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衫男子声称自己是这儿的主事人,然后他就满脸同情的看着这哥俩,直到把俩人看的头皮发麻、毛骨悚然了,他才嘿嘿一笑,宣布了一项在他看来十分残酷的决定——你们俩要去当书童啦!

    毛鸿翙闻言顿时喜上眉梢,书童不仅可以免费读书,而且还是财色双收可能性最大的一项活计。

    只是他身旁的毛九阊似乎有着先见之明,在儒衫男子说话时就不着痕迹的把手往他肩上一搭,此时手劲大增,毛鸿翙自然眉眼耷拉,瘪嘴欲哭。

    好在他还不笨,扭头看到毛九阊满脸沮丧之后,强忍住了心中的怨愤,抽抽鼻子,嘴巴张合一下却没有说话。

    儒衫男子的嘴角悄然勾起一个弧度,若昙花一现,稍纵即逝。他很快再度恢复了那副吊儿郎当的慵懒模样,大大咧咧的走到院子里圈住芭蕉的低矮园埂子旁一屁股坐了上去,“不过,你们俩也不必过分伤心,名额只有一个,所以......你们俩自己商量吧。”

    儒衫男子说完有些幸灾乐祸,他似乎很想看这哥俩因此闹翻,最好还能打个头破血流,争个你死我活。

    “那就你去了!听到没有?”毛九阊板着脸,声色俱厉。

    这回毛鸿翙在关键时刻总算没有掉链子,先前眼眶中滴溜溜打转的眼泪,此时顺势而出,可怜兮兮的瘪着嘴,欲说还休。

    “有什么说什么,尽管据理力争,大爷我就是你坚实的后盾啊!”

    儒衫男子似乎觉得如此一来过于无趣,就在一旁煽风点火,极力教唆。

    可惜这个毛鸿翙就像一摊糊不上墙的烂泥,任由儒衫男子巧舌如簧,到头来却如同媚眼抛给了瞎子,白忙一场!

    “行,你也就是活该天天念书的命!”儒衫男子似乎有些恼火,挥手撵人,“那个谁,你把他带到蕊珠那边去当书童吧!”

    那个长相板正的中年男人应声而出,但是他似乎欲言又止。

    “赶紧带着人给我滚蛋!”

    儒衫男子一拍大腿,吓得中年男人一个哆嗦,赶紧拽着毛鸿翙跑路了。

    清风徐来,芭蕉轻舞,馨香弥漫,静谧宜人。

    儒衫男子双手搁在脑后,身子一仰,顺势躺在了窄窄的园埂子上,悠哉悠哉的闭着眼睛翘着二郎腿,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一旁的毛九阊刚欲开口询问自己何去何从,心底就突然生出一种奇异的感觉,只觉通体舒泰,如同浑身沐浴在春日和煦阳光之下。

    他下意识的吐了口气,闭了下眼,然后就无知无觉地软倒在了地上。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何谓大道可期?敢问路在何方?”

    少年模模糊糊地听到有人在自己耳边吟唱、低述着什么,反反复复,无休无止。

    “什么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老子只要长生不朽!”

    “什么流芳百世、福荫后人,轮回万世又当如何?可否取而代之或者跻身其间?”

    “哈哈哈……”

    ……

    少年恍惚间似乎看到一个大袖飘摇的男子怒发冲冠,仰天长啸,最后,放声高歌,踏天而去。

    毛九阊醒的时候头脑昏沉,跟喝了大酒似的,等他发现自己身处何地时,马上浑身一颤,清醒过来。

    少年掀开身上盖着的上好的绸面金丝绒被,蹑手蹑脚地下了床,还没走两步就听到了那个他此时最不想听到的慵懒嗓音。

    “你醒啦?”儒衫男子掀开珠帘,笑容可掬地走了进来。

    “你们这些人为什么总是喜欢把人迷昏过去呢?有什么话不能当面直说吗?”少年想起先前自己昏迷一次之后世界大变,不禁有些后怕,继而有些忿然,心想反正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怕他个鸟!

    “举头三尺有神明,我想说说心里话,就只能委屈你了。”

    儒衫男子依然嘴角含笑,但是观感较之前则大不相同了。这回不再像个吊儿郎当,疏懒散漫的公子哥,而是摇身一变,成了儒雅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这里不宜长谈,我们移步书房吧,这边请!”

    俩人隔着书桌相对而坐,儒衫男子率先打开话匣,“现在道统之争日益激烈,就是大夏国这种穷乡僻壤,也不得安宁了。”

    少年刚欲开口,儒衫男子就虚抬右手示意他先不要急着发问。

    “我们赤县神州由于五位大帝的出现结束了茹毛饮血的荒昧时代,其中雄才大略的黄帝目光深远,令人叹服。他率先察觉到人族的一大弊病,所以亲自颁行敕令,遂有仓颉造字,后历经夏、商、周三代,万年时间,人族就籍此独霸天下了。”

    儒衫男子说到这,满脸神往之色,慨叹道:“如此人物,悔不能识!若可一见,死不足惜!”

    然后,他冲嘴巴微动的毛九阊再次摆手,示意自己的话还没有说完。

    “天下无敌,便是内斗之始,适逢中央主宰式微,群雄逐鹿,应运而生,接下来便是贻害后世的战国时代了。”

    “文字的初衷是造福后世,可这时反而成了另一种灾难的活力源泉。”

    “通过文字不断学习进步,人们对道的理解日益加深,酝酿出了不少前所未有的强者。而大道三千,人各有志,分歧就此产生。这些强人各创道统,游走于各国之间,广收门徒,自立门庭。这个时代被后人称之为‘百家争鸣’。”

    “看起来像是一派繁荣的盛世景象,可毫无硝烟的道统之争,比起狼藉战场杀伤力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天下多少美满家庭因认可道统的不同而分崩离析,骨肉相残?”

    “当日景象究竟如何虽不曾亲眼目睹,可是参见后世也可略思一二。”

    “当时有人统计的道统足有数千,不过影响较大的只有几十家。而后来得势的共十二家,分别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

    儒衫男子说完这些,又补充一句,“佛家是再后来从外边传进来的另一道统。”

    “目前存世的、影响力庞大的道统也就那几个人尽皆知的了。仅几家就如此争斗,更不必说百家、千家了。”

    毛九阊终于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您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

    “这些遥远飘忽的事情,今天就讲这么多吧!”儒衫男子站起来伸了个懒腰,看着攒眉蹙额的少年笑道:“我叫陈子昂。”

    “下面我们来谈谈有关那个叶小川的事吧。”男子说着随手从右手边悬挂如林的笔海之中捞出一只紫兔毫,歪歪扭扭地写下“叶小川”三个大字,然后满脸得意的搁笔弓腰吹墨。

    少年对于眼前男子吐出“叶小川”这三个字来并不觉得如何吃惊,反而大大方方的起身负手上前观摩字迹。

    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好字!写的很有味道。”少年仔细端详之后如此说道。

    若是有旁人在此,必然忍不住讥诮少年是不懂装懂,阿谀奉承,如此七扭八歪的字体哪里当的上一个“好”?

    儒衫男子哈哈大笑,只觉酣畅淋漓。

    他陈子昂的字即便是放在东土大唐也是有价无市,如此墨宝,又岂是谁都能看懂的?嗤笑少年的人真的就是内行吗?

    “丑”中亦有美,不足为外人道也。

    “坐吧,接下来我们来好好谈谈有关叶小川的事。”儒衫男子伸手示意少年坐下,然后便开始讲述有关叶小川的事。

    “夏这个名号很大,但是这个大夏国则是弹丸之地,徒有其名。赤县神州,又名华夏、中国、中土,现如今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分九州,而是按照东大唐,西秦汉,南宋元,北十六,中明清这样的大格局。”

    少年不明所以,这不还是和“自己”无关的话题吗?只是他现在不能开口发问,因为他还不想自己捅破这层纸。

    “这是以雄踞各方的霸主为名确立的,而这些霸主个个根深蒂固,所以此种格局划分方法倒也蛮实用。”

    “我们现在所处的大夏国属于宋朝附属国大辽的下属国,再往南,过了另一个附属国南涧,就到了中土最南边。那里有个疆域最为辽阔的元朝,它不接受任何附属,能抢过来的土地就一律纳入自家版图。那边信奉的是佛教的一个分支,我不太清楚,反正民风彪悍,亏得大宋国力昌盛,稳稳压制了他们,不然中土必然混战连年。大宋虽是儒、道、佛混杂,却又各成气候。三足鼎立,倒也大美。”

    “我们再来说说这个附属国和下属国。前者是年年上供,可自理朝政,后者则是三年一供,还受人制约。”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这些附属国可以向上朝申求庇护,而下属国数目众多,通常不受附属国庇护,它们只要供奉,谁给都一样。甚至,谁出的多,它就支持谁。”

    “所以,现在看起来似乎天下太平,实则这种下属国之间摩擦不断,征战连年。而且,不是没有出现过下属国灭掉附属国的先例。”

    “好在它们之间都是小打小闹,因为没有什么强大修士参与,有实力的人都纷纷依附了各大天朝上国。”

    “但是近些年,各大道统在天朝上国之中的斗争出现了僵持不下的局面,于是,他们纷纷把目光投到了这些附属国、下属国,苍蝇腿也是肉嘛,聊胜于无。”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说说这个叶小川了。”儒衫男子稍作停顿,有意地看了少年一眼,后者朝他咧嘴一笑,“先生请讲,小子洗耳恭听。”

    “这个叫叶小川的家伙不小心一脚踏入了不为世人所接纳的邪道,这种始吞气血,后**气的邪功修炼起来一日千里,但是弊端颇多,愈到后面愈难摒弃杂质,尤其是别人斑驳的精气神,处理不当,往往得不偿失。北边十六国中曾经出现过一个把自己练疯了的狠人,为了制服这疯子,据说各方统计出动了六位圣人,五位佛祖,七位道祖,足足十八位源帝!这一战也让世人隐约窥得了各方天朝上国的恐怖实力。”

    “帝境之下,皆为蝼蚁啊。”儒衫男子突然停住,大有深意地看了少年一眼,这次少年从中读出了期许、担忧和决绝。

    “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叶小川呢?因为他这个人有大气运傍身,这与他的隐秘身世有关,不过,我也不甚清楚。”

    少年听到这就有些坐不住了,儒衫男子示意他稍安勿躁,“身世之谜早晚有人告诉他,时候不到,早了反而不美。”

    少年还是有些恍然如梦,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世上居然还有人知道他的身世。

    儒衫男子停了好一会,看到少年示意自己继续时,才开口道:“他在昌邑县遇到的辽东谢家,淮阴张氏都是大宋的名门望族,但也只是属于二流势力。后来的王贤父子也是儒家门下弟子,没什么特别的大背景。不过,那个王贤是块好料,他若是能杀了叶小川,前途无量!”

    “至于那个赵卿雅,则是大辽上京的一个大家族,历代经商,各行都有所涉猎。可怜她在家族混得很不如意,不然作为嫡系怎么也不会被发配到这种小地方来。”

    “哦,对了,还有先前那个小丫头是大辽的小公主,而那两个始终不甚起眼的姊妹则是南涧国的。至于舒窈之流,牵扯太多了,不便多说,就这些也已经严重触犯了‘天条’。所以,今天是我们第一次晤面,可能也是最后一次了。”

    少年闻言面容肃穆,起身作揖,恭声问道:“那先生希望叶小川做些什么呢?或者,您想对他说些什么?”

    儒衫男子似乎一直在等他这句话,“我希望他明白自己的不凡,山高水远耐不住滴水穿石啊!身世之谜,甚至复活往生之人,都不是不可能,关键看他自己究竟能走到哪里。而且,他还承载着一份难以言说的重任。为此,我陈子昂甘心作这第一块踏脚石!”

    儒衫男子说这话的时候虽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但少年明显感觉到了他的无奈,若非无路可走,谁愿意为了一个非亲非故之人牺牲自我呢?

    生不逢时,不甘平庸。

    可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儒衫男子最后在心里暗叹一声,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名字能够被亿万生灵念叨念叨,感慨感慨,如此也算值了。

    毛九阊离开陈府时,依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股脑地涌向一个十六七的少年,确实需要时间来消化。

    少年身边不远处,比他矮了一头的小个子还在满脸雀跃地向他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自己今天是怎么和那个叫陈蕊珠的小姑娘愉快相处的。最后,他还感叹连连,说读书真是有意思,以后要是一直这样该多好啊!

    就是这句话,让少年陡然一惊,一直这样?

    肩负重任不说,未解身世和逝去之人就足够他为之倾尽全力了。

    少年大步前行,整个人的气质悄然发生了蜕变。

    不远处的阴暗角落里,一个儒衫男子看到这一幕后欣慰一笑,随即收回目光,看向身后那道周身朦胧的影子,“只要不是落子即收官,我陈子昂就死不足惜!”

章节目录

弑神帝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丈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十四章 谈古论今-弑神帝传,弑神帝传,笔趣阁并收藏弑神帝传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