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漫漫。

    从孟夏到季夏,长衫变作了短衫。

    老天爷似乎对于眼下的种种暴行感到愤慨,一怒之下,使得连月烈日炎炎,滴雨不降。

    很快,天下大旱。

    就连河水充沛的扬州都是水位大降,人心惶惶,更别说本就土地干硬的青州了。

    这种酷暑天气,粮食反而不再那么珍贵。

    大家都开始争夺水源了。

    豪绅士官们争相运水到自家府邸,更有甚者索性直接搬到水源旁边,调兵遣奴,圈地造府。

    这下又饥又渴的老百姓总算被逼到头了,纷纷举起锄头造反。

    自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出现,各地反动形势犹如星火燎原,迅速蔓延开来。

    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是搜刮民脂民膏,敲诈勒索无所不用其极的恶人,可是在这种官民势同水火的大磨盘碾磨倾轧之下,依然是血肉模糊,难逃“报应”。

    似乎有些冤屈。

    可惜,这世间称得上无妄之灾的事太多了。而且,若是非要较真,追本溯源的结果可能让你哑口无言。

    天地有道,无远弗届。

    无论是儒家君子,还是佛家觉者,亦或是道家至人,无一不是冲着大道而去的。他们要悟。

    了悟法则,明晰因果,如鱼得水,反之,触碰红线,埋下祸患,身死道消。

    所有人原本都身处囚笼之中,后来出现了一批超脱者。

    然后,他们把路给封死了,使得本来就艰深晦涩的道痕变得模糊残缺。

    任你天资卓绝,傲视古今,没用。

    ————————————————

    一向面朝黄土背朝天,逆来顺受的怯懦百姓一旦发起狠来,比那些看起来凶神恶煞的兵痞还要可怕的多。

    虚张声势和悍不畏死到底有着不小的差别。

    傀儡政权的卢氏,虽然是太监掌权,有悖道义,可是人家本就兵多将广,家底富足,权力的变更几乎没有侵害到老百姓。所以,辖地治下一直风平浪静,至多偶尔掀起几朵微不足道的细碎浪花。

    本来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林如海想着拖一拖对自己百利而无一害,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现在阵脚自乱了,他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子民跑到人家那边去避难。

    这老狐狸在几个月间悄悄渗透了各州郡,大乱一起,他就马上趁机换掉了各州郡的实际掌权者,顺便把脏水都泼给他们,推出去斩首示众以平民怨。

    可是,揭竿而起的老百姓这回不仅不买账,反而直接一鼓作气地冲杀进衙门。

    各州郡纷纷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林如海几乎丧失除却扬州以外的所有控制权。

    接下来,野心勃勃的各色人物纷纷登场,自认天骄的跳梁小丑层出不穷。

    真正的乱世来了。

    死人和活人的界限都变得模糊不清。

    杀人放火犹如家常便饭,偶尔吃过了,还想着来点点心开开胃。

    可能你只是不经意地扫了别人一眼,就被掼上狗眼看人的恶名,莫名其妙的挨了一刀,一命呜呼。

    可能你是个小头领,带着一伙人在法制无效的日子里过得逍遥自在,却被打小穿一条裤子的兄弟喂了毒酒。只因他看上了你新纳的小妾。

    可能他只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却亲手结束了几十条鲜活的生命。因为被逼无奈,因为一点私心,一点欲望。

    尝到甜头,欲罢不能。

    失去了礼法道德的束缚,所有平日里只敢想想的腌臜事现在都可以毫无顾忌的做了。

    叶小川一路走来,本就不太顺心,尤其是当他被那个圆脸瘦子整了一通之后,心里始终窝着一团火,越想越气,再加上天气燥热,简直就成了一个人形火药桶,一碰就炸。

    当他路过太原郡时,正值大乱爆发之初,他这个眉清目秀,衣衫干净到不正常的少年,当即受到了正红着眼睛四处搜寻官宦子弟的农民起义军的注意。

    面对衣不蔽体来势汹汹的一众百姓,叶小川纵然憋屈却也不愿滥杀无辜,可是,他很快就无奈的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层层叠叠的包围圈。

    危急关头,少年突然灵机一动,快速从地上捡起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然后双手高高举过头顶,同时双腿微曲,“啊~妈咪妈咪哄!”

    石块应声而裂,此时刚好有风拂过,少年满脸高深莫测,他的手背青筋隐现。

    石块裂开之后从那双白皙手掌中、纤长十指间自然滑落,在下坠的过程中碎成了粉屑。

    随风飘荡,纷纷扬扬。

    原本红着眼睛逼近的百姓先是鸦雀无声,然后猛然后退一大步,全都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一边参拜一边齐声高呼,“天师恕罪!天师恕罪……”

    少年悄然松了口气,低头略一思忖之后,气沉丹田,高声道:“诸位乡亲父老,大家快快请起,在下胡三多,只是一位行走江湖的墨家游侠。”

    “请少侠为我们做主!”有人大声说道,“方才少侠被逼的走投无路也不愿伤害我们,可见您心地善良。在下佩服!”

    叶小川看着眼前这个从人群自发分出的通道里走出来的中年男子,只觉得有些不舒服。虽然此人气度不凡,而且面相敦厚老实。

    “你是?”叶小川心中不喜,但也觉得第一次见面就给人家脸色看不太好,故而笑着发问。

    “在下刘季,曾任沛县县令。”男子彬彬有礼,儒雅风度。

    叶小川感觉这名字有些耳熟,仔细一想有些发懵。他曾经有幸在陈家藏书楼顶层看到过一本破旧的《九州志》,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好像是汉高祖刘邦的名号吧?

    “少侠,你怎么了?”中年男子一身灰色粗布衣裳,裤脚泥点斑斑,看起来就只是个农民。

    “啊?我没事,只是突然想起了一些没办的急事。”叶小川回过神来,心中暗道,天下这么大,重名的多了。

    “哦,在下冒昧问一句,如果方便的话,您可以告诉我们是何事吗?也许,我们可以帮到您。”刘季满脸诚恳,按理说,有人好心热情帮你,你应该高兴才对。

    可少年就是心生厌恶,总觉得这个笑容有些虚情假意。

    “不必了。在下还有要事在身,告辞!”

    少年微笑着婉拒,然后分开人群,就此远去。

    中年男子始终含笑目送,只是隐在袖中微微蜷起的手掌慢慢送开,一些细沙从他手中滑落,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

    这时,人群外围突然有一人高呼,“刘大人,您读过圣人书,还是个好官!求您给我们寻条出路吧!”

    接着又有四五人跟着大喊,本来有些仇官的百姓也纷纷加入其中。

    此人确实叫刘季,沛县也确实存在,可是他并非什么县令,只是个街头泼皮无赖。

    可惜,即便是沛县百姓也大多根本不知道县太爷姓甚名谁。

    何况,又隔了几个县呢?

章节目录

弑神帝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丈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十八章 自乱阵脚-弑神帝传,弑神帝传,笔趣阁并收藏弑神帝传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