了。”
几位里正的人头一落地,台下百姓人群中顿时开始骚动起来。
“老爷,我知道这伙土匪的来历。”
“我也知道。”
“我也知道。”
人群中有人主动开口说话了。
杨素却仍不满意,又大声宣布:“凡是为求保全性命,而信口胡言者,一律以通匪论处。如能据实告发土匪行踪的,方可保其全家性命。”
台下要求揭发土匪的人声登时少了近一半。
在杀人磨坊前,杨素用杀人加恫吓的方法逼得龙门百姓为求保全性命,不得不向官府告发了这伙土匪的来历、行踪。
杨素根据百姓们提供的线索,接连派出多路人马,经过五六天的搜捕,将绝大多数土匪捉拿回了东都。
杨俊闻报大喜,亲自赶来给杨素庆功,可杨素并不满意就此打住,亲自带人挨个对捉拿回东都的这伙土匪进行了审讯,要他们招供出流窜至龙门附近打劫官军的真实目的。
“你们没长着眼睛、耳朵吗?前些时朝廷以雷霆之势,才平息了关东一带的民乱,你们却跑来东都附近,光天化日打劫官军,若不是另有企图,难道是得了失心疯,自己跑来送死?嘿嘿,我好心奉劝你们一句:趁早供出你们在龙门打劫官军的真正目的,否则叫你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杨素再次命人把这伙捉拿到的土匪带到了杀人磨坊前,指着一口口在半空中随风摇荡的明晃晃的铡刀对他们说道。
这伙土匪比起龙门的百姓来,可要死硬得多,杨素一口气用铡刀铡了三四名他们的同伙,也没有一人站出来主动招供。
杨素杀人杀红了眼,随即命人改变此前的杀人方法,改为从双脚开始铡起,一截一截地往上铡,直至将人铡为数段,甚至十几段,才要了那人的性命。
看着同伴在铡刀下被铡成了数段,发出一声声惨叫、哀号,土匪当中终于有人受不了了,痛哭流涕地站出来,要求招供。
“唐公,其实要让一个人开口说话,方法很简单,就一个字:杀。要使他真正体悟出生之宝贵,死之可怖,你就会从他嘴里要到你想要的东西了。怎么样,这位菩萨,唐公有没有兴趣来审上一审?”说到此处,杨素以长辈向晚辈传授经验的口吻向李渊说道。
李渊听得心惊肉跳,偏过头打量杨素两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身边这位仙风道骨的清河郡公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他对杨素邀他审讯菩萨避而不答,转而问杨素道:“那么,这伙土匪在龙门打劫又是为了什么呢?”
早在李渊率军北上离开东都之后,奉杨俊之命,前往龙门一带捉拿匪徒的官军前前后后费了两天的功夫,把龙门附近搜了个遍,也没能找到半个匪徒的人影来。无奈之下,只得返回东都向杨俊报告:劫匪已不知去向。
由于此前因关内、关东迭有匪徒生事,杨坚曾颁下诏旨,关内以新任度支尚书杨尚希为首,关东以杨素为首,从速肃清各地匪患,以免民心摇荡,不利于南北的战事。经两位杨门俊才合力整饬,关内、关东一带的形势刚刚趋于平静,与东都近在咫尺的龙门却突然冒出了一伙不知死活的匪徒来,居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打劫小股的官军,这件事要是传到长安父皇耳中,那还了得!
杨俊得到军士们的回报,念及至此,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同为出镇一方的藩王,二哥杨广已率军出关收复了失地白道州,而自己却连一小股拦路打劫的匪徒都捉拿不到,只怕从此以后自己就要在父皇眼中背负上无能的恶名,再无翻身之日了。
左思右想,杨俊又想起了称病在家的杨素。在自己这些僚属当中,恐怕只有杨素出马,才能将这伙匪徒捉拿归案了。于是,杨俊便以过府探病为名,前来邀请杨素出山,查破龙门匪案。
据杨素自己向李渊讲述,他是感念皇上之前曾下旨命他牵头平息关东一带的匪患,才答应杨俊,抱病出山查案的。
杨素在亲自率人前往龙门勘察了一番李渊遇劫的现场后,即返回了东都城内,随即下达了一道命令:将李渊遇劫现场方圆十里范围内的所有民户一个不落,尽行拘拿至东都城内那座杀人磨坊前。
“杀人磨坊?是东都定鼎大街正对着的那座十几丈高的风车吗?”李渊与杨素并辔而行,听到此处,不禁开口问道。
“这原是西疆战事初起时,我精心设计制造的一套行刑机械,为的是令细民百姓心中产生畏惧感,不敢逃避朝廷的兵役。想不到,这座杀人磨坊在查破唐公龙门遇匪一案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杨素面带得意地答道。
因杨俊也急于查破此案,给了杨素便宜行事的权力和充足的破案人手,所以仅仅一天之内,军士们便将上千户居住在龙门附近的百姓尽皆拘押至了东都城内。
杀人磨坊前黑压压站满了一脸惊恐的龙门百姓。
杨素登上高台,对这些被强行带进城中的百姓说道:“自古就有善地不出匪类的说法,前些时龙门出现了一伙胆敢公然抢掠官军的土匪,尔等居住在龙门这块地界,自难脱干系。凡有知道土匪来历、去向的,趁早自己站出来据实向朝廷禀明,否则别怪我刀下无情了。”
他说罢良久,台下百姓人群中却无一人响应,杨素当即命手下军士带龙门附近的几位里正上台来,手指他们对台下的百姓宣布道:“身为里正,其管辖的地界出了匪类,且又不肯助朝廷查案,要他们何用!来人,将他们押至铡刀下,一个不留,铡了。”
几位里正的人头一落地,台下百姓人群中顿时开始骚动起来。
“老爷,我知道这伙土匪的来历。”
“我也知道。”
“我也知道。”
人群中有人主动开口说话了。
杨素却仍不满意,又大声宣布:“凡是为求保全性命,而信口胡言者,一律以通匪论处。如能据实告发土匪行踪的,方可保其全家性命。”
台下要求揭发土匪的人声登时少了近一半。
在杀人磨坊前,杨素用杀人加恫吓的方法逼得龙门百姓为求保全性命,不得不向官府告发了这伙土匪的来历、行踪。
杨素根据百姓们提供的线索,接连派出多路人马,经过五六天的搜捕,将绝大多数土匪捉拿回了东都。
杨俊闻报大喜,亲自赶来给杨素庆功,可杨素并不满意就此打住,亲自带人挨个对捉拿回东都的这伙土匪进行了审讯,要他们招供出流窜至龙门附近打劫官军的真实目的。
“你们没长着眼睛、耳朵吗?前些时朝廷以雷霆之势,才平息了关东一带的民乱,你们却跑来东都附近,光天化日打劫官军,若不是另有企图,难道是得了失心疯,自己跑来送死?嘿嘿,我好心奉劝你们一句:趁早供出你们在龙门打劫官军的真正目的,否则叫你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杨素再次命人把这伙捉拿到的土匪带到了杀人磨坊前,指着一口口在半空中随风摇荡的明晃晃的铡刀对他们说道。
这伙土匪比起龙门的百姓来,可要死硬得多,杨素一口气用铡刀铡了三四名他们的同伙,也没有一人站出来主动招供。
杨素杀人杀红了眼,随即命人改变此前的杀人方法,改为从双脚开始铡起,一截一截地往上铡,直至将人铡为数段,甚至十几段,才要了那人的性命。
看着同伴在铡刀下被铡成了数段,发出一声声惨叫、哀号,土匪当中终于有人受不了了,痛哭流涕地站出来,要求招供。
“唐公,其实要让一个人开口说话,方法很简单,就一个字:杀。要使他真正体悟出生之宝贵,死之可怖,你就会从他嘴里要到你想要的东西了。怎么样,这位菩萨,唐公有没有兴趣来审上一审?”说到此处,杨素以长辈向晚辈传授经验的口吻向李渊说道。
李渊听得心惊肉跳,偏过头打量杨素两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身边这位仙风道骨的清河郡公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他对杨素邀他审讯菩萨避而不答,转而问杨素道:“那么,这伙土匪在龙门打劫又是为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