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杨丽华虽对自己关爱有加,杨广心里尚能辨别得清,长姐实则是希望自己能早日建功立业,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的,这种关爱当与母亲不同。
同时经杨素这一提醒,杨广也想起,几天前自己还答应过母亲,要劝长姐返回长安宫去住,这几天只顾着冥思苦想早日离京出镇之事,倒把这件事给忘了。
“多谢清河公为小王指点迷津,过会儿见到长姐时,能否请清河公助小王劝说长姐,挪回宫中去住?”杨广存心要出道难题给杨素,以借机看看这位当世奇才是否能解得了此题。
杨素眼珠一转,已猜出了杨文要自己相帮着劝说杨丽华返回长安宫去住的因由,却不说破,只慨然应允道:“处道愿替王爷效劳。”
当下杨广便亲自陪着杨素到后院来见杨丽华。果然,杨素在向杨丽华奉上那枝金步摇后,向她问道:“在下听说晋王殿下不日即将离京出镇并州,不知公主今后作何打算?”
杨丽华对杨素此问颇感意外,望了一眼陪坐在旁的杨广,答道:“清河公何来此问哪?本宫自然还住在此处。”
杨素用手指着杨丽华手中的那枝金步摇,笑着问道:“公主可知在下当日借这枝步摇,是作何用途的吗?”
“怎么,不是尊夫人要仿照着这枝步摇的样式也打造一枝吗?”杨丽华诧异地望着杨素,仍未听明白他想要对自己说些什么。
“请公主恕在下有意隐瞒之罪。”杨素抱拳向杨丽华施了一礼,坦然解说道,“在下那日借走公主这枝步摇,实则是为了奉旨前往华州,平息尔朱绩叛乱,欲拿公主这枝步摇,作个信物罢了。”
“清河公只身入华州之事,本宫也曾人说起过,但不知本宫这枝步摇,如何能助清河公平定叛乱呢?”杨丽华被杨素说得更加糊涂了,两眼直盯着他问道。
“公主有所不知,尔朱绩起兵叛乱,打的就是反隋复周的旗号。据在下事后审讯其亲兵得知,长安城中有人曾事先唆使尔朱绩起兵叛乱,信誓旦旦地对其声称是奉有公主您的旨意行事。在下那晚在华州军坊酒宴上斩杀尔朱绩后,若非向军中诸将出示了公主这枝步摇,申明公主并无意指使尔朱绩谋反,只怕华州诸将尚不肯相信在下,华州叛乱也就不会如此悄无声息地平定下来。所以,处道华州之行,实则承公主恩惠多矣。”
杨素说到此,偷眼观察杨丽华的神色,见她虽面露惊讶之色,却并无愠怒之意,方才放下心,话锋一转,劝起杨丽华来了。
“在下为公主母女安危考虑,不嫌冒昧,进上一言,还请公主三思。有晋王陪伴公主居住在此,外面纵有奸人暗中打公主您的主意,想借助于您多行不轨之事,也必有所顾忌,难以得逞,倘若晋王殿下有朝一日离京出镇,仅留下您独居在此,在下唯恐日后会有不测之事。况且,公主虽曾身为前朝皇太后,但毕竟与当今皇上、娘娘乃是骨肉至亲,血浓于水,不会受人挑唆,作出不利于朝廷之事吧?据此,在下奉劝公主,于晋王离京出镇前,还是返回宫中去住,以免给奸人造成可乘之机吧。”
也就是杨素,仗着其夫人郑祁耶与杨丽华母女素来交好的情面之上,敢对杨丽华如此直言相劝。杨广坐在一旁,从杨素的这番话联想起谢讽,还有张仲坚几次三番地想窃取长姐的笔迹,多半和尔朱绩叛乱不无关涉,也不由得暗自心惊,倒抽了口凉气。
杨丽华似乎也猜到了有人屡屡窃取自己的笔迹,是想打着自己的旗号为非作乱,欲谋不轨,静静地听完杨素这番话,倒没像杨广那么吃惊,淡淡地冲杨素回应道:“清河公的一番好意,本宫心领了。至于本宫母女当不当回长安宫居住,此事且容本宫考虑考虑,再说吧。”
杨素听杨丽华话音中对自己向她建议的重返长安宫居住并无断然拒绝之意,暗中向杨广递了个眼色,要他趁热打铁,设法再劝上杨丽华一劝,此事料想就可促成,他则见好就收地向杨丽华推说还有公务在身,不便在此久留,见杨丽华点头无话,竟然撇下杨广,自顾自地走了。
“长姐,有一件事我一直瞒着您。”杨素离开后,杨广鼓足勇气,向杨丽华坦白道,“前些时,我奉旨牵总彻查会真和尚横死一案,在西市附近一座名为石屋院的隐秘宅院中,发现了被人收留,准备送往江左的前朝静帝的皇后司马珞。”
“珞儿?她还没死?”杨丽华瞪大了双眼,直盯着杨广,激动地问道,“她现在人在哪里?”
“长姐请放心,司马珞现在就在母后居住的正阳宫中。”杨广有意回避着杨丽华向他投来的目光,答道,“长姐要是愿意,我可以回禀母后,在长姐回宫居住后,要司马珞陪伴于长姐身边。”
“阿纵,你还有什么事瞒着我?是不是母亲要你来劝我回宫居住的?”杨丽华加重了语气,质问杨广道。
“请长姐一定要相信阿纵,并无半点儿对长姐不利之心。”杨广在杨丽华的逼问下,有些坐不住了,挺身站起,抱拳向杨丽华说道,“阿纵实则是有事相求长姐,同时,也不想长姐独自留在这里,整日担惊受怕,夹在夫家和父母之间左右为难,才力主长姐回宫去住的。”
“你坐下,说吧,你有什么事要求我,这和劝我返回宫中去住又有什么关联?”杨丽华见杨广脸色涨得通红,不像是在帮别人来赚自己,放缓了语气,淡淡地问道。
杨广却不肯就座,站在杨丽华面前,原原本本地将母亲暗中指使台僚有意拖延自己离京出镇的时日以及自己确受母亲之托,出自好意来劝她返回长安宫去住的事讲述了一遍,末了向杨丽华恳求道:“这几天我反反复复想过了,眼下唯有长姐的话母亲还听得进去,请长姐说服母亲,早日放阿纵赶赴并州,为朝廷效命吧。”
同时经杨素这一提醒,杨广也想起,几天前自己还答应过母亲,要劝长姐返回长安宫去住,这几天只顾着冥思苦想早日离京出镇之事,倒把这件事给忘了。
“多谢清河公为小王指点迷津,过会儿见到长姐时,能否请清河公助小王劝说长姐,挪回宫中去住?”杨广存心要出道难题给杨素,以借机看看这位当世奇才是否能解得了此题。
杨素眼珠一转,已猜出了杨文要自己相帮着劝说杨丽华返回长安宫去住的因由,却不说破,只慨然应允道:“处道愿替王爷效劳。”
当下杨广便亲自陪着杨素到后院来见杨丽华。果然,杨素在向杨丽华奉上那枝金步摇后,向她问道:“在下听说晋王殿下不日即将离京出镇并州,不知公主今后作何打算?”
杨丽华对杨素此问颇感意外,望了一眼陪坐在旁的杨广,答道:“清河公何来此问哪?本宫自然还住在此处。”
杨素用手指着杨丽华手中的那枝金步摇,笑着问道:“公主可知在下当日借这枝步摇,是作何用途的吗?”
“怎么,不是尊夫人要仿照着这枝步摇的样式也打造一枝吗?”杨丽华诧异地望着杨素,仍未听明白他想要对自己说些什么。
“请公主恕在下有意隐瞒之罪。”杨素抱拳向杨丽华施了一礼,坦然解说道,“在下那日借走公主这枝步摇,实则是为了奉旨前往华州,平息尔朱绩叛乱,欲拿公主这枝步摇,作个信物罢了。”
“清河公只身入华州之事,本宫也曾人说起过,但不知本宫这枝步摇,如何能助清河公平定叛乱呢?”杨丽华被杨素说得更加糊涂了,两眼直盯着他问道。
“公主有所不知,尔朱绩起兵叛乱,打的就是反隋复周的旗号。据在下事后审讯其亲兵得知,长安城中有人曾事先唆使尔朱绩起兵叛乱,信誓旦旦地对其声称是奉有公主您的旨意行事。在下那晚在华州军坊酒宴上斩杀尔朱绩后,若非向军中诸将出示了公主这枝步摇,申明公主并无意指使尔朱绩谋反,只怕华州诸将尚不肯相信在下,华州叛乱也就不会如此悄无声息地平定下来。所以,处道华州之行,实则承公主恩惠多矣。”
杨素说到此,偷眼观察杨丽华的神色,见她虽面露惊讶之色,却并无愠怒之意,方才放下心,话锋一转,劝起杨丽华来了。
“在下为公主母女安危考虑,不嫌冒昧,进上一言,还请公主三思。有晋王陪伴公主居住在此,外面纵有奸人暗中打公主您的主意,想借助于您多行不轨之事,也必有所顾忌,难以得逞,倘若晋王殿下有朝一日离京出镇,仅留下您独居在此,在下唯恐日后会有不测之事。况且,公主虽曾身为前朝皇太后,但毕竟与当今皇上、娘娘乃是骨肉至亲,血浓于水,不会受人挑唆,作出不利于朝廷之事吧?据此,在下奉劝公主,于晋王离京出镇前,还是返回宫中去住,以免给奸人造成可乘之机吧。”
也就是杨素,仗着其夫人郑祁耶与杨丽华母女素来交好的情面之上,敢对杨丽华如此直言相劝。杨广坐在一旁,从杨素的这番话联想起谢讽,还有张仲坚几次三番地想窃取长姐的笔迹,多半和尔朱绩叛乱不无关涉,也不由得暗自心惊,倒抽了口凉气。
杨丽华似乎也猜到了有人屡屡窃取自己的笔迹,是想打着自己的旗号为非作乱,欲谋不轨,静静地听完杨素这番话,倒没像杨广那么吃惊,淡淡地冲杨素回应道:“清河公的一番好意,本宫心领了。至于本宫母女当不当回长安宫居住,此事且容本宫考虑考虑,再说吧。”
杨素听杨丽华话音中对自己向她建议的重返长安宫居住并无断然拒绝之意,暗中向杨广递了个眼色,要他趁热打铁,设法再劝上杨丽华一劝,此事料想就可促成,他则见好就收地向杨丽华推说还有公务在身,不便在此久留,见杨丽华点头无话,竟然撇下杨广,自顾自地走了。
“长姐,有一件事我一直瞒着您。”杨素离开后,杨广鼓足勇气,向杨丽华坦白道,“前些时,我奉旨牵总彻查会真和尚横死一案,在西市附近一座名为石屋院的隐秘宅院中,发现了被人收留,准备送往江左的前朝静帝的皇后司马珞。”
“珞儿?她还没死?”杨丽华瞪大了双眼,直盯着杨广,激动地问道,“她现在人在哪里?”
“长姐请放心,司马珞现在就在母后居住的正阳宫中。”杨广有意回避着杨丽华向他投来的目光,答道,“长姐要是愿意,我可以回禀母后,在长姐回宫居住后,要司马珞陪伴于长姐身边。”
“阿纵,你还有什么事瞒着我?是不是母亲要你来劝我回宫居住的?”杨丽华加重了语气,质问杨广道。
“请长姐一定要相信阿纵,并无半点儿对长姐不利之心。”杨广在杨丽华的逼问下,有些坐不住了,挺身站起,抱拳向杨丽华说道,“阿纵实则是有事相求长姐,同时,也不想长姐独自留在这里,整日担惊受怕,夹在夫家和父母之间左右为难,才力主长姐回宫去住的。”
“你坐下,说吧,你有什么事要求我,这和劝我返回宫中去住又有什么关联?”杨丽华见杨广脸色涨得通红,不像是在帮别人来赚自己,放缓了语气,淡淡地问道。
杨广却不肯就座,站在杨丽华面前,原原本本地将母亲暗中指使台僚有意拖延自己离京出镇的时日以及自己确受母亲之托,出自好意来劝她返回长安宫去住的事讲述了一遍,末了向杨丽华恳求道:“这几天我反反复复想过了,眼下唯有长姐的话母亲还听得进去,请长姐说服母亲,早日放阿纵赶赴并州,为朝廷效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