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宁看计言离开了南镇抚司衙门,她浑身无力的坐在一个凳子上,难过的闭上了眼睛,把脸埋在双手之中,想起了昨晚回家之后发生的事情。
梅雨宁昨天晚上回家后,跟父母说了郑和要开拔去远洋了,自己估计也要随行。
梅驸马府里的气氛顿时凝重了起来,梅雨宁生平第一次见到父亲和母亲有所争执,意见不和。
她的父亲梅殷是大明开国元勋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母亲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宝贝女儿,宁国公主朱长宁。
功臣之后与皇帝嫡女,天作之合,朱元璋钦点的婚事,快三十年了,一直是恩爱有加,琴瑟和谐,从来没有过异见。
但是现如今,因为让不让梅雨宁出海的事情,他们却有了矛盾。
宁国公主朱长宁觉得自己年龄已大,她别无他求,只希望能得享天伦。
奈何天不遂人愿,帝王之家不由己。
永乐之后,她的两个儿子就再也没有回过家,她已经数年没见过他们了。
逢年过节的时候,两个儿子也就是差遣下人送了些礼物来。
现在她唯一的女儿也要远行,这让她很难接受。
朱长宁不似那些从小长在深宫中,只知风花雪月家长里短的大家闺秀。
她出生的时候大明尚未统一天下,出生于军营之中,朱长宁自幼深受马皇后的影响,识大体顾大局,是夫婿的贤内助。
可是现如今她实在舍不得唯一的女儿也要离开。
驸马梅殷却坚持希望梅雨宁能代替自己弥补心中憾事。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即将驾崩时,梅殷曾在一旁服侍,因此朱元璋曾嘱咐他道:“你老成忠信,可以将朱允炆托付给你。”
后来,朱元璋还下圣旨给梅殷,里面写道:“如果有违大者,你可以讨杀他。”
梅殷对于自己在靖难之役中劳而无功,没能完成朱元璋临终嘱托懊悔不已,日日自责。
后来他得知了消息,建文帝没死,而是在一些人的帮助之下,隐姓埋名,躲在了海外。
朱棣估计也收到了同样的消息,因此他派遣郑和组织了一只船队,而其船队的使命之一就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梅殷知道自己深深的被朱棣所忌惮,也知道自己周围危险重重,稍微走错一步就有可能万劫不复。
自己目前没跟其他建文旧臣一样惨遭不测,多半是朱棣看在了妻子朱长宁的份上。
寻找建文帝朱允炆这件事,梅殷没法交给别人来做,只有自己的女儿才能信得过。
好在梅雨宁自小就行事果敢,智武双全,确实能承担起这个使命,否则梅殷真的只能抱憾终身了。
这回驸马梅殷和宁国公主朱长宁谁都不肯让步,谁都有自己的坚持和理由。
夹在中间的梅雨宁十分为难。
梅雨宁对计言刚才的态度,其实也有几分原因是因为自己家里的糟心事儿,她的心情糟糕透了,需要一个出口发泄一下。
计言正好送上门来了,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梅雨宁的出气对象。
只不过这些因缘由来,计言现在是无从得知了。
计言后来还不死心,又去了梅驸马府一趟,想再找梅雨宁解释一下。
不过他吃了个闭门羹。
梅雨宁的丫鬟出来告诉计言,让他赶紧去太仓吧,假以时日,该来的自然会来,终会见分晓。
计言只能收拾了行头,一个人落寞的出发了。
锁好门窗,出门前往长江码头的路上,计言不禁哑然失笑,去年他启程奔赴宁波的时候,也是这么带着伤孑然一身。
苍茫天地,寰宇之间,好比一个人的一生,孤零零的来到世间,又孤零零的离开。
其他人终究都是过客。
只有自己是自己永恒的陪伴。
这一切的一切竟似乎都回到了原点。
他这回赶路身体上没事,不过可以说是带着情伤上路了。
从京城出发的人来源比较杂,因此并没有统一的集合出发。
官方给他们提供的行路方式是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沿途宿水路驿站。
不用花自己的钱,效率有保障,也比较安全。
安全的意思倒不是说大明朝的治安很差,而是行船的安全,在古代只要出行沾上了水,基本都是有一定的风险系数的,尤其是四月份的长江,水流不小。
缺点也比较明显,跟其他人合乘船,合住驿馆,舒适性肯定没法保证。
所以一开始计言的想法就是跟梅雨宁一起避开这些人,走陆路,享受一下二人世界。
同行的人里面,基本都是同路人。
从京城出发,目的地太仓。
现成的船只和船夫,计言出示一下自己的锦衣卫腰牌,说一下去太仓,就安安稳稳的上了一搜江船。
人群里既有锦衣卫,也有个别官员,还有一些其他各式各样的人。
京城距离太仓也不甚远,只两日,计言他们这一船人就抵达了太仓刘家港。
太仓的刘家港乃是长江沿线的最后一个内陆港口,过了刘家港码头再往前不远就是长江入海口。
长江奔流几万里,即将在这里汇入浩渺大海。
刘家港的对面是现属于松江府的崇明岛,崇明岛上也有一个码头。
这刘家港和崇明岛两个码头的水位都够深,因此即使以大明宝船的吃水之深和尺寸之大,停泊于此两地也是毫无问题。
郑和船队有近两百艘大小船只,不可能都停泊在刘家港,那估计就把长江给堵了,因此只有一些最大型的宝船是停泊于刘家港,其他的中小型船只则是在崇明岛。
从各路各卫调遣来的人马,来到了刘家港报道之后,再由提前已经入住的一些参事们进行划拨调配。
不同的人驻扎地不同,是就地驻扎在刘家港,还是要过个河,去崇明岛。
计言属于外交人员,乃是船队核心成员之一,是要乘坐宝船的,所以他在刘家港。
到了刘家港是五月初,已经抵达的人还不多。
计言目前也没什么差事,百无聊赖,他只能出去逛了逛市场,想找基本书来看看。
四书五经之类,他是肯定没有一点兴趣的。
计言想找些绘本小说之类的,他记得明朝已经开始流行一些白话文小说了。比如三国啊水浒之类的,如果有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那就更好了。
不得不说,不管什么时代,看有趣的故事,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消遣和消磨时间的办法。
梅雨宁昨天晚上回家后,跟父母说了郑和要开拔去远洋了,自己估计也要随行。
梅驸马府里的气氛顿时凝重了起来,梅雨宁生平第一次见到父亲和母亲有所争执,意见不和。
她的父亲梅殷是大明开国元勋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母亲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宝贝女儿,宁国公主朱长宁。
功臣之后与皇帝嫡女,天作之合,朱元璋钦点的婚事,快三十年了,一直是恩爱有加,琴瑟和谐,从来没有过异见。
但是现如今,因为让不让梅雨宁出海的事情,他们却有了矛盾。
宁国公主朱长宁觉得自己年龄已大,她别无他求,只希望能得享天伦。
奈何天不遂人愿,帝王之家不由己。
永乐之后,她的两个儿子就再也没有回过家,她已经数年没见过他们了。
逢年过节的时候,两个儿子也就是差遣下人送了些礼物来。
现在她唯一的女儿也要远行,这让她很难接受。
朱长宁不似那些从小长在深宫中,只知风花雪月家长里短的大家闺秀。
她出生的时候大明尚未统一天下,出生于军营之中,朱长宁自幼深受马皇后的影响,识大体顾大局,是夫婿的贤内助。
可是现如今她实在舍不得唯一的女儿也要离开。
驸马梅殷却坚持希望梅雨宁能代替自己弥补心中憾事。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即将驾崩时,梅殷曾在一旁服侍,因此朱元璋曾嘱咐他道:“你老成忠信,可以将朱允炆托付给你。”
后来,朱元璋还下圣旨给梅殷,里面写道:“如果有违大者,你可以讨杀他。”
梅殷对于自己在靖难之役中劳而无功,没能完成朱元璋临终嘱托懊悔不已,日日自责。
后来他得知了消息,建文帝没死,而是在一些人的帮助之下,隐姓埋名,躲在了海外。
朱棣估计也收到了同样的消息,因此他派遣郑和组织了一只船队,而其船队的使命之一就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梅殷知道自己深深的被朱棣所忌惮,也知道自己周围危险重重,稍微走错一步就有可能万劫不复。
自己目前没跟其他建文旧臣一样惨遭不测,多半是朱棣看在了妻子朱长宁的份上。
寻找建文帝朱允炆这件事,梅殷没法交给别人来做,只有自己的女儿才能信得过。
好在梅雨宁自小就行事果敢,智武双全,确实能承担起这个使命,否则梅殷真的只能抱憾终身了。
这回驸马梅殷和宁国公主朱长宁谁都不肯让步,谁都有自己的坚持和理由。
夹在中间的梅雨宁十分为难。
梅雨宁对计言刚才的态度,其实也有几分原因是因为自己家里的糟心事儿,她的心情糟糕透了,需要一个出口发泄一下。
计言正好送上门来了,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梅雨宁的出气对象。
只不过这些因缘由来,计言现在是无从得知了。
计言后来还不死心,又去了梅驸马府一趟,想再找梅雨宁解释一下。
不过他吃了个闭门羹。
梅雨宁的丫鬟出来告诉计言,让他赶紧去太仓吧,假以时日,该来的自然会来,终会见分晓。
计言只能收拾了行头,一个人落寞的出发了。
锁好门窗,出门前往长江码头的路上,计言不禁哑然失笑,去年他启程奔赴宁波的时候,也是这么带着伤孑然一身。
苍茫天地,寰宇之间,好比一个人的一生,孤零零的来到世间,又孤零零的离开。
其他人终究都是过客。
只有自己是自己永恒的陪伴。
这一切的一切竟似乎都回到了原点。
他这回赶路身体上没事,不过可以说是带着情伤上路了。
从京城出发的人来源比较杂,因此并没有统一的集合出发。
官方给他们提供的行路方式是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沿途宿水路驿站。
不用花自己的钱,效率有保障,也比较安全。
安全的意思倒不是说大明朝的治安很差,而是行船的安全,在古代只要出行沾上了水,基本都是有一定的风险系数的,尤其是四月份的长江,水流不小。
缺点也比较明显,跟其他人合乘船,合住驿馆,舒适性肯定没法保证。
所以一开始计言的想法就是跟梅雨宁一起避开这些人,走陆路,享受一下二人世界。
同行的人里面,基本都是同路人。
从京城出发,目的地太仓。
现成的船只和船夫,计言出示一下自己的锦衣卫腰牌,说一下去太仓,就安安稳稳的上了一搜江船。
人群里既有锦衣卫,也有个别官员,还有一些其他各式各样的人。
京城距离太仓也不甚远,只两日,计言他们这一船人就抵达了太仓刘家港。
太仓的刘家港乃是长江沿线的最后一个内陆港口,过了刘家港码头再往前不远就是长江入海口。
长江奔流几万里,即将在这里汇入浩渺大海。
刘家港的对面是现属于松江府的崇明岛,崇明岛上也有一个码头。
这刘家港和崇明岛两个码头的水位都够深,因此即使以大明宝船的吃水之深和尺寸之大,停泊于此两地也是毫无问题。
郑和船队有近两百艘大小船只,不可能都停泊在刘家港,那估计就把长江给堵了,因此只有一些最大型的宝船是停泊于刘家港,其他的中小型船只则是在崇明岛。
从各路各卫调遣来的人马,来到了刘家港报道之后,再由提前已经入住的一些参事们进行划拨调配。
不同的人驻扎地不同,是就地驻扎在刘家港,还是要过个河,去崇明岛。
计言属于外交人员,乃是船队核心成员之一,是要乘坐宝船的,所以他在刘家港。
到了刘家港是五月初,已经抵达的人还不多。
计言目前也没什么差事,百无聊赖,他只能出去逛了逛市场,想找基本书来看看。
四书五经之类,他是肯定没有一点兴趣的。
计言想找些绘本小说之类的,他记得明朝已经开始流行一些白话文小说了。比如三国啊水浒之类的,如果有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那就更好了。
不得不说,不管什么时代,看有趣的故事,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消遣和消磨时间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